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古月轩

解读历史:《刘绪义读春秋》-新浪读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39)


--------------------------------------------------------------------------------

  史载,这些功臣们一个个争先表述自己的功劳,唯有介子推未言割肉煮羹之功,文公就忘了封赏他。

  介之推心情郁闷,又不愿意表功,只好对着母亲发牢骚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就剩下主公一个还在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继承爵位的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主公还能是谁?主公是上天立的,而那几个人还都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荒谬吗?盗窃别人的钱财的人被叫做小偷,何况这些窃取上天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的人呢?下面的人现在在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在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我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于是他带着母亲隐居山林。晋文公得知以后,派人四处寻找,但还是没有找到,只得以绵上之田虚封介子推。民间还流传着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而放火烧山,介子推宁肯烧死也不愿出面,结果与母亲双双被焚的传说。据说“寒食节”就是因为悼念介子推。不过这种放火烧山的说法仅仅是民间传说,史无所出。

  后人皆以介之推贤,而说重耳忘恩。其实非也,纵观介之推之功,仅仅够得上那种“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最多能够受次次赏。想当年重耳流浪在外,立这种功劳的又何止一人,介之推怎么好意思当众提他这点功劳?重耳记不起来也是自然。再说,用自己的肉给主子吃,这种人,我觉得还是敬而远之为好。这可能是重耳有意不提他的功劳的原因。

  《吕氏春秋》说,介子推不肯受赏,出走前曾赋诗一首悬于宫门之上,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诗中将君主比作龙,五贤士比作五蛇,并以“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以鸣自己所遭到的不公正待遇。此说也不足为信。介子推曾对其母说:“身欲隐,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如是,介子推一心淡出世事,以求退隐山林,那有何必作诗悬于宫门来为自己鸣不平呢?所以,到了《史记》中,这首诗就变成了“介子推从者”悬书宫门,也就是他的随从所为。介子推只怕仅仅是一个因为封赏不公而退隐山林的人,是文公流亡时的一个普通随从。如果史载介之推对母亲所发的牢骚确有其事,那么,这更加只能证明介之推根本不了解晋文公。他认为,重耳得以继位是上天的功劳,与五贤士无关,五贤士表功就是贪天之功,这显然是不符合实情的。

  相比起颠颉而言,介之推还算是幸运的。

  颠颉应违反军纪而被晋文公处决。

  颠颉之死经过是这样的:晋文公后来率军攻灭了曹国,由于文公流亡时曾路过曹国,而且在曹国碰了丁子,所以破曹之后对曹人进行了报复。上到国君,下到兵卒,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惟独对一个名叫僖负羁的曹国大夫善待有佳,命令全军官兵谁都不许骚扰僖负羁及其家倦,理由是当年过曹时,曹国上下只有僖负羁对晋文公很好,还送了食盒和一块玉璧给文公。颠颉和魏犨(魏武子)不满,他俩都曾追随晋文公流浪,可却只得到了他二、三等的赏赐。魏犨倒还受赐继承了魏氏家族的大宗,可颠颉于史册中却找不到显赫的出生记录,想是待遇不佳。二人一怒之下,一把火把僖负羁的家给烧了。晋文公大怒,决定处死二人以正军法,但最后处死的却只有颠颉一人。并将颠颉的首级传于三军,三军上下悚然。

  那么,文公为什么独独只杀颠颉一人呢?

  根据《左传》的解释,晋文公只杀颠颉一人的理由是因为魏犨乃勇将,舍不得杀。且不

  说此种说法对不对,不妨想一想,如果魏犨一同被处决,日后人们在谈起晋文公的五贤士时还会否提及魏犨?显然不会。若魏犨被杀,而再提他为五贤士,这就意味晋文公只因贤士曾犯过纵火案这么点不大不小的错就杀死了与自己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手足兄弟,这未免有辱君严。因违法而被杀的人本就不合“贤”的定义。颠颉在《僖公二十三年》还被列为五士之一,百多年后的叔向却绝口不提,更晚的《吕世春秋》、《史记》都不提,这反倒另人怀疑。因为,后世将贾佗列入五贤士之一,但是贾佗直到晋文公的孙子晋灵公即位后才有活动记载,这就越发奇怪了。即便贾佗确有随文公出亡的事实,只怕当时也是一普通随从,并非核心成员。由此可见,杀颠颉而不杀魏犨,是因为一个是文公流亡时的核心成员,一个则不是,其亲疏远近决定了文公之所以一杀一舍。介之推显然和颠颉一样,都不在核心成员之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0)


--------------------------------------------------------------------------------

  这一次论功行赏在晋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在晋献公之时,国内公族被他一杀殆尽。而这一次受到文公奖励的人从此跃居为晋国的贵族。

  重耳烧的第三把火是安定周王室。

  这时的周襄王想趁着齐桓公刚死的大好机会重新树立王室的威信,为此做了许多事。比如宽赦当年召群戎攻击自己的弟弟子带,把他从齐国请了回来,以彰显宽厚仁义。郑国伐滑,周襄王又出面干涉,跑来做和事佬。郑国一旦尊奉王命,停止对小国的掠夺,那么周襄王就能重树天子的威信,也能让诸侯对东周的能力刮目相看。可是周襄王的戏演砸了,郑文公一心搞扩张,根本不由得周襄王摆布,不但不接受东周的调停,反将两名周使扣压,以示对周襄王的警告。

