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学解析(二)
神秘学大致分为巫术,中國術數,传说,天使,占卜,占星学,炼金术,预言,道术,诅咒,超常现象,生死学,玛那,降头,魔法,圣愚,乱童,念力,性功,官落阴,运气学说,赛斯,性命双修,驱魔,蛊,第三类接触,哭贴,问觋,鬼附身,神迹,灵异,雷蒙盖顿,铁版神数等。就让我们认识一下灵异。
灵异,又称鬼事,俗称鬼故,是一种与灵异事件有关的故事。灵异故事口耳相传,造成另一种流行文化,当中不少亦是著名的都市传奇。灵异故事可以涉及人类与灵体的接触甚至被附身;又或涉及一些通灵的方法如问米、碟仙等。由于其戏剧性,灵异故事一直也是电影以及话剧的重要题材。
(1)问米
问觋俗作问米,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衍生而来的一种通灵行业。灵媒多数为年老的妇人,俗称问觋婆(问米婆),受聘于客人,把指定的灵魂从灵界请上人界,并附身于通灵者身上,与客人对话。有人质疑,问觋只是通灵者唱独脚戏的一门骗局。亦有千门江相派利用这个行业进行诈骗。
历史
问觋在几千年前的古中国已经存在,当时称为智者的人声称能与神灵或鬼灵沟通,懂占卜及天文地理,女称为“巫”,男称为“觋”。春秋时代,“巫”被纳入礼部,为国君祭天、祭事及卜卦。汉朝时,“巫”又被道术吸纳,融为一体,再分为降灵术、召灵术及通灵术。问米属于召灵术,召灵再分召神灵及鬼灵。道教是透过“术”召灵,以符咒为工具。
巫、觋
夏商时期,国家的君主称为“后”或“王”。在王以下权力最大的是“史”,也称为“巫”,当时是一个官职。巫是上天或神与人间的沟通者,天的旨意由他们传达给君主,再由君主来执行。甲骨文中很多都是进行这种行为的纪录。后分女巫男觋。
(2)碟仙
碟仙,类似于笔仙,是在台湾、中国大陆、香港以及华人世界广为流传占卜的一种,特别是在中小学校流行,人们通过心里默念“碟仙快来”,碟子就会动起来,然后碟仙会通过碟子的转动,回答人们所提出的问题,一般碟仙不会知道将来的问题,因为他(她)们大多数均被认为是死去的人的灵魂。
银仙、笔仙和碟仙都是比较容易请鬼仙的方法,但是由于电影中的渲染,特别是香港电影《阴阳错》及荷李活电影《驱魔人》的出现,使得碟仙及类似的活动更具“魔力”。
起源及经过
起源于民国五十年代的台湾,当时风迷整个台湾民间的角落,政府见碟仙以飞快的速度在蔓延,为了端正社会风气,下令查禁碟仙,严禁制造及贩卖。
这是中国大陆最古老的巫术之一“扶乩”的变种或简化版。
有人附会于日本“稻荷神社”的传说。
观点
很多人相信存在碟仙,不过认为所请来的大都是“小仙”,孤魂野鬼之类的,并且来自于阴间的鬼仙会吸取,在阳间生活的人们的精血。
更有人认为:请神容易,送神难。请碟仙,更容易引鬼附身,导致走火入魔,最终引起精神疾病。在香港的教会学校,每年都有不少青春期的学生在“玩碟仙”的过程中被灵体骚扰,而需要学校的神职人员协助及辅导。而“玩碟仙”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有时到他们毕业之时仍然未能完全消退。因此,香港的教会学校一直都视这种行为是禁忌,并严禁学校学生以这种形式“交鬼”。当中的参与者以女学生较多。
许多科学家及无神论者,或有其他信仰的人认为,关于碟仙的种种理论均不符合科学原理,是一种迷信。从科学的角度看,与碟仙交谈的过程,只是一种心理暗示的结果。
在浏览了网络上曾经接触碟仙人的经验谈,归纳出一些结论:
只要是玩的人所知道的事通常会是准的。
只要是未来的事通常是不准的。尤其机率分配太多的时候,即使选择题四选一,也会不准。
第一次接触碟仙总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半小时到一小时不定,但若其中有人先前接触过的话反而会较快请出碟仙。
碟子会移动是可以确定的,但是是否经由人有意或无意去移动尚无定论。
使碟仙上碟后也可以被人以手指施力的方式移动。
从来没有权威性的人物或节目来实验它的真假,只见于商业电视台吸引观众的话题之一。
参看
补充说明:
1.碟仙玩法
俗称“开坛”的碟仙是需要以下用品的:
(1).请神将黄纸一张
(2).白色蜡烛一对(即2支蜡烛)
(3).香三根
(4).一画有红色箭头的瓷制碟子。
请神黄纸大多可在文具店或纸扎铺购得,如果没有黄纸亦可自制一张。
材料很简单,只须找来一黄色纸张,再在它上面填满中国字。
填些什么字呢?比方说:数字、百家姓、相对词等等。
2.如请到较麻烦时送走办法
