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7575|回复: 34

龙原貌(部分之一)——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 13: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原貌(部分之一)
  龙原貌(部分)
  材料整理计划
  一:排除蛟龙为虚构生物的可能。
  小1:龙之产生绝非图腾组合
  小2:龙与皇帝之间的瓜葛是其被神话的原因之一
  二:进行龙的原貌复原
  小1:列举大量古籍内容,推测龙之原貌
  小2:收集材料,推测龙之性情喜好
  以上非目录,整理顺序依整理需要而定
  龙原貌——龙之产生绝非图腾组合
  现代最容易接触到的龙形象多为“九似之龙”,王符认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王符的说法基本可以概括汉代以后传统的龙形象,之后龙的形象不论如何变化,都来源于此时的九似(当然这里的九也有多的意思。)。
  图腾组合说,大多时候也会以汉朝以后的龙下手,分析龙形象的来源,但实际这种“九似之龙”却是汉朝建立后的产物。说的直接些,图腾组合说只能说明“九似之龙”为神话产物,其之前的龙则与“九似之龙”则大有不同。
  那么汉代何以会产生“九似之龙”呢?这恐怕还需要从汉朝建立者高帝刘邦说起。
  古籍记载刘邦之母在大湖边休息时梦遇神灵,此时雷电大作天昏地暗,刘邦之父前往探视,见到刘邦之母身上有蛟龙盘旋。此事后不久,刘邦之母怀孕,生下刘邦。刘邦出生后脖子较长,鼻子高。当时人觉得他长相似龙。(还有一说则为其父见龙与其母交合,因此怀孕,到也符合龙性淫的说法《广雅》中称有鳞曰蛟龙,而“九似之龙”刚好有一身似鲤的鳞,由此可以推断刘邦之父所见之龙正是“九似之龙”的原形。)。
  在汉代初期,见过龙形象的人并非很少,秦在剿灭眼罩韩魏齐楚的过程中,使得无数旧国达官显贵家中的物件流入民间,记录着各类珍禽异兽的器皿藏书也在此列。当时这些物件都被认为是保护自身不被鬼魅侵袭的护身符,因其这些物件也被大量复制制造。大家对珍禽异兽的认识从未如此清晰过。因此汉代百姓,对九似之龙的接受程度非常之低。
  但这并不影响九似之龙最初缔造者的热情。
  看到这里你想必已有些明白汉王朝为什么出现“九似之龙”了。
  汉朝以前的历代君王均为圣人之后,例如夏王朝帝王均为大禹之后,殷商王朝帝王均为五帝之一的帝喾之后,周王朝帝王也是帝喾之后。汉朝之前的秦帝国帝王则为五帝之一的颛顼之后。
  刘邦深通驾驭人心之术,自然明白如果坦白说自己是贫民之后,必然会被百姓轻视,心怀不轨之徒更会依次为借口推出某个圣人之后起兵作乱。人们经历了秦始皇短暂的郡县制帝国后,对圣人后裔的崇拜之情并未消退,推翻秦王朝的几支大军统帅大多都是名门之后,而刘邦手下的张子房正是贵族出身。
  发现问题后不久,刘邦就找到了较好的“家世”。故此有了刘邦为刘累之后的说法。刘累为夏朝孔甲通知时期的御龙氏,陶唐氏后裔(尧帝后人),其逃离夏朝后经过几番周折,有一支刚好留在了高祖的家乡,如此以来,刘邦就有了这位祖先,再加上刘邦之父与其友人所见的种种龙迹,汉朝就与龙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下一步即是要美化龙。
  刘邦明白,刘累虽为陶唐氏(尧帝后人),但其出生在陶唐衰弱的后期,无功绩,亦无传奇,唯有其与龙的关系可以利用。
  谈到刘累与龙的关系,难免要谈到夏朝国君孔甲。即位之初,孔甲眼前的夏朝政权稳定,即位数年后,从天上降下雌雄两条神龙,落于夏都。如果是在大禹时代或是夏朝建立初年的启时代,这种情况都是十分常见的。大禹是舜帝的继承者、人间鬼神的首领,与昆仑的神灵是十分熟悉的,所以在他治水的时候河伯等神灵才会出现为他提供帮助。到了启时代,启继承大禹的余威,曾经数次乘龙拜访天帝之居。但后羿反叛之后,夏朝的统治者与神灵失去了联系,《大夏》之舞已不能像启时期那样大会鬼神。