  郑国无礼拘禁天子使臣,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做着重树天子威信大梦的周襄王的脸上。这记耳光打的周襄王龙颜大怒,于是他奋而兴兵。树不了仁义,只好树武威,周襄王要采取军事动作,以战争来说话。可是东周财竭民寡,力量不足,周襄王为了凑齐一支大军,竟然不惜借狄人之力。为了得到狄人的大力支持,襄王与狄人联姻,娶狄女隗氏为王后。

  没有想到,这个隗后竟然是一个下流淫荡的女人,嫁到东周没多久就闹出了红杏出墙的绯闻。更麻烦的是,她相中的情人偏偏和当年召戎攻周的王弟子带。王子带本是周惠王中意的王位继承人,但因为齐桓公的干涉而无缘大位;周襄王即位后,他又勾结戎狄攻王;事败之后逃往齐国,又得到了齐桓公的政治庇护;齐桓公本打算那他要胁周襄王,周襄王奋然不应,子带只好在齐国待了十年,直至齐桓公死后才被赦免回朝。回朝后,子带并不感觉王兄对自己的宽宏大量,依然贼心不死,与隗后私通,又与王朝内的亲狄派大臣搅和在一起。周襄王大怒,废黜了隗后。

  这一来,原本想结交狄人做后援的周襄王,因废后之事反而得罪并惹怒了狄人。

  王子带看见王兄怒废隗后,乐不可支,以为机会到了,马上勾结了几个亲信,联络了狄人,又一次里应外合攻击周襄王。

  狄军大举突袭东周,周军措不及防,被打得大败。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等一批将帅拼死迎战,但未能挡住狄军的进攻,不是战死即是被俘,首都很快就沦陷了。

  狄军攻克首都后,王子带自立为王,并迎娶了被王兄废黜的隗后。周襄王本人却早在首都失陷前就自顾自逃之夭夭了。

  公元前635年,也就是文公即位的冬天,周襄王逃到了郑国,郑文公前不久才被周狄联军痛揍一顿,吃了大亏。如今自己的对手落魄来投,本可以趁机报复一下。但郑文公没有做这种落井下石之事。相反,理智的郑文公更不愿看到一个牢固的周狄联盟出现在自己身旁,便摒弃前嫌安顿了周襄王,跟他一起谋画对付子带一伙。周襄王在郑国主了下来,然后就向诸侯们写信,言明自己当前的困境,请求帮助。没想到的是,周襄王的求救信号发出后竟然没得到多少人的回应,诸侯只顾自己掠夺扩张,不问天子死活。有心介入此次事件的只有秦穆公和晋文公。

  接到周襄王的求救,秦穆公第一个作出快速反映,派军队马上出发,驻于黄河之畔准备迎纳襄王。晋文公得知天子蒙尘,也不顾晋国刚刚安定下来,百废待兴,立即决定采取行动。特别是晋国大夫狐偃敏锐的意识到了问题的特殊性,向晋文公进言,说:“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他的想法与晋文公非常一致。他迫切需要在诸侯中树立威信,此次天赐良机,怎么可能拱手让给秦穆公?

  秦穆公虽然动作更快,无奈秦的疆域只达河西,鞭长莫及,无法跨越晋国的势力范围,而晋国得地利之便,抢在秦穆公之前,发兵迎到了周襄王。公元前635,即晋文公二年,晋军南下平定周王子带之乱,子带被杀,狄人败退,护送周襄王回京城。周乱遂告平息,周襄王重归首都复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1)


--------------------------------------------------------------------------------

  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因此,文公名利双收,不仅得到了天子赏赐的土地,而且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提高了晋国的地位。

  三把火烧完,晋国一时间人才济济,君明臣和,上下同心,出现一幅崭新的政治局面,晋文公开始了他的霸业之旅。

  他首先扩大军队的编制,把晋军分成五个军,赵衰担任新上军的司令,胥婴担任新下军的司令。奖励军功,首开以法制军的先例。西周时期的军事制度是“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军队在数量上是比较有限的。“师”为军队的最高建制单位。军事行动中投入的兵力一般不多,范围上较为狭小,战争的胜利主要靠战车的阵地会战来取得,当一方的战车兵被击溃以后,真正的战斗就结束了。所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即可决定战争双方的胜负归属。进入春秋后,“军”级建制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等一系列社会条件的迅速发展,各国军队数量急剧增大。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战争的方式从春秋中期起有了大的变化。晋国的军队编制正是适应这一时代潮流的。

  继而晋文公把目标瞄准了强大的楚国,要与楚国决一雌雄。为了这个目标,晋文公先争取宋国加盟,然后再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国,争取齐国、卫国、鲁国,孤立楚国。在这次战略性的进攻中,晋文公对当年曾经施惠于他的人都慷慨报答,对曾经羞辱过他的人也毫不客气,这就是所谓的“救患报施”。

