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5 22: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辽————————————————————————————————————————————————————下
6 V: W; B# t* V2 \- U辽东丹王(耶律倍)
- I. w4 r' U- {9 ^. l& P# o* m7 ~
4 H2 A9 s& `0 L: g 东丹王,名耶律倍(公元899~936年),小名图欲。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为东丹王5年,被后唐李从珂杀死,终年38岁,葬于显陵(今辽宁省北镇县医巫阊山)。
$ `! t/ w6 s, I
2 `/ [) V2 |" W" k; I 耶律倍,太祖在位时,于公元916年立他为太子。 耶律倍喜欢读书,能用汉文写诗作文,又爱好音乐,善于画画,崇拜汉族的文明,信儒学。有一次.太祖问他:“当了皇帝,应该祭天敬神。我想立庙祭祀有大功德的人,不知应该先祭祀谁?”耶律倍马上回答说。“孔于是大圣人,应该先祭祀孔子。”太祖同意,马上命令人建立了孔子庙,每年分春、秋两季祭祀。 ; K* Z( T/ M# ]0 v$ w
' u" q" z/ @8 [- U; F 耶律倍不但有很高的汉族文化修养,还是一员统兵的战将。公元919年,他跟随太祖北征乌古、党项,担任先锋都统,带兵开路,一直打到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以北)。公元924年,太祖西征,命令他留守京师。公元926年正月,又跟随太祖攻灭渤海国,并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其都城忽汗(今吉林省镜泊湖畔)改名为天福。2月,太祖任命耶律倍为东丹王,称“人皇王”,改年号为“甘露”,镇守东丹,使这一地区成为辽的一部分,并仿照汉族在东丹国建立了不少制度。
S+ W2 l2 L, L+ u6 K
3 {$ F t, d' O; `7 [0 ~4 G2 Z; D 公元926年7月太祖病死后,原应由耶律倍继位,但是,太后述律平不喜欢他,而中意于次子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当时又位居大元帅,手握重兵,已先后镇压了一些反对他继位的贵族。耶律倍自知无力和他抗争,只得对述律太后说:“大元帅众望所归,应该继位。”述律太后自然同意, 并于公元927年11月由耶律德光继位为帝。耶律德光担心耶律倍仍会和他争夺皇位,就将他迁到东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派人监视着。耶律倍愤懑难忍,意欲离开契丹。后唐明宗李嗣源知道了他的处境,秘密派人来请他去后唐,他欣然答应。临走前,他还写了一首诗以抒发自己委屈出走的心情: 4 C4 O3 _! F/ A2 @
. s, ?" h; n' r+ D L 小山(指耶律德光)压大山(指自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 `! z1 Z# k) y6 \" ^
7 x% D% H5 I- x! R- N# v 他把诗刻在一块木牌上,竖在海边,然后避过监视者,乘船浮海逃到后唐的都城洛阳。李嗣源热情地接待了他,供给食宿,并赐以节度使的官职。他为了表示对汉族文化的崇敬,又改名为李赞华。 ) p5 N; e/ s4 k2 S) {7 O& G9 D( G
% x' m/ p8 {0 ^
公元936年4月,后唐的李从珂发动兵变攻陷了洛阳,夺取了帝位,并派人谋杀了闵帝李从厚。耶律倍反对李从珂篡位,又为他故国的利益考虑,便秘密派人送信给耶律德光,建议耶律德光迅速出兵攻伐后唐。 1 W9 m3 [4 k. w. {4 O% V
v. U; @# W6 I7 o! } 公元936年闰11月,原后唐亲契丹的节度使石敬瑭统兵攻打李从珂。李从珂兵败,走投无路,决定放火自杀。他这时忽然想到了耶律倍,马上派人去召他前来与他一起放火自杀。耶律倍拒绝前去,李从珂立刻派力士李彦坤赶到耶律倍的住处杀死了他,尸体后由一个和尚草草收葬。石敬瑭攻入洛阳后,为了讨好契丹,亲自为耶律倍服丧,以王礼重葬于洛阳郊外,由耶律德光迁葬于医巫间山。世宗耶律阮即位后,又将耶律倍的坟墓称为显陵。耶律倍史称东丹王,又称人皇王。 7 v" O2 k1 f4 [8 q% z3 n2 K9 X
- @- @, J0 E8 B! f
辽太宗(耶律德光)
/ ]6 u: J- R9 \5 w3 g
+ s: j/ y9 Z* t4 O- a/ x; t( V; ?+ C" W
太宗,名耶律德光(公元902~947年),字德谨,小字尧骨,初名耀屈之。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太祖病死,他在太后支持下继位。在位21年,病死,终年46岁,葬于怀陵(今辽宁省林西县)。
6 ?6 o9 H/ p9 i& j5 l! r& q# Z% S( X J+ c( e* y; l
耶律德光,公元922年,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曾率军跟随太祖攻克平,营等州和西征、东征,平服于厥里等 部和渤海国。太祖死后,他在母亲应天后的支持下,于公元927年11月壬戌日即位。公元937年改年号为“会同”。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
$ f& A5 f- g8 U! F: Z6 J# Y' U7 k+ k0 o
