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小可不

上帝。。。佛。。。真主。。。等等很多。。他们到底谁才是NO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8 19: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根本就不懂宗教,因为你感觉不到自己需要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法师佛学答问:佛教跟基督教



问:佛教跟基督教有什么相同?请法师开示。

答:佛教,前面二次讲演大致上都介绍过了。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的教导,它是属于教育而不是属于宗教。基督教与佛教相同的地方就是上帝爱世人,佛法讲的慈悲也是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不同的,佛法不但是广泛的教学而且是非常深入的教学,它是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宗教的目的是希望众生能升到天国,这是在最后这个阶段不相同的地方,虽不相同但是并不矛盾,这个我们应当要晓得。我们在经典上能够看到,佛菩萨以及佛教导他的学生,对于上帝的尊敬绝不亚于宗教徒,甚至于比宗教徒还要超越。因为佛法经典里面对于天界里面的状况,说得非常详细,比基督教的《圣经》详细很多。

第二个问题,“基督教里的‘永生’和佛教里的‘往生’,有何区别?”

答:这个区别很大。不一样,完全不相同。基督教里面,它最高的境界是升天。这个升天他们不晓得,以为天堂只有一个,上帝只有一个,唯一的真神。其实,上帝太多了,数不清的。他们那个上帝,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忉利天主。你看看一个单位世界就有一个忉利天,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多少个忉利天?一百亿个,一百亿个忉利天,一百亿个上帝,你到哪个上帝那里去?何况忉利天寿命的确是比人间长得多、福报大得多,还是有尽的时候。佛告诉我们,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一百年,他们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也以我们这个算法,一年三百六十天,他的寿命是一千岁,他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寿命再长也有到头的时候,到头之后还要搞六道轮回,他哪里叫永生呢?看错了,不是永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同,那真正是永生,这个一点都不假。

第三个问题:‘天主教、基督教说他们一旦生天,永远不会再受苦,和我们讲得不同,请问他们是打妄语吗?’

答:他们没有妄语,他们说的话也是正确的。实在讲,其他宗教修行功夫也有浅深不相同。生天,我们知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有二十八层,他是生哪一层天,这在他们经典里面讲得不够详细。但是天人寿命长,天上福报大,正是所谓‘乐多苦少’,一般人很容易误会生天是永生,不会再受苦了。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忉利天人可能就是他们所说的天,中国人称‘玉皇大帝’。天人到什么时候才受苦?临命终时前七天。佛在经上讲,五衰相现前,他才感到恐怖,才感到苦。由此可知,他那么长的寿命,通常他没有觉得他有苦受,只有在临终之时,他才有苦受,这是很容易被人误会他是永生,永远离苦得乐,会产生这个误会。以忉利天来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我们以人间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假使天上也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他的寿命是一千岁,要到最后临终前七天,他才会感觉到有痛苦。由此可知,天人容易被顺境所迷,他很少有逆境,他被顺境所迷惑了,误以为生天是究竟。寿命虽然长,但有一定的寿命,寿命到的时候苦报就现前,而且还不免要轮回六道,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明了。

关于其他宗教的这些人,我们有缘分也一定要帮助他。帮助他生天也不错,无论在哪一层天上,我们在佛经上看到,都有佛、都有菩萨在那边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所以不全是我们人间有佛法,天上也有佛法。他在这个地方不相信佛法,他相信耶稣,要到上帝那里去,我们就帮助他去;去了之后,上帝天天请佛来讲经,他不就跟上帝一起听经了?这都是好事情。所以我们要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问:如何引导基督教的朋友、亲人来学佛?和探讨真正的究竟和三世因果。听说基督教耶稣有十三年的时间不见,记载在《圣经》,是否也去印度取经?也是菩萨示现,在西方国家行善?

