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古月轩

解读历史:《刘绪义读春秋》-新浪读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1)


--------------------------------------------------------------------------------

  先君是谁呢?就是宋穆公的哥哥宣公。他临死之前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与夷为君,而是把君位传给了弟弟也就是穆公。故穆公临死,思回报兄之大德,要孔父嘉奉与夷为君,同时把自己的儿子冯打发到郑国去了。所以“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

  穆公临死,将这样的托孤大事交给孔父嘉,可想而知,孔父嘉的份量。

  其二,孔父嘉是殷商后裔,为人刚直无私。不单如此,如果告诉你他还是后世大圣人孔子的乃祖,就不难明白此人的重要性了。所以宋宣公知人,宋穆公也知人,把这样的重托交给此人,他可以放心。

  其三,孔父嘉之死,导致了孔子由贵族而平民,是春秋时期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缩影。那么,孔父嘉又是怎么死的呢?

  导致孔父嘉之死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宋殇公的听谗言而弃忠谏。卫国州吁自立为君后,为了巩固其地位,一面讨好诸侯,一面征伐郑国,想以此来转移国人的注意力。宋国是当时和郑国矛盾较深的一个国家,州吁便想拉拢宋国一起伐郑。他派人来见宋殇公,挑拨他与公子冯的矛盾。原来殇公虽然即位,但心眼狭小的殇公一直把穆公之子公子冯看作是他的心腹之患,而公子冯此时正被其父穆公打发居住在郑国,所以州吁要他一起兴兵去攻打郑国,正合他的心意,一拍即合,宋殇公竟然同意了。

  无端攻打郑国,首先就遭到了宋国两位大臣的反对。一是孔父嘉,他认为州吁弑兄有罪,不可轻信,但殇公不听;一是华父督,他是宋国的太宰。他与公子冯一向私交很好,当然不愿意看到宋国去伐郑国。他口里不敢反对,但心里却颇有怨气。

  接下来就发生了郑国东门之围,宋国因为爵位最尊还充当了盟主角色,把郑国东门围了五天没有取胜,只好退兵;第二年,为报东门之围,郑国先是采用讲和的方式离间了宋陈卫蔡四国之盟,采取个个击破的方式,单单以宋国为目标,并宣称是王命,“奉天伐罪”,约同齐、鲁、许三国攻宋。这期间虽然有胜有败,但宋国绝对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第二个原因是,华父督见色而起杀心。《左传》桓公元年载:“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左传》记桓公元年之事很简略,仅仅只有五句话,其中竟把这样一件小事记下来了,足见这事不小,作者之用心也由此可见一班。这里虽然没有半点褒贬,然而,读者自然而然地明白其中的奥妙。“目逆而送之”,古时男女授受不亲,男女相会于途,理当回避,可是华父督不仅不回避,反而把目光迎上去(逆就是迎),又目送她远去,口里还情不自禁念念有辞:好漂亮!好风骚!一个毫无礼仪的十足的好色之徒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左传》向来惜墨,却在这样一个细节上作了精心刻划,为什么呢?这就为后来华父督攻杀孔父嘉埋下了伏笔。

  第三个原因是,煽动兵士情绪,借刀杀人。孔父嘉既是托孤大臣,又颇受宋殇公信任,因而执掌军权,华父嘉虽然起了杀心,却也无奈他何。于是华父督就使出了借刀杀人计。

  宋国的对外战争都是孔父嘉统率的,因为他是托孤大臣,又是国防部长,他虽然不乐意打仗,但也只好顺着殇公。这样就让太宰华督父心里不快了。一方面他一直向着公子冯,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大权旁落。自孔父嘉带兵以后,十年之间先后进行了十一次对外战争。华父督借宋国百姓颇有怨言之机,到处散布谣言,说这一切都是孔父嘉造成的,于是把国人的怨恨都指向孔父嘉。

  桓公二年即周桓王十年,孔父嘉照旧加紧操练人马。由于他治军颇严,更兼长期的作战,已使得老百姓难以忍受。华父督看准时机,令人暗地里在军中散播谣言,说是大司马又要出兵攻打郑国了。于是一下子人心浮动。一些士兵甚至跑到太宰府来诉苦请愿,但华父督拒不接见,背地里却叫人好生安慰。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兵士都聚集在太宰府门前,希望得见太宰,一直闹到黄昏,兵士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华父督知道时机到了,便佩剑束甲而出,对兵士发表讲话。他一边假意劝说,叫兵士不要冲动,以免大司马得知,会受军法处置;一边却以同情的姿态说这都是主公偏听偏信大司马,不听劝谏所致,故意激起兵士对孔父督的仇恨。直说得兵士鼓噪而起,要求华父督带领他们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于是,华父督就在兵士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大司马府,当孔父嘉得知消息迎上前来,就被一刀砍死。华父督忙不迭赶到孔父内室,抢了孔父之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2)


--------------------------------------------------------------------------------

  《左传》桓公二年载:“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无缘无故不待君命擅杀托孤大臣,这一做法引起了宋殇公的愤怒。于是华父督就害怕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宋殇公也杀了。不过,《春秋公羊传》的说法有所不同,他说,孔父嘉之死是因殇公而死的。本来华父督是想弑殇公,但由于孔父嘉“义形于色”。什么叫“义形于色”呢?就是说孔父嘉作为元老大臣还活着,他站在朝堂上就没有人敢去为难国君,因而要想杀殇公,就只有先杀掉孔父嘉,而孔父一死,殇公必来救他,这样就好杀了。

