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214|回复: 1

从理想到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6 13: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提要:

先秦儒法等学派都是在春秋战国“周文疲弊”背景下应时而起的“务为治”的政治学说。其中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孟子侧重的概念是“义”,政治理想是“王政”;荀子侧重的概念是“礼”,政治理想是“礼制”;韩非的核心概念是“法”,政治理想是“法治”。“仁”“义”“礼”“法”的变化来源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调整。孔孟荀韩四人的具体主张虽然不同,但都坚持人道实践原则一点是一致的。在此原则下“义”、“礼”特别是“法”对于前者表现出的恰是一种合理的承接关系。

儒家学说是针对春秋战国政治上的分裂趋向而产生的。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落,五霸迭兴,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习语有“周文疲弊”、“天无天子,下无方伯”等语,儒学便是对于社会政治上下失序所作的回应。牟宗三先生论先秦诸子的起源问题,认为孔子创立儒学与老子讲无为,都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是非常允当的(见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简体字版。)。中央政权由统一趋于分裂,再由分裂归于统一,儒家学者对于社会政治新秩序的重构也随之出现一个由理想到现实的演变过程。儒法等学派都是“务为治”的政治学说,其中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孟子侧重的概念是“义”,政治理想是“王政”;荀子侧重的概念是“礼”,政治理想是“礼制”;韩非的核心概念是“法”,政治理想是“法治”。由孔子的“仁”和“仁政”,到孟子的“义”和“王政”,再到荀子的“礼”和“礼制”,体现出儒家社会政治理想由较为高远到较为现实可行的发展演变。但是从整体上说,儒家所构建的社会政治理想,无论是孔子的“仁政”、孟子的“王政”还是荀子的“礼制”,从来都没有实现过。这就产生出一个问题:对于无法实现的社会政治学说是否还要坚持?实际上孟荀二人继续探索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对于孔子的修正过程。

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概念的,但是孔孟荀三人又各有所侧重,尤其是孟荀二人还直接对立,这又产生出一个问题:究竟谁能代表儒家?实际上很难简单地说“仁政”、“王政”或是“礼制”代表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庄子·齐物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非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则无论另一方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是错的。我们认为,儒学由孔子的“仁政”,到孟子的“王政”,再到荀子的“礼制”,次次修正,又一一落空,所以最终贯穿儒家的并非“仁政”、“王政”或“礼制”的具体社会政治主张,而是孔孟荀三人共同具备的人道实践原则。具体主张不断变化,而基本原则是不变的。

而到了战国后期,坚持人道实践原则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韩非。从思想概念上说,韩非的“法”和“法治”正是对于“仁”和“仁政”、“义”和“王政”、“礼”和“礼制”的逻辑继承,并最终使儒家“定于一”(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的理想得到实现。

钱穆先生论李悝时儒家与法家的关系指出:“魏文侯是先秦政治界一大怪杰。文侯实为春秋转变战国的一大关健。文侯手下有子贡弟子田子方,子夏及其弟子李克、段干木,又曾子子曾申的弟子吴起等。曾子、子游、有子等登在积弱的鲁国,只好讲些仪文小节的礼,幸亏得李克、吴起等在魏从事政治活动,始将儒道发扬光大。故孔子死后,儒家形成鲁魏两派。”又说:“法家乃是从儒家出来的。儒家在初时只讲礼,只讲政治活动,到后来曾子等人却退化来讲仪文小节。但传到魏国去的一派却仍然从事政治活动,遂把儒家原来的宗旨发扬光大。通常总认曾子孟子一派为后来儒家的正宗,其实就儒家的本旨论,法家毋宁算是儒家的正宗,曾子孟子等在鲁国的一支反而是别派。古代贵族的礼一变成了儒家的士礼,再变成了墨家的墨礼,三变便成了法家的法。”(参见钱穆《从先秦学术思想变迁大势观测老子的年代》(熊伟整理),载《古史辩》第四册下编。)所论极富启发。

司马谈《六家要指》说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即认为诸子都是以参政为目标的。而比较严格地说,先秦诸子中最早得以与当时现实政治结合的是法家,在战国时期。其次是道家,在西汉初期。最后是儒家,在西汉中期(西汉中期汉武帝“独尊儒术”与此前法家与道家的政治实践还有所不同,就是“阳儒阴法”,儒法兼用。西汉中期以后儒学实际上并没有成为惟一的正统政治思想,法家思想同时也得到重视。儒家思想对现实政治政策只起一种辅助、维护的作用,所谓“独尊儒术”只是名义上的独尊,真实体现出汉代政治本质的是法家思想。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王道、德教指儒家,霸道指法家,明确揭示出汉代自开国以来兼用儒法的事实。)。在此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韩非“是从儒家出来的,始将儒学发扬光大,毋宁算是儒学的正宗”。由此而论,韩非“法”和“法治”的思想恰是对于孔孟荀三人的一个承接,代表了儒家学者对于社会政治新秩序探索的一个最终结果。

