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腊的传说$ w% C9 N/ |+ ^( t7 D+ h; [
0 F9 D9 o) W: }$ o& N) @% H" ]方腊,浙江青溪(今淳安县)人,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曾利用牟尼教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并明确提出“平等”的口号。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在青溪碣村发难起义,起义队伍很快便发展到数十万人,控制了浙江、安徽和苏南广大地区。方腊起义坚持了近一年之久,最后不幸失败,方腊壮烈就义。
% w9 m$ ?, m! x! D+ u G: b a$ }, S* w9 k7 O
花宝石
7 }9 q3 E8 c8 s; c( W/ A
0 f+ ?% X& f" F2 `6 t! s/ E传说方腊祖籍是在安徽歙县,大约在方腊曾高祖时,歙县闹起了大灾荒,他曾高祖逃荒到浙江,在淳安桐树坞那个山岙岙(浙东方言,即山间平地)里落脚安了家。从此他们祖祖辈辈开山辟地,就靠种植漆树和桐树过活。 $ a% q7 D% I8 O; ~' a! N
9 E F- m! n" |) E
宋朝宣和年间,朝政腐败,连年兵乱、灾荒,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纷纷逃进荒凉、偏僻的深山野岙里去躲避灾难。方腊为人豪爽、讲义气,外地遭了灾难的穷朋友们都三两结群地来到桐树坞。由于方腊广纳苦难弟兄,不久,桐树坞就有四十来户人家了。他们互称兄弟,一同开山辟地,料理漆树和桐树。农闲时节,就在树荫下立拳坛、棒场,练习武艺,真是兄弟之间,不分彼此,一同过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日子。
- n9 u+ E3 L3 j3 g
3 I3 p7 e0 Q" W: w4 k/ Q: L7 l% I有一天,方腊和兄弟们正在东山坡上辟一块新梯地。当这块梯地将要辟好的时候,忽然发现梯地中央有一块光溜溜的大青石,兄弟们挖它挖不开,撬它撬不动,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方腊是个急性子,怕软不怕硬的好汉,这时,他扛起一把三十来斤重的开山锄,大踏步走上来,大吼一声:“是泰山,也要把你踢进北海!小小一块青石头作得多大的法?”手起锄落,只听“轰、轰、轰”三下,接着一声巨响,大青石在山坡上翻了一个身,轰轰隆隆地滚下山去了。回头看那挖开的青石底下,只见有一块白里透红、寒光闪闪的斗大玉石。方腊一见十分高兴,纵身跳下去抱起玉石。在太阳下,玉石的光一闪一晃,分外夺目。兄弟们都被这块奇怪的玉石吸引住了,大家欢欢喜喜围着看个仔细,还你一句,我一句地不住称赞。后来,不知哪个兄弟象“百事通”一样地说:“听老人们说过,玉石宝贝只有勤劳忠实的人才能领受;做尽坏事的人,即使玉石宝贝到了手里,也会变没的。” . A) z7 E' y! O, V
& L% Z, U% |7 s- ~7 {+ {- R
又一个兄弟接过话题说道:“啊!怪不得早晨天空飞五彩,原来我们桐树坞要出福星啦!” . B `3 k: t3 o# |- d& M/ g9 K
1 H$ O2 ]# d+ U) E6 h) x+ i方腊兄弟们围着花宝石真是越看越高兴,只有机灵鬼方七佛闷声不响。有一个兄弟问道:“七兄弟,大哥得宝,是我们的一件大喜事啊!你怎么不高兴?”。 ) V6 P# h! N4 R/ O
2 i2 [" l- {% K" Q3 f! Q/ Q方七佛好象心事重重地说:“兄弟,你们年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福中有祸呀!”