  公元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宋国向晋国告急,晋文公高度重视,他说:“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就是说,这一仗非打不可,打得赢打不赢,晋国都坐赢不输。于是在作了充分的战前动员之后,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双方在卫国的城濮摆开阵势对垒。

  雄心勃勃的楚国也想借此机会挫败晋国而成就霸业,楚、晋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当时,楚军在大将子玉的统率之下,气势很盛,但是楚国对晋国的力量估计不足,楚成王太小气晋文公了,只派了西广、东宫和若敖氏三个部队前来会战。

  而晋国除了高度重视之外,还联合了秦、齐、宋等北方联军,同时晋文公又暗中与被楚打败过的曹、卫约好,以帮助他们复国为条件,换来了曹卫的加盟,同时也激怒了楚国大将子玉。

  晋文公为报答当年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的礼遇和款待,下令军队于战前退避三舍(九十里),兑现了他的诺言。本来,根据当时的惯例,一方是国君亲临战场,另一方是以臣子作统帅的话,一旦国君退避,为人臣者是不能追赶的。但楚国子玉一方面怒火攻心,一方面又立功心切,对晋军的后退穷追不舍,这一举动反过来激发起了晋国的士气。晋军后退又可疲惫楚军,避开楚军的锐气。因此,晋文公“退避三舍”实际上反倒成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实在是一箭双雕的高明之举。楚军以为晋军后退是惧战的表现,一直追到城濮才驻扎下来。结果两军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展开决战。

  晋军主力有军车700乘,每车按25人计算,总计约五万二千余人,由于晋国实行军功制度,故而将士效命,同甘共苦,士气旺盛;而楚军主力主要是若敖氏,他们心高气傲,个个骄横。这样对比之下,谁胜谁败一目了然。《史记楚世家》记载,战一役,晋军纵火焚烧楚军,“火数日不息”,不用说大败楚军。城濮一战,晋国一战而定输赢。事后,晋国还向周天子献俘。

  楚军失败后,子玉畏罪自杀。晋文公听到这一消息后,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说:“没有人再能阻碍我了!”这次著名的城濮之战,彻底阻止了楚国的向北攻略,此后,在晋楚争霸的近百年间,楚国虽然几度想打开进入中原的门户,都未能如愿。同时在北方,形成了以晋国为核心的一个稳定的军事集团。战后的五月,晋文公广发英雄贴,召集齐、鲁、蔡、陈、郑、莒以及周天子,举行会盟。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中原霸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2)


--------------------------------------------------------------------------------

  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逝世,他儿子晋襄公即位。世上子不类父者多矣,那么这位晋襄公能否承继用父的雄风,保持其中原霸主之位呢?这是一个疑问。

  9、江汉汤汤,问鼎中原唱大风

  天方授楚

  就在中原世界大战紧张进行之际,在南方,一个被称为蛮夷之邦的诸侯国正悄然崛起。这就是楚国。

  谁也没料到,一个小小的蛮夷之邦最终在中原大地掀起了问鼎巨波,春秋的历史近一半是由楚史写成的。

  楚国原是江汉流域的一个小诸侯国,春秋以后,楚国迅速发展,成为占据南中国半壁江山的一个大诸侯国。楚国又被称为“荆楚”、“荆蛮”。“楚”就是荆棘之意。荆棘则有坚韧、顽强和多刺之义。楚国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楚王族的祖先出自中原的颛顼高阳氏。楚国贵族屈原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颛顼高阳氏的活动范围大致在现在的河南濮阳,也就是古代的帝丘。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是帝喾高辛氏的火正,据说能光融天下,因被称为祝融。

  在夏王朝时期,祝融发展成夏的一个同盟部落,活动在中原,后又分化出8个部落,俗称“祝融八姓”,其中一支芈姓,始祖季连,季连是祝融之弟吴回(后继任火正)的第六子,就是楚人的先祖。商汤灭夏后,季连这一支不得不从中原南迁江汉、荆山,与当地土著融合。

  另一说楚国是九黎、三苗的后裔。九黎是指以蚩尤为首的九大东夷部族,司马迁认为,蚩尤姜姓,炎帝之后。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而以九黎的失败告终。有战神之称的蚩尤被杀。蚩尤的死,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一说黄帝使女魃杀蚩尤,一说黄帝受玄女之兵符杀蚩尤。蚩尤死后,东夷九黎集团随之瓦解。一部分族人便退至南方江汉流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建立起一个新的部族,后来称之为“三苗”。梁启超先生说:“三苗九黎,一族两名。”韦昭曰:“三苗,九黎之后。”

  那么,一说是黄帝之后,一说是蚩尤之后,上述两种不同的说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真实呢?应该说,上古这些史实与传说随着年代的久远,已难以分辨谁是谁非。我认为,楚国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它既有黄帝后裔,也有蚩尤后裔,还有更多的土著后裔。

  楚国与三苗的关系渊源还有许多的记载可以证明。史载,尧帝征讨三苗的战争就发生在丹水流域,即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湖北交界的之处。此次战役大约就是尧舜禹与三苗之战的开始。尧击败三苗,三苗又一次向南迁徙。《史记?五帝本纪》曰:“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