以下分别对“仁”“义”“礼”“法”作一概述。

一 孔子的“仁”和“仁政”

人道原则的建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对曰:‘人道政为大。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孟子·尽心下》:“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荀子·礼论》:“礼者,人道之极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可知“仁”的本义就是“人”,“仁道”也就是“人道”。“人道”不是相对于人类社会内部各阶层之间利益的一个概念,而是相对于天道、自然的一个概念,是面对天地自然而将人看待作人。在此意义上“人道”又可以称之为“人文”。

《易传·贲卦·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

《易传·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

《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纩,组文之物。”

《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

相互交错的线图叫做“文”。古称青黄赤白黑合为五色,青与赤为文,赤与白为章,白与黑为黼,黑与青为黻。可知“文”字的最初含义是与图画、丝织有关。由错画为文、五色成文,“文”字就可以引申为人类一切有秩序的创造,引申为人类一切人为的活动。“人文”一语所强调的就是人类社会的秩序性和人为的创造性,是人类一切有秩序的创造活动的总称。先秦诸子常由与自然的天道相对应的意义上讨论“人为”,如《庄子·秋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荀子·礼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庄子所说天人的“人”和荀子所说“性伪合”的“伪”,都是人为的意思。先秦诸子使用“人文”这一概念较少,使用“人道”的概念更多,但都是从“人为”的意思上说的,恰与现代学术中的人文、文化概念相对应(古今中外对于文化的定义很多,可以不严格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文化的客观解释,即把文化看作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如古罗马人所使用的文化一词常用以指耕作。这一文化概念是和自然相对的,其中没有进步的含义,也不含有褒贬,有一种生存方式就有一种类型的文化。另一种解释是把文化看作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典型的行为方式,其中具有文明、进步的含义。这是从17 世纪下半叶西方学者建立文化学以后重新赋予的解释,按照这种解释,文化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和物质创造,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人工创造出的第二环境,是一定范围内社会成员的行为典范和价值观念,总之它是“好的”东西,是进步的同义语。它的内容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等。第一种解释较第二种更加广义,本文所指即第一种解释。)。?

先秦诸子早有互绌互非的现象,学术界也多注重对各学派观念的判别,如果某些观念与某一标准不符,往往就被判定是后学所为。但孔子是以“多闻”、“多能”、“博学”而著称于世的。儒家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立,不是由孔子所独创,而是经孔子对于以往所有知识加以选择的一个结果。“六艺”是经选择后的“百科全书”,孔子只是在选择的过程中,贯入了他作为儒家创始人的“人道”用意。选择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舍弃。孔子虽然强调学习,但有些知识却是他不愿意学习和讲授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述而》,《论语·先进》,《论语·公冶长》)与社会现实生活无关的事情,即使孔子的个人感情愿意接受,也是不能做的,所谓玩物丧志。另一方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卫灵公》,《论语·雍也》)与社会现实相关的事情,即使孔子的个人感情不愿意接受,也是一定要做的,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鸟兽不可与同群”与“谁能出不由户”二语,前者表示只能与人类社会认同,后者表示儒家人道为人类社会所必由之路。结合《庄子·天地》“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及《荀子·天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数语,孔子的取舍与内心情感是极可玩味的。?

实践原则的建立
孔子以一个衰败世族之后,上无封邑,下无爵禄,是典型的从世族中分离出的“士”阶层的一员。孔子宦游列国十四年,干七十二诸侯,下开战国士阶层游学干禄之风气,孔子与其众多弟子实际上构成了与战国养士之风与门客制度近似的一个“政治集团”。孔子早年感愤于陪臣执国政,所以退而修《诗》《书》《礼》《乐》《易》《春秋》,教授门徒。求学和讲学在孔子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孔子讲学前期,是以参政入仕为主要目的。对于孔子而言,直接参政是最好的方式,讲学、著述是第二位的。由于孔子坚持自己“宗周、复礼、正名”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最终沦落不遇,晚年居鲁,仍以退修《诗》《书》为业。孔子是在平生政治志向落空之后,才构建出儒家“六艺”的知识体系的。

