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称川岛芳子没死? 活到1978年5 x# B: L5 F0 v; `' f+ L% S
( D' U( o, k$ `- g1 g* b Q
长春市的职业画家张钰最近放出惊人之言,他声称自己的姥姥就是著名人物满清皇室后裔日本间谍川岛芳子!这是真的吗?0 i. I1 X ~' t0 p
. A4 f/ t D% z0 b: U7 e 川岛芳子难道真在刑场被替身换出,隐居于长春直到1978年才死?惊人言论来自于长春市的职业画家张钰。研究者何景方介绍,张钰的姥爷段翔(尊重被采访者意愿,此为化名),正是当年把川岛芳子送到长春的3个人之一。
$ v! f9 b! s( x* x + y$ }- R: Z7 ~+ g
“这些事,都是姥爷临终时告诉我的。”昨日采访中,张钰确认了上述说法0 q5 V g: [! Y# G) [1 C# ~
, |9 M; }& L, }+ i
“诈死说”遭到怀疑
! [8 D8 y3 O! X' ^6 J
% Y6 J) b# `- f' Y3 \/ F- y 连日来,关于“川岛芳子诈死隐居长春”的报道引起多方关注。% q# z, ~1 V- q% ]$ W; u
% C0 j' {, H% d C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吉林市民胡先生打来电话称,他曾是一位记者,写过200多篇传奇人物的传记,“1998年,我在廊坊采访过川岛芳子的亲妹妹金墨玉,她亲口证实在刑场被枪决的就是川岛芳子本人。当时金墨玉和亲人没看到行刑过程,也没有看到川岛芳子的尸体,但他们确信,那不是替身。”胡先生说,“我认为,现在研究者们的说法是荒谬的。”
; l! [" B4 ]$ A8 \8 @9 @
2 x$ V) H! Q0 a) b( C! y 对此,何景方等人认为死刑过程虽存疑点,但的确不能证明什么。他们的论点支撑,在于目前找到的证据。 7 ]2 F9 q( y! S# ~! y
+ r( z9 J: h7 b# z: R 方姥在1978年去世
2 {: a% p0 K( }
) x( b& e' f2 E4 @$ H& g1 t1 z/ n 主攻工笔画的张钰,1967年出生在长春地区。她的名片上,写着5个社会头衔,包括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长春市政协书画院理事等。- M2 S: Z8 Q% \0 p9 G ^0 c" |0 q+ x# c
% U; k3 M/ Y# [. `
张钰介绍,她的母亲是日本遗孤,1岁时被段翔收养。段翔住在四平,家有一妻三儿。在长春新立城附近,段翔还有一位关系很深的女子,此人姓方,张钰称其为“方姥”,当时包括家人在内,都以为方姥是段翔“外面的女人”。 ) _3 [" }7 R: m, N y9 C
! H! a3 W% _. j* B7 ? “我母亲5岁到9岁时与方姥经常住在一起,我小时也常去方姥家玩,记得她个子不高不矮,大约在1.60米到1.65米之间,肤色发黄,挺爱化妆的。”张钰说,“1978年,方姥去世了。” , v! @2 W9 A0 z( }3 O5 S
, ]- r5 ^( O2 N; O j M 姥爷的临终遗言曝出“惊天秘密” 1 ], A! o9 [$ a+ m V
* a+ W6 T. G( f
张钰说,2004年年末的一个晚上,86岁的段翔把她叫到床边,“姥爷让我把灯和电视都关了,打开台灯,他说有话要交代。”
. p6 p( ?- @! ?, p& g3 @9 } ( z- c" s) C3 k& Z; R2 u0 p% D
“姥爷指着墙上一幅画,让我拿下来包好,回长春交给我母亲保管,他说这幅画是方姥画给我的,留作纪念。”张钰说,这幅画正是记者看到的《日本风情女子浴嬉图》。 7 H8 V I$ z9 a# `+ ?, ^1 i
% q+ a+ B6 ~$ x
“接下来,姥爷在纸上写了一句话:方姥就是川岛芳子。”张钰说,“我以前听过评书《少帅传奇》,知道川岛芳子是谁,我看到这句话几乎眼前一黑,完全不相信。姥爷接着说,‘伪满’时,他为满铁四平铁路伪警察局局长当翻译官,经常去天津东兴楼饭庄(记者注:史料载,川岛芳子曾以东兴楼为据点刺探情报),接触到了川岛芳子。后来有人在刑场上用替身换出了她,在东北挑选了几个供川岛芳子隐居的地方,最后把隐居地点选在新立城。1949年,姥爷等3个人带着川岛芳子来到新立城,把她安置在这里。”
+ r6 q+ h/ x& l% s
; J3 I; N# ]5 I0 B+ M, ^' g 张钰说,姥爷交代这些话时,身边只有她一个人,“没过几天,姥爷去世了。”
