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残肢书生

《雪莱的诅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死亡诗社归来,不知已是第几天了。这些天宋姗姗很少去上课,一个人蜷缩在宿舍的床上,杨旸失踪后,宿舍里三个人的人际关系有些微妙,马小萍是个学习狂,她已经打算好要参加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天晚上在自习室里复习到很晚才回来,而宿舍的另一个女生则每天无所事事地跟男朋友在一起,很少回宿舍,就算回来也很少说话,在她眼里,除了自己的男朋友其他人都不是人。
  
  在这种气氛略显紧张的环境里,宋姗姗干脆挂上自己的蚊帐,可以地让自己从沉闷的环境中独立出来,在这个被蚊帐包裹起来的小空间里,姗姗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她。这样,她的心情稍稍平静了些。
  
  早上,她从图书馆借了本《雪莱诗集》,躺在床上细细地看,果然,那首诅咒诗的每一句都能从诗集中找出来,可是又有谁相信如此精美的一本诗集中竟然藏着一个邪恶得连雪莱都逃脱不了的诅咒呢?
  
  关于“雪莱的诅咒”是马万里告诉她的,如果不是杨旸的失踪,如果不是因为在死亡诗社遇到这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无论如何她是不会相信这件事的。而现在,尽管“雪莱的诅咒”尚未降临,但对于诅咒本身,她相信的成分却比怀疑要多得多。
  
  下午,姗姗给杨旸的母亲打了个电话,她没有说“对不起”之类的话,她知道在这件事情面前,这三个字显得十分的微不足道。阿姨是个异常坚强的女人,在电话里她既没有埋怨,也没有责怪,相反,她竟然反过来安慰姗姗来了。她告诉姗姗,一切都会没事的,让她好好去上课。
  
  挂断电话,姗姗把头埋在被子里,忍不住地失声痛哭起来。她心里发誓,无论如何,她一定要找到杨旸。
  
  晚上6:40,姗姗起床去教学楼找一位姓吴的老师,他是她大学时代唯一一位数学老师,主讲《微积分》,姗姗听说这学期,吴老师开了一门《西方数学史》,所以她想来询问那个一直萦绕在她心底的问题。
  
  “给你三个数,6,28,496,你知道第四个数是什么吗?”这是在死亡诗社那个人(鬼?)问她的最后一个问题。到现在她还是不知道答案,也不知道这个问题与诗歌创作有什么关系。死亡诗社的确是一个充满了恐惧和疑问的地方。
  
  十几分钟后,她在三教学楼找到了吴老师上课的那间多媒体教室。她从后门走进去,在最后一排坐了下来。
  
  教室里稀稀落落地坐着十几个学生,其中有三个正扶在课桌上呼呼大睡,有两个在肆无忌惮地发短信,还有一对情侣在隐隐藏藏地卿卿我我,剩下的几个一边看英语,一边听讲,他们都和她一样讨厌数学,仅为拿到学分而来。
  
  吴老师坐在讲桌后面讲课,见到姗姗走进来,他对她注视了一下后继续讲课。
  
  他讲的是“数论的发展史”,他引经据典地讲了许多数论方面的典故,裴拉菲数列,幻方游戏,完满数,亲和数,数字黑洞等等。他讲得如此生动有趣,完全不像以前的微积分那么枯燥无味。而姗姗对这些则一无所知。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放学铃声一响,那些学生马上变得生龙活虎起来,他们鱼贯而出,一哄而散,大教室里仅剩下姗姗和吴老师两个人。
  
  吴老师一边整理着书本,一边看着珊珊,说:“宋姗姗,你怎么有兴趣来听我讲课?据我所知,你并没有选我这门课,对数学也不怎么感兴趣,怎么回事呀?”
  
  “吴老师,你的这门课比《微积分》生动多了,你讲得很精彩。”她说。
  
  “谢谢你的夸奖!”吴老师有些乐了,“我知道数学史是一门有趣的课,至少比什么法制史,哲学史要来的轻松有趣,可是很少有人喜欢这门课,因为大家都讨厌数学,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讨厌数学史了。这些学生都是因为选不上其他课才选我这门课的,我上着课也累,实在是没办法。”说完,吴老师遗憾地摇摇头。
  
  姗姗忽然记起去年学《微积分》的时候与吴老师有过一次唇枪舌战,于是她说:“吴老师,还记得去年我们的那次辩论吗?”
  
  “当然,因为那次辩论所以我记得你了。”吴老师哈哈大笑,“那次咱们的辩论是关于数学与诗歌谁优谁劣的问题”
  
  “那次你用一句话结束了我和你的辩论,你说‘你可以不喜欢数学,但是你必须喜欢数学家,你可以讨厌诗人,但是你得喜欢诗歌,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吴老师听后又爽朗地大笑起来,“多亏你还记着我的话,我的话里好像有点对诗人的不尊重,其实我和你一样喜欢诗歌,只是看不惯许多诗人特别是现代诗人的所谓‘行为艺术’。你今晚来找我,该不会又要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吧?”
  
  “不不不,”姗姗连忙说:“我今晚来是想请教你一个数学问题的。”
  
  “数学问题?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数学了?”吴老师似乎有些吃惊,“你说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一组数列,6,28,496,下一个数是多少?”珊珊说。
  
  吴老师没有笑,他又恢复了上课时的严肃面孔,他似乎对这个数列极为熟悉,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而出,“8128。”
  
  “8128?”
  
  “对!这些都是数学上所说的完满数,如果一个数等于除其本身之外的所有因子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满数。比如6吧,除它本身之外它还有三个因子,就是1、2、3,而这三个因子的和刚好等于6本身。完满数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他找出了前四个完满数,罗素找出了第五个完满数33550336,笛卡尔找出了第六个完满数8589869056。据说毕达格拉斯发现这些完满数有更深层的意义,比如上帝用了6天创造万物,月球每28天绕地球旋转一圈等,《圣经》中也有一些关于完满数的记载。对了,奥古斯汀在《天堂》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并非因为上帝在6天中创造了万物,6才是完满的,而是因为6本身的完满,上帝才在6天中创造了万物。’毕达哥拉斯很擅长于研究一系列的特殊数,可以说是数论的开山鼻祖,尔后相继出了许多数论大师,比如费马和欧拉。”
  
  吴老师一说起数学来就滔滔不绝,扯得很远。
  
  “毕达哥拉斯为什么总是喜欢去研究一些特殊数呢?”姗姗打断吴老师的话,问道。
  
  “他认为通过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能够揭开宇宙的神秘,能够更接近神。毕达哥拉斯曾经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兄弟会,兄弟会中有600多个会员,全都是聪明至顶的天才人物,他们对他们的老师毕达哥拉斯顶礼膜拜,这些会员不仅能够理解毕达哥拉斯的讲课,还能够补充某些新的想法和证明,这是古希腊一个巨大的智囊团。据书上记载,人们一旦参加了兄弟会,每个成员就必须将他们的一切财产捐献给兄弟会作为公共资金,当他们离开后将会得到两倍的财产,并且兄弟会还会为每个离开的会员竖立一块墓碑以做纪念。”
  
  “墓碑?这是不是代表着离开兄弟会就意味着死亡?”
  