孔子宦游,下开战国“士”阶层游学、干禄之风气。孔子宦游时,门人弟子伴随孔子的有许多人,所谓“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以人数计,已足以和战国四公子门客的数量相媲美。但他去乎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命运的多舛,计划的不成功,又远过于战国时期的任何人。当春秋战国之际,宦游天下而求其政治际会,最为辛苦的有二个人,一是有公侯身份的晋公子重耳,二就是“士”阶层的孔子。司马迁虽称孔子为天下折中的学者,但对于孔子的政治抱负及其“厄而作《春秋》”的经历,最为强调。由《史记·孔子世家》所见,孔子确为一位为政治理想奋斗而又最终落空的政治家。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大夫季氏、孟氏、仲孙氏三家乱鲁,孔子避乱到齐,曾因齐大夫高昭子交通齐景公,不为所用。此后,孔子因鲁国“陪臣执国政,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正道”,一直退而不仕。直到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时,才担任了中都宰的官职,进而升任司空、大司寇,后三月罢。同年,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宦游。?

孔子到卫国,住了十个月。往陈国,途中被匡人拘困了五天,只好又返回卫国。孔子不得已往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因之不悦。又经过曹国去往宋国,途中受到宋司马桓魋的威胁。到郑国,路上与弟子走失,孔子独自站在郑国东门下,被郑人讥为“丧家之狗”。到陈国,陈为晋楚及吴所侵伐,不足自保,孔子对蒲人盟誓之后,才被放行。又回到卫国,卫灵公老而怠政,不用孔子。孔子准备西见赵简子,未果,临河叹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于是往陈,又往蔡。去葉,又返于蔡,途中为长沮、桀溺所指斥。楚人伐蔡,孔子转投楚国,蔡大夫怒,发兵围孔子于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孔子又为楚隐者接舆所讥笑,于是返于卫。孔子弟子多已仕于卫,独孔子仍无所事。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将近七十岁时,重返鲁国,长达十四年的宦游就此结束。

孔子回鲁国后,鲁仍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退而讲修《诗》《书》《礼》《乐》《易》《春秋》。五年之后,孔子死于鲁城。

“人道政为大。”孔子在卫,不得用,喟然而叹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三年有成。”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的政治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不仅干禄,求衣食富贵,而且执掌政事,在东方重建一个像周文王、武王那样的周朝,最终成就王者的功业。为了这个政治目的,孔子不惜到陈蔡小国,不惜求仕于自己曾指责为“无道”的卫灵公。晋国的叛臣佛佾以中牟招孔子,孔子欲往。鲁国的叛臣公山不狃以费邑招孔子,孔子欲往。远到大河之北,南到荆楚,孔子都愿意去。孔子所敬重的周文王、武王,开始时以丰镐五十里而王天下,所以孔子对地方的偏狭远近,并不挑剔。

孔子一生讲学,其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孔子讲学前期,实在是以参政入仕为目的的。孔子评价冉雍说:“雍也可使南面。”评价冉求说:“可使为之宰。”评价仲由说:“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又说:“片言可以折狱。”齐田常欲伐鲁,孔子对门弟子说:“夫鲁,故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实即要求弟子参政。当时子路、子张、子石、子贡纷纷请出,子贡受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孔子弟子出仕的很多,所以孔子说:“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可见其他人多已出仕,或者曾经出仕。孔子与弟子一起宦游求仕,孔子终不得用,而门下弟子却得以纷纷先期出仕,为此,孔子和弟子还互相帮助引见。鲁大夫季康子想任用孔子,犹豫未决,先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对弟子说:“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又叹息说:“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表面上是鼓励的话,但其中却颇多感慨惆怅。孔子教授弟子,弟子借孔子之力而走在了孔子前面,孔子反没有了去路。起初孔子不知名得不到任用,后来孔子名气太大还是得不到任用。子赣看出了孔子的用意,就嘱咐冉求说:“即用,以孔子为招。”后来冉求果然向季康子介绍孔子,以币迎孔子归鲁。孔子得以返鲁,就是因为冉求。?

孔子曾说:“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穀,禄也。邦有道,当食禄。”(何晏《论语·宪问》集解引孔安国曰。)当孔子之时,陪臣执国命,显然是“无道”的因素居多。不过孔子又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而所谓“道”与“穀”的关系就又反转过来,即无论“有道”与“无道”,都是可以“穀”的。而且,“穀”的含义也更加深了一层,不仅仅是食禄,而且还要弘道。?