答:度基督教徒,你这个心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完全好。我们跟所有宗教往来,不要有一个这样的心,就是想把他变成佛教徒。如果有这样一个心,宗教就免不了要有战争。为什么?争信徒,会打架,不可能和睦相处。我们如何跟他相处?我们尊重他、敬爱他、信赖他、帮助他,希望他是真正的基督教徒,希望他将来真正升到天国,亲近耶稣,这样就对了。我们要想把他拉进佛教来,他想把我们佛教徒拉去信他们,这个事情不是麻烦吗!这不是朋友之道。我们跟你交朋友,我不会把你家的小孩拉来,说:‘你叫我爸爸,不要承认你自己的爸爸,你要反对他,你要认我作爸爸。’这两家不就要打架了?我们对他应怎样?‘你要孝顺你的父母,要听你父母的话’,人家很欢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千万不要有这个念头。
佛教,基督教谁的层次更高并不重要,这些等命终之后自会知晓的,现在我们在辩论,也只能伤了和气,是一点利益都没有的,我是信佛的。但是我也不能就此否认基督教不好,只能说每个教有不同的教义,不同的层次,真正学佛就一心放下,老实念佛,到时阿弥陀佛自会来迎接你。信基督教的将来超生到天堂,到时候有个神通,具大智慧自然知晓一切。我们现在连自己的身体的身体都研究不明白,又怎么能知晓圣人的意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0: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宗教至少它有三个特质:
  第一个,它奉有一个无上权威的神,这是宗教的特色。
  第二就是我们讲人,生死荣辱,富贵穷通,好象都是这个神在作主宰,一切都是被这个神之所支配,这样大家才要崇拜祂,可见得这个崇拜不是甘心情愿的,而是被祂控制着,没有办法,不得不巴结,所以这是第二个特质。
  第三浓厚的迷信色彩,依赖的意味。
  这是宗教的三大特色。那么我们看看佛法是不是呢?佛法这三种完全都没有。佛里面讲「生佛平等」,你们想想看这句话的味道,众生与佛平等,还要把众生提在前面,提到佛的上面,不说佛生平等,说生佛平等,所以在佛法里头,没有一个崇高无上的神,没有!这个东西不存在。我们对于佛菩萨的尊敬,是对尊师重道,是这个意思,不是被祂所主宰,不得下去巴结祂,不是的!我们是尊师重道的敬。
  第二,佛法是自主的,是自立的;所谓是自作自受,不怨天、不尤人,这个命运是自己创造的,命运自己还可以改造。已经造了的,造了觉得不如意,还可以修正,还可以改造,这个权是在自己手上,不在任何人的手上,那些诸佛菩萨也无权来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命运是操之在自己,不是操之在祂,所以这个与世间宗教也不相同。
  那么佛教里面讲是智,讲理智,绝不讲迷信,你佛法的宗旨: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苦从那里来的?苦从迷来的,乐从那里得来的?乐是从觉悟才得来的,所以佛法教学的宗旨,是破迷开悟。那么从这里看,佛教那里是宗教呢?所以诸位学佛的同学,你们是在家,如果把佛教看成了宗教,是迷惑颠倒,对于佛法真是一无所知!出家人再要把佛法看成宗教,那他应该要下十八层地狱,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都忘记了,这成什么话呢?这是我们要明白的。
  今天世俗把佛教看成宗教,那么世俗学佛的人,他是不是宗教?他是宗教,他那个宗教,简直叫莫明其妙的宗教。你说耶苏,拜上帝吧,他上帝还有神呢,有权威。他把释迦牟尼佛也当作神看待,这不是叫莫明其妙吗?因为别人他那个宗教是真的!你把佛教看作宗教,是假的!你拜耶苏、拜上帝,上帝到时候祂还能够救你;你拜佛,佛不能救你,结果落得一场空,实在是冤枉,所以这个事实的真相,我们要搞清楚。
  “佛教”这两个字,它的含义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佛”这个字的意思,在以往讲《佛学概要》的时候,《佛学概要》里头第一章就讲得很清楚,在此地我们简单的说。“佛”这个字是外来语,是印度话的音译,它的意思是智能、觉悟:智则不愚,觉则不迷。与宗教完全相反,它是以智能为体,以觉悟为用,是大智大觉,这是“佛”的意思。教是教学,或者我们把它说成教育,也可以。
  佛教的内容,简单的来分,可以用三点就全部都包括了,
  第一个是无量的智能。所以佛说法是以般若为主,说法四十九年,讲般若经就占了二十二年,几乎是占一半的时间,它是以智能为主。
  第二点是无量的慈悲。如果没有慈悲,虽然它有无量智能,它也不会帮助别人,所以有无量的慈悲,慈悲是教化众生的原动力,在那里推动。诸佛菩萨不疲不厌在教化众生,你问祂为什么呢?祂既不为名,又不为利,祂什么都不图,实在是大悲大悲。
  第三点就是有教化的方法。我们今天讲教学法,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神通,所以诸位一听神通,你就想到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那叫神通,那错了!神通是什么呢?是讲能力,是讲方法。所谓「神」就是它的方法太高妙,我们普通人想象不到,他都能想象到,神奇莫测。「通」是通达而没有障碍,是这个意思。那么在佛法里面也叫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神通。所以用这三点,把“佛教”全部都包括了。而教学的宗旨,刚才说过,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八个字就是佛法教学的宗旨。在佛法教学当中,又分为二大系,就是中国所谓是宗门教下,这个是二大系,虽然在中国有十大宗,大小乘十大宗,二大系全都包括了,宗门呢?当然是以禅宗为代表,它的宗旨是以明心见性,就是修学成就了,达到明心见性了,我们一般叫它「宗通」。那么教呢,就是讲一切经论,依照着经典的理论与方法来修学,目的是大开圆解,达到大开圆解,这个时候我们叫「教通」。所以诸位将来在注疏或者是语录里面看到“宗通、教通”,就是指这个意思。这是我们先要辨别佛教与世俗的宗教,绝对不相同。