  “这个说不清楚。实际上,兄弟会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团体,许多神话故事中都描写过他们所举行的奇异仪式,但是这个团体崇拜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数字。可惜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毕达哥拉斯禁止兄弟会的成员向外界泄露他们的任何发现,毕达哥拉斯死后,兄弟会一位成员因为向外界宣称发现了正十二面体而被处以极刑。就这样,因为兄弟会的高度神秘性,激发了下层民众畏惧、嫉妒和反叛的心理,后来一位叫做西隆的曾被兄弟会拒绝入会的年轻人统领了这些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的下层民众,他们包围了兄弟会所在地,放火烧毁了这个世界上最辉煌的数学学派。”
  
  “兄弟会的人全部死了吗?”
  
  “没有全部死光,当时兄弟会得到了一个叫做米洛的人的赞助,米洛是古希腊最富有的人,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大力士,他很欣赏毕达哥拉斯的才智,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个数学家。兄弟会就寄居在他的宫殿里。西隆放火焚烧兄弟会的时候,米洛带领一群人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这一群人当中就有兄弟会的成员。但是毕达哥拉斯与美丽的妻子却誓死与兄弟会同生共死,于是他们被活活烧死在大殿里,逃出去的兄弟会成员们带走了毕达哥拉斯的所有秘密,虽然没能在重振兄弟会昔日的辉煌,可他们谨遵会规,一直没有泄漏兄弟会的发现。”
  
  “也就是说兄弟会的所有发现都被埋葬在那座大殿里了?如果是这样,人类岂不是失去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说。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吴老师说:“因为后来的史书上再没有任何关于兄弟会的记载了。但是我想兄弟会的成员作为社会精英的代表,他们不可能就这样让兄弟会那么多智慧的结晶默默无闻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被人遗忘。相反,他们会采取一些恰当的方式来公布兄弟会的学术发现,从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事实上,在毕达格拉斯学派被烧成平地200年后,亚历山大城的国王托勒密一世曾在该城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图书馆中不仅收藏着来自希腊和埃及的许多书籍,托勒密国王还派出大批人员走遍走遍欧洲收集了更多的书籍,甚至连到亚历山大城旅游的旅客都被一一搜身,搜出的书籍要么被没收,要么被复制,复制品交还旅客,原本则归还图书馆所有。”
  
  “你的意思是说兄弟会的许多学术发现有可能被那一次的‘图书大搜索运动’搜到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并被加以收藏是这样吗?”
  
  “是的,”吴老师点着头说,“但是如果他们并没有把他们的发现写成书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你怎么忽然要问我这些问题呢?记得以前你对数学是从来都不感兴趣的啊!”吴老师说道。
  
  “哦,仅仅是想……了解一下而已,没……什么要紧的。”姗姗支支吾吾地绕过吴老师的问题。
  
  “哈哈,原来是这样。好的,咱们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吧,如果你对数学轶事感兴趣,以后咱们再好好谈谈!”
  
  “好的,谢谢吴老师。再见!”
  
  “再见!”吴老师一边说着一边走出教室,最后消失在拐角里。
  
  目送着吴老师渐渐远去的背影,姗姗又开始变得失落起来,死亡诗社里的那个人为什么要问一个关于完满数的问题,难道“死亡诗社”与毕达哥拉斯或者兄弟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宋姗姗走出教学楼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夜雾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起。不一会,整个大学校园便湮没在浓浓的雾气中。世界变得朦胧起来。
  
  四周都是从教室往回赶的学生,他们脚步匆匆地走着,却很少有说话的。两个共撑一把伞的女生从姗姗后面赶上来,又急匆匆地走到她前面去了。她跟在她们后面,那两个女生一边脚步匆忙地走着,一边窃窃私语,声音低沉急促,似乎不愿意被人听到。
  
  “哎!知道吗?昨天学校又死人了,是经济学院一个大三的男生,在学校后面的林子里上吊自杀了。”
  
  “他有没有留下三角形一样的痕迹?”
  
  “留下了,就在他上吊的那棵树下面,他画了一个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奇怪了,学校是不是遭什么东西诅咒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接二连三地自杀了呢?”
  
  “是啊!听说死者生前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死亡诗社’的邮件,然后他们找到了那个地方,回来后就一个个莫名其妙地自杀了。”
  
  “这么奇怪啊?”
  
  “是啊!听说死亡诗社有一种诅咒叫‘雪莱的诅咒’,是一首诗,每个看过那首诗的人都会……这个世界上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其实很多。”
  
  “快点走吧!你看雾气阴森森的。”
  
  “我还听说……”
  
  “嘘——别说了!”
  
  两个女生渐行渐远,不久他们的身影就模糊在远处的黑暗里,只剩下姗姗一人孤独地行走在夜雾里,如同走在天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一组数列,6,28,496,下一个数是多少?”珊珊说。
  
  吴老师没有笑,他又恢复了上课时的严肃面孔,他似乎对这个数列极为熟悉,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而出,“8128。”
  
  “8128?”
  
  “对!这些都是数学上所说的完满数,如果一个数等于除其本身之外的所有因子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满数。比如6吧,除它本身之外它还有三个因子,就是1、2、3,而这三个因子的和刚好等于6本身。完满数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他找出了前四个完满数,罗素找出了第五个完满数33550336,笛卡尔找出了第六个完满数8589869056。据说毕达格拉斯发现这些完满数有更深层的意义,比如上帝用了6天创造万物,月球每28天绕地球旋转一圈等,《圣经》中也有一些关于完满数的记载。对了,奥古斯汀在《天堂》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并非因为上帝在6天中创造了万物,6才是完满的,而是因为6本身的完满,上帝才在6天中创造了万物。’毕达哥拉斯很擅长于研究一系列的特殊数,可以说是数论的开山鼻祖,尔后相继出了许多数论大师,比如费马和欧拉。”
  
  吴老师一说起数学来就滔滔不绝,扯得很远。
  
  “毕达哥拉斯为什么总是喜欢去研究一些特殊数呢?”姗姗打断吴老师的话,问道。
  
  “他认为通过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能够揭开宇宙的神秘,能够更接近神。毕达哥拉斯曾经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兄弟会,兄弟会中有600多个会员,全都是聪明至顶的天才人物,他们对他们的老师毕达哥拉斯顶礼膜拜,这些会员不仅能够理解毕达哥拉斯的讲课,还能够补充某些新的想法和证明,这是古希腊一个巨大的智囊团。据书上记载,人们一旦参加了兄弟会,每个成员就必须将他们的一切财产捐献给兄弟会作为公共资金,当他们离开后将会得到两倍的财产,并且兄弟会还会为每个离开的会员竖立一块墓碑以做纪念。”
  
  “墓碑?这是不是代表着离开兄弟会就意味着死亡?”
  