在宦游的初期,孔子对于出仕曾经表示乐观。过匡,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适宋,又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表现出极大的自信。在郑都东门和弟子失散后,独立于门侧,郑人讥之为“丧家之狗”,孔子听后,欣然而笑。但是到后来,孔子始终得不到任用,情绪上就有了一些变化。离开卫灵公时,孔子喟然而叹。将西见赵简子,又临河而叹,说:“命也夫!”又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欲往中牟,说:“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在陈,说:“归乎归乎!”返于蔡,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往楚,说:“君子固穷。”在葉,说:“不知老之将至。”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实在是自欺自慰的一个说法。到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说:“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又说:“甚矣吾衰矣!”又说:“吾道穷矣!”又喟然叹曰:“莫知我夫!”看来是最后绝望了(以上据《史记·孔子世家》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正是在这种心境下,孔子才削《诗》、序《书》传、作《春秋》的。《诗》《书》等典籍的整理传授,是在孔子平生志向落空之后,对于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书面和文字上的一个寄托。所以孔子在“述而不作”的同时表述说:“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得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又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故司马迁说:“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然后作《春秋》。”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身毁不用,而后发愤作《史记》百三十卷,是能够深明孔子当时心意,与孔子同出一辙的。?

《论语·阳货》:“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的最大愿望,是在东方建立一个像周文王、武王、周公那样的周朝。孔子既然没有取得文王、武王、周公的地位和功绩,因而他的身后名望也就限定为一代学术大师,限定为“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赞语。),仅仅成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而非政治家。因而在孔子返回鲁国后,就主要倾向于典章制度的讲习,教授的科目和思想理论逐渐系统化,形成了比较确定的“六艺”系统。虽然如此,“六艺”仍只是一个途径,一种寄托,而非最终目标。

《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行是目的,学是途径。行是第一位的,学是第二位的。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选择
先秦诸子多有关于古代历史的论述,目的在于以历史为依据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对以往各个阶段的历史,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齐桓、管仲都有所论及,而且予以不同程度的赞许。但是孔子将这些历史时期加以比较的结果,却是排除了较前和较后的朝代,而只确定下了夏商周三代特别是西周一朝作为儒家学说的政治典范,说明孔子在确定自己的政治理想时,是作了一个折中的选择,选择的标准主要在于可行性上。?

 

据《礼记·礼运》,孔子认为从黄帝至尧舜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称为“大同”。夏商周三代,“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称为“小康”。“大同”和“小康”有极大的差别,但是孔子却选择了“小康”作为他效法的典范,这是因为“大同”时代至高至明,非人力所能及,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称黄帝、帝喾“生而神灵”,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帝舜“承受天命,依于倪皇”。据《论语·宪问》,孔子又曾盛赞过齐桓公和管仲君臣的功绩,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齐桓管仲是春秋五霸之首,是后来法家引为始祖的人物。对齐桓管仲的现实功绩,孔子是明白承认的,但他又没有像后来的法家那样去效法齐桓管仲,这是因为孔子认为齐桓管仲在理想方面又嫌不足。

在孔子看来,历史不仅是一个客观描述的问题,它还可以给现实生活以比较和参照,是现实生活的依据。什么样的历史才能作为现实的依据,不仅取决于历史上社会政治水平的高底,而取决于历史上的制度在当代社会现实中的可行性。

即便如此,在孔子当时,儒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也还是很激烈的。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推行“仁政”,以陪臣执国政的鲁大夫季氏的家臣阳虎,就曾直言不讳地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孔子在卫,卫灵公准备任用孔子,子路问孔子如果被任用,首先将做何事。孔子说:“正名。”子路不同意,孔子即称子路为“野”,子路也称孔子为“迂”。“野,不达也。”“迂,犹远也。言孔子之言远于事也。”(裴駰《史记·孔子世家》集解引孔安国及包氏曰。)

其实,与孔子早年感愤于陪臣执国政,故退而修《诗》《书》《礼》《乐》的做法相比,在他开始长达十四年的宦游之时,已经是做了极大的让步。王业下衰,大夫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陪臣就是大夫的嬖臣、家臣,地位是很低的。而孔子宦游列国,既干其诸侯,也求仕于当权的大夫和陪臣,连孔子自己也曾为齐大夫高昭子的家臣,后来又依托于卫大夫蘧伯玉等,也是托为大夫之家臣。所以宦游时期的孔子,已经不是感愤于陪臣乱政,而是要以“士”的身份取陪臣而代之。只有一件事是孔子坚定不移的,那就是他“仁政”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孔子晚年已感到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如宗周、复礼、正名等等,也难以坚持下去。孔子为此终于没能达到参政的目的,但他也没有再次让步,没有最后舍弃他的政治理想。