  总之,殇公和孔父嘉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做了冤死鬼。华父督得以偿心愿。他迎回公子冯,立为庄公,自己把持朝政。

  孔父嘉就是孔子的六代先祖。孔父嘉在宋国内乱中被杀之后,他的曾孙孔防叔,害怕华父督而逃到了鲁国。自此,孔氏的贵族身份与卿位就失掉了,由贵族公卿变为士族,即平民中的读书识礼者。春秋时期,不少贵族就类似于孔氏一样,随着社会混乱程度加剧,或因为战争,或因为内乱,逐渐失去了贵族身份和地位。

  5、佞人弄权,淫猎谁知一旦诛

  杀婿逐主

  也许真的就了“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句古语,继鲁国、卫国、宋国相继发生内乱之后,春秋时期第一个“中东”小霸主郑国也发生了内乱。

  郑国之乱仍然是围绕着权力斗争而开展的。不过,郑国的由乱而衰,经历更曲折,更富有故事性。一连串的故事表明,郑国到了多事之秋。

  细究起来,郑国由霸而乱到衰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是嗣君出了问题。

  郑国打败了率多国联军前来征伐的周天子,声名大震。加上郑国在中原,居黄河之南,拥天子之东,成为一个“中东”最有势力的小小霸主。公元前706年,齐国受到北戎的侵犯,齐侯想到了向郑国求救。郑国也摆出大国的架式,派公子忽前往救援。这个公子忽也是个厉害角色,一举打败了北戎,并俘虏了他的两个大帅,斩获三百大小军官,并把首级献给齐国。齐僖公自然非常高兴,就想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太子忽,以示好。谁知公子忽竟然拒绝了这个公室的美女。大夫祭仲急忙劝他,说:“您一定要娶她,主公宠妾很多,您如果没有有力的外援,将来怎么能够继承君位?其它三位公子都有可能继位的啊。”公子忽还是不同意。公子忽的理由是“人各有耦(偶),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这个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鲁桓公到齐国去,把她也带去了,她竟然和自己的哥哥通奸,把鲁桓公害死在齐国。公子忽所谓的“自求多福”,后人津津乐道,然而在当时却不能不说是一大失误,或者是公子忽政治上太幼稚,或者是他骨子里瞧不起别国。

  打败了北戎,齐侯为了答谢包括郑国在内前来帮助齐国的各国大夫,也像今天开大会一样要在主席台上排领导座次,在排座次的时候,齐侯请鲁国来定谁先谁后,而鲁国也没有按照姓氏笔划或者英文字母顺序来排,而是把郑国排在后面,这本来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齐、卫两国皆为公爵,而郑国不仅只是伯爵且封建又较晚,自然应排在其它各国之后。但郑太子忽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在此次战争中功劳最大,理应排在前面。因而,太子忽暗地里对鲁国有了不满。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太子忽内心的骄横与无礼。

  公元前702年,郑国联合齐、卫侵伐鲁国。此一役就是先前鲁国排座次种下的祸根。

  那么郑庄公怎么会选择公子忽这样一个来作接班人呢?

  公子忽本是郑庄公的长子,按照周公当年制定的嫡长子继承法,郑庄公没得选。但进入春秋后,这个嫡长子继承法开始遭到破坏。

  公元前701年也即郑庄公四十三年,郑庄公得了重病,临死之前召来大夫祭足,对他说,我有十个儿子,子忽、子突、子仪和子亹(wei)都不相上下,只是我觉得子突能力更大,我打算传位给他,你觉得怎么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3)


--------------------------------------------------------------------------------

  祭足是什么人呢?又叫祭仲,此人是祭封人,庄公很看重他,拜为卿。他还帮庄公做媒,娶来了邓国的女子邓曼,生子忽。他当然要帮子忽说话。他说:“按照君位继承法,应该立子忽,他是长子啊。再说子忽又多立战功,还曾到天子身边做过人质,带兵支援齐国获得大胜,齐侯都很欣赏他,还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呢?因此这样一个在诸侯中间有些名气的人,怎么可以废掉呢?”子突就是子元,子突的情况却不一样,他是庄公宠妾雍姞所生,雍姞是宋国人,后台也很硬。而且,说起来论能力,子突比起子忽要大,后人视之为一位颇有才能的军事家。当年,周桓王率多国联军来讨伐郑国,郑国奋起反击,参与指挥这场战役的就是子突。

  他首先对敌情作出了准确的分析。他认为,陈国国内刚发生动乱,因此它的军队没有斗志,如果首先对陈军所在的周王左路军实施打击,陈军一定会迅速崩溃;蔡、卫两军战斗力本来不强,也难抗衡郑军的进攻,同样容易击溃。因此,公子突建议首先击破周室联军薄弱的左右两翼,然后再集中兵力攻击周桓王亲自指挥的中军主力。

  听了公子突的分析和建议,郑庄公欣然接受,即让子突指挥一路人马。在子突的指挥下,郑军还一改过去传统的战车冲锋、步兵跟进的战法,拉开战车间距,将步兵与战车交错起来,排成“鱼丽之阵”,提高车步配合的威力,然后发起进攻。

