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30 19: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服饰风格与其所属民族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例如古代文化较为先进,而政权相对稳定的农业国家,如古中国的特色服饰---即汉族服饰,以宽袍大袖为主,正是汉族人生活条件优越的表现。而相对落後且生活不稳定的游牧民族服饰,则多以灵活便利的制式为主。而现代快节奏的工业社会,更以季节实用为服饰界的主导思想。所以,游牧民族服饰、现代服饰均无汉族传统服饰风格的体现,更不能作为汉族传统服饰的替代品进行概念性混淆。
四 服饰发展,与其所属民族的文明进程互相影响。例如,华夏民族的农业(棉、麻、桑蚕业等)、轻工业(纺织业、印染、刺绣,甚至造纸等)都对服饰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某些朝代,将汉族的服饰工艺推向了顶峰,至今仍另世人叹为观止。而古代工农业(尤其是桑蚕、刺绣等)相对落後的西方社会,是无法匹敌的(更不要文明几乎没有开化的游牧民族了!)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至今我国在这些领域中仍保持着领先优势。这种优势是与华夏文明的历史分不开的。
五 由于服饰的差别存在的原因,民族服饰对于该族人民,不仅是其民族身份的标志,也代表了对该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对其民族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感,不仅是理性层次上的对本民族历史的认识和对本民族传统精粹的认可,更是感情层次上的精神追求,即是对本民族热爱之情的具体体现。而这种热爱之情,是建立在了解、理解其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文明精髓的基础上的,所以,不热爱自己民族服饰的人,通常也是那些对其民族历史文化同样茫然漠视的人,即漠视其民族的人(无知,再加自私浅薄的人)。难道被其族人所漠视的民族还有前途可言吗?
六 人类是感情生物,人类社会的演化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而人性(人类的感情等)是这种客观规律中不可忽视的人部分。即,人类的感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社会文明和人类发展,却漠视人类本身的感情需要是十分荒谬的。而服饰的发展演化,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份,必然受到人类感情的左右。而民族感情是人类集体所共有的情感,带有普遍意义,所以撇开民族感情谈民族服饰发展也是不科学的。
七 人类的感情受其所获知识影响,而人类的知识是在历史中积累而来的。由于知识在传播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通常各族人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程度高于对他族的了解。并且,人类本性中对“自我价值体现”的追求,使其会对属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深厚的感情,而对本民族服饰的感情正是这种人性的体现之一(对本民族服饰没感情的人,也可以说是缺乏人性的人)。
八 就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本身来说,不但有以上七个方面的属性,更有著其区别於其它服饰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工艺水平及特殊而惨痛的灭绝过程。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有民族感情的汉人对汉族服饰更有著一种特殊的情感!
其内容如下:
1汉族服饰有着和华夏文明同样悠久的历史,而华夏族人,将其视为其民族祖先黄帝所制,是本民族文明的象征,也是区别于他族的标志,历来就有”齐民心,别夷狄”的作用。
2汉族服饰一脉传承,五千年不断,千万里江山皆存有其最典型的风格制式,本身就是世界服饰史上的一大奇迹。
3汉族服饰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空前绝後的工艺水平(注意:是空前绝後,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也没达到),更是华夏的骄傲。
4汉民族自古就有重衣冠的思想,不但有先圣哲人的典籍论著,更反应在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衣冠文明与华夏文化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不论如何发展演化,只有华夏文明的存在,就要受到汉族衣冠文明的影响(比如现在的戏剧影视等的服装,就可窥见一斑)。
5由于,汉族衣冠消失的特殊过程,更令汉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有着痛彻骨髓的复杂的感情(没有的就不配称汉人!)这种痛与爱的强烈的感情是精神层次上的,带有神圣性与理想性,是可以超越世俗,跨越时代的情感,更非一般世俗之情可以相比拟!