孔子所面临的儒家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毫无疑问地给予了孔子个人以巨大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鲁襄公四年,陈、蔡联合困阻孔子于去楚途中,“发徒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弟子门人流困已久,对儒家前途多感失望。子路愠见孔子,问了孔子一个问题:“君子亦有穷乎?”既然是真理,何以行不通?实际上行不通,是否仍是真理?孔子知弟子有愠心,先后单独召见了子路、子贡、颜回三个最优秀的弟子,以最后摊牌的姿态问了同一个问题:“《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以至此!”对孔子的这个问题,子路回答说:“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意思是说问题出在“理想”一方面。孔子不高兴,说仁者不必使世人必信必行。子贡回答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表面上说问题出在“现实”一方面,实际上是劝孔子修正理想。孔子不高兴,认为子贡与世求容,志向不远。颜回回答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又说:“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虽然不能容,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能容也要推行下去。不推行是儒者的过失,不能容是王者的过失,不能容才能够见出君子的高贵品质来。颜回的回答表示了儒家理想的正确不误和现实社会的过失不当,但颜回在指出现实社会的过失不当的同时,又承认了现实社会“不容”的事实存在,也就是说,同时承认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而两存。实际上,颜回是回避了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哲学问题,归结而为丑与不丑、见君子与未见君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那样的个人品质问题。听了颜回的这一回答,于是孔子才“欣然而笑”。孔子其及弟子这一集团由此度过了其儒家学派内部分裂的一个最为严重的危机(以上据《史记·孔子世家》)。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3: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孟子的“义”和“王政”

孟子对实践原则的继承
孟子非孔子亲传弟子,他受教于孔子嫡孙子思之门人,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同时对于他的实际才干,也多有人怀疑,如章炳麟先生曾说:“窃谓孟子之学,虽抗言王道,然其实郡县之才也,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七十者可以衣帛云云。”(见章炳麟《儒家之利病》)但是,与历代儒家学者相比,孟子却是最能理解孔子实践原则的一个人。

《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近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不仅由“私淑”而继承孔子的思想学说,而且进而以第二个孔子自居,要做“王者”,要“平治天下”。孟子具有和孔子相类似的开创意识,比之好学的颜渊,教授经籍的子张、子思诸人,都更加接近于孔子的本志,更加称得上是孔门的真正后学。孟子虽然也有孔子那样的入仕要求,但也没有成功,“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一点尤其与孔子相似。?

从年数的关系上,孟子有过两种说法。一是自孔子至孟子百有余年,这是要说明孟子与孔子的接近;二是自周文武王至孟子七百有余年,其间尚无王者出现,应该是够五百年就出现一位王者的。第二种说法实际上是把周兴以后第六百年出现的孔子都没有计算在内,而要直接继承周文王、武王了。孟子的这种救世心理,这种高度的自信,都与孔子十分相同。不管孟子的学说是否言之有中,就其期于政治实践这一点而言,孟子与孔子以“二圣”并称,是非常有道理的。

2、主张性善说以提撕人心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与孔子的具体不同之处是,孔子侧重讲“仁”,孟子侧重讲“义”;孔子回避讲“性”,孟子提出性善说;孔子主张效法三代特别是西周,孟子主张效法“先王”尧舜。道性善与称尧舜的用意是一样的。

孟子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又说:“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孟子·尽心》上下)即认为尧舜是出于天性的,而汤武则是行天之道,五霸仅仅是假借天的名义。孔子因为尧舜至高至明所以不加选择,孟子则是专门选择了“唯天为大”的尧舜。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心理反映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反映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就也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因此是带有普遍性的。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

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发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舜何人也,予何人也。”(通过性善的环节,就把普通人和历史上至高至明的尧舜联系起来了。所以,孟子提出性善说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于论证历史上哪些帝王出于天行,而是要求人们为善,同时证明人们有能力为善。

也就是说,虽然人是性善的,但这一本性、天性并不能成为人们不为恶的保证,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仍然像原来一样具有善与不善两种倾向。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性善说的最后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

3、“义”与“王政”

孔子侧重在“仁”,孟子侧重在“义”,“仁”与“义”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在内涵上却是可以合为一体,重合为一的。“仁”具体化就是“礼”,遵“礼”而行就是“义”。《孟子·尽心上》:“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和“义”的差别不在于概念的内涵上,而在于理论的实践上。“仁”更接近于专有概念的名词性,是儒家本体论的,是静止的。“义”则具有行为上的内容,具有动词的因素,是一个实践的概念。

《孟子·公孙丑上》:“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

“仁”是一个原则,一个标准。“义”是有所作为,有所取舍,以达到这个原则和标准。所以孟子说“仁”是“居”,是“宅”,而称“义”为“路”。依“仁”而行,有所由,有所取舍,就是“义”。所以“义”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概念。“义”所不同于“仁”而特别强调的,就是实践和取舍。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行性善之德叫做“王”,以“王”作为政治思想称为“王政”。?

