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80|回复: 3

朱子所论《易传》“一二四”与《老子》“一二三”问题及其得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0 14: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

余初素不喜宋明理学,故亦不喜朱子。后因故不得不稍有涉猎,而始惊其博大,类夫子。及观其论释氏、老氏,益惊其宽容、明智。盖朱子于释老颇多真解,故能宽容之;于释老决难两立,则有其不得已焉,不得已而后舍其道,此谓明智。昔夫子有言:“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朱子亦如此观可也。故余始稍论及朱子,虽下得一义,较之朱子之宽容博大,惴惴然如恐万不及一也矣。博雅君子,有以教之!

〔提要〕

中国古代发生于本土的思想体系,是道家与儒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比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年略早,孔子曾入周问礼乐于老子,二人大体上生于同一时代。另外,由易学渊源来看,易学思想与道家思想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老子为东周的史官,所著《老子》一书多言历代治乱兴衰,与历史经验有关。而史官又掌《周易》。《易》以明天道决吉凶,而古代史官与职掌天文历法之天官为一。这样,老子以史官所见历代治乱兴衰而著作《道德经》,与《周易》以明天道决吉凶,同时《道德经》又多言天道,《周易》又多言史事,所同多于所异,并不存在很大的矛盾。

虽然如此,老子之“道”与《周易》、《易传》之“道”,尚有不同。由形上概念阶梯来看,老子的概念阶梯始于“无”,《易传》的概念阶梯始于“太极”,相当于老子的“有”,较老子退后一个阶梯。由此在魏晋以迄两宋的儒家易学传承中,便不得不与道家相接触,借用老子的“无”以建立儒家“无极”的概念,借用老子的“有生于无”以建立儒家“无极而太极”的理论,从而完备儒家的形上学体系。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便是魏晋时期的王弼与两宋时期的周子与朱子。周子所作《太极图说》首先提出“无极而太极”的论断,朱子一方面极力推崇周子,另一方面也借以阐发出了自己的形上学体系。

但是,魏晋时期与两宋时期儒家学者的做法并不是相同的。魏晋为中国古代的中古时期,政治与文化的发展出于上升的阶段,道家学说由隐而显,佛教刚刚开始传播,王弼以研治易学之世家,既为《周易》作注,又为《老子》作注,表现出会通三教的趋势。而两宋时期为日本学者所说中国近代之开始,商业化加剧而政治上积贫积弱,儒家学说面临危机。所以,如果说周子还是试图融会道家的天道思想,朱子则是在给予周敦颐以最大支持的同时,极力判明儒、释、道三教的界限,借用道家之实而改易其名,由维护儒家思想的纯粹性以达到发展儒学的目的。

《老子·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此可称为“一二三”问题。朱子阐释《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句,认为《易》之自然次第为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此可称为“一二四”问题。朱子对于《易传》四句、《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二句所作的阐释,以及对于《老子·四十二章》四句、《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句所作的评论,呈现出一种曲折复杂的状况。朱子实际上是透过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而吸收了老子“无”的概念,从而与道家具有了同样的形上学高度。但是在表面上,朱子则极力排斥老子,以维护儒学的尊严。这样,朱子对于“无极”与“太极”概念的阐释,以及对于老子思想的评论,就有极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影响他产生出一些严重的误解。

中国自古有“儒道互补”之说。朱子《文集·杂学辨》中有《苏黄门〈老子解〉》一篇,逐句辩驳苏辙所著《老子解》共十四处,此可称“朱苏之辩”。世皆以苏辙主儒道互补,实则周、朱之说仍可谓之援道入儒。苏辙之儒道互补在用,而朱子之儒道互补在体。朱子以“无极而太极”阐释“易有太极”,固然是对《易传》的极大发展,但由宏观上看,仍不超出儒道互补的模式。

〔正文〕

一、“道”、“无”、“有”三者同一:老子“已先敦颐千百年而建此玄学上之一元论”

冯友兰先生曾经论断说,在能够是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在“有”之前,必须先是“无”。这是他在评价老子思想时所作的论述,他说:“老子这句话,不是说,曾经有个时候只有‘无’,后来有个时候‘有’生于‘无’。它只是说,我们若分析物的存在,就会看出,在能够是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它与时间,与实际,没有关系。因为在时间中,在实际中,没有‘有’,只有万有。”1

在哲学本体论方面,陈钟凡先生与张岱年先生都曾推崇老子,陈钟凡先生曾说,老子“则已先敦颐千百年而建此玄学上之一元论矣”。2张岱年先生也说:“关于本根,最早的一个学说是道论,认为究竟本根是道。最初提出道论的是老子。老子是第一个提起本根问题的人。”3因为老子在其《道德经》的首章中,开篇就讨论了“有无”的问题。