  实际上龙与夏朝早在大禹时代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中康一朝开始大禹以及其子启蛇身人面的形象一直对夏朝后来的继承者有着极深的影响,何况早年大禹正是黄龙所化。龙在汉朝以前的形象一直是鳞虫的首领,能使身体变换颜色,大小自如,长短随意,到春分的时候它会登天飞翔,秋分的时候会落下在河流中遨游,虽然神奇,却也不是非常罕见。但夏启龙迹却少了许多,到了孔甲时代,已是一龙难寻了。所以孔甲将天降两龙当作神灵对夏朝重新眷顾的信号绝非胡思乱想。
  但下一个问题是谁来养龙?由于长久无龙出现,原来专门养龙的豢huan龙氏是畜龙人董父的后人,其家族已经很难找到,经过一番辛苦寻觅后,早年学徒于豢龙氏的刘累被授予了畜龙的任务。孔甲随后封刘累为御龙氏,掌管饲养神龙。数年后,雌龙病死在畜龙池中,刘累举家迁移,不知去向。于是有了刘邦认其为祖的情节。
  可以想象一下,数千年前帝王宫殿中的孔甲手持礼器,听到天降二龙后的喜悦之情,孔甲养龙,绝非一场政治宣传,夏朝百姓对降龙的反应不会高,因为龙在当时,其地位只是诸多珍禽异兽之一,虽代表天神,但其代表意义却远不如凤鸟、麒麟。
  而此时的刘邦,却不能如孔甲般悠哉,美化自己的家世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只会为反对者话柄。
  因此如果凭空美化刘累,则太过露骨,难以服众。如果只是美化龙,则可以起到间接美化刘累,又可不使其美化企图过于明显。自此自刘邦开始的汉代帝王,开始了对龙的美化工程。
  汉朝之后的龙因此多了背后的八十一片代表九九阳数的鳞片,并开始集合诸多动物的优点。
  附录:刘邦与龙的传说
  史记载刘邦酒醉后常有龙在其左右。
  斩杀白帝子,被白帝子之母称作赤帝子。(白帝子即白帝之子,白帝即五天帝之一,称白招矩之神,道教称之为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赤帝子即赤帝之子,赤帝即五天帝之一,称赤熛怒之神,道教称为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因刘邦斩杀白帝子,汉朝尚火德。
  五德,也叫作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古代帝王以各种现象来判断自己王朝的五德属性,刘邦被白帝子之母称为赤帝子,所以刘邦认为自己属于火德。因此他建立的汉朝也崇尚火德。其比较明显的表现即汉朝旗帜多用赤色。刘邦能斩杀白帝子,也正好证明了其与龙的不同寻常的关系。(因当时白帝子化身为巨大白蛇,古人认为动物中能与巨蛇相抗的多是龙类)。白帝子母亲在道边哭诉自己儿子化为白色巨蛇挡路,被刘邦一剑杀死的事情,被刘邦几个认识的人听到,转告刘邦,自此刘邦才知道自己是赤帝子。
  图腾组合说称龙的原形为蛇,某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征服其他几个部落后,将蛇图腾与其他部落原有图腾的一部分结合,因而产生出龙图腾。
  这类说法的漏洞很多,观察古代文字中的龙字后我们可以发现,龙字一直以来都与蛇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即是——角。河南安阳出土的大量甲骨中,含有“龙”字的很多,其最大特点即是有角,而后世对龙的第一认识即九似特点,却没有在龙字中表现出来,就是说龙角即识别龙的关键,有角即龙,无角则不在传统意义上的龙族之列。
  被鉴定为商代文物河南安阳的甲骨恰巧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即商朝人并未将龙有九似作为龙的最大特色。事实上图腾组合说从一开始就犯了极大的错误,其误将“九似”理解成了“就是”。似与是的差距有多大呢?以猫为例,我们可以说猫,头似虎,爪似狮,毛似兔(或狗),尾似某类猴,声似婴孩……即是说在进化过程中,任何动物都产生出了与其他动物的相似之处,这是环境需要,如果刻意去观察动物,我们可以发现,任何动物身上至少都有几处与其他动物相似的部位,也可以说龙的九似也是这种现象。而汉代帝王如果利用此点进行美化龙的工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们在当时已极少能见到龙,政府的大力宣传之下,人们的意识中“九似”慢慢转化成了“九是”。这是对龙的错误理解。