' L: l4 f0 t! P2 q& @# y' [! G$ T4 A8 S- g' x% c# G
方腊他们四十多个兄弟中,要算方七佛最聪明,兄弟们都称赞他能知古通今,很听他的话。现在,大家听七佛兄弟这么一说,好象一桶冷水劈头浇下,顿时从脑门凉到脚跟;刚才那股欢乐劲儿全跑光了。大家只是愣愣地看着方七佛。 ( h6 o: q! x0 c) e. U
- |: o7 i. p; |
方七佛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当今皇上十分喜欢奇花异石,贪官污吏们更是乘机大肆搜括。你们想想,那班黑良心的官吏知道以后,还会不流涎水吗?我想,不出一个月,狗官狼吏一定要来闹个鸡犬不宁哪!”
8 A, ?# H1 A4 p9 X- {; L
5 A! N/ e7 E# y- p( i. h V, v有个兄弟愤愤嚷道:“花宝石是大哥得的,又不是那些贪官污吏得的,这和他们屁相干!”。
% C3 A# T/ P; ?& B" h
7 \' b& Y, h3 G6 ?3 |) s$ `6 X- ^方七佛笑笑说:“贪官污吏要是讲理,天下怕就不会乱了!”
1 h2 e- c5 v( M& @" M0 {* H3 h8 P
9 b' e- t8 M: V9 O1 q% x; r紧接着,又有一个兄弟大声叫道:“大哥得的花宝石谁也别想抢去!要是那些贪官污吏真的来要,我们索性敲碎他的脑袋,给他点辣味尝尝,叫他下次再不敢来!” + q/ T- [2 z! n9 }5 U8 E1 [* a% p
7 o( f7 B, y0 o
方七佛的话,顶灵验也没有了。果然在半个月后,县城里来了两个公差,大模大样地叫喊着找方腊。方腊憋住一肚子的怒火回答道:“我就是方腊,你找我干嘛?” 2 _5 J D! m: s) q6 V- d
. Q, k: ^) P9 ?6 M+ r' h
公差恶狠狠地喝道:“快快献出县太爷的花宝石!” " o2 n: _# \! O1 i5 a% t8 ^0 f
2 t0 X3 y8 R) W, @6 K- u方腊听了哈哈大笑道:“我有一块花宝石,县太爷的我可没见!” ( @9 }! H7 [0 q
9 {) {2 u( ], y& V" t公差更凶了:“胡说,这花宝石明明是县太爷的!所有花宝石都是县太爷的,快快交出!”
8 P& D& G% J# Q. h5 Z* p4 q/ {; P. e2 h% W+ x: s5 w! z
突然,方腊背后有人大吼一声,亮出一把明晃晃的柴刀:“要花宝石的,先留下脑袋!” # e2 ~) N' d {1 m
( d( O/ s0 H2 u) i# i1 W u
两个公差一看形势不妙,扭头就跑。方腊兄弟们笑得捶胸拍腿。 / }' N& W; Q( g
5 v, r9 d3 i3 o/ F) s4 U5 u隔了两天,县城里飞来了一队人马。他们嚷着说要去桐树坞取花宝石,又说什么花宝石圣洁,冲不得邪气,必须直路去取,直路运回才行。这队飞扬拔扈的人马,逢民房就拆,遇庄稼就毁,一路横冲直间地奔向桐树坞。沿途的老百姓可遭了殃,个个气得两眼出血。后来,百姓忍无可忍了,不知哪个胆子大的人喊一声“打!”四面八方,男男女女,扛锄头的扛锄头,举铁耙的举铁耙,一下子就把官兵包围住了,只听一声呐喊,锄头飞舞,棍棒并起,一下子就把官兵打得头破血流,走运的留条活命逃回县城,到县太爷面前哭爷叫娘去了。 _3 F) l5 z3 z- B; K
" k% L$ h3 e5 s8 t- ]
县太爷一听,恼羞成怒,大发雷霆。立即调齐了五百精兵,杀奔桐树坞,口口声声要取方腊的脑袋和花宝石。方腊兄弟早已料定县官的心是越来越狠的,一定有大兵到来。他们背上刀斧、锄头,老早在箭门山外埋伏好了。五百官兵领头的才进桐树坞,连舒舒服服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挣着,只听得晴天霹雳,一声锣响,紧接着喊声震天,方腊兄弟们跳将出来一阵砍杀,五百官兵便头断腿飞,呜乎哀哉了。 $ \2 B$ R. P4 I( w( t" V0 Y