耶律德光即位后,不断进攻汉族地区,掠夺财富和奴隶。公元936年, 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叛,被后唐军围困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石敬瑭向契丹求援,耶律德光便派军队为他解围,并亲自帮
& v* a7 u: A+ D# \) _' O" t- Y; W: |# |$ r, A, O7 l5 C
助石敬瑭攻灭了后唐。他对石敬瑭说:“我从三千里以外带兵南下,一战而胜,这是天意吧。我看,你应该领受南边的土地,世世代代做我的属国。”就改后唐为后晋,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并为辽国割取了燕云十六州。他又设立了两套统治机构,以“北面官”系统管辖契丹及其他游牧民族,以“南面官”系统管辖燕云十六州等地区的汉族居民。
) u8 ]( X0 M# V w, C0 _. X- C 后来,石敬瑭死了,他的侄子石重贵继位,是为出帝。出帝不肯向契丹称臣,只肯称孙。耶律德光大怒,出兵攻打后晋。三年后(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又亲自统兵攻陷汴京,灭掉了后晋。 + W3 p! f2 l) J6 H! S
$ | b. x: H/ X% r# O7 d9 E 在中原地区,辽军四出掳掠,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中原军民奋起反击,到处袭击、攻杀辽兵和官吏,夺回了被侵占的城镇,使辽军无法立足。耶律德光叹息说:“想不到汉族人这样难对付!”于同年4月率军悻悻北撤,终于在半路上气恼成病。到了栾城,病情转危,于丁丑日死去。左右怕他的尸体因天热而腐烂发臭,只得剖开肚腹,挖出内脏,洗清体腔,塞进了几斗食盐,匆忙运回北方。中原人民将这具尸体讥称为“帝耙”。
5 n6 V* k$ A# _9 z O3 n0 g7 B g; H: @) z
尸体运回辽国,应天后见了非但没有伤心痛哭,反而恨恨地说:“你违抗我的意愿去攻夺中原,弄得内外不安,只有等各部落重新统一得安宁后,我才能安葬你!”后来安葬于怀陵。 / d0 F0 ?! r! R# d% m2 f
5 N- K& ?6 |$ V& S 耶律德光死后谥号为太宗。
8 Y2 A% _4 N0 j9 y) l辽景宗(耶律贤)
1 n6 Z! c8 m$ C; A" p& O# v7 v$ {
景宗,名耶律贤(公元948~982年),宇贤宁。世宗耶律阮次子,穆宗耶律景侄。穆宗被杀后继位。在位14年,病死,终年35岁,葬于乾陵(今辽宁省北镇县医巫间山)。
/ r4 A/ |# K6 V6 o, K' T$ @2 ?: p; U9 Y
耶律贤,他闻讯穆宗于公元969年2月戊辰日被杀后,连忙与侍中萧思温等带领1千兵士赶到穆宗灵柩前,次日(己巳日)黎明宣布继位,改年号为“保宁”。 + p# a* b; g; H8 _5 g: A
$ _. D9 Y3 S+ S( ^; E0 ^" ` 耶律贤即位后,因长期患病,由皇后萧绰执掌朝政。他在位期间,宋太宗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出兵讨辽。 耶律贤派大将耶律休哥迎战。双方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大兴县东面)激战,大败宋军,史称高梁河之战,也称幽州之战。 5 O/ V6 V% ?( j& G' n
5 Y# S" w% ~, h) t1 f( d' Z
公元982年9月,景宗外出游猎,病死于云州焦山(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内蒙古丰镇以南旧长城附近)。遗命由太子耶律隆绪继位,大臣韩德止和耶律斜轸辅佐,军国大事最后由萧皇后决定。 & k7 Q1 F6 ?1 O
- G Y4 I) Y# r7 \0 `) e 耶律贤死后谥号为景宗。 " U( X$ a! ~$ m; H3 \
) X0 Z5 N5 ^) K% | j8 m
辽萧太后(萧绰)
8 N$ Z& f8 C9 A7 H
' \. T$ r* G9 F 萧太后,名萧绰(公元953~1009年),小字燕燕。契丹族国舅部人。景宗耶律贤皇后,圣宗耶律隆绪母。摄政5年,实际掌权近40年。病死,终年57岁,葬于乾陵。 ! G! i' `! n6 \/ {2 s9 _& b7 y* M
0 J) k0 n: m/ l 萧太后萧绰,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姓家族在辽国是仅次于皇族耶律氏的大贵族,因两族世世联姻,共握政柄,称为“皇家”与“后家”,萧族被称为国舅族。萧绰自幼聪颖,颇通韬略,多有过人之处,既有契丹人的英武气质,又有汉人的文采才华。公元969年被景宗选为贵妃,不久,册封为睿知皇后。景宗因时常生病,就由她代理军政大事,萧绰起用贤能之材,重用汉族文人,任人不疑,赏罚分明。整顿吏治,使政治走向清明,国势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又于公元979年的辽宋高梁河(位于辽南京城即今北京)之战中大败宋军。当时,辽国百姓只知有萧皇后,而不知有景宗。
0 P% V1 s2 G; O' k' L! }% a5 f9 h* @+ A+ X% B% M. }
