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0 21: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宣统帝溥仪
. I1 O# q6 v( ?, w! |3 h! a! P: Q4 }$ B4 c# J4 J
清朝十二帝中最后一位、登极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宣统帝溥仪。
2 `: i6 x6 x/ `& J3 Q$ R7 |4 R7 |1 B! [
对于光绪帝载湉和同治帝载淳的继承人,慈禧皇太后先后有过两个决策:第一,立溥儁(jùn)为大阿哥,继承同治皇帝,兼祧(tiāo)光绪皇帝;第二,立溥仪承继皇位,继承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从而演绎出同治与光绪之帝统的“立嗣—废储—再立”的戏剧性历史故事。 0 u0 [; O6 A A
# V" f J- ]* O1 Y6 a7 o o 立嗣—废储—再立
' W$ ]( m" H* s# C( B# f8 z$ n6 ^8 a5 a- r% f2 l
立嗣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成人,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湉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帝载淳为嗣。但光绪无子,同治统绪由谁来继承?废帝后,光绪又怎么处置?慈禧反复思考这两个难题。《崇陵传信录》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完早朝之后,慈禧单独召见荣禄。慈禧与荣禄有一段对话: $ B' ]! t) W& c0 x, n" O
7 m- r) j6 P& f* R0 Y
荣禄问:传闻将有废立事,信乎? 1 l9 B+ q8 h4 Z% Y% V7 ]
1 l* l" ?3 b: [0 C3 `
慈禧答:无有也。事故可行乎? , p7 @3 t) p" k) @
6 W: \- K9 ~% w 荣禄答:太后行之,谁敢谋其不可者!顾上(光绪)罪不明,外国公使将起而干涉,此不可不慎也。
F ~" g$ y0 L- d1 L, `0 K- w; F. q& d/ z
慈禧问:事且露,奈何?
" J Y: p* L( t/ E$ J3 T; f
t. j9 C% N! i$ K9 i 荣禄答:无妨也,上(光绪)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近宗近支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纂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
]3 O* ~4 I4 \5 f0 }
3 {7 T! q3 n; u ^! F/ g: j/ u% @ 慈禧曰:汝言是也。
4 M# P9 Y7 o9 L! k4 b; m5 n9 o0 P: j7 F8 p
慈禧与荣禄议立大阿哥,作为同治和光绪帝的继承人,逐步取代光绪皇帝。
" K. l3 j5 e" S
) Z+ w0 A" k# k8 k. D7 ] 由谁来做大阿哥呢?慈禧选中了载漪之子溥儁,为什么?
0 z8 l5 j/ g K ?5 Y K* }( b) |6 P' ?0 q- I
端郡王载漪第一,从溥儁的父系来说,溥儁是爱新觉罗的血统。溥儁的曾祖父为嘉庆帝。嘉庆帝第三子敦亲王绵恺没有儿子,以道光(旻宁)第五子奕过继给绵恺为后。奕是溥儁的祖父。奕第二子载漪是溥儁的父亲。载漪又过继给嘉庆帝第四子瑞亲王绵忻之子瑞郡王奕(原名奕约)为后,袭贝勒。后载漪晋封为端郡王(应作瑞郡王,因述旨疏误,错瑞为端,遂因之)。 / O+ \6 u! Z" J
: M% s- D; H' v 第二,从溥儁的母系来说,溥儁有叶赫那拉氏的血统。《清史稿·绵忻传》记载:“载漪福晋,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就是说,溥儁既是慈禧太后娘家侄女的儿子,又是慈禧婆家堂侄的儿子,真是亲上加亲。近年有学者考证,《清史稿·绵忻传》的上述记载有误,溥儁的母亲不是慈禧的侄女。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 r7 I, A8 F: H' u5 F" S- C$ o d2 H8 l* {4 t) A. f1 z v% b
15岁的溥儁处在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两支血缘的交叉点上,因此被慈禧选作大阿哥。
1 M+ K* ]2 f( Z
4 M" c1 b9 R0 t H% w5 a) @6 C: q1 v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慈禧太后训政。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同荣禄作了上述对话后,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溥儁入继穆宗同治为嗣,号“大阿哥”。随后大阿哥在弘德殿读书,师傅为同治帝的岳父、承恩公、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儁恭代皇上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礼。
( A4 O- ]( T1 ~$ N6 o3 J
* c: Z. w3 Q) w# ~* S# g 废储慈禧预定庚子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举行光绪禅位典礼,改年号为“保庆”。但京师内外,议论纷纷。大学士荣禄与庆亲王奕劻(kuāng)以各国公使有异议,各种势力也反对,建议此事停止。不久,义和团事起,载漪笃信义和团,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五月,载漪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七月,八国联军进逼京师,慈禧太后同光绪等一行西逃,载漪、溥儁父子随驾从行。慈禧逃到大同,命载漪为军机大臣。十二月,以载漪为这次事变的祸首,夺爵位,戍新疆。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等回銮。途中,以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其子溥儁不宜做“皇储”,宣布废除“大阿哥”名号。溥儁归宗,仍为载漪儿子。另以醇亲王奕第六子载洵为奕后。后来溥儁生活落魄,死得很惨。 . f% W! ^2 `1 b2 {4 Z9 E. I