  佛教是教我们学佛,教我们作佛,宗教那是为神的奴隶,你也不能够作神,你说你学基督教,我的目的将来要作上帝,那不就造反了,那还得了,那它是在所不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 15: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5: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曰:今当略说佛法要义,引发信心,导归觉海。   问曰:佛法要义如何?答曰:佛法二字亦不可得,竟无一义一句,欲名何为佛法?然以因缘方便,佛法随宜如理而说,转缘多势,开合无定,今略说为大乘、小乘。有法能运众生,度脱无常苦空不净,得至常乐真净,故名曰乘。 二、小乘   问曰:其小乘法如何?答曰:了生死为因,离贪爱为根本,灭尽为究竟。   云何了生死为因?谓有生故则有老病死灭,有老死故则有忧悲苦恼。偏观若一一身、若一一尘、若内诸物、若外诸物、若诸有命、若诸无命、若诸有情、若诸无情、若诸地水气质、若诸风水电力、若诸各别离相、若诸众和合事、若诸色聚受聚想聚行聚识聚、若诸天类神类人类畜类鬼类、若罪业福业无动业、若欲界梵界无形类、若此处彼处无量处、若前际后际无住际:举要言之,一切皆是生住异灭──有为法。有为法故无常,无常故危迫不安稳,不安稳故是苦,苦故系缚牵引流转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无我故空,空故无可取著为真净者。既如是如实了知已,在此生死纯大苦海,如香洁衣忽沾粪秽,如姣冶面忽生疮疱,极起厌患,速求除灭,是为最初得闻“小乘真圣法流”之正因也。   云何离贪爱为根本?要脱生死身苦,当观此生死聚缘何而有,则知皆缘业有。罪业福业,皆缘驰求营为执取染著而有,而所以驰求营为执取染著者,则本乎情爱欲贪(亦曰我爱尘贪)也。爱根乎我,不明本无我性(无明);缘是盲然心动(无明缘行),缘心动故虚妄分别(行缘识也);缘虚妄分别故现五蕴,取执我我所(识缘名色);缘于五蕴执取我我所故,则有能见所见乃至能知所知(名色缘六入也);缘能所知见故,有根尘识三和合转(六入缘触),缘三和合则有顺违而生苦乐忧喜(触缘受也);故六入识心趋六受境,于喜乐则恋爱希贪,于忧苦则憎恶怨恨(受缘爱也)。夫本不见有我而我爱起于不自知,盲动以求乐者痴也,而憎恶怨恨则嗔也。然痴情存乎爱,痴是情识,故曰情爱。嗔则因乎违欲贪起,恒欲贪所乐所喜事,反缘起所忧所苦事而来逼迫,或障碍所欲贪之事令不得究竟,或破坏所欲贪之事令归失败,遂有憎恶怨恨。更进言之、依爱我贪生之情为标准,遂于前境而有顺违,故恋爱希贪憎恶怨恨皆本乎贪爱。而我与我所之界无定量,我身、我家、我国、我类乃至我世界、我天神。常情以身为我,身外则为我所。执我甚者,复以我所摄受为我,对取非摄受者而为我所,若以家为我以国为我所。执我深者,身亦降为我所,或以灵魂或以理性为我。所以然者,本无我故,妄情得起别别诸执而执我我所。我所在即贪爱所存,故必渴望永住存在。迫此渴爱,遂取著而造作善恶杂染诸业,复感来世生死之苦。而今生之痴情,则依往世爱、取、业有。三世流转,轮回无已。是故要舍生死,以离贪爱为本。   今别释之,爱谓内爱情我,贪谓外贪欲尘。欲尘者,生情所欲尘境也,而有精粗二种五欲。其粗五欲,则财产、男女、名誉、衣食、睡眠也。具此五欲者,皆唯人间之事,且所欲者皆在身外,故为粗劣。其精五欲,则美色、美音、美香、美味、美触也。此为欲界众生之所同欲,所欲遍一切境遍一切事,无间自身他身,有情无情,故为精胜。为离此二欲贪,故出家持苾刍戒律,因戒生定则胜劣欲贪皆离矣。了生死苦,情我已舍,但因无始积遗业习,其我爱恒起不自觉;情爱犹在,则离欲贪亦由强制,终难净尽。故色界无色界诸天,由禅定力虽离欲贪,禅定力衰还堕欲尘。故须依定精进修习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慧观,由定开发无漏真慧,从无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满足,则情业全消而贪爱永离矣。   云何灭尽为究竟?情爱欲贪离尽,妙应真常,知见解脱,我生已尽,出苦边际,更无后有。流转永寂,成辟支佛及阿罗汉。尚余先业所遗任运灭身苦依,谓有余依涅盘;遗业身舍泯灭无余,谓无余依涅盘:涅盘即究竟也。   问曰:此宗佛法何义而说?答曰:此所宗者即四谛也。生死是苦圣谛,贪爱是苦集圣谛,灭尽是苦集灭圣谛,了生死离贪爱是苦集灭道圣谛。道谛即三十七道品:了生死苦即四念处;而其离贪爱中持戒生定,即四正勤、四如意足;由定开发无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觉支;从无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满足,即八正道。亦同十二因缘有支,十二因缘流转即集苦谛,十二因缘还灭即道灭谛。小乘谓独觉、声闻乘:闻佛教声而悟修者谓之声闻,独自觉悟而修证者谓之独觉。虽获解脱烦恼生死,尚无大智大悲大行,故对大乘说为小乘。然小乘纯为出世法,全与人天俗教不同。未出家持比丘戒者,可预圣流,不获现世尽生死苦成阿罗汉,故必出家乃得修入,其要备于佛遗教经。而小乘教对于未具出生死善根者,亦以人天善法渐驯化之,一令依福舍罪不堕恶趣,二令回心向佛远作道种。若居家而求证涅盘,出家而反务世俗,颠倒甚矣!