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3745|回复: 1

张伯端及南宗的传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1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号紫阳,道教金丹南宗,也即道教紫阳派的祖师。浙江天台人。张伯端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卒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伯端年轻时聪明好学,虽然热衷于道教和道法的研究,但对内丹之法,始终不得其要领。五十岁以后,由于世态炎凉和仕途的失意,而对道教的信仰愈来愈强烈,急切向往神仙长生不老的生活。熙宁二年,八十五岁高龄的张伯端终于遇到了明师,“得金液还丹之妙道”,使自己在精神和思想上获得了解脱。而熙宁八年完成的《悟真篇》,终于使他成为了一派宗师。张伯端的一生充满了磨难,他的道教著作除了《悟真篇》外,还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长生要义》和《金丹四百字》等(陈钟镇,《天台山文化史》,民国铅印本)。张伯端的内丹修炼之术给当时的道教内部带来了新气象,使之出现了与当时三种趋向有别的新趋向。(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即向老庄归复,与禅学融合,屏弃夸诞鄙俗的羽化飞升,祭醮禳禁等巫仪方术。从而逐渐巩固了其以内丹炼养为旨的宗教地位,开创了道教内丹南宗一派。
  关于南宗的传承,明都卬的《三馀赘笔》是这样记载的:“其南宗者,谓自东少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喦,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陈楠,楠授白玉蟾,玉始授彭耜”。另据南宋王庆升《三极至命筌蹄》载:“天台怡真先生谪自紫阳真人,宿德不渝,感西华夫人发枢纽,而授之以口诀,道成,授杏林石泰以《悟真篇》,杏林道成,授紫贤薛道光以《还源篇》。紫贤道成,授泥丸真人以《复命篇》,泥丸道成,授紫清真人白玉蟾以《翠虚篇》,厥后之闻道者,紫清之徒也”。再据元戴起宗的《悟真篇注辨》:翁葆光“亦真人的派”,“真人传石杏林,杏林传紫贤为第三代,此世之知者也;真人传广益子,广益子传无名子,亦为第三代,此世之罕知也”。从以上记载可看出南宗初期的传承关系如下:
  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椭——白玉蟾——彭耜……
      |
      └广益子——无名子——若一子……
      (刘永年)(翁葆光)
  上面这个关系,根据所学理解的不同,大略可分为二派: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等嫡传弟子属于清修派,主张“药物具足于自身”,应一己独修。广益子刘永年,无名子翁葆光等弟子则属于男女双修派,包括陈达灵、陆子野、戴起宗、陆西星等,其理论和修炼方法同清修派基本一样,唯独以为“真铅”必须取之于同类异性之身。
  南宗到白玉蟾时,是为最兴盛时期,其时,由于白玉蟾的努力,南宗理论传承有人,教团组织也初具规模:
  张伯端……白玉蟾
  ┌────┬───┬──┬───┬───┬───┬───┬───┬─
  潘长吉 王金蟾 彭耜 留元长 张云龙 叶古熙 赵牧夫 詹继瑞 陈守默
       |   |
      李道纯 萧了真
       |
      苗太素——王志道
  这一期间,以王金蟾一系(据陈国符《说周易参同契与内外丹》,天津大学学报第6期)尤为兴盛,其中李道纯较为重要。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北武冈)人。其学得王金蟾授受,并兼取北宗,道成后,精研道意,广授门人。他谓丹道之玄关即“中”字,能“致中和”则“四大咸安,百骸俱理”,由此成为南宗“中”派的开创者。李道纯著述甚丰,主要有《护命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经注》、《清静经注》、《清庵莹蟾子语录》、《中和集》、《周易尚占》等。
  除了嫡传和别传两个体系外,张伯端还有一个体系,其传承次第为张伯端——马处厚——张坦夫——陆师闵——陆彦孚,这体系由于承传者非宦即官,因此流传不广。另外,据《道教大辞典》截:张伯端“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这个记载使我们可知张伯端在台州还有一个传承体系,但这个体系,由于种种原因,已失之记载,无据可考。以后,由于南宗后继无人和势力弱小,亦因未受元室重视,加上兼通南、北二宗的上阳子陈致虚和莹蟾子李道纯及其内丹理论,极力融合二宗。自此,南宗统归同源异流、势力强大的全真,与全真道合流。
发表于 2009-4-16 18: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五祖

