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古月轩

解读历史:《刘绪义读春秋》-新浪读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41)


--------------------------------------------------------------------------------

  长勺之战,鲁国取胜,庄公问其故。后人便以为他连自己怎么得胜都不知道,非也!他是询问作战之道,总结经验。曹刿采用的“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的战术,其实也是鲁国军队不得己而为之。因为论兵力,鲁国根本无力与齐国正面冲突,因此,避免与齐国正面交锋,正是曹刿的聪明之处。但曹刿所凭借的全是他日常生活的经验而已。无论是他的断狱以情,还是一鼓作气,都是根据他的经验出发的。齐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战术“三鼓”法,被曹刿巧妙的化解了。因此,可以说,这次战争的胜利,偶然性远远大于必然性。事实上,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齐国在后来的战争中,多次打败鲁军,使鲁国不得不听命于齐。

  长勺之战,正充分表明了鲁庄公有胆有识,敢于放手任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虚心纳言。庄公与曹刿的三次对答,也正是庄公应对他即位之初面临的三大耻辱和威压所采取的对策。

  事实上,曹刿在春秋史上就出现过这么一次,此后也未见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作为。果真如他所言,“肉食者鄙”的话,那么,他这个食素者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庄公的知耻后勇,敢于纳言,史上还有记载。鲁庄公为齐迎婚之事集群臣商议。施伯曰:“国有三耻,君知之乎?”庄公曰:“何谓三耻?”施伯曰:“先君虽已成服,恶名在口,一耻也;君夫人留齐未归,引人议论,二耻也;齐为仇国,况君在衰绖之中,乃为主婚,辞之则逆王命,不辞则贻笑于人,三耻也!”鲁庄公蹴然曰:“此三耻何以免之?”施伯曰:“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先君之立,未膺王命,若乘主婚之机,请命于周,以荣名被之九泉,则一耻免矣!君夫人在齐,宜以礼迎之,以成主公之孝,则二耻免矣!惟主婚一事,最难两全,然亦有策。”庄公曰:“其策何如?”施伯曰:“可将王姬馆舍,筑于郊外,使上大夫迎而送之,君以丧辞。上不逆天王之命,下不拂大国之情,中不失居丧之礼,如此则三耻亦免矣!”庄公曰:“申繻言汝‘智过于腹’,果然!”遂一一依策而行。

  庄公还有着引咎自责的品质。《礼记?檀弓》载,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卜国在车右边护驾。拉车的马受惊,将车翻倒。庄公摔下车来。副车上的人递下绳子,拉庄公上了副车。庄公受此一惊后说:“卜国啊,这是你没有勇力呀!”县贲父说:“以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确实是我们缺乏勇气!”于是他和卜国两人双双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侧中了流矢。庄公知道后说:“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于是庄公作诔来追述他们的功德。“士之有诔,自此始也。”士人死后,人们为他作祭文,就是从庄公开始的。

  应该说,发生在庄公死后的庆父之难,庄公并没有多大的责任。

  庄公好色,建高台,为的是可以看到党家,党家有个美女,叫孟任。庄公就可以站在高台上看孟任。孟任只好躲起来,闭门不出。后来,庄公派人告诉她,答应立她为夫人,孟任便同意嫁给庄公,二人破血盟誓。后来生了公子般。

  庄公便打算立党孟任为夫人,立公子般为太子,可是庄公母亲文姜不同意,要他娶齐襄公之女。理由是齐是大国。一方面是自己有过誓言的孟任,不立她为夫人,则有负盟誓;一方面是自己的母亲,虽然她是个祸水,但不听她的,又有违孝道。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后庄公只好听从文姜的,娶齐襄公之女哀姜做夫人。正是这个齐国来的哀姜,和文姜一样,给鲁国带来的是又一次灾难。

  首先就不合礼,因为娶哀姜之时,用了玉帛,《左传》载,“大夫宗妇,行见小君之礼,一概用币。”御孙私叹息:“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采,女贽不过榛栗枣修,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而由夫人乱之,其不终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42)


--------------------------------------------------------------------------------

  庄公的另一个姨太太叫风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公子申。她为了让公子申做太子,就私下里求季友,正直的季友拒绝了她。他说,公子般比公子申年长,要做太子也轮不到公子申,但我一定会尽力帮助公子申。风氏见话已至此也就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庄公娶哀姜后不久,党孟任就病死了。庄公不敢得罪哀姜,不敢用夫人的礼节安葬孟任。可怜党孟任到死都没有做上夫人,当年的破血盟誓的血也只能算是白流了。

  庄姜也不喜欢哀姜,哀姜也没有给他生下儿子,倒是跟着姐姐嫁过来的妹妹叔姜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叫公子开。

  哀姜没有得到庄公的爱,却另有欢爱。她的情人便是庄公之哥公子庆父。两人粘乎得不得了,甚至还拉上了叔牙,三人结成一党。并阴谋庄公死后,由庆父做国君,哀姜为夫人,叔牙为相。