──-是为略说小乘要义。 三、大乘   问曰:其大乘法要义如何?答曰:菩提心为因,大慈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斯义深博微奥,盖重言之,言之不密,翻作世论流布,徒益大迷无当正悟。今且令略知名义耳,闻者当生希有之心,敬之念之!审之慎之!   菩提者觉也,菩提心者觉心也。或曰真觉灵觉自觉圣智。或曰真心本心坚实心体,种种名号如标指月,唯可神悟难以言求!然“大涅盘”既正翻“圆寂”,则“大菩提”亦当以“圆觉”为定义,是故菩提心者圆觉心也。圆常而本成实,觉如而绝依待,无可拟议,无可安立,无可趋向,无可修证,非诸世间名字语言思量分别所能得到,一切世间名字语言思量分别靡不寂灭。非获菩提心者不入大乘,故曰菩提心为因。   大慈悲者,所谓平等大慈同体大悲。盖亲证本不生大菩提心,现见一切有情圆同真心,非自非他不如不异,如来恒在众生心中转正觉轮,众生恒在如来心中造杂业因。是以等诸佛之慈力,体群情之悲仰,普救含灵如人护目,咸适幻缘如水呈月。“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犹如幻事等,虽有而无性”,故非世俗所云平等博爱可相比傅。此乃无量无边清净功德总持法身,万福之源万善之归,故曰根本。   方便者,谓种种方便行也。广为八万四千法门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法门,无不如理如量,流出乎圆觉心体,缘起乎大慈悲藏;举足下足从道场来,触著磕著皆自家的;顺手拈来宛然妙谛,称心施设总契真源;安妙高于芥孔,不是神通,握黑土为黄金,无非法尔;于一字中说无量义,于无量义不见一字;千名万相绝纵迹之可寻,炽焉分别而非分别,独坐孤峰赫声容之充遍,泊焉无为而无不为;三身千身亿身无量身,一乘三乘五乘无量乘;我为法王,法自在转;事事圆成,头头解脱:盖非世俗所云自由快乐可得附会。一一不可思议,尘尘常寂灭相,故曰究竟。   问曰:大乘涅盘之义如何?答曰:菩提心因,大慈悲本,方便究竟,皆涅盘义。依大乘教多说四种涅盘:菩提心因当性净涅盘,大慈悲本当有余涅盘,方便究竟当无余涅盘,总之名无住处涅盘。问曰:大慈悲本云何当有余涅盘?方便究竟云何当无余涅盘?答曰:苦有依尽非苦依在,惑染依尽福慧依在,故曰有余;如幻无性,妙离清净,故曰涅盘;种种方便,龟毛兔角究竟无得,故曰无余。亦可方便究竟,是无住处涅盘。亦可三皆性净涅盘,乃至三皆无住处涅盘,一究竟一切究竟故。   问曰:此义幽玄,依何经论教典可得研究悟入?答曰:诸大乘经大都圆秘,论义教相互有偏显,然亦相融无间。震旦所宏大乘教宗,就其特相之有力者分别言之,当研究般若宗(即三论宗)百论中论悟菩提心:盖百论荡一切邪见情见,中论尽空一切佛见(亦即我见)法见,杜绝妄想无出头路;于此透彻得过,则一切法不生般若生,般若生一切法不生矣。当研究瑜伽宗(即唯识宗)成唯识论发大慈悲:此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最为深显,了阿赖耶识与一切有情非一非异,缘起如幻无心外法,则普度众生即自净其心,大慈悲心自充生乎不已,而开发如来藏诸功德相,起信论谓“唯依净熏业识说有如来藏诸功德相”也。当依天台华严净土真言律宗具足修方便行。凡是若非已悟入大乘者,多倒执不可得之妙法,回为取相之杂毒,但成天台藏教三乘及人天法,于大乘中种为善根而已。   问曰:只究百论中论,或只究成唯识论者如何?答曰:理当圆具,功有偏用,智者随一皆入究竟。其次、究中百者或仅成天台通教三乘人;究唯识者或仅成天台别教信仰人而同藏教菩萨,此则假名菩萨而未入大乘者,实乃信仰佛法之人天乘。盖言非空遍计所执性得妙观察真智,不见依他起性之如幻藏海也。然其论义固皆圆实,特显入大乘之次第各有胜能耳。今引三义平等周足之一经一论以为证:若大佛顶首楞严经,前之三卷,悟入菩提心也;至第六卷选圆通竟,开发慈悲也;下则具足种种方便行也(亦可第四卷前半为开发大悲,其下皆是方便究竟)。若大乘起信论,初依心真如相示大乘体,悟入菩提心也;次依心生灭因缘显大乘自体相用,开发大悲也;下亦具足种种方便行也,诚以不如是者,仰承方便行之流,只成假名菩萨、独觉、声闻、人、天戒善,不能成佛菩萨。故求入大乘者,必先直抉根本无明而妙悟真心也。   问曰:此于宗门如何?答云:尽乎宗门所云参学。抑上论教法之安立相如是耳,若自发心求悟入大乘者,必入宗门;其真悟大乘者,亦未有不契宗门。若二祖参初祖,依止数年,引称种种经论一切不许,卒以悟发不可得心。时若有人集其问答而条理之,当与中论相等,其语气当尤同无著菩萨说中论入大乘之最初要义集也。此即是参,亦即由参得悟,然非讲习中百论者可得比拟。盖非已悟向上事,讲习中百亦同贪著戏论。提婆固言“破如可破”。竟无一字可得,有何中百论可讲习?故永觉作洞上古辙,谓若不先悟向上事,学此亦与教下讲习无异。凡教下岂徒讲习无交涉,即依之起观行,亦从意言所起假想,用虾为目,隔靴搔痒,未入深位而得真切,但是假名大乘人耳。故必令真参实悟,自明本来,佛亦不求,乃入大乘之正轨也。   宗门在先只指一二上根利智,直悟本心,即得究竟更无余事。曹溪后参禅者浸多,机器渐劣,根性亦杂,遂设五位三关等为拣择,要可为已参悟者道,若道外人则还作世谛流布矣,所谓知有及悟向上,唯是参悟本心,悟入与不悟入无二,一触悟入或千生万生不悟入,绝无修学位次可言,以一向佛如众生如故也。然依五位三关言之,其初悟入即是彻初关及正中偏位,犹教下初入欢喜地,此即开发菩提心也。宗下先参后学,既悟则可得论修学:偏中正位犹初位至七地,修戒修定修道品慧修世俗慧修因缘慧,而一以空无相慧为宗也。正中来位则八地,从第一义空转身而大用现前也;此即开显菩提心而成大慈悲,亦即是彻重关。盖在临济,此亦不论修学,唯能行一切事不昧本菩提心即得透彻重关;若起人情佛法等见,仍是悟之未彻,更深参究而已。兼中至位则八地至十地,成熟大慈悲而具方便行。