景宗死后,圣宗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摄行国政。她信用大臣耶律斜轸,韩德让(即耶律隆运),让他们一起 参预军政大事的决策,萧绰继承并大大发展了自太祖阿保机时重用汉人、重视汉族文化的传统,适应契丹族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需求,进一步仿效,吸取汉族的统治经验、典章制度。988年,辽国正式仿唐朝制度开科取士,吸收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进入政权。同时萧绰派耶律休哥守燕。 % {/ m. n5 N4 t/ z
Y4 i9 ]7 i" L) l" h' n
公元986年,宋太宗再次派三路大军攻辽,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萧绰带着圣宗亲自到前线督战,在歧沟关(今河北省新城县西北)大败北宋东路军曹彬部,在朔州(今山西省朔县)击退北宋西路军潘美部,挫败了宋军的进攻。从此,北宋对辽变攻势为守势。公元1004年,萧绰和圣宗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重镇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城下,威胁宋的都城,宋真宗御驾亲征,使宋军气士大振,给辽军以沉重打击。第二年初,辽宋双方订立“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战争。 4 |( H* n! U6 r
8 N8 v8 @9 |5 Z) K 公元1009年萧绰病死。萧绰死后谥号为承天后,史称萧太后。2 F" ]8 u! o. u: ~1 F5 Z
辽圣宗(耶律隆绪) 9 y- \0 w3 v; h4 ?9 w4 V
1 T: e9 W: j0 V8 k 圣宗,名耶律隆绪(公元971~1031年),小字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景宗病死后继位。 在位50年,病死,终年61岁,葬于永庆陵(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左旗西北部)。 , A X, W2 |' G3 _ x
3 u, ?0 H2 }6 _! B+ G8 f
耶律隆绪,曾封为梁王。景宗在位时被立为太子。景宗于公元982年9月壬子日病死,他厂同月癸丑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统和”。
, W3 j( d8 s( M1 O2 ]% a0 L% ]8 `' q) W* c8 D
耶律隆绪即位时,年仅12岁,由萧太后临朝称制。他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向往汉族的封建文明,喜欢渎汉文书籍,会用汉字写诗。他曾亲自“以契丹字译自居易讽谏集,召众臣等读之”。圣宗极为重视记载了唐太宗时君臣问答的《贞观政要》,认为唐太宗是“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
- q' n# ]# T$ D9 F K, r9 Z7 }) A ?# @7 G. T
耶律隆绪亲政后,在对内对外方面都做了不少重要的事情。对内,他大力选拔人才,知人善任,使统治集团内部相对稳定。他尤其注意重用有才干的汉族官员。吸收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进入政权。在他们的帮助下,进行了许多封建化改革,如提高奴隶的地位,使他们和平民相似,禁止残杀奴婢。又修改了民族间的“同罪异论”法,“贵贱异法”法,奴主关系法及废除兄弟连坐法。兄弟连坐法的废除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明文废除。其中涉及到家奴犯罪要送官府论处,主人不得擅杀。有一次,―个公主杀死了―个无辜的奴婢,耶律隆绪知道后,照旧下令将公主降为县主,驸马也受到处分。他又实行赋税制度,让农业奴隶一方面按田亩向主人交租;另一方面向政府纳税,税钱可以折成粟稻交纳,称为“二税法”,使农业奴隶成为封建生产关系中的农奴,促进了辽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辽国实际上进入了封建社会。
6 A+ p# i F3 E J+ z4 J; \5 _% s* P; n% L+ l9 \5 P
对外方面,他通过战争,扩大了统治区域。他三次南下攻宋,二次攻打高丽。1004年,萧绰,圣宗率领20万大军直逼黄河岸边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遭到了宋军的反击。第二年,辽宋双方订立“澶渊之 盟”。结束了辽宋战争。公元1013年,他又派兵征讨乌古,公元1028年派兵攻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县)回鹘。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辽国的鼎盛时期,辽人称他为“小尧舜”。
0 [; p- Z1 ?1 d M' Z+ o
; o# R/ ]8 _6 ]& H) C$ e- \ 公元1031年6月己卯日,耶律隆绪病死于大福河北岸(今地不可考)。耶律隆绪死后谥号为圣宗。
% l2 t6 v# M% F: k9 J
+ A0 C* @! V, x* W U' M辽兴宗(耶律宗真) ( ?. A2 x8 Y: U