6当今,汉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已民族传统服装的民族,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十亿人口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来说,是十分遗憾而难堪的,在世界上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所以汉服是:汉民族的代表性衣冠;汉人的精神气节的凝集;深深植根于汉族历史文化,尤如其汉人之发肤,相连于汉人之血脉心灵;汉服——永远伴随着汉民族和汉族人民,无论历史、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汉民族的存在,就有汉服的存在。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的地位就永远不容有任何辩驳的余地!即是汉民族不容许有任何形式的虚化、非化或其它任何概念替代!所以,提及汉民族传统服装,不考虑这些感情,就是对人性漠视和对汉民族感情的亵渎和抹杀!
九 社会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是螺旋上升并迂回前进的。而现在人类社会整体正从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而中国也随之不断的发展向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对其生活方式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即要求人性化、个性化,要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的充实更迫切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不但人本性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且当代社会人类,正在努力满足人类的追求。如工时的减少,假日增多,工作时间计算的多样自由化,网上工作,家庭办公等的出现,都使人类的生活更加适应人性本身的欲望要求。就中国来说,虽然现在人们整体的生活节奏还在不断加快,但也有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所以仅看到当今人们生活水平加快,而不看其发展趋势,就否定汉服的适应性,是不客观的做法。
十 汉服的复兴,不等于衣冠的复古。汉服复兴除了可能看到汉服制式的复制和连续发展以外,还应看到着装人群的发展和着装文化的变化。而今天,能让古代贵族才能享受的华美汉服走入寻常百姓之家,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体现;而古代服装等级制度的废除,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对古典礼仪的追根溯源,更体现了当代人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所以否定汉服复兴的意义,反对汉服复兴,是对文明发展的阻挠。
民族与服饰
今人常言复兴传统文化,江总书记亦曰,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非惟在下,大凡有血气之中华儿女闻言之下,莫不为之振奋激昂,甚至于涕泪交下。然传统文化复兴什么,如何复兴?
所谓文化,即是人们长期形成之生活方式。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而与普通百姓关系最为紧要者何?所谓衣食住行,乃民之大事。服饰,建筑,饮食,属于物质文化,正是每一民族文化最直接之体现。其背后则蕴涵更内在之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自满清以降,传统服饰几于沦丧。试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清初之仁人志士,为保全传统,千百万人因之惨遭屠戮。泱泱之大汉民族,最终屈辱于满人淫威之下,苟且三百年之久。清末之革命志士,奋力疾呼,驱除鞑虏,复我冠裳。鞑虏虽除,冠裳却未能复,而湮没于西风之中。今日思之,犹以为恨!
尼父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复兴传统文化,在我,其在人乎?怨天尤人,于事何补?故在下几年来,力图躬践传统之复兴。毛发听任自然生长,以同于吾之先民,而非为异于他人也。苟能得传统之服饰,固当舍蛮夷而就华夏。俗人视之,必以为怪。然蜀犬吠日,于道何伤?只不知何处可得我华夏之冠裳。窃以为,僧道之常服,盖古之俗服,即汉民族之传统服饰。诸位仁兄不知以为然否。苟能得以确证,愿与诸位有志于复兴之同道共服之。
初看这个问题,总有些怪异的感觉,毕竟中国的汉族人打小就没听说过自己有什末民族服装,受的教育也是重中华民族概念,轻汉民族概念,只知道中国只有少数民族有所谓民族服装和鲜明的民族文化,提起汉族自己时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糊里糊涂。所以现在有人提起汉服问题,许多人都会觉得十分奇怪,汉服?哪来的汉服,什么叫汉服?恢复?为什么要恢复,怎么恢复?奇谈怪论吗!