  且如果说“九似之龙”在三千年前的商朝还未完成的话,那么之前黄帝、颛顼、帝喾、大禹、夏启等帝王所乘的龙又是什么呢?
  商朝的图腾为玄鸟(一说玄鸟即燕),周朝人崇拜凤凰。它们都不会有心思造出“九似之龙”。可以说这个图腾组合的过程在周朝前不存在,因为之前的龙尚无“九似”特点,且在当时龙的形象出现已久。春秋战国则没有帝王有能力完成图腾组合过程。
  由此可以推断,龙有九似只能是由汉代帝王创造,但这种九似之龙并不是汉代之前人们所认识到的龙。
  图腾组合说否定的仅仅是一种对龙错误的理解,而非否定了真龙的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3: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原貌(部分之二)
  史记载刘邦酒醉后常有龙在其左右。
  斩杀白帝子,被白帝子之母称作赤帝子。(白帝子即白帝之子,白帝即五天帝之一,称白招矩之神,道教称之为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赤帝子即赤帝之子,赤帝即五天帝之一,称赤熛怒之神,道教称为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因刘邦斩杀白帝子,汉朝尚火德。
  五德,也叫作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古代帝王以各种现象来判断自己王朝的五德属性,刘邦被白帝子之母称为赤帝子,所以刘邦认为自己属于火德。因此他建立的汉朝也崇尚火德。其比较明显的表现即汉朝旗帜多用赤色。刘邦能斩杀白帝子,也正好证明了其与龙的不同寻常的关系。(因当时白帝子化身为巨大白蛇,古人认为动物中能与巨蛇相抗的多是龙类)。白帝子母亲在道边哭诉自己儿子化为白色巨蛇挡路,被刘邦一剑杀死的事情,被刘邦几个认识的人听到,转告刘邦,自此刘邦才知道自己是赤帝子。
  图腾组合说称龙的原形为蛇,某个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征服其他几个部落后,将蛇图腾与其他部落原有图腾的一部分结合,因而产生出龙图腾。
  这类说法的漏洞很多,观察古代文字中的龙字后我们可以发现,龙字一直以来都与蛇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即是——角。河南安阳出土的大量甲骨中,含有“龙”字的很多,其最大特点即是有角,而后世对龙的第一认识即九似特点,却没有在龙字中表现出来,就是说龙角即识别龙的关键,有角即龙,无角则不在传统意义上的龙族之列。
  被鉴定为商代文物河南安阳的甲骨恰巧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即商朝人并未将龙有九似作为龙的最大特色。事实上图腾组合说从一开始就犯了极大的错误,其误将“九似”理解成了“就是”。似与是的差距有多大呢?以猫为例,我们可以说猫,头似虎,爪似狮,毛似兔(或狗),尾似某类猴,声似婴孩……即是说在进化过程中,任何动物都产生出了与其他动物的相似之处,这是环境需要,如果刻意去观察动物,我们可以发现,任何动物身上至少都有几处与其他动物相似的部位,也可以说龙的九似也是这种现象。而汉代帝王如果利用此点进行美化龙的工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们在当时已极少能见到龙,政府的大力宣传之下,人们的意识中“九似”慢慢转化成了“九是”。这是对龙的错误理解。
  且如果说“九似之龙”在三千年前的商朝还未完成的话,那么之前黄帝、颛顼、帝喾、大禹、夏启等帝王所乘的龙又是什么呢?