南五祖第一

张伯端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号紫阳真人,天台人(今浙江临海),住世99年,著有千古修真名著《悟真篇》。据《山西通志》记载,宋神宗元丰五年夏(公元1082年)羽化,则当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
从小学科举之业,年长后为府吏。他曾误以为婢女窃食鱼膳,婢女无以自明,自经身亡,使他不胜悔恨,并自叹任府吏一职,处理的公文满箱,“其中(错判)类窃鱼事不知凡几!”于是赋诗道:“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 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随后纵火焚毁所有公文案卷。这是他看破名利红尘发心学道的开始。
由于焚毁公文,触犯刑律,他被充军岭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064至1066年),陆诜为桂林驻军统帅,将张氏安置于帐下,主管机要。以后陆的每次调谴,都引以自随。陆镇守成都,张任四川节度制置安抚司属官。宋神宗熙宁己酉岁(公元1069年),张住宿于成都天回寺,遇异人,得到金丹大道的传授。传说此异人即刘海蟾。张亦由此改名用成。该年陆诜在成都逝世,此后张氏转徒于秦陇(今陕甘一带)。在凤州(今陕西凤县),触犯当地太守,受黥刑、流放的处罚。经过邠州(今陕西彬县)逢大雪,在酒肆中小憩,逢遇以后成为门下弟子的石泰,由石泰向当地太守说情后获释。有感于这段因缘,张氏于《悟真篇后序》中说道:“伯端向已酉岁,于成都遇师傅授丹法,自后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皆不愈两旬,当年疽(毒疮)生于项背。近方追忆先师之所感云: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余皆不许。尔后欲解名籍,而患此道人不之信,遂撰此《悟真篇》,叙丹药本末。既成而求学者凑然而来,观其意勤渠,心不忍吝,乃择而授之。然而所授者皆非有巨势强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达、能仁明道之士。初再罹祸患,心犹未知,竟至于三,乃省前过。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非其人也。缘伯端不遵师语,屡泄天机,以其有身,故每膺谴患,此天之深戒如此之神且速;敢不恐惧克责。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居前,刀剑加项,亦无复敢言矣。”以此印证因果之不虚、天谴报应之迅速严厉!


在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地区),张氏辗转再投于转运使马默门下。马受召调离,临行时张氏托付所著的《悟真篇》,说:“平生所学尽在是矣!愿公流布此书,当有因书而会意者。”据云张氏晚年经过成都返回故乡,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而终老。亦有说其晚年卒于荆湖(今湖北地区)。
南宗初祖张伯端


一、 张伯端的生平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或诚),号紫阳,临海县城(即台州府城)璎珞街人。据《图书集成·神异典》载,张伯端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住世九十五岁;又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张用成传》载:张伯端“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十五日趺坐而化,住年九十九岁”,以此推算,张伯端应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984)。二者说法稍异,通常认定后者为多。
张伯端出生在临海县城一个富有人家,青少年时期即博览群书。据他在《悟真篇·序》自称:“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张用成传》载:张伯端“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临海县志》载,张伯端“幼时无书不读”,以及从他晚年所著《悟真篇》等用明白晓畅的诗词来表达深奥内丹义理的诗才,都可以看出,少年时代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不仅用功苦读应试科举的必读经书,还研读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等经世致用书籍,充实自己,盼他日能步入仕途,出人头地。
    张伯端也十分喜好游山逛水。据《历代名道传》和《中国历代名道》云:张伯端读书之余,常去故乡的盖竹山和离故乡不远的委羽山、天台山游玩。盖竹山洞(在临海城南)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十九洞天;委羽山洞(在黄岩城南)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二洞天;赤城山洞(在天台城北)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六洞天,天台山(在天台城北)则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盖竹山、委羽山、赤城山和天台山历来是浙东佛道胜地。时经五代十国战乱后天下初定,进山求佛问道者络绎不绝,那些云游至此的僧、道高人浪迹山水的生活令张伯端十分向往。道家的神仙生活和佛家的西方极乐世界对青少年时期的张伯端产生了深刻影响。
    此时的北宋已经恢复科举制度。且“太宗即位……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为不违父意,求得功名,张伯端入太学,专攻儒业,然而举进士不第。后来只得做了一个小小的台州府吏。从此仕途绝进,府吏一做就做了四十年,直至张伯端六十余岁时,他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才戏剧性地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易有初九,德潜勿用。一阳初生,其道大光。
个人空间