' g3 [" B) b1 g: T$ o; ~% M$ r 兴宗,名耶律宗真(公元1016―1055年),宇夷不堇,小字只骨。圣宗耶律隆绪长子。圣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40岁,葬于永兴陵(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左旗西北部)。
" {6 f+ ~+ H8 N, P t; k3 G1 C |: Q$ Y, u
耶律宗真,曾封为梁王。圣宗在位时,于公元1021年立他为太子。圣宗于公元1031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 改年号为“景福'。
5 l# O- v& C- h% ]: O! [
- d* Y/ L5 U% g( d9 P0 h 耶律宗真为宫女耨斤所生,由圣宗皇后菩萨哥(齐天后)收养,母褥斤被封为元妃。耶律宗真16岁时即位,元妃立即自立为皇太后(钦哀后)。她为了谋夺政权,指使人诬告齐天后,要耶律宗真除去她。耶律宗真说:“皇后侍先帝40年,抚育我成人,本来应该为皇太后,现在没有尊为皇太后,反而要加罪于她,这怎么行呢!”钦哀后说:“她如果活着,是一个后患。”耶律宗真说:“皇后年老而又没有儿子,虽然健在,也是无能为力的。”钦哀后见耶律宗真不听她的话,就自行将齐天后迁到上京囚禁(次年害死),并处死皇后的亲信大臣,然后临朝称制,夺取了政权。公元1034年,钦哀后又密谋废黜耶律宗真,另立少子耶律重元。经耶律重元向耶律宗真密告,耶律宗真就先下手废黜了钦哀后,迁她到庆陵软禁起来(3年后迎回)。 1 f4 }0 ]2 H( P- }& _
0 Q/ J1 t- j4 ~! h0 ~ 他在位期间,于公元1042年,派使者刘六符等去宋索取土地,得到增纳的岁币银绢后才罢休。公元1044年,他亲自统领大军,分几路攻西夏,战败而还,辽夏谈和。公元1055年7月,耶律宗真巡游秋山,驻宿于南崖的北峪(今地不可考),起病。8月病重,己丑日死。
! H% M2 X) ~" S/ \* W s
# X! ~! Y& _( f5 n/ H S+ g 耶律宗真死后谥号为兴宗。
3 l+ z' E7 X3 P5 t4 Q, N# n辽道宗(耶律洪基) 9 x, @* {) G% A9 i4 A
& O3 E+ M3 ]( j, W8 w 道宗,名耶律洪基(公元1032~1101年),字涅邻,小字查刺。兴宗耶律宗真长子。兴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6年,病死,终年70岁,葬于永福陵(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左旗西北部)。
0 U7 o1 U, ^' ~! I6 m* u$ `7 Q& M4 l6 h' d
耶律洪基,曾封为燕王。公元1052年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官名)。兴宗于公元1055年8月己丑日病死,他于同日继位,改年号为“清宁”。
/ J9 b! M% K) \1 y+ J l& X- i$ u. K2 f1 o% f7 O
耶律洪基即位后,先后信用权奸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等,致使统治集团内部争斗趋于激烈。公元1063年7月,耶律重元假称有病, 想诱使道宗于出猎时顺路去探望他,然后与子涅鲁古乘机刺杀耶律洪蛙而夺位。宫人耶律良发觉此阴谋,由皇太后(仁懿后)转告耶律洪基。耶律洪基不信,直至他派人去召涅鲁古而被拘留脱逃回来,才派兵去平定了叛乱。 , z& k; ?5 ~- S
& {0 n! h, K0 z. _$ T% T 公元1075年,耶律乙辛为了篡权,诬告懿德皇后和伶人赵惟一私通,耶律洪基却又不加查实,就逼令皇后自杀。公元1077年,耶律乙辛又诬告太子耶律溶谋图抢位,耶律洪基又不顾太子百般申辩,将他囚禁了起来。不久,耶律乙辛派人暗杀了太子,谎报太子是病死的。耶律洪基要召见太子之妻,耶律乙辛又杀死太子妻子以灭口。直到公元1081年,耶律洪基才察觉上了当,便废黜了耶律乙辛及其党羽。公元1083年,他又处死私藏兵器、密谋外逃的耶律乙辛。 & v2 T8 c# D$ a% Y' ]
* v7 Z" G! t( d$ F+ y, y4 M 耶律洪基笃信佛教,广印佛经和建筑寺塔,劳民伤财,使社会矛盾激化,使辽国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落。
3 P9 Q! b2 T4 v2 ], P
4 p3 }! ]% e+ }4 Z 公元1100年12月,耶律洪基病倒。1101年正月,病重,吩咐由孙(太子耶律溶子)耶律延沼 继位。甲戌日病死于混同江畔(今地不町考)。耶律洪基死后谥号为道宗。
$ X1 X* P; A3 H. I! k, f2 K1 |, C$ N& G% |. j, {+ | a, c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 N. \7 t5 x) s' T U$ ~- q
2 ~, Y1 [7 U8 g* c* l 天柞帝,名耶律延禧(公元1075~1128年),字延宁,小字阿果。道宗耶律洪基孙。道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国亡被金兵俘后病死(一说被金人杀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附近(今辽宁省北镇县医巫间山)。
* R' S- n8 P" f% D; b3 w8 @2 Q( d1 }' j# f# J/ O' \