  商朝的图腾为玄鸟(一说玄鸟即燕),周朝人崇拜凤凰。它们都没有必要造出“九似之龙”来巩固地位。可以说这个图腾组合的过程在周朝前不存在,因为之前的龙尚无“九似”特点,且在当时龙的形象出现已久。春秋战国已经是诸侯国时期没有部落,诸侯国确实有各自的图腾,其图腾大多非常复杂,代表其氏族。无法再将其图腾改成龙那般造型。龙在当时同时被诸侯国肯定为独立存在的灵物,而不是某个诸侯国专用的。它地位一般(如凤凰爱吃龙脑,可见龙的地位在凤之下)。春秋诸侯祖先大多是尧舜的血缘极近的后人,或是姜尚或其同事的后人。龙地位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因它性淫,(龙性淫,能与牛马鱼……交配,龙生九子,龙的儿子模样很多,各有不同,就是这个原因,九的意思是多,即很多动物都可以与龙交合,其中伏羲捕获的龙马是龙和马交配的结果。)古代求雨,有时会请美丽处女立于大湖或高山旁引龙。诸侯国的家世强横,没必要找性淫的灵兽造势。即是说诸侯国既没有实行图腾组合的能力(其各自图腾已成型,无法转化为龙),也没有实行图腾组合的必要。汉朝帝王强化龙,以说明祖先刘累能力高超。由此可以推断,龙有九似只能是由汉代帝王创造,但这种九似之龙并不是汉代之前人们所认识到的龙。
  图腾组合说否定的仅仅是一种对龙错误的理解,而非否定了真龙的存在。
  龙与鳄鱼
  湾鳄是龙原形的另一个猜测,但很明显它是一个错的离谱的猜想。
  鳄也叫澳大利亚咸水鳄、河口鳄、新加坡小鳄。体长可达6~7米。吻较钝,吻长不超过吻基宽的2.2倍。第四枚下领齿嵌入上领边缘的一个空隙内,闭口时可见。下颚联合向后延伸仅达第四或第五下颚齿。后枕鳞通常缺失或代之以1~2枚小鳞。背面探橄榄色或棕色,腹面苍白,幼鳄体色略淡,饰有深色斑点,或体色深面有浅斑;吻色浅明。前颌齿4(很少5齿),上颌齿13~14,颚齿15,齿总数64~68。
  一些学者认为湾鳄的体型,外貌与龙类似,且其凶猛庞大,龙很可能是其被古人神化后的产物。
  但这种猜想却是很站不住脚的,首先龙的形象的最大特征是——角。无论是商周时代的甲骨,还是在其之前的时代出土的大量玉龙,都可以证明龙必有角,无角似龙者只能作为龙的近亲,而非真龙。
  那么湾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它与其他鳄鱼同是龙的近亲之一,即鼍龙。古籍中对鼍龙的描述大多为龙居住在南海,嗜好睡觉,力大无穷,背上尾部都部有厚甲,夜晚喜欢吼叫,吼声能震动四邻,其凶猛时能做小的跳跃,不能飞行。
  以我们今人的认识来看,鼍龙的外形不正与鳄鱼吻合么?且古籍中杀鼍龙者甚多,却只有数名得屠龙者,可见古人将二者划分的很清晰。
