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350|回复: 7

沈阳考古60年成果展:800年前沈城就有“沈州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9 17: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0年在新民张家屯出土了一方铜印“沈州站印”,是有关元代驿站的重要文物。11月5日,记者从沈阳考古发现60年成果展览获悉,早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沈阳地区就已经设立了站赤(驿站)。

    元朝,沈阳有个“沈州站”

    38年前,从新民张家屯乡出土的“沈州站印”为铜质。印面正方形,边长5.6厘米、厚1.5厘米。印背置长方形板钮,钮高3.6厘米。印面阳刻汉字篆体“沈州站印”。印背左阴刻“尚书礼部造,至元七年三月”字样,至元七年(1270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据介绍,元代在全国开辟很多驿站。当时沈阳仍称沈州,属辽阳行中书省所辖,共有驿站120处,沈州站是其中之一。这也反映了元代初年的驿站制度,此印是当时在沈阳设置驿站的物证。

    据介绍,当时驿站是通达边情、宣布号令的重要设施。旱路用马车,水路用船。这枚“沈州站印”为研究古代交通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鎏金铜面具首次亮相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展出沈阳60年考古发现成果,还有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的鎏金铜面具。

    据介绍,辽代契丹贵族非常注重厚葬,葬服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就是金属面具和铜丝。据考古学家介绍,在古代埃及和罗马有类似的风俗习惯。我国早在商代就选用玉制材料作覆面遮盖身体了,但普遍使用面具的只有辽代的契丹贵族,宗室面具是辽代契丹贵族的葬服。

    此次展出的这只面具,是依据死者的面容用铜片鎏金制成。五官与死者真容相像,眉毛刻画非常精细,双眼紧闭。

    有史料记载,契丹人死后有“以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的特殊葬俗。一种说法是这种办法可以防止尸体的腐烂;另一种说法认为契丹族中使用面具和网络覆尸的部分人,可能就是萨满巫师,或萨满的信奉者。

    据介绍,鎏金铜面具是在法库县李贝堡辽墓出土的,从出土的骨簪、骨饰、绿松石坠等饰物推断,面具的主人应该是一名契丹男性武官。面具出土后一直秘不示人,此次在沈阳考古发现60年成果展上展出是头一回正式与沈阳市民“见面”。

    发现成果展“宝物”多

    上世纪90年代末,考古专家们在沈阳故宫北侧一个叫宫后里的地方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等文物。

    进入2004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八王寺地区已发现青铜时代遗址、辽金时期墓葬群、灰坑、明代墓葬群、清代墓葬、窖藏、窑址、水井等遗址,出土了陶、瓷、银、铜等众多的各种文物。通过勘测和考古发掘,考古专家在辽金时期墓葬群中,相继出土了陶罐、陶灯、陶瓶、陶洗、陶三足熏、白瓷带流壶、白瓷碗、酱釉碗、铜镜、铜饰件、铜钱、串珠等众多的珍贵文物。这对考证辽金时期沈州的地理位置,研究当时的葬俗、墓葬制度等,有着重要价值。

    明代墓群出土了酱釉罐、碗等文物,清代遗存出土了墓碑、发钗、耳环、铜钱、陶瓷器等文物,墓群的发现与发掘对研究明清时期沈阳地区居民葬俗、民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表于 2008-11-9 17: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谢谢提供资料,
继续加油,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6 11: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重工业城市,历史悠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0 19: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 15: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2 1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好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2 12: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象尿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9 1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土文物,好有几年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5 04: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