http://my.yiji.com/space.html?u=10070705  
UID8237 帖子289 精华0 积分449 威望0  铜钱5200  贡献88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17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2 最后登录2009-4-3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真证道,强我中华!

初九潜龙
中级会员



Member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31 12:06  只看该作者
据载,张伯端酷爱食鱼,近乎一餐无鱼即食不甘味。一日家中婢女送饭至衙门,恰张伯端外出,同僚有意与张伯端开玩笑,便将其所嗜之鱼藏到了屋梁上。张伯端归后,欲食无鱼,顿生满腹怨气,怀疑鱼被婢女偷吃。归家后便拷问婢女,婢女被冤而无法辨解,一气之下竟上吊自尽。几天后,鱼在梁上腐坏,掉下虫子来,察看后方知是同僚藏鱼所致,才知自己冤枉了婢女。悔恨莫及,“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易有初九,德潜勿用。一阳初生,其道大光。
个人空间

http://my.yiji.com/space.html?u=10070705  
UID8237 帖子289 精华0 积分449 威望0  铜钱5200  贡献88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17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2 最后登录2009-4-3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真证道,强我中华!

初九潜龙
中级会员



Member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31 12:07  只看该作者
张伯端由此开始反省自己的平生所为,觉得自己满腹经纶,到头来却碌碌无为有如庸人,做下如此糊涂的事,真是官场误人。痛定之后,张伯端打定注意:退出官场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与自己的过去告别,  去追求自己年轻时就向往的道家生活。他赋诗云:“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雲在青山月在天!”赋毕,即将自己所掌案牍一把火全部烧掉,以此彻底斩断了自己的尘缘,显示自己入道的决心。
    张伯端冲动之下火焚文书案,触犯了大宋“火焚文书律”,因此被流放岭南充兵服刑。北宋时的岭南分为广南东、西两路(大体相当于今日的广东和广西),当时属于野蛮荒僻之地。张伯端此时已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大概由于年高,服刑不长即被获释。岭南浙东,关山万重,张伯端获释后没有再回故乡,而是在岭南一带云游。
    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张伯端云游至桂州(今广西桂林),幸运地遇上当朝龙图阁学士陆诜镇守桂州。《宋史》卷三百三十二《陆诜传》载:陆诜,字介夫,馀杭(今属浙江)人,进士起家。陆诜同情张伯端的遭遇,又慕其才学,彼此又是浙江同乡,遂将其“引置帐下,典机事”,收留作为随军幕僚。张伯端生活得以安定下来,公务之余,专心钻研丹书。以后陆诜相继镇守延州(今陕西延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凤州(今陕西凤县),张伯端一直随从。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陆龙图公诜镇益都(今四川成都),(张伯端)乃依以游蜀”,任四川节度使陆诜部下安抚司参议。