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看,孟子生当孔子之后百有余年,“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劣较之孔子时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却不但没有降格以求,在西周以下的历史中寻找与其政治理想相对应的模式,反而上溯到唐尧虞舜,也就是上溯到孔子以为力所不能及、文献所难于征考的“大同之世”。孟子虽然生于孔子之后,其学说主张中的理想性反而更高了。

孟子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出于学术原因,而是出于实践原则。大恶必彰之以大善,大迷必开之以大悟,时事越是陵替,越要痛下针砭。儒家所面临的处境越是艰难困苦,就越要因其难行于世,而高自树立,以危言耸人听闻,冀世之猛醒,求其可行性于万一。侧重“义”、主张性善、效法“先王”的目的,其实都是一个,就是为了提撕人心。?

三 荀子的“礼”和“礼制”

荀子对人道原则的继承
梁启雄先生比较孟荀的主张说:“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见梁启雄《荀子简释》,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孟子相对于孔子是将儒家的政治理想进一步提高,荀子则是使儒家的政治理想更加接近于现实。?

荀子认为“天地与人相参”(《荀子·天论》)。“参”既是天与人发生联系,也是天与人具有区别。荀子“参”的概念与《易传·系辞上》中“广大配天地”、“易简之善配至德”的“配”相类。具体而言,“参”有三义:“人之命在天”(《荀子·强国》),天是第一位,人是第二位的;“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人在天之下,又在万物之上;“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天、地、人平行而并列。?

“参”的概念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一方面没有否认人与天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人道的相对稳定性。一方面人不能与天争职,另一方面天也不能代行人治。荀子一方面说“人之命在天”,一方面又说“国之命在礼”,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参”。 “参”的概念直接导致了“天有天常,人有人治”的思想。荀子由此主张人类社会“不与天争职”,提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

由此可知,荀子的“不求知天”和“明于天人之分”,表面上看是儒家天道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实际上则是孔子人道原则的进一步发展。

2、主张性恶说以鞭策人心

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荀子·正名》,《荀子·天论》)

荀子认为,人性包括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欲望,是人所固有的,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一样,至于“仁义”,则是通过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荀子·荣辱》)人之生也固小人就是“性恶”。

《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执注错习俗之所积耳。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如是者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

《荀子·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认为:“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性、情、欲都源于天,因此人对于性、情、欲至多只能是“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

但是,就像性善说并不能保证人们不为恶一样,性恶说也并不能限制人们为善。虽然有天性不可改变的一方面,但是也还有“天人之分”的另一方面。既然有“天人之分”,就可以有人治,有人与天情、天性的对抗。?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伪”即为,即人类的有价值的创造行为。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涉。但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于人,应该由人自己承当,“天”也同样不可以干预人事。荀子学说的最后关键是聚焦在了“性伪之分”一点上。“伪”、“虑”、“学”、“行”,正是荀子思想中所最终强调的部分。?

《荀子·儒效》:“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性恶》:“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为与不为。能行、能止、能为,即是君子。小人循性而不知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伪,不舍于性而求有为,性与为既是有区别而对立的,又是一致而并存的。性虽具有欲望,但性原本简易,不加以节制才乱、才恶。所以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有了“为”的概念以后,“性”之“恶”的情况就得到了淡化,以至于“性”与“为”趋向于一致,即“性伪合”。通过“学”的途径,就可以做到“性伪合”。

由此可知,表面上看荀子讲性恶,孟子讲性善,荀孟二人截然相反,实际上二人同样是具有遵循实践原则的儒家本色。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原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本性所具备的,后天也有可能失去;本性所不具备的,后天也有可能拥有。所以本性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后天能不能有。所以说,性善说与性恶说在同归于实践原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荀子之所以提出性恶,与他所处的战国环境有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荀子与孔孟二人身世环境属于同一类型,都有所谓是非淆乱、老而发愤的经历。但荀子生当战国末年,作为春秋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学术大师,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又在孟子之上。既然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所以不宜再宣扬性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恶,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实践中厉行改造。性善说是在前提撕人心,即俗所谓唱红脸者。性恶说则是要在后鞭策人心,即俗所谓唱白脸者。?

3、“礼”与“礼制”

“性伪合”的具体内容就是“礼”。荀子认为,“礼”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的。

《荀子·礼论》说:“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分”又叫做“别”。《荀子·礼论》说:“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细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分与别、等与差,就产生出了“礼”的概念以及符合礼的一整套人道秩序。 ?