  会战开始后,郑军方面即按照既定部署向周室联军主动发起猛烈的进攻。郑右军方阵首先攻击周室联军左翼的陈军。陈军兵无斗志,一触即溃,逃离战场,周联军左翼随之动摇。同时,郑军左路方阵进攻蔡、卫两军所在的周右路军,蔡、卫军战力低下,也纷纷散去。郑庄公见状,立即将中军投入战斗,三军一并向周中军发动攻击。已被斩去臂膀的周中军无法抵挡郑军的合击,虽奋力抵抗,却渐落下风。千钧一发的关头,郑军之中杀出一匹黑马,大夫祝聘抓住一个机会,迅速逼近周桓王,抬手射出一箭,箭矢不偏不倚正中桓王肩部。郑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所以郑庄公才认为子突的能力更强。

  因此,庄公听了祭足的建议后,说,要是子忽做了国君,子突肯定不会服气,怎么办呢?祭足想了个主意,说,不如先把子突送到别国去。他以为这样以来就可以避免二子相争。送到哪一国好呢?庄公想都没想,就觉得还是送到宋国去好,因为宋国是他的外婆家,再说宋国州吁之乱后,原来寄居在郑国的公子冯现在做了国君,两国关系有所好转。

  但是,尽管做出了这样的安排,郑庄公还是不放心,他叹了一口气说:从此以后郑国不太平了。

  郑庄公的先见之明随即很快就应验了。同年郑庄公死去,公子忽在祭足的支持下即位,他就是郑昭公。

  与此同时,宋国也在算计着郑国。昭公即位没有多久,宋庄公就用计把祭足诱捕,并威胁他说:如果不立子突为国君,你就会脑袋搬家。于是,祭足只好和宋国暗里结盟,派宋国大将南宫长万护送子突回国即位。

  同时,宋庄公还派人向子突索取贿赂,子突为了做国君,都答应了。此后,宋国先后多次向子突索取三座城池、白璧和黄金。

  为了进一步让祭足死心蹋地帮助子突,宋国还要求祭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宋国雍氏之子雍纠,让雍纠到郑国去做大夫。

  宋国这样处心积虑,终于使得才即位没几天的郑昭公子忽被迫逃到卫国去了。子突在祭足的拥立下,做了郑厉公。

  二是掺合王室内乱。

  这个时候,周天子又是一个什么情形呢?公元前705年,郑国纠集齐国和卫国的军队,夺取了周天子的两个城邑盟和向邑;到此,原来平王东迁时方六百里的周天子,只剩下一二百里的土地了;原来靠各诸侯国定期的朝聘,周天子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而这个时候,前来朝聘的诸侯越来越稀、越来越少,这笔收入也朝不保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4)


--------------------------------------------------------------------------------

  公元前725年之时,周天子还派人到鲁国来“求赙”,讨一点助葬的小钱;公元前717年,周天子因为天灾,还派人来向鲁国告饥,鲁隐公只好请宋、卫、齐、郑等国来共同赈饥;公元前697年,周桓王来私自来向鲁国求车,堂堂一个天子连车子都买不起了;郑厉公四年,周桓王崩。

  周桓王死后,没有钱下葬,拖了七年才得以入土为安;公元前694年,周庄王即位三年,王室即发生内乱。郑国也掺合进来。周公黑肩想杀庄王而立王子克,周大夫辛伯向庄王告发,庄王与他一起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逃到燕国去了;公元前675年,周惠王即位第二年,王室又生内乱。庄王的爱妾姚生了子颓,很受庄王宠爱,庄王派大夫为国做子颓的老师,惠王即位后夺取为国的园圃来做天子的宫苑,还将大夫边伯的宫室拿来改做王宫,又强夺大夫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没收了膳夫石速的工资,这样五位大夫联合起来作乱,一起拥戴子颓,不想却遭到了失败,另一个在桓王时就被夺去了十二个邑的大夫苏氏也来帮忙,并保护子颓逃到了卫国,卫国和燕国就联合起来伐周,并立子颓为王。

  王子颓庆功,为参与政变的几个大夫犒劳,憯用了黄帝、尧舜、夏商周六代之乐,郑国得知后,又趁机联合虢国一起伐周,此一次成功地杀了王子颓及政变的五大夫。谁知,周惠王复位后,郑国宴请周王,又故伎重演,同样用了六代之乐。惠王为了报答郑国,将虎牢关以东的土地全部赐给了郑国,将酒泉之地赐给了虢国,周天子的土地更小了。

  本来就一蹶不振的周王室,经过这几次内乱之后,其情形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中东霸主郑国又想做好的,出面来调停,却没有成功。郑国就逮捕了不买帐的燕国的一个大夫仲父。于是郑国就把惠王送回国,并一直打到成周,把周天子的宝器都抢回来了。

  掺合王室内乱的直接结果,《左传》虽然没有叙述,但历史事实表明,正是郑国的掺合,揭开了春秋时期,卿、诸侯参与周王权政变的序幕,也启发了齐桓公认识到利用王室来称霸中原的好处,于是齐桓公打起了“尊王”的旗帜。齐桓公此举虽然与郑国小霸地位的衰弱没有直接关系,但正因为桓公决策的正确,齐国逐渐强大,齐强大的另一面便是郑国的衰落。

  三是祭足弄权。

  权臣,在春秋战国时期始终是诸侯的心腹大患,祭足就是他们的代表。史学家们认为,这表明权力正逐渐从国君转移到卿大夫,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转变呢?第一,贵族内部之间的权力争夺,使得他们不得不努力争取卿大夫的支持,二者之间结成利益同盟,成功之后不得不与之分权;第二,随着春秋战争频率的增加,国君不得不将军权甚至外交领导权交给卿大夫。到了襄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70年的一次列国会盟,与会的几乎全部是卿大夫。而根据周制,会盟是诸侯的权力,国君必须亲自参加。