  又有山西襄汾县陶寺村之夏代木鼍鼓出土更说明了鼍龙非龙,这里出土的鼍鼓成桶装,为树干挖空而成,外表有彩色,从内部发现的大量鳄鱼骨板来看其表面曾以鳄鱼皮包裹。
  夏代与龙的关系已不必强调,既然夏朝人以鼍龙皮为鼓,夏朝人是不可能去杀死与帝王祖先有关的龙,就说明了鼍龙与龙绝非一类。
  此时我们可以说,鼍龙非龙已成定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3: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原貌(部分之三)
  龙类九种
  以下为古代神话传说、杂史、正史中的龙的形象集合。
  龙的耳朵听觉不好,所以称其为龙。是聋的谐音。
  龙是鳞虫之长,王符称它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嘴巴旁有胡须,下巴下方有宝珠,颈部咽喉以下有逆着生长的鳞片,头上有尺木,又称博山。即角。无尺木的龙不能上天,
  龙的背后有八十一片鳞片,代表九九阳数。
  龙的声音就像敲击铜盆所发出的响动。
  能呼出云雾,此云雾既能化为雨雪,也能化为火焰。龙的火焰在湿润的地方会越烧越旺,如果用水去泼,火焰则会变得更大,以人间的火焰接近龙火时龙火自会熄灭。
  龙为卵生,有记载称其交配时形体会如同两条小蛇状。
  龙喜欢美玉,爱吃燕肉。害怕铁器、菵草、梀叶、五色丝、蜈蚣、凤凰。喜欢吃燕肉的忌讳渡水,祈雨者使用燕肉祭祀,镇压水患的用巨大铁器(铁牛、铁虎),像激怒龙是用菵草,祭祀屈原时用梀叶、五色丝包粽子投入江中则龙不能食用。
  龙喜好的事物与龙骨、龙脑、龙角、龙齿、龙胎、龙涎合用可增加药效,不喜欢的事物则会相恶,使病人病情恶化或起不到效果。
  龙身上的部位主要可以用以驱邪,正气、通血、健忘、大出血,但龙骨又有五色之分,故此还须以后细说,这里特别说明,龙脑只能治疗痢疾。
  吊,龙的近亲(一说为龙生),一说为龙头鼍身,又有书说它是龙头鳖身。主流说法为龙头鼍身。
  吊栖息在水中,也有时居住在树上,主要活动地区为福建。
  有传说吊常常与鹿一起出现。
  吊会泻下一种粘液被沾上的草木被称作紫梢花,可以治疗男女生殖器疾病。
  吊直接留在水中的粘液称吊膏,很难保存,一般器皿无法承载,只有鸡蛋壳,樟木盒可以保存,有毒,可以治疗皮肤顽疾、红肿等。人以龙为标准,将与龙外形接近,并有些特异功能的动物划归为龙族,龙族九种分别为龙及其与多种动物交配的后代:
  吊——龙的变种,盐龙
  蛟——龙的变种
  鳄鱼——土龙,鼍龙
  穿山甲——龙鲤
  蜥蜴——山龙子、猪婆蛇
  壁虎——守宫(古人将他与蝾螈划同类)
  **——仙蟾
  龙类九种——石龙子