《荀子·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故丧祭、朝聘、师旅一也,贵贱、杀生、与夺一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仁”和“礼”两个概念在内涵上也是重合为一的,“礼”实际上是“仁”的概念的又一解释。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的主要内容就是“礼”。“仁”重在事亲、爱人,本体而内在;“礼”重在名分秩序,形名而外在。“礼”的概念体现在政治上就是“礼制”。

《荀子·儒效》:“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疑怍。张法而度之,则奄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

《荀子·议兵》:“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

《荀子·强国》:“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

荀子生当战国晚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因此没有固守孔孟的“仁政”、“王政”而主张“礼制”。没有取法“先王”尧舜,而是取法“后王”春秋五霸,提出“兼王霸”。所谓“兼王霸” 就是兼取“王政”和“霸政”的长处,而弥补其各自的不足。单纯的王可以存国安民,而不足以应变创业;单纯的霸可以兼并而不足以坚凝。荀子晚年游秦,当秦昭王时。秦国经历了孝、文、武、昭四代,正是战国霸道的先驱。有鉴于秦国的霸政,荀子提出了“兼王霸”的政治主张。?

荀子之所以能够大胆地放弃夏商周的政治模式,而取法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是因为他认为社会制度的水平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适合于现实社会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修正、调整、变化是避免不了的。《荀子·性恶》:“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生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有符验、可施行正是孔子“事求可,功求成”思想的发展,同时也与法家讲刑名、重因循的思想相一致。

四 韩非的“法”和“法治”

荀韩的师承渊源?
儒家的政治理想,不论是孔子的“仁政”,孟子的“王政”,还是荀子的“兼王霸”,始终不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相适应。从孔子到荀子前后三百余年,儒家主张由理想越来越趋向于现实,但是终荀子之时,依然一再落空。所以,虽然“仁”与“义”与“礼”三者都被公认是儒家一脉相承的核心概念,但实际上却又不能以其中的任何一个概念作为儒家事业的主线和儒家“儒统”的标志。

这个问题在当时就已十分突出,所以孟子说:“舜生于诸冯,文王生于岐周,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上》)而荀子也强调凡事要有符验、可施行。三代殊政,其义则一。不同的是其具体的政治理想,一成不变的是其方法和原则。具体的政治理想屡有更改,变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与最初的理想模式的差距越来越大,表现出一种失去共同标志的不确定性。而在此不确定性的表象背后,却逐渐地澄清出儒家的一致不变的共同原则,即人道实践的原则。春秋战国数百年间,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因时而异,甚至出现了孟荀二人的对立,但儒家的人道实践原却能够始终得到坚持和发扬。从儒家思想体系的建立和早期政治实践的实际过程上看,孔孟荀韩四人中,孔子和孟子共同完成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创立;荀子承前启后,正处在儒家思想的一个转变的环节上;荀子的弟子韩非则实际上是以“法治”的具体政治主张,继承和实践了儒家的人道实践原则。孟子说:“天下恶乎定?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最终实现了“定于一”的,就是“法治”。

《韩非子·五蠹》曾批评儒者“以文乱法”,但批评儒者并不能作为其是否属于儒家学派的标准,晏子和荀子都曾对儒者提出批评(《汉书·艺文志》列《晏子》为儒家类之首。)。衡量儒学的标准,只能是早期儒家孔孟荀三人所共同建立的人道实践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韩非继续了荀子的思想转变过程,以“法”的思想承接了“仁”、“义”、“礼”的思想,继承了儒家的人道实践原则。或者说,由于“仁政”、“王政”、“礼制”的具体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儒家的人道实践原则在战国后期的历史环境下,必然地要表现为韩非的“法治”主张。

韩非主刑名法术之学,其要本归于黄老。又与李斯俱师事荀子,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荀韩的师承渊源是非常明确的。战国中后期的学者多有博闻强记、学无所主的特点。孔子多学而能,孟子本“私淑”孔子,荀子“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而序列著述,孔孟荀三人并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所以韩非学兼儒、道,是不足为怪的。韩非在法家理论和逻辑概念上主要取源于道家的老子,而荀子在战国后期“最为老师”,韩非作为荀子的高足弟子和战国末年最有才华的学者,在人道实践原则方面得力于荀子之处,是直接而丰富的。?