《老子·一章》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牟宗三解释其中的最后数句说:“《道德经》首章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指道之双重性无与有。无与有同属一个根源,发出来以后才有不同的名字,一个是无,一个是有。同出之同就是玄。”5按照牟宗三先生的解释,“同谓之玄”的“同”不是“谓”的副词,而是名词。副词“都”在现代汉语中作“同”,在古代汉语中则应作“皆”,故“同谓之玄”不得解释为“都叫做玄”。《老子·五十六章》有“是谓玄同”,《庄子·胠箧》有“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玄”、“同”二字连用,作同义复合词,都是“同一”的意思。“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 “同”叫做“玄”则“玄”也叫做“同”。“同”与“玄”作为名词,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老子学说中专有的哲学概念。《老子·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庄子·天地》:“不同同之之谓大。”“不同同之”则为“道”,其义亦犹《庄子·内篇·大宗师》之“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玄之又玄”也就是“同之又同”。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同之又同之,以至于无异。《老子·一章》仅由寥寥数语,把老子哲学也是道家哲学中最重要的五个概念“道”、“有”、“无”、“同”、“玄”都揭示出来,可谓开宗明义。

“有”与“无”同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有”与“无”之同一就是“道”。 马其昶先生解《老子·道经·一章》说:“同者,即有即无,即无即有,斯乃玄也。以后单言,或曰玄,或曰同,连文则曰玄同。”6牟宗三先生说:“道有两相,一曰无,二曰有。浑圆为一,即谓之玄”。7“有无”一对概念与“阴阳”一对概念完全不同,如上所述,“阴阳”是互相消长的关系,二者不可互相取代,而“有无”则完全是同一的。称之为“有”,是表示最大范围的存在;称之为“无”,是表示完全的绝对。“无”是绝对的,只有概念上绝对的“无”,才有物理上无限的宇宙生成。因此“无”并不是空洞虚泛的,恰恰相反,“无”具有最大范围的内涵。如唐君毅先生所说:“故‘无’为天地之始,亦万物之终。而此‘有’,则中间之一大段事,合以见芸芸万物之盛衰成败者”8。亦如李震先生所说:“我们可以说‘无’是一个辩证性的概念,因为它是藉肯定性之否定而获致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又说:“老庄所最重视的‘无’概念,不但不是空无或虚无,而且有极丰富的内容与意义”9。

二、“无极”、“无极而太极”:“道”、“无极”、“太极”三者同一

上述老子哲学与《易传》是不相同的,《易传》的“太极“相当于老子的“有”,而没有“无”。吕绍纲先生认为:《系辞传》的“道”是儒家的“道”,不是道家的“道”,《系辞传》中的“太极”或“大恒”也不是道家的“道”。“太极”是“有”,道家的“道”是“无”,二者属于两个层次的范畴10。“太极”为“有”,而《易传》不言“无”,这样一种状况,可能就是子贡“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1的具体所指。

由《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句所表现出的概念阶梯来看,《易传》是以单一的“太极”作为开端,而老子哲学是以“有无”一对概念作为开端。《易传》所说的“太极”相当于老子所说的“有”,其相当于老子之“无”的概念则“不可得而闻也”。

《易传》与老子二家概念阶梯之不同,图示如下:

 

 

老 子: 无── 有 ──万 物

 

《易传》: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由此,便产生了朱子对于“太极”概念的双重阐释:“至极”与“无形”。

《易传》虽然提出了“太极”的概念,但阐述极少。历代学者对于“太极”概念的解释,大略有如下六种:

(1)“极”字的本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顶点、极至、中正。

(2)“太极”是“一”12。

(3)“太极”是“太一”13。

(4)“太极”是“太初”14。

(5)“太极”是“北辰”15。

(6)“太极”是“无”16。

六种解释虽有分歧,但除王弼、韩康伯是以《老子》解《周易》外,都是将“太极”理解为一种最终的“实有”,亦即如冯友兰先生所说,“在时间中,在实际中,没有‘有’,只有万有”17,各家解释的“太极”正相当于“万有”的概念。

而朱子对于“太极”的阐释,则是在阐释其“极至”性质的同时,又着重地阐释了其“无形”的一面。

(1)以“太极”为“至极”、“ 极致”、“ 枢极”、“天地万物之根”、“浑沦底道理”、“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顶”18。

(2)以“太极”为“无形”、“无方所顿放”、“无限”、“无名”、“无以加”、“一画亦未有”、“ 无声臭之可言”。19

由上述第二个方面来看,朱子对“太极”的阐释使用了许多带有“无”字的否定语,这是为以前学者(除王弼、韩康伯外)所没有的。所以,陈钟凡先生在论述“太极”概念时,也正是将其概括为“无形状而有实理”两个方面20。