  童书业先生等认为楚人有可能本是东方种族,是在东征期间被周人硬迁至西方湖北去的。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在《殷周青铜器铭文考释》、《金文丛考》等书中又明确认定楚人即“熊盈族”。熊盈当即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按此说淮夷和楚人是同一族源。淮、徐、荆、舒等南方种族常连言,故为同族。

  蚩尤部落后裔向南迁,虽不载之于经传,但民间都有传说。苗族普遍存在长时间远距离迁徙的传说历史。如黔东南有苗族史诗《枫木歌》,说苗族始祖姜央(炎)是从枫树树心中生出来的。苗族学者联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记:“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论证苗族为蚩尤之裔。《苗族简史》还载:“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从枫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传说,实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义。另《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茶乡即今湖南茶陵县,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侧。古三苗居地亦曾及于湘赣间。据《史记?吴起列传》记:“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阳湖。因此,三苗极可能是从神农氏之裔,或即蚩尤(农部落)之遗裔发展而来的游耕农部落群。被称为信史的《尚书?吕刑》也将蚩尤与苗民相提并论:“蚩尤惟始作乱,延及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3)


--------------------------------------------------------------------------------

  当苗民溯湘江而上进入苍梧之际,舜的反映丝毫不比他的前任尧逊色,亲自带领人马御驾亲征,杀向苍梧。三苗之众在退无可退的局面下奋起反击,舜仓皇之下遭到惨败,自己也因此而死。《史记》言“舜崩苍梧之野”。《淮南子?修务训》直接了当:“舜征三苗,道死苍梧。”苍梧就是现在的湖南永州,以前称零陵。

  《古史传说》载:夏禹继任后也向三苗发动战争,而正当此时,洪水汜滥,三苗提出配合夏禹治水,以期免除战争。三苗在配合禹治水工程中是作出了贡献的,否则如此大的治水工程,如果没有三苗的参加,单凭夏禹之力,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疏通洪水,平贯九州。但三苗终归是华夏集团的心腹大患。夏禹治水成功后立刻征剿三苗。典籍记载,这次征剿三苗之战,三苗遭到了惨重的伤亡。《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镱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竹书纪年》也载:“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金匮》又云:“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

  此类记载虽然有些夸张,但形容三苗地区遭夏禹剿灭时战争的残酷。血流遍地,几无人烟,故龙(蛇)出于旷野,犬哭于市郊。三苗就此衰微,但是,三苗并没有就此灭亡,后来逐渐与南迁之楚人融合。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可见三苗又被称为南蛮。至于三苗与现在的苗族是否有关,学者们也有分歧。一说三苗就是现在的苗族;一说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有文献记载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王桐龄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武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而信奉之鬼神教,大抵皆苗所创,而汉族因袭者”。宋文炳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也写到:“苗夷文化,在现代似无可称述,惟于上古时期,极为发达,影响汉族亦很大。”可见苗蛮文化并不落后。楚人南迁后融合了三苗这一支血脉,逐渐得以发展壮大。“楚”,这一称号大约出现在商王朝时期。《竹书纪年》载:“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诗经?商颂?殷武》载:“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在商王朝最强盛的武丁时期,楚人被征服。这时的楚人作为殷商的一个方国附庸存在,至商末,楚人在首领鬻熊的率领下,背弃商王,与周联合。《史记周本纪》载,“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这里的西伯就是周文王,鬻子就是楚人领袖鬻熊。《史记?楚世家》云:“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早)卒。”后来周成王“举文、武勤劳这后嗣”时,因楚祖鬻熊有功于文王,就楚人的故地封熊绎以子男之田,芈姓,居丹阳。这里说的“有功”应该说是鬻熊参与了灭商,有史载鬻熊颇有学识,故而称鬻子,还做过周文王的老师。

  但尽管如此,由于周人的宗法制以同姓为大,成王的做法也不过是论功行赏,加以抚慰而已,对楚人自始就不重视。虽然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但楚人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周语?晋语》载:“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连盟会的资格都没有。不仅如此,后来,周对楚人的征伐就开始了。西周金文中就有多处记载,如《过伯簋》铭:“过白(伯)从王伐反荆,孚(俘)金,用作宝尊彝。”后来周成王长大,辅政的周公遭到他人和成王的猜疑。有人诽谤周公有擅权之心。周公惧而奔楚,还到楚国避难。后来周成王幡然醒悟,又请回周公,再次执掌朝政,即所谓“周公归政”。“周公奔楚”这一件事本身就说明周楚关系不好,否则周公也不敢逃到楚国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4)


--------------------------------------------------------------------------------

  周昭王时期,周开始南征。但《左传》记载,昭王南征,西六师全军覆没,周昭王本人都命丧汉水。周王室的这一系列征伐,当然引起了楚人的抵制与愤怒。楚人多次表达了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与委屈,如《左传》云:“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又云:“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楚灵王就说先王熊绎与齐、晋、鲁、卫等国君一样并事周康王,四国可得珍宝之器,而楚国则无分。这样的委屈虽然是借口,但也道出了楚人心中的不平。