    四川乃天府之国。去成都西南百余公里,有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的青城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相传黄帝曾来青城山问道于宁封子;天师张道陵在此结庐修道;晋范长生、隋赵昱及唐杜光庭等相继遁迹此山。山上有许多宫观,有许多仙人留下的古迹与传说。成都市郊还有道教圣地青羊宫,相传老子曾于此化生,度尹喜成仙。张伯端抵成都后,公务之余,仍孜孜寻访古道迹仙。“熙宁己酉岁(1069)”的一日游青城山归来,天色已晚,遂宿在近郊宫观天回寺。正是这一晚,“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张伯端得到真人传授的金丹大道,时年86岁。
    张伯端所遇“真人”究竟是何人?其本人一直未明言。薜道光《悟真篇注》云:“仙翁(指张伯端)游成都,遇青城丈人,得金液还丹之妙道。”称张伯端所遇的真人为青城丈人。陆诜之孙陆思诚作《悟真篇记》,据刘海蟾之徒王冲熙称“刘海蟾之传,举世唯张伯端知其道”之言,推测张伯端所遇“真人”即刘海蟾。元代道士赵道一编纂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张伯端“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山西通志》谓“遇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之道”。张伯端的后学白玉蟾及其门下弟子留元长、萧廷芝等,则明言张伯端出刘海蟾门下。从时代与丹法看,张伯端遇刘海蟾是可能的。
    “真人”所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张伯端得丹诀后,遂悉心揣摩、研究,修炼十分用功,不久,得道成丹。然而,就在张伯端随陆诜到成都的第二年,也就是张伯端遇真人授其丹法的第二年即宋熙宁三年(1070),陆诜病逝于成都,终年五十九岁。张伯端生活再次失去了依靠,遂“转徙秦陇”(指秦岭、陇山一带地区),又一次踏上云游四方之路,过着“芒鞋竹杖任悠然”的飘然出世的修炼生活。
    张伯端离开成都,飘徙辗转于秦陇大地。这期间,根据其师口传的真诀,结合自己修炼的体验,于宋熙宁八年(1075),完成了道教史上的重要著作《悟真篇》。张伯端著《悟真篇》后,没有停止在丹道理论上的探索,又参照《传灯录》等佛书,作诗歌、词曲、杂言三十二首,后人称之为《禅宗诗偈》或《悟真篇拾遗》,是张伯端由道入禅,禅道双融的结晶。此间,张伯端还著有《金丹四百字》,以精炼的文字阐述内丹修炼入门之法。
    与此同时,为不使真人所传大道失传,张伯端千方百计寻找丹法的传人。然而,先后三次物色了人选,可惜所传非人反遭祸害。张伯端在宋元丰元年(1078)写的《悟真篇·后序》中云:“伯端向己酉岁,于成都遇师传授丹法,自后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皆不逾两旬。”又言:“初再罹祸患,心犹未知,竟至于三,乃省前过。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非其人也。缘伯端不遵师语,屡泄天机,以有其身,故每膺谴获,此天之深戒如此之神且速,敢不恐惧克责。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居前,刀剑加项,亦无复敢言矣。”显然,张伯端发誓再不敢轻易将丹法传人。
    上述所谓张伯端所传非人,遭罹祸患之事,大概是指其所传之人出言轻薄,以致有人谴责他“妄传”妖法,甚至还将他告到凤州太守那里。“凤州太守怒,按以事坐黥窜”,发配邠州(今陕西彬县)。起程时,正值隆冬季节,秦陇大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行路十分艰苦。走到邠州境地的一天,张伯端与解差一起在大雪纷飞中走进一乡村酒店里饮酒御寒,正巧碰上过路的石泰。石泰(1022—1158),扶风(今属陕西)人,一说常州人,字得之,号杏林,一号翠玄子。乐善好施,常以医药救人而不求谢,唯愿植一杏树,久遂成林,故人称石杏林。这时石泰见这白发老人,披枷带锁冒雪行路,顿生怜悯之心,遂邀张伯端与二解差共桌同饮。席间,得知张伯端受了冤枉后,就对张伯端说:“吾与邠州太守有故旧之好,助汝解此厄难。”之后,石泰与张伯端一起去见邠州太守。果然,邠州太守当堂释放了张伯端。为此,张伯端深为感动,并想起师傅“异日有为汝脱缰解锁者,当宜授之,馀皆不许”的嘱咐,心里揣测“莫非师嘱应在此人身上!”就对石泰说:“吾平生无有绝学奇技,只喜好学道,虽无大成,但怀有真人所授金丹大法。今传汝,望惜之”,遂授以丹法。石泰叩头拜师,其后依法修行,不久成道,有《还源篇》问世。
