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有为与军阀吴佩孚素有交往。1923年10月,吴佩孚为了庆祝自己的五十大寿,大肆铺张。康有为欣然提笔,为吴佩孚撰写了寿联。$ e, ?) A: B0 C0 S6 p3 H, w: |: @
5 }( g3 A' o4 x) x; F这年腊月,康有为从关中赶往嵩山,吴佩孚为尽东道主之意,专门派自己的亲信杨云史陪康有为游览嵩山。游完嵩山后,康有为先至嵩阳书院,又到崇福宫。在崇福官,康有为发现院里有一只绿色殿顶脊兽,像是古代遗物,便询问宫里的道士。道士说这脊兽是汉武帝修万岁观时留下来的。康有为对着脊兽好一番端详,爱不释手。他认定脊兽是汉武帝时的遗物,便生了将这脊兽攫为己有之心。
+ ?4 b2 x- T/ z$ l4 j3 a& c. N" L5 u! G3 x! g) r
在这里,顺便添一段小插曲:
+ [9 [& \4 {1 _) {: ^" Q8 O5 T
( m$ f% M: V4 G( h4 X1 R" S1923年8月17日,康有为到西安讲学,在游览卧龙寺时,意外地发现这里存有一部《碛砂藏》。这部经卷是南宋时期江苏碛砂镇延圣院的僧人历时九十一年才刊印完成的,共有6362卷。在全国范围内,卧龙寺保存的《碛砂藏》是最完整的一部。, Q+ q% G0 N0 A' J* i' Q# _( J
; l2 J4 t# W I! {) V2 i康有为看了,顿时就爱不释手。他提出,要以自己的《哈同花园藏》经作为交换条件,将《碛砂藏》带走。' D( c/ S0 @: W
) F0 T5 {/ v" | W. V; K) T# F
寺院中的住持见寺中法物就这样被人带走,心里很是不安,便将此事告知佛教界有关人士。众人对康有为的行为十分不满,便派人索要,康有为却拒而不还。后来,有人便将此事诉诸法院。法院向康有为发出传票,要康有为归还《碛砂藏》。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最后康有为不得不交出《碛砂藏》。3 ?, ?* s: o- H; X' m6 O
. Z" `2 O, x4 v有了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康有为却并未接受教训,这次来嵩山,竟又看上了那件脊兽。 ?- Q. C3 q6 K
- b$ \0 a4 ?. c6 C1 l! B+ Z% k0 s
很快,康有为要离开嵩山了,他对那只绿色脊兽耿耿于怀,便派人去崇福宫把那绿色脊背抬来,小心地放于车内,然后才心满意足地上路了。/ ^1 g2 u& k/ g& W" e+ W* B
; y/ P$ K% o, K* K' r) V康有为走后不久,县师校长申阁岑听说了此事,心中便愤愤不平,认为康有为偷走了嵩山宝物,实在是徒有圣人之名。他立即召集学生一百余人,发表了义正词严的讲话。学生们听了校长的讲话,一个个也义愤填膺,他们一起跑步追赶康有为,一直追到五里堡,才将绿色脊兽追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