耶律延禧,太子耶律溶子。权宦耶律乙辛谋杀耶律溶后,又企图谋杀耶律延禧。公元1079年初,道宗外出游猎时,耶律乙辛请求把皇孙留下,以便乘机下手。北院宣徽使萧兀纳等提醒道宗注意皇孙的安全,道宗醒悟,携皇孙同行,才避免了一次暗杀。 * k8 `4 I4 h% ]$ R5 a, e: B
4 `7 X% f. L4 I0 P4 C* ? 公元1080年初,道宗立耶律延禧为梁王,派勇士六人严密护卫他,并命令萧兀纳教导他。几年后,耶律延禧被封为燕王。公元1091年,耶律延禧被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北、南院枢密院事,加尚书令,并确立为皇位继承人。道宗于公元1101年正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改年号为“乾统”。 * F, A, g% b! g W: z' O
8 ^7 T8 q! A4 \4 e o 耶律延禧即位后,祖母宣懿后和父亲耶律溶得到昭雪,受耶律乙辛陷害的大臣也得以平反,耶律乙辛的党羽被诛杀。但他在位期间,又信用萧奉先、萧德里底等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致使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领也纷纷起兵反辽,辽统治趋于崩溃。公元1115年,金军攻陷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后,耶律延禧亲自统领大军前去征讨,结果大败而逃,上京等地也相继陷落。
2 @( T' Z! R# m' {' [* J
& \3 U- ]8 Y$ A3 G+ A 公元1121年,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等图谋废黜耶律延禧,立耶律延禧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帝。事情败露,耶律余睹叛辽降金。第二年,耶律余睹引金兵袭击驻扎于鸳鸯泊(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的耶律延禧。萧奉先献计说:“余睹此来不过是为了夺取晋王,干脆把晋王杀了,他就死了心,自然会退兵回去。”耶律延禧就处死了无罪的晋王。这使贵族寒心,纷纷思叛。而耶律余睹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引导金军直逼耶律延禧行帐。耶律延禧只得率领卫兵5千人逃往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3月,金军攻陷云中,他又逃入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北),南京(今北京市)等地相继失陷。
! }8 n- d/ _2 p7 t- [ M8 f* N( e+ A5 ~3 t; T5 U% k. z
公元1124年冬,耶律延禧不听耶律大石等人的劝阻,率残军出夹山,南下武州(今山西省神池县)试图收复山西州县,又被金军击败,许多部下投降了金军。公元1125年正月,他经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过沙漠,向西逃窜,路上水粮断绝,只能吞冰咽雪以解饥止渴。2月,他好容易逃到应州新城(今山西省怀仁县西)东60里处,被金将完颜娄室追上俘获。金太祖降封他为海滨王,不久改封为豫王。没过多久,金人又将他杀死,并且驱赶马群将他的尸体踩成一摊肉泥(一说于1178年病死),辽亡。
2 _9 e. d, c3 I6 l) {$ s' ]. U, Y; N$ t* }* w& M" P" l
耶律延禧死后谥号为天祚帝。. I+ K) P, q/ L
西辽)德宗(耶律大石) - d, \' ^) l% I% H- b# S1 t
0 e( t" ]; n4 ]. J3 A8 S
德宗,名耶律大石(公元1087~114B年),字重德。太祖耶律阿保机8世孙在位20年。病死,终年56岁。葬处不明. 2 D O: J H% ^3 |7 q4 v
) o9 z2 J; J; Y7 L2 [
耶律大石,辽天庆年间进士,通契丹文和汉文,善于骑术、箭术。曾任翰林承旨《契丹官名林牙》,所以他又被称为大石林牙。后升为刺史、节度使。 & J! R+ Q7 T3 F2 {8 K% `
5 R! b, @% }( W, O' X 公元1122年,天祚帝逃入夹山,他与回离保等立耶律淳为帝,并执掌兵权。金兵攻辽,他于居庸关被俘。公元1123年9月,他领兵逃出,投奔天祚帝。天祚帝责问他为什么胆敢目无天子,立耶律淳为帝,他回答说:“陛下以全国的力量不能抵御敌人,弃国逃跑,使百姓遭受灾难。即使立10个耶律淳,也都是太祖的子孙,总比向敌人投降求饶强。”天祚帝无话可说,只得赦免了他。
' |. ?- b$ t) v C T6 W: ^
% q# I) i0 C8 S9 j) E; W6 f 公元1124年,天祚帝要出山收复燕云等州,耶律大石劝阻说:“国势到了这般地步,应该先养兵,等有适当的时机再出击,切不町轻举妄动。”天祚帝不听。耶律大石眼见辽将亡在天祚帝手里,毅然杀死了北院枢密使萧乙薛等人,率领二百骑兵西走,于同年2月自立为王。 + b4 ^3 P& S" `/ v, N
6 D& d3 p( C9 C* `* o; n0 E8 s
他进入西域,召集原属辽国的7州18部部众宣告说:“金国逼我国家,残害百姓,侵占城邑,迫使天祚皇帝逃奔在外。我如今仗义西来,要借助你们的力量击败敌人,拯救苦难中的百姓,恢复疆土,你们愿意吗?”各部都拨出兵马归他指挥,共得精兵一万多人,组建成―支新的军队。
. [" c: _1 x$ Q% ]2 m5 ]/ r4 c0 k. g% ?
