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是一个典型的宗教节日,在潮汕民间并不普遍,但是在潮州开元寺,却是一个较为隆重的节日。
浴佛节从何而来?据《佛陀本生传》所载,在3000年前,恒河的支流上有一个小王国叫做迦毗罗国,国王净饭王和王妃摩耶夫人都很受国民尊敬。然而,有一件事特别使他们苦闷:结婚多年,仍未有子嗣,王位的继承人成了问题。
有一天,摩耶夫人在后花园小憩时,忽然梦见云端出现一只长着六根长牙的大象,四周有五彩祥云围绕;徐徐降—厂,瞬间从王妃的胁下钻了进去,于是工妃便有了身孕。在快近十个月的—天,王妃估汁快要分娩了,按当时印度风俗,妇女临产时必须回娘家分娩。当她一行经过城外的蓝毗尼花园时,夫人一时兴起,打算游园,便停轿而下,步入园中。当她走到无忧树下时,忽然胎气动了,夫人右手攀枝,佛陀便从其右胁厂诞生了。佛陀初生时,于四方各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是佛家的所谓十方,并且步步生莲花,显示日后普渡众生的志愿。于是上空天女散花,天使奏乐。且有九龙喷泉,为太子“沐浴”。
佛教传入中国,佛经故事多为民众所接受。加上唐朝变文多是宣扬佛经的因果报应故事,使佛教在中国的流传更为普遍。因此,有关佛教习俗的传承,也就不以为异了。且看宋人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四对“浴佛”的一段描述:
八日,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宿愿果报经》云:我佛世尊生是此日,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南方多用此日,北人专用腊八。皇佑间,员照禅师来会林.始用此日,盖行摩诃利头经。浴佛之日,僧尼道流云集于相国寺,是会独甚,常年平明,合都士庶妇女骈集,四方扶老挈幼交观者莫不蔬素,众僧环列既定,乃出金盘,广四尺余,置于佛像之前,仍以漫天紫幕覆之于上,其紫幕皆销金为龙风花木之形。又置小方座,前陈经案,次设香盘,四隅立金频伽,蹬道阑槛,无不悉具,盛陈锦绣搪褥,精巧奇绝,冠子一时。良久,吹螺击鼓,灯烛相映,罗列香花,迎拥一佛子,外饰以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其中不知何物为之,唯高二尺许,置于金盘中。众僧举扬佛事,其声振地。士女瞻敬,以祈恩福。或见佛子于金盘中周行七步,观者愕然。今之药傀儡者,盖得其遗意,既而揭去紫幕,则见九龙饰以金宝,间以五彩,以高噀水,水人盘中,香气袭人。须灾,盘盈水上,大德僧以次举长柄金杓,挹水灌浴佛子。浴佛既毕,观者并求浴佛水饮漱也。
从这段文字看出,当时的“浴佛”,仅仅是对佛经中所载故事的再现,而且这种仪式似乎十分大众比。据蔡泽民先生的《潮州风情录》所载,在潮州,这—天所举行的仪式是十分庄重的:
这一天,开元寺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洗刷一新,大雄宝殿四处悬灯燃烛,青烟袅袅。殿中央置一方形供桌,供桌正中安放一金盆,盆里放有檀香、香精、茉莉、玉兰、玫瑰等名香名花,中间还缀上一朵怒放的白莲花,盆后面立一香炉,焚烧檀木,盆四周簇拥着五颜六色的盛开的鲜花。
无论是出家的男女僧人,还是在家的男女居士,上殿参加典礼前都得按等级分别身披装裟、海清袄,手持法具,脚穿古袜,着戒鞋、罗汉鞋,个个衣着齐整,戒仪端庄。
典礼仪式分八大环节,从开始到结束历数小时之久。
闻板上殿。当指挥敲击法器、点板、诵唱的维那师率众起板时,僧众、居士即搭衣持具依次上殿,相向分立供桌东西两旁。磬鼓声中转向释迦佛顶礼三拜,问讯,后复原对面而立。
排班出迎。执引磬的引礼师二人,执事六人,子托香花盘二人,主持法事的法师或方丈一人,侍者一人,在磬声中出列排班,向释迦佛问讯,全殿齐呼佛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呼毕,以引礼师为前导,执事、托花盘者每两人为一排,主法者居其后,侍者尾随鱼贯出殿,徐步向藏经楼进发,迎接太子像。
恭迎佛像。上楼来到太子像前,又依次分立,乔唱赞,主法者上香展具于地行顶礼三拜,齐颂佛号,主法者将太子像请上香花盘,又依次下楼回殿。
安座沐浴。进殿时,全殿钟鼓齐鸣,主法者将太子像安放在金盆的莲花心上,深深一鞠躬退下,钟鼓嘎然而止。殿中肃穆异常,主法者又上香展具顶礼九拜。拜毕呼道:“我佛如来有沐浴真言。”维那师接道:“谨当宣讲。”骤时间,引磬、大磬、钟鼓、木鱼一齐轰鸣,千人一声高唱“沐浴真言”。典礼进入高潮,列于东西的僧众开始一边一人面对面,移步至供桌前,向太子像行顶礼三拜,同时将事先备妥的三片檀香木放进香炉,最后又执匙舀起金盆里的香水灌浇太子像,全殿每人一次,直至轮流完毕。
接着是“敬致颂词”,全殿僧众围成大圆圈“祝圣绕佛”,整个典礼结束在“圆满礼佛”的诵唱声中。
澄海县在浴佛节有吃“麦方”习俗。由于四月间新麦已经普遍收割完毕,故农家皆以新碾的麦炒作“麦方”(用麦和糖做成的方块)。而且人们常常取一两只苍蝇或者蚊子的腿炒在一起,据说这样就能辟除蝇蚊。然而,现时澄海已基本没有麦田,故这习俗也已鲜为人所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