兼中到位,佛不立佛,入真佛地乃得究竟,亦谓瞎正法眼而透彻末后牢关也。至是参学事毕,乃圆兴果后普贤方便行,尘尘不动,法法皆真,如永嘉则一见曹溪即参学事毕矣。谓之无事人,亦谓之闲道人,亦谓智慧佛,亦谓佛菩萨,亦谓无碍阿罗汉,亦谓大乘须陀洹。在天台谓之相似佛;在华严谓之信满人,犹善财重由文殊见普贤,成等佛界等众生界等虚空界心;亦同唯识顿悟直往菩萨。故曰:“ 夫宗门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盖就烦恼任运销落,可同须陀洹等;就断尔焰而获平等如实真智,全同清净法身如来;就成就功德庄严俗智,乃是住前菩萨。教中位次皆就此论,故亦回向安养、兜率。虽然,此正所谓方便行也。是以祖位亦人亦佛亦圣者亦凡夫,都无所住,一切不舍。然在宗门唯重最初悟向上事,故后代有宗教之畛。实则正须入祖位者乃能宏大乘教,否则自缚未解者不能解人缚,讲经说论修习教观,但能令得人天权小之益及种大乘善根,不入大乘。故如马鸣、龙树、无著、肇公、远公、南狱、帝心、智者、窥基、永嘉、永明、紫柏诸公,乃为胜耳!若不真参实悟,守黑空狂,唯执取语录机锋棒喝为宗者,不如学教念佛随顺信行远矣!盖画鹄不成尚如骛,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求大乘道者,本不限在家出家。然其最初求悟入时事同,既悟入则出家者当修沙门行,具无漏戒定慧功德;在家者随其出处之地位,修己利人,行菩萨道。要之,在家当自行教人兴崇十善福,出家当自行教人修证二空慧,壹以真觉大悲为本,则此皆是大乘之方便行门也。──是谓略说大乘要义。 四、小乘与大乘之关系   问曰:然则小乘亦是大乘方便行耶?答曰:如是!人乘天乘为利生法,声闻乘独觉乘为出世法;用利生法依福善舍罪恶,用出世法依空慧舍福善,一切舍则一切不生,大乘自体相用斯圆显矣。未悟入大乘而信佛学佛,具修人天声闻独觉乘法,则为假名菩萨权乘,即天台所判藏教通教及别教地前之菩萨也。抑小乘法,一一针对为入大乘而设:生不了其所始,死不了其所终(此非得夙命智可了,若阿罗汉能知八万大劫死此生彼之事,然八万大劫初生何所始,八万大劫后,又死何所终,仍不能了),非最切之无明苦耶?故修佛法者,皆从此发心,从此怀疑,从此参究,忽离妄念触证真心,则悟一切诸法皆涅盘相,一切众生皆菩提相。情不能入,缘莫能到,本无所欣,为何所厌!故曰了生死苦,发菩提心。情爱因乎执我,执我则虽行慈悲而终有我相为碍(孔耶等诸人天教所行者不能出此),如慈母之爱子,以子由我劳苦而得,复有期望孝养我念,亦因我爱而起。故非离贪爱而证无生我,不成平等大慈同体大悲;而灭尽生死烦恼,则正令离系自由得起无边方便解脱行也。唯小乘人由初不觉,依妄想观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生厌,乃但趣取灭尽,违背圆通,不知观苦是佛令发志求道方便耳。然有大善知识,则对于出家求道者,正可为说小乘令依修入,既修入则一转即得成佛菩萨。故法华会上一切声闻无不授记成佛,盖小乘正是入大乘之方便行,小乘究竟之涅盘即大乘方便净涅盘也。顾后代人师,既不能令人信奉如佛,又不能保其现身得成阿罗汉,则无宁先令悟大乘心耳。唯小乘正是入大乘方便,是以“无生死可出无涅盘可证”等言,非未入大乘贪玩生死之凡夫可得执著;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说,亦非夸妄之徒可得自拟。故大涅盘经中,佛对诸小果人则说常乐我净,而对诸外道人还说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盖外道未度脱生死烦恼,则依其生死妄想心计度贪著常乐我净,反引发尘劳增益其苦恼,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也。 五、佛法与人世之关系   问曰:佛法行世之益如何?答曰:佛法乃尽法界众生界唯一真正之宗教。凡世间教化兼道理德行而言,能为道理德行宗极之本源,能为道理德行宗归而究竟,谓之宗教,此非佛法无足当者,异乎谄媚庸陋之天人小教也!其利益人间也,高者深悟二空而通圣性,广修万行而福民生,解脱烦忧,开豁神智,疑畏消灭,意志清明;次亦信祟因果,戒除罪恶,修习悲敬,施济群众。盖其上者为余宗之所无,而其下者统他教之所有,则人天乘十善法也。十善兼乎戒定,析为十戒十定,一一戒一一定各有四种通德。戒四通德,十戒为本,则戒残杀、戒偷盗、戒淫乱、戒妄言、戒绮语、戒恶口、戒异舌、戒悭贪、戒嗔恚、戒邪慢是也。助成之者,为忍辱德。戒之增上则为施舍,一、修救护行(此无畏施,若救放生命,弭息兵灾,除暴安良,成仁取义等),二、修利乐行(此为财施,若保幼、养老、恤贫、济苦等),三、修礼义行(改良风俗,整齐文化),四、修喜舍心,五、修慈悲心,六、修正信心(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诚敬圆满成就圣尊,诚敬真实深妙正法,诚敬律仪和悦净众)。助成之者,为精勤德。定四通德,十定为本,一、薄欲未发定,二、离生喜乐定,三、定生喜乐定,四、离喜妙乐定,五、舍念清净定,六、有色无想定,七、空无边处定,八、识无边处定,九、行不行处定,十、想非想处定。助成之者,为安忍德。定之策发则为厌舍,谓厌舍戏闹,厌舍声嚣,厌舍寻伺,厌舍喜掉,厌舍乐著,厌舍意想,厌舍色身,厌舍空境,厌舍空识,厌舍空行,展转阶升也。助成之者,为精进德。十定是天乘法,人间教者学者已鲜闻名,况解其义!而保傅人道,则十戒尽矣。然志为人伦师法者,虽未能成平等大慈同体大悲,当修得离生喜乐定,涵养宏畅其慈悲喜护心,渐令充满一天地间。盖必通乎天德,然后圣乎人性,若孔氏之所谓“克己复礼归仁”,颜氏修之得三月不违仁,亦殆庶几矣。