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2 23: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16)
--------------------------------------------------------------------------------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忠信问题。什么是忠信?就其内容言,忠信包括人际关系上的忠于人和政治上的忠于君。孔子的德行弟子与政事弟子就走的是两条路线。主张德行的弟子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他们讲的忠,不是忠君,而是像颜渊那样强调道德对权力的对抗和批判,“不容然后见君子”;而主张政事路线的弟子如子路、冉有、子贡对管仲”不死君”的行为表示了怀疑并持严厉地批评态度,他们认为管仲”不死君”是典型的不忠。后世儒家讲的就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忠于人与忠于君的统一。形式上,管仲”不死君”确实难以摆脱别人对他人品和节操的批评,对于这一个麻烦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只烫手的山竽,所以管仲和后来的孔子都必须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与那些主张政事路线的弟子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如管仲强调自己与召忽不同:“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就是说他给自己规定了几种不死君的条件,作为对自己的辩护。《管子?大匡》载管子曰:“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也就是说他把君主与国家社稷区别开来了,认为一个君主死了并不影响国家社稷的长存;而且他还认为自己有安定、维护国家社稷的责任和能力,因此不愿意就在这时去死,也就是不一味的死君。类似的,后来齐国名相晏婴也如同管仲一样,不是简单的死君。史载,“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
那么针对弟子的疑问,孔子又是怎么看的呢?孔子回答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对于子贡对管仲的怀疑,孔子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即面对走政事路线的弟子的怀疑,孔子坚定地维护了管仲,并给予管仲“仁”的崇高荣誉,这里面也反映出孔子的“薄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思想。
宋代的朱熹把孔子称赞管仲的“如其仁”解释作了进一步圆通,认为:“如其仁,言谁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许之。盖管仲虽未得为仁人,然其利泽及人,皆有仁之功矣。”“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实际上也是对管仲提出了人格上的质疑与批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对管仲的”器局”的评价.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一方面孔子认为管仲的器具小,又不懂得节俭,但对于管仲有三归、有反坫,与国君同制,齐国人当时并不认为是侈,就是说管仲的做法在齐国是行得通的,而鲁国的孔子却称管仲“不知礼”,这里面反映了齐鲁两国对待有功之臣上存在不同的社会风气。后世学者认为,齐鲁两国在确定治国方略时就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齐国是以工商立国,采取尊贤尚功的政策,而鲁国则是农业立国,尊尊亲亲;工商立国当然允许甚至鼓励消费,农业立国一般则鼓励节俭;尊贤尚功则允许有德有才之人的地位超越贵族,即允许“贱临贵”、“疏制亲”,“管仲富拟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陈寿《三国志》)
那么管仲是不是真的”不知礼”呢?有这么几个例子可以说明,管仲其实是懂礼的.第一,在管仲平戎有功于周室,并且周天子嘉奖管仲,让他享受上卿规格的礼仪,一般人就会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僭臣也就会据以为合法了,但管仲还是牢守自己陪臣的身份,不肯做出有违等级的事,拒绝了周天子的好意。
其次,管仲认为“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国语?齐语》)。终管仲一生也未见他有任何犯上、僭越的行为.那么孔子为什么又责他不知礼呢?这似乎同样是齐鲁两种文化的不同所致.所以,管仲的“不知礼”就不能简单地按照鲁国(也即后世儒家)的思想观念来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