将请神将黄纸含碟直接包起来 外层使用大张红布红纸再包一层(亦可以钟馗符镇压) 送至最邻近香火顶盛庙宇内 暂托寄管隔日有请德道高僧或法师乩童处理 与他谈条件送走
(3)灵魂
灵魂在很多宗教思想都存在,系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都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大多数信任都认为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们对灵魂有不同的解释。
目录
1 灵魂的宗教意义
2 原始宗教的灵魂观
3 中国民间的魂魄说
4 佛教的灵魂观
5 道教的元神说
6 古希腊哲学的灵魂论
7 基督宗教的灵魂说
8 伊斯兰教的灵魂观
9 现代科学的灵魂否定说
10 实验案例
11 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
12 参考书目
灵魂的宗教意义
灵魂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不同的宗教对人死亡后灵魂去向解释不同:
死后灵魂就会烟消云散(原始宗教);
死后休眠和反复活,到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可以复活,例如古埃及和其影响的一神教,在复活前形同消失。
死后生命,相信死后会再次轮回,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例如印度教和(民间信仰化的)佛教。
面临上天的审判死后永生(古希腊和其影响的民间信仰)。
死后成鬼(古代中国和古罗马等),除了伟人成圣外,常人死后灵魂会变成鬼,但不是代表了人性邪恶,反而可以保祐子孙或找杀害本人的坏人报复,所以类似低级的神明。
原始宗教的灵魂观
灵魂来自一个全能的神灵。在人类的原始宗教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观念。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以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为例,他们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灵魂(External soul)。内部灵魂是整个身体(即物质部份);外部灵魂则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部份。外部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会停留在图腾(即生物的替身)上。
中国民间的魂魄说
中国人认为,灵魂分作“魂”和“魄”两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传统上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惊吓,可能会使魂魄离开身体,若不好好处理的话,人就会步向死亡。因此,当有人被吓至昏迷之时,民间会举行一种特别的“招魂”仪式,意图使昏迷的人起死回生。
] 佛教的灵魂观
佛教基本上是否定灵魂。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否定灵魂存在,而因果关系所联系的是记忆,不是灵魂。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来源请求]。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先灵,因而使得中国佛教发展灵魂观念。通俗之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极乐西方,这明显是肯定灵魂观念之做法。
道教的元神说
除了魂魄说以外,中国的道教的许多派别都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并称之为“元神”。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而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他们称之为“元神出窍”。
古希腊哲学的灵魂论
