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4 16: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海城微微黯然。
“父亲的很多事情我都不赞成,但当他说为妹妹报仇,我就立刻同意回国。我不是圣人,无法战胜仇恨。”
徐海城偏头看着他,他迎着他的视线,丝毫不掩饰眼中的恨意与杀机。两人对视片刻,暮色徐徐落下,浅灰色的夜雾在四周聚拢。
半晌,徐海城问:“那天帮我催眠找回记忆……”竟觉得嘴里苦涩,说不下去。
霍克懂得他的意思,说:“那是你的事情,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又怎么能找回后来的记忆?当然,如果你死了,我也不会觉得内疚,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尽管徐海城心中早有准备,还是觉得胸口宛若被击了一拳,苦笑一声,说:“还以为你当我是朋友呢。”
“朋友……”霍克喃喃重复,表情变幻莫测。
“转告你爸爸,好自为之。”徐海城说完,转身想走,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霍克半晌,欲言又止。
霍克不耐烦地挑挑眉,“你应该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
“你经常打听方离,是……”徐海城觉得不好表达,只是看着霍克。
霍克一脸不解,“是什么?”
“没什么。”徐海城头也不回地走了。
霍克选了另一个方向,慢慢走回自己的办公室,走到椅子旁坐下,刚才的冷淡不耐烦全消失了,平时的温和淡定也消失了,现在面无表情,目光深沉。从窗口,正好可以看到徐海城的背影穿过空荡荡的院门,他随手拉开抽屉,拿出最上面的照片。
照片上的方离十八岁,刚考上大学,犹带着少女的青涩;照片上的他二十一岁,正准备去美国读书,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两人并肩站在于家花园的紫藤树下,夏季的紫藤树枝叶婆娑地在他们身后摇曳,像那曾经青葱的岁月……
他闭上眼睛,咬咬牙,将照片扔进垃圾筒。
过了半晌,他睁开眼睛,忍不住又捡回照片,细细地看了一会儿。拿过桌子上一本书随后翻开一页,将照片小心地夹好,正想合上,却又突然怔怔地盯着上上面的文字:嫉妒是人类最为恐怖的负面情感,它可以衍生出罪恶、愤怒、憎恶、绝望、恐惧……
~~~~~~
霍克的事情给徐海城带来不小的打击,不过他本来就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对人与事一贯持着理智的态度,心中的郁闷,在离开心理康复中心后就消散了大半。看天色渐黑,他赶回市局,潘小璐已经住进装满监视器的留置审讯室,高处的窗子开着,仅亮一盏小灯。
潘小璐比所有的人想象中的都要镇定,居然还拿着一本书在看。
期间大家还一起看了一下文化节的访谈。这次访谈的人物是南浦大学人文学院屠春方院长,从傩文化的起源说到近况,当然主题是围绕着曼西文化,讲得非常有水平,连这帮对文化素无研究的刑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访谈结束后,在电视台附近暗中监视的警察打回电话说没有发现异况,暗中护送屠春方回家的便衣也随后汇报,没有异状。再次证明徐海城的猜测,并不是所有文化节组委会的成员都是凶手的目标,也再次确定黄义森与雷云山之死与他们考古发掘曼西千年古墓有关。
到了午夜,几个人的眼睛睁得比铜铃还大,一眨都不眨地盯着屏幕,空气似乎凝滞了,时间也好像凝滞了,一分一秒都走得比平常慢。黎明终于姗姗来迟,大家互相对望了一眼,说不出的困惑,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难道对方知道这是一次陷阱?
徐海城顾不得疲倦,召开会议总结疏漏。大家乱七八糟地说了一遍,也没有谁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烟倒是抽了不少。至于盯梢的那些便衣,也没有带回好消息。经历八天的频繁命案后,这一天过得分外平静,倒让大家开始疑心,会不会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安宁?
距离曼西文化节只有一天,当天晚上潘小璐依然以身为饵。当晚的文化节访谈是走近甘国栋,走进傩文化。真甘国栋比假甘国栋要高要瘦,说话带着京味,相当有趣。依然有警员暗中保护,但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时近午夜,四周依然风平浪静。徐海城在留置审讯室呆不住了,跑到外边抽烟,慢慢地沿着走廊踱步,想着事情。值班室里有细细的说话声传来,他不经意听到“监控室”这三个字,心里好奇,走过去,是个值班警察在打电话,低着头很专心,声音细细。
徐海城不动声色地拿起旁边桌子的另一部分机,话筒里传来值班警察的声音:“右面第三间、窗子、房间里都有监控器……”他大惊,再听话筒的另一端只传来细不可闻的呼吸声。
值班警察说完,那边传来奇怪的呢哝声,然后他放下电话,发呆十秒,然后就像忽然醒过来一样,看着徐海城说:“徐队,你怎么在这里呀?”
“刚才给谁打的电话?”
“刚才电话……我在打电话,哦,对了……是谁打的呀?”值班警察摸着后脑勺,皱着眉头想着。
徐海城没有追问,无意中撞倒的电话倒是解释他心中的疑问,凶手是如何在房间众多的留置审讯室里找到许三,又是如何找到何晴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他打电话给技术部,让他们追查刚才那通电话的来源,然后转回会议室去睡了一个好觉,因为知道今天晚上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
果然一夜无事,第二天,徐海城睁开眼睛,心里闪过第一个念头是文化节今天开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