  庄公的女儿(女公子)在一次观看雩祭的演习时,被一个荦(luo)的圉人(马夫)调戏。正好被公子般撞上,公子般非常生气,就让人鞭打他。庄公告诉子般,这个人是不能打的,不如杀掉他。他力气大得吓人,可以举起稷门的城门。但公子般没有杀他,这人后来便逃到了庆父那里去了。成了后来庆父之难的帮凶,这件事也反映出庄公之远见。

  公元前662年,庄公得病,要选择继承人。他先是问叔牙,叔牙说:“庆父有能力”;庄公又向季友征求意见,季友说:“臣以死来事奉子般。”庄公便告诉季友,刚才叔牙说庆父有才能。季友便派人以国君的名义责备叔牙,叫他等待在 巫家里,让 季送去毒酒。说:喝了它,你的后代还可以在鲁国享有禄位,不喝,你死了,后代也没有禄位。叔牙只好喝了毒酒,季友果然立他的儿子为叔孙氏。

  不久,庄公死了,公子般即位,因为他的外祖父死了,为他办丧事,就住在党氏家里。庆父便派圉人荦在党家刺杀了公子般,季友知道后便只好逃到了陈国,哀姜打算立庆父为君,庆父不答应,因为他知道还有公子申和公子开在,但公子申成年了,他们不敢立他,便先立八岁的公子开,他就是鲁闵公。

  别看闵公小小年纪,也知道哀姜和庆父那档子苟且事,便请齐桓公送季友回国为相。有了季友的帮助,加上公子申顾全大局,庆父和哀姜也不敢怎么样。

  齐国的仲孙送季友回到鲁国,返回齐国后对桓公说:“不除掉庆父,鲁国的祸难还没完”(庆父不死,鲁难未了)。齐侯说,怎么才能除掉他?仲孙说:祸难不完,会自取灭亡。等着瞧吧。

  齐侯问他,现在是取鲁国的时候吗?

  不行。因为他们还守着周礼。周礼是立国之本。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如同大树必然是躯干先行倒下,然后枝叶才会落。鲁国不弃周礼,不动不得的,你这个时候应当做一些安定鲁国并让它亲近你的事,这是称霸所必具有的器局。

  闵公二年,闵公手下的保傅夺了卜齮的田地,闵公也不管,共仲便让卜齮杀了闵公。

  季友带着公子申(僖公)逃到邾国,鲁国人都恨庆父,见引起了公愤,庆父便只好逃到莒国,哀姜也逃到邾国,季友和僖公回国,立僖公为君。送礼给莒国,要求换庆父。莒国人收了贿赂便把他送回鲁国。庆父到密地,让公子鱼去求情,说愿意做一个老百姓,但僖公没有答应,庆父只好上吊自杀。哀姜见事已至此,鸡也飞了,蛋也打了,就自杀了。

  庆父之难平息后,僖公便要封季友一座城,季友不答应。僖公便立公孙敖继庆父之位,称孟孙氏;立公孙兹继承叔牙,称叔孙氏;称季友之子为季孙氏。他们全是鲁桓公之子孙,所以后人称“三桓”。正是“三桓”后来惹出了祸端,鲁国日后的“三桓”三分公室,把鲁国弄得一年不如一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1)


--------------------------------------------------------------------------------

  6、逍遥东海,尊王攘夷成霸业

  周代历史上有三个比较特殊的国家,一个是前面讲过的西方秦国,一是东方的齐国,一是南方的楚国。说它们特殊,主要是指他们都不是周王室的同姓,而是异姓诸侯。在古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下,他们的存在确实是个尴尬,更可怕的是,这三个异姓诸侯到了春秋时期先后强大起来,构成对中原特别是周王室姬姓诸侯国的严重威胁。可以说,没有它们,那么,不仅春秋战国的历史会重写,就连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都会重写。

  逍遥东海

  齐国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吕尚所建立的国家。吕尚,本姓姜,字子牙,号飞熊,也就是妇孺皆知的那位“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姜太公。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被描绘成除魔卫道、惩奸罚恶的大神,深入人心,广为人知。在历史上,也确有姜尚其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早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甚至思想家。曾在武王灭商的战争中立下大功,故而受封诸侯,成为齐国的始祖。

  关于姜太公与武王灭商,史学家多有研究。他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姜水,根据《水经渭水注》的解释,是“岐水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也就是岐水的一部分。岐水,则在今陕西省的岐山县西面。传说中的炎帝出生在这里,以后姓姜的人也发源在这里。所以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因炎帝的出生地而得姓,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但是《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所谓“东海上”即指今天山东半岛一带,《吕氏春秋》直解为“东夷之土”。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东夷”人。这么说来,姜尚又拥有东夷血统。

  姜水和东夷实在一东一西,相隔千里。这是怎么回事呢?合理的解释是,姜人先居于姜水,后来迁到东夷即山东半岛。东夷是汉民族的主源之一。在汉族起源时,东夷是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于黄河流域的。东夷集团主要由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族组成。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大致是:蚩尤部族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族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就其分布而言,东夷集团占踞着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一些现代学者认为,殷商民族也是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和帝俊部族相融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商王朝带有东夷血统。