在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是单纯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发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被圈入于肉体中,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阶段,灵魂是会轮回转世。其后的新柏拉图主义都有对灵魂作描述。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曾将灵魂与心理学一同讨论。亚里士多德将《论灵魂》列为“第二哲学”的范畴。对灵魂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只是质料,灵魂才是实体。灵魂分为3个部分,有理性、感觉和营养的机能。
基督宗教的灵魂说
原始基督宗教将灵魂分作“灵”(希腊文pneuma)和“魂”(希腊文psyche)两部份:“魂”(即生命力)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智慧或理性等人类的独特表现)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类才拥有。因此,基督宗教地区会有“人类是万物之灵”之说。《圣经》的原文用词“魂”(即希伯来文nephesh和希腊文psyche)显示,并未将身体和“魂”加以划分,而且描述“魂”是会死亡的。
原始基督教认为灵魂是不是不灭的,但可透过复活,最终会和同样复活了的肉体一起到天堂或地狱。
根据《圣经》的描述,已死信徒的身体可能会改变,与得荣耀的耶稣的身体相似,所以灵魂即使会死也不重要。
但因受古希腊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影响,中世纪的基督教信仰中,将人划分为两部分-灵魂与身体,在生之时是不分离的。
中世纪最广泛的观点认为灵魂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为每一个新身体创造一个灵魂。这想法受到改革宗传统和加尔文宗等支持,也为天主教所接受。另一个观点则认为个人的灵魂承自父母。
伊斯兰教的灵魂观
伊斯兰教灵魂观所根据的是《古兰经》。其观点认为灵魂是真主(安拉)所创造的,真主为每一个新身体创造一个灵魂,最终会到天堂或地狱,在复活之时,灵魂和身体将会重新复合。
灵魂的意义与“呼吸”、“风”相关联。灵魂是在身体受造后才受造的;但灵魂是永恒的,可是在古兰经中不提及在死后未复活的灵魂,相信只是和肉体一样需要复活,而不是继续保持感觉和现形的能力。伊斯兰教的灵魂观包含了传统、神学、哲学、神秘主义等四种看法。
而在伊斯兰世界中尚流行女性无灵魂之说,但有无灵魂不影响其永生和得救,女性无灵魂只表现其活着时的能力不及男性。此说其实在古基督教世界也曾经流行过,而且经公开辩论后失败并常被视为异端,相对在伊斯兰世界一直是主流的见解。
现代科学的灵魂否定说
现代科学认为,没有灵魂存在的证据。人死后,生命消失,肉体逐步分解,不会留下任何非物质的存在。这种观点不同于信仰,而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集到无可争议的、来自已知的已死去的人的、能被人或仪器所感知的任何信息。
这意味实际上否决民间故事中灵魂的意义,至于宗教教的灵魂只不过为了解释人和动物的不同,可是其实现代已经可以用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人和动物不同机制,所以在科学上可有可无但仍有哲学的意义,如人权和人的尊严等价值。
实验案例
在调查很多濒死经验临床案例后,有部分科学家将灵魂定义为以某一种形式存在的能量场。
Duncan MacDougall 医生让濒死经验的人躺在一个秤上,然后量度他们死后体重的变化,并发现有人在死后立即减少了21克的体重。他们认为,这个重量就是灵魂的大约重量,并以能量的形式离开了肉体。 但后来更多的类似实验表明,人死后,重量并未立刻减轻;此实验由测量误差所致。
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
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参考书目
苏颖智,(1995年),《异端辨惑》pp.181,恩福制作中心,香港。
灵魂总说明
