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2 23: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1)
--------------------------------------------------------------------------------
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因此,文公名利双收,不仅得到了天子赏赐的土地,而且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提高了晋国的地位。
三把火烧完,晋国一时间人才济济,君明臣和,上下同心,出现一幅崭新的政治局面,晋文公开始了他的霸业之旅。
他首先扩大军队的编制,把晋军分成五个军,赵衰担任新上军的司令,胥婴担任新下军的司令。奖励军功,首开以法制军的先例。西周时期的军事制度是“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军队在数量上是比较有限的。“师”为军队的最高建制单位。军事行动中投入的兵力一般不多,范围上较为狭小,战争的胜利主要靠战车的阵地会战来取得,当一方的战车兵被击溃以后,真正的战斗就结束了。所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即可决定战争双方的胜负归属。进入春秋后,“军”级建制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等一系列社会条件的迅速发展,各国军队数量急剧增大。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战争的方式从春秋中期起有了大的变化。晋国的军队编制正是适应这一时代潮流的。
继而晋文公把目标瞄准了强大的楚国,要与楚国决一雌雄。为了这个目标,晋文公先争取宋国加盟,然后再攻打楚国的盟国曹国,争取齐国、卫国、鲁国,孤立楚国。在这次战略性的进攻中,晋文公对当年曾经施惠于他的人都慷慨报答,对曾经羞辱过他的人也毫不客气,这就是所谓的“救患报施”。
公元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宋国向晋国告急,晋文公高度重视,他说:“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就是说,这一仗非打不可,打得赢打不赢,晋国都坐赢不输。于是在作了充分的战前动员之后,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双方在卫国的城濮摆开阵势对垒。
雄心勃勃的楚国也想借此机会挫败晋国而成就霸业,楚、晋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当时,楚军在大将子玉的统率之下,气势很盛,但是楚国对晋国的力量估计不足,楚成王太小气晋文公了,只派了西广、东宫和若敖氏三个部队前来会战。
而晋国除了高度重视之外,还联合了秦、齐、宋等北方联军,同时晋文公又暗中与被楚打败过的曹、卫约好,以帮助他们复国为条件,换来了曹卫的加盟,同时也激怒了楚国大将子玉。
晋文公为报答当年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的礼遇和款待,下令军队于战前退避三舍(九十里),兑现了他的诺言。本来,根据当时的惯例,一方是国君亲临战场,另一方是以臣子作统帅的话,一旦国君退避,为人臣者是不能追赶的。但楚国子玉一方面怒火攻心,一方面又立功心切,对晋军的后退穷追不舍,这一举动反过来激发起了晋国的士气。晋军后退又可疲惫楚军,避开楚军的锐气。因此,晋文公“退避三舍”实际上反倒成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实在是一箭双雕的高明之举。楚军以为晋军后退是惧战的表现,一直追到城濮才驻扎下来。结果两军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展开决战。
晋军主力有军车700乘,每车按25人计算,总计约五万二千余人,由于晋国实行军功制度,故而将士效命,同甘共苦,士气旺盛;而楚军主力主要是若敖氏,他们心高气傲,个个骄横。这样对比之下,谁胜谁败一目了然。《史记楚世家》记载,战一役,晋军纵火焚烧楚军,“火数日不息”,不用说大败楚军。城濮一战,晋国一战而定输赢。事后,晋国还向周天子献俘。
楚军失败后,子玉畏罪自杀。晋文公听到这一消息后,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说:“没有人再能阻碍我了!”这次著名的城濮之战,彻底阻止了楚国的向北攻略,此后,在晋楚争霸的近百年间,楚国虽然几度想打开进入中原的门户,都未能如愿。同时在北方,形成了以晋国为核心的一个稳定的军事集团。战后的五月,晋文公广发英雄贴,召集齐、鲁、蔡、陈、郑、莒以及周天子,举行会盟。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中原霸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