但是,仅由“太极”一个单一概念,而要使之具备“至极”与“无形”的双重性质,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也是解释不通的。因为无论是从字义上,还是从义理上,“太极”都不能解释为“无形”。对于“太极”之“无形”,朱子每以《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一语为据,其单薄脆弱一望而知,实不足以与道、释二教相争。《朱子文集》21卷一百四十《拾遗》中提到朱子论邵雍说:“康节说形而上者不能出庄老,形而下者则尽之矣(因诵《皇极书》第一篇)。”这既可以看作是朱子对以前儒家学者的批评,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自身所处学术环境的忧虑。

从哲学上说,儒家学者要想建立起自己的本体论体系,仅仅从“太极”概念中分析出“无形”等带有否定含义的性质还不够,还必须建立有专有的表示否定含义的概念。正如道家学者所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2“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23“夫有必始于无。”24正是出于此种目的,朱子开始推崇周敦颐所著《太极图说》25,称其“说得有功”、“无一字出私意”、“先圣后圣如合符节”、“亘古亘今颠扑不破”、“灼见道体”、“真得千圣以来不传之秘”、“绝无毫发可疑”26,这些评价在儒学史上是少有的。

同时,朱子对“无极”概念作了多次阐释,最为重要的见于《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及同卷《答陆子敬(陆九渊)》二处27。

周敦颐于《太极图说》中所增补的“无极”一语,可谓石破天惊,乃是儒家形上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经由朱子揭示出来的“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二句规定28,表明朱子已将自己对于“太极”概念的双重阐释,发展成为以“无极”和“太极”共同构成一对本体论概念。

《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说:“未知尊兄所谓太极,是有形器之物耶?无形器之物耶?若果无形而但有理,则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明矣,又安得为虚无而好高乎?”这句话表明,在没有“无极”概念时,“太极”是“无形而但有理”。有了“无极”的概念以后,则“无极”是无形,“太极”是有理。两个概念清晰地分开了。

与道家相比,朱子“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二句规定,水平实已超过了王弼等人对于老子“有无”概念的阐释。

与周敦颐《太极图说》相比,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对于“无极”的论述,正与孔子在《易传》中对于“太极”的论述,一样语而不尽。《太极图》于“无极”仅是最上者一中空之圆形,《图说》于“无极”仅见于“无极而太极”一句。而朱子所作的则是反复的申论,恰是王弼评价老子“是有者也”的“申之不已”29了。若非朱子对此反复阐释,“无极”之义实难昌明。朱子所作的揭示固然是透过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阐释而完成的,但由这二句规定来看,他对于儒家形上学本体论所作出的贡献,已超过了周敦颐很多。朱子的贡献同样是开创性的,因而成为在周敦颐之后的儒家形上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由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增补后的概念阶梯,图示如下:

 
老 子: 无 ── 有 ──万 物

 
《太极图说》: 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如上所述,老子哲学中的“道”、“无”、“有”三者是同一的。“道”是“无”,又是“有”,牟宗三学术借用佛教词语以为“道有两相,一曰无,二曰有”,是对的。“道”、“无”、“有”有三种不同的名称,有三种不同的名称而又同为一体;“道”、“无”、“有”同为一体,同为一体而又有三种不同的名称。称之为“有”,是为了表明其实有与万有;称之为“无”,是为了表明其绝对与无限。“有”“无”同一,则为“道”。称之为“道”,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表明“无”与“有”之间的关联。

如果说,朱子对于“无极”与“太极”的二句规定,意在阐释“无极”与“太极”两种不同名称的作用。另一方面,朱子也在许多地方阐释了“无极”与“太极”之间的关联,是即“无极”、“太极”或说“道”、“器”的二名一体30。

朱子“道器”二名一体之说,其最精微的阐释见于他围绕《太极图说》版本差异所作的论述31。据此,则是《太极图说》首句有“无极而太极”与“自无极而为太极”两种版本,后者较前者增出“自”、“为”二字。朱子之意以为后者所增为《国史》所改。张立文先生当以“自无极而为太极”或“无极而生太极”为周子原意32,而朱伯崑先生则认为是为朱子自己所订正33。陈来先生则认为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一句,本有不同版本,朱熹坚持的版本体现了朱熹自己的哲学倾向,但非朱熹所改,因张南轩《太极解》本与朱熹同。同时国史《濂溪传》为“自无极而为太极”,杨方九江旧本为“无极而生太极”,传写本自不一34。本文认为,陈来先生所说较为合理。朱子坚持“无极而太极”的版本,说明他对“无极”的理解较之周子已更进一步。