公元1125年2月,天祚帝被金乓俘获。辽国灭亡,耶律大石依照他一贯的主张,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没有轻 易出击金国,而是先向西方发展势力。公元1131年(一说为1132年),耶律大石称天祜皇帝,又以突厥习惯称葛儿汗(一作古儿汗,均为众汗之汗的意思),建年号为“延庆”。 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因崇尚黑色,也称黑契丹。公元1134年,建都虎思斡尔朵(契丹语,意思为强有力的宫帐,在今苏联吉尔吉斯伏龙芝东)。西辽所行的礼仪制度,多与辽朝相同。 3 U. L/ {+ n% K! H# J% p
6 l f4 v: ~, a2 d% u2 G4 k
此后,耶律大石全力西征,击败了花刺子模(今苏联乌兹别克花拉子木州)、忽儿珊(今伊朗霍腊散省)等的联 军,又分兵占领可失哈儿(今新疆喀什市)等地,使西辽的疆域扩展为北起巴尔喀什湖,东南至和阗,西南达阿姆河,西起咸海,东抵今新疆西部,成为当时与南宋、金、西夏并存的一个屹立于西北的强大王朝。 ) @" V# n# s2 I# K; ~ }0 W
6 ?- a! G2 N: P 耶律大石建都虎思斡尔朵后,曾派出七万骑兵东征,试图复兴辽朝。兵至喀什喀尔后,因沙漠所阻,牛马死亡很多,难以再前进,只得回师。公元1143年,耶律大石病死。 6 D- q# C+ }0 T3 r: u8 l
# x1 p) z- b4 p/ o8 \# W# Y8 U
耶律大石死后,依照汉族的礼制,立庙号为德宗o 6 i, d7 f! f2 b
1 o% w/ f* R4 p! g/ [
(西辽)感天后(塔不烟)
! `+ g: B# ~$ m0 p# Q& \6 K5 S
感天后,名塔不烟,德宗皇后,生卒年不详。德宗耶律大石死,子耶律夷列年幼,她执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咸清”。执政7年,于公元1150年还政于耶律夷列。后事不明。
8 p$ t+ P5 J& y
( ^5 Q' P$ Z0 G3 p# L0 P# m. C/ I(西辽)仁宗(耶律夷列)
) Y3 ]5 T6 [2 B9 x; d+ J9 y8 m1 b1 x% z$ u9 U1 T
仁宗,耶律夷列,生卒年不详,德宗耶律大石子。公元1150年感天后还政于他,他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兴”。 公元1163年,耶律夷列病死,在位13年。临死前他命令妹妹耶律普速完监国。 . @( J' R% d+ Q; {
3 ^1 v0 x3 }9 A- ^2 M3 d(西辽)承天后(耶律普速完)
; S0 R2 D- j7 n/ r" m3 @
* \ F/ G; i8 c" V z 承天后,名耶律普速完,生卒年不详。耶律大石之女,仁宗耶律夷列妹。仁宗病死后执政,自朴承天太后。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福”。共执政14年。公元1177年,承天后与小叔朴古只沙里私通,将丈夫由驸马降为东平王,不久又将亲夫害死。驸马父都元帅斡里刺大怒,领兵杀入皇宫内殿将承禾后和朴古只沙里射杀。
8 l. ~# D7 j- j$ g2 D2 w! n+ s, h3 u3 z7 X0 S8 Q0 i- I
(西辽)末主(耶律直鲁古)
: ~7 b7 M2 a8 Y8 B1 q# H2 F. J/ x* N$ H/ D% j& m- H
末主,名耶律直鲁古(公元?~1213年)仁宗耶律夷列次子。仁宗死后,由承天后执政。承天后被杀后继位。在位34年,被迫让位后病死,葬处不明。
5 i& ~( o" L2 w8 T" E( e) E1 L, r
5 Z+ L, y4 ^. }9 _' A 耶律直鲁古,其父仁宗死时,他还年幼,由承天后执政。承天后于公元1177年被杀,他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禧”,称古儿汗。 8 _. z% B+ N/ {) D. [