天主教百科全书
钱穆《灵魂与心》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4)鬼
鬼,又称鬼魂、亡魂、亡灵、幽灵,被一些人认为是死亡后所留下的的灵体。台湾人也称游荡在外的鬼为“魔神仔”,又惯以“好兄弟”尊称之;香港人也称之为“污漕嘢”、“邋遢嘢”(污蔑的东西)。由于一些人认为鬼不会走路,只会飘移,所以现在有人也称鬼为“阿飘”。
目录 [隐藏]
1 历史背景
2 各方观点综述
2.1 无神论者
2.2 不可知论者
3 有神论者与宗教
3.1 儒家
3.2 佛教
3.2.1 中阴身
3.2.2 饿鬼道
3.3 基督教
3.4 道教
3.5 民间
4 科学的质疑
5 流行文化
6 鬼故事
6.1 小说
6.2 戏剧
6.3 电影
6.4 电视节目
6.5 电台节目
6.6 网上电台节目
7 节日
历史背景
在中国文化史上,商朝、周朝时期的中国人尚未产生长生不死的神仙观念,也未有佛教宣导的轮回转世的思想,但当时的人也已经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并且生前的身份会在阴间延续。因此他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依然继续关心影响人世之事,这导致占卜的流行,且有陪葬的观念。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很早就有崇拜死人的传统,所以鬼在人的思想概念中是存在的。从圣经希伯来语经卷(《旧约》)的记载可以看出,尽管古代以色列人并不相信鬼怪等,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告诉以色列人,人不该崇拜鬼,但是古代亚细亚很多国家都有对鬼的崇拜,通灵术也十分普遍。求问鬼和各路神是各国交战合约等的必走程序。
另外,鬼存在的说法,在后期发展出来的印度教、神道教、伊斯兰教,都能找到。
各方观点综述
无神论者
无神论者认为,如果鬼真的存在,为何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一个有鬼存在的科学证据。他们的基本出发点是“结论必须经得起推敲”,如果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发现,则可以将这个过程重现。而至今尚未探测到鬼,亦无法描述这种物质或者能量,遂认为它是不存在的,同理,也否定任何神或者有超越生物能力的个体之存在。
不可知论者
不可知论者认为,鬼可能存在,但现时却未能证明其存在与否。
有神论者与宗教
有神论者虽多半相信有鬼,但却拿不出无可辩驳的证据。在世界几大宗教中,相信灵魂不死,崇拜鬼神几乎是共通特点。
儒家
《论语·述而第七》:“子不语怪、力、乱、神。”已清楚点出儒家对鬼神采取不论的态度。
复言:“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1]表明对鬼神有所求即谄媚行为,非君子之道。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 可见儒家祭拜祖先,内在强调感念、追思之义,外在则表现以谨慎、尊敬之礼,目的在使风俗淳厚。
子又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正强调人事的优先性,即人活着当以“尽人事”为优先,无暇顾及鬼神。 [4]主张为政者,对宗教信仰当敬而远之,勿使乱政。
儒家观点当属不可知论者。不言鬼怪,只看重尽其在我的部分,为所当为,即无愧君子之道。
佛教
中阴身
主条目:中阴身
民间信仰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在佛教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人死后,亡者的心识一旦离开肉身,在投生六道任何一道之前,其心识便会因业力及对自己的执爱而得一种称为“中阴身”的细微身,以这种身存在至因缘成熟而再次投生为止。这种中阴身的所谓“身相”,并无实质,只是大概具身相而矣。中阴身并不享用实质的饮食,而以气味为食[来源请求]。