  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伐楚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昭王十六年(公元前985年),“伐楚,涉汉,遇大兕”。第二次只隔了三年,“十九年,天大日壹,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同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所谓“南巡不返”只不过是讳言周王死于汉水。周昭王死因,晋代《帝王世纪》认为是楚人设计献上底部凿空后用胶粘接的船只,船驶行至江中,胶液融化,船只解体,周昭王及其部众溺水而死。周宣王时期,继续南征,先后征服了汉水流域,并分封了“汉阳诸姬”,在周与楚之间建立起一道屏障。

  周夷王之时,王室衰微,诸侯不朝,楚君熊渠公然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封其三子为王,叫板周天子。周夷王面对楚人这一明显的叫板和挑衅却只能默不作声,毫无办法,只得任其所为。公元前740年,熊通自封为武王,到武王之时,楚国由“土不过同(一同为方百里),慎其四境,犹不城郢”发展到“小国皆畏之”的一个有影响的国家。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到《左传》桓公二年,中原诸侯国开始“惧楚”。《史记》也说:“周衰,楚必兴!”

  这段时间,楚国共历熊渠、若敖、蚡冒、熊通几代楚君,他们筚路篮缕,以启山林,兢兢业业,励精图治。

  熊渠是楚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国君。据《韩诗外传》云:“昔者熊渠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殷羽,下视,知其为石。”足见其勇力过人,胆略非凡。后来汉唐人称赞飞将军李广,就是袭用这一典故,所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史记?龟策列传》还说,连后羿的射技也不及熊渠:“羿名善射,不如雄渠”。熊渠不仅善射,在战场上勇于作战,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作为。

  他沿丹水而下,渡过汉水,进入广阔的鄂西地区,将矛头指向那里的庸国和扬粤。庸,位于今湖北竹山县。《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灭商时曾联合西土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一同攻商。庸列于八国之首,应为西土大国。周室分封天下,庸国是否得封,未见史料明确记载。但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确认,庸在两周之际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鄂西大国。楚与庸的战争自熊渠一代开始,直到两百多年后的楚庄王时才将它彻底灭亡。熊渠涉汉水南下,先向西攻打庸国,再东向攻打扬越。

  《晋侯苏钟》铭文载:“王亲遹省东国、南国。”意思是说,周厉王亲自率众南下,巡狩东南之地。与之对应,《史记?楚世家》说:“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周宣王曾派大将召伯虎大举南征,《诗?大雅》云:“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周宣王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日辟国百里”。楚之锋芒稍稍受挫。

  到若敖即熊仪即位二十年后,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楚君蚡(音愤)冒即熊眴。蚡冒十三年,曲沃代晋。蚡冒在位十七年,至公元前741年逝世,其弟熊通杀死蚡冒的儿子而代立。熊通,楚人的又一位铁腕英雄,他的政治远见和才能还在其祖熊渠之上。他的即位真正使楚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兴。熊通即位后,正碰上了中原大乱这样一个有利时机。他即位的第十九年,郑伯弟共叔段作乱。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弑其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恰恰相反,这时楚人在熊通的率领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征战,最终消灭汉阳诸姬、冲破周宣王时设置的汉江封锁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5)


--------------------------------------------------------------------------------

  熊通的动作可以概括为三步曲。

  首先是灭权。权国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国家不大,但国力却不弱。楚国从熊渠至熊坎几代国君想灭都未能灭掉,到熊通终于实现了先君凤愿。熊通灭权后,以权国故地设权县,命斗缗(权国国君)为权尹。“设县”这一举措意义重大。

  中原的县虽在西周就有了,但西周的县还只是泛指郊外地区,不能构成一级行政区域。以县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即自熊通灭权国而置权县始。直到当代,县仍是中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不久,斗缗反叛。熊通作出果断决策,发兵平板,包围了权县,捕杀了斗缗,然后将权县迁到那处(今湖北荆门市)。此后,楚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故地则通常设县,因俗以治之。《左传?桓公二年》记:“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事在公元前710年,熊通三十一年。蔡国离楚国较远,郑国离楚国更远,它们都在中原,但也开始怕楚国了。

  接着是破邓服随。

  汉东诸国中,邓国(今湖北襄樊西北)是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一国。他扼守着楚国从鄂中北上河南腹地的水路要道。以邓为界,攻邓则可北上进入河南南阳;不攻邓国,从邓南部东进则可先进入鄂东地区。熊通经过慎重考虑,认为“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决定首先沿邓国南部东进,而其实目标则是指向鄂东的随国,计划以逼迫随国臣服来瓦解汉东各国的联盟状态,然后再图北上。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公元前706年,周郑繻葛之战次年,熊通率其三军渡汉伐随。这是在若敖、吩冒时都不敢有这样的奢望。随国在今湖北随县境。是周王朝封在汉江以东的最大的诸侯国,也是汉东诸国之首。熊通采取的是伐谋,想以逼服随国的方式示威汉东,先断汉阳诸姬半壁江山。楚军进逼随国,随侯派人责问缘故。熊通回答说:“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左传》桓公六年也载,楚国陈兵于瑕地,先派人到随国去求和。随国派少师主持和谈。斗伯比便建议楚王把精锐隐藏起来,让随人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残之兵。果然少师回去后便请求随侯追赶楚军,随国大夫季梁劝止,说:“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随侯害怕,便只好答应楚国向周天子转达楚君熊通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周天子的拒绝。熊通得知后不知是假装义愤填膺,还是真的生气了,他大吼道:“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今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在公元前704年自立为王,成为春秋历史上楚国第一王,即楚武王。