( l9 x9 E1 Y- x `4 X
方腊兄弟杀掉了官兵,获得了大胜。附近赶来助威的老百姓,都呼喊着,跳跃着,围上前来。方腊看见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是一个说话的好机会,便一跃跳到一块高高突起的一石上,对着成千的人群,举起手臂,高声喊道:“兄弟们,贪官污吏逼得我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家看怎么办?”人群中的方七佛晃动着拳头大声回答道:“只要大家一条心,天塌下来也能顶得住。官兵毛毛来多少,我们就杀它多少!” 3 G' {" i, P. L
" e( D! b1 I3 N5 ^
紧接着,人群中又有人喊道:“快把缴来的刀枪分给我们,让我们一块儿痛痛快快地去杀狗贪官!” 8 t" P# h* L% E! O* K* I* e6 c
# M" z9 w" ?( n) u1 V
不知多少人异口同声地喊道:“对呀!快分给我们刀枪!”
7 U* Z, n( L0 v' P6 ]' X1 n( D% B8 P: Q; e7 M" {8 f, q$ z
立刻,人群轰动了,那些分到刀枪的人,一个个舞枪弄刀;那些来迟了一步,没分到刀枪的人,一个个挥动着斧头,锄头……他们都咬牙切齿,恨不得一下子冲进县城,除掉那个狗县官才快活呢!。 . ` Y- h/ o; t/ v+ o
9 K. n) V% t* p开 库 分 粮 ( D8 x0 b: A8 t7 J
) l7 o8 C2 k* K R
有一年七月,天上有两个月光景没有下雨。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稻谷颗粒不收。大家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讨税,把大家从山地里收起来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一干二净。 3 |& N+ _" M, F3 G/ l3 f _& i* x! P
6 V8 ?: m$ d6 _3 `那日子真难过呵!方腊和穷兄弟们,自己肚皮饿得精瘪,一家人老的摇头叹气,小的哭叫要吃,可是粮食却一车一车的,不断往县城路上拉,把县里的粮库装得满满的。大家心里真气极了,都想把粮库里的粮食弄出来。
4 o+ C& A4 |/ F# ^& |9 T, Y( \& L/ k& A- q
有些性子比较急的人,看到被逼得走投无路,心头火起,三三五五会在一起,摩拳擦掌,打算动武去抢。方腊听了这个消息,连忙对大家说:“硬打容易吃亏,要想个灵巧的办法才是!”大家都相信方腊是最会想办法的,都齐声催他:“你快点想个办法吧,日子没法过啊!” 6 A/ X3 x) u! q" R# ], v5 G3 `: @
: E3 m' ?6 E! ~& B, H1 E x( ?其实方腊肚里早盘算好几天了。他见大家很齐心,便到私塾里去找老先生,问问他过去官府散粮是咋个散法的。这个老先生也是穷苦人,心肠蛮好的。他听方腊问起散粮,就叹口气说:“散粮要有官府的告示才行;现在的官府,他们哪里会散粮啊!” 8 `4 G1 m# t8 }
6 m6 s' |- Q& c `6 t6 V7 f
方腊想了想,心里一动,就问;“有了告示,他们就肯散粮么?” 0 Q" V" U; Z( P) t- z, X" _
. C, N# v# P4 U( u: M+ O4 q% z老先生回答:“那当然!官府有了告示,谁敢阻挡?”
1 c# H& x/ c$ |! Z$ ] G' h( n8 a' p% @2 h0 X
方腊又问:“告示怎样写法的?”