& {; ]$ ?" A9 H. m: L/ b; N 耶律直鲁古在位朗间,一味娱乐游猎,不理政务,致使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不久,花刺子模和撒马尔干等与乃蛮部汗屈出律相呼应,进攻西辽。西辽内部内乱不止。公元1211年,耶律真鲁古外出游。猎时,屈出律率领8千人马设伏俘虏了耶律直鲁古,并逼他让位,称太上皇,退居刮宫。 : D& d' w( v* P+ S6 i
( D/ A' ^+ M) t, i: n 公元1213年,耶律直鲁古病死。耶律直鲁古史称末主。
) G2 T$ \) y4 d# _& G: L! I/ ~( {+ C
西辽屈出律(古出鲁克) * K% C+ M) q' R. `; u. U
" N2 E1 v% C e3 {# |8 l
屈出律(公元?~1218年),末主耶律直鲁古所属部落汗。后逼末主让位而自立。在位7年,被蒙古军追杀。 葬处不明。 4 \# u$ Y; E8 e) e: p( r$ T
) _" g5 a1 H6 n2 C5 ?6 Z3 ]4 n 屈出律,又称古出鲁克,乃蛮部太阳汗子。公元1204年,其父被元太祖铁木真(即成吉思汗)俘杀后,他率残部 逃出,于公元1208年逃入西辽,被耶律直鲁古收留,授以汗号,势力渐渐强盛。不久,他见到西辽统治动摇,花刺子模等正在酝酿进攻西辽,又得知乃蛮部众仍然散处山中, 便请求东归收集残众,企图伺机篡辽。他对末主耶律直鲁古说:“我离开自己的部落和人民已经很久了,听说部众和军队流散在叶密立、海押立和别失八里一带,如果他们知道我还活着,都会聚集起来抗击敌人,请让我去召集他们。我只要是活着,就一定忠诚于你。”耶律直鲁古答应了。还把女儿嫁给他。
) D( v4 [9 w' N: @
. B: k3 H/ A; K: P 屈出律东归收集余众,组成军队,与花刺子模等分东西夹击西辽,并乘西辽内乱之际,俘执直鲁古,夺取了西 辽政权,仍用西辽国号。
1 C, ~/ ^( F* U4 M4 i2 o
4 j( c7 s* N/ G P0 m( C# \! R: G 屈出律篡权后,用武力强迫境内的回教徒改信佛教,改穿契丹服装,又在每一民家安置一名兵士住宿。这激起 了人民的强烈反抗,政权始终不稳。
' _7 e" m. Z, I+ p. A# d5 B: N2 t6 o( c: S2 m; x/ k
公元1218年,蒙古军队在者别统领下进攻西辽,屈出律慌忙从喀什喀尔城中逃走。蒙古军进入西辽后,下令各 地居民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回民也就支持蒙古军,奋起杀死了住在各家的西辽士兵。西辽的不少官吊也纷纷投降,有的还引导蒙古军队追击屈出律。屈出律终于在撒里黑昆山谷(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被者别追杀,西辽灭亡。 $ ]4 f7 C9 a. ^
2 C/ x# [9 M9 C, M9 W
(北辽)宣宗(耶律淳) , ^; J7 {6 r! \" m: A! Q
3 U$ O$ R& i# I' ]% C1 O | 宣宗,名耶律淳(公元1063~1122年),小字涅里。辽兴宗耶律宗真曾孙。天祚帝兵败逃入夹山,宰相等拥立他为帝。在位3月,病死,终年60岁,葬于永安陵(今 北京市香山)。 + Q/ g* U9 R7 P |0 y8 k! t( G
; [* L4 z* V/ W, `; v
耶律淳,宋魏王耶律和鲁斡子,封为郡王,曾出任节度使。公元1101年晋封为郑王,又加越王。公元1106年为 南府宰相,徙魏王。父耶律和鲁斡死,他袭职守南京(今北京市)。
* ~ ^/ U# O. P1 O: d' A: [5 c' ]. K/ m' r; F! G, x, o. l
公元1115年,天祚帝东征兵败,大臣耶律章奴等图谋废黜天祚帝,立耶律淳为帝,并派耶律淳的妻弟萧敌里去南京通知他。耶律淳却坚决拒绝,并斩杀萧敌里,亲自将阴谋报告天祚帝,平服了政变,被晋封为秦晋国王。 公元1122年,金军攻辽,天祚帝逃入夹山,消息不通。宰相李处温,宗室大臣耶律大石,奚王回离保等将皇袍披在耶律淳身上,推拥他为帝,号为天锡皇帝,建年号为“建福”,降封天祚帝为湘阴王。耶律淳统治着燕、云,平州及辽西,上京、中京等路,成为辽的实际政权。史称北辽。 & |5 U6 U, ?+ m