  熊通称王之后便在沈鹿会盟周边诸侯,但随、黄兩都国没有参加。楚武王就亲自率军攻打随国,大败随军,俘虏了随国的戊车和右少师,随国承认了楚国的王号之后,楚国撤军。

  楚武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巴国派使臣前来楚国通报欲与邓国交好。楚武王对巴国的要求表现的很大度,专门派出向导领巴使前往邓国行聘。但到了接近邓东南部边地时,巴使一行突然遭到当地人的袭击,楚武王派出的向导也被杀害。楚武王大怒,立刻派人赶赴邓国予以谴责,并要求邓国应对此事负责。邓国态度傲慢无礼,对楚武王的要求不屑一顾。楚武王怒,派大军联合巴军攻打邓国,大败邓军。

  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大将斗廉护送大夫屈瑕去与汉东贰、轸两国结盟。郧国(今湖北沔阳县)为了阻遏楚国势力东进,陈兵于蒲骚(今安陆东南)阻挡楚国使团,并联合随、州、绞、蓼等共谋攻楚。

  面对五国联军,楚使团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楚将斗廉主张率兵奇袭,先击破陨军。斗廉认为只要趁他国军队未到的时机先将事件的策划者陨国击败,其它各国自然望风而逃。大夫屈瑕则认为手中军力不足,提出向楚王要求增兵,斗廉说:“军队的胜败在于团结与否,而不在于人数多少。当年周商之战,将军应该是听说过的。今天我军已准备就绪,又何必请求援军呢?”莫敖说:“那我们占卜吧。”斗廉毅然拒绝,说:“遇到无法决择的事才需要占卜,现在我等决心已下,何需占卜?”随即出锐师袭击陨军。郧军措手不及,很快失败。其它各国见陨军大败,果然调头返回。于是楚军败郧军于蒲骚,并最终完成了会盟凯旋而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6)


--------------------------------------------------------------------------------

  鲁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前往送行。回来的路上,对他的司机说:“莫敖必败。我看他走路把腿抬得很高,这是心意浮夸摇摆不定之表现。”就去见楚王说:“必须派援军接济才是。”楚武王不同意。回到宫跟夫人邓曼说起这事。邓曼这个女人很不简单,她是邓国人,作为楚武王夫人,聪明识人,一些事武王决定不下,常常是邓曼给他出主意,是个贤内助。后人因而把她收入《列女传》。邓曼说:“斗大夫之意并非是指人数多寡,而是说君王要以信用来镇抚百姓,以美德来训诫官员,以刑法来使莫敖有所畏惧。莫敖习惯了蒲骚之役的胜利,就会自以为是,必然轻视罗国。君王如不加镇抚,他就会轻率大意而缺乏防备。大夫就是要君王训诫大家好好督察他们,召集有关部门勉之以美德,见到莫敖要告诉他上天不会宽恕他的过错。否则,斗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军已全部出发了吗?”楚武王听后立即派人追赶,可惜来不及了。

  莫敖派人通告全军:“敢于进谏者要受刑。”到达鄢水后,军队一哄而上渡过河后,就乱糟糟地不成行列了,哪里顾得上设防。刚到达罗国,罗军与卢戎两军两面夹击,把楚军打得一败涂地。莫敖畏罪自缢于荒谷,其它领军将领自囚于冶父等待处罚。楚王下令道:“这都是孤的罪过。”全部赦免了他们。

  公元前689年,七十岁的楚武王壮心不减,再次亲征随国。行前,楚武王自感心率不齐,有些力不从心,便告诉夫人邓曼。邓曼对武王说:“大王的福寿怕是要到头了,只要将士没有损失,即使大王不幸途中与世长辞,国家也算是有福的”。这样楚武王仍然出征。

  到汉水东岸后不久,心疾猝发,坐在一棵满树下歇息,当即去世。协助武王伐随的楚令尹斗祁,秘不发丧,率楚师仍按原计划东进。楚军兵临随都城下,随侯不胜惶恐,被迫派人与楚人签订合约,臣服于楚。屈瑕派屈重代表武王进入随都,与随侯会盟。会盟既毕,楚人才收兵回国。到汉水西岸后,才为武王发丧。

  楚始图霸

  楚武王在位之时,觊觎着中原这块肥肉,一边稳定自己的后方,把楚国的势力伸向江汉;一边为突破周王室设立的“马其诺”防线,展开了第一次对外扩张的灭国高潮。至楚武王死时,“天下之势尽在楚矣”。只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楚武王病死军中后,其子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

