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20|回复: 1

文化遗产寻踪:在恩施过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8 05: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吃社饭已从当初的祭祀文化演变成如今不折不扣的饮食习俗
  ■恩施社节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来尊重自然、爱护土地的优良传统
  ■社节存在的价值,不仅是对农耕文化的记忆,也是对后代进行孝道和伦理教育的重要方式
  春节过后不久,在那桃红柳绿的时节,社饭的清香便会弥漫恩施城乡的各个角落。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恩施人开始过社了。
  社节是恩施最隆重的传统民俗之一,当地人称为过社,其规模不亚于春节,甚至持续时间比春节还长,故有“年后望过社”之说。以吃社饭和拦社为主要内容的社节,是恩施人每年必过的岁令节日。

社饭:土家人的传统药膳   
  多年致力于民族文化研究的贺孝贵先生介绍,恩施社节中的吃社饭,源自古代的社神祭祀。社神即土地神,我国原始的自然崇拜中,十分重视对土地的崇拜,殷商时对土地的祭祀就已普遍,周朝后称土地神为社神,原始的土地崇拜发展为社祭。这种原始的土地崇拜观念,直接演变成了后世重要的农事节日——社日。
  社日分春社与秋社,分别在立春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春天向土地神祈求保佑丰收,秋天收获后向土地神献祭以为酬报。吃社饭,即吃祭神后的祭饭,“先祭神,然后飨其胙”(南朝梁人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
  古时祭社有官祭、民祭之分,官祭为国家规定祭奠,在社稷坛举行。据清同治版《恩施县志》记载,恩施府、县两级的社祭相当隆重。民祭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农历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日,都视为社期,乡民以家族或家庭为单位自行祭祀,时间也无需统一。旧时,恩施境内土地庙遍布各地,凡节期庆典都要祭祀土地神,社期敬祀土地神,更是人们最看重的祭祀行为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重视春社,基本不过秋社了。过社时祭祀土地神的仪式也逐渐淡出,演变成只吃社饭的饮食文化习俗,据《恩施县志》记载:“社日,采蒿作饮,杂以肉糜,亲邻转相馈赠,谓之社饭。”每当社节来临,勤劳贤慧的农家女便上山采摘野生香蒿,洗净切碎,装入布袋,在水中反复搓揉,除净苦水,即成新鲜社菜,也有的在锅中用文火焙烤,制成干品保存。然后,将社菜与腊肉丁、豆干丁、野葱、大蒜、糯米等混合蒸熟,社饭就这样做成了,吃起来糯滋滋、香喷喷的,让人回味无穷。
  恩施人吃社饭,多请亲朋好友或左邻右舍合聚品食,并相互馈赠。由于社蒿(野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能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所以社饭是土家人的传统药膳。随着时代进步,如今社饭越做越精,已成为当地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美食佳肴。每年社期,市场有社菜卖,酒店餐馆乃至超市都有社菜、社饭出售,社饭被评为恩施州十大名吃之一。

拦社:二次葬俗之遗风
  拦社是恩施社节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即在春社日之前,祭扫新坟。
  社日前,三年内新丧人家开始为亡人拦社。拦社即到新坟上进行祭奠活动。祭扫新坟必须在社日前进行,故称拦社。
  拦社一般要请花锣鼓班子,因此又称拦响社。花锣鼓班子可由主人家自请或由亲戚人家请,一个花锣鼓班子俗称“一拨锣鼓”。除花锣鼓班子外,还要添置旗、伞、宝盖等物,祭坟时插在坟上,这是一种仪仗形式,即以一定的规格送死者灵魂真正进入鬼魂世界。
  四旗一伞二宝盖为一套,民间有旗代表战旗,伞代表万民伞,宝盖代表銮驾之说。过去旗、伞、宝盖皆为篾扎纸糊,现在也有用毛巾或被面代旗、布伞代纸伞的。宝盖因工艺特殊,还是纸扎,并有很多讲究,第一年拦社扎一台,第二年拦社扎二台,第三年拦社圆坟扎三台,一般装饰有花鸟等,复杂的扎人物故事,如十八罗汉、八仙过海、双龙抱柱、观音坐莲、金童玉女等。第三年拦社称圆坟,要给坟墓挂红布祭幛,由最亲的后戚人家准备祭幛。挂祭幛时,有碑的坟在碑头扎成绣球状,无碑的坟沿坟环绕一周。
发表于 2009-2-8 0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道具需要的真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4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