  “这个说不清楚。实际上,兄弟会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团体,许多神话故事中都描写过他们所举行的奇异仪式,但是这个团体崇拜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数字。可惜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毕达哥拉斯禁止兄弟会的成员向外界泄露他们的任何发现,毕达哥拉斯死后,兄弟会一位成员因为向外界宣称发现了正十二面体而被处以极刑。就这样,因为兄弟会的高度神秘性,激发了下层民众畏惧、嫉妒和反叛的心理,后来一位叫做西隆的曾被兄弟会拒绝入会的年轻人统领了这些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的下层民众,他们包围了兄弟会所在地,放火烧毁了这个世界上最辉煌的数学学派。”
  
  “兄弟会的人全部死了吗?”
  
  “没有全部死光,当时兄弟会得到了一个叫做米洛的人的赞助,米洛是古希腊最富有的人,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大力士,他很欣赏毕达哥拉斯的才智,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个数学家。兄弟会就寄居在他的宫殿里。西隆放火焚烧兄弟会的时候,米洛带领一群人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这一群人当中就有兄弟会的成员。但是毕达哥拉斯与美丽的妻子却誓死与兄弟会同生共死,于是他们被活活烧死在大殿里,逃出去的兄弟会成员们带走了毕达哥拉斯的所有秘密,虽然没能在重振兄弟会昔日的辉煌,可他们谨遵会规,一直没有泄漏兄弟会的发现。”
  
  “也就是说兄弟会的所有发现都被埋葬在那座大殿里了?如果是这样,人类岂不是失去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说。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吴老师说:“因为后来的史书上再没有任何关于兄弟会的记载了。但是我想兄弟会的成员作为社会精英的代表,他们不可能就这样让兄弟会那么多智慧的结晶默默无闻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被人遗忘。相反,他们会采取一些恰当的方式来公布兄弟会的学术发现,从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事实上,在毕达格拉斯学派被烧成平地200年后,亚历山大城的国王托勒密一世曾在该城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图书馆中不仅收藏着来自希腊和埃及的许多书籍,托勒密国王还派出大批人员走遍走遍欧洲收集了更多的书籍,甚至连到亚历山大城旅游的旅客都被一一搜身,搜出的书籍要么被没收,要么被复制,复制品交还旅客,原本则归还图书馆所有。”
  
  “你的意思是说兄弟会的许多学术发现有可能被那一次的‘图书大搜索运动’搜到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并被加以收藏是这样吗?”
  
  “是的,”吴老师点着头说,“但是如果他们并没有把他们的发现写成书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你怎么忽然要问我这些问题呢?记得以前你对数学是从来都不感兴趣的啊!”吴老师说道。
  
  “哦,仅仅是想……了解一下而已,没……什么要紧的。”姗姗支支吾吾地绕过吴老师的问题。
  
  “哈哈,原来是这样。好的,咱们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吧,如果你对数学轶事感兴趣,以后咱们再好好谈谈!”
  
  “好的,谢谢吴老师。再见!”
  
  “再见!”吴老师一边说着一边走出教室,最后消失在拐角里。
  
  目送着吴老师渐渐远去的背影,姗姗又开始变得失落起来,死亡诗社里的那个人为什么要问一个关于完满数的问题,难道“死亡诗社”与毕达哥拉斯或者兄弟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宋姗姗走出教学楼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夜雾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起。不一会,整个大学校园便湮没在浓浓的雾气中。世界变得朦胧起来。
  
  四周都是从教室往回赶的学生,他们脚步匆匆地走着,却很少有说话的。两个共撑一把伞的女生从姗姗后面赶上来,又急匆匆地走到她前面去了。她跟在她们后面,那两个女生一边脚步匆忙地走着,一边窃窃私语,声音低沉急促,似乎不愿意被人听到。
  
  “哎!知道吗?昨天学校又死人了,是经济学院一个大三的男生,在学校后面的林子里上吊自杀了。”
  
  “他有没有留下三角形一样的痕迹?”
  
  “留下了,就在他上吊的那棵树下面,他画了一个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奇怪了,学校是不是遭什么东西诅咒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接二连三地自杀了呢?”
  
  “是啊!听说死者生前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死亡诗社’的邮件,然后他们找到了那个地方,回来后就一个个莫名其妙地自杀了。”
  
  “这么奇怪啊?”
  
  “是啊!听说死亡诗社有一种诅咒叫‘雪莱的诅咒’,是一首诗,每个看过那首诗的人都会……这个世界上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其实很多。”
  
  “快点走吧!你看雾气阴森森的。”
  
  “我还听说……”
  
  “嘘——别说了!”
  
  两个女生渐行渐远,不久他们的身影就模糊在远处的黑暗里,只剩下姗姗一人孤独地行走在夜雾里,如同走在天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8128?”
  
  “对!这些都是数学上所说的完满数,如果一个数等于除其本身之外的所有因子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满数。比如6吧,除它本身之外它还有三个因子,就是1、2、3,而这三个因子的和刚好等于6本身。完满数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他找出了前四个完满数,罗素找出了第五个完满数33550336,笛卡尔找出了第六个完满数8589869056。据说毕达格拉斯发现这些完满数有更深层的意义,比如上帝用了6天创造万物,月球每28天绕地球旋转一圈等,《圣经》中也有一些关于完满数的记载。对了,奥古斯汀在《天堂》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并非因为上帝在6天中创造了万物,6才是完满的,而是因为6本身的完满,上帝才在6天中创造了万物。’毕达哥拉斯很擅长于研究一系列的特殊数,可以说是数论的开山鼻祖,尔后相继出了许多数论大师,比如费马和欧拉。”
  
  吴老师一说起数学来就滔滔不绝,扯得很远。
  
  “毕达哥拉斯为什么总是喜欢去研究一些特殊数呢?”姗姗打断吴老师的话,问道。
  
  “他认为通过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能够揭开宇宙的神秘,能够更接近神。毕达哥拉斯曾经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兄弟会,兄弟会中有600多个会员,全都是聪明至顶的天才人物,他们对他们的老师毕达哥拉斯顶礼膜拜,这些会员不仅能够理解毕达哥拉斯的讲课,还能够补充某些新的想法和证明,这是古希腊一个巨大的智囊团。据书上记载,人们一旦参加了兄弟会,每个成员就必须将他们的一切财产捐献给兄弟会作为公共资金,当他们离开后将会得到两倍的财产,并且兄弟会还会为每个离开的会员竖立一块墓碑以做纪念。”
  
  “墓碑?这是不是代表着离开兄弟会就意味着死亡?”
  
