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到底是在说什么?以在下看来,它既非什么消极避让,不思进取的隐士哲学,亦非宣扬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更不是什么“君人南面之术”和“历代统治阶级来麻痹人民的斗志”的精神武器,大道致简,万法归一, 老子无非是想通过《道德经》告诉世人什么是“万物之源”这个宇宙人生的根本,如何返本归真回归这个“天下母”,以及认清“道”对于我们生命的重大意义何在。
“无为”,一般解释就是不做或不作为,但如果这么理解《道德经》那就不免有失偏颇,老子在希望人们尊重自然法则,不要用人的主观意志取代,因为一切事物的生成、生长或毁灭都依照其自身的规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的是“道”的本质原本清静无为,没有人我。“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但却没有一件是“它”有意为之。“无为”指的是“道”的体性,非“道”之用。正如佛说“若有人于此法中无忆想分别,无取无舍,无贪无违,无想无想业,不贪言说,知法假名,皆无所有。断语言道,无有差别,亦无戏论,是名无生无想行者,于世中名为圣众”。
我们再看《道德经》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知道的人不乱说,爱说的人不知道。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所拥有的“道”与他人无二无别,无诤无受,自然就习惯于在他人面前谦和有礼,不含锋锐,共同沐浴在“道”的光辉下和光同尘,润养万物。塞住耳目口鼻的知识穴窍,关闭喜怒哀乐的欲门,那是因为“道“原本不在主观意愿的范围之内,根据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于外部世界(六尘)的感知所得出的结论,无法得到真正的智慧,而且往往会误导自己,任何来自常人书本知识乃至经验和意识心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与“道”相左。所以老子才说“道可道,非常道”。
离开了“道”的本质来说“道”,结果自然是“道”听途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