“无极而太极”与“自无极而为太极”二句,文字虽大略相同,含义则截然有别。由朱子坚持“无极而太极”之版本的情况来看,他是将“无极而太极”一句理解为“无极即是太极”,将“自无极而为太极”理解为“从无极生出太极”。张岱年先生也认为:“‘自无极而为太极’,包含‘有生于无’之意。可以说,周子宇宙论中涵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同时并指出《太极图说》中的另外一句话“太极本无极也”,也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太极本即无极,一是太极本于无极35。本文认为,如上所述,“无极”与“太极”既有称谓不同的一面,又有同为一体的一面。“无极而太极”一句既已标立二名,则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同时表明其二名一体的性质。“而”为连词,含义委婉,如以“无极”“太极”为二名,则“而”之义为“而且”,表示并列关系。如以“无极”“太极”为一体,则“而”之义为“而即”,表示同一关系。用语之微妙,应该说是超过了老子“有生于无”的表述。其为朱子所坚持,自不足怪。

老子“道”、“无”、“有”三者同一与《太极图说》“道”、“无极”、“太极”三者同一的概念阶梯,图示如下:


老 子: 有 ────万 物



无极
《太极图说》: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三、“一二四”与“一二三”问题及其得失

《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句36,具有一种严整而简明的阶梯结构。朱子认为,在儒家易学学说中,《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句论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称之为“圣人作易”的“纲领”、“次第”37。

朱伯崑先生指出,历代学者对于《易传》四句所作的解释,有占筮过程、画卦过程、宇宙发生论、宇宙本体论四种。他说:“太极这一范畴,就易学说,始于《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占筮的过程说,此太极指五十或四十九根蓍草混而未分。……就画卦说,太极之阴阳两卦混而未分。……就世界形成的过程说,太极为最高或最初的实体。”38朱子所作的解释,便是“以画卦言之”39的解释。此种解释是比较注重于“形而上”之“道”的阐释,因此朱伯崑先生又认为朱子所作的是一种宇宙本体论的理解。

“以画卦言之”解释出来的“次第”,就是“一二四”,即所谓一个生两个,所谓一便生二,二便生四。其具体陈述,大略见于《朱子语类》中有二处40,见于原本《周易本义》及别本《周易本义》二处41。

此外,在《朱子语类》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中,又有一处阐释是由八卦、四象向两仪、太极逆推42。

朱子学识广博,对于道、释二家都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在学统上,他的做法则是与道、释严明区分。周子与朱子吸收道家哲学的痕迹至为明显,而二人生当两宋之际,佛教鼎沸,儒学不竞,所谓“当务之为急”者,首在明三教之分。朱子评价《太极图说》及张载《西铭》,有“无一字出私意”、“不著毫发意见夹杂”43等语,由此亦使人想到程颢对于张载《西铭》的评价:“《订顽》(即《西铭》)之言,极醇无杂。”44所谓“极醇无杂”,首先是在学术用语上,与道、释二家严格区分。凡是道、释二家所使用过的概念,儒家便不再使用。这样做的目的首先在于维护儒家学术的尊严,所谓“从人脚跟,依他门户”45避免歧义尚在其次。

朱子在致陆九渊的长信中,论其“理有未明”者共七事,其中说到“老子‘复归于无极’,‘无极’乃无穷之义,如庄子‘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云尔,非若周子所言之意也。”46在其他地方也多为周子辩护。吕思勉先生曾经认为,朱子之“无极”与老子之“无极”虽然用语相同,而不害其理,说:“朱陆无极太极之辩,亦为理学家一重公案。……象山谓无极二字,出《老子》知其雄章,以引用二氏之言为罪案。……象山又谓二程言论文字至多,亦未尝一及无极字。”“案此说似陆子误也。……理之不同者,虽措语相同,而不害其为异。理之不易者,凡古今中外,皆不能不从同。安得摭拾字面,以为非难乎?”47但是这种态度其实是朱子所不能接受的。

本文认为,周子、朱子之“无极”概念,确实与《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之“无极”不同,但是却与《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无”相对应。“无极而太极”实即老子“有生于无”之意,朱子在此是借用了道家之实而改易其名。也正是由于朱子尚不能免于门户之见,所以妨碍了他对于老子哲学的正确理解,致使朱子在形上学方面尚有未尽之处。