( a: A, `( ]% G- q5 R3 J
/ @& q3 \$ }1 s& k6 @7 s% h老先生又把告示怎样怎样写,告诉了方腊。 , P: x7 D& { P# z
; Q! d" L; g+ `( U5 L
方腊听完这些话,心里的主意也打定了,就说:“老先生请你写张告示,我们拿了告示,去向粮库要粮去!”
4 a/ R' s( c9 q0 ?* |6 k( v
2 h3 _# F1 d0 t老先生摇摇头说:“告示我会写,告示上要盖官印,哪来这颗印呢?”
2 T+ H) b f( U2 P8 Z. n% l
/ n( m8 K+ P/ E0 q方腊一听要官印,皱起了眉头。可是再一想,又觉得官印也没什么了不起,那不过是木头刻刻用来吓人的,难道我们自己就不好动手来刻么?想到这里,方腊便对老先生说:“你只要把告示写好。官印包在我身上好了。” 8 T0 Y0 m2 }7 D3 @7 I+ e4 F: C0 N; I
& l8 T. C* y8 e/ l9 a7 a5 `
原来方腊想好了一个妙计:用豆腐干来刻官印。这个办法真是好极了,豆腐干切成同官印一样大小,又是松松软软的,一刻就刻成了。 / G& M2 ^. ~ }$ x: S2 J0 v
3 F- H A& q$ k- @
等老先生写好了假告示,方腊也搞好了豆腐干做的假官印,往告示上一按,正同真的官印一模一样,不差分毫。老先生看了告示上的官印,也连连点头佩服。 + Q8 T9 {7 U/ Y! D1 C9 p( e8 |
4 O( G# m1 `( B方腊拿了这张告示,就领着全村的穷兄弟,到县城里去。到了粮库附近,方腊叫大家先在旁边小弄里等着,自己带了一个顶机灵的小伙子,朝粮库走去。走到粮库门边,方腊把假告示交给这个小伙子,对他说;“你在门边站着,看到我在里面把手一举,你就马上把告示贴在墙上,再去把大家叫来。”说完,就放大步子,直向粮库走去。 $ P6 {7 c9 L& S; n" w
6 w0 p) w' B: d" z- T) ?, ~( C刚进粮库大门,衙役就在过道上用刀拦住了他。衙役喝问方腊;“干什么的?” $ z& ~# N5 C3 k# f0 V
* u$ y! f( g; u7 P/ i/ G“领赈灾粮!”方腊拿起手里的米袋回答。
3 l: @1 d( \$ }! k" t# Q5 H: E
4 i, K1 B( Z9 `“县太爷没有告示,不能领!” ! O& S# y0 [ q5 S1 C
" t2 e8 p( i8 e" N0 e& C4 z v
方腊说:“有告示怎么办?”
2 v' S6 }- r) Z$ U7 G
6 L L3 b, w; Q' _“有告示马上开库散粮,没告示就抓你去坐牢!”
, k4 W! s8 {6 _% `9 \1 ?( M3 ~4 y' S4 \& B
方腊一看机会已到,就把手一举说:“好,一言为定!”便拉了衙役到门外来看告示。
7 u6 j! f+ n8 J) d! G1 b% F
/ r M/ N% F, [4 z' `$ i: I那个衙役朝墙上一看,果然是一张告示:端正的字体,朱红的方印,明明是县太爷出的告示么!他一时摸不着头脑,呆在那里了。这时,后面一大堆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叫;“县太爷告示到处都贴了,为什么还不散粮!”方腊对衙役说:“刚才你说的,有告示马上开库散粮。现在告示有了,快点开库;要不,我们自己动手了。” ; \$ D! c# b- Y" G- S ?0 D
3 i$ N! g% F5 Y; L衙役被弄得毫无办法,又怕人多手乱,闹起来不得了,只好放大家进粮库去。 7 n0 [# X% B. L# ]2 j/ ^
6 j: Y9 G1 p% e, P
方腊和大家进了粮库,一面搬粮,一面守住大门,不让衙役走漏消息。等到都把担子装满了,大家才高高兴兴地扬长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