  “这个说不清楚。实际上,兄弟会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团体,许多神话故事中都描写过他们所举行的奇异仪式,但是这个团体崇拜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数字。可惜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毕达哥拉斯禁止兄弟会的成员向外界泄露他们的任何发现,毕达哥拉斯死后,兄弟会一位成员因为向外界宣称发现了正十二面体而被处以极刑。就这样,因为兄弟会的高度神秘性,激发了下层民众畏惧、嫉妒和反叛的心理,后来一位叫做西隆的曾被兄弟会拒绝入会的年轻人统领了这些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的下层民众,他们包围了兄弟会所在地,放火烧毁了这个世界上最辉煌的数学学派。”
  
  “兄弟会的人全部死了吗?”
  
  “没有全部死光,当时兄弟会得到了一个叫做米洛的人的赞助,米洛是古希腊最富有的人,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大力士,他很欣赏毕达哥拉斯的才智,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个数学家。兄弟会就寄居在他的宫殿里。西隆放火焚烧兄弟会的时候,米洛带领一群人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这一群人当中就有兄弟会的成员。但是毕达哥拉斯与美丽的妻子却誓死与兄弟会同生共死,于是他们被活活烧死在大殿里,逃出去的兄弟会成员们带走了毕达哥拉斯的所有秘密,虽然没能在重振兄弟会昔日的辉煌,可他们谨遵会规,一直没有泄漏兄弟会的发现。”
  
  “也就是说兄弟会的所有发现都被埋葬在那座大殿里了?如果是这样,人类岂不是失去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说。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吴老师说:“因为后来的史书上再没有任何关于兄弟会的记载了。但是我想兄弟会的成员作为社会精英的代表,他们不可能就这样让兄弟会那么多智慧的结晶默默无闻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被人遗忘。相反,他们会采取一些恰当的方式来公布兄弟会的学术发现,从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事实上,在毕达格拉斯学派被烧成平地200年后,亚历山大城的国王托勒密一世曾在该城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图书馆中不仅收藏着来自希腊和埃及的许多书籍,托勒密国王还派出大批人员走遍走遍欧洲收集了更多的书籍,甚至连到亚历山大城旅游的旅客都被一一搜身,搜出的书籍要么被没收,要么被复制,复制品交还旅客,原本则归还图书馆所有。”
  
  “你的意思是说兄弟会的许多学术发现有可能被那一次的‘图书大搜索运动’搜到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并被加以收藏是这样吗?”
  
  “是的,”吴老师点着头说,“但是如果他们并没有把他们的发现写成书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你怎么忽然要问我这些问题呢?记得以前你对数学是从来都不感兴趣的啊!”吴老师说道。
  
  “哦,仅仅是想……了解一下而已,没……什么要紧的。”姗姗支支吾吾地绕过吴老师的问题。
  
  “哈哈,原来是这样。好的,咱们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吧,如果你对数学轶事感兴趣,以后咱们再好好谈谈!”
  
  “好的,谢谢吴老师。再见!”
  
  “再见!”吴老师一边说着一边走出教室,最后消失在拐角里。
  
  目送着吴老师渐渐远去的背影,姗姗又开始变得失落起来,死亡诗社里的那个人为什么要问一个关于完满数的问题,难道“死亡诗社”与毕达哥拉斯或者兄弟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宋姗姗走出教学楼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夜雾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起。不一会,整个大学校园便湮没在浓浓的雾气中。世界变得朦胧起来。
  
  四周都是从教室往回赶的学生,他们脚步匆匆地走着,却很少有说话的。两个共撑一把伞的女生从姗姗后面赶上来,又急匆匆地走到她前面去了。她跟在她们后面,那两个女生一边脚步匆忙地走着,一边窃窃私语,声音低沉急促,似乎不愿意被人听到。
  
  “哎!知道吗?昨天学校又死人了,是经济学院一个大三的男生,在学校后面的林子里上吊自杀了。”
  
  “他有没有留下三角形一样的痕迹?”
  
  “留下了,就在他上吊的那棵树下面,他画了一个大大的直角三角形。”
  
  “奇怪了,学校是不是遭什么东西诅咒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接二连三地自杀了呢?”
  
  “是啊!听说死者生前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死亡诗社’的邮件,然后他们找到了那个地方,回来后就一个个莫名其妙地自杀了。”
  
  “这么奇怪啊?”
  
  “是啊!听说死亡诗社有一种诅咒叫‘雪莱的诅咒’,是一首诗,每个看过那首诗的人都会……这个世界上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其实很多。”
  
  “快点走吧!你看雾气阴森森的。”
  
  “我还听说……”
  
  “嘘——别说了!”
  
  两个女生渐行渐远,不久他们的身影就模糊在远处的黑暗里,只剩下姗姗一人孤独地行走在夜雾里,如同走在天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沃森感觉自己正置身于一间光线昏暗的大厅里,四周站着许多人,他们都穿着中世纪欧洲教堂牧师常穿的长袍,将他围在中间。沃森四周看了看,原来这群人站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模样,而他正站在三角形的中央。沃森看不清他们的脸,只看到他们紧闭着双眼,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沃森听不清他们在念什么,他只想弄明白这是什么地方。
  
  沃森想移动他的身体,可他发现他一动也不能动,四肢僵硬的如同被铁焊住一样,只有脑袋能活动。他想大声叫喊却叫不出声来,好像嗓子里被塞了一团棉花。
  
  恐惧浸入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这时他看到那群人围着他转动起来,速度由慢而快。不一会儿,他就能感受到那群人的群衫扇起的风掠过他的脸时那种凉飕飕的感觉。他们越转越快,在昏暗的烛光下,沃森连他们的身体都看不清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无数的黑影在眼前晃动,如同墓地里狂欢的幽灵。
  
  “我看到成千上万狂歌乱舞的人们,如痴如醉,恰似在举行狂欢大会。”
  
  几分钟后,那群人终于停了下来,沃森依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他慢慢地转动身体,他看到这群人站成了一个规则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各有五人和十二人,斜边上十三人,总共三十人。
  
  沃森和快就知道,他们每个人代表着一个单位长度,而长度分别为五、十二、十三的三条线断刚好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一个萨哑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来,沃森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扭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个站在三角形直角拐弯处的男人,他跟别人一样穿着宽大蓬松的黑炮,只是头上多了一个王冠一样的金环。他向着沃森走来,左手端着一个碗,沃森看不见碗里盛着什么液体,但他闻到一股怪异的臭味扑鼻而来,那是一种尸体的腐臭和鲜血的腥臭混合而成的味道。
  
  沃森的胃抽搐起来,一阵翻江倒海之后,一股****辣的东西涌到了他的嗓子眼里,他忍不住要吐出来,可是一种源于本能的反抗却强逼着他把它咽了回去。
  
  这时,男人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沃森看到那个碗里盛的果然是血液,还正冒着气泡和热气,不知是动物的还是——人的。沃森的胃第二次抽搐起来。
  
  男人伸出右手食指在碗里蘸了一下,然后在沃森****的上身写下一个鲜红的数字:220。写完之后,男人将碗放下,双手合十,嘴里喃喃自语地说道:
  
  “Fromnumber’saidandart,
  Neverwillfamedepart”
  (数的技艺将帮助和保护你,鼎鼎大名决不离你而去)
  
  念完这句话后,男人猛地睁开眼睛——他的眼眶空荡荡地,竟然没有眼珠和瞳孔!
  