- u) Y/ A" f' R U/ z0 \! N 这出“大阿哥”的闹剧刚收场,溥仪继位的正剧又开场。
. E* y! f l- Y/ L$ `1 a6 y7 P; N: B! T# p
再立《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皇帝临终前一天,慈禧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皇太后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皇位,承继同治皇帝为嗣,兼承光绪皇帝为嗣。后一天,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崩于西苑仪銮殿。
; E" |6 p( ]1 y4 k! n3 P2 z% K6 p. i5 V& t, b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3 \! V/ K d- W; U: p# ~9 R
% P x) _1 ~( P- n
第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 Q8 W9 s, S: U 第二,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奕过世时,载沣8岁,因醇亲王“世袭罔替”而承袭为醇亲王。载沣承袭醇亲王后,18岁开始在朝廷上效力,后任阅兵大臣。慈禧懿旨将心腹权臣荣禄之女,又是慈禧认作养女的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为嫡福晋。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溥仪的外祖父荣禄。
: m2 c! t1 ]: T" t1 F4 w2 g# k$ l* h8 H# V
荣禄,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是清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后裔。荣禄曾因贪
L- d0 u) u, b& \8 C4 x% W
) T! I8 \4 F& l u+ {污罪,险些被肃顺处斩。后花银子买了个直隶候补道。同治初,荣禄为慈禧的亲信,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帝死,光绪即位。慈禧遇到难题:将来新皇帝的儿子与新皇帝、与同治帝的关系怎样处置?对此,荣禄建言:等嗣皇帝(光绪)有子,承继同治为嗣,兼承光绪之祧。这为慈禧提供了解决上述关系的方案,很讨慈禧喜欢。光绪元年(1875年),荣禄兼步军统领,后擢工部尚书。二十年(1894年),任步军统领。疏荐袁世凯练新军。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四年(1898年),兼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在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出卖机密、通过荣禄奏报慈禧太后。当时任步军统领的荣禄,奉懿旨捉拿康有为与梁启超、斩谭嗣同等六君子。慈禧西逃回銮后,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即首席大学士。荣禄身兼将相,权倾朝野。《清史稿·荣禄传》记载:“荣禄久直内廷,得太后信仗。眷顾之隆,一时无比。事无巨细,常待一言决焉。”荣禄之女,常入宫中,慈禧喜爱,认作养女。慈禧将她指配给载沣。时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已为他定亲,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坚持给载沣指婚,刘佳氏只有将儿子已订婚之福晋退亲。 + N" X" c! U; s* A
: O. @* p5 R, Q1 z7 Y' S 载沣有两位福晋,共有四子。嫡福晋姓苏完瓜尔佳氏,名幼兰,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之女、慈禧太后之养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载沣完婚,生有两子——长子溥仪,次子溥杰(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生)。侧福晋邓佳氏,民国二年(1913年)完婚,生有二子:三子溥,早殇;四子溥任,后改名金友之,民国七年(1918年)生。 / V' x" c6 F# @
U: k! n9 q3 ?! X
从上可以看出:慈禧亲手指定的三位皇位继承人——光绪帝载湉是亲胞妹的儿子,大阿哥溥儁是亲侄女的儿子,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爱新觉罗宗室中,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之人,一代大清兴亡,系于懿亲宫闱! & g" r' j: j a$ L7 @! j
' S6 U9 R: m# M V& _6 u
虽然两代醇亲王家出了两个皇帝,但两代醇亲王还是谨谨慎慎,乾乾翼翼。溥杰先生在《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中写道:“在慈禧和光绪的多年反目当中,在两派你死我活常年明争暗斗的既复杂又尖锐的政局中,一方面能和慈禧方面的荣禄等人诗酒往还,终于成为亲戚关系;一方面也和光绪方面的翁同龢等人以文会友地保持着相当的关系。这是我的祖父所以能够一生荣显未遭蹉跌的主要原因。”醇亲王载沣继承乃父奕的家风,小心谨慎,明哲保身。他的厅堂挂着楹联:“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表明自己超然政治,读书为乐,只求平安无事。这既有真情的流露,也为做给别人看。他还在团扇上写着: # F) l l. E# t