    张伯端自传法石泰后,仍遍游秦陇之名山大川,拜访有道高士。同时,更加专心修炼精气神,并仔细研究儒、释两家典籍,从中寻找真谛、义理,历炼心性,以佐丹功。在秦陇云游日久,张伯端因《悟真篇》成书后,一直未能广为流布而时时忧之。他吸取以前传法中 “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的教训,认识到要使《悟真篇》广为流布需“有巨势强力能持危拯弱、慷慨特达、能仁明道之士”。于是转赴河东(指今山西南部)拜访马默。
    马默(1020—1100),字处厚,单州成武人(今属山东)。登进士第。“性刚严疾恶”,“遇事辄言无顾”,是个忠正廉直的大臣。曾知登州、曹州、徐州,有政绩,颇受士民爱戴。时值马默除河东转运使,张伯端前去拜访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伯端非常敬重马默的人品,马默也十分仰慕张伯端的道法高深。《山西通志》载,“(张伯端)访扶风马处厚默于河东”,“冀城紫阳宫即其修炼处”。可见张伯端依附马默后,就在冀城(今属山西)一道观中居住修炼他的道法和内丹。此道观后因张伯端被奉为南宗内丹之祖而改名为紫阳道观。
    元丰初年,马默被朝廷召为司农少卿时,张伯端前去送行,并以一直珍藏的《悟真篇》稿授之,曰:“平生所学,尽在是矣,愿公流布此书,当有因书而会意者”。据陆诜之孙陆思诚作的《悟真篇记》载,后来马默将《悟真篇》传于司农寺主簿南阳张坦夫等,《悟真篇》因此得以流布。
    张伯端在丹法有了传人、著作有了依托之后,加上年事已高,时时有“落叶归根”之念。因思乡心切,不久即动身回故乡临海。张伯端回到故地,除了重游旧时故迹外,然后,就在临海县城以北六十里的百步溪旁边的百步岭筑庐隐居修炼。据其最后一位弟子王邦叔辑录的其晚年著作《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卷首言:“张子野人,身披百衲,自成都归于故山,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万物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故山矣,从游之士丛然而至。且泣且拜曰:先生固无恙乎?且夫奔涉山川,逾险阻者,于兹十年,而貌不少衰,形不少疲者,其有术乎?”所说张伯端归隐于故乡某山,筑室于青山绿水中,此山即是百步溪旁边的百步岭,并道出晚年张伯端归故乡后,临海县城街市上互传消息,有许多人去看望、拜访他的情况。张伯端筑庐百步岭隐居修炼期间,著录了《青华秘文》,总结其后半生对佛家典籍研究的心得,阐发其佛道双融的思想。
    宋元丰五年(1082)三月十五日,张伯端在百步岭趺坐而化,终年九十九岁。死前留有《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俗传张伯端在百步溪羽蜕(溺水亡),其尸体随溪水飘流至下游溪岸一村庄边,后来该村就叫仙人村。邑人敬其神仙之道,在百步岭其修真之地建紫阳真人祠以祀,在百步溪边立有“紫阳真人仙化处”石碑,把临海县城璎珞街其故居称为“紫阳楼”,并在其故居旁建紫阳道观。日久,香火不旺,祠观栋宇破损。清雍正皇帝景仰张伯端道法之高深,遂从国库中拨出专款,派工部主事刘长源来临海督造,朱观察伦瀚同监其工,于雍正十年(1732)动工,整修、扩建璎珞街的紫阳道观和百步岭的紫阳真人祠,历时两载竣工。雍正皇帝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十八日御笔题《道观碑文》:“紫阳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去郡城六十里有百步溪,传为紫阳仙化处”,“岁久,香火岑寂,特命发帑遣官,载加整葺”,“特以朕景仰高踪,表其宅里”,“各为殿堂门庑若干楹,并置田若干亩以资香火,有余,则以赡其后裔。雍正十二年(1734)二月经理告竣,爰志其缘起而刻诸石”。《临海县志》载:“紫阳道观,清雍正十年(1732)建,祀宋张用诚。凡二所,一在郡城璎珞街,一在县北六十里百步岭上”,“以用诚故居在璎珞街,又俗传百步溪为用诚羽蜕处,两处各建观宇,竖御制碑文,天章焕烂,辉映江山。”因张伯端倡导内丹丹法与理论之先驱,才使内丹学在后来得以发扬光大,故内丹南宗奉张伯端为第一祖。