朱子在阐释《易传》“一二四”问题的同时,也批评了老子“一二三”之说。

《朱子文集》卷三十七《答程泰之(程大昌)》解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说:“熹恐此‘道’字即《易》之‘太极’。 ‘一’乃阳数之奇,‘二’乃阴数之偶,‘三’乃奇偶之积。其曰‘二生三’者,犹所谓二与一为三也。若直以一为太极,则不容复言‘道生一’矣。详其文势,与《列子》‘易变而为一’之语正同,所谓‘一’者,皆形变之始耳,不得为非数之一也。”

朱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前者的“道”相当于后者的“太极”,前者的“一”相当于后者“两仪”中的阳,前者的“二”相当于后者“两仪”中的“阴”。而前者的“三”当是“阴阳”之二与另外的一个“一”,这个“一”表示继续到来的变化。按照这样的解释,老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说显然不如《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严整与合理了。所以朱子断定:“一便生二,二便生四。《老子》却说‘二生三’,便是不理会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不合说一个生一个。”48

《朱子文集》卷三十七《答程可久》又说:“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有是理即有是物,无先后次序之可言,故曰‘易有太极’,则是太极乃在阴阳之中,而非在阴阳之外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是理即有是气,气则无不两者,故《易》曰太极‘生两仪’。而老子乃谓道先生一,而后一乃生二,则其察理亦不精矣。老庄之言之失,大抵类此,恐不足引以为证也。”这就有了很大的误解。

《老子·四十二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段文字,其中“道生一”一句的意思应该是:“道”本无名,勉强名之,于是有“一”。是称为“道”于是有了“一”,不是“道”又生出了“一”,所以“一”就是“道”,“道”就是“一”。

“一生二”一句的意思,历代学者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庄子、王弼等人的理解,以“二”为“有无”。这是由形上概念角度所作出的解释。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四十二章》:“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言无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49

王弼等的解释明显是由庄子而来。其意为:“道”是“无”;“道”是“无”,所以“道”是“一”。这叫做“道生一”。称“道”是“无”或称“道”是“一”,是有言,有言就是“有”。“道”是“无”的“一”加上“有言”的“有”,故为二。这叫做“一生二”。“道”是“无”的“一”加上二,又成了三。这叫做“二生三”。虽然“一生三”的逻辑过程已经完成,但是“道”与“无”与“有”这三个概念本质上仍只是一个,所以王弼又说:“既谓之一,犹乃至三。”所谓二和三只是逻辑思辨的不同环节而已。“道”与“无”与“有”仍然是三者同一的关系。

二是文子、河上公等人的理解,以“二”为阴阳,或称天地、两仪、动静。这是由宇宙生成的角度所作出的解释。

《文子·九守》:“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道化第四十二》:“一生二”,注曰:“一生阴与阳也。”50

现代学者奚侗先生也说:“《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与‘易’异名同体。此云‘一’即太极,‘二’即两仪,谓天地也。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合而生物,三生万物也。”51

高亨先生也说:“一、二、三者,举虚数以代实物也。一者天地未分之元素,《说文》所谓‘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者也。《庄子·天下篇》述老聃之术曰:‘主之以太一。’太一即此一也。《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亦即此一也。二者,天地也。三者,阴气阳气、和气也。《礼记·礼运》:‘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吕氏春秋·大乐篇》:‘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皆一生二、二生三之意,特仅言阴阳未言和气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也阳也和也,即此所谓三也。”52

按照文子、河上公、奚侗、高亨等人的理解,是认为“道”与“无”与“有”均为一,三者可谓异名同实。“道”或“无”或“有”异名同实的“一”生出了“二”,这个“二”就是阴阳。此处的“生”是实有的生,阴阳也是实有的存在物。

本文认为,以上两种解释当以前者义理为长,但是第二种解释也是对的,特别是高亨先生的解释,会通了老子与《易传》两种阐述,是比较合理的。朱子是依循了第二种的解释,依照这种解释,固然也可以把“二“理解为阴阳,但是却不能因此而认为“一”只是“先生”的“阳数之奇”。其实此“一”包含了“道”“有”“无”三者在内,三者同一,此为《老子·一章》“玄之又玄”亦即同之又同本旨。朱子已明“无极”、“太极”与儒家之“道”三者同一,而却反不能明了老子“有生于无”为“无”、“有”、“道”三者之同一,亦一怪事。

朱子对老子“一二三”问题的错解,直接导致了他对于老子“有生于无”之说的理解。《四十章》“有生于无”纯为形而上之“道”层面上的概念,“有”“无”是同一的关系,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有生于无”或“无生有”是就逻辑上的先后而言,“无生有”意为使“无”成为“有”,“有生无”意为使“有”成为“无”。朱子不明此意,则说:“熹详老氏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正如南北水火之相反。”53又说:“《易》不言有无。《老子》言‘有生于无’,便不是。”54