* Y. w3 E2 Q0 ~; [- {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 Y" O% w4 B( u1 t: n1 Q, {8 g
2 |4 B6 L& r7 h: l
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 * q5 f( x# Y3 }, m
" Z# Y3 B7 ^# f( U) R1 e0 C v
借布袋和尚的偈诗,表示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但这对溥仪似乎没有多少影响。 8 ^# U. B2 f1 O. M6 Y0 `" V
s; E5 ` h! Q. q, `$ K7 r
登极—退位—复辟 & Y( Q8 ]" w8 @* K: v
0 _! \# j& J: O/ ]. w3 o. i8 H
溥仪短暂的皇帝生涯,经历了“登极—退位—复辟”的曲折复杂过程。这是清朝十二帝中独一无二的。
a% ?6 X! j/ e& X- Q R, O3 C( c: i! t I
登极
; K# c- O5 B; i' E5 F" r1 |1 q/ j
! H( Y: \4 Q; b% Q [; o& J5 V慈禧皇太后于十月二十日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醇亲王载沣领受要溥仪入宫的懿旨后,当日傍晚,同军机大臣、内监们回府,将溥仪从醇亲王府北府(今宋庆龄故居)迎入宫中。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当时的情形:
1 ~& z6 t; o( C7 E1 D4 {- f7 `1 L( p4 a- H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旧历十月二十日的傍晚,醇王府里发生了一场大混乱。这边老福晋不等听完新就位的摄政王带回来的懿旨,先昏过去了,王府太监和妇差丫头们灌姜汁的灌姜汁,传大夫的传大夫,忙成一团;那边又传过来孩子的哭叫和大人们哄劝声。摄政王手忙脚乱地跑出跑进,一会儿招呼着随他一起来的军机大臣和内监,叫人给孩子穿衣服,这时他忘掉了老福晋正昏迷不醒;一会被叫进去看老福晋,又忘掉了军机大臣还等着送未来的皇帝进宫。这样闹腾好大一阵,老福晋苏醒过来,被扶送到里面去歇了。这里未来的皇帝还在“抗旨”,连哭带打地不让内监过来抱他。内监苦笑着看军机大臣怎么吩咐,军机大臣则束手无策地等摄政王商量办法,可是摄政王只会点头,什么办法也没有。——那一场混乱后来还亏着乳母给结束的。乳母看我哭得可怜,拿出奶来喂我,这才止住了我的哭叫。这个卓越的举动启发了束手无策的老爷们。军机大臣和我父亲商量了一下,决定由乳母抱我一起去,到了中南海,再交内监抱我见慈禧皇太后。
# f+ C' P% o a& Z$ z8 G! P7 |. C7 f; N' x0 c; Z# b5 R% J
紫禁城西六宫溥仪从出生到3岁离开王府前,一直在祖母刘佳氏的抚育下。醇王府的府例,头生孩子过满月后离开生母归祖母抚育,第二个孩子由母亲抚育。所以,溥仪降生满月之后,就在祖母刘佳氏膝下抚育。溥仪回忆录写道:“祖母非常疼爱我的。听乳母说过,祖母每夜都要起来一两次,过来看我。她来的时候连鞋都不穿,怕木底鞋的响声惊动了我,这样看我长到三岁。”慈禧太后让溥仪进宫的懿旨,改变了溥仪一生的命运。. g$ L, Z ?) e' P/ O/ b7 S W
溥仪离府进宫,第二天光绪皇帝死。溥仪是三岁的孩童,一会儿到光绪灵前磕头哭祭,一会儿到慈禧病榻前叩头祈福。溥仪面对光绪的遗体,也面对慈禧行将入木的躯体,在惊恐、陌生、寒冷与悲哀的气氛中受着折磨。第三天慈禧太后死。光绪灵柩停在乾清宫,慈禧灵柩停在皇极殿。两丧并祭,一片悲戚。
: p t" k7 q" G6 M3 s7 ~
) h; e% N, t( U 十一月初九日,溥仪登极大典在太和殿举行。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
3 R* e' c" }/ d# p9 F; h, C
7 W! Y# h; I" c; y8 f5 f 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监国摄政王宝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我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 Q7 ^" Y5 X. P! i
0 q1 G2 E' S& g5 [& t4 }5 ^' C 典礼结束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议:“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说‘要回家’可是什么意思呵?”王公大臣们,议论纷纷,垂头丧气,认为这是大清皇朝的不祥之兆。 2 K1 v1 Z" Z9 g# b
5 f" k+ l. Y, A
宣统皇帝溥仪在宫内宫外,共有“三父七母”。“三位父亲”:一位是生身父亲醇亲王载沣,一位是同治皇帝(过继给同治为嗣子),再一位是光绪皇帝(过继给光绪为嗣子)。还有“七位母亲”:第一位是生身母亲瓜尔佳氏,第二位是庶母邓佳氏,第三位是同治帝瑜妃赫舍里氏,第四位是同治帝珣妃阿鲁特氏,第五位是同治帝瑨妃西林觉罗氏,第六位是光绪皇后叶赫那拉氏(隆裕太后),第七位是光绪瑾妃他他拉氏。溥仪进宫后,离开生母,便被隆裕皇太后(光绪皇后)抚养,实际上是乳母王焦氏照料,一直用乳汁喂养溥仪。宣统在母亲众多却没有母爱的环境中长大。 a& |$ h* O/ ~% g* l3 Y) B) i% k
) Z" M5 }1 m9 j5 ~0 i& S" ^! k 宣统从继位到退位,只有3年。他的年龄,从3岁长到6岁,还是个幼儿。6岁开始在毓庆宫读书,9岁开始写日记。朝廷政务,由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执掌。这3年时间,朝廷上下,宫廷内外,大事要事,多不胜举。其中影响宣统一生最重大的事情,就是辛亥革命。 7 D) J e7 h4 z% V2 O) [$ v