张伯端在道教史上的地位
及影响
    张伯端由台州府衙门里的一个小小刀笔吏,在人生的古稀之年,以非凡的毅力斩断尘缘而入道,历尽艰辛孜孜以求,终成一家之学,并于身后形成南宗一派,自己亦由此成为南宗首祖。他以自己后半生的人生实践实现了“性命双修”,“禅道双融”的内丹学说,在道教史上取得了极高的地位。
    张伯端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其代表作《悟真篇》而确定的。在《悟真篇》之前,亦有一些谈修炼内丹的著作,但大都篇幅短小,不成系统,而《悟真篇》尽管文与义有隐晦之处,但比以前这些著作显得意涵明显,更便于指导实践。同时,《悟真篇》中采用了《周易参同契》的一些术语,并首倡以《阴符经》、《道德经》为祖经,从而使丹道学说自成体系,且学有所本,扩大了炼内丹的影响作用。因此,张伯端是内丹丹法与理论的真正集大成者,也开树了内丹学说的一代宗风。
    张伯端与北宗首祖王重阳相比较,张伯端没有组织教团,没有制定教规教义,却于身后形成南宗一派,其内丹丹法通过弟子代代相授,后世对其代表作《悟真篇》的注释,也一直延续不断。
    南宗系统的传承是张伯端——石泰——薜道光——陈楠——白玉蟾。这五人被奉为“南宗五祖”。其中石泰著《还源篇》、薜道光著《复命篇》、陈楠著《翠虚篇》、白玉蟾著《指玄集》和《上清集》等。这些后辈们或宗承《悟真篇》以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归一论,或宗承《青华秘文》道禅融合、先命后性的内丹说,对张伯端的丹道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南宗至白玉蟾始建立教区组织教团,因此白玉蟾的门徒众多,他们也留下了一些颇为成熟的丹书,可以说白玉蟾使南宗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鼎盛。进入元朝后,南宗清修派因教力弱小,没有受到元朝皇室的扶植,于是逐渐与北宗汇合流传。
   