  蚩尤与炎帝有族裔的关系。《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与蚩尤均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周易?系辞》云,“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见蚩尤部浇崭露头角。炎帝并非一个人,而是一种称号。

  那么炎帝和蚩尤又是怎么决裂的呢?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援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第一种说法见诸《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是国号。第二种说法见于《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2)


--------------------------------------------------------------------------------

  我个人的看法是取第二种说法,黄帝先是和炎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然后黄帝和炎帝之间又发生了争战,最后黄帝胜出。炎帝战败后,其一部分后裔就陆续东迁山东半岛。

  《古史考》称姜尚“掌四岳有功”,封于吕,故以吕为姓;《史记?齐太公世家》则说,姜尚的先祖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部分族人被封在吕,另有旁支被封在申。姜尚以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吕尚。

  姜太公出道很晚,关于他的出道有多种说法,不管哪一种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一种说法如《说苑》所云:“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鱼无食者,望即忿,脱其衣冠。上有农人者,古之异人,谓望曰: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望如其言,初下得鲋,次得鲤。刺鱼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于齐’。望知其异”。这是说姜太公年七十才出道。

  一种说法是如《史记》所云“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这是说姜太公曾经一度非常贫困潦倒,不得不先在商朝首都做杀牛的屠夫,又到孟津做小贩。

  还有一种说法也是《史记》里面记载的,太史公写道:“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这是说姜尚原来是商纣之臣,见其无道,就背而弃之,转去游说诸侯,最后才投奔周文王。

  《史记》又载:“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这是说姜太公本是一个隐士,是周文王集团求贤求来的。按此说,姜太公还是历史上较早策划和实施美女计的人。所以《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当年周文王得到吕尚归附,大喜过望,曾言:“吾太公望子久矣。”意思是说,自从我的祖父太公那时开始,我西歧就一直盼望着先生的到来。所以吕尚又得了个“太公望”之名。

  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实呢?

  综合上述数种说法来看,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指向周文王与姜太公的求贤得贤与合作。虽然这些说法不一定都很真实,但从其共同点来看,我们可以复原其中部分历史真相。

  早先商民族与姜太公本有着族源上的亲属关系,但来,商民族较早地跨入了文明门槛,冲破了原始氏族社会,建立了商王朝,在征伐的过程中遂与东夷集团的其它部族发生冲突与矛盾,乃至于世代为敌。这里面就包括与姜尚所在的部族的冲突与矛盾。于是,以姜尚为代表的这一支部族就极力寻找复仇的机会,正好与地处西岐的周部族一拍即合,周也正想推翻商的统治,早在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时期,周人就展开了通好东夷的外交功势,以期用东夷牵制和消耗商王朝的强大的国力和军力。他在那个时候就应该听说了姜尚的才能,故一直想得到他的帮助或辅佐。而姜人正苦于势单力薄,无力应对商王朝的压力和攻势。于是,姜尚便借周之力,与周联合攻商。周武王灭商之际,商军主力恰好正在东方与夷人交战,顾了东就顾不了西,措不及防的商纣王只能匆促组织奴隶来庆战,结果被周军轻易击败。这可能就是周太王实施的“联夷制殷”政策。而文王与姜尚之间的求贤用贤故事,其背后可能就是二者的合谋。强大的商王朝被文化落后很大的周民族所灭,关键原因就在于东西两面同时遭到东方的夷族部落和西方的周人联合夹击所致。所以《史记》载,“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即暗指此。

  武王克商之后,按照当年的约定,便封姜尚到原来的东夷部族建国,称齐国。为什么称“齐”呢?《史记?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意思是齐国可以与天子相齐。姜尚就成了齐太公。这也就是为什么周公可以不之国,留在镐京辅佐朝政,而姜尚却不能留在朝中的缘故。因为,武王克商之后,强大的殷商王朝并没有完全臣服,反抗仍然在持续,正需要作为军事家的姜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3)


--------------------------------------------------------------------------------

  姜尚离开朝廷,到齐国作诸侯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三监之乱,三监是周武王建国之初制定的以殷治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先是分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殷侯,继续统治原来殷都附近的地区。为了便于对武庚进行控制,又分封管叔、蔡叔、霍叔三位王弟,即为“三监”,分居殷都周围地区,以便监视武庚及殷人。后来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召公辅政,三监不满,勾结武庚造反,于是周公东征。周公不是军事家,他只是政治家兼思想家,因而,周公东征费了很大的劲,花了三年时间才得以平定叛乱。而且这里面还得力于姜尚和他背后的齐国的鼎力支持,要不然,只怕更麻烦。

  所以《史记?齐太公世家》载,三监之乱平后,召公奉王命前来齐国授命齐太公:“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意思是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你有权讨伐,无须告知朝廷。这样齐国获得了征伐“不臣”的特权。