/ \1 ~; w1 } _; c 清朝饱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八国联军再侵入北京,一次接一次的失败;《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次接一次的屈辱——“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人们厌恶帝制、希望共和,厌恶君主、渴望民主。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适应了人们的要求,“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 j6 D# Z( L# _6 e5 ^; T* ]: x' j, P5 l- c# L) B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推举孙中山先生任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2 G, g; h6 n+ [! X- }7 e
1 q+ U. K5 g( Y8 G: M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清廷颁诏宣布“仿行宪政”。先是,诸大臣面奏请行宪政,但清廷谕旨:“大权统于朝廷”,“民智未开”,数年之后,再定期限。 ; f. d; M6 k1 y, B* d# I, K
% Q: j3 T# k0 `# F# Z0 G* a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同盟会组织民众在广东黄冈(今饶平)、安徽安庆、浙江绍兴等地起义,均告失败。 , {6 ~- U2 S4 c( \6 H; Z( f: ?0 h( {
1 b5 J) t. M- b
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同盟会发动广东新军起义,失败。 1 _1 i' i, p, o" o9 T0 t _3 {" @
1 q$ [# `% P% \* j8 i5 g 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十九日,同盟会组织武昌新军起义,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废除宣统年号。随之,湖南等13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不久,各省代表到南京会议,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决议改用公历纪元。本年为辛亥年,史称这年的鼎革之变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268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 6 A" Q6 \0 t! K$ K% I* }
4 G% N2 r6 k+ g, l2 a+ D5 N3 w
宣统三年(1912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此间,袁世凯与孙中山秘密协商,孙中山许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7 D" N8 W, B# L* ?7 [$ W5 f
2 P$ z4 Y& U$ e% Y1 Z 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清廷的名义,颁布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其文曰:
$ B9 ?* g! x7 O9 l8 M5 ~5 I2 z$ ]- w! h2 l, \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zhì)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7 |0 l3 k- u, u9 e; e! e) e$ i {; S
上述诏文,由张謇幕僚杨廷栋捉刀。廷栋,清末举人,留学日本。归国后,以其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文笔流畅,而为张謇器重。廷栋受命起草诏文后,经张謇润色,袁世凯审阅,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最后说:“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一代皇朝之终结,中华两千年帝制之终结,说得如此之轻松,如此之清雅,极致文思,颇为得体,可谓大格局,亦为大手笔!: k d0 [2 j2 u* P! }- L
同日,颁布《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优待皇室条件》。《清宣统政纪》记载其主要内容是: + Q+ w8 L9 L# v
' @9 o! v+ ^& o* X: G/ W/ J: S 甲、关于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如左: & w# N; T! o6 N
1 m1 x3 z! A0 r7 Y0 B4 o 一、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 ?: K" e% h6 g% a% U, L0 D1 {
7 |2 }) j* ?5 A) e7 x; y9 u- t$ E. O 二、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 i/ e/ q& f; Y. P2 h
, z# e$ l- J& V" B5 `( J7 E
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 W7 k+ ^$ u- [; a" D3 f+ P8 R- v