实际上,朱子虽然建立了与“太极”相对的“无极”概念,建立了儒家易学的形上体系,但是他对于“道”、“无”、“有”三者的同一,对于“无”同一性、绝对性的认识,仍较道家有一段距离。较之庄子关于“有无”、“无无”的论述55,关于“有无”、“未始有无”、“未始有夫未始有无”的论述56,可知在形上学方面,“无”才是义理上、语言上一种最佳的描述。周子、朱子之“无极”虽与“无”之概念对应,其实尚不能及于老庄之“无”。

老子“一二三”说(庄子、王弼与文子、河上公二种解释)与《太极图说》“一二四”说,图示如下:

老 子 “一二三” 说: 一 ──── 二 ──── 三
(庄子、王弼) 无 无与有 无与有与道

老 子 “一二三” 说: 一 ──── 二 ──── 三
(文子、河上公) 道、无、有 阴阳 阴气阳气和气

《太极图说》“一二四”说: 一 ──── 二 ──── 四
无极、太极 两仪(阴阳) 四象


注解:

注 释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第84页。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48年英文原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涂又光先生汉译版,1996年第二版。
2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第五章《周敦颐之图书学说》,第32-35页。商务印书馆1933年编校再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民国学术经典文库》重排本。
3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一篇第二章道论,第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4 《老子·一章》文字,传世本与出土帛书本略有不同,此据传世本。
5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第五讲《道家玄理之性格》,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简体字版。
6 马其昶《老子故》。
7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出版。
8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香港新亚研究所1976再版。
9 李震《中外形上学比较研究·第四章·有与无》。
10 吕绍纲《〈系辞传〉属儒不属道论》,载《国际易学研究》第二辑。
11 《论语·公冶长》。
12 许慎《说文》"一"字:"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邵雍《皇极经世·观内物篇》:"太极,一也,不动。"
13 《吕氏春秋·大乐》:"太一生两仪,两仪生阴阳。"(以"太一"当"太极") 《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以"太一"当"太极") 虞翻:"太极,太一。" 孔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
14 孔颖达《周易正义》(引文同上)。
15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云:"北辰也。"
16 王弼、韩康伯《周易注》:"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大极,无也。"
17 见前引。
18 "极者,至极而已。"(《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 "故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 "太极之义,正谓理之极致耳。"(《朱子文集》卷三十七《答程可久》) "原'极'之所以得名,盖取枢极之义。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朱子文集》卷四十四·书(知旧门人问答)·答蔡季通) "当未画卦前,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朱子文集》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 "以物论之,易之有太极,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顶。"(《朱子文集》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
19 "以物论之,易之有太极,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顶。但木之根、浮图之顶是有形之极,太极却不是一物,无方所顿放,是无形之极。"(《朱子文集》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 "太极如一木生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朱子文集》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 "且夫《大传》之'太极'者何也?即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具于三者之先而緼于三者之内者也。圣人之意,正以其究竟至极,无名可名,故特谓之太极,犹曰'举天下之至极无以加此'云尔,"(《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 "至于太极,则又初无形象方所之可言,但以此理至极而谓之极耳。"(《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 "若论太极,则一画亦未有。"(《朱子文集》卷七十一《杂著·记林黄中辨〈易〉〈西铭〉》) "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则又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朱子文集》补编卷五《〈太极图说〉解义·太极图》)
20 "综两家(朱熹与吴澄)之诠释,周子所谓太极者,无形状而有实理,为天地万物之统会,盖假设一最高绝对的本体,遍一切时,一切地,而为一切化生之根原也。"见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第五章《周敦颐之图书学说》,第32-35页。
21 本文所引《朱子文集》为《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十一年福州府学刊本《朱子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下同。
22 《老子·四十章》。
23 《庄子·杂篇·庚桑楚》。
24 王弼、韩康伯《周易注》。