  还有两件史实可以进一步证明。第一件是齐国的政策不同于周。姜太公之国后,所采取的经济和文化政策都不同于周王室。经济方面,齐国格外注重经济,提出了“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基本国策,重视士农工商各个行业的全面发展,为日后齐国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在政治文化上,虽然周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礼乐政策,但齐国可以不执行这一政策。而是顺应“其民阔达多匿知”的原有文化,有条件地推行宗法制和集权制,“因其俗,简其礼”,为政简而不苛,平易爱民。因而,齐国与邻近的鲁国逐渐形成两种不同的执政风范。鲁国谨守周礼,齐国则民风开放,尤其表现在性关系和性观念上,这一点在《诗经?齐风》中多有反映。所以《国语?郑语》云:“齐庄、僖于是乎小伯。”是说齐国在庄公、僖公父子在位期间已成小霸之势。即便在齐襄公之时,齐国一度出现了和宋卫郑鲁相似的内乱,却并没有导致和他们相同的结果,到齐桓公时,齐国终成为大国争霸中第一个名符其实的霸主。

  第二件是齐与周王室的微妙关系。隐公八年,齐僖公想朝见周天子,还多亏郑庄公以卿士身份的引荐,《左传》载有此事。这表明,周齐关系很是尴尬。其实早在齐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夷王就用鼎烹杀了齐哀公,并立其弟齐胡公为新任齐侯,齐胡公继位后将齐国的都城从营丘迁都自己的封邑薄姑。但事后不久,齐哀公同母弟姜山又发动政变击杀胡公,自立为齐君,是为齐献公,把都城从薄姑迁到临淄。由此次齐国事变可以看到,周夷王时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导致这种紧张关系的原因何在?史载阙如,不得其详。纪侯到底说了些什么谗言,导致周夷王下如此毒手?也不得而知,总之是纪侯一个“小报告”要了哀公之性命,可想而知,这个“小报告”一定要关王室要害,否则,势力已大为削弱的周王不敢也不至于如此下狠手。

  齐献公姜山原本只是齐国一名大夫,胆敢违背周夷王的意志杀死夷王所立的齐胡公,并自立为君,事后夷王也未对其作出任何制裁,齐献公得以善终。这也说明,只有涉及到王室命脉的事,周王才敢对齐王采取行动,不惜与之翻脸。并不是某些学者所据以证明的,周王室至此已无力控制诸侯。即便王室再无力,类似这样的情况,进入春秋之后,王室尚且要做做样子,或亲征,或联合诸侯征伐。否则王室脸面何在?如桓公三年冬天,周天子还派军队包围芮国,把芮伯逮捕押至首都问罪。

  相较于其它诸侯国,齐国国内形势要好得多,齐襄公末年,齐国虽然也出现过内乱,但总体情况下不如他国那么频繁,而且历时也较短。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归功于齐太公的治国之策。《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于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这里对周初齐鲁两国的对比,很鲜明地体现齐国的根本特色。周公之预言,到了后世果然应印了。因为姜尚实行了这样因势利导的国策,故而民心归附,因而,即便上层之乱,也没有对民心造成多大的冲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4)


--------------------------------------------------------------------------------

  其次,是齐文化的基因。齐文化是在东夷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世学者认为,东夷文化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一种文化,加上齐国国君长期因其俗,故齐文化也一直保持着一种开放务实向上的姿态。具体说来,齐文化中有这么几大基因:

  一是隆礼尚法。重礼,虽然齐国的基本国策是因其俗,顺其礼,但作为周王室的一个重要藩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周代礼乐文化的影响,《诗经》中的齐风,也反映出一定的礼文化特色。所以当管仲变法之时,尽管他强调尚法,但依然认为“法出于礼”,把法建立在礼的基础之上。如《管子》说:“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

  二是开放务实。齐处于山东半岛,三面临海,用现在的话来说,齐文化是一种智能型沿海文化,表现出开放性与务实性。这一基因,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到。《史记?齐太公世家》说:“民阔达多匿智”,《史记?货殖列传》说:“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齐俗贱奴虏”,“逐渔盐商贾之利”,“设智巧,仰机利”。《汉书?地理志》也说:“其士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与行缪,虚诈不情,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朱熹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论语集注?雍也》)。反映在齐人的语言上都有其特色,如著名的《齐谐》,“齐东野语”。正因为这样机智和务实,导致“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

  又如庄、僖之世,正逢成周之变。处于这样一种时机,齐国国君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避祸保国。庄公二十四年,犬戎杀幽王,成周大乱,齐国消遥东海,因此不曾受影响。在两周交替的乱世中,父子二人治国有方,齐国社会长期稳定,国力明显大增;对外采取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积极周旋于周、郑集团和东方集团之间,即保持了齐国长年不受战乱侵扰,又巧借各方矛盾为自己的发展服务,势力日盛,史称“庄僖小霸”。这样就为接下来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灵活变通。由于齐文化开放尚智,务实进取,也就带来了齐文化具有很强的变通性,具体表现就是“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体现在齐人的思想行动上,则是齐国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变革运动,即西周初叶的姜太公变革、春秋中前期的桓公管仲变革和战国时期的齐威王邹忌变革。“变则通,通则久”,在春秋一世,历代齐国国君都能审时度势,在对外关系上,也能够因时而动。因而,齐国始终能保持着强国态势。