然此犹是人天业行,非有成出世心证无生法持真如性德藏乎其上者,则其源不清,其流杂染,而未足宗极宗归,故必得出家专修增上戒心慧学之比丘住持佛法,建人心正信善根也。至夫应真大士,随俗利生,则形类无定,莫可情求矣! 六、佛法与中国之关系   问曰:佛教在今中华民国当求如何利益国群?答曰:凡宗教超乎人生而普度人生,故不当有国界之见。孟轲生乎战国,世风同乎今代,彼仅为宗师仲尼以重其言者,犹不直粱惠王“何以利吾国”之国家主义,祗曰“有仁义而已矣”,况释迦清净正教哉!故住持佛教之比丘,不应心萦国家社会,效流俗专专分别乎私德公德,亦普教人人崇修十戒善,令皆成正士君子耳。虽然,即此所以裨益国群者,已大莫能京。大群之良,本乎小己之良,亦近世言群学者所能道;宗教淑其小己以正乎德,政治齐其大群以利乎用,喻之以医,宗教化民,究物理而明药性也,政治持国,和药品而医身病也(国家教育亦政治摄,士农工贾皆政治业)。然在信佛居俗之士,本其爱国群心,则当字曰中华民国佛教,率民崇奉,以令众志归极乎一,巩固国家机体,焕发国民精神,譬夫日光虽不□幽谷生,而集幽谷者则当宝之为吾谷明也。   理虽如是,但今震旦沙门,有未可自安于此者。佛法施行一切国土,贵适乎时而当乎机,随顺差别必观因缘。就吾国言,中国今为宇内贫弱危困之国,民心苟惰,政治飘摇,风化凌夷,生业艰苦,于是张扬爱国,尊奖利群,乃以图存。凡为自淑,非有封豕长蛇之行,食人壑邻之事,唯善无恶不违正义,救存援溺当赋同舟。是故沙门既悟我我所空,尤当持诸幻有乃至血肉骨髓,作法施财施无畏施,供养国家,利济社会。奋大勇猛,运常精进,国群有益罔不趋兴,先之劳之,无或稍懈,备世之急,脱民于险,此其一也。今世诸国森列,弭争乏术,有一不能独立者则群起分夺,大乱斯成。中国土广且肥,民众无匹,若非有以自卫自存足持一时趋势之平,则将召祸地球;而扰害人伦者,虽至强者尽成虎狼,弱者皆化虫沙,犹难底止。故今救护中华民国,即是救护大地人类。然非振导国中人人靡不尚行爱国利群,无以救护中华民国,则沙门之当勇施国民哀拯世人益不容已,此其二也。就吾教言,中国晚唐以来,达人虽众,陋儒亦多,每肆狂言辟佛,阴盗阳憎,心奉口违。故考民俗风习,虽皆信行佛教,而多不居为佛教徒,唯任出家二众僧尼游乎方外,若存若亡,鲜在家众持续传守,且时或凌折之。故我佛声光虽尝大振乎隋唐,浸衰者远,沦替及兹,已成千钧一发之势。今后全球当趋佛教是宗,现今中国有待佛教尤殷。顾佛教有坠落之忧,唯沙门负恢振之责。然则报酬佛恩,兴建法幢,摄化国民,开导世人,其可不勇猛精进于菩萨涉俗利生行乎!此又其一。今世异学异教风发泉涌,各称道真自成宗尚,互偏标榜竞为朋党。而中国人心当此泛应繁变之势会,伥伥乎莫知所皈依,较余土为尤甚。颠倒东西,淆混黑白,既目眯而意醉,乃冥趋以盲从,唯煊赫强盛之是崇,唯淫乐游戏之是美,娉娉乎浇习之形好,逐逐乎流誉之夸诞;真实之道理,淳净之德行,反回遹惑乱而靡敢尊亲。悲矣群瞽!痛哉众狂,天下斯倾,大道其沉!势非恒俗庸化之士可能挽回图救千一。菩提所缘缘苦众生,佛言“唯度迷情方顺佛心”,则正须以超世之身,转适群机,广行四摄,集大法众,结大法会,震大法雷,作大法事,捧佛日于虞渊,启人心之正信,此又其一。以故未可拘守沙门比丘杜多苦行,唯幽闲清净端居之是安。古师圣天、圭峰、大慧、紫柏,近德松风、月照,斯堪法矣!异日人心晋善世道康和,如来正教普被全球,多有在家菩萨宏修十善信护三尊,则出家者固应专习无上希有之法,精严无漏真净之行,克获圣果现身作证,以供天人神鬼瞻仰赞叹祟奉尊敬,虽然,蠖不屈不伸,行不冥不昭,今此有能克证无生法忍,现大士庄严相好殊胜尊特神通身,开化宁不尤广?在行者宜自知时耳! 七、中国佛教之整建与发扬   处今中华民国佛教四众信人,则当请政府废寺庙管理条例,参酌佛教总会教章,重建立佛教会。内以真实研究佛法道德,整肃僧众,清净律仪;外以勤勇施行慈善事业,辑和国民,淳正风化,广兴国民教育,陶铸国民人格,一洗揜偷琐陋委靡颓唐之习,令世人之耳目一新。则佛法可纶贯僧俗,布摄欧亚,同发本真大乘信心,咸归自性平等觉海。 (附注)本论为普陀关中最早之作,四年秋季即印行流通。亦名佛乘导言或佛学导言,为佛乘宗要论所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6 15: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善友!在这世事纷乱,人心浮动的时代里,我们有此机会,能够安心欢喜地听佛法,讲佛法,我觉得这是三宝的恩典,佛陀的慈悲!
  今天在信愿寺讲佛法,还是新年第一次,所以我便取题「光明」两字。我看到许多人,都热心求光明,都希望得到光明,无疑的,生活在光明中才能得到平安。但是在这宇宙之中,却充满了黑暗,谁能给你以光明呢?只有佛与佛法。换句话说:人们只能在信仰佛法之下,才能得到光明。
  我们常听到许多人讲,这世界是太黑暗了,无论那一角落,那一国家,都充满了矛盾与种种斗争,而得到刺激或苦闷。学佛的人了解这点,明白社会、世界的黑暗,因之想在黑暗中求光明。
  以佛法讲,世界人类之所以黑暗,纷乱,真正的问题就是自己。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很不错,很聪明,很有办法。其实,人类并不怎样聪明,也没有多大的办法。我们常把坏事当好事,而好事却没有人去做,尤其把那错误的事当作正确,认苦为乐,你想人类聪明吗?举个例吧,现在人类一天天聪明,科学文明也一天天进步,可是这种聪明所产生的是害自己的东西,给与人类本身的威胁是怎样呢?人人害怕战争的来临,担心原子弹的爆炸,这就是为聪明所误的大见证。所以今日种种的发明与进步的结果,都是祸害众人的。
  我非讲科学进步不好,而是指出人类根本不聪明,不能好好利用科学,反而被科学利用过去。这正如厨房里的菜刀,不用来切截食物,反而以之残害自己。因不能善用科学,所以科学虽进步而人类仍然生活在黑暗中,在黑暗中摸索着。佛法就是要在这黑暗中指出我们一条光明之路!