    道教南宗的清修系统与双修系统同奉《悟真篇》为祖经,共尊张伯端为始祖。
。张伯端所倡的“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内丹丹法,仍然是当今“却病去疾、延年益寿”的气功理论与实践的依据。《道藏精华录》称赞《悟真篇》“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四库全书提要》对《悟真篇》评价:“是书专明金丹之意,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居为正宗”。这里将《悟真篇》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修仙炼丹术的经典著作、有“万古丹经王”之美誉的《周易参同契》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可见张伯端的《悟真篇》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先生曾这样评价张伯端:“紫阳师一刀笔吏耳,彻悟后,居然能用非常手段,斩绝尘缘,不可谓非大智大勇矣!《悟真篇》序所言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之术,靡不详究。虽古圣哲何以加兹,岂公门中人所能望其项背哉?除《金丹玄旨》直接魏祖心传而外,尚有《悟真篇外集》,深契达摩最上乘之妙道,久已收入佛教《禅宗语录》内,性命双修之学,至师始集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呜呼!其初不过一刀笔吏耳!” 纵观张伯端一生,此评价是高度概括而又十分准确的。易有初九,德潜勿用。一阳初生,其道大光。
个人空间

http://my.yiji.com/space.html?u=10070705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真证道,强我中华!

初九潜龙
中级会员



Member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8#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2-1 17:31  只看该作者
南宗二祖———石泰

代表作:《还源篇》

石泰(公元1022至1158年),字得之,号杏林真人,一号翠玄子。宋时常州人。业精于医,日以医药救人而不受其谢,唯愿植一杏树,久遂成林,故人称石杏林。杏树成林,说明他做了很多的好事,现世积了很大的功德。后遇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得受金丹秘诀,享年137岁。有诗颂其得道成真:“雷破泥丸穴,真身乘火龙。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


据记载其得遇紫阳真人授金丹真诀的缘由:“初紫阳得道于刘海蟾,海蟾曰:异日有为汝脱缰解锁者,当以此道授之,余皆不许!”“后因妄传获谴,凤州太守怒按以事坐黥,窜经颁境,天雪与护者饮村肆,真人遇之,”经过石泰的帮助而获释。伯端深为感动,且尊师戒:“此恩不报,岂人也哉!况昔受记,遂授以丹法易简之语。”石泰依修证道,“知此身不可死,知此丹必可成,”切身体验,“易简之语,不过半句,其证验之效,只在片时,”。在其“金液交结,圣胎圆成”之后,惟念学人求道修真,不知自体自悟,反而逐末外求,违道日远,故作《还源篇》以授晚学,冀学人早悟真诠。有诗赞曰:杏林杰,红炉雪,一点还源事太奇,编成九转传丹诀。(龙门道人沈一炳题)易有初九,德潜勿用。一阳初生,其道大光。
个人空间

http://my.yiji.com/space.html?u=10070705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真证道,强我中华!

初九潜龙
中级会员



Member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9#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2-7 11:51  只看该作者
南宗三祖   薛道光

代表作:《复命篇》

薛道光(公元1078——1191年),名式,字道原,南宋时陕西鸡足山人,寿114岁,辞世时作颂曰:“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蓬莱三岛路,原不在西边,明年沙道昭,复见公于霍童山。”遵称紫贤真人。

道光初为僧,法号紫贤,又号昆陵禅师,云游长安,留开福寺,参长老修岩,顿悟无上秘密因明真实要法,机锋迅速,后观桔棉有感,言禅不能长生,遂志向金丹大道。后于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丙戍岁冬,寓眉县青镇,适迂凤翔府扶风县石杏林也住此。时石泰八十有五岁,绿鬓朱颜,神宇不凡,夜间还从事缝纫。道原见而心异之,在谈话中偶举平叔(张伯端)诗句问之,石矍然曰:“识斯人乎,乃吾师也。”遂将平叔先生事迹告薛,称师始游成都,宿天回寺,遇异人授以丹诀,并戒之曰:“他日有与汝脱缰解锁者,当授之。”后因泄漏妄传,遭受谴责,凤州太守怒,按事坐黥,至陕西颁县境内,时迂大雪,与护送者在村肆饮食,吾适遇之,见邀同席,问其故,俱以告之,吾念之曰:“本地太守乃我故人,乐善不倦,离此不远百里”。平叔曰:“能遇玉趾,有因缘可负此行,”遂向与之,一见获免。平叔遂将所学丹法传于予,泰再拜谢。道原闻其语,即稽首皈依,请求授业,泰即悉以口诀真要授之,且戒之曰:“此非有巨室外护,易生毁谤,可直往通邑大都,依有德有力者图之。”道原遂弃僧伽黎,幅中缝掖,来京师和光混俗,以了大事。靖康(公元1126年)之初,道原撰《复命篇》,祖述此书,以开后学。易有初九,德潜勿用。一阳初生,其道大光。
个人空间

http://my.yiji.com/space.html?u=10070705  
UID8237 帖子289 精华0 积分449 威望0  铜钱5200  贡献88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17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2 最后登录2009-4-3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真证道,强我中华!

