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古月轩

《解读明史:大明帝国的黄昏-新浪读书》暂停更新等待作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是你(1)


--------------------------------------------------------------------------------

  终于该轮到帝国的主角上场了,他的名字叫朱由检,在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他哥哥天启帝朱由校死后的第三天,成为崇祯皇帝。这一年他十七岁。

  他大概还记得七年前哥哥刚登基时,自己问哥哥的一句话:“你这个官我能不能做?”天启皇帝笑着回答:“可以,可以,等我做几年后,就轮着你做了。”

  想不到七年后,朱由检真的做了皇帝这个官。但是,他哥哥骗了他,这个官一点都不好做。

  崇祯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朝野上下欢欣鼓舞,他们以为迎来了明帝国的春天。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帝国已经近黄昏了。

  万历皇帝用了三十八年时间把帝国的经济彻底搞垮,魏忠贤用了四年时间把帝国的政治制度连根拔起,留给朱由检的还能有什么?

  帝国是必须要败落的,不同的是,败在谁手里。崇祯元年(1628年)的明帝国即使有神仙在世也难以救助,首先是皇太极这个强大的对手在东方骚扰,其次是西部的造反大军的铺天盖地。这是两股来自不同方向的势力,而明帝国正好处在其中。

  整个帝国不能也绝对不可以绕开这两股力量,用一股力量去打另一股力量。这就是当时的现状,也是帝国必须要消失的前奏。

  那么,领导帝国走向灭亡的这个朱由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虽然不能阻止帝国的灭亡,但他完全可以延缓。可惜,他不是这样一个人。

  其实所谓天下,不过是一个昂贵的古董。你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它就会安全,若将其放在危险的地方它就会掉在地上破碎。朱由检并不想把它放在危险的地方,可最关键的是,他不明白什么地方安全什么地方危险,于是,他放错了地方。

  朱家自从万历皇帝以来,通过万历皇帝断子绝孙似的断头政治,就注定了不可能出现中兴之主。泰昌皇帝根本就没有受到过帝王教育,幸好死得早一些。天启皇帝更是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但他十分聪明地不管这个昂贵的古董,他让魏忠贤去放。结果魏忠贤有意地放在了危险的地方。

  然后就是朱由检,事实上,他是个非常想把事情做好的人。而且,看他少年时期的教育,他应该是个有能力把事情办好的人。但如我们所知,他并没有把事情办好,反而越来越糟。大概他在临死时都不会明白,自己的辛勤工作为什么会换来帝国的灭亡。

  帝国的处境已经万分险恶,这对于一个尚未成年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个灾难。更可怕的是,朱由检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是只意识到了那么一点点的险恶,他怀着一颗雄心,想要大有作为一番。

  我们可以这样讲,崇祯皇帝想要大有作为的“作为”只限于帝国的平稳期,而绝对不是帝国的危险期。他后来的一系列举动让我们知道,他最多只是个守成之君,绝对不是力挽狂澜的皇帝。

  他干掉魏忠贤后,不但是朝野上下,即使是边境将吏也大受鼓舞。崇祯皇帝就像是被别人夸奖了的小孩子,他当时想的肯定就是,要做出更多的这样的事给这些人看,然后得到他们的表扬。

  着急,这个词语用在崇祯身上太合适不过了。他太着急了,一个着急的人总会有诸多表现,崇祯皇帝就是这样,批奏章,不分白天黑夜,召见大臣,也不分白天黑夜。每当遇有军机大事时,他更是废寝忘食。

  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一个想要把帝国起死回生的皇帝。这种不顾疲倦、勤于政事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为什么没有人问过,崇祯皇帝对那些奏章的处理意见是否正确,是否真的能解决他想要解决的事情?