  石龙子又名泉龙、石蜴、蜥蜴、猪婆蛇、守宫、祈易。守宫是壁虎名,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蜥蜴、蝾螈、壁虎难以区分,故此这三种动物常常一起来说,到了明朝才有详细区分,但仍未普及,我在这里将与蜥蜴外形习性接近的石龙子算作蜥蜴,守宫即壁虎,古人叙述与今人调查无异,故此不再详细叙述。以下材料全出于古籍,无现代材料。故此石龙子是否蜥蜴,不可依此为判断。
  外形:龙子与蜥蜴外形相似,身形细而长,尾部与身体颜色皮肤一样,它的外形就好像蛇有四只脚,去掉四只脚就好像蛇一样,
  能力:此物生于山石间,可以吐冰雹,善于祈雨,故此称石龙子,
  性情:好斗,喜欢吐冰雹。
  产地:石龙子生于南方山谷、山中石头间,
  捕获过程:小石龙子容易捕捉,捉住后掏出内脏,晒干即可用药。
  整体蜥蜴之药用:体型巨大全身为黄色的称蛇医母,又名蛇舅,不能左右中药食用;体型小而全身黄色见人不逃走的称龙子,可以入药;全身五色,体型小,尾部为青碧绿的称为蜥蜴,蜥蜴不会用毒咬人,可以入药;全身纯黑,体型小,生存于墙壁见的称为蝘蜒,有剧毒,咬人必死,也有说蝘蜒即守宫(壁虎)的,也有说他是蝾螈的;蛇师生于山谷,头大尾巴小,颜色有的青黄或有白斑;用药时一般只用生活在山中草木间的五色蜥蜴,五色全的为雄性,是上等药材,颜色不全的为雌性,药力比较差。
  其主通血脉,可以治疗男性生殖器疾病,女性妇科病。
  附录:十二时虫即变色龙,也有说他即蜥蜴或守宫者。
  龙类九种——蛤蚧
  蛤蚧,又称仙蟾、蛤蟹。蛤蚧是因其雌雄互呼其名而得名,雄为蛤,雌为蚧;仙蟾是因为它的头部像蟾蜍、青蛙而得名。
  外形:头似蟾蜍,身形像大个的壁虎。尾巴很身体一样长,背后有细鳞,好像蚕子,土黄色,或绿色,有古锦文。
  能力:药用,眼睛有毒,可作毒药,不致死。
  性情:雌雄相随,早晨和傍晚会鸣叫,抓获一只,另一只则会跟随,被追逐时会自己咬断尾巴自救(药力在尾巴上),交配时相互抱住。
  产地:大多生活在岭南的榕树与城楼中。
  捕获过程:蛤蚧需要首尾完整才能入药,所以捕获时往往要一击杀死,不能给它咬断尾巴的时间。
  整体药用:味道咸,有小毒,去掉眼睛后,可以用来治疗咳嗽,肺结核,妇科疾病,男性阳痿。驱邪。
  古人祈雨以蜥蜴作为人质来威胁龙只是一种猜测,古人相信,蜥蜴为龙子,其自己也能引来风雨,只是今人猜测,龙与蜥蜴应属近亲,所以同类相感,龙才降雨灭火,龙非耳聋,而是耳背。故此古代以蜥蜴祈雨者往往在水塘边进行仪式。
  龙对祈雨,并非只有一条做出反应,也有几条一起做出反应的情况,古代传说中还有元始天尊驾驭五龙降雨的记录。想必一龙做出反应是常见现象,因为龙很少,一个水塘能有一条已是难得。这个方法所以之后无法再用,恐怕也是因为做出反应的龙越来越少之故。
  同意你对龙发雷降雨雪的猜测。还有其他可能么?