初九潜龙
中级会员



Member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0#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2-9 11:32  只看该作者
南宗四祖——陈楠
代表作:《翠虚篇》


陈楠,字南木,道号翠虚,宋朝惠州人(今广东惠阳)。素以盘栊箍桶为业,沉浮人世无知者。他从师薛道光,得金丹法诀。据其自白:“道光真人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有一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吾将脱形归玉阙,”等,说明他已修炼成道。据《道藏》载,陈氏遇黎姥山(即黎母山,今名五指山,在海南岛内)神人,授以《景霄大雷琅书》,遂能以雷法行世。常与人治病,惟以符水撮土为丸,服之即愈,所以人称“泥丸先生”。南宗兼传符录,始于陈楠。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被选拔参与道录院(主管全国道教的政府机构)事(工作)。



后归罗浮(山名,在广东省内),以道法行世,常用“雷符”为村民“驱狐治鬼”。某年,苍梧(在今广西省)遇大旱,乡民祷旱苦不得雨,“陈乃出而施法,顿时雷雨交作,雨水充盈。”平时衣衫褴褛,尘垢满身,常食狗肉,终日烂醉,日行四五百里,不知疲倦。喜欢济人利物,行踪莫测。或有问其寿岁者,答已阅世43年,但有祖孙四代先后见过其容貌。著《翠虚篇》传世。授白玉蟾为传人。
据《道藏》所记,陈氏在福建彰州赴“鹤会”后辞世,推其年寿应在130——150岁或更高一些。当时陈氏在福建彰州梁山和另一箍桶老人当众入水而逝。逝世前留诗曰:“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地无声;今朝得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易有初九,德潜勿用。一阳初生,其道大光。
个人空间

http://my.yiji.com/space.html?u=10070705  
UID8237 帖子289 精华0 积分449 威望0  铜钱5200  贡献88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17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2 最后登录2009-4-3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真证道,强我中华!

初九潜龙
中级会员



Member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2-14 17:58  只看该作者
南宗五祖——白玉蟾

代表作:《紫清指玄集》


白玉蟾,南宋道士,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琼州(今海南省琼山)人。原名葛长庚,因父早殁,母改嫁,他转为雷州白姓养子,故更名为白玉蟾,自幼聪颖过人,喜读诗书,过目不忘。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篆刻。及长,他习武学剑,胸怀大志,游学至武昌,欲报效国家。惟见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耽于安乐,使他壮志难酬,忧愤满腔。后因任侠杀人,遁迹于广东罗浮山,得遇道教南宗四祖陈楠(泥丸),受其教诲,对道教虚无无为、清静守一的思想,深为赞同,萌发遁世脱俗之心。遂拜陈为师,潜心学道。

白氏博学多识,悟性甚高,深得陈氏器重,将其携往福建武夷山中,悉心传授其内丹术。陈去世后,玉蟾继承其衣钵,成为南宗五祖,继续在武夷山研究修习丹法,造诣日深。常蓬头草履,云游江南各地,宣讲服气养生之道,自谓:“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笑指五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自此,声名日隆。

嘉定年间,应宋宁宗赵扩之召,至南宋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城。赵扩向其请教养生之道,他应对如流。因感其道学高深,下令修造“太乙宫”,钦命白氏为太乙宫主事,撰述丹道之作。白氏道心清彻,淡漠荣禄,未几,便不辞而别,重返武夷并浪游江南名山,拜谒道教圣地,所过之处,均题咏留念,后卒于盱江(今江西南昌汝河)。诏封为“紫清真人”,世称“紫清先生”,为南宗第五代宗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4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