  第三,独特的审美风范。与春秋时其它诸侯国不同,齐国崇尚男性美。《诗经?齐风》就鲜明地反映出这一审美特色。时至今日,山东人一说起来,就很自豪地称“山东男人就是最优秀的中国男人”。确实,山东男人少有那种娘娘腔的男人,他们崇尚英武,《齐风》中有一首诗《还》,就道出了山东男人的这种美。齐国人心目中的好男人标准也与他国不同。如齐哀公时,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的男人都好田猎。所以《毛诗序》这样解释:“习于田猎谓之贤,闲于驰遂谓之好焉。”有人说:湖南男人蛮,天津男人啰嗦,上海男人精明,山西男人憨厚,内蒙男人凶悍等等,而山东男人除了英武之外,还善解风情,因此深得女人之心。《诗经》中有一首《鸡鸣》,就道出了山东男人在女人面前的善解风情:善撒娇。

  除了人的性格之外,齐文化中还颇有艺术因子。如:孔子曾在齐地闻韶乐,就不禁发出了“尽善尽美”的惊叹,为此“三月而不知肉味”。齐国的贵族也大多喜欢欣赏音乐,著名的“滥竽充数”就出典于齐国。

  齐文化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很大,孟子居齐,长达近20年之久,齐文化的“社稷是主”和民本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终于喊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声音;荀子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既接受了齐文化的熏陶,又为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邹衍的“五德终始”学说,成了秦始皇和汉高祖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齐地的神仙方士和海上仙话,使秦始皇和汉武帝心醉神迷;黄老之学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导致了汉初的文景之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5)


--------------------------------------------------------------------------------

  淫妹杀夫

  独特的齐文化给齐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性,给世人留下了不光彩的丑闻。

  这里出场的“男一号”是齐襄公。齐襄公是齐僖公之子,名诸儿。齐僖公,名禄父,公元前731年至公元前698年在位,总计33年。僖公之父齐庄公名购,公元前794年至公元前731年在位,前后长达64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父子二人统治齐国长达一个世纪。然而,世间子不类父者多矣,这个齐襄公与齐僖公比起来,就好比曲木生直子,直子生犁弯。

  前面提到,齐国出美女,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苟其取妻,必齐之姜。”春秋里面所提到的女子名字中有个“姜”字的,大凡不出乎齐、许、申、吕几国。《国语?齐语》曰:“齐、许、申、吕由太姜。”这几个国家都是姜姓。但尤以齐国的“姜女”最为出色。齐僖公有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女。大女儿叫齐姜,生得勾人魂魄,后嫁于卫,就是那个本应嫁给卫世子急子后被其父宣姜半路要了去的宣姜。次女文姜,《东周列国志》上说她“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绝世佳人,古今国色。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号为文姜”。当然这是小说家言,有些夸张。但文姜的美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呢?两大原因。一是在周礼的精神里面,女子不在乎其美,而在乎其德。《诗经》里面虽然屡有形容女子美艳的诗作,但那多有寄托。因此,如郑公子忽帮助齐国击败了戎敌,齐僖公主动提出把文姜嫁给他,他却傻乎乎地拒绝了,可见,那时的人并不在乎文姜之美。二则,历史上,文姜并不是以美而流传后世,恰恰相反,倒是她的淫乱或乱伦而留名史册。文姜就是这里要出场的“女一号”。

  齐僖公世子就是诸儿,后世有人称他为酒色之徒,可除了他与“女一号”的暧昧关系外,历史上找不到他与别的女人有什么瓜葛的证据。诸儿与文姜是同父异母兄妹,比文姜大两岁,两人从小就比较亲,等到文姜出落成少女,不想兄妹俩竟做下了为中原诸国以及后世所不耻的乱伦之事:兄妹通奸。

  世上当然没有不透风的墙,诸儿与文姜兄妹之间的混帐事,不知怎么就传出宫闱之外了,弄得沸沸扬扬,齐僖公只好到处物色女婿,想早点把文姜打发出去,两次向郑国提婚,两次都未成。僖公只好先为诸儿娶了个宋国女子。

  就在这个时候,鲁桓公即位了,又还没有娶夫人。大夫臧孙达就把桓公的婚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子翚便向桓公建议,听说齐国打算把文姜许给郑公子忽,不知何故没有成,主公何不娶之?你看这个公子翚损不损,人家不要的你干嘛去凑热闹?桓公却没想那么多,就答应了。

  于是,有公子翚做大媒,桓公三年正月,桓公和僖公特地在赢地会见,就是单为了这件事。是年秋天,桓公打发公子翚到齐国去迎娶文姜,《左传》载,齐僖公亲自护送爱女文姜到鲁国的讙地。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呢?因为这是不合周礼的。周礼规定,公室女子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出嫁对等国家,由上卿送亲就行了;如果是国君女儿出嫁,那只能是下卿送亲;即使是嫁给周天子,国君都不能亲自送亲。

