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胡同出了个温家宝,这在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的邻居间已传为佳话。虽然温家宝全家在1949年就已搬离此地,但是提起温家宝,大家仍津津乐道。: e$ G5 [! q* l' \9 j
7 {9 V3 h9 w( c( Z
在镇子的人的记忆中,温家宝对亲属要求很严,其姑母长期在宜兴埠居住未见沾过什么光,当年温家宝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时,镇里一些居民曾向其姑母查询,得到答复都是一句话,同名同姓而已。几年前姑母去世,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曾寄来700元钱。0 c) @* j( ~! j. a
! K. R( L2 v f: d1 e 温家宝同志离开天津南开中学后,就没有回去过。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室一女士告诉记者,温家宝副总理在宣传上保持低调的作风,有消息说他曾经专门和天津市的领导打过招呼,不要在他身上做文章。# m- n0 l7 d; ?
r+ Y, ~8 d. U) I8 _
边塞十四载" i" v/ n# ?+ b
+ H! t* ~5 Y) z: M 1968年2月,红色海洋席卷中国,在北京地质学院构造地质专业攻读研究生的温家宝主动要求前往边塞甘肃,从此与祁连山相伴十四载。
4 A4 t, C' G C& Y( X1 Y( ^
/ |& U4 d8 c- @: b/ ]3 G, J 温家宝在甘肃酒泉地质队工作期间,认识了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的张培莉。张培莉家住兰州市,在甘肃地质局从事岩矿鉴定。两人在七十年代结婚。1968年到1979年,温家宝由一名初出校门的实习生成长为地质队的副队长,1979年后,温家宝上调到甘肃地质局。5 _! u' `) Q m& V: h& `
' q3 W4 v2 g: s" h6 X 酒泉的生活在温家宝的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甘肃省地勘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办公室王先生向记者介绍说,2002年9月,温家宝到酒泉视察工作,曾专程到那里的地勘局第四地质勘查院探望老战友。老友相会,一贯低调的温家宝除了与大家合影外,在应邀题字时,留下了温家宝三个字。( F# L6 |0 e/ J) F4 S, `. T' A# t
( j* Y, y& f# l! C
在甘肃地矿局内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温家宝在甘肃地质局工作期间,条件非常艰苦。他曾到酒泉灌溉面积最大的洪水坝河工作。有一天晚上,山洪暴发,温家宝和同事一夜三次搬迁帐篷,终于避过大难。2 X, [3 X+ v _5 L7 t$ |
" Q l5 _7 P" p6 P2 a5 e7 `2 E
甘肃省地矿局办公室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温家宝副总理在甘肃有不少老同事、老朋友,他们之间现在还保持着联系,这也是温家宝副总理了解基层情况的一个渠道。6 X% Z0 V5 }) v$ p% O" `
1 f% u5 @) W6 g% m) N
胡耀邦选才7 ? L* _+ x2 P& X! T- m) u
7 i# L9 L# s# F* y. P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对于中国许多中层干部是令人兴奋和难以忘怀的。那时干部队伍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浪潮,拍打着曾在文革中上下流动的众多年轻人。+ h8 X8 j8 g: a+ \' j) H E
2 T t- F4 h! ~' p ^( X% C) T; j 1985年春天,温家宝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而他的直接领导是王兆国,时为办公厅主任。 p# I/ B3 A6 W. L
' X3 J1 Z+ {' ~4 S8 Y1 y) {, l 胡耀邦选干部不任人唯亲,他很重才干。1985年前后,他特别委托中央组织部考察干部,主要是省部级干部,希望物色到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合适人选。当初我知道的挑选标准有四个:副部级以上、年轻、学历较高和有才能。一位曾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近十年的人士说,中组部考察时,发现他各方面才能很全面,人品也好,而不仅仅是个只懂技术的干部。5 `" S( y4 u0 i7 k8 `8 R" M
0 Q, R8 I7 n: r' ^3 U! E0 U- P 经过几轮筛选,那次选拔只留下三个干部,其中之一就是温家宝,另一个是现任政治局常委的吴邦国,时为中共上海市常委。还有一位吉林省的高级干部。7 O' W- V/ F1 f. V, H0 L/ P" z
* L X+ q7 E/ {: n 1986年,中央任命王兆国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而温家宝接任王的职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继杨尚昆、汪东兴、姚依林、胡启立、乔石和王兆国后的第七位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