7 a8 z% \; k- G* V2 N 四、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6 X1 {, o M0 ?6 \' j4 E6 @
a" ^3 x& ]8 P7 a% Q1 A0 o5 T; S z
五、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 t2 H" W( t. t6 o" f9 Y9 s! S7 `4 Q6 f/ v; I1 [, @$ @6 N* Z: }
六、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 o) U" ^! d0 j8 W! i8 p+ s3 F2 t' ?; G+ H+ N6 p
七、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 b9 U \( ]0 g
3 p# Y% l' J" [- D0 P# J 八、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 D6 B9 C& [( U; `* X3 x6 ~6 Q& d S6 {9 B/ c
乙、关于清族待遇之条件:
$ d, `7 G" u% \3 M% ?- O; X) f7 B
6 k$ M& d/ G3 R- h- ?* u& A' [ 一、清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 ]% A6 R' K/ K1 ]
7 T# G) T# O3 n# x1 g 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公权及私权,与国民同等。
( E5 t+ h$ F* m- t8 Q( G
% e) s* Z4 Z$ w2 j, A: P! x" T 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
. e; s3 J1 M: C$ N( Z% w# O2 |8 v7 G* s, x+ r# }$ f
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 y9 s% A2 }& z- Z
/ ~4 w3 s) ~. [; e2 A# p+ H 设在太和殿的隆裕太后灵堂 ( {* L& v; N3 n2 `0 m' L
$ {! R- h* J* W4 J% z+ |$ _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 o/ S! m5 w# M( Y, S2 a @8 z
( ?. \2 V4 Z" S 今因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所以待遇者如左:
* _3 C' Q& |# R0 Q, ^
, F B. H8 \, z& G6 ?# n+ o 一、与汉人平等。
- a7 F! }, n6 h# H) n: Y6 k3 R( l. U1 z# I; A2 x' \
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
8 n* @: s9 e: }+ N4 F. Q9 o; D$ o% P
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 $ J2 C5 S8 k$ B* n) G
4 L: p; H( D; U! T3 s) I
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 6 }, n$ u( q' j+ u
4 r7 n% T0 j0 e2 P; Q) z 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biàn)俸饷,仍旧支放。 ! q! x2 _5 K! l8 i8 L
; L: W& _* d; {- W
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1 q4 }6 |( {' d0 B3 a' ^/ w2 K
8 l5 h" i% p! O8 F 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8 b( g7 K5 N3 F( x4 Q$ p% I
% W6 A- a" J0 m% j: r) | 以上条件,列为公文,由两方代表照会各国驻北京公使,转达各国政府。不过,宣统皇帝退位以后,还在寻找机会,进行复辟。 + _3 R6 _' q, O0 z
% D( U9 K2 g5 l- L% g( c 复辟溥仪退出皇位后,上演了一出张勋兵变、宣统复辟的闹剧。 ) d- w- k# }+ h |; f0 t, c0 u) u
1 M% J3 ^# F. M0 `7 S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为大总统,段祺瑞为内阁总理。黎、段意见不合,时有冲突,称“府院之争”。黎元洪召张勋率军入京相助。张勋,少孤贫,后投军。曾参加了中法之战,升至参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后升副将。三十四年(1908年),升云南提督。宣统三年(1911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时,张勋镇守南京,与起义新军激战于雨花台,战败后退守徐州。清廷任张勋为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袁世凯当大总统后,张勋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宣统退位,张勋禁止部下剪辫,以示忠于清室,被称为“辫帅”,其兵被称为“辫子军”。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于民国六年(1917年)五月,带3000辫子兵入京。五月十二日(6月30日)夜,张勋等潜入故宫,与陈宝琛等会议,将复辟事告知前清宗室。五月十三日(7月1日)凌晨,张勋穿纱袍马褂,戴红顶花翎,率康有为、北京政府参谋总长兼陆军总长王士珍等50余人进入宫中。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到养心殿,召见张勋。