  崇祯皇帝还有几大优点,比如节俭,对西方科技的兴趣,在危急时刻,他敢于用人。这是他即位初期给整个帝国臣民的印象,帝国的臣民以为有了希望,大多数大臣也有了重振祖业的信心。

  但是,崇祯皇帝的这种“勤于政事”引发了另一种结果。一心想要把事情做好的人有一个毛病,当他付出了精力和时间,却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时就会由着急变成焦躁,最后导致急功近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是你(2)


--------------------------------------------------------------------------------

  崇祯皇帝这种急功近利主要表现在“重典治吏”上。朝中大臣似乎上辈子挖了他祖坟一样,他把大臣们分成三股,第一股在朝堂,第二股在监狱,第三股在地狱。

  任何人都知道一个浅显不过的道理,事情是慢慢做出来的。可崇祯皇帝不这样认为,一件事情吩咐下去,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通常在这种规定的时间内大臣们都不可能完成的,不能完成,那你就要受到责罚。

  骂文武百官是家常便饭,对百官的过失采取严惩不赦的政策,从而使得许多官员觉得“做事的”不如“不做事”,为了躲避崇祯的脏话和牢狱之灾,大臣们就坚决不做事。

  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顺天府尹刘宗周上疏道:“陛下您求治心切,一心想要功利,不见功利,就用刑罚。不是此时该用的办法。”

  河南府推官汤开远也上疏崇祯,认为皇上对官吏处罚过多、过重。也正如这位地方官所说的那样,崇祯一朝被杀戮的总督有七人,巡抚十一人,兵部尚书十四人。这里面有几个的确该杀,但大部分都是不该杀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罪过。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兵临北京城,山西巡抚耿如杞奉命勤王。结果在三天时间内被命令换了三个地方驻防,而粮草一点未给。士卒饥饿难忍,遂出现了抢掠行为。崇祯听说后,立即将这位巡抚处死。陕西某县的一位知县刚赴任七天,县城被造反人士攻破,他本人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大家都觉得这个县官太冤枉了,但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冤枉的事情在崇祯一朝比牛毛还多。

  当地方官员认为崇祯皇帝对官员太苛刻时,崇祯皇帝觉得这是小问题,在这个年轻人看来,官员就是贱人,你不给他压力,他不可能给你干活。

  但是,这些人的确不给他干活。不干活可能会保住性命,一旦干活就要完蛋。大臣们的这种行为又导致了崇祯皇帝作出一个错误决策——重新重用宦官。

  事实上,宦官在中国历史上颇有非议。中国历史上的好宦官只有五代时期的张全义还有明朝的郑和,如果把司马迁也算上,最多不过三个而已。大多数宦官也并不是像魏忠贤那样坏,明朝晚期太监多达十万,不过才出了一个魏忠贤。

  从这一角度来讲,崇祯皇帝重用宦官并没有错,错的是,他是在对朝臣失去信任的基础上来重用太监的。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他如果不用一个好人,那么他用的另一个人就绝对是坏人。

  在他即位之初,对宦官的管束是非常严厉的。干掉魏忠贤后,他把高级职务的太监都统统拿下。可在他印象中,这些太监并不像外面朝臣说得那么恶毒,他们谨慎的样子让这位年轻皇帝偶尔会有心疼的感觉。

  朝臣们的“不干活”更让他恼火万分,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太监们身上。最先起用的一部分太监发生在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队进入内地骚扰时。由于京师戒严,崇祯派遣乾清宫太监王应朝监视行营,又派出了太监冯元升核查前来勤王的军队,以便发军饷。

  该年十二月,他开始让太监们参与到军事上来,首先派出司礼监太监沈良佐、内官太监吕直提督九门及皇城门。然后派出司礼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提督京营。此后,宦官频繁被派往各地各军,负责监军督饷。

  这些人里里外外地受到了皇上的重用,自然就有跋扈之心。又由于他们本身的能力所限,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根本不可能达到要求。但是,崇祯皇帝认为——他只是认为,至于对与错并不是他想要知道的——虽然他们做错了一些事,但他们肯干活,肯努力。这本身就符合他的一贯主张。所以,当内臣与外臣产生矛盾时,他信任内臣而不信外臣,并有意为之辩护。如果一旦有外臣对内臣弹劾,他就痛下杀手对外臣进行严惩。

