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莆台民间的生活习俗,往往有相同的地方,这说明咱们都是炎黄子孙,渊远流长。本文琐记所谓的“陈林半天下”、“回唐山”和“挽面”三项相同的民俗。
“陈林半天下”
这句俗语的原意是说:陈和林两姓的人口合起来会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此说不仅在省内、外(尤其在莆田境内)广为流传,而且还延续到台湾。
秦、汉以前,莆田境内是闽越族聚居的地方。秦、汉以后,特别是西晋、南北朝至唐、宋期间,中原汉族因避战乱,多次大批南迁入闽,其中部分定居莆田。如林姓始于东晋太元间(376-396)由今温州迁家来莆沥山寻山(今城厢棠坡);唐玄宗时,桂州刺史黄岸因致仕将归侯官,途中被暴风雨阻于“涵头”(涵江),后遂定居于黄巷村……成为莆田主要人口。因之,他们和莆田的闽越人以及少数民族(畲族:蓝、雷、车、钟四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逐步同化,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莆田人。
这句“陈林半天下”之说,据台湾文献记载,在台湾有一百个大姓,依序是:陈、林、黄、张、李、王、吴、蔡、刘、杨、许、郑、谢、郭、赖、曾、洪、邱、周、叶……(下略)这足以见在台湾的陈、林两姓人口和大陆的一样繁荣旺盛。
尽管“陈林半天下”之说虽有夸张之处,但仍足以证实莆台陈林二姓是炎黄子孙的史实。
“回唐山”
台胞常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唐山来的!”他们要回大陆(祖居地),也称“回唐山”。
“唐山”这个词,未见于辞典。有人认为它是泛指地势多山的福建和广东两省。在兴化府的管辖县则为莆田和仙游两县。
可是,台胞有其先祖迁移到莆田的籍贯,还有其先祖未迁移前原住居地的籍贯,叫“郡望”。如陈(姓)——颖川(郡)、林——西河、郑——荥阳、黄——江夏、郭——汾阳、李——陇西、王——太原、吴——延陵、刘——彭城、张——济河、杨——弘农……古云:树有根,水有源,祖籍与郡望,都是“根”与“源”的关系。
其实,不只台胞自称是“唐山人”、“回唐山”,连侨居南洋各地的华人华裔,也是祖告父,父告子,子告孙,代代口传,都以“唐山”为荣。
“挽面”
在台湾所谓的“挽面”,是指闺女在出嫁的前夕,选请一位多子多孙多福的老夫人(老妇)来动手“挽面”。“挽面”是用一根纱线来拔除新妇脸上的汗毛的一种美容方法。如这位老夫人(老妇)不会,仍要请她做做样子,再另请“挽面婆”来完成。
《梧塘镇志》记载:新娘在结婚前一日忌出门……当夜请“福寿双全”的妇女来为她束发、加笄、成髻,表示年已及笄成人。
新编《莆田县志》记载:结婚前夕,新娘也要在娘家刮脸、梳妆、束发、加笄、成髻,以示成人。
看来,“挽面”、“刮脸”以及莆俗还有所说的“剃面”、“开脸”,当是同义的,且在闺女出嫁时“刮脸”,是第一次。
(按:莆田新娘的发髻,宽约三、四寸,长六、七寸至一尺,俗叫“长髻子”。髻子上通常插着银质的发簪和小刀形、小剑形的装饰物。为什么有这种装饰物?上辈说:明末倭寇屡犯闽、粤沿海各地,大肆掠夺奸杀。当兴化府城(莆田县城)被倭寇攻陷后,倭寇杀人放火,掠夺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莆田妇女们为了防备贼寇的侵犯人身,在发髻中隐藏银质的簪和小刀、小剑,以备急时自卫之用。后来成为发髻上的装饰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