中阴身的身相,是他下一生的形相。如下一生将生畜生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烟色;将生于地狱道的中阴身色如焦炭,行走时是倒立而行的;将生为饿鬼者身如水色,倒退而行;当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当生天界中之色界天者身色白而行动时如上升飞行一般;当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为金色,行时如飞行上升。以上这些是依据《入胎经》描述而说的。此外,六道中的下五道或天界之欲、色二界之生命完结时,而当生天界中之无色界者,死时即于当处成无色界,并不会经历中阴期,故此不会有中阴身。
可见中阴身与民间所说的鬼并不相同,因为中阴身不具有生前之形象,也不会显现在一般没有神通的人眼前,亦不能改变周遭事物的状态。
饿鬼道
主条目:饿鬼道
饿鬼道,是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和中阴本质上不同。根据佛教所言,饿鬼和一般所说的“鬼”并不相同。饿鬼和人一样,为六道的一部份,拥有色身(肉身)。
基督教
圣经所指的“鬼”是魔鬼(撒旦)或邪灵(跟随撒旦的天使)。他们虽然有力量影响人类世界,但是最终会被上帝在哈米吉多顿大战中消灭。圣经原文指出,人在死后就会失去所有的感知能力,也不会知道现在发生的事情,他们的思想也会停止下来,不会对现实世界产生任何影响。
然而基督教在发展中,特别是4世纪以后,吸收了大量其它宗教的思想,因此灵魂不死和地狱等观点出现在宗教文献中,通灵术,魔法和偶像崇拜也随之进入罗马天主教。由于现在基督教教派成千上万,大部分教派都相信人有不死的灵魂,他们或上天堂、或下地狱、又或者介于二者之间。普遍的观点是人死后,义人的灵魂就进入天堂,而恶人的就进入地狱,还有一些“暂时”不愿进入天堂的就成了游荡的鬼。天主教中还有叫做炼狱的地方,可以让一些罪不严重的人从这里上到天堂。而巫师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呼叫死去的人跟活人说话”。
很多宗教文学作品和宗教影视作品都暗示人鬼存在于世界上,并且对世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是人眼看不到或者普通人无法感知到,唯有能通灵或者有特异功能的人才能看得到。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神曲》三部曲描述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尽管没有圣经经文作为基础,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西方的电影如《第六感》、《地狱神探》、《人鬼情未了》、《哈利波特》系列,电视和怪异小说,魔幻小说《魔戒三部曲》、《纳尼亚传奇》系列中很多都是与鬼怪,魔法,通灵有关的。
道教
道教中,人死后就会变成鬼,《太清玉册》卷五:“虽修道而成,不免有死,遗枯骨于人间者,纵高不妙,终为下鬼之称。故曰鬼”。[6]道教的信徒相信某些修行多年的人(道士、道姑、云游道人)或者仙通过一定的咒语或者特殊的符号、加有咒语的封条等,可以控制鬼的行为甚至命令鬼执行某种任务。道士道姑等虽然介于人和仙之间,确有能力降伏甚至杀死鬼。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里,有很多习俗都是与驱鬼避邪有关的,例如帖春联,换门神和雄黄酒等。
在道教的神学体系里,地狱是鬼的世界,而鬼也普遍存在于人世间,他们甚至可以通过修炼达到大能的境界。但是无论鬼怎样努力,最终都不能得到“仙界的承认”而晋升到仙的水平,而最多和修炼成精的生物(像是狐狸精、蛇精、花精等)属于一类。
在道教有关的文学作品中,这类观点十分常见,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皈依佛教但是它的能力却是从道教学来;《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几乎都有与鬼打交道的经历。《白蛇传》中更有鬼为白娘娘服务。
民间
民间对鬼没有特定看法,一般人相信,“鬼”以一种电波(念力)形态存在。而人的脑亦选择性地接收不同的电波(念力),所以有些人特别容易看到鬼,有些却不容易。这亦与为何含恨或含冤而死的人(鬼)会经常出现相呼应,然而也有不少人相信,鬼能以仪器探测,包括其声音、影像及电波,相信可以透过照片、影像纪录等无意间把鬼魂的影像纪录下来,通常也称为“心灵写真”或是“灵异照片”,也有些人相信可以透过碟仙或附身等通灵方式与鬼接触或沟通。