0 y( i, b" Q( Z( b2 x( I$ H
7 r# q" |- Q: I 段翔有可能接触过川岛芳子& ]) Y, K( g: Z1 d3 t
" ~! y6 K) J! N3 L. ^( r4 ~* q
去年,张钰把段翔的遗言详细告诉了研究者李刚、何景方,这些话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我们先想到,应该调查段翔这个人,看他的经历有没有可能与川岛芳子接触上。”何景方说。 5 i" Z* L" v" a" l3 @4 G0 ^! t
! V3 W$ n0 }0 [+ u+ b; T2 { 根据何景方等人出具的材料,段翔在伪满时期上过日语学校,于1935年至1942年间在“满铁”工作,精通日语。“伪满”后期,段翔考入“伪警察学校”。解放战争时期,段翔参加我军后又叛变投敌,两次参加国民党部队。
7 x+ c7 d- C: S! u! O I ) o1 Q, Z8 e# w, S2 g+ R
“段翔有此经历,我们认为他与川岛芳子存在交往的可能性,而且他有帮助川岛芳子的‘立场’因素。”何景方称,随着调查深入,“张钰母亲又透露一个信息,段翔的亲娘舅于老太爷,在乾清宫当过御前侍卫,与肃亲王善耆交好,清末时在肃亲王府结识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善耆、川岛浪速分别是川岛芳子的生父和养父。
$ n& x* P6 Z6 i6 K: E$ t( | * M: l9 ~1 F( X+ L- P: G
“钰”字与川岛芳子的妹妹有关?
1 ~5 \, ?! V$ ?4 }6 G# [* d+ y . t( d& D; O4 E' T: Y
张钰还告诉记者:“我本名叫张波涛,1994年,我作画需要笔名,姥爷告诉我用‘钰’,他说这是方姥给我取的名,但我出生时母亲不同意用,现在正好用上。”
# L; B- @" d( [. l1 A( n" ~& S
& ] h1 Q1 ^6 l' Z 研究者们认为,如果方姥是川岛芳子,那么她最想念的应有3个人:妹妹金墨玉、好友李香兰、秘书兼情人小方八郎。“钰”字,正是金与玉的结合,这印证着川岛芳子对妹妹的思念之情。 ; `0 f) D% J. K+ D8 Z7 w
, r2 X2 a) v; R" g7 k 张钰说:“我还记得,方姥当年爱听李香兰的唱碟。姥爷告诉我,方姥留下的遗物中,有一件指明要送给小方八郎。” & ~+ x7 R; |: Y$ R6 u* R6 C) E4 y
8 ~+ n- x, n' m' q9 F 另一点让研究者感到兴奋的是,方姥曾经教过张钰日本话以及歌谣,其中一首歌名叫《蒙古姑娘》,据说这首歌的作者正是川岛芳子。“张钰能够背出《蒙古姑娘》歌词,而在那时她并不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谁。”何景方说。记者现场请张钰背诵该歌歌词,与原词有出入,但差别不大。
* t' R1 [% P6 a' N7 A; ?9 `
* W* x4 t% Q/ o% R; T7 ^! Z 上述证据,几乎都建立在“说”的基础上,研究者凭此得出的结论离真实有多远?张钰提到,方姥有个密码箱,里面藏有她的大量遗物,这些物件似乎更能证明其身份。
$ B$ j+ p' p/ ?6 X1 r- Q
8 y8 W: o& e; a; h. |" I 张钰决定为记者打开密码箱……
# S- O4 B; b& ^+ W; ]. f I- A' J% M4 r0 s& m
爱新觉罗德崇:川岛芳子解放后来过我家
: m6 x/ i" |6 V3 W; u4 n7 X2 }6 J( }. n" d+ L
想证明张钰所说的方姥真是川岛芳子,必须有一个前提:川岛芳子没有死于枪刑。就此,现居沈阳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发展委员会主任、辽宁省民俗协会副会长爱新觉罗•德崇先生称:“我在解放后见过璧辉!” ! `# A9 G$ O+ C! A* V
1 G0 X n: _9 @' Y4 \3 s4 N
金璧辉,川岛芳子的中文名,在其“官方死亡”60年后,此说可谓惊人。
- p$ |6 X, @1 h( x6 G' G& W, y
7 B4 C9 L$ O0 _; v, o2 ~$ ? 回忆 家里来了位神秘女客人
5 |: I* D8 e2 [
j3 I8 [1 k o$ t8 T9 J: I! T) _ 昨日,农历十月十三,满族传统节日“颁金节”。爱新觉罗德崇,这位爱新觉罗家族的宗长,特意穿上了传统民族服饰接受采访。 3 P# |2 \2 j8 i, ?