  祭仲其人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则认为他是贤相,这种意见以《春秋公羊传》及汉代经学家何休为代表,“祭仲知国重君轻,君子以存国除逐君之罪,虽不能防其难,罪不足而功有余,故得为贤臣也。”一则认为他弄权。以杜预、孔颖达、刘敞为代表:“祭仲之为人臣也,处则不能守,出则不能权,贪生而好势,废正以立乱……春秋之乱臣也。”说他是贤相,依据在于他是郑国的重臣,不仅辅佐郑庄公提升了郑国国力,而且还是托孤之臣,懂得权宜之计。具体表现就是前面说到祭足这个人被宋国算计,赶跑昭公,把郑厉公推上了君位,这件事也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认为他懂得权宜之计的人就说,他这样做是保全郑国。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不听宋国的安排,扶厉公上台,他就必死无疑,他一死,郑昭公也必死,郑国必乱。所以他屈从于宋国的计谋,既保全了自己,也留住了郑昭公的性命,是两全。《春秋公羊传》就这样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这是说,权宜之计的原则就是:贬损自己来实行权宜之计,不损害他人来实行权宜之计。这是一种看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5)


--------------------------------------------------------------------------------

  另一种看法则是相反的。即认为祭足这样做就是正宗的弄权。因为事实上,祭足这样做,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没有半点损害,相反自己一直稳居相位;而他一忽儿赶跑这个,一忽儿赶跑那个,害的正是国家和百姓,郑国自此衰落。更关键的是,郑国虽然衰落,但终春秋一世,宋国始终是没有能力摆平郑国的。祭足完全可以不这么做。

  哪一种看法更合乎情理,近似正确呢?我认为最好由读者来评说。

  我们来看祭足这个人到底是怎样弄权或者说行权宜之计的。

  郑厉公即位后,宋国多次要求厉公履行当年的承诺,实际上就是向他索要财物甚至城池。弄得厉公非常恼火,不堪忍受,终于和宋国反目成仇,于桓公十三年,郑国约鲁、纪两国出兵伐宋。

  那么他为什么不约更强大而且关系友好的齐国,反而去约与齐关系尴尬的鲁、纪两国呢?这里面有个奥妙,早先在郑庄公谋求壮大郑国势力之时,齐僖公也在暗里扩大自己的实力。僖公的战略意图就是远交近攻,先联络郑国,同时结好近邻鲁国,以便集中力量对付近邻较有实力的宋、卫。后来郑庄公死了,郑国二子争位,僖公因当年公子忽救齐有恩,而子突竟逐走子忽,对子突也没多少好感,同时也预见到郑国将乱,便改变过去的策略,开始把郑国作为自己的打击目标。于是宋国见大兵压境,便向齐、卫、燕寻求帮助。齐僖公根本不愿看到自己两个近邻的势力抬头,决定完全抛弃郑国和鲁国,出兵助宋。这样就形成了宋、齐、卫、燕一方,郑、鲁、纪三国为另一方,两个集团互相攻杀,展开了一轮诸侯混战。

  第二年,宋国攻郑,焚烧了郑国都城的渠门,并攻入城中,把郑国太庙里的椽子都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缘子。可见,郑国实力己大不如前。

  厉公四年,周桓王崩。厉公闻之,欲前往吊唁,被祭足劝止。祭足说:“周乃先君之仇,若遣人吊丧,徒取其辱。”厉公想去却无法拂祭足的面子,无奈厉公只好听从,但心里不乐。且说祭足自恃有功,因而在国内专权,但很快就受到厉公的忌惮。

  桓公十五年,厉公有杀祭足之心,便指使祭足的女婿雍纠行动。

  雍纠接受使命,便寻思如何动手,因而回到家来,夫人雍姬见其神色不同于往日,便心疑而问,很快察知其中秘密。但女人家心里就想开了,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父亲,帮谁好呢?帮了这个就害了那个,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女人折腾了一宿,第二天雍姬便借探母之名回家,问母亲道:“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

  其母说:“人尽可夫也,父亲只有一个,怎么可以相提并论?”这倒颇符合春秋人伦大义,父子(女)之情是天伦,夫妇之情是后天的选择。看样子祭仲的妻子是经济学家,当然是懂得物以希为贵的嘛。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父亲比丈夫亲,也是中国传统的血统伦理所肯定的。后世所谓妻子问丈夫,要是她和他母亲都掉进了河里,丈夫是先救谁呢?这个问题总是难倒了不少的男子汉,回答先救母亲的话,妻子不高兴了,人家天天和你同床共枕,海誓山盟,到头来还是不如母亲重要;回答先救妻子的话,不仅母亲不高兴,人家不仅怀胎十月,倍尝艰辛,又从小把你扶养大,饱经忧患,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小娘们重要,而且这种话说出来世人恐怕都不会容你,大不孝啊。处于这种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是不懂历史也。倘若参考一下“人尽可夫”的故事,我想是不难作出决定的。

  果然,雍姬听了母亲的指点迷津之后,马上作出了选择。既然人尽可夫,小女子何患无夫?听到母亲的回答,雍姬明确了态度,便把厉公指使其夫雍纠打算谋害父亲的计谋合盘托出。祭足闻之,先下手为强,立即动手杀了雍纠,并陈其尸于周氏之汪。郑厉公知事已泄,便急忙驱车载了雍纠的尸体出逃,一路上连声叹息:“机秘大事和女人商量,你真是死得活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6)


