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12 23: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助念前的准备工作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下旬,家母来电告诉我说:‘翁霓,爸爸要你准备十万元,说他要走了。’我则劝家母要提醒父亲专心念佛。家母也提及父亲身体很不适,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疝气,后来吃吃药就好了。家母又告诉我,父亲也曾问:‘衣服准备好了没有?’又说他要走了。而之后在与父亲的电话聊天当中,很明显的感觉得出来父亲体力大不如前,说话有气无力。由于工作的关系,无法立即返家探望病中的父亲,但由家母口中得知父亲身体状况不乐观时,我开始规划著为父亲助念的事,而且将为父亲助念往生一事,当作一件相当重要的任务在准备。但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帮人助念的经验,唯恐因为自己的缺乏经验或疏失而使父亲错失往生的机缘,这罪过可就大了。因此再将过去看过的、与为人助念往生有关的书,如‘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及‘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重新复习。由于父亲曾问:‘衣服准备好了没有?’为了以最庄严的佛门仪规为父亲准备后事,我尽可能地、多方面地向人请教,正式佛弟子在往生时应穿著什么服装。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套干净的卫生衣,一套居士服及一件海青。另外往生助念时可准备往生被给父亲盖,莲花被则是往生之后需要的。
虽然无法确定父亲何时准备往生,也尚未决定返家的行程,但当我问清楚了所有应为往生人准备的物品之后,一九九八年一月三日星期六下午,我前往佛教文物流通处将所有的用品一次都买齐了。除了上述衣物等必备用品(居士服、海青、往生被、莲花被、居士鞋)之外,我还请了两组莲花灯、一个往生牌位、及一只引磬。请引磬是因为‘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中提到,当临终病人意识不清时,可以用引磬提醒病人念佛(其实我原本不知道引磬长什么样子,而是佛教文物流通处的老板介绍而认识的)。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当时唯一的想法是,只要是对父亲往生有帮助的,应先要有万全的准备,这样事到临头时只要专心念佛就好,不必再为缺东缺西而烦恼。
为了事前能将临终为人助念的注意事项了然于心,我将‘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这本书一遍又一遍地仔细地阅读,深怕自己还有那些小细节没有注意到,该准备的东西没有准备好。关于为人助念一事,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最好请有助念经验的同修来助念,家人有时必须避开,以免临终人有亲情的挂碍而障碍了往生。”虽然希望能亲自为父亲助念,但又怕因自己没有经验,在处理过程中有疏失而误了父亲往生的大事,因此开始向各方打听,如何能请到助念团?但事情进行地并不顺利,当时又是过年前,我与中部又不熟,所以连络请教了好几处,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没有助念团。另有一些地方联络的结果,是有为往生后的人助念,但没有往生前的助念。还有一些是要先登记排队,最后能不能等到,还要看机缘。
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我翻开‘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的封底内页,找到妙音净宗学苑的电话,希望能请教廖居士。其实当时我并不认识廖居士,但对‘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中廖居士如何为老菩萨助念的过程并不陌生,因此想请教廖居士有关于为人助念及请助念团的问题。那一天是一九九八年的一月五日星期一上午,我在电话中向妙音净宗学苑的服务人员说明,想要请教廖居士有关为人临终助念的问题,妙音净宗学苑的服务人员给了我另外一个电话,很顺利地与廖居士联络上了。廖居士很有耐心地听我讲完问题之后,廖居士告诉我几件为人助念的关键: 第一:为人临终助念,不在人多而在于心诚,如果有很多
人助念,若无诚敬而杂念妄想纷飞,还不如一两个人至诚恳切地念,来得清净庄严,来得效果好。 第二:家人助念也有好处,要将父亲对子女亲人的亲情执著,转换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原动力。要告诉父亲,父亲因缘成熟得早,所以先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将来我们要往生时,父亲再随著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 第三:廖居士特别叮咛我,若能请到助念团是很好,但若请不到助念团,也不要心生烦恼。他告诉我在处理为父亲助念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清净心,因为清净心才能与佛菩萨相应。
在与廖居士的谈话过程当中,因为提到父亲的病痛,因为想到父亲可能不久于人世,心中悲痛不已。最后我问廖居士:‘廖居士,怎么办?我知道为人助念不能掉一滴眼泪,掉眼泪就是送亲人去六道轮回。可是又好像无法控制,每每想到父亲不久于人世,就泪如雨下。’廖居士很冷静地说:‘现在你是因为孝心的关系所以会流泪,当事到临头时,佛菩萨会加持,你不会流眼泪的。’我也请教廖居士在助念时腔调快慢应如何拿捏,廖居士说可跟著念佛机的腔调及速度来助念。和廖居士通完电话后,对于请助念团的事,已不再是困扰,我的心比较安了。