  人类处在黑暗中,常产生错误,恐怖,忧苦的心理,好比在暗室里,不是看不到东西,就是看错东西,有时候会把一条绳看成一条蛇,或把闪影子看成人身,或跑错方向。
  世界上的宗教,均自认为会指出人生的光明,所有的学问也自以为是真理。其实,真理只有佛法。释迦世尊在两千多年以前即成为佛,只有佛法才有光明。他的光明能给我们光明,照耀人心与普照大地。现在大家所念的「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明的意思。而佛救济人类有两种光明,大智能光与大慈悲光。佛的大智能光,让人类知道:没有出世以前是怎样的,死后又是怎样的,什么是善恶,且指出人类为什么会痛苦,指出痛苦之路还不够,还要解除痛苦,使能得到快乐,这都是他的大智能光所明明白白现示给我们的。如果我们能接受这大智能光,就不会有错误,随顺佛的大智能光去了解人生真正的意义。刚才说过,人类的聪明是靠不住的,人类的错误很多。舍利子有言:人们如果没有得到佛的智能光,就像是瞎了眼似的,什么都没有光明,外面的光也不能进来,就是这个道理。
  佛不但用他的大智能光照射我们,还用他的大慈悲光救济我们。没有一个时候,没有一个地方,不在救济我们的,他对我们比自身的儿女还关切。如果我们得到大慈悲光,心理就会非常平安,没有忧郁和苦恼的感觉。这正如一个小孩子独自行走在街上,心里很恐惧,怕跑不远路,会有别的小孩子来欺侮,如果母亲跟他在身边,他就不怕了,这是因为慈母慈悲的力量。学佛者如果学了佛还有忧郁、苦恼的感觉,就是还没有真信,还没有亲切地了解佛法,所以还没有得到佛陀慈悲的光照。
  佛的大慈悲光是处处有的,但有些人还说我为什么没有接受到,这就好象外面的太阳很大,而我们却把窗门都关起来,不让太阳进来一样。所以,只要我们能真正信仰,就可以做到没有烦恼与忧愁,光明也自会来临的。我想也许有人要问:我的心肠很好,也很信佛,为什么没有得到光明?我看见国内有这种现象:人们跑到菩萨的面前,要求菩萨给他成功与发财的机会,一旦希望没有实现,他就怨佛怪佛了,这种情形是不成的!要知道:信佛应该在任何环境之下,而毫无条件的。有了绝对的信心,自有得到佛光的机会。
  佛到世间讲述佛法给我们听,用大智能光与大慈悲光来照耀我们,使我们能生活在光明当中,得到两种好处:(一)成就事业──人类无论任何作为,都需要光明的指示,佛法的慈光可救济众生,使人人能心安理得,得到人间的快乐,一切的功德,一切大小事业,均能在佛的大智能与大慈悲光中展开下去,得到满足。(二)充满希望──在佛的大智能光与大慈悲光中,永远有无穷的希望,学佛者遇到困难决不灰心,不畏失败。因他们得了佛光,深信前途是光明的。
  所以,世间的一切困难,问题都在自己,如果人人都能接受佛光,还可藉此去照耀别人。自己有正确的观念,也可让别人受自己的影响,这就是佛救济世间的方法。今天在这里与诸位见面,谈佛法是救世之光,希望诸位能接受佛的大智能光,大慈悲光,永远生活于光明当中,敬祝前途无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0: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佛法”,即成就智慧、觉悟圆满的方法。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传教,到以后南进的小乘佛教,以及北上的大乘佛教,直至传入中国后,分各宗各派的说法。若用历史的眼光讲佛法,只能说明外表,而没有深入骨髓。我今天试将这个大问题,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阐述。至于我这样阐述究竟是否能使各位得到益处,还要请各位指正。   
        哪三个不同的方面呢?第一,是比较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目的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说明佛法。第二,是以大乘佛法人人都具有佛性的真理为中心,说明我们还未成佛的原因。第三,是针对现代一般人的生活情况,介绍几点符合佛法修持原则,而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实行的方法。目的在使人人易于自己体验,逐渐引入,明白佛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佛法否认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其他任何宗教,除佛教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能做。   
        可是佛法却不承认有这么一位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因为佛法在基本理论上,根本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最初开始。佛法的理论认为,“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为其本身的思想便利起见,所发明创造出来的一个假想或假定罢了。   
         一般宗教的“宇宙开始”论,即是犯了这个错误。凭着自己有限性意思,硬说有个开始,因为有这么一个最初开始的假想,所以接着就弄出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来。问题是:上帝如果是万能而慈悲的,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人们,这些痛苦的众生,当皮球一样,一脚踢上极乐天堂更省事!可是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   
         其实上帝也是人类思想的假定。上帝这个概念,是由于古代人民震慑于宇宙间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如雷电、地震、海啸、瘟疫等而设定出来的。人类创造出来这个“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现象的奇妙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当时人类实际的需要,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这种观念,在人类政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它的价值。若要谈真理,这种人为的假定就很难自圆其说。   
         二、佛法是平等的     
         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佛教里至尊的“佛”却与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说明这一点,我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即通常我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他是一位印度的思想家;在佛教徒心里,他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千千万万、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但佛不是万能赐赏我们得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去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一切都是人们自证自取,自行自得的。佛告诉我们:人人都能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人人原都具有圆满智慧,只是像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人类恋着于外境现象与诸般假定设想,为所谓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一直到老死,还不觉悟!因此埋没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不能同时达到圆满的境地,不能从烦恼苦痛中解放出来。佛陀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成为和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没有高下之分。   
         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两个永远对立的单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这位万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救拔。人要得到上帝的恩典,死后才可以上天堂,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却永远不能成为上帝,上帝与人之间始终有一条鸿沟。   
        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求人人成佛,得到正等正觉,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总之,佛法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真正的佛法所说的道理。   
        三、佛法的教理是圆融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建筑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找不出像“你不可相信假神”之类的教义。问题是哪一个宗教的神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呢?这个争端,甚至用战争去求解决,都是没有结果的。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没有排外和专横的气氛。佛教不但与其他宗教有共同圆融的讲法,还进一步有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说法。广大菩提心和无尽庄严的菩萨行愿,以及甚深广大的空慧学,也是在任何宗教中找不出来的。佛教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因而教导之法各有所殊。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作用。任何一种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现世和未来得到利益和安乐。佛法这种包涵容摄万象的特性,真是广大无边,不尽其际!而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不是佛法!   