--------------------------------------------------------------------------------

  这就是“人尽可夫”的出典。祭足杀婿逐主,厉公逃到蔡国,原先做了几天国君的郑昭公又被祭足迎回做国君。

  然而,这个郑昭公真是不幸得很,他刚回国即位,就要忙着应付宋鲁蔡卫四国联军的攻打。这件事还没了难,他就糊里糊涂地做了冤死鬼。

  昭公是被一个叫高渠弥的大臣杀死的。高渠弥为什么要杀昭公呢?这事还得追溯到郑庄公在世时。郑庄公原本打算让高渠弥做卿士,但子忽也就是昭公非常讨厌这个人,便劝谏父亲不要任用他,庄公不听。而眼下昭公又回国做了国君,高渠弥就害怕了,他担心昭公随时会杀了自己,干脆先下手为强,于是便多方想法,终于在一次打猎的时候,射杀了郑昭公。

  可怜的昭公做了不到一年的国君就这样死了。

  高渠弥杀了昭公,祭足不在国内,他趁祭足出使齐国之机,便迎立子亹做了国君。子亹和子仪是在厉公赶跑昭公之时,心怀不平,又担心厉公加害,就出逃了,子亹奔蔡,子仪奔陈。

  消息传到齐国,此时的齐襄公正面临着一大丑闻,就是和妹妹通奸,因奸情败露,把妹夫鲁桓公都杀了。此事传得沸沸扬扬,齐襄公自知理亏,为了稳定民心,转移国人注意力,就决定以对外用兵做文章。正好郑国出了臣子杀君之事,齐襄公便打算以帮助郑国清除佞臣的做法赢得国内外的好感。

  齐襄公便设下骗局,先派使者告知子亹和高渠弥,声明两国结盟。正寻思如何稳定郑国形势的高渠弥和子亹看到送上门的大好机会,怎会放过?有齐国做为盟国,还用担心什么?子亹便叫祭足和高渠弥同往,可是狐狸般的祭足推说有病,不愿意去,子亹便只和高渠弥前往齐国。

  二人一到齐国,就被齐襄公杀了,并派人告知郑国,寡人已替你们除掉了乱臣贼子,咱们两国仍旧和好如初吧。

  祭足为什么称疾不去齐国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东周列国志》讲了一件这样的事,说是原繁私问于祭足曰:“新君欲结好齐侯,君宜辅之,何以不往?”祭足曰:“齐侯勇悍残忍,嗣守大国,侈然有图伯之心。况先君昭公有功于齐,齐所念也。夫大国难测,以大结小,必有奸谋。此行也,君臣其为戮乎?”原繁曰:“君言果信,郑国谁属?”祭足曰:“必子仪也,是有君人之相,先君庄公曾言之矣。”原繁曰:“人言君多智,吾姑以此试之。”原繁闻齐杀高渠弥,叹曰:“祭仲之智,吾不及也!”这里说得绘声绘色,然而,只恐与实不符。当年齐国要以女儿妻子忽,子忽不答应,祭足极力规劝,“子必娶焉”,后来果应其言,如今子亹要修好齐国,祭足为何反而说“大国难测,以大结小,必有奸谋”?子亹死后,众人要立子突(厉公),祭足不同意,这里又说什么子仪有“君人之相”,为什么当年庄公问时,他不说立子仪呢?这些破绽,不难看出,多半是小说家言。

  子亹死后,祭足拥立子仪继位。子仪虽在陈国避难,但对国内数子君位之争应该是心有余悸。于是,他干脆委国于祭足。

  由此看来,祭足是弄权呢还是“行权宜之计”呢?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祭足弄权。《史记?郑世家》记载,祭足死于郑子仪十二年(鲁庄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82年。如果从公元前744年郑庄公任命祭足为卿算起,直至去世,祭足在郑国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时间竟长达62年。这在整个春秋史上都是极罕见的。可见他在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可以说,自郑庄公死后,郑国即进入了祭足执政时期,尤其是子仪继位后,国事被付予祭足,因此,此间12年,《春秋》《左传》均不见有郑国的任何记载。

  三是再出妖孽。

  子仪在位十四年,然《春秋》却不称其君,甚至连个谥号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厉公虽然逃亡在外,却利用郑国栎地百姓,把地方官杀了,占了栎邑,仍然称君,郑国就开始分裂。而原来一度被郑国灭掉了的许国,也乘机宣布独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7)


--------------------------------------------------------------------------------

  十四年后,郑厉公又从栎地领兵攻郑,俘虏了郑国的傅瑕。傅瑕为保命,对厉公说,只要你放我一条生路,我一定设法使您回国继续做国君。厉公闻听,便赦免了他,并与他盟誓。傅瑕回到国都之后,就设计杀了子仪和他的两个儿子,迎厉公回国复位。

  厉公复位,随即把傅瑕杀了。这一次他倒是做得很坚决,可叹傅瑕佞臣,原本想借人成事,可最终落得个如此下场。

  庄公十四年,郑国的南门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门内的一条蛇与门外的一条蛇相互争斗,结果呢,门里的蛇被门外的蛇咬死了。这件怪事发生后,仅六年,厉公回国复位。

  《左传》煞有介事地记录了这件事,当时人们听了都觉得出了妖孽。鲁庄公甚至还向大夫申繻讨教,难道二蛇相争是妖孽?他怀疑,门里的蛇是子仪,门外的蛇就是子突。申繻是这么解释的:“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申繻是春秋史上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他的话也很有意思,一方面他还是肯定了妖的产生与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妖是由人心所生。