  那么,齐僖公为什么非得要自己亲自送亲呢?莫非齐国完全不遵循周礼么?非也。当年僖公嫁大女儿齐姜时,他就没亲送。这里有个奥秘。原来,诸儿听说情人妹妹出嫁,知道留她不住,但毕竟舍不得啊,于是便主动向父亲请求送亲。僖公早就知道兄妹俩之间的苟且事,哪里敢答应啊?已经弄得不成样子,再让他去送亲,说不定还会弄出什么动静来,况且弄不好便是“国际笑话”。为了防患于未然,僖公干脆决定自己送亲,礼制么,早顾不得了。

  文姜出嫁之后,诸儿一直盼望能和妹妹有见面的机会。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桓公十八年正月,鲁桓公应齐侯之约,到齐国去做国事访问。这个时候的齐侯便是诸儿,齐襄公。他是于桓公十五年即位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6)


--------------------------------------------------------------------------------

  如今国际间国家元首出访,为表慎重,一般还带着夫人一起去。但在周代,国君出国访问,只能带大臣,不能带夫人的。鲁桓公不知出于何故(大约是文姜也想念他的情人哥哥,便想借机回国一趟,天天在桓公枕边磨,桓公只好答应),决定带夫人文姜一同出国。鲁国本是谨守周礼的,对于桓公这一举动,马上就有一个叫申繻的大夫(此人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出面反对。申大夫说:“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申繻这话说得很抽象,意思是说男女各安其份,才算懂礼。违礼,必然身败名裂。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他就不能说得更明白一些吗?事实上,申繻这样说是不得己,话里有话。他肯定听说过国母文姜的陈年往事,但碍于国君面子,又不能说穿,故而如此说。

  鲁桓公没听懂他话里的深意,还以为是大夫的迂腐之论,当然也就没当一回事。可见,鲁桓公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早在宋国内乱中,鲁国就发了一次国难财,就是一尊“郜大鼎”,这玩意本是权柄的一种象征,所以鲁桓公喜滋滋地把它拉回来供在鲁国太庙里。臧哀伯(鲁大夫)也曾劝鲁桓公说:在祖宗的太庙里供奉受贿得来的赃物,这不等于是教文武百官贪污腐败吗?如果当官的都腐败了,咱这国家不也要玩儿完了吗?可鲁桓公本是个弑兄上位的污点国君,哪里会在乎受贿赃物的这一点点不洁?所以这一次,他也根本没把申大夫的忠告听进去。

  本来这个时候,郑国发生了内乱,他的外甥曾来投奔求救,但由于与桓公约好进行国事访问的,更加上十五年没见面的妹妹要回来,就抛下郑国那档子事,专门亲自到栎地迎接妹妹妹夫,待之格外热情。指不定还得给桓公安排桑拿按摩美人歌舞之类的,为的是让妹夫陶醉于此,而给自己和妹寻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一到齐国国都,襄公便把妹妹接到宫里去了,另派人把桓公安顿得舒舒服服的。《左传》只记了一句:“文姜如齐,齐侯通焉。”这话的背后是久违的兄妹情人做死的亲热。直到第二天早上,独居了一晚的桓公发现夫人文姜竟然还没有回来,就生疑了。就派自己人到齐侯宫殿打听,回报说,齐侯没有正妻,只有偏室连氏,就是大夫连称之妹,也向来失宠。昨日文姜夫人入宫,兄妹叙旧,至今未出。

  兄妹叙旧?哪一家的兄妹能叙一个通宵的旧?桓公不是傻瓜,立即明白了其中内幕。于是非常生气。等到与哥哥缠绵了一夜的文姜回来,桓公痛骂了她一顿。受了委屈的文姜后来又哭哭啼啼地告知了哥哥襄公。

  齐襄公一听知道不妙,自己的一档子非人之事露了馅。桓公很生气,问题很严重。不仅自己不好做人,就是甜心似的妹妹只怕也麻烦很大。于是,齐襄公便起了杀心。到了夏四月,齐襄公准备了享礼来执行桓公,算作为桓公送行。在国宴上,桓公很忧闷,加上在襄公及其群臣的力劝下,多喝了几杯酒。酒后,事先安排好的齐国大力士公子彭生去扶桓公上车,猛地一用力,生生把桓公勒死了。鲁《春秋》和《左传》在记载这件事时,都不敢如实记录,只说“公薨于齐”;“公薨于车”。毕竟是自己国家的丑事啊,不回避又只能徒取其辱。

  消息很快传到鲁国。自己的国君好端端的站着出去,如今却直挺挺地横着回来,这是哪门子事?齐襄公和文姜做下这等事,总是捂不住的。鲁国人虽然心知肚明,却无处发泄。出兵讨伐齐国吗?一则自己不是齐国的对手;二则师出何名?莫非还要把这等丑事公诸于世?于是,鲁国人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上上下下强忍住这个恶气,同时又不得不派使者前往齐国通好,一边提出严正交涉。这外交辞令怎么说呢?《左传》是这么记载的:

  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反,无所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

  这话说得好,好在哪里呢?既好可怜,又好可畏。说可怜,是因为都是大实话。本来嘛,人家是来修好的,结果呢,人都死在你们国家,鲁国平白无故在众诸侯国面前获得极坏的名声,说自己的国君连身边的女人都看不住,还怎么管理国家?我国现在也不追究责任在谁,但事情总得有个说法,既然寡君之死,彭生脱不了干系,那就要治他的罪。这样才好有个交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7)


--------------------------------------------------------------------------------

  面对鲁国这等要求,齐国怎么好意思拒绝?于是,公子彭生便做了替罪羊。这桩外交风波才算落下帷幕。

  文姜死了丈夫,心想可以留在齐国,天天和情人哥哥厮守了。但继位的鲁庄公在大臣的建议下,前来齐国接母亲回国。文姜心知自己是鲁国的头号罪人和全民公敌,她既不敢也没有面目见鲁国父老。因此,她虽然不得不跟着儿子往鲁国走,但走到齐鲁边界时两腿就不听使唤了。她不走了,也不敢往前走了。儿子只好顺着她的意,一方面真要接她回宫,自己脸面也不好看;但不来接么,又说不过去,毕竟是自己母亲啊。正所谓,论情则生身之母,论义则杀父之仇,于是索性在边境盖了房子让她居住,也使自己有个全孝之名。

  本应该吸取教训,有所收敛的文姜,此后并没有洗心革面,她那风骚劲儿过不了多久就又恢复了。此后,她曾多次和襄公私会通奸。所以文姜至死都没未能获得桓姜之称。

  树欲静而风不止,外交上此事虽然尘埃落定,但舆论上此事仍然没完,齐国的君子都心以为耻,便作诗数首以讽。一是《南山》,一是《敝笱》,一是《载驱》,都收在《诗经?齐风》中。

  文姜死于庄公二十二年,《春秋》称其“小君”。不过,话说回来,有文姜在,齐国数十年间没有侵鲁,除了鲁国挑起战事之外。但令人气闷的是,鲁国也太不争气,二十四年后,鲁桓公之子庄公竟然再一次迎娶齐国的“姜女”,导致鲁国又生内变,真是健忘。这是后话。

  长跑争位

  周代就有话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齐襄公淫妹杀妹夫,又除去公子彭生,并继续与妹妹通奸,最终也并没有落得个好下场,正是应了这句古话。

  且说齐襄公因为奸杀二事,闹得国内人心不安,为了转移国人的视线,齐襄公“临机应变”,多次开展对外战争。

  公元前694年,襄公设计擒杀郑国子亹;

  公元前691年,襄公伐卫;到公元前688年,送卫惠公回国即位;

  公元前691年伐纪,报当年因纪侯的“小报告”导致周夷王烹杀哀公之仇;次年灭纪;

  公元前686年,伐郕,郕国请降。

  庄公八年,齐襄公自败子突,放黔牟之后,惟恐周王来伐,便派大夫连称也即自己的小舅子和大将管至父去葵丘防守。去时正逢瓜熟之时,于是襄公便顺口说待明年瓜熟之时打发人替换他们。

  到了来年瓜熟,不见襄公派人换防,二将便上书请求换班,但襄公早忘了这档子事,见二人主动提出来,心里当然不高兴,就不答应。二将见如此,便商量谋反。怎么反呢?他们找到了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是谁?原来他是齐僖公的同母兄弟夷仲年之子,深得僖公喜爱,视同己出。但齐襄公即位后,就降低了公孙无知的待遇。这当然令无知心里忌恨。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当即约好连称那个不得宠的妹妹在宫中做内应,递情报。

  不久机会就来了,齐襄公本好田猎,得知姑棼之野有山名贝丘,适合游猎,便往田狩。连妃得知此讯,立即遣宫人送信于公孙无知,无知星夜传信葵邱,通知连、管二将军,约定一齐举事,拥立公孙无知。

  却说齐襄公打猎之时,碰上一桩怪事。一只硕大的野猪,猛地朝襄公冲过来,吓得他大惊,赶快拿起弓箭就射。不料那畜生竟然像人一样直立起来,发出一声骇人之惨叫,这一叫,把襄公吓得从车上跌了下来。不仅摔伤了脚,还丢了屦。兵士们私下议论这野猪就是公子彭生,襄公听了更加惊慌,竟然责打徒人费并令他去找屦,费刚出门,正在这个节骨眼上,连称他们也赶到了门口,费被他们捉住。费假意答应帮他们,率先返回襄公营地,把襄公藏好,拔剑出门与连称等人厮杀,结果寡不敌众被他们杀死。孟阳假装襄公躺在床上,被一刀杀了,掀开被子一看,却不是真襄公。于是他们又到处寻找,很快发现了襄公露在门边的一只脚,就把他提小鸡似的提了出来,杀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辑 大国崛起(8)