仅就上面的现象说,恢复汉服的工作是困难的,而现实情况对这项事业更加不利:
第一 历史和心理的鸿沟。汉服至少存在了三千多年,但从满清强行实行“剃发易服”以来,至今已断流360年,虽说360远小于3000,但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演变来说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特别是这期间经过了近代社会形态的本质性巨变,古老的汉民族服饰对于我们这些饱受晚清文化和西方文化双重影响的现代汉民来说就显得更加模糊。汉服就像我们从小被人拐走的孩子,事隔十几年重新相认,明知道是亲骨肉而在心理上却难接受,实为可见而不可得。所以,汉服恢复工作的第一个困难是如何跨越认同鸿沟,恢复现代汉民族对自己服饰的认知和感情。
我们希望看到中华大家庭各民族能够天衣无缝地融在一起,到那时就不存在民族问题了。但现实是中国还存在着56个有着自己文化和历史的民族,某几个民族之间还存在着的矛盾,要实现真正的大融合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汉民族要起到融合磁石的作用,自我的存在相当重要,试想某一天汉族因认同感的缺失而从事实上消亡的话,中华民族的大厦就真正倒塌了。
本人支持汉服恢复的事业,也希望各位不要保持沉默了。日本人当然不会天天穿和服,当今世界,各民族服饰的实用性已大大降低,除了一些闭塞的地区外,谁也不会天天穿着满大街走。民族服饰的作用是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它是在需要显示民族差异性的场合的展示品,它存在的意义远大于它的实用性。汉服在商店可以买到吗?我看难。如果你到某个服装商店提汉服二字,店主多半会摸不着头脑,最多拿出所谓“唐装”或旗袍、马褂、瓜皮帽之类的满族传统服装来搪塞你(有些网友就遇到过这种事)。“唐装”,旗袍着两种带有强烈满族服饰色彩的装饰现在是国际化了,但他们绝不可能代替汉民族服饰,如果强行代替的话,我认为既是对汉族的不尊重也是对满族的不尊重。而且“唐装“和旗袍上刻有晚清和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印记,穿上它总让人联想到大辫子,瓜皮帽,请安等晚清**社会场景,民族自尊心将受到损害。当然由于西方人的审美观点及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度决定了“唐装”,旗袍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很高,这是事实,我也不反对人们自由选择自己认为美的穿着,“唐装”、旗袍也许可以代表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国际上的形象,但强迫它代替汉服是不宜的。西方人几百年前和现在的服饰不同,那是民族自然发展融合的结果,几乎没有强迫融合的因素,而且你知道吗,现在的西方各民族都保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在其偏远农村至今有人穿着。而汉服的断流是出于360年前的一此悲惨的强迫融合过程(不愿多说),造成现在的问题是必然的。我一再声明,恢复汉服饰跟大汉民族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大汉民族主义是什么在各种词典中都能查到,去看看就明白了。
恢复汉服饰必不必要,各有所见。我只谈我的看法:现在论坛中对当今中国的一些现象声讨得很厉害(如人们普遍缺乏道德意识、中国人不拿中国人当人看、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待强暴和外辱麻木不仁一盘散沙等等),但对这些现象的文化根源缺乏根本认识。在我看来,这些现象不可否认跟当前的社会现实有关,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民族民族意识模糊,民族精神的虚无是根本的原因,而这一切的根源之一就是大家都不清楚大家的共同点在哪里,共同的根源在哪里,大家为什么都叫汉人,民族个体间的感情淡漠成为必然,没有感情就没有相互的责任感,没有同情心,没有廉耻感(外国人总以此来嘲笑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其实这把少数民族兄弟都连累进去了,我觉得大体上是在指汉族)。恢复汉服饰的意义在于找回一件器物,不管当今的汉民穿不穿它,但起码要敢说这句话:
这是我们的服装,这是我们的本色。汉服饰连着汉民族的根,她就是一种图腾,这个作用不是任何故意挑选出来的所谓民族服饰可以代替的。
汉服的特殊意义
壮哉汉服。于泱泱五千年,长袖当舞,傲视群侪。
壮哉汉服,“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族之存,在于衣裳。衣冠华族,所以别于禽兽。故汉服洒脱,在于汉之魂魄。汉服之美,或于风中屹立,或于行揖作别之态,或于柳树婀娜,美酒狂放,骏马奔腾,一举一动间竟得天地间灵气所在。汉人行止之美,得汉服才冠伦于人世之间。
然而,悲哉汉服,甲申之变,**侵我中原。
**以野人进文明不可速得,绝文明于蛮荒不过杀戮而足,是故以残暴易我之服装,绝我文化,杀我人民,有明一代,生死分际,不过忠贞与顺降而已。忠贞者,死着华服,顺降者,胡衣胡辫。至此,华夏衣冠为绝。每每思之,情败神伤,痛彻发肤,不能自已。然此役成就汉服之名,其浸染汉族之血泪,复以牺牲者之魄,汉服亦因之为汉魂所附,我族不屈强暴之魂魄,俱聚之百年不散,唯寄望生而降者背负含屈忍辱复兴之责。非如此,生者之存,道德之意不能昭彰;死者之恨,不得以雪。
然悲哉汉服,时至今日,以汉族人口之众,绝祀汉服于今。牺牲者英灵当哀鸣不绝于天地之间。于斯,我辈所负之责何存?我辈有负汉魂矣。
勾践不过百越之君,尚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概恢复之志,人皆有之,唯我汉族,不思故汉,徒留垢笑于世人。不忘根本,本为古训,今之图之,始觉前途艰难。汉服之兴,其意之重,不在衣冠,汉家魂魄,终可重归中原。
汉族一日不死,汉服当兴于庙堂之间矣。招我汉魂,时不待我,其为职所在,责之归。 凡我汉族,当心与神归,复我衣裳,明华族为堂皇贵胄,与日月同归,不以小我而废大节。汉装所在,汉魂所系,诋之者,不过心有戚戚,畏汉魂重返,中华重现强汉之魄。
汉装得复,先贤礼之得存,或祭于天,或告于地,汉家子孙,必为世人敬,世人畏。堂堂中国,亦收四方咸慑之功。吾辈不负华夏之名于此矣。
于此呼吁同胞,或奔走相告,或考寻溯源,或正其服式,凡尽薄力于兴复汉服之业,必能告慰:先烈之于汉服之死难者。死者于斯亦可瞑目矣。
还我汉服,彼为暗香盈袖,闻歌起舞之服。
还我汉服,彼为金戈铁马,英雄泪襟之服。
还我汉服,此我汉家魂魄所依矣。
坚持汉服就是坚持自由的精神。
我们华夏民族是个包容的民族,我们的华夏文化几千年融合了多少外族的风俗,学习了多少外族的技术。但是千年无改的是我们的汉家魂魄,以我为主的融合,以我为主的学习是一条历史的主线。所以,无论怎么吸收怎么融合,到明末我们仍然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华夏的子民,我们仍然可以说胡俗本无惧,汉家有魂魄。
然而,三百六十年前同一个甲申年。满清的统治让胡俗第一次以摧毁一个民族精神的面貌出现,满清要通过剃发易服摧垮一个民族的自信和尊严,从外表上给一个民族打上奴隶的标签。从这点上说,和纳粹给犹太人的衣服上别上黄色的标志是有共通之处,种族的迫害从肉体上升到对精神的戕害,这是满清给服装的风俗加以的特别含义。
今天我们要恢复汉服作为我们的民族服装,本质上不是要对抗什么胡风胡俗,脱离现代文明完全恢复古代的衣装形制。而是对这种戕害的外在象征彻底摒弃。除了是对那些因为坚持民族尊严和自由从而选择了留发不留头的人们最好的纪念外,也是对种族歧视和暴力战胜文明最大的轻蔑。这个意义对当今各个民族都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恢复汉服还是为了把我们的精神从奴隶状态解放出来,认识到人活着是要有尊严的。这是追求个性自由和深化民主的过程中,必有的作为人性中个性的起端。没有独立个体的自信自尊精神的建立,又谈何实行一个普遍关怀和彼此尊重的社会形态?深化民主永远不能仅仅*政府和知识分子的疾呼,他更加迫切的需要我们的民族摆脱奴隶的精神状态,因为奴隶的精神状态不仅仅是那种愿意成为顺奴的思想,也包括了奴隶们解放自已只是为了当奴隶主的心态。而我们的这种心态却正是满清通过在屠刀下选择剃发易服的形式,给人们在反对残暴和保存生命作了最后的选择。难过的是我们的先人许多选择了生命而不是自尊和自由。这是奴隶的心态第一次全民族的形成,因为在这种选择的过程中,每个个体都无法告诉自己,自己是中立或者仅仅是选择了沉默。剃发易服用最明确的方式告诉你,你是个投降者,就这样通过被强迫接受一种他族的风俗,完整地完成了一次整个民族屈从于暴力的心理历程。从此投降不再是主要的耻辱,欺骗**一切人类的卑污品质在这个投降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了。