  申繻的话很快又得到了印证。厉公杀傅瑕之后,对下大夫原繁说,傅瑕对国君有二心,对这样的情况,大周有刑罚规定,现在傅瑕以法论处了。那些帮助我的人没有三心二意,我都会承诺给他上大夫的官职。这件事我要和伯父您商量,而且寡人离开国家多年,伯父您也没有告诉寡人国内的情况。回国以后也不亲附寡人,寡人对此深表遗憾。

  原繁是个有着多年从政经验的老臣,他岂能不知厉公是软硬兼施,零敲碎打,话里有话?他反唇相讥:先君桓公命我的先人管理国家宗庙,国家有君主而自己的心却在国外,还有比这更大的三心二意吗?如果主持国政,国内的百姓又谁不是他的臣子呢?臣子不应该有三心二意,这是天命。子仪做国君已历十四载,现在有人却阴谋策划君王回国,难道不是三心二意吗?庄公十子尚有八人在,如果都像您这样用高官厚禄作为诱饵以劝说别人三心二意的话,那您该怎么办呢?我遵命就是了。

  说完,原繁上吊自杀了。

  伯父原繁被逼自杀之后,厉公又进一步整治参与雍纠之乱的人,杀了祭仲党羽公子阏,砍去了强钥的双脚。就这样,郑国先后经历三次内乱之后,再也无法重振雄风了。这不是人心生妖孽么?

  烝母夺媳

  就在郑国接而连三发生变乱的同时,卫国也上演了与之惊人相似的一幕。不过,相较而言,卫国之乱更有其“特色”。

  说二者之间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就在于也是公子相煎;不同之处就在于,这里面多了女人香艳的身影。这一幕估且可名之为烝母夺媳。

  说起烝母夺媳这段春秋史上最著名的“丑闻”,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其主角,也就是“男一号”卫宣公。

  卫宣公名晋,就是上一回《卫国初乱》中讲到的卫国大臣石碏“大义灭亲”换来的主。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好色,为人淫纵不检。做公子时,就与其父卫庄公之妾夷姜私通,还生下一子,寄养于民间,取名曰急子。我就奇怪,卫庄公戴了这顶绿帽子竟然全然不知。宣公即位后,元配邢妃无宠,只有夷姜得幸,如同夫妇,并把她由庶母摇身一变成为自己的第二夫人,并许立急子为嗣,属之于右公子职。

  急子长大成人,已经十六岁,宣公就开始为之张罗娶媳妇。卫国与齐国有着长年的婚姻关系,齐国出美女,宣公这时仍然把眼睛盯在齐国。齐僖公生有两个女儿,大的叫齐姜,小的叫文姜(就是那个要许配给郑国公子忽却被拒绝的那个),个个都长得如花似玉,满目风流。齐僖公答应把长女齐姜嫁给急子。

  没想到,近朱者赤,素知宣公好色的使者从齐国办完婚约返国后,竟在宣公面前极力夸赞未来儿媳齐姜有绝世之姿,言语之间颇有挑动其心、投其所好之意。宣公一听,当然心知肚明。但既许给了自己儿子,又怎么好反悔呢?宣公身边那些小人也看穿了他心贪其色,而难于启口的心理,便建议宣公请名匠筑高台于淇水之上,朱栏华栋,名曰新台。先以聘宋为名,把急子支使走,然后使左公子泄如齐,迎姜氏于半路,径直带至新台,自己纳之,在新台上先行享用起来,于是齐姜就变成了宣姜,时人作《新台》一诗,以刺其夺媳淫乱之丑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8)


--------------------------------------------------------------------------------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不久,宣姜替宣公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公子寿,小的叫公子朔。宣姜有了新欢,早把原来的夷姜抛于九宵,还打算传位于公子寿。

  这样一来,公子急子不仅老婆没到手,太子之位也岌岌可危。

  但是,急子虽然很危险,却无甚过失,宣公找不到废立的借口。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宣姜所生的这两个儿子,性格也完全不同。哥哥公子寿为人忠厚孝友,而弟弟公子朔则骄横虚伪,“阴蓄死士,心怀异志”。由此寿挺看不惯朔的为人行事。相反,他对急子这个异母兄长倒格外亲近,因为急子性情与之相似,为人非常孝道,哪怕是父亲阴夺已妻,他仍然能做到恭谨谦孝,没有半点怨言。所以当宣公两口子心里把急子看成多余人,左看不是,右看不是的时候,公子寿却常常在他们面前说起急子的好话。

  这样一来,宣姜就急了,你这个傻蛋啊,你怎么就分不清敌友呢?人家正是你的拦路虎呀。寿越是与急子亲近,宣姜和宣公越是着急。你想想啊,这里面多尴尬啊。有急子在一天,父亲看儿子好像自己的情敌,母亲看儿子好像自己偷了人,心里多不是滋味啊。

  于是,这对“鸳鸯”便开始合计怎么样才能解脱这种尴尬。桓公十三年,急子他娘夷姜自缢而死。二人的计谋也成熟了。这一年,齐僖公派人来约卫国出兵攻打纪国,卫宣公便借机打发急子出使齐国,临了交给他一面旗子(旄)当信物。然后派人假扮强盗埋伏于途中,见到打旗子的急子走过来,就把他杀了。却说公子寿隐隐察觉出不对劲,便向母亲宣姜打探消息,宣姜心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所做的一切又都是为了他,没必要瞒着他,就把计谋透露给了寿。