  崇祯七年(1634年),山西提学从事袁继咸就跟皇上说:“您知道现在是什么状态吗?外臣在没有见到您之前,先要到太监那里低三下四。读书人可都有骨气的,皇上您得好好想想,是读书人重要,还是那些太监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是你(3)


--------------------------------------------------------------------------------

  崇祯皇帝大怒,他觉得这个家伙不把本职工作做好,居然来管京城的闲事,真是吃饱了没事干了,就找了个借口,将此人扔进了监狱。崇祯皇帝对宦官的宠信,在当时看来并没有什么。如果你读大明末期的历史,就会发现,太监的亮点并不突出。可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突出,使许多人忽略了太监在崇祯一朝造成的极坏影响。

  重用和偏袒宦官,由此引发了宦官与文武官员的矛盾。宦官受重用,侵夺文武官员的权力,遭到文武官员的反对,互相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矛盾,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另外,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文武官员的积极性,败坏了军政事务。这些该死的宦官一旦出外监军,就会以皇帝的尊严为令箭肆意妄为,借故四出勒索。贻误军机,枉杀有功的边将。

  而着急的崇祯皇帝却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很正确的,在这位年轻的皇帝看来,边关将领无功是因为他们懒惰,派出太监不过是去监视他们不要让他们懒惰。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让他在覆灭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对太监的这种关照,换来的是什么呢?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太监们被崇祯一顿大骂,至于是他们如何惹恼崇祯皇帝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只是骂了他们几句,并没有杀掉他们。可这群太监却在紫禁城大门上写下了十个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但这些太监如此,而且许多大臣也对他或明或暗地咒骂,甚至是想要李自成进城收拾他。

  是太监与大臣的本性就如此混蛋,还是崇祯用错了人?如果说太监的本性就如此,那么,后来跟着他一起死掉的王承恩也是太监。如果说,崇祯用错了人,那么,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这些为帝国出过力的将领都是他亲自委任并大加重用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崇祯皇帝是个多疑的人,他这种明目张胆的坏习惯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一个人多疑就会胡思乱想,如果是普通人多疑也就只能胡思乱想,但崇祯是一个帝国的皇帝,天下但凡是个喘气正常的生物的性命都掌握在他手里,他除了会胡思乱想之外,还会胡作非为。

  崇祯一朝的党争也非常厉害,阉党下台后,东林党上台后并没有朝政清明,相反,由于东林党的清高与其他人的不容,更大程度地促成了党争,再加上太监参与,崇祯一朝完全是乌烟瘴气一团糟。

  崇祯皇帝的智慧本就先天不足,再加上每个人争来争去,又加上他的多疑,所以,崇祯一朝的大臣没有几个有好日子过。

  在这位皇帝看来,下面的人总是为一件只能有一个结果的事情吵来吵去,肯定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作为辅助他的内阁成员,崇祯帝就认为他们都不是好东西。

  所以,他即位不久,就开始挑选他认为没有心怀不轨的内阁成员。但是,怎么挑呢?年轻有为的他居然采用抽签法。崇祯帝先焚香拜天,以示隆重,然后他从推举上来的十二人中抽出四人。有的大臣在他身边提意见说,如今国事多艰,请再抽两人,崇祯帝于是又抽出两人。

  在历史上,这种对挑选国家重臣不看才能和品望,而是用这种碰运气的办法来挑选的皇帝也只有后唐那位笨蛋皇帝采用过。不但滑稽荒唐而且让人痛心,这一次抽得的这六个内阁成员也不怎么样,其中既有东林党人,也有后起的阉党之秀。