  沃森的身体颤抖了一下,他感到浑身的汗毛触电般地倒竖起来。这时他又看到眼前的那个男人不仅仅只是没有眼珠和眼眶,他的整张脸都变成了一个骷髅头,沃森迅速地扫描了一圈其他的人,他们的脸也都无一例外地变成了骷髅头。
  
  这是一群穿着袍子的骷髅。沃森的脑子里浮出一具具白森森的尸骨……这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沃森看到刚才的那具骷髅忽然从黑袍里掏出一把白光闪闪的匕首,刀尖对准了他的心脏猛地刺了下去……
  
  “啊……”这个二十岁的数学天才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叫唤,终于从噩梦中醒了过来。浑身的汗水已经打湿了床上的被单和被褥。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着,他听到自己心跳的“咚咚”声。他伸手摸了摸滚烫的胸脯,对刚才的噩梦仍然心有余悸。
  
  他开亮床头的台灯,橘红色的灯光淹没了公寓里的黑暗,沃森这才发现自己并非在一间恐怖怪异的大厅里,而是在自己的公寓里。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再把它吐出来,如此作了几次深呼吸后,他渐渐变得平静了。
  
  书桌上的闹钟显示现在时刻:北京时间凌晨5:55——正是中国人常说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鬼魂在折腾了一夜之后返回地底的时段。
  
  沃森回想起刚才所作的那个奇怪的梦,顿时睡意全消。看来只有眼睁睁地等到天亮了。
  
  可是,怎么会做这样的噩梦呢?平时他可是很少做噩梦的。
  
  刚才的噩梦就像一个电影镜头浮现出来,这使他想起许久之前还在美国时导师给他说过的一件事情。
  
  “沃森,毕达哥拉斯的兄弟会是一个保守者无数秘密的宗教团体,他们常常举行一些奇怪的仪式来赞美数的精妙,这些奇怪的仪式被他们认为是靠近神的一种方式。”
  
  导师曾经给他描述过兄弟会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与刚才他所梦到的有许多相似之处,怪不得会做这样的梦。
  
  从杰克逊教授神秘死亡到现在已经十几天了,可是警方依然未能查明导师的死因,甚至一点线索都没有。案子悬而未决,甚至有可能成为无头冤案。沃森一直不相信杰克逊教授作为一个全美小有名气的数学家,拥有充实睿智的一生,却以这样的方式奔赴上帝的怀抱。甚至在其已经安息于泥土之下许久之后,凶手还逍遥法外,这样的结局不知道会让多少在生者扼腕叹息。
  
  躺在床上,沃森一扭头就看到了书桌上的那两本书:一本是美国学者勒特•汤姆森写的《笛卡尔》,另一本是英国BBC电视台记者西蒙•辛格写的《费马大定理》,这两本书都是沃森特意从C大学图书馆借出来查阅的,因为导师死前发给他的两封邮件里曾提到过这两个人。而这两本书的亮点并不在于描述大师的生平事迹,而在于阐明他们的理论。尽管如此,沃森还是隐隐约约地猜到了几分导师的言外之意。
  
  “并非√2,而一切已经结束,谁来听我诉说。”
  
  导师留在浴池玻璃镜上的这句话想必与那个神秘的男人有关吧。沃森想着想着,困意又泛滥而起,他翻了个身,摆了个更舒适的睡眠姿态,不久便进入梦乡了。
  
  夜更沉,雾也更加凄迷。
  
  在这一片黑沉沉的夜雾里,是否真如许多人所说的那样,活动着许多不愿归去的幽灵?这些幽灵果真如传说中那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吗?
  
  没有人知道!而费马和笛卡尔可否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沃森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9:20了,他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从窗外射进来的太阳光。这是两个星期以来的第一个艳阳天,而这一场春雨一下就是两个星期,沃森固执地认为这座黑色的城市多少有点发霉的味道。如果这场春雨还不停的话,他就要前往神秘的香格里拉,在那里享受一个星期的日光浴再回来。
  
  久违的阳光让沃森几近阴郁的心情变得好转了些。但马上又想到还有一堂汉语言文学课,那位中国女教师可不希望在她上课的时候有人迟到或者缺席!
  
  沃森一挺身从床上跳下来,洗漱完毕之后,他匆匆吃了块面包喝了杯牛奶,就背上书包往学校赶去。这是他第一次迟到,那位严厉的女教师该不会责难于他吧,尽管他不热衷于文学,可是他有着极强的语言天赋和数学天赋,这些都是那位女教师知道的。
  
  赶到教室,第一节课已经结束了,正开始第二节课。那位女教师微笑着向他点点头,他也礼貌地点点头回敬老师。女教师今天讲的是中国晋代一位叫陶渊明的诗人所写的《桃花源记》。
  
  女教师用纯正无比的汉话朗读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读完之后,用现代汉语翻译了一遍,接着开始讲解课文:
  
  “这首《桃花源记》是中国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的传世之作,写的是诗人渴望的宁静生活,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世,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不过也有后人怀疑陶渊明所描写的这个美丽的地方并不是虚构,而是确有其地。据一个人文学家考据发现,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桃花源就在山城的某个地方。但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陶渊明是山西人,在山西做了几年官,后辞官回家,一直呆在山西老家直到老死。但这位人文学家说,陶渊明辞官不做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听说了有这样一个地方,所以他辞掉官务去找他的‘桃花源’了。”
  
  沃森举起手,他有一个问题要问:“费老师,你好!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为什么大多中国的文人都不喜欢做官而喜欢归隐田园呢?他们是不是在逃避不得意的仕途呢?这是不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呢?我认为英雄都是心系天下的。西方的许多哲学家一生都在宣称‘由哲学家掌管国家’这样一种行政管理理念。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呢?”
  
  “这个问题很好,沃森!”女教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这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的哲学是出世的,讲究超脱物外;西方的哲学是入世的,讲究积极进取。中国文人这种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在陶渊明身上得到了很集中的发挥,所以他所描写的‘桃花源’也就成了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的代名词。”
  
  一堂课就在这样轻松的气氛里结束了。
  
  中午,沃森在学校外面一家清雅的小餐厅里吃了顿简便的中饭,然后回到校园里。他走进文学院教学楼旁边的桃园,此时桃花已经盛开,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他在园子的一个长椅上坐下,抬头看着从薄雾中隐隐约约露出来的蓝天,整个人舒畅得就像桃花上闹春的蜜蜂。
  
  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这个美国留学生忽然觉得这是所有匆忙的美国人都没有感受过的闲淡与舒适,那位叫陶渊明的中国文学家所追求的是不是也正是这样的生活呢?
  