一九九八年一月五日星期一晚上,我与小姑谈起助念的事,小姑说如果真的请不到助念团,她愿意跟我一起回中兴新村帮父亲助念。主意打定之后,我告诉小姑:‘这次回去助念,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能抱著实验的心理来念佛,因为这是当生成就的大事一桩,是不能重来的。而且我有把握父亲一定可以往生,只是我们两个都没有助念的经验,最怕的是助念过程中有疏失,而阻碍了父亲往生的机缘,那罪过就大了。所以有时间要把‘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及‘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再好好复习几遍,到时候才能如理如法。’
这段时间几乎天天与家里电话联络,问问父亲的情况。家母是一位非常有智慧、明理而慈悲的老人家。当我告诉家母,现在家里最好不要开电视,只能专心念佛,全家最好只听到念佛机的声音,尤其父亲房间的电视更不要开,要让父亲专心听念佛机的佛号声。为了能让父亲专心念佛,上述建议家母均一一照做。家母也告诉我说父亲也说不想看电视,同时父亲胃口不好,吃得很少。家母同时转告我,父亲曾经问到:‘翁霓什么时候会回来,我有好多好多问题要问她。’家母还说,父亲开始很爱说话,每天都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跟家母说。有时到了晚上也不肯睡觉,就是要家母跟他聊天,聊亲友谈子女,好似想把好久都没看到的人都讲一遍想一遍似的。有一天晚饭后,父亲要求家母:‘你跟我一起念佛,好不好?’家母应:‘好。’于是两人便一同念佛念了十几分钟。又有一天晚上,父亲告诉家母:‘晚上不要关灯,关上灯他们会把我抓走。’还说他的袖子有鬼、肠子有鬼等,因此父亲晚上都睡不好,又说梦到家亲眷属来找他。一九九八年一月初,家母将父亲的上述情况描述给我听时,我心想:‘虽然我人不能回家,但我在台北读经拜佛,将功德回向给人在中兴新村的父亲,应该也可以。’我也告诉家母,请家母在家开始拜佛,为父亲忏悔,将此拜佛功德回向给父亲,而我也会在台北为父亲读经。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念《无量寿经》,每天能读几遍就算几遍,并将此一读经功德回向给父亲的冤亲债主。隔天我再与家母电话联络,家母说昨夜父亲睡得不错。我便鼓励家母要继续拜佛,我也会持续拜佛及读经。
一九九八年一月五日星期一,我持续读《无量寿经》,亦将此读经功德回向给病中的父亲。由于隔天星期二有整天的课,所以当晚较早就寝。但第二天一早起来,我的头晕得不得了,这是很少有的现象,我直觉地认为我的头晕与父亲有关。但我告诉自己,今天有一整天的课,一定要打起精神把课上好。当天下午三点多,上完最后一堂课后,我依照原定订计画,去了一趟景美的华藏图书馆。一方面为父亲助印经典,将功德回向给父亲的冤亲债主,一方面想去请教师父一些有关于助念的注意事项。师父告诉我几点临终助念的重要经验,对我为父亲助念的帮助亦相当大,这些重要经验包括:
第一:通常将往生的人,会不想吃东西,所以若父亲不想吃东西,不必太过担心。
第二:绝对不可以在父亲面前哭泣,以免障碍父亲往生。若家里其他人难免会难过,一定要到其他地方去难过,千万不可在父亲面前难过。
第三:敲引磬时,要敲在“阿弥陀佛”四字洪名的“陀”字上。
同时我也很肯定地告诉师父,父亲应该可以往生,只是很怕自己没有助念经验,而误了父亲往生的大事,所以事先尽可能地向多方请教。当天华藏图书馆结缘品架上放著妙音净宗学苑恭录的‘念佛往生净土事迹’录音带,我很欢喜地请回去听。约下午四点四十五分左右,妹妹从南投县草屯镇打电话给我,告诉我父亲已被送到医院,初步检查结果是白血球约一千三百。医师向家母表示,由于医院的规模小,对父亲帮助不大,父亲可能过不了今天,若希望父亲多活几日,建议家母将父亲立即送往台中荣总。家母当然希望父亲活下去,但是台中荣总离中兴新村更远,要家里医院两边跑,家母当时实在也已经累坏了,可能没有体力再支撑下去。家母真的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要妹妹打电话给我,问问我的意见。我最直接的想法是:‘回家念佛才有救,因为在医院没有念佛机,没有二十四小时的佛号声,对父亲是相当不利的。’但是我这种想法,在某些人看来,可能会说我是学佛学迷了,医生的建议我也不敢否决,所以我还是请家母作决定。当时我心里也想:希望父亲一定要等到我回去帮他念佛。
原本打算等学校课程完全告一段落之后,再毫无后顾之忧地、长时间地回去为父亲念佛。当时学校课程还有一个多礼拜才结束,其中一月十六日的一个重要课程,我是主讲者之一,是不适合缺席的。当妹妹第二次再打电话来时,我心里想:‘生死事大,应该要尽快赶回去。’我告诉妹妹,我明天(星期三)一大早到学校去将事情安顿好之后,会立即赶回去,大概到家也要星期三下午了。后来再一想,怕父亲等不了这么久,我也很怕因自己之一念疏失而耽误了父亲往生的机缘,于是边烧著晚饭边想:‘可能今天晚上立即动身较好。’烧好晚餐约六点十分,我开始与学校的同事联络,看能不能顺利地将学校的事做一个妥善地安排。约在六点五十分将学校的事安排妥当,至于自己孩子的上学及日常生活,三个已上小学的留在台北,由我的同修负责照顾,小女儿老四当时才一岁五个多月,平时是小姑照顾,就由我们带著一起回中兴新村。我在整理行李时,特别再一次地想清楚为父亲助念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是不是都已准备齐全了?是不是都带在车上了?我准备的东西包括数本‘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以及《无量寿经》,还有必要的联络电话等,其余已为父亲买好的往生及助念的用品,早已放在车中的行李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