2、“事因于世”的历史观?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古之事,因为之备。”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韩非的历史观主张“事因于世,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明确提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因于世”的历史观念,至秦汉间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李斯秦始皇三十四年奏议:“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司马谈《六家要指》:“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汉书·武帝纪》元朔六年六月诏曰:“朕闻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谈法,所繇殊路而建德一也。”)。“因”是依循、依照的意思。“事因于世”就是首先认定社会现实会有变化,而政治主张要依循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每一时代的世情事态都不一样,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所以可以行“仁义”。近代人多物少,争于气力,不能“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所以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实行“法治”。从理论上说,“事因于世”的历史观只承认社会的变化,只承认有“适”与“不适”,而不承认有好的或不好的历史,不承认任何理想模式。

韩非这种务求可行、见功而且果于批判的历史观,与荀子的“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是明显一致的。韩非“事因于世”和效法“新圣”的历史观正可以看作是孟荀二人从“法先王”到“法后王”之后的又一次发展和修正。

2、“法”与“法治”

荀子曾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礼”和“法”同是一种制度,一种秩序,二者的施用本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礼”“法”二者可以相提并论。陈柱先生曾说:“法家盖起于礼。礼不足为治,而后有法。礼流而为法,故礼家流为法家,故荀卿之门人李斯、韩非皆流而为法家也。”(见陈柱《诸子概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则知韩非“法”的思想曾有荀子“礼”的思想的影响。

“法”的本义是均平。《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法,今文省。佱,古文。”则知“法”字是“灋”的今文简写。“法”即“刑”。刑为羹器。《周礼·天官》有“羞修刑膴”。刑又通“型”,型为铸器的范模。刑字从刀从幵,《说文》:“幵,平也。象二干对构,上平也。”可见“法”字的本义与“刑”有关,本是可以盛液体的器皿,所以就有“平”的引申义。“法”字古文一作“佱”,又作“泟”,与“正”字又相关联。而且作为“型”字的假借的“刑”字,也有“正”的意思。《广雅》:“刑,正也。”《诗经·思齐》:“刑于寡妻。”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韩诗》云:“刑,正也。”《商君书·修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史记·张释之列传》:“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所说都是“法”字的本义。由此可知韩非“法”的思想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的。

韩非认为,“法”的作用就是均平划一,也只有“法”才能起到均平的作用。“法”是绝对的,不别亲疏,即使君主也不例外,所以“法”又强调地称作“公法”。《韩非子·有度》:“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法”是和“私”相对的,所以“法”行于国中,则“民不越乡而交,无百里之戚。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所以“法”被认为是“严而少恩”、“伤恩薄厚”( 司马谈《六家要指》,班固《汉书·艺文志》。),是与“仁义”的爱人相对立的。

但韩非虽然主张人性恶,其初衷并非不重视人的价值。韩非的人性恶只是强调人作为生物是以满足生存为第一需要。在这一点上,荀韩二人基本上一致。

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以“礼”节制人性。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恶,但其目的并非因为人性恶而否定人性,而是要以性恶之说确定以“礼”节制人性的前提条件。因为人性恶,所以要以“礼”节制人性;而既然已经以“礼”节制了人性,人性就不再是恶的,而是可以任其充分发展,也应该任其充分发展的了。正因为有了以“礼”节制人性的环节,所以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恶,但是又强调“尽天下之美,致天下之用”,“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荀子·王制》),在“礼”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满足人性。荀子说:“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荀子·礼论》)实际上是有条件地肯定了财富利欲的合理性。韩非受荀子的影响,也主张人性恶,认为人性好利恶害而自为,同时也承认荀子对人性的认可。但韩非否定以“礼”节制人性,主张用“法”取代“礼”。韩非认为,人性之恶是自然既成的,所以现实政治政策必须是以人性之恶为依据,而不应对人性加以否定。理论要以现实为依据,治国之道要“称俗而行”,要“因人情”。既然人情好利恶害,治国的目的就应该与人情相符,是赏功罚奸,而不是仁义礼乐。《韩非子·八经》:“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韩非子·六反》:“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过受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韩非子·定法》:“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法既是君治臣,也是臣治民的,因此法具有更为普遍的社会性,这叫做“一断于法”( 司马谈《六家要指》)。法包括赏和罚两个方面,赏和罚的基础是人性,是对于人性的满足。

以“法”治国就叫做“法治”。由《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代刻石铭文来看(《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邹峄刻石略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二十八年琅邪刻石略云:“端平法度,万物之纪。圣智仁义,显白道理。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专心辑志。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务皆贞良。端直敦忠,事业有常。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

二十九年之罘刻石略云:“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阐并天下,灾害绝息,永偃戎兵。”三十二年碣石刻石略云:“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三十七年南海刻石略云:“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洁诚。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法治”的政治主张是有很高的境界的,其中有些话是非常感人的,较之儒家的“大同”、“小康”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2 11: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