  下午一点,另一个美国留学生给沃森打来电话,告诉他他们组织了一次由美国留学生对C大学篮球队的友谊赛,要沃森迅速赶去球场热身。接完电话,沃森跑回公寓换了套球衣就往球场跑去,或许是由于匆忙的原因,在整个过程中,他并没有发现他身体有任何一样情况。
  
  球赛是下午三点半开始的,我森感觉自己有着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他拼命地奔跑,防护,抢球,过人,投球,进球,所有的动作都一气呵成。沃森对今天的表现感到很惊讶,他想也许是因为许久没有打球,身体里积蓄了许多力量的缘故;或者也许是因为心里抑郁和愤愤不平需要用野蛮的方式爆发。不管原因是什么,他第一次有了释放的快感。比赛在预料之中取得了胜利。
  
  在观众海水一般的掌声中,沃森忽然有一种隐隐的不安在心里滋生,而他根本找不到这种不安的理由。他匆匆离开球场,烦躁席卷了他。
  
  回到寓所,沃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浴池冲个冷水澡,早春的冷水澡带着一种自残的味道,冰冷的水流从喷筒里射出来,打在他的身体上,那是一种彻骨的冰寒,他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这时,那种隐隐约约的不安又出现了,好像有事情要发生。
  
  两分钟后,他关掉水流的活塞,这样的自残多少有点变态的成分。
  
  他从架子上取下一块大毛巾,擦干身上的水珠,他转过身去,面对着浴池门后边的镜子。
  
  在他面对镜子站立的一瞬间,他的脑袋“轰”地一声巨响。
  
  他看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六点,我囫囵吞枣地吃过晚饭就直奔图书馆。我的小说《灵异山庄》已经写了差不多十万字,厚厚的稿纸背在书包里沉甸甸的。
  
  傍晚的图书馆亮如白昼,里面稀稀疏疏地坐着几个学生,而我常去的那个角落依旧没有人,那张桌子和那把椅子相依为命地立在那里,仿佛已被世人所遗忘。我走过去,把手里的稿纸放在桌子上,拉开椅子坐下来,这时我发现桌子上面多了一张纸条。
  
  这是一张从信纸上剪切下来的海蓝色背景的纸条,被折叠为两层摆在桌子的中央,显然是给我看的。
  
  我打开纸条,上面寥寥数语,娟秀的字迹工整而清晰。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灵异山庄’并非你小说中的地名而是确有其地,正如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也确有其地一样,你会觉得意外吗?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灵异山庄’的诅咒并非只存在于你的虚构中,而是现实生活中也确有其地,并且山庄的诅咒已经降临于尘世,你会感到害怕吗?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爱人失踪了,你会像小菊一样去寻找他吗?
  ——一个无所不在的陌生人”
  
  我站了起来,仔细打量着视线范围内的每一个人,我要找出是谁跟我耍这样的恶作剧。然而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我不认识的人,他们一个个正聚精会神地专注于他们的书本,谁也不像是会跟我开玩笑的人。我转向那一排排高高的书架,他或她会不会躲在那些书架后面一边看我一边偷着乐呢?
  
  忽然,一个女孩的身影从我的大脑里冒出来。对,一定是她开的玩笑,那个几天前站在书架后面看名人传记的那个女孩。我还记得她说过她经常从那排书架后面偷看我写小说的样子,除了她,我实在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了。
  
  对我而言,这个女孩显得有些神秘,这样的女孩总是容易被人记住。自从那天在这里见过一次之后,我的生活似乎就充满了她的影子。我每天都要到图书馆一次,而到图书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那排书架后面看她又没有在。可是自从第一次见面之后,我就再没有见过她。
  
  我离开我自己的座位,走向那排书架。可是当我走到书架前时却发现那里空无一人。这时我才想到,她已经好多天没有来这里看书了,或者说我已经有好几天没见她来这里了。
  
  最后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却发现我的手稿不翼而飞。我将桌子的上下左右找了个遍,又把书包搜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有找到小说的手稿。它已经被人偷走了,刚才我中了别人的调虎离山之计。
  
  是谁偷走了手稿呢?那可是一部尚未写完的小说啊!
  
  我扑向周围的几张桌子,那里有几个学生在看书,我向他们打听了是否看到有人从我的书桌上带走了我的东西,他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然后摇摇头。
  
  我想当时我一定是疯了,那可是我两个星期以来的劳动结晶啊。
  
  笨蛋分两种,一种是连自己的小说手稿都会弄丢的人,另一种是连别人小说手稿都偷的人。前者可笑,后者可耻。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傻到了家。
  
  我恍恍惚惚地走出幽静的图书馆,走过昏暗的楼梯,走进夜色里。这时雾色浓重,白天少见的晴朗天气并未能阻止夜雾的来临,雾气从校园的每个角落里升腾起来,渐渐笼罩了整个世界。
  
  走出图书馆后,我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信马由缰地走在校园的道路上,两边的路灯发出柔和的灯光,这暖色调的光线给夜色增添了些许温馨暖和的气氛。可是我的心底却冻成一个冰窖,我感到背地里有许多只眼睛总在偷窥着我的一举一动。我的五脏六腑因为极度的不自在和疑惑而渐渐收缩成一个小球,我仿佛成了一具空有外壳的躯体一样,行走在夜色笼罩下的校园里。
  
  到底是谁带走了我的手稿?他的目的是什么?
  
  从那张纸条的字迹可以看出,它的主人是一个女生,而这个女生又会是谁呢?很快我就把怀疑对象缩小到两个人身上,一个就是常到图书馆看名人传记的那个女生,而另外一个有可能就是——西雅娜!
  
  如果真是她们中的一个带走了我的手稿,那么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要知道,我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仅仅是缘悭一面而已,更何况这仅仅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一部小说,并且尚未完成。
  
  事实上,自从我开始写作这部灵异小说以来,我的生活不仅出现了两个神秘莫测的女孩,身边还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先是我自己身不知鬼不觉地目睹了一个男生的自杀,然后是杰克逊教授的暴卒身亡,再就是我的朋友马万里忽然告诉我说他找到了死亡诗社,并且从桃园旅馆里带回来了一枚晋朝人使用的古币,鬼脸币,最后是我的小说《灵异山庄》,当我写了十几万字以后才发现我所写的故事与我所想要写的故事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可以说是两个版本的故事,更荒谬的是这部小说还未完稿就被人偷走了。
  
  我相信,这其中的每一条说出来都不会有人相信,可是它们都相继发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后的几天就这样恍恍惚惚地过去了,第四天是周六,这一天我一直睡到了中午十二点才起床,洗漱完毕我下楼到食堂就餐。这一天的天气好多了,尽管不是蓝天白云,但阴沉沉的雾气已经散开了,走在路上,你能从地板上隐隐约约的影子中感受到太阳的存在。
  
  食堂里人声鼎沸,人很多,大家都在饶有兴致而略带紧张地说着话。我听不懂他们在谈论什么事情,但从他们兴奋而紧张的神情里,我能够感觉到这件事情不同寻常。
  
  我打了饭菜,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这时我听到对年两个男生正小心翼翼地说这话。
  
  “哎!你说,下一个死者的死法会是什么样子?”
  