  你可以想见,这些人怎么会对崇祯皇帝抱有感激之情?也许在这些人看来,自己能进入内阁,完全是天意。但不管他们是否有报恩的想法,一年后,他们就通通被崇祯拿下。崇祯皇帝再次用抽签方法挑选阁臣。原本要从会推上来的十一人中抽,但还没有开始抽,这些人就开始互相攻击,崇祯立即让这十一个人滚蛋。

  如你所知道的,崇祯换阁臣就像小孩子换尿布一样,频频更换,在崇祯一朝,共有五十个人曾进入内阁,“崇祯五十相”就是这样来的。内阁成员这样换倒也罢了,崇祯还把这种举动施之于六部,刑部尚书一职,他在位十七年,就换了十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是你(4)


--------------------------------------------------------------------------------

  大家这样你来我走,自然不用担入狱的风险。可也正因为这样,崇祯一朝的所有官员几乎都不给他出力,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皇上换掉了。一个朝不保夕的人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工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要面子活受罪(1)


--------------------------------------------------------------------------------

  崇祯十五年(1642年)之后,帝国所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在东边,皇太极的军队已经变得空前强大,随时都会对帝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在西边,李自成的造反大军迅速发展壮大。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的军队占领了山西全境,开始向北京开来。

  在这种危急之时,崇祯皇帝召集廷臣商讨摆脱危机的办法。在这个时候想让群臣拿出办法来,也只有他能想得出来。大臣们自然都是束手无策,还是言官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左庶子李明睿等人提出了一个在今天来看是个非常好的办法来,那就是“南迁”和派太子南下监国。

  这个时候的明帝国的南方仍旧没有受到任何打击,造反大军有几次想要渡过长江去江南,但并没有实施。如果崇祯皇帝肯南下,或者是,离开北京南下,无论到哪一座城市,他都不会走上上吊那一条路。

  当时的李明睿就对他说,如今“流寇”已经近在咫尺,实在是存亡之秋,唯今之计只有南迁。李明睿的意见其实很简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崇祯自然不是傻子,虽然他有多疑的毛病,但他很清楚这个意见是正确的。至少是保住性命的唯一一条路。但是,他怕一旦自己宣布南迁,廷臣们会议论他丢国而逃,这是很丢面子的事,他想通过臣下们之口而实行。于是,他多次召集臣下商议。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面子,他表示坚决拒绝南迁,他壮着胆子跟臣下们讲:“你们平时高谈阔论,如今国家有难,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朝廷分忧。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跟社稷一起去见祖宗了。我心已定,请你们不要多言。”

  臣下们对自己效忠的这个皇帝真是琢磨够了,也琢磨不透。见皇帝如此说,就懒得理了。既然你想死你就去死吧,我们何苦拦着你。国家闹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你造的孽。我们本想好好地爱国,可你认为国家是你自己的,你不让我们爱。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况且,大臣们都知道这个皇帝的脾气,一旦你主张南迁,不管他迁还是不迁,他都会先把你干掉。他认为你看不起他,认为他贪生怕死。

  该年二月,崇祯急得抓耳挠腮,李明睿又来了,跟他长谈了一番。李明睿自然知道皇帝的德行,就努力劝说他南迁。崇祯这个人就是贱,你越是要他这样,他就越不这样。李明睿没有办法,只好提出了第二个办法,就是让太子南下监国。

  崇祯火了,这是你臣子说的话吗?你让我在这里等死,然后让我儿子去逃命。简直是岂有此理,他坚决不答应,并且用自己十七年的从政经验搪塞道:“我经营天下十七年都搞成这个样子,他一个孩子知道个啥!”