7 w4 M( ^8 l8 G/ U, l- s: i
“我的辈名叫溥旻。”64岁的德崇说,自己年龄不算太大,但从族辈来算,“我与溥仪是一辈的,算是宗兄弟。”德崇幼年时与奶妈住在北京,直到1995年回到沈阳的家中。对于川岛芳子,他有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 u a% a: a$ O8 ~) v
* `* b0 q) X" ]; h7 o4 S* T
“小时候我的家里总来客人。”德崇回忆说,大概是在1955年底到1956年初春间,“家里来了一个女人,穿着棉猴儿,围着围巾,衣着普通,但气质很好。” 4 T5 e6 U. u A) a4 I# G
; D4 {2 m' }# }# ~$ Q( o5 M
按照家族礼仪,这女人向德崇父亲拜了礼,“是很地道的满族大躬。”德崇说,当时他听到父亲爱新觉罗载骕说了一声:“来,璧辉。”
* O; D* q" u' N9 ~' g6 | 6 b. |. [8 [- U4 Q, M
他们用满语加日语交谈 : G& Z: B7 P4 [2 Y" A3 g
9 r& i, {9 G2 `8 t2 o& g
德崇说,按满族礼仪,家里来客,小孩不能在旁边听,“我向这个女人拜了礼,就出屋了。” ' J5 Q B% f- ?, h) n% Z
8 O Z9 Y' d2 f; x 记者提出疑问,那个时候德崇10岁刚出头,对这件事怎么记得如此清晰,尤其还记得那个女人的名字? " a# I7 ?1 A3 g' K) T
5 f A( |! a+ G 德崇表示:“我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我两岁半就到私塾念书,小时候学的满文,40年后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 o! r) g) t4 x5 |' @/ } * R) u7 Q, }) w# |
德崇称,当时他出屋后,在门外听到了大人们与这个女人的谈话声,“具体内容听不清,但我记得他们是用满语夹着日语交谈。”德崇说,这个女人在他家里待了两三个小时就走了。 8 ?0 g( ?1 D; r
$ J5 Q, P2 J; l 建议拍电影
% v( O- H$ W* |6 h7 O& Q: O, p
" l6 Y2 }% n2 b: T, B3 _. `3 n, [ 姐姐说她是“金璧辉”
& Y0 z z7 L9 ?, o1 d$ _/ b& N0 W
) m; W+ c2 B! H4 r2 w 时隔不久,德崇和姐姐溥贤(已去世)一次谈话,不知怎么就谈到这位神秘女客人身上。“当时我问,那个女人也是家族里的人吗?溥贤姐姐说:‘她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而且这个女人不得了,能文能武,特别有能耐,连死都有人替。’姐姐还告诉我,那个女人挺有名的,叫金璧辉。”德崇说,那时他还小,不知道金璧辉是谁。
$ }' s. s2 t! ^/ \/ B, y) Z* w1 r
5 k9 q' ~3 J3 u( z. g {! e 德崇看过张钰对方姥照片的临摹画像,他表示:“虽然我无法断定张钰的方姥就是川岛芳子,但这画像与那位女客人确实非常像。”
5 R( f+ e- U6 R8 K2 _/ E3 G
[' W1 X+ }8 H, d6 d: _3 H$ H# L1 K 德崇还透露,爱新觉罗家族里不少上岁数的人中,有着川岛芳子在死刑场上被替身换出的说法。 8 U7 J2 u f( @8 U* q
: I; C2 y* g$ Z
对证 方姥当时确实在辽宁
" V1 ?3 g* h: X2 w ( K: n8 j0 J0 g0 B
看过本报上周报道的读者应该记得,张钰称:方姥夏天时在长春新立城居住,冬天会到浙江某寺过冬。然而,根据德崇的说法,去他家做客的“璧辉”是在冬天来到沈阳,那方姥是不是这个“璧辉”呢?
1 j+ e5 Y) Y4 P , d, O2 m7 ~- G, Z6 M6 ~# M2 K6 a5 D
研究者李刚称,张钰之母曾以书面形式介绍,大概在1955年前后的冬天,张钰之母身患重病,在长春的医院没有治好。此时,方姥从浙江赶回长春,带着张钰之母去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疗养院,当时方姥身穿一件棉猴儿,帽沿的转圈有着像狐狸皮的保暖毛边。
4 x C0 D8 n& r% [ , V! Z1 C/ n$ E; W2 F4 L, e
研究者认为,鞍山与沈阳很近,方姥与“璧辉”在相近的时间,出现在相近的地点,穿着相似的衣服。这可能是巧合,更大的可能是,两者就是同一个人。
- H. |, O9 S* u6 x& b) n5 h' Y e $ O% U/ _; a- ?" a" y& V
另外,研究者还认为,川岛芳子曾在伪满时期多次去过汤岗子温泉,对当地相当了解。方姥提出让张钰之母去汤岗子温泉,这恐怕不是巧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