       四、佛是无烦恼的大自在
         佛是自在的、从容的。佛不会发怒,不审判众生;佛不会发脾气,送人入地狱。如果人会入地狱,那是他自己的业力送他入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狱,佛还要入地狱去救他出来。所以,佛法决不会恐吓人说:“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则佛陀发了怒,就会送你入地狱”。相反的,佛法却鼓励人入地狱去度众生。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所以佛是度人无烦恼的大自在。   
       五、佛教是民主的   
        佛法的基本教义,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宽容性和包涵性,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现的,是宽容和民主精神。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绝对自由的发言权,都可以随便发挥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批评其他宗派的主张。其民主精神和重视真理的态度,发挥到极致时,竟至于“呵佛骂祖”;在阐明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道理时,居然说佛是“干屎橛”,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这种精神,何等彻底!何等豪放!在哪一种说教里,找得到这些表现呢?在其他宗教里,上帝或教主所说的话,是神圣不可过问的。所谓上帝的话,错也好,不对也好,教徒只许全部接受。但佛法却不然,佛教徒对佛陀所说的话,可接受或不接受。因为佛陀所说的道理,由于佛教徒根基智慧的不一致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说的某一部分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分的道理。在佛经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及听讲的人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总是劝导听众,研究真理,注重理性,从没有用威吓强迫的口吻或手段来叫人听从的。这是何等的包涵、民主及伟大!   
         六、佛法的爱是无限的
         佛法博爱和大悲,是无限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佛法的爱,不只给予全人类,而且给予全生物。佛法不但叫人爱仇敌,而且叫人要爱异教徒。佛说“恒沙众生,若不度尽,誓不成佛!”进一步从哲理的观点来说明佛法的爱,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爱,和不可思议的空性合一,于了达一切法不可得中,无缘大悲,任运兴起!这个空悲不二的哲学思想,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深不可思议之处。这些教义,一下子是不容易弄懂的,需要我们去证悟、去实修。   
         佛见众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未成佛,是他们自己不够圆满。有修证的学佛人,能常常有“我与诸佛同一体”的境界;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惟有从这种高深的法尔境界里兴起的大悲与博爱,方才是平等的,无偏私的,最彻底的,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和限量的爱。这才是佛法的真精神!   
         七、佛法往生净土和永生天堂不同     
          一般不够了解佛法的人,认为死后登天堂,和往生净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其中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其他宗教里所宣传的天堂、地狱,似乎是和这个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人世是暂时的考验场,天堂或地狱才是真正人生之终点。这是一个有限的消极的错误论调。佛教所讲的净土,却根本与此不同,佛法的宇宙观是无限的。佛法中的净土是广大无边的,无穷无尽的。进而言之,佛法中了义的净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即是这个世界。《维摩诘经》里说:“心净则国土净”。你能自净其心,此土即是净土。所以往生净土,与投身这个世界,本质上并无不同,也绝对不是一切的终点!   
        所谓的登天堂、永生和上帝在一起去享乐,是一般其他宗教的假设。佛法根据因果的原理,认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无限永生的善果的。所以上“天堂”去享受,将你的善因享受完了之后,还是要掉下来的。像仰天射箭一样,势力尽了之后,箭又会跌下来。   
         前面所举的七点,目的是想用衬托的方法,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了解。   
         因此,我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还须说明的是: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在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   
        什么是大智、大悲及大能呢?   
        佛的大智,包括有两方面的大智慧: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面的。这个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这个横面智慧,佛家称为“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就是深入法性最深一层的智慧;“尽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   
         佛的“如所有智”,不但要透过凡夫、科学家、哲学家的境界,而且要透过圣哲们的境界,处于法性境地,不可思议的如如境地——法性实相。这种境界,非语言思虑所能及到,只能以“如”字来代表,所以这个智慧,佛法里名之曰“如所有智”。   
         什么是“尽所有智”呢?“尽所有智”就是无所不晓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说法,是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的。一个人怎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在今天,一个人一辈子研究某一种学问的一个专题,就够他一辈子努力了,哪能谈得上“无所不知”呢?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种智慧是不可能的。   
        基于上述的道理,佛法不教人在“所知的境”上努力,如科学家对于研究现象界的努力,或佛学家们对于考据经典的努力,却教人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把“能知的心”扩大和发展到最高峰,大智大悲和大能都会自然而然的显现。   
         佛法是什么?如果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7 12: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不要太唐僧啊。
改变是来自内心,不是来自你的唠唠叨叨。
佛,不夺众生之愿。信什么是人家的自由。
这样传教,是让人反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6: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信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势头很猛,原因是该教有正确的真理和真实的力量。流行在中国的是经过改革的新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0 0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到底是不是基督徒呀!除了Bluetone,好像其他都不像....神也有得比赛的吗?还小啊?你们是不是进错话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1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