  李明睿还能说什么,他真的不明白这个当今圣上怎么会是这样一个鸟样子。你若说他打肿脸充胖子可真是委屈他了。他也想逃走,但就是需要别人来请他走。

  有人说,这是他的决策失误。如果这真算是决策的话,那么,他决策上的失误可不止是这一次。就在李明睿建议他南迁不果的同时,有人还建议调宁远城最高指挥官吴三桂入京勤王。先不说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是否能抵挡住李自成的大顺军,只就这一提议本身来看,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但让他十分恼火的是,这一次大臣们纷纷发言。朝廷内部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以首辅陈演、魏藻德与工科给事中高翔汉等人为首的反对意见。这些人反对的借口跟崇祯不谋而合。如果调吴三桂进京,能否击退李自成还先不待说,山海关外宁远四城肯定要丢却是事实。关外四城在这个时候忽然变得特别重要起来,这些人无非是想把崇祯皇帝逼上死路,他们说,如果放弃关外四城就是丢了朱家祖宗留下来的土地,皇上您怎么能做对不起祖宗的事。

  另一种意见则是以蓟辽总督王永吉、吏科给事中吴征麟为首,他们认为,必须要调吴三桂进京。王永吉认为,皇上丢了祖宗留给的土地已经不是一块两块了,仅李自成从河南到这里,整个山西就归人家了,难道还在乎关外四城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要面子活受罪(2)


--------------------------------------------------------------------------------

  一心想把崇祯整死的高翔汉指着王永吉的鼻子道:“你身为蓟辽总督,肯定是贪生怕死所以才出此下策。如果皇上一定要放弃宁远,臣等不敢任其咎。”

  陈演立即跳出来和高翔汉一起想把崇祯整死,唱高调:“一寸山河一寸金,锦州告急,宁远兵万不可调。”

  崇祯皇帝拿不定主意了,确切地说,是他被那几个反对吴三桂进京的大臣给捉住要害了。这些大臣也大概知道这个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其实,他们又何尝不知道皇上想要吴三桂进京。但是,一旦吴三桂进京了,所有曾经反对吴三桂进京的和中立的大臣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太清楚皇上的脾气了。另外,这些人并不相信李自成真能打到北京城下,处在京城里的官僚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他们以为北京城是铁桶,满洲人不是来过两次嘛,不都是无功而返!

  崇祯皇帝见廷臣意见不统一,又召集科道九卿诸臣会议,继续讨论吴三桂勤王的问题。但是,在许多不相信李自成能打到北京和一心想把崇祯皇帝整死的大臣的努力下,只有几个大臣支持吴三桂回京师勤王。

  但对待这几个人的意见,六科不署名,阁臣允议不决。我们疑心,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是不是专制制度下的皇帝,他一直想要这些人说话,他一心想在苍天和祖宗面前得到最民主的决议。可是,在大臣们纷议不决的情况下。你为什么不独裁呢?

  该独裁时不独裁,就在他等着大臣们的决议时,李自成已经向北京逼近。三月初,造反大军已到达宣州府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城内人心惶惶。面对这种局势,京外督抚大员都认为调吴三桂进京是唯一之计。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总算英明了一把,立即调吴三桂进京。可惜,一切都晚了。

  吴三桂还没有到达京城,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崇祯皇帝上吊了,临死前,他还认为李自成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混蛋,因为是李自成逼他把脖子伸进圈套里的。

  可他还是忘记了一件事,如果不是他爱面子与满洲人的议和没有结果,他怎么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们知道,让满洲崛起,但他并没有让满洲拥有问鼎中原的实力。他死后的皇太极也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早在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就在崇祯的默许下与皇太极谈判。皇太极像个小孩子一样的高兴。因为在这位满洲人看来,目前的他只想要点银子发展自己,若说真的想进取中原,他似乎并没有想过,确切地说,是他不敢想。过不久,袁崇焕被杀,与清议和之事从此再也无人提起。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决战后,明帝国失去了关外四城,宁锦防线最后崩溃。辽东宁前道使石凤台提出要与清“讲和”,崇祯皇帝听到后,沉思了一会儿,突然大怒,将他扔进了监狱。过不久,大学士谢升嘱咐家人好好生活,抱着进监狱的心理跟崇祯讲:“石凤台的提议很好啊。如今,只有给满洲人银子让他们安静下来,我们才能专心剿‘流寇’。”