张勋说:“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溥仪说:“我年龄小,当不了如此大任。”张勋给溥仪讲了康熙8岁做皇帝的故事。溥仪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溥仪将当天改为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7月1日)。溥仪连发九道上谕封官授爵: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七位内阁议政大臣,他们是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授各部尚书: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张镇芳为度支部尚书、王士珍为参谋部大臣、雷震春为陆军部尚书、朱家宝为民政部尚书;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授赵尔巽等为顾问大臣;授原各省督军为总督、巡抚;授张勋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仍留北京;冯国璋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十四日(7月2日),授瞿鸿等为大学士,补授沈曾植为学部尚书、萨镇冰为海军部尚书、劳乃宣为法部尚书、李盛铎为农工商部尚书、詹天佑为邮传部尚书、贡桑诺尔布为理藩部尚书。要求全国“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当天,北京街上出现大门挂龙旗的现象。 |0 ~7 D4 h& B. J& z. F
# w M9 n1 t: r9 _% {" v
张勋率兵入京,溥仪第二次登极当皇帝,是为溥仪复辟或宣统复辟。这年为丁巳年,史称“丁巳复辟”。但是,历史教科书及论著文章称作“张勋复辟”,这很值得商榷。“复辟”二字:“复”,《史记·平原君列传》:“三去相,三复位。”其意思是恢复;“辟”,《尔雅·释诂》:“辟,君也。”其意思是君位。“复”与“辟”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恢复君位或恢复帝位。这次宣统复辟,是由张勋统兵进京,扶持溥仪重新恢复皇位。张勋何许人也?张勋仅是一个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相当于省军区司令。许多书文称“张勋复辟”,其有何“辟”之可“复”?实际上是张勋兵变,溥仪复辟或宣统复辟,而不是张勋复辟。
. f- ]" ~; p. C7 J3 J3 q# d d* t
0 a- C$ F o; V' m9 {0 N/ e 然而,黎元洪拒不受命,避居日本公使馆,电令各省出师讨伐;电请冯国璋代行大总统,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湖南等省督军通电反对复辟。十五日(3日),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讨伐张勋。十八日(6日),冯国璋在南京就任代理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十九日(7日),南苑航空学校派飞机向宫中投下三枚炸弹。太妃们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有的吓得惊叫,太监们更为惊慌,宫里乱成一团。同日,讨逆军败张勋军于廊坊。二十一日(9日),北京公使团照会清室,劝告其解除张勋武装。二十四日(12日),讨逆军进入北京,勋兵与战,兵寡失败。张勋逃到东交民巷荷兰公使馆内。溥仪的师傅和父亲替他拟好批准张勋辞职的谕旨和退位诏书。这是溥仪的第二个退位诏书,溥仪看了放声大哭。这年溥仪14岁。历时12天的张勋兵变、溥仪复辟的闹剧结束。
; F2 F7 f3 ?3 R( e9 y# A2 @% v; R0 }溥仪复辟的闹剧刚闭幕,溥仪出宫的悲剧又开场。 # |/ ^8 j4 b& [2 ?* u4 m
, d' i2 I& W, v9 l 国民—战犯—公民 9 _% x: C" e W; F3 h4 P2 }
: f& M9 h- e% a! H3 @
溥仪复辟的一个后果是:许多人觉得“宣统太不安分了”!留溥仪在宫中,就等于给中华民国还留着一条辫子。旧皇宫成为复辟势力的大本营。于是,引出北京政变。
; F. y! z. t. _/ L
3 z+ B1 Y) r. @ 驱逐溥仪出宫的鹿钟麟国民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1月4日,民国政府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冯玉祥关于驱逐溥仪出宫的议案。5日,正式下令将溥仪等驱逐出宫,废除帝号。溥仪等成为国民。 . y) T, L+ G$ e$ \+ B3 P% {
" o5 d$ U/ Z; G( y; Y: m- ~ 溥仪被逼出宫,事情来得突然。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限溥仪等要在2小时内全部搬离紫禁城。溥仪觉得太匆忙,来不及准备。他想找庄士敦、找醇亲王商量,但电话已被切断。这时隆裕太后已死,敬懿(同治妃)、荣惠(同治妃)两位太妃死活不肯走。载沣进宫,也没有主意。鹿钟麟极力催促,声言时限已到,如果逾时不搬,外面就要开炮。王公大臣要求宽限时间,以便入告,尽快决定。鹿钟麟对军警说:“赶快去!告诉外边部队,暂勿开炮,再限二十分钟!”内务府大臣绍英入告溥仪,限20分钟,否则要开炮。溥仪在修正优待条件上签了字,决定出宫,去醇亲王府北府。溥仪交出“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两颗宝玺。当日下午4时10分,从故宫开出五辆汽车——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乘第一辆,溥仪乘第二辆,婉容、文绣及其他亲属、随侍人员乘第三辆、第四辆,警察总监张璧乘第五辆,首尾相连地直奔溥仪当年的出生地——醇亲王府北府。这真是应了在宣统登极时说的那句话:“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现在溥仪回家了!