  关于蛟龙生子将姑娘变为近似蛟的动物的事情,应属阴阳二气互相影响的结果,后来许真君将其治疗痊愈大概也是调理了其体内阴阳。蛟后来被消灭至所剩无几,也大概可以证明此法不可用。
  白蛟大概属于异类,被人钓上岸,证明其各项能力不如其他蛟。所以可能它的毒性不高,也可能是厨师做了处理。
  海市蜃楼在高空处,海蛟在水中见到海中有人有物,想要捕食,所以跃至空中,在空中喷出云雾降低下降的冲击力,长久以来一直如此,就造成了古人认为蛟中有一种能造出蜃楼的种类,实际是古人观察有误。
  龙类中偏阳者很多,龙、蛟、鼍龙、蛤蚧都可驱邪。应属其肉可以增补阳气所致。三台命星即阳气所聚而成。
  龙蛟等发雷降雨雪应属其本能,我们可以推测,它们做了这些事后会耗费很大体力,需要休息。但阳气等是其本质,不需要补充,正常饮食即可。
  杀穿山甲与堤坝上属于古代禁忌,所谓禁忌就是无理由,无原理的一种常识,它甚至不像吃龙肉者不能打雷时出门般有个可以说出的神秘解释。如果说其原因,大概为古人见穿山甲长期挖洞,所以认为其身体内有挖洞的能源,因此有了这个禁忌,但古人对此没有做过类似解释,很可能还有其他原因。禁忌即流传许久,屡有验证,但无法找出原因的保护自己的常识。
  关于导寒气一说,目前还只停留在猜测阶段,是否石龙子吐冰雹即导出体内寒气还未可知,至于龙吞雷也与此一般,同属猜测。如天取龙一说成立,则龙顺雷而上就不是吞雷而是随雷,那么就不存在导寒气的猜想了。石龙子也是如此,中药中之石龙子性寒,正符合蜥蜴为冷血动物之定论,山中石龙子很可能有吐冰雹这一能力,且记载中强调吐冰雹的是百余只大蜥蜴,即小蜥蜴很可能不会吐冰雹,或吐冰雹的能力不高。这正如老蛟才懂得变化一样,与体型、年龄关系很大。
  石龙子吐出的冰雹,很可能只是冰块,古人无天降冰块一说,应是将冰雹、冰块算作一说。故此见石龙子吐冰块,误以为与天降的冰雹同。
  人之出生,在于灵光,而灵光的形成又与其母亲怀孕有关,灵光属阳气凝聚投射而成,父母的阳气必然与孩子形成有关。而男女生殖器是怀孕的必要部位。补充阳气自然可以补益它们。
  蛤蚧相随与龙无关,蛟性恶、吊怪异、鼍龙好静……龙族各有其特色,只是它们都生有四足,又与龙相似处颇多,至于习性,龙生九子且都性情不一,何况近亲呢?
  龙与蛟常常同时出现,或许此二物有其共同的交流方式,吊为龙子也应能与龙交流,至于其他则无其与龙同时出现的记录。
  传说中的龙不但有生死,且有几类龙性命不过三年,龙不是神灵只是一般生灵,它们大多数空有神力而习性很平凡。这个神力不过是人为其所定的一个称呼,真正的神灵秉持天道,龙不过是其驾驭的万物之一。古四川曾有龙被擒住后放置在佛寺,被烟熏死的记录,古人亦时有发现龙骨,故此推断龙有生死,如常物。另谁说龙是神灵的?
  至今没有龙死后附身的传说,龙既然是纯阳,死后自然只有三魂,大概应散的比人更快些。
  除佛教的神灵是将其他宗教神灵吸收后伪造的外,其他世界各教神灵所崇拜之神灵恐怕同属一个团体,不过称谓不同罢了。只是有些宗教将灵气所聚而无实体的神灵称作天使罢了。
  佛教本是无神宗教,释迦牟尼去世许久后,印度佛教被孔雀王朝历代君王看重,佛教徒质量发生变化,又原来的少数追求解脱的教徒,发展成了又大部分迎合君王喜好组成的宗教团体,一切佛经记载都产生于这个时代之后,释迦牟尼时期的佛教不但无神,且释迦牟尼本人也不信神灵会帮助人们,否则其也不会追求永恒解脱了吧。难道不见佛教历代高僧无言鬼神者,反而是一些修为不佳的佛教徒才会写些关于鬼神的书籍。其原因正是因为佛教高僧已经剥除了扭曲教义,看出了佛教真谛。谁说佛教神灵与道教神灵和平相处的?佛教神灵主要来源印度教,印度教神灵大多源于传说,无神灵显现于时间的记录。大概为人们对天道猜测而产生的虚拟之物。又或为道教神灵之另一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5: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眼花了,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7: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没有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8: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目前位置网上最全的龙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8: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734067622 于 2009-1-22 13:19 发表
太多了吧呵呵

看的眼睛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8: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性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2: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难懂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21: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