有些人称他们曾经见过鬼,看到鬼常以光或云彩的形态出现,亦会令人有寒冷的感觉。更有人声称他们看过人形的鬼,某些鬼或以极其吓人的外观示人──他们可能显现被杀时的死状,如无头、长舌、七孔流血等。
在中国,古人相信鬼是以一种近似气体的形式存在:当它进入室内的时候,会如气体一样,先贴著墙传播,最后才充满整个房间,此乃传说──鬼贴墙走──的起源。也有人相信,人和鬼是处于两个独立的空间里,当两个空间一旦重叠的时候,就会看到对方。每当撞见鬼时,迷信的人常会举行宗教仪式或焚烧香烛、纸钱来超渡亡灵,以祈求鬼魂不要缠扰着他们。
这都是民间对鬼的传说,没有任何人可以提出有力证据证明或否定这些观点的真确性。
中国乡间偶有一种鬼神附体,患者自称某某神仙,已死者灵魂的化身,此时病人常以这些附体者的口吻、身份讲话,声调也变得特殊,讲话内容一般是患者不曾见过,或不曾经历过的事情。有人解释这种症状为癔症,不过未免牵强,发病者预知和遥知的现象无法用癔症解释[来源请求]。另一种解释为,他们利用电视来造假,不少观众随着科学知识的提高,都不会相信鬼神附体。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影响,因此才有七夜怪谈和厕所里的花子等数以万计的灵异故事[来源请求]。在日文汉字的用法上,“鬼”是指一种青面獠牙,会掠夺和吃人的怪物,还有地狱的狱卒、牛头马面和饿鬼道的饿鬼等才算是鬼。至于中国人说死后变成的鬼,日文则使用“亡灵”、“幽灵”和“怨灵”等来称呼。在日本的妖怪家族之中,也有人死后所幻化成的妖怪。当时日本学者和画家十分基重于对幽灵和妖怪的各种研究[来源请求],中国因为儒家思想的各种迷思下,使得中国的鬼文化没有像日本地区发展的集度完整。
科学的质疑
人类在一般情况下是听不见频率低于20赫兹(Hertz)的次声波,有英国科学家认为次声波能令人感觉在空间中有鬼的存在,或者有不明的不安及恐惧的感受。[7]
鬼常被主流科学家视为超常现象或迷信的表现,不被他们所承认。
流行文化
鬼在许多地方都是一个十分流行的题材,自初期的电视游戏开始,鬼已经担任重要角色。举个例子,在《Pac-Man》中,鬼是玩家的敌人,玩家不能被它们抓到。任天堂出品的《超级玛利欧》,鬼也有在当中担任敌人,相关游戏《路易的公寓》(Luigi's Mansion)中,玩家更要在游戏中进入鬼屋。暴雪公司出品《魔兽争霸3》游戏中,亦有亡灵种族,其中最贴近“鬼”这一形象的当属中级兵种“女祅”。
人们对鬼的恐惧和神秘感,也导致一些口头文学、都市传奇和学校怪谈得以广泛流传。
鬼故事
小说
主条目:恐怖小说
在不少文艺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鬼故事,当中不乏描述人枉死后变成厉鬼报仇雪恨或四出找寻替身的情节。亦有些故事中的鬼只是心愿未了,并无害人之心,甚至与人发生感情,例如:
清代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有不少鬼故事,其中包括人与鬼的交往和恋爱。
戏剧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女主角杜丽娘死后成鬼,与柳梦梅相爱。
电影
主条目:恐怖电影
鬼也是恐怖电影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有些故事里的鬼,因为生前有未解决的问题,而留在人间试图修正问题,待完满解决后才能返回阴间。例如:
1990年初上映的美国电影《Ghost》(片名本义就是鬼,台湾片名《第六感生死恋》,香港片名《人鬼情未了》)
1999年日本电影《午夜凶铃》(又译《七夜怪谈》)
电视节目
1978年《幻海奇情》:香港无线电视节目《欢乐今宵》内的短剧环节。
1985年《The New Twilight Zone》
1996年《怪谈》:由梁思浩、余思敏及陈晓华主持的香港有线电视节目,一直播放至今。
2002年《异灵灵异》:由罗兰主持的香港无线电视节目。
2005年《奇幻潮》:由郑伊健主持的香港无线电视节目。
[编辑] 电台节目
1980年代《怪谈》:由香港商业电台制作的广播剧,又名《午夜怪谈》。
1999-2007年《恐怖热线》:由潘绍聪主持的新城娱乐台节目。
网上电台节目
2008年 《极度恐怖热线》:由极道恐怖KB主持的UonLIVE节目
2008年 《恐怖在线》:由潘绍聪主持的MyRadio/香港人网节目
节日
有多个节日都与鬼有关系,例如:
清明节
中元节
万圣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