  崇祯皇帝沉思了半天,但并没有把他扔进监狱。他找来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立即哭着跟他说,如今松山、锦州两城被困已久,如今兵力不足,无法增援,只能议和了。

  崇祯皇帝依旧沉思,突然就说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放心去办,不要管我。”

  陈新甲也是个笨蛋,他对当今圣上的脾气一点都不了解。这件事如果办好了还可以,一旦办砸或者是没有办出个所以然来,他肯定就倒霉了。

  陈新甲临走之前,崇祯皇帝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让朝廷诸臣知道。陈新甲还没有感觉到危机,很郑重地去沈阳跟皇太极谈。皇太极就是想要点银子,并且重申了“七大恨”精神。

  谁知,这一消息立即就被朝廷诸臣知道了。特别是当言官们知道了这件事后,把爱国热情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强烈要求陈新甲认罪,崇祯皇帝就下诏斥责陈新甲。陈新甲这个傻瓜居然不服,他认为这是皇帝允许的事情,我非但没有功劳,还被你骂了一顿,这是什么道理。崇祯皇帝一听到他的申诉,立即把他逮捕,并且在该年九月将其斩首。从这以后,议和告吹。该年十月,皇太极大举进攻明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死要面子活受罪(3)


--------------------------------------------------------------------------------

  可以想见,如果与满洲人议和成功,明帝国就避免了两线作战,情况肯定会大不一样,即使不能挽救帝国的灭亡,至少可以延缓灭亡。

  这种推卸责任完全是由崇祯的自尊心引起的,我们实在弄不明白,面对一个残破不堪的朝政,一个皇帝到底有什么面子抹不开。

  而正是这种抹不开,让他提前把帝国送进了坟墓,他自己也在煤山的一棵树上去见了阎王和祖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爱的崇祯帝(1)


--------------------------------------------------------------------------------

  崇祯皇帝有他暴戾的一面,但也有他可爱的一面。这种可爱之处如果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会成为被人喜欢的资本,但在一个皇帝身上,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甚至在外人看来,还是迂腐乖张。

  崇祯皇帝登基后,对老百姓很不在乎。有人说他不知恤民,对老百姓加征不断。但是,这些人是否想过,崇祯根本就没有想过对老百姓的加征是错误的。况且,当时的形势只能让他从老百姓身上拿钱。

  这就好像一个人想去钓鱼,而不在乎蚯蚓的死活一样。可爱的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把老百姓和他抵抗清兵、剿“流寇”两件事联系上。他一直以为这是两码事。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在万历年间的五百二十万两的辽饷上又加征了一百四十万两。随后,他又根据杨嗣昌的建议增加了剿饷与练饷。但他当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吧,让老百姓辛苦一年。”

  老百姓辛苦吗?他当然不知道,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开始了吃同类的尸体,吃同类的尸体是够辛苦的。一般人很难下得了口,大概吃人肉的人都是闭着眼睛,皱着眉头吃的。

  可按照他的解释,老百姓辛苦一年后,又接着辛苦起来。到了崇祯十二年(1639年),仅练饷的数额就达到了七百三十万两。用他的话来讲,实在是没有办法,造反大军太多,只能再辛苦老百姓一下了。

  当有大臣向他请求少让老百姓辛苦的时候,他却瞪起了眼睛。事实上,他的想法在他看来很有道理。首先,满洲人必须要灭掉,“流寇”也要干掉。这都需要钱的。如果老百姓不给钱,那么,就不能把这些人灭掉。如果不把这些人灭掉,不但江山难保,而且百姓会受更多的苦。

  他认为,他是在为老百姓着想。可老百姓现在就在受苦呢,他在深宫里当然不知道。他同时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官员不干活。于是,他将催征饷银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许多官员因催征不力而被他扔进了监狱。