  楚文王同样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史载其人“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但年青时候他也是一个花花公子。《吕氏春秋?直谏篇》说他“淫于田猎,得茹黄之狗,箘路之矢,以田于云梦,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期年不朝”,有人说“良犬、利弓和美女舟之姬”是他的“三宠”。楚文王得到了茹邑的良犬,宛邑制作的利箭,喜不自胜,带着到云梦去打猎,三个月不回都;他得到一位被称为“丹之姬的美女,宠爱逾常,一整年不上朝。保申就是文王的老师对文王说:先王命臣做大王的师傅,占卜利吉兆。现在大王有罪,臣请大王受罚。文王说:寡人不是小孩了,已经与诸候同列,寡人改过就是,请师傅免罚吧!保申说:臣受命于先王,不敢稍违。大王如不受罚,就是违先生之命了。臣宁开罪于大王,决不开罪于先王。文王无奈,表示“敬诺”,趴在地席上,保申把50根细荆条扎成一捆,自己先中跪下,然后举起地捆细荆条;轻轻放下,让它落在文王背上,这样重复了一次,才说:请大王起身吧!文王觉得这么表演一下无关痛痒,便说受罚不受罚一个样,保申听了,深感痛心,对文王说;臣听说君子受苔为辱,小人受苔为痛。现在大王不以为耻,说痛不痛还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保申快步走出门去,说要投水以请死罪。文王这才认了错,把保申请固来,随即杀死了那条良犬,折断了那些利箭,还放逐了丹之姬。自此后,楚文王顿时像换了一个人,开始励精图霸。

  关于这个人,历史上有一段“完壁归赵”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中的那块“和氏壁”不仅令秦王垂涎三尺,也给现代人以无限的暇思。虽然和氏壁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早已遗失,不知所终,但它的横空出世却与蔺相如护壁而归一样,同样也是令后人叹为观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7)


--------------------------------------------------------------------------------

  《韩非子?和氏篇》记载了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公元前七百多年前,在一个现在叫“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今湖北南漳县西南的地方,附近住着一个石匠,叫卞和。卞和到山上采石的时候,经常看见有一对凤凰栖落在附近的一个石台上,他想起了古人所说的“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就仔细地观察,结果惊奇地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块,他凿取出来后,抱回家让知宝的爷爷辨别,爷爷惊呼:“这是千古罕见的宝石”。经全家商议,决定由卞和把它献给楚王。然而一次、二次的献宝,都被玉尹说成只是一块顽石,以欺君之罪刖去了双足。五十多年后,楚文王即位时,卞和已有七八十岁,成了生活潦倒的一个残废人,伤心地抱着璞石在荆山脚下哭泣,哭了三天三夜,不仅眼泪干涸了,而且流出了血泪。哭声惊动了楚文王,派人去问,卞和说:“我不是哭我自己呀,我哭的是普天之下竞然没有识玉的明君。”文王受其哭声感动,便叫人剖开璞石,果然就发现了里面所深藏的宝玉,后经楚国最有名气的工匠雕琢成了一块宝璧。

  文王十分高兴,因玉是卞和献上的,就将这块壁命名为“和氏璧”,准备封卞和为官,但卞和却不愿接受,说:“宝玉面世了,我的心愿也实现了,我就满足了。”卞和献玉的故事本身是个悲壮的故事,但是我们从这个故事里面却能够看到楚文王的闪光点,他不偏听偏信,不唯上的作法向我们昭示出他是一个能够明辨是非的明君。此外,楚文王还是一个颇能识人用人之君,如《左传?哀公十七年》说文王任命从申国俘获过来的申人彭仲爽为令尹,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职权很大,楚文王敢于所自己国家的朝政交给一个俘虏,可见其用人识人的气魄,后来彭仲爽也不负所望。

  由于其父楚武王在位长达51年,因而等到文王即位,早已是人到中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即位后便将都城迁至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郢地处鄂中江汉平原腹地,兼有水陆交通之便,东接云梦,西扼巫巴,北连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自然条件优越,战略地位突出。楚文王定都郢后,楚国已牢固控制了江汉地区。

  接下来,为承继乃父“欲观中国之政”的大志,楚文王随即开展了北进的征途。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北上伐申。

  申就是当年帮助外甥周平王杀父的那个申国,是河南南阳境内的封国。楚文王伐申自然是想将触角伸向中原腹地。但楚申之间还隔着一个邓国,如果伐申,必须假道于邓。楚文王和其父一样,都想伐邓,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尤其是此时的邓国国君还是楚文王的舅舅。邓国对楚文王提出的过路要求非常紧张。邓国作为楚的近邻,又扼守着汉江水道,本就是楚国北进第一个应该消灭的国家。邓国很担心楚国会借机灭亡自己,国内的大臣竭力劝说邓侯设计杀掉楚文王。但邓侯胆怯,不敢应允。

  《左传?庄公六年》载当时邓国极力主机乘机杀掉楚文王的三位大夫骓甥、聃甥、养甥见此无可奈何,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楚文王很顺当的从邓国国土经过攻打了申国,除掉了周朝南土最大的一个异姓国,将申变成楚国的一个大县。回兵途中果然攻打邓国。