! c& o7 c+ F# q
+ O3 z+ K8 b( b* f! U9 K0 E 战犯1925年溥仪移居天津,先后住在张园、静园。1931年到东北,1932年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改称“满洲帝国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军俘虏,在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收容所。1950年8月被移交中国政府,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前后共度过15年的监狱生活。 + b5 T( T: A) g3 p/ b
& H, J/ t( G; ?3 w( f 公民1959年溥仪得到特赦。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因患肾癌病故,终年61岁。溥仪死后,爱新觉罗家族商量,决定将溥仪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骨灰堂。尔后,将溥仪骨灰重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在这里补充一下。溥仪3岁登极后,清室曾考虑为其选择“万年吉地”。此事有两说:一说溥仪登极后选“吉壤”在清西陵崇陵旁旺隆村,并于宣统二年(1910年)破土动工;另一说1915年溥仪10岁时选定“吉壤”,也在旺隆村。溥仪生前是否建陵,毓嶦(溥仪之侄)先生与笔者函中说:“梁鼎芬为(崇)陵工大臣,岂能同时为溥仪建陵?”所以,溥仪在位时,并没有建陵。1994年,香港人张世义出资,在清西陵崇陵(光绪陵)西北辟建“华龙陵园”。张世义同溥仪遗孀李淑贤商量后,李淑贤于1995年1月26日,将溥仪骨灰迁葬于华龙陵园内。李淑贤生前遗嘱,据毓君固《末代皇帝的二十年——爱新觉罗·毓嶦回忆录》记载:“我的骨灰坚决不要和溥仪葬在一起,我要去八宝山人民公墓。”所以,李淑贤的骨灰没有在“华龙陵园”内同溥仪的骨灰合葬。
% F" h( u* |& v& J
( E) P4 \" J' @, s: v 溥仪的家庭,他的父母、兄弟,前面已经叙述。溥仪先后共有5位妻子: 5 N1 T# {/ I0 o( ^6 @- ?* j" T1 }
4 q5 ^! \3 c h- A
(1)“皇后”郭博勒氏(又作郭布罗氏),名婉容,达斡尔族。民国十一年(1922年),溥仪18岁时同婉容结婚。婉容结婚前住在北京东城鼓楼南帽儿胡同今35、37号院。溥仪在退位后结婚,但根据《优待条件》,其尊号仍不废。故其结婚仍称“大婚”,婉容仍称“皇后”。而实际上此时溥仪已经不是皇帝,郭布罗·婉容也就不成其为皇后。
8 z4 H, Z# D' v5 |2 J- L2 X' t4 N% n% }# L& t
(2)“淑妃”额尔德特·文绣,与婉容同日和溥仪结婚。后来文绣在天津与溥仪离婚。
9 q" M( Y) `" D8 C) |7 K3 W& i, `3 t9 k8 `4 P1 D( Y4 s# N$ v9 K
(3)“祥贵人”他他拉氏,后改姓谭,名玉龄,与溥仪在长春结婚。谭于1942年死。
9 j, Q. b0 D( Y/ W, p; C, h
! _7 u1 s) ]% }' i# Y& Y (4)“福贵人”李玉琴,1943年与溥仪在长春结婚,1957年离异。李于2001年病逝。 - W8 T# } l# Z I
6 L/ V# p W6 i- e4 G (5)夫人李淑贤,1924年生,于1962年“五一”同溥仪结婚,则属平民婚姻。李于1997年病死。
& s9 C. H$ A2 X! o6 M, Q$ w: O! W z
溥仪对清朝历史,因为年幼而没有独立政治责任。对宣统皇帝的历史是非功过,用不着加以评论。溥仪只是作为一个清朝末帝的历史符号,而存在于历史典册。至于溥仪出宫以后的历史,不属于“清十二帝”的叙述范围,则不必赘言。
9 @$ ]7 H, }, I# L2 z7 w I
' |3 H. O/ o9 u* m 清朝皇帝有两个巧合的历史现象:
L9 s( `. d* v; j' i# Z) S) N$ y$ J; t, k2 `& f
第一,清朝太祖高皇帝兴起于今抚顺市所属新宾赫图阿拉,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又监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既是清朝首位皇帝兴起的地方,又是清朝末位皇帝被囚禁的地方。这是历史的巧合。 ' G# B3 o) ]2 X& ~( _$ L