! f, l v* Q5 R5 y$ c. ]' h4 J
耶律淳称帝后,以回离保为北院枢密使,耶律大石统帅兵马。对外,他遣使赴北宋表示愿意免除岁币,缔结和 约。北宋不同意,并出兵攻讨。耶律淳转而遣使赴金,请求作为金国的附庸,以求得金的庇护。金国尚未答复,他就于1122年6月病死于燕。 临死前吩咐迎立天祚帝次子、秦王耶律定继位,由李处温等大臣辅佐,萧德妃为太后,主持军国大事。
, K. U: |0 t, \( ~
. d. W& M& ]: d. y5 O 耶律淳死后谥号为宣宗。 $ J. B, T3 N" W( }- _% e
2 ^0 F1 y% E) B8 S: W$ K(北辽)萧德妃 1 r( F- I J9 X7 J+ E) i0 q, L6 ^
$ b! r) v7 A5 Q' j
萧德妃(公元?~1123年),宣宗耶律淳皇后。宣宗病死,她主持国政。掌握政权2年。燕京失陷后投奔天祚帝,为天祚帝所杀。葬处不明。
1 H/ B6 c ?6 l u' L& C1 }' f
1 |5 k3 S5 n' W4 J 萧德妃,宣宗病死后被尊为太后,主持军国大事,并遥立天祚帝子耶律定为帝,改年号为“德兴”。 . G; i' M% ?, U4 @* p
! U+ m% c4 g9 Q, h 萧德妃当政后,宋兵一度攻入燕京,后经辽兵死战,才将宋军逐出。不久,辽国大臣李处温秘密联络北宋大臣 童贯,策划挟持萧德妃而献地降宋。事情败露,萧德妃捕杀了李处温。 1 J# K, |: Q& s5 J
: j& j8 p0 R( w/ l
公元1123年初,金兵攻辽。萧德妃向金上表请求立秦王耶律定为帝,金兵不允,攻陷燕京。萧德妃仓皇逃走,并思忖已立耶律定为帝,天祚帝总不至于降罪,便出古北口,经天德军,赶到四部族(今地不可考)投奔天祚帝。天祚帝怨恨耶律淳自行称帝而废自己为湘阴王,当即命令左右将她捆绑起来杀死,并追废耶律淳为庶人。 9 A9 \3 @% W* t$ e4 r8 k
! m& k1 X9 S& |- I6 `( W6 j& L+ A
(北辽)梁王(耶律雅里) + h% y( k3 q5 c* Q: i$ ~( \# \' u
& c1 K: y" D( ^! `: j$ d/ \ 梁王,名耶律雅里(公元1094~1123年),字撒鸾。天祚帝子。在位5个月,病死,终年30岁,葬处不明。
# @% B1 q0 A3 Z' [1 b
% F$ M* C! b& h9 _3 C8 |* o' X3 j 耶律雅里,留封为梁王。公元1123年10月,金兵围攻青冢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时,他与兄弟们被围。后秦 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都先后被俘,他在硬寨太保特母哥护卫下脱身逃出,赶去与天祚帝会合。天祚帝打算逃往西夏,部下耶律敌烈苦劝无效,与特母哥等人劫夺耶律雅里向北奔逃。5月至沙岭(今地不可考),耶律敌烈拥立耶律雅里为帝,改年号为“神历”。 5 o# v$ R0 m( i- X7 y/ a
- J( s) b, I& ~% v! d# Z- F
同年10月,耶律雅里在查刺山游猎,一天之内就猎取了黄羊40只、狼21只。因来往奔逐,劳累过度而病倒,不几天死去。 . e# f2 t. J/ O9 {2 Y
3 H9 c% h# i4 u6 l+ k0 |3 T(北辽)耶律术烈 ) A$ Z$ A% [, w- O3 {
- M4 q5 X, V) q, g% X5 @9 m Q 耶律术烈(公元?~1123年),兴宗曾孙。梁王耶律雅里于公元1123年10月病死后,耶律敌烈等立他为帝。同年11月,耶律敌烈的部下发动兵变杀死了耶律敌烈,耶律术烈也为乱兵所杀。在位仅20余日。葬处不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