  “无疾而终呀!小说上就是这么写的。”
  
  “以前自杀的那些人与小说上描写的写法一模一样吗?”
  
  “完全一样,顺序都没有改变!”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男生用热播电视剧《武林外传》中郭芙蓉的“名言”回答。
  
  “你看了那部小说吗?”
  
  “当然看过,一夜走红。只不过这件事情太蹊跷了,谁知道下一位中邪的人是谁?”
  
  “是啊,太不可思议了,太可怕了。”
  
  “嘘!”
  
  他们停止了说话,而我却听得一头雾水。
  
  我试探性地向刚才那两位男生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同学,你好,食堂里这么多人好像都在谈论着同一件事情,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其中那个胖男生警戒地看了看我,然后低声说:“你还不知道呀?最近校园里发生了许多起自杀事件,已经惊动了警方和市教委。”
  
  “这个我知道。”我说:“但是刚才你们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啊?”
  
  “你真不知道哇,这件事情都惊动了整个大学了。你不喜欢上网吧!”他说。
  
  我点点头说:“是啊是啊,我很少上网,特别是这几天简直算是杜绝网络了。网上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了吗?”
  
  “算你说对了一半,”胖子男说完,往嘴里送了一嘴饭,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两天前,学校BBS的文学论坛上贴出了一部灵异小说,小说上描写了许多人因为受到诅咒而相继死去,死法千奇百怪,更奇怪的是这些死法与最近校园里那些自杀者的自杀方式完全一样,甚至连顺序都没有改变。你说奇怪不奇怪!”
  
  胖子男滔滔不绝地说完后便紧紧地闭上了嘴巴,两眼直溜溜地瞪着我碗里的鸡腿。
  
  “哈哈,这真是……太巧合了。来,这个给你!”我把鸡腿夹到他的碗里,继续说道:“这有可能是因为小说的作者因为受到这些自杀事件的启发,然后如实把它写了出来而已。小说家笔下的世界总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的。”
  
  “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昨天晚上,一个大一的男生被淹死在图书馆前面的人工湖里,据他同宿舍的人说,晚上十一点以前,那个大一的男生一直呆在宿舍里写文章,熄灯前后他忽然变得烦躁不安,然后就跑了出去。他的社友们跟着追了出去,可是找不到他,两个小时后他们发现他死在那个人工湖里。而这种死法与小说前天晚上所贴出的内容中描写的死法一样。”他说完后狠狠地咬了一口鸡腿,弄得满嘴是油。
  
  “你的意思是说小说中所描写的死法在现实生活中逐一地发生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吧!”我惊讶地问他。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仔细读过那部小说,可能有十万字左右,还没有结尾,写的是一个叫做小菊的女孩到一个山庄去寻找自己的男友,结果所有与她亲密接触过或者交谈过的人都一个个死于非命。而那些死于非命的人,他们的死法与学校里自杀者的死法一样,就是这个意思。”
  
  胖子男的话再度让我大吃一惊,“小菊?你说那部小说里写到一个叫小菊的人?”
  
  “对啊!”
  
  “那部小说叫什么名字?”
  
  “《灵异山庄》!”胖子男说。
  
  “灵异山庄?”我惊慌失措地叫了起来?引得周围的人纷纷看着我。
  
  “嘘,小声点。”胖子男紧张地说:“小说就叫《灵异山庄》,有什么问题吗?”
  
  “啊……没!”
  
  果然不出所料,《灵异山庄》!
  
  尽管是我意料中的事,但我还是大大地吃了一惊。小说里所描写的自杀怎么会在现实生活一一应验了呢?这是真的吗?胖子男会不会随口编了个故事糊弄我。如果说是真的,那么是谁导演了这幕世界上最为恐怖的惊悚剧?
  
  我来不及吃晚饭就匆匆忙忙地跑回了宿舍,打开电脑,登陆上学校的BBS,点击“文学驿站”,很快我就在琳琅满目的小说专区发现这样一条帖子:
  
  “[小说连载]灵异山庄作者:随风潜入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去,果然是我的小说。我迅速地浏览了一遍,发现除了改正其中的一些错别字之外,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改动。小说果然在我停下的那个地方结尾了。看来,偷我手稿的那个人不仅打字速度极快,而且还懂得“版权所有”的道理。
  
  我移动着鼠标察看小说后面的回贴,差不多有两百多条跟贴,我以考大学英语四级的速度一一阅读了这些简短精炼的帖子,发现前面几十条是在讨论小说的优劣,有称赞的有谩骂的。而在第47楼,一个叫“潇潇夜雨”的人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发了这样一条帖子:
  
  “我发现了《灵异山庄》的两个秘密”。
  
  但“潇潇夜雨”并没有说出所谓的“秘密”,接下去的十几个帖子都是诸如“楼主,灵异山庄的秘密是什么”之类的东西,他们显然也被潇潇夜雨的帖子吸引住了。在第69楼,我又看到了“潇潇夜雨”的话:
  
  “灵异山庄的第一个秘密就是灵异山庄确有其地。”
  
  于是,下面的二十几条跟贴不外乎两个主题:一、如果灵异山庄真的存在,那么灵异山庄在哪里?二、灵异山庄的第二个秘密是什么?
  
  我移动着鼠标迅速往下看,在第135楼又看到了“潇潇夜雨”的帖子:
  
  “灵异山庄的第二个秘密就是灵异山庄不仅确有其地,而且灵异山庄还有诅咒,并且诅咒已经降临了——这才是灵异山庄最大的秘密。想知道诅咒是如何降临的吗?我将在后面等着你!”
  
  我不禁暗自发笑,这个叫“潇潇夜雨”的家伙真是一个善于吊人胃口的人,同时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句话,“网络的虚幻在于谁也不必对谁负责”,正如这个“潇潇夜雨”的无稽之谈。要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我,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灵异山庄”的秘密,他“潇潇夜雨”作为一个读者,又怎能知道“灵异山庄”的秘密呢?
  
  我继续往下翻,我知道我的好奇心已经被“潇潇夜雨”勾引起来了。在150楼上,“潇潇夜雨”的帖子又出现了:
  
  “如果你仔细阅读这部没有结尾的小说,那么你会发现小说中所描写的自杀方式与学校里最近发生的自杀事件极其相似,甚至完全一模一样。这就是《灵异山庄》最大的秘密。你想知道下一个自杀的学生会采用什么方式自杀吗?我将在后面告诉你。”
  
  其实,根据胖子男的话,我已经猜到了“潇潇夜雨”所要说的这个“最大的秘密”,尽管如此,当真正读到“潇潇夜雨”的帖子时,我还是被极大地震惊了。这个贴子后面紧跟着的近五十条回贴几乎都在讨论“潇潇夜雨”的话,结果一致认为“潇潇夜雨”所言属实。
  
  在205楼,我再次读到“潇潇夜雨”的话:
  
  “《灵异山庄》所描写到的第十三个死者是溺水而死,所以学校的下一位自杀者必将采取溺水自杀,谁将会成为第十三个受害者,你,或者我,我们大家都有可能成为这第十三个自杀者,所以,潇潇夜雨提醒大家,尽量远离水源。”
  
  我看了看这条帖子的发帖时间,是昨天中午12:41,如果胖子男说的是真的,那么“潇潇夜雨”的预言就是正确的。
  
  这个“潇潇夜雨”是谁?竟然能够提前十几个小时预言到一个男生的自杀行为?
  