. W! a: ] Z, o& E0 d1 f# |3 ?4 _8 z" ~ 第二,清朝兴起时的皇后是叶赫那拉氏,清朝覆亡时的太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回有一段话说:努尔哈赤建祭天之所堂子时,掘出一块石碑,上书六个大字;“灭建州者叶赫”!后果然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隆裕太后时清亡。这是小说家言,属附会之词。可以肯定地说:所有满文、汉文、朝文史料,没有关于这块石碑的记载。
) h! G. X& J6 t9 ?% h* T6 O7 X! ?* Y U2 `( D0 s: d$ R
宣统冲龄登极,成为大清末帝。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皇帝以降,到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历经2132年,有492位皇帝。溥仪不仅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既是大清皇朝的终结,又是中华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与宣统退位是中华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从此,共和代替帝制,民主代替君主。
0 W4 Q1 n. X* {1 }- z1 e% k& y2 B' U, ^6 c
; g) [9 u0 t7 _# p' [ M
( K4 m& t# a" ~$ y/ B- }
溥仪个人小档案
, i2 [0 }( p9 S0 J f& n3 Q, o% `# V& ?4 m- O$ q* `7 e$ V" l
姓名: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
# [: X) D; l2 g" x# l* G8 w6 ^" O8 f, O4 s6 m- a
属相:马卒年:1967年 7 H5 Y) _, x; h( ]; h1 Q
8 v# S; S2 Z- q: U/ k
享年:62岁谥号:无
. V/ @2 e" b* q o1 y' E/ L) G& Y% o$ T' R( m1 T
庙号:无陵寝:先葬八宝山公墓,后移葬清西陵华龙陵园 . X% ]) s8 M# t/ z# K3 q
0 M2 k$ Q4 F2 E' ?1 ? m- E 父亲:载沣(醇亲王)母亲:苏完瓜尔佳氏
4 k+ T7 y% O9 o* |2 _+ c( ~3 f
* Q. R: G. g: u7 B* |# A) A1 f, C 初婚:18岁结婚,配偶郭布罗·婉容配偶:5人 - J! r% ?7 m) S
& m6 B& @; o! X# m 子女:无最得意:在紫禁城骑自行车
8 f1 H: J Q0 }9 M7 U7 F9 g1 M* d
. h6 j% `) x! C% Q# H 最失意:仓促离开紫禁城最不幸:坐监狱15年 : c! d+ e2 U2 w0 a7 l9 M7 Z7 V
) x/ e7 J4 n" {/ Z% | 最痛心:无子女最擅长:照相
! R6 `# O1 r4 g- R7 z% n
# T) `" F+ A9 b U3 k1 i9 ?2 H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 y% ]: B1 m4 y3 e. l
5 E* [4 a5 g" d* T: d; q/ a2 f) ? (1)阎崇年:《清朝皇帝列传·宣统皇帝》,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 D' j6 P c, j; N W1 Z. k' E2 A
9 h7 W# W$ Y# b! T8 G' u (2)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 ( O7 x* w& x4 L; N& D g
& R7 F, U) T$ ^8 S+ {# m5 `% P
(3)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日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1 ]7 ]4 F$ B' p' Z9 q3 s; ^0 H' ]$ A0 R! j3 M
(4)王庆祥:《溥仪的后半生》,东方出版社,1999年 # a8 B( k/ W' T$ h6 d' _! K
2 {& q; c& V& @, |# B. U' ^% o7 Q' j3 t
(5)孙喆:《爱新觉罗·溥仪传》,华文出版社,1990年
8 Y. a2 H, Y+ m0 A- w; E& e5 R% C1 t: n
(6)毓赡:《末代皇帝的二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