  公元前684年,楚文王举兵伐蔡。蔡国在楚文王的北伐计划里是本来排名比较靠后的国家,也没有想到这么早对蔡国动手。文王伐蔡纯粹事出偶然。

  原来,息国和蔡国本是友好邻邦,蔡侯、息侯分别娶陈国一对美女姐妹做夫人,两家因此成了“连襟”。有一年,息侯夫人息妫(妫是姓,息为息国之意)回陈国娘家探亲,途经蔡国,就顺道去探望姐姐和姐夫。史载息夫人面若桃花,娇艳动人,是一位绝色美女,楚国人至今都口口相称她为桃花夫人。赶巧了她的这个姐夫蔡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色狼,一见美丽小姨子不由得大为感叹,在家宴上对息妫胡言乱语、动手动脚。息妫大感耻辱,拂袖而去,回到息国后就向丈夫哭诉姐夫的无礼。息侯一听,深感欺人太甚,顿时火冒三丈。正所谓兄弟之妻不可欺,何况两家还是连襟,蔡侯竟做出这等事来,此仇不报不是男人!息侯决意报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8)


--------------------------------------------------------------------------------

  可是怎么报复呢?两家刀兵相见?息侯想了个借刀杀人计,他邀请楚文王去攻打蔡国。说:“蔡自恃与齐联姻,不肯朝贡于楚。若楚军攻我,我求救于蔡,蔡侯年轻而又勇敢,必然亲自来救。我与楚合兵攻蔡,就可以俘虏蔡侯。既俘虏了蔡侯,就不怕蔡国不朝贡。”楚文王一听,好事呀,于是依计北上伐蔡。

  小小的蔡国哪是楚国的对手?很快,蔡哀侯在莘地被俘。做了人家的阶下囚,蔡侯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他深知自己的下场是怎么回事,便在楚文王面前盛赞美化息妫。楚文王动了心:“我若能得见息夫人,虽死无恨。”便趁息侯答谢之机来到息国,主动设享礼招待息侯,在席中对息侯加以袭杀,灭了息国。把息妫带回楚国,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堵敖和成王。

  息妫到楚文王身边之后几年时间里,息妫都没有主动和楚王说过话,楚文王便问她何故。读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周幽王身边也有一个不笑的褒姒,二者何其相似啊。不笑的褒姒与不说话的息妫,对于男人来说无疑都是心头的一种痛。息妫见文王发问,便说:我一个女人,侍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又能说什么呢?楚文王听了,大为感慨,认为息妫说的是真心话,自己因为蔡侯的一句话才灭亡了息国,这一切都是好色的蔡侯使的鬼。于是文王又率兵攻打蔡国,入其国,灭之。

  春秋时的君子感叹蔡哀侯,《商书》说“恶的蔓延,如同火的燎原,不可以接近,难道还可以扑灭?恐怕说的就是蔡哀侯吧。”后来大唐才子诗人杜牧作诗叹息妫云: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就因为一个男人好色,阴差阳错成就了一段凄美的故事。此事对楚国、对息妫、对息国、对蔡国乃至当时的国际形势产都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文王十一年,齐桓公称霸。《史记?楚世家》云:“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

  见此情势,楚文王加快了北上的进程。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出其不意,灭邓,这一年是楚文王十二年,齐桓公八年。齐楚两大国一西一北同时向中原展开了争锋。

  至此,北进中原的大门完全洞开。同年,楚文王以郑厉公复位“缓告于楚”(《左传?庄公十六年》)为由,发兵讨伐郑国,直抵栋(今河南禹县)而还。郑是姬姓国,又是春秋初期大国,楚文王竟借口惩罚,足见楚国已挺进中原与齐国争霸了。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代明主楚文王竟然莫明其妙地死在战场上。

  公元前676年秋,巴师袭击楚国权县的所那自。楚国君臣轻视巴人,疏于防范,终至于酿成大祸。事出突然,权尹阎敖因无备而弃守,只身泅水逃命以致巴师长驱北上,一度进逼郢都的南门。文王大怒,处死了阎敖留在那处的净敖的族人不胜其忿,竟与巴事谋反叛,

  楚文王仓促间出城迎敌,被巴军打败。等到文王战败想退回郢都时,掌管郢都城门的楚将鬻拳居然拒绝开门迎王。文王没想到自己出城打了一仗,打完了竟然连家都回不了,无奈之下只得领兵渡汉水东进,攻击黄国(今河南潢川西北),打败黄国后再撤回。回程途中,文王身染重病,不幸去世。文王葬在楚俗称为“夕室”的墓地中,葬毕,鬻拳自尽,葬在楚俗称“经黄”的宫门内。

  楚文王之死是一大疑案,疑就疑在一个管城门的鬻拳怎么会胆敢将国君文王拒之门外。鬻拳的官职是大阍。相当于一个城门校尉官,地位并不高。郢都乃楚国都城,城内王室公卿大有人在,鬻拳区区一城门校尉,怎么可能压制住所有高官显贵,不让文王进城呢?更蹊跷的是,文王死后竟然也是由鬻拳将他安葬,葬后鬻拳也立刻自杀。这就更奇怪了。

  问题出就出在楚王室内部。《史记?楚世家》记载,文王死后,其子熊囏继位。称楚王堵敖。堵敖三年(《史记》误作五年),堵敖想杀死自己的弟弟熊恽。熊恽便逃到随国,然后联合随国将堵敖杀死,自立为君,即位为楚成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4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