  谁知寿一想,如果急子真的被他们杀了,那么自己做了太子或国君,人家不会以为是我在谋害兄长啊?于是,寿便赶去把这个阴谋告诉了急子,并劝他赶紧逃走。

  然而,急子不逃跑。他说,不执行父亲的命令,那还需要儿子做什么呢?哪里有没有父亲的国度啊,我就逃到哪里去。说完执意举起那面要命的旗子继续前行。

  寿见拦劝不住,又想不出别的办法,于是,他决定代替哥哥去死。

  寿在河边上追上了急子,假托要为急子送行,于是上了船。兄弟俩在船上喝酒,寿趁机把急子灌醉,拿了他的旗子上了岸,把急子丢下,自己驱车前往那个有埋伏的必经之地。

  到了那个地方,宣公安排埋伏在此扮作强盗的人见到那面旗子,不由分说,认旗不认人,跳出来就把寿杀了。就在这个时候,酒醒过来的急子见寿和自己的信物旗子都不见了,心知肯定是弟弟先走一步替他去死了,于是急急赶来,此时的寿已倒在血泊之中。急子见此,对那些“强盗”说,你们杀错了人,你们要杀的是我,他没有罪啊!“强盗”见杀错了人,也不知是真是假,索性把急子也杀了,然后回去复命。公子朔一听“一石二鸟”啊,心里乐开了花。

  卫国人探知此恶讯,都念叨着急子和寿的好,于是有人又作了一首诗《二子乘舟》,诗云: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这首诗和前面那首诗都被广泛传唱,后来孔子编订《诗三百》,也收录其中。

  且说,宣公虽然除去了急子,却又痛失爱子公子寿,心里也颇生悔意,既惊又悔,脑海里老是挥之不去哥俩的影子,不久竟成顽疾,几个月后就死了。

  公元前699年,十五岁的公子朔即位,他就是卫惠公。

  但是卫惠公没做多久的国君,就被卫国的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职赶跑了。原来,泄是急子的老师,职则是寿的老师,他们得知哥俩的死因后,就决定为他们报仇。桓公十六年,二公子联合起来趁卫惠公出国之际,另立公子黔牟为国君,卫惠公得知消息,有国不能回,只得匆惶逃到齐国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39)


--------------------------------------------------------------------------------

  齐僖公本来已约好与卫国一同出兵伐纪,可左等右等没等到宣公,知道卫国出事了,三年后又有卫惠公不请自来了,才知道卫国又出了大事。

  本来,自己的外甥被赶下了台,齐国理应出兵相帮,但这个时候齐国迎来了“贵宾”,齐襄公的妹妹文姜偕妹夫鲁桓公来做国事访问了,这个襄公与妹妹文姜关系暧昧,考虑到妹妹出嫁后难得回来一趟,自她嫁到鲁国,兄妹俩已有多少年不曾亲热了,因此,天大的事都得搁下来。但又因为担心卫国杀害宣姜,就打发公孙无知纳公子硕(就是昭伯)于卫,并强令公子硕烝于宣姜。

  烝(zhēng),就是与母辈淫乱。但公子硕念及父子之伦,坚不允从。不从?《左传》闵公二年载“强之”,就是强迫他们淫乱。齐襄公为什么要这么做?要不就是变态,要不就如《东周列国志》所说是要保持宣姜在卫国的地位。宣姜就与公子硕结为夫妇。宣姜又摇身一变由国母变成儿媳。后生男女五人:长男齐子早卒,次戴公申,次文公毁;女二,分别为宋桓公、许穆公夫人。这样一来,卫国宗室的伦理就完全乱了,这五子不知是叫宣姜为母亲好呢还是叫祖母好啊。作为公子硕之子,自然不能叫哥要称父,作为宣姜之子,又确实得叫他为哥。所以后世称:“夷姜生子宣姜继,家法源流未足奇。”

  卫公子黔牟继位8年后,也就是鲁庄公五年,公元前689年,应流寓齐国的卫惠公之请,齐襄公约好鲁、宋、陈、蔡五国联军共同伐卫,目的是为了把卫惠公送回国。因为黔牟是周天子庄王的女婿,于是天子也派人救卫。战争一直进行到第二年夏天,联军终于攻进卫国,把公子黔牟驱赶到成周,把宁跪赶到秦国去了,同时杀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职,卫惠公复位,把卫国宝器大半送给齐襄公以赂之。至此,卫国方才稍安。但是,二十年后,卫国很快就被狄人灭亡。

  卫国本是春秋初期较有名的国家之一,其始祖乃西周初年康叔的封国,谁知春秋之后,历桓、宣二世,竟然发生长达40年之久的内乱。终于到卫懿公之世,这个当年的“诸侯之长”的国度,竟先于他国而遭到灭顶之灾。

  卫惠公死后,其子懿公即位。“般乐怠政,不恤国政”,唯好“羽种一族,其名曰鹤”。这卫懿公好鹤到了什么程度呢?“自苑囿宫廷,处处养鹤,何止数百”,不但如此,卫懿公所养之鹤“皆有品位俸禄:上者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懿公每逢出游,都会使鹤随行,号之曰“鹤将军”。卫懿公除了自己好鹤,还鼓励国人与他同好。只要有人向他进鹤,那些进鹤、养鹤之人都会得到重赏,以至于“厚敛于民,以充鹤粮,”而“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卫国上下“民皆怨之”。

