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大熊猫作为国礼承担着传递感情的重要作用。其实,只要追溯历史就可以发现,大熊猫作为外交礼物始于公元685年,当时唐朝女皇武则天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日本皇家年鉴也作了类似记载。大熊猫作为特殊使者,传递中国人民对友好邻邦的友好情谊,名垂青史。- B; g" Y0 z* U7 }. x
& x* ]9 m( q5 i: z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亲密的往来。到唐朝时候,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昌盛的阶段。630年(唐贞观四年),日本遣唐使首次来到唐朝,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翻译人员等等,对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表达友好情谊。唐朝律令制度、学术文化、科学技术、宗教信仰以至某些风俗习惯,陆续传到日本。' N' x! n- c" g1 U; g. Z$ K! G* t
" X. y I* ]! m, ?# `& d9 R/ Z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则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因此垂拱一般算作武则天的年号。7 ?( `* x- j8 V' b
7 }5 x- P$ G1 p- t
公元685年,垂拱元年九月十八日(这一天非常巧合:1931年阳历的这一天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巳刻时分(上午九点钟),长安宫廷卫队和两个驯兽人簇拥着两只宽敞高大、披红戴花的兽笼,乘着驿传快车,从长安出发,向东疾驶。一行前往扬州,登上海船,随同日本遣唐使,漂洋过海前往日本。这次武则天赠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毛皮。“白熊”实际上就是大熊猫。, M1 U3 |8 x! d! ?5 I; `
+ h% p' O! R7 h) {! E+ [; o/ z 新中国成立后,熊猫更成为新中国外交的重礼。在现代中外友好往来中,作为国礼出访的大熊猫抵达当地时,都受到“国家元首般的待遇”。1972年9月,中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决定赠送两只大熊猫。载运熊猫“兰兰”和“康康”的座机一进入日本领空,就有一个战斗机编队在护航。1972年11月4日,东京上野公园举行隆重的接受赠礼仪式。日方负责人在仪式上称:“这一对熊猫是中国人民赠送给日本国民的最好礼物,11月4日是日中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 T" H# T: _5 A
* c. d; a+ Y# l6 c 1994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运至日本和歌山县一对大熊猫夫妇“梅梅”和“永明”,拉开了大熊猫出国合作研究的序幕。根据中日两国签署的“十年大熊猫繁殖计划”协议,“梅梅”和“永明”除了供人观赏外,还将接受两国专家对其行为及繁殖方面的研究。日本政府每年要向中国支付100万美元,供中国在大熊猫野外栖息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4 \' J2 | X3 E6 }7 f
3 ]7 R% {5 y( `8 L; j6 h
大熊猫多次东渡日本,体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一衣带水的友好情谊,也见证了中日两国长达千年的友好交往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