--------------------------------------------------------------------------------

  这样,公孙无知被立为国君。

  齐襄公在位12年。执政期间,行事不守常规,兄妹淫乱,又四处征伐,这一切让一位叫鲍叔牙的大臣看了,私下里预言齐国将有祸乱发生,果不其然,襄公就这样死了。

  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往莒国;公子纠在管仲和召忽等人的保护下逃到鲁国。

  管仲和鲍叔牙是什么人呢?不用说,大家都熟悉这是春秋史上两个著名人物,他们的出现对于齐国的历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管仲就是上面那个参与造反的大臣管至父的侄子,名夷吾,仲是字,生年不详,有人说他生于公元前725年,颖上人(安徽)。家贫却自幼好学,精通诗书礼仪。管至父深知侄子有济时匡世之才能,于是在立公孙无知之后,便想招管仲出来辅佐。谁知,管仲早就护送公子纠跑了。

  鲍叔牙是管仲的好友。他是临淄人。年青时,二人一起合伙在齐国做过生意。鲍叔牙投入的资金多,而管仲资金少,赚了钱,资金少的管仲每次都拿大头,鲍叔牙拿小头,这样引起了鲍叔牙身边人的不满,多有牢骚和怨言。但鲍叔牙总是向着管仲,说管仲家里困难,比我更需要钱,当然需要多分一点给他嘛。历史上就留下了一个典故,叫“管鲍分金”。

  后来,两人不做生意了,一起当兵。打起仗来,管仲老是躲在后面;撤退的时候又总是跑在前面,所以很多人就讥讽他贪生怕死。这时,鲍叔牙又替他说话了,他哪里是贪生怕死啊。他为了侍奉老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出来打仗,这样的勇气你有吗?至于他跑前跑后还不是为了留一条命去养活老母亲啊。历史上称他二人的友谊为“管鲍之交”,意指生死之交。

  管仲后来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襄公诸儿即位后,娶鲁国女子,生长子曰纠;娶了卫国女子,生次子小白,都是庶出。后来,齐襄公要为二子请老师,管仲便对鲍叔牙说:“国君生有两子,异日为嗣,非纠即白。吾与尔各傅一人。若嗣立之日,互相荐举。”于是管夷吾和召忽做公子纠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公子纠的母亲不为齐国人所喜欢,所以才这样安排,叔牙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小白的母亲则正受宠。

  待到齐国内乱之初,鲍叔牙便带着公子小白跑到离齐国很近的莒国去,管仲便带着公子纠跑到纠的外婆家鲁国去了。

  不久,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设计杀了公孙无知。鲁庄公得知消息,便派大将护送公子纠回国,在路上,管仲考虑到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也不远,小白一定也会回国争位。于是管仲自带一路人马,飞速赶到齐莒边境,想去截住公子小白。如其所料,公子小白和鲍叔牙也在莒国的帮助下,正往齐国国都赶。管仲赶到,见公子小白的车,弯弓张箭射去,只见正中小白,同时听到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仆倒于车。管仲料定小白必死无疑,于是率队离开,放心大胆地跟上公子纠的车队,一路上不紧不慢,六天后才赶回齐国。谁知,管仲来到城下,却被人阻止,原来公子小白早几天就已即位为齐国国君。管仲大惊,小白怎么死而复生呢?原来小白是以诈死瞒过了管仲,管仲尽管箭法高超,可惜没有射中要害,他之所以吐血倒下,其实是怕他再射而装出来的。然后一路疾驰赶到都城,抢先即位。这一场长跑比赛,最终以公子小白获胜。

  长跑夺位这则故事,《史记》里记载甚详。然而,管仲箭射小白,则令人生疑。第一,如果说管仲事先确与鲍叔牙有约,小白与纠,各傅一人,其目的是确保一人做国君,同时也确保一人显贵,公子纠胜了,管仲必定推荐鲍叔牙,公子小白胜了,鲍叔牙一样会推荐管仲,这样,管仲有必要非要射死公子小白吗?第二,从莒国到齐国国都,与从鲁国到齐国国都,从地图上看,路程差不多,管仲胆敢冒险撇下公子纠先行阻击公子小白于齐莒边境吗?一方面从鲁国赶到齐莒边境,说不定小白早已到达齐都,另一方面,他舍弃公子纠,若纠先行进了国都,管仲岂不白白丧失护主之功?功劳全让给鲁国了。第三,即便管仲遇上了公子小白,他身边的人岂可让他随意接近小白?平白无故让他射一箭,射了一箭,又岂能让他轻易脱身?有此三条,足见太史公在记述这则故事时,也多是为出奇所致,采信了道听途说之小说家言。《史记》把迟到的责任又推给鲁国,说管仲自以为杀死小白之后“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等大事,鲁国不可能等到管仲杀了小白再动身的,难道鲁国的军队不敢直接前往齐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2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