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5 1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外丹、内丹:在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已流行,东汉恒帝时,魏伯阳假借“易卦爻象”作《周易参同契》,以论作丹之法,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法象,以配之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持行之符候。自汉以来,所有内丹、外丹书都是根据这一奥密理论而发挥的。
所谓的外丹,即用铅汞及其他药物配制后,放在炉火中烧炼而成的化合物,成品分点化和服食两种。初步炼成的号做“丹头”,只能作为点化之用,是不能服食的。再进一步,便炼成了“服食”的丹药。即所谓的“仙丹”,道中人相信是可以服食的。《抱朴子.金丹篇》中说:“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乎?夫金丹者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药,炼人身体,故能令人出生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但金属物质及其他矿物质所含的成份,有些对人有剧毒,不明其法,误食可致死亡。故又提醒人们不可妄为。如《云笈七签》卷六十四《金丹诀》就说:“不悟金丹并诸石药,各有本性,怀大毒在其中。”服食是十分危险的。在我国,历代撰述有关的著作数以千计,虽大多散失,但至今仍然保存的尚有近百部。大多载于《正统道藏》中。正是这种炼丹术,乃现代化学的先驱,近代化学就是从炼丹术发展而来的。
什么是内丹:修炼内丹者,谓人身即丹鼎,以身中之精气为药物,以神为运用,在自己身中烧炼,使精、气、神不散而成“圣胎”,南宗白玉蟾说:“自家精自交媾,身里里夫妻真妙哉”,所谓圣胎,即是内丹。《参同契.养性立命章》形容内丹:“类如鸡子,白黑相符,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道教中人相信内丹成,可以离人体而出,人体可以分身,可以成仙,道教提倡炼养内丹。大既在隋唐以来。在宋、金时期,兴起了以炼养内丹为主的南宗和北宗。其口诀旨圭,不外《参同契》与《悟真篇》。《道藏》中收有论内丹的书一百二、三十种。著名的《人镜药》、《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大丹直指》等。内丹用语与外丹虽然相同,但含义迥别。内丹书隐密难读,道教中人对炼丹之法,大都师徒相承,解说也不一致。内丹虽与我国古代生理卫生学、医学有一定关系,但若说此可以长生,则只能说是信徒的宗教信仰。修持得法,达到健康长寿,却也是事实。
(三)内观、守静、存思、守一诸术:这些术,皆是依据形神相依,形须神立的教义而来,认为人身肢体脏腑器官都有神,神皆有姓字服色。神存于人身,则形体安康,如神不守形,则生命危险。故欲求长生,则必须存神于体内。这些术,便是存神以固形之术。所谓内观,亦称内视,《云笈七签》卷十七《洞玄灵宝定观经》注中解释:“慧心内照,名曰内观”,即内视己身,澄其心以存其神。所谓守静:即守静使神不外游。《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说:“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故天地立身以靖,以守神,兴以道”,。认为守静不止,长生不死。所谓存思:即思神之形象,使外逸之神返回身中。《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存思》中说:“修身济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漫澜无感”。所谓守一:即使意念专注于身中之某一处,守气守神,静身存神。《太平经圣君秘旨》中说:“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
(四)、服气、行气、胎息等诸术
道教内修之术,首重爱气、尊神、重精,《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曰:“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生成,生成长养,最重贵者莫过于人之气也。”《太平经合校》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曰:“精神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故保生必须养气,所谓服气,亦称吐纳,食气,即吸收天地间之生气,《服气精义论》中曰:“食谷者知而夭,食气者神而寿”,“夫可久于其道者养生也,常可与久游者,纳气也”。所谓行气,亦称炼气,即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抱朴子.至理篇》曰:“服药虽是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所谓胎息,指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服自身内气。《胎息精微论》中曰:“身不衰老,内食太和元气为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