|
诸位君子看了这个标题,一定会骂我亵渎圣人。
其实,孔子本人是欣赏/赞同“丧家狗”这个戏称的。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郑”这个地方,跟弟子失散了,他的学生子贡就到处找自己的老师。他逢人就打听孔子的下落,有人就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意思是,东门那里有个人,脸有些长得像尧,颈脖子跟皋陶一样,肩膀则跟子产差不多,从腰以下比禹短三寸,跟没家的野狗一样颓丧。
就凭这几句,子贡还真的找到了孔子。见了孔子以后,子贡实话实说,孔子听了大笑起来:外貌嘛,那只是外在的东西,哈哈,丧家之狗说得还真像我啊(史记原文是“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丧家狗”呢?
依我之愚见,大概主要是他老人家太不“合群”了。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特点就是征战频仍,各个诸侯国都在争权夺利,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用一句古语来概括,就叫做“春秋无义战”。
在这样一个“无义战”的时代,欲有所作为,就必须与“长人者”同流合污。
当时的“流”(政治风向)就是“惟我独尊”,或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污”就是不择手段吃掉别人!
孔子偏偏不愿意这么干,他主张“为政以德”。
欲行“德政”当然就不能干这样卑鄙无耻的事情。孔子不愿意跟着“长人者”堕落,其结果自然是“姥姥不痛,舅舅不爱”。
孔子自己也清楚,他的那一套没人欣赏。他只能做“丧家狗”。
历史就是这样的吊诡,孔子成了“丧家狗”,却正好保留了中华民族一份弥足珍贵的“古汉养生精”。
诸位请想想,假如我们的孔老夫子当时没有成为“丧家狗”,而是作了某些“长人者”的幕僚,跟着那些“长人者”去干攻城略地的勾当,纵然业绩辉煌,红极一时,终究不过历史过客而已。他们能够留给后人的,除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有多少惠及后人的功德?
孔子则不然。
他的精神遗产真可谓“长宜子孙”!
孔子留给世人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教育我们如何做一个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中国太需要这样的人了,尤其是今天!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一般容易成为当政者的“师”或“友”,但总是以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代价。否则,就是被当政者残酷迫害甚而诛杀。孔子就是不愿意以自己的人格作代价为统治者效劳,他只好做“丧家狗”。
有人说孔子做了“丧家狗”,就表示他失去了“精神家园”。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得首先对什么是“精神家园”做个解释。在有些人眼里,所谓的精神家园,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实现自己理想的位置。孔子没有找到,所以他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精神家园”。
我们当然应该承认这一点。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孔子没有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
这是孔子的错吗?
我们先来看孔子的追求是什么。
读《论语》,容易忽略其中一个重要章节:《先进篇》之第26节——《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在我看来,这一章节是孔子社会理想的典型表现。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子路、曾晰、公西华坐在一起闲聊。孔子要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孔子的这几个学生,大都雄心勃勃,才华出众。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谈了自己治理国家的设想,孔子听后,除了对子路笑了笑(“哂之”)之外,对其他人的说法没有表态。孔子就对一直在弹琴的曾晰说,你不妨也谈谈嘛。
曾晰说,我的志向与他们几位不一样。孔子鼓励说,没关系,也就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晰就停止了弹琴,回答说,我的志向是这样的:暮春三月,穿上春装,和几个成年了的好朋友,再带上几个小童,到沂水里去游游泳,到雩舞台上去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孔子听了之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赞同。
孔子听了子路他们三个学生的志向后,没有什么表示,惟独对曾晰的志向大加赞赏。这是怎么回事?
孔子要他这几个学生谈志向,实际上是在考察他这几个学生。他们所谈的也全部是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大事。曾晰表面上没有谈论自己如何治理国家,但实际上是在诉说自己的大志:要把国家治理得富裕、强大、和谐、有序。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在暮春时节(也可以理解为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由自在地外出休闲,这样的国家不富裕吗?人民生活不幸福吗?社会不和谐吗?国家运转不是井然有序吗?如果能够把一个国家治理得如此之好,其治国者的能耐有多大?
曾晰的志向也就是孔子的理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孔子找不到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
孔子周游列国,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找到这么一个地方。有人也用孔子,但不是希望他与自己同流合污(如阳虎);就是把孔子当作玩物(如卫灵公)。
最终令孔子大失其望。这是孔子的不幸,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中国历史没有给孔子创造实现理想的机遇,但孔子却始终坚守住了自己的人格底线:既不出卖自己以换取高官厚禄,更不随波逐流,假作高尚骗取名利。
孔子一生,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追求。
这一点,孔子自己作了充分的表达。
《论语》开宗明义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学习怎么做人,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那就要付诸实践并始终信守;我坚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确的,所以,在我身后,无论多少年,也必定会有人追随着我;即使现在无人理解我,我也不在意,更不会对他们有所责难,相信人们总有一天会明白我所说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的“学”,不是一般的学习,主要指学习如何做人,“习”就是实践。
“有朋自远方来”,指的是自己的学说/理想后继有人。这个“远方”是超越时空的。钱穆先生在《孔子传》中这样评价孔子的历史地位:“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孔子的自信(“有朋自远方来”)得到了历史的证实:这不,今天的中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
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文化。
忽视孔子,就是自我忽视。
轻薄孔子,就是自我轻薄。
尊重孔子,就是自我尊重。
失去了孔子,就失去了民族自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