  但是,他并不知道,他手下的那群混蛋官员在加征的同时还偷偷地为自己牟利。比如,他要求征收一两银子,官吏就跟老百姓征收三两,其他的二两就落到了官员自己腰包里。

  崇祯自然也不知道这些事情,就在他临死前的一个月,他还颁了一道催征的诏令。不知道他又想要银子打谁,那个时候李自成已经向北京挺进了。

  崇祯皇帝的可爱之处还在于,为了一个目的(收复辽土和剿灭“流寇”)就只专心一致地做跟这个目的有关的事情。他的思路是直的,作为农业大国,水利无论如何都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可崇祯帝在位十七年,根本就没有兴修过水利。他认为,兴修水利需要钱,但现在所有的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那就是收复辽土和剿灭“流寇”。其他的事情,等把这两件事完成了再谈。

  崇祯六年(1633年),他忽然可爱起来,把《山海经》读给大臣们听,大臣们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就下令用书中的兽名重新更定文武官员的服饰、图案。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文武百官的前胸后背都贴了些怪异的兽。他在上面看着很满意,大概在他看来,下面这些大臣就是一群禽兽。可这样的工程在那多事之秋简直就是劳民伤财。所有的官员要把官服交上来,然后又找了大批人来缝制。接着,他又出了新招,下令将宫中历朝铜器熔掉铸钱,以充军饷。且不说这些古铜器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物,单就这些铜器的成品来讲,很薄很轻,扔到炉子里马上就成一缕轻烟飘走了。

  在帝国风雨飘摇的时候,他还有这样的闲情为化学实验出钱出力,真是难得。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兵内犯,有个人给他提个建议,说要天下的和尚与尼姑结婚,生出小孩为以后帝国军队准备着,再把和尚们组织成一支军队。崇祯皇帝居然认为这个办法很不错,其实只要是利于他收复大好河山的建议,他都认为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5: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爱的崇祯帝(2)


--------------------------------------------------------------------------------

  从各种各样的记载来看,崇祯皇帝都是一个一根筋的皇帝。为了达到收复河山的目的,他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它。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当时的时局已经不可能让他实现这个理想了。

  当他走上煤山,找到那棵歪脖树的时候,许多人都疑心,他根本就不想死。如果他想死,那么大的皇宫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把自己给弄死,为什么一定要跑到山上去?

  他一定是想跑到山上去,看有没有什么奇迹能发生。可如我们所知,这十七年来,在他身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奇迹。

  袁崇焕的吹牛皮让他认为的“奇迹”没有发生,杨嗣昌的“议和”和“四面张网”也没有让他认为的“奇迹”发生,洪承畴的松山之战更是粉碎了他的美梦。到了后来,连吴三桂那厮都不让他心存一点侥幸的心理。

  他还能盼望有什么奇迹发生呢?

  但他还是从皇宫里慢慢地走了出来,走上了煤山。谁也不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确切地说,这个时候的他想什么根本就不重要了。他当初在御案上写的“满朝文武皆可杀”几个字很直接,就像他想达到他的目的一样。他说对了,满朝文武是该杀,可是,是他自己让他们有了该杀的理由的。

  因为他的性格、他的努力,大明帝国只在他手里十七年就灭亡了。大明帝国的灭亡并不怪他,因为这是一个必然。他祖宗万历皇帝时期的所作所为就注定了这个必然,但帝国在他手里只存在了十七年,他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无数人的观点都强有力地证明一点:崇祯皇帝急躁、多疑的性格提前毁了明帝国。我倒觉得是他的思维害了明帝国。

  他的一根筋思维方式是明帝国的不幸,也是他本人的不幸。另外,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厨子跑进了屠宰场,他想的是怎么样烧出最好吃的红烧肉来,可是,猪还没有杀掉呢。崇祯皇帝面对的就是一头猪,而想的却是怎样做出最好吃的红烧肉。

  于是,他生火、烧水、磨刀、洗菜板。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猪还活着呢,他最可爱的地方就是:他根本就不懂得杀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6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