  我不断地滚动着鼠标转轮查找“潇潇夜雨”的下一条帖子,可是连翻了几页都没有看到他的留言,他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后面的跟贴数不胜数,大家都在用手中的键盘讨论着“潇潇夜雨”的话,可以看得出“潇潇夜雨”的帖子确实有着极大的煽动作用。
  
  终于,在281楼,“潇潇夜雨”又发言了:
  
  “张小川,男,19岁,政治学院06级学生,昨天夜里两点被室友们发现死在学校图书馆楼前的人工湖里,溺水自杀。对此消息报怀疑态度的同学可以到学校保安室询问证实。至此,想必大家对我的发现已经深信不疑了吧。小说的第十四位死者是割腕自杀,咱们周围还有一位同学会自杀,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小心为妙。”
  
  这条帖子是今天发出来的,而且就在两小时以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沃森这个中国之春将与两个男人有关:费马和笛卡尔。而他的这一天却只与一个数字有关:220。
  
  昨天凌晨,他梦到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有人在他胸脯上写下一个数字:220。醒来后,他忽然想到这个仪式就是毕达哥拉斯兄弟会的入会仪式。导师曾经给他描述过,每个进入兄弟会的人都要在其胸脯上写上这个数字。
  
  这个极为聪颖的数学才子已经被这个简单的三位数折磨一整天了,然而更让他惊惧的是在他冲冷水澡的时候,他发现梦里所梦到的这个数字赫然就在他的胸膛上。
  
  导师曾提到过这个数字,所以他才会梦到它,可是,他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在梦里把这个数字写到了胸脯上——这是唯一理性的解释。
  
  在这之前,他只知道在数学上,220和284是一对亲和数。而所谓亲和数是指一对数,其中每一个数的因数(除它本身)之和等于另外一个数。
  
  整整一个下午,我森坐在自己的寓所里,要么冥思苦想,要么翻书查对,最后他终于找到了“220”这个数字的出处,《圣经》“创世纪”一节中曾有雅各给以扫220只山羊的说法:
  
  “当夜,雅各在那里住宿,就从所有的物中拿出礼物要送给他哥哥以扫,母山羊二百只,公山羊二十只;母绵羊二百只,公绵羊二十只。”
  
  神学家一致认为这个数字表达了雅各对以扫的真挚之情。那么兄弟会成员们身上所写着的“220”是不是也代表着成员们对兄弟会的真挚之情呢?
  
  “亲和?真挚之情?难道亲和数真的代表着真挚之情?”沃森喃喃自语起来,“Oh,MyGod!是你赐予我的灵光一闪,让我从《圣经》的故事中感悟了这诸多之谜。”沃森一边在胸口画着十字,一边喃喃而语。
  
  随后,他的思维从上帝的身上转移到“220”这个数字上,他翻出曾经读过的一本名叫《数学魔史》的书,作者马丁•加德纳,书中谈到这么一件事:
  
  中世纪的欧洲曾有一种特殊的护身符出售,这种护身符上刻着两个数字,220和284,分别佩戴着两个数字的人能够产生爱情和增进爱情。在当地曾有这样一种习俗,在两个苹果上分别刻上这两个数字,将其中的一个苹果吃下,另一个则送给所爱的人吃,那么这两个人之间则会产生爱情。在阿拉伯世界,占卜家将这两个数作为催欲剂的象征。一些人类部落将这两个数写在不同的木签上,让青年男女抽签,分别抽到这两个数的男女则可终身结为伴侣。
  
  沃森还发现,亲和数和完满数一样,都是由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此后,费马发现了第二组亲和数,笛卡尔发现了第三组亲和数。沃森忽然觉得,在许多领域,费马和笛卡尔的名字总是排列在毕达哥拉斯的后面。这让他怀疑费马和笛卡尔所保守的那个秘密是否与毕达哥拉斯有关。同时,他明显地觉察到费马和笛卡尔都曾深入地研究过毕达哥拉斯的各种理论,以至于他们的名字总是与毕达哥拉斯联系在一起。
  
  而关于这些特殊数在世界各地的习俗传说还有许多。沃森还记得,杰克逊教授曾告诉过他,在中国的云南和贵州等地,到今天还有人把幻方游戏中的九宫图纹在身上的习俗,他们认为九宫图可以驱邪避灾,能做护身符。而在埃及南部,一些部落则把四阶幻方当作催生和诅咒的灵符,印度和伊斯兰国家都相信幻方有着某种神奇的力量。
  
  沃森认为,幻方之所以有着某种神奇的力量,是因为幻方是一些特殊数字的组合,其构成巧妙无比,所以具有了许多神奇色彩。这种神奇的力量是一种精神面上的力量。
  
  但导师不这么认为,导师一直强调来自毕达哥拉斯的某些特殊数确实具有一些特殊的力量,包括物理世界的外部力量和精神世界的内部力量。有些数字可以用来诅咒,有些数字可以用来祈福,并且都会灵验。
  
  关于这些数字,导师是这样说的:“正如埃及金字塔里的法老赋予了其棺材上的文字以强大的诅咒力量,以致任何进入金字塔破坏法老墓室的人必遭厄运一样,毕达哥拉斯也赋予了某些数字以力量和灵性。”
  
  沃森对导师的这种看法颇有成见,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导师的这种看法是荒谬的。数字是纯洁的,与神秘扯不上任何关系。而导师作为全美小有名气的数学家竟然相信这些没有依据的传说,这让沃森百思不得其解。
  
  “并非√2,而一切已经结束,谁来听我诉说。”
  
  沃森轻轻地念叨着导师的这句话,这句话他已经无数次地念过了。但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是不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而在经过对“220”这个数字的思考之后,沃森忽然觉得导师的这句话其重点并非数字√2,,而是关于√2的传说。可是,关于√2,数学史上有什么传说呢?
  
  √2的传说!
  
  沃森兀自念叨着,他盯着书桌上摆着的那几本数学科普读物,这是他特意从C大学图书馆精挑细选之后借出来的,他觉得自己所了解的数学典故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称。这些天他用最快的速度浏览完了这些书。尽管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是懂得了许多他以前不知道的关于数学的故事。
  
  √2的传说?数学史中拿里提到过√2呢?
  
  忽然,如同灵光一闪,一个人的名字进入他的脑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7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