  公元前660年,狄人伐卫。此时的卫懿公正载鹤出游,闻听战报,慌忙征发国人抵御外侵。不想,卫国人都避之荒野,不肯与战。懿公大惊,使人强拘,问其缘故。只听人们说:派您的鹤将军去打仗吧,鹤将军实有禄位,我们怎么能打仗啊。懿公一听,问,鹤怎么能够打仗呢?他手下的大臣如石祁子等人原本多次劝谏不听,此时只好实话实说了,既然鹤是无用之物,国君养之,何以能服国人之心?懿公见事至此,方有诲意。只好打开鹤笼,不想这些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鹤将军”始终不肯离去。经石祁子等人到处做工作,宣讲卫懿公的诲意,国人才聚集起来,抵御狄人。但是,才与狄人接战,卫国即大败,狄人进入卫国,把卫懿公杀了。

  卫国大史华龙滑和礼孔也被狄人捉去,二人便对狄人说:我们是卫国的大史,掌握着卫国的祭祀,如果我们不先回去,你们是不能得到国都的。狄人相信了他们的话,便让他们先回卫国国都。

  二人一回到卫国国都,便对守军说,国君已死,卫师全军覆没,再抵抗也是无益的,赶紧想办法逃吧,不可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带着卫侯宫眷及公子申,连夜乘小车出城东走,华龙滑抱着卫国的典籍跟在后面。国人携男抱女,随后逃命。狄人进入国都,发现人去城空,又长驱追赶。在黄河边上追上了卫人,又杀死不少卫人。幸得宋桓公遣兵来迎,备下船只,星夜渡过黄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23: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辑 乱自上作(40)


--------------------------------------------------------------------------------

  等到过了黄河,卫国上上下下只剩下七百三十个人。连同共地和滕地的百姓加起来也只有五千人了。在宋桓公的帮助下,卫人立戴公做了国君。戴公的妹妹许穆夫人得知卫国灭亡的消息,向许穆公请求派兵救援,可是许国害怕狄人的强大,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便不顾当时的礼节,驾车赶到齐国,请求齐国帮助。在路上,许穆夫人写下著名的《载驰》一诗。齐国派公子无亏率战车三百乘,甲士三千守卫曹邑,帮助卫戴公复国。自此以后,卫国就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

  鲁难难了

  有句古老:“庆父不死,鲁难未了”。说的便是这一时期鲁国之乱。庆父是谁?为什么说他是祸乱的根源呢?以至后人感叹: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奇闻只来年。

  在说庆父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鲁国的国君。

  鲁桓公死在齐国之后,鲁国另立新君,他就是鲁庄公。按说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即庄公之兄庆父,两个弟弟叔牙、季友。但是庆父和叔牙都是桓公的姨太太所生,所以君位就由桓公继承。四兄弟分成两派,姨太太所生的庆父和叔牙结成一党,夫人所生的桓公和季友关系亲密。

  我们先来看庄公这个人。庄公在位三十二年,这些年间,鲁国一直处于齐国的臣属地位,庄公始终未能有所作为,因而,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高。但是,他的名气颇不小,这主要缘于著名的长勺之战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故。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多从这篇课文里来。在人们的眼里,庄公是一个鲁莽、草率、无能、无知、无谋之辈。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庄公即位之初,就面临着强大的压力,一是父桓公死于齐之辱;二是母文姜淫乱之耻;三是齐国的威压。庄公虽然未能成功地完全化解这些压力,但毕竟还是保持了鲁国的安定,直到他死后。这么说,庄公绝非一个鲁莽、草率、无能之辈。

  相反,我则认为庄公具有这么四大品质,第一,知耻为勇;第二,引咎自责;第三,善纳忠言;第四,富有远见。

  庄公即位的第二年,就爆发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以庄公大胜告终,创下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一个普通的乡里人曹刿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为由在战前请见,庄公见他,即是想看他的“远谋”。于是,君臣之间就“何以战”的问题有了三次对话。“何以战”,就是问战争取胜之道。

  庄公先是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认为这是“小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曹刿何以认为这是“小惠”呢?显然曹刿认为吃饭穿衣对于战争来说并不是关键,而且以衣食分人,不能普遍化,所以百姓不会服从。对不对呢?我看既对又不对。

  接下来,庄公回答:“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则认为这是“小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那么曹刿何以断定“牺牲玉帛”只是小信呢?“孚”也是信用。他认为的大信又是什么?他没说,我们也无从得知。庄公继续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到这里,曹刿则认为这才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曹刿的断狱以情,才是让老百姓尽忠的根本(过去许多人都把“忠之属”翻译成庄公“忠于本职”,显然是荒谬的,“忠之”就是“忠于你庄公”之意)。至于衣食、祭祀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虚的,这反映出庄公与曹刿思想的差异。春秋时期,衣食所安,是取信于民的关键,并非曹刿所说的是“小惠”;而按周礼,祭祀是取信于神的重要礼仪,在当时的贵族看来是一件大事,并不是如曹刿所讲的那样是“小信”。庄公的三次回答都充分反映了他以民为重,以敬事神,以情断狱,先民后神,先礼后法的治国理念,这怎么能说庄公“鄙”而未能远谋呢?我认为,曹刿这么说,是有用意的,先是故意贬低庄公为“小惠”“小信”,为的是引起庄公的重视,使之同意他参战。这个曹刿就是战国之世以游说见长的纵横策士的前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9-22 15: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