25 关于周子"无极"概念源于老子问题,当时及现代学者多有判断。南宋朱震《进周易表》称《太极图》是周敦颐得之于穆修,穆修得之于种放,种放得之于陈抟。陆九渊(象山)认为"无极"源出《老子·二十八章》"复归于无极",对周子、朱子有严重批评,而朱子也作书辩解,时称"朱陆之辩"。据明代黄宗炎《宋元学案·濂溪学案》载,陈抟曾作《无极图》,中有"炼神还虚,复归无极"数语,"周子得此图,而颠倒其序,更易其名,附于大易,以为儒者之秘传"。关于此问题,侯外庐先生及张立文先生已有详细考证,参见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太极图〉的渊源及〈太极图·易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第二章第二节《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一)《〈太极图〉的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26 《朱子文集》卷四十二《书(知旧门人问答)·答胡广仲》: "夫《太极》之旨,周子立象于前,为说于后,互相发明,平正洞达,绝无毫发可疑。"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 "以物论之,易之有太极,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顶。但木之根、浮图之顶是有形之极,太极却不是一物,无方所顿放,是无形之极。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是他说得有功处。" 《朱子文集》卷三十八《书(问答)·答黄叔张(黄维之)》: "《西铭》《太极》诸说,亦皆积数十年之功,无一字出私意。释氏以胸襟流出为极则,以今观之,天地之间自有一定不易之理,要当见得不假毫发意思安排,不著毫发意见夹杂,自然先圣后圣如合符节,方是究竟处也。" 《朱子文集》卷四十六《书(知旧门人问答)·答黄直卿(黄榦)》: "《先天》乃伏羲本图,非康节所自作。《太极》却是濂溪自作,发明《易》中大概纲领意思而已。"
27 《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 "伏承示谕《太极》《西铭》之失,备悉指意。然二书之说,从前不敢轻议,非是从人脚跟,依他门户,却是反覆看来,道理实是如此,别未有开口处,所以信之不疑,而妄以己见辄为之说。正恐未能尽发其奥而反以累之,岂敢自谓有扶掖之功哉?……今亦不暇细论,只如《太极》篇首一句,最是长者所深排。然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只此一句,便见其下语精密,微妙无穷。而向下所说许多道理,条贯脉络,井井不乱,只今便在目前,而亘古亘今颠扑不破。" 《朱子文集》卷三十六卷《书(陆陈辩答)·答陆子敬(陆九渊)》: "至熹前书所谓'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乃是推本周子之意,以为当时若不如此两下说破,则读者错认语意,必有偏见之病。闻人说有,即谓之实有;见人说无,即以为真无耳。自谓如此说得周子之意已是大煞分明,只恐知道者厌其漏泄之过甚,不谓如老兄者,乃犹以为未稳而难晓也。请以熹书上下文意详之,岂谓太极可以人言而为加损者哉?是又理有未明而不能尽乎人言之意者五也。
28 二"之根",前书均作"根本"。
29 何劭《王弼传》:"弼幼而察惠,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时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30 "道器之名虽殊,然其实一物也。"(《朱子文集》卷七十二《杂学辨·苏氏(苏辙)〈易解〉》) "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朱子文集》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二章》) "故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虽有二名,初无两体。"(《朱子文集》三十六卷《书(陆陈辩答)·答陆子敬(陆九渊)》) "愚既为此说,读者病其分裂已甚,辩诘纷然,苦于应酬之不给也,故总而论之。大抵难者:……或谓不当以太极阴阳分道器(按,共举七条)……阴阳太极,不可谓有二理必矣。然太极无象,而阴阳有气,则亦安得无上下之殊哉!此其所为道器之别也。故程子曰:"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著如此说。然器,亦道也;道,亦器也。得此意而推之,则庶乎其不偏矣。"(《太极图说解·附辨》)
31 《朱子文集》卷七十一《杂著·记濂溪传》载:"戊申六月,在玉山邂逅洪景卢内翰,借得所修《国史》,中有濂溪、程、张等传,尽载《太极图说》。盖濂溪于是始得立传,作史者于此为有功矣。然此说本语首句但云'无极而太极',今传所载乃云'自无极而为太极',不知其何所据而增此'自'、'为'二字也?夫以本文之意,亲切浑全明白如此,而浅见之士犹或妄有讥议。若增此字,其为前贤之累,启后学之疑益以甚矣。谓当请而改之……则无不可改之理矣。"
32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第二章第二节《周敦颐的哲学思想》(三)《"无极"与"太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33 朱伯崑先生说:"朱熹继承程颐的易说,以'显微无间'说解释周氏的《太极图说》,以太极为理,此理无形迹,所以又称为无极。无极表示太极之理是最高范畴,没有极限,并不是说在太极之先还有一个无极的阶段。所以,他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作了订正,改第一句'自无极而为太极'为'无极而太极'。"见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第三章《易学》第五节《易学的基本范畴》一《太极》,第176-178页。
34 陈来《朱熹哲学研究》第一部分《理气论》第一章《理气先后――朱熹理气观的形成与演变》,第5页注。
35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一篇第三章《太极阴阳论》第34-35页注二。
36 "易有太极"一句,各本或作"大极",大同太,音泰。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作"易有大极",释文:"大音泰。"《四库全书》经部一·易类三·原本《周易本义》卷七作"是故易有大极",朱子本义:"大极者,其理也。"《四库全书》经部一·易类三·别本《周易本义》卷三亦作"是故易有大极",朱子本义:"大音泰。……大极者,其理也。"湖南长沙马王堆1973年出土帛书《系辞》作"易有大恒"。本文仍按照传世本即《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本作"易有太极"。
