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7 10: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佛法”,即成就智慧、觉悟圆满的方法。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传教,到以后南进的小乘佛教,以及北上的大乘佛教,直至传入中国后,分各宗各派的说法。若用历史的眼光讲佛法,只能说明外表,而没有深入骨髓。我今天试将这个大问题,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阐述。至于我这样阐述究竟是否能使各位得到益处,还要请各位指正。
哪三个不同的方面呢?第一,是比较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目的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说明佛法。第二,是以大乘佛法人人都具有佛性的真理为中心,说明我们还未成佛的原因。第三,是针对现代一般人的生活情况,介绍几点符合佛法修持原则,而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实行的方法。目的在使人人易于自己体验,逐渐引入,明白佛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佛法否认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其他任何宗教,除佛教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能做。
可是佛法却不承认有这么一位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因为佛法在基本理论上,根本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最初开始。佛法的理论认为,“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为其本身的思想便利起见,所发明创造出来的一个假想或假定罢了。
一般宗教的“宇宙开始”论,即是犯了这个错误。凭着自己有限性意思,硬说有个开始,因为有这么一个最初开始的假想,所以接着就弄出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来。问题是:上帝如果是万能而慈悲的,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人们,这些痛苦的众生,当皮球一样,一脚踢上极乐天堂更省事!可是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
其实上帝也是人类思想的假定。上帝这个概念,是由于古代人民震慑于宇宙间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如雷电、地震、海啸、瘟疫等而设定出来的。人类创造出来这个“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现象的奇妙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当时人类实际的需要,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这种观念,在人类政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它的价值。若要谈真理,这种人为的假定就很难自圆其说。
二、佛法是平等的
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佛教里至尊的“佛”却与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说明这一点,我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即通常我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他是一位印度的思想家;在佛教徒心里,他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千千万万、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但佛不是万能赐赏我们得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去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一切都是人们自证自取,自行自得的。佛告诉我们:人人都能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人人原都具有圆满智慧,只是像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人类恋着于外境现象与诸般假定设想,为所谓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一直到老死,还不觉悟!因此埋没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不能同时达到圆满的境地,不能从烦恼苦痛中解放出来。佛陀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成为和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没有高下之分。
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两个永远对立的单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这位万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救拔。人要得到上帝的恩典,死后才可以上天堂,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却永远不能成为上帝,上帝与人之间始终有一条鸿沟。
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求人人成佛,得到正等正觉,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总之,佛法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真正的佛法所说的道理。
三、佛法的教理是圆融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建筑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找不出像“你不可相信假神”之类的教义。问题是哪一个宗教的神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呢?这个争端,甚至用战争去求解决,都是没有结果的。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没有排外和专横的气氛。佛教不但与其他宗教有共同圆融的讲法,还进一步有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说法。广大菩提心和无尽庄严的菩萨行愿,以及甚深广大的空慧学,也是在任何宗教中找不出来的。佛教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因而教导之法各有所殊。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作用。任何一种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现世和未来得到利益和安乐。佛法这种包涵容摄万象的特性,真是广大无边,不尽其际!而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不是佛法!
四、佛是无烦恼的大自在
佛是自在的、从容的。佛不会发怒,不审判众生;佛不会发脾气,送人入地狱。如果人会入地狱,那是他自己的业力送他入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狱,佛还要入地狱去救他出来。所以,佛法决不会恐吓人说:“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则佛陀发了怒,就会送你入地狱”。相反的,佛法却鼓励人入地狱去度众生。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所以佛是度人无烦恼的大自在。
五、佛教是民主的
佛法的基本教义,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宽容性和包涵性,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现的,是宽容和民主精神。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绝对自由的发言权,都可以随便发挥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批评其他宗派的主张。其民主精神和重视真理的态度,发挥到极致时,竟至于“呵佛骂祖”;在阐明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道理时,居然说佛是“干屎橛”,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这种精神,何等彻底!何等豪放!在哪一种说教里,找得到这些表现呢?在其他宗教里,上帝或教主所说的话,是神圣不可过问的。所谓上帝的话,错也好,不对也好,教徒只许全部接受。但佛法却不然,佛教徒对佛陀所说的话,可接受或不接受。因为佛陀所说的道理,由于佛教徒根基智慧的不一致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说的某一部分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分的道理。在佛经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及听讲的人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总是劝导听众,研究真理,注重理性,从没有用威吓强迫的口吻或手段来叫人听从的。这是何等的包涵、民主及伟大!
六、佛法的爱是无限的
佛法博爱和大悲,是无限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佛法的爱,不只给予全人类,而且给予全生物。佛法不但叫人爱仇敌,而且叫人要爱异教徒。佛说“恒沙众生,若不度尽,誓不成佛!”进一步从哲理的观点来说明佛法的爱,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爱,和不可思议的空性合一,于了达一切法不可得中,无缘大悲,任运兴起!这个空悲不二的哲学思想,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深不可思议之处。这些教义,一下子是不容易弄懂的,需要我们去证悟、去实修。
佛见众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未成佛,是他们自己不够圆满。有修证的学佛人,能常常有“我与诸佛同一体”的境界;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惟有从这种高深的法尔境界里兴起的大悲与博爱,方才是平等的,无偏私的,最彻底的,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和限量的爱。这才是佛法的真精神!
七、佛法往生净土和永生天堂不同
一般不够了解佛法的人,认为死后登天堂,和往生净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其中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其他宗教里所宣传的天堂、地狱,似乎是和这个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人世是暂时的考验场,天堂或地狱才是真正人生之终点。这是一个有限的消极的错误论调。佛教所讲的净土,却根本与此不同,佛法的宇宙观是无限的。佛法中的净土是广大无边的,无穷无尽的。进而言之,佛法中了义的净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即是这个世界。《维摩诘经》里说:“心净则国土净”。你能自净其心,此土即是净土。所以往生净土,与投身这个世界,本质上并无不同,也绝对不是一切的终点!
所谓的登天堂、永生和上帝在一起去享乐,是一般其他宗教的假设。佛法根据因果的原理,认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无限永生的善果的。所以上“天堂”去享受,将你的善因享受完了之后,还是要掉下来的。像仰天射箭一样,势力尽了之后,箭又会跌下来。
前面所举的七点,目的是想用衬托的方法,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了解。
因此,我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还须说明的是: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在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
什么是大智、大悲及大能呢?
佛的大智,包括有两方面的大智慧: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面的。这个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这个横面智慧,佛家称为“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就是深入法性最深一层的智慧;“尽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
佛的“如所有智”,不但要透过凡夫、科学家、哲学家的境界,而且要透过圣哲们的境界,处于法性境地,不可思议的如如境地——法性实相。这种境界,非语言思虑所能及到,只能以“如”字来代表,所以这个智慧,佛法里名之曰“如所有智”。
什么是“尽所有智”呢?“尽所有智”就是无所不晓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说法,是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的。一个人怎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在今天,一个人一辈子研究某一种学问的一个专题,就够他一辈子努力了,哪能谈得上“无所不知”呢?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种智慧是不可能的。
基于上述的道理,佛法不教人在“所知的境”上努力,如科学家对于研究现象界的努力,或佛学家们对于考据经典的努力,却教人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把“能知的心”扩大和发展到最高峰,大智大悲和大能都会自然而然的显现。
佛法是什么?如果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