37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熹窃谓此一节乃孔子发明伏羲画卦自然之形体次第,最为切要。"(《朱子文集》卷三十七《与郭冲晦》) "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四库全书》经部一·易类三·原本《周易本义》(十二卷本)卷七,及《四库全书》经部一·易类三·别本《周易本义》(四卷本)卷三) "此是圣人作《易》纲领次第。"(《朱子文集》卷七十一《杂著·记林黄中辨〈易〉〈西铭〉》)
38 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第三章《易学》第五节《易学的基本范畴》一《太极》,第176-178页。广州出版社1993年出版。
39 《朱子文集》卷三十七《与郭冲晦》: "盖以《河图》、《洛书》论之:太极者,虚其中之象也;两仪者,阴阳奇耦之象也。以画卦言之:太极者,象数未形之全体也;两仪者,一为阳而一为阴,阳数一而阴数二也。"
40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 "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此太极却是为画八卦说。当未画卦前,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及各画一奇一耦,便是生两仪。再于一奇画上加一耦,此是阳中之阴;又于一奇画上加一奇,此是阳中之阳。又于一耦画上加一奇,此是阴中之阳;又于一耦画上加一耦,此是阴中之阴。是谓四象。所谓八卦者,一象上有两卦,每象各添一奇一耦,便是八卦。" "明之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易有太极,便有个阴阳出来,阴阳便是两仪。仪,匹也。两仪生四象,便是一个阴又生出一个阳, 是一象也;一个阳又生一个阴, 是一象也;一个阴又生一个阴, 是一象也;一个阳又生一个阳, 是一象也。此谓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这四个象生四阴时,便成坎、震、坤、兑四卦;生四个阳生,便成巽、离、艮、乾四卦。……每卦变八卦,为六十四卦。"
41 原本《周易本义》卷七:"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朱子解: "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大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八卦者,次为三画,而三才之象始备。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毫知力而成者。" 原本《周易本义》与别本全同,惟原本"始为"别本作"始于",原本"知力"别本作"智力",别本并多"大音泰"注音。
42 《朱子语类》卷七十五《易十一·上系下·解〈系辞上〉第十一章》:"'易有太极',便是下面两仪、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总为六十四,自六十四总为八卦,自八卦总为四象,自四象总为两仪,自两仪总为太极。"
43 《朱子文集》卷三十八《书(问答)·答黄叔张(黄维之)》。
44 《近思录》卷二本注引。
45 见前引。
46 《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静(陆九渊)》。
47 吕思勉《理学纲要》篇四《濂溪之学》,第36-页。商务印书馆1931年编校再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重排本。
48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老氏·老子书·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49 其他理解还有:王安石《老子注》:"道一也,而为说有二,所谓二者,何也?有无是也。是二者,其为道一也。" 吕惠卿《道德真经传》:"太初有无无,有无名。有无无,则一亦不可得。有无名,则一之所起,有一而未有形也。既谓之一,则虽未有形,且已有名矣。名为一而名之者,为二。二与一为三。万物纷纷,自此生矣。"
50 据王卡先生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本,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
其他理解还有:
《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
《淮南子·天文训》说:"道日规("日规"二字王念孙以为衍文,见王念孙《读书杂志》。)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知针石篇》注:"从道生一,谓之朴也。一分而二,谓天地也。从二生三,谓阴阳和气也。从三以生万物,分为九野、四时、日月乃至万物。"
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说:"道生一,自无而有。一生二,分阴分阳。二生三,阴阳交而和生。三生万物,和气合而生物。"
宋赵实庵《老子解》:"太极生三。……凡有四说焉。一以阴阳言,二以天地言,三以父母言,四以有无言。"
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道一而已,故曰道生一也。一之中便有动静,动曰阳,静曰阴,故曰一生二也。"
元李道纯《道德会元序例》:"道生一,虚无生一气。一生二,一气判阴阳。"
51 奚侗《老子集解》,序作于1925年。汪福润先生点校《老子注三种》合刊本,黄山书社1994年出版。
52 高亨《老子正诂》,东北大学1929年初版,中华书局1959年重订第三版。
53 《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静(陆九渊)》。
54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老氏·老子书·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一》。
55 《庄子·外篇·知北游》:"光曜问乎无有曰:'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56 《庄子·内篇·齐物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发表于 2009-3-20 17: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题目的然后:


老子的一为天 二为地 三为水

朱子的,一为太极 二位两仪 四为四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1 12: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太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18: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有些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