也因此,今天,我们谈民主谈自由都为时尚早,在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健康的精神面貌之前,没有一个自信自尊的普遍人格的前提下,民主自由只能成为政客的工具。台湾的选举验证了有着奴隶心态的人民在意识形态的鼓动下,以被压迫者的心态寻求当主人的胜利,是怎么样的疯狂,背叛自己的民族,分裂自己的国家也可以是当作选择和代价。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精神,一个自信自尊、不卑不亢精神的回归。被剃发令粉碎了的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我们要找回来;被文字狱消灭的诚实和骄傲我们也要找回来!
而三百六十年正是个大圆圈,华夏精神的失落是从被剥夺服装开始的。今天,我们仍然从找回服装开始找回华夏的精神。还我汉家服,归我汉家魄,除了表明汉服作为服装的文化意义,更多的是为了那些和汉服一同被剥夺的每个普通人民的尊严也要找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汉服的美丽也是其次的,她的复兴将不是一个宽衣大袖的时代的复活。她的开始是一个更加尊重人性,尊重自由权利的新时代的开始。毁灭汉服和找回汉服,都是在重塑一个民族的精神。有区别的是:三百六十年前,是为了毁灭尊严和自由,为了奴役一个民族用屠刀立就的枷锁。而今天,是为了树立出一个真正的民族魂魄来。
自由和尊严不是空泛的,他不是知识分子们舞文弄墨的感叹。他是要体现到民族的每个人身上的,汉服不需要有空洞的理论,一段简单真实的对自由坚持的血泪历史,一个服装史上最美丽的服饰,就能唤醒普通人民对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的坚持。历史和现实将交织出一个伟大的民族对自由和尊严从没有停止过向往的心路历程。
也因此,汉服不仅仅是属于一段文化传统,她还属于每个为了自由不惜牺牲的灵魂,无论是三百六十年前的死难者,还是现在对汉服的支持者们,共同的都是对自己选择权利的坚持。
汉服从这个意义上说,将为这个民族重新披上自尊自信的新装.
也因此,恢复汉服不是简单的对一种风俗的改造,她的失去也不能和那些被自然淘汰的风俗相提并论。汉服之所以是汉服,因为她是这个民族曾经用血和泪坚持自由的见证。
历史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三百六十年的圆点已经在回归。在坚持自由和尊严的道德战车面前,一切诋毁和动摇都将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
致恢复汉服的反对者
我苦难深重的祖国!
同胞们,在你们指责我们推销汉服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们本可以安睡于榻上?有没有想过我们在一天的工作后还要来熬夜宣传?有没有想过我们本是天南海北的人,为了理想走到了这里?有没有想过为了华夏失落的文明,我们暗自垂泪……
在你们指责我们是倭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正在抵制每一件日货?有没有想过我们在为了国家的强盛,高声呐喊?有没有想过为了民族的精神,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你们一再否定汉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曾是华夏文明的骄傲?有没有想过这些曾是我们祖先的创造?有没有想过这些是我们文化的精髓?有没有想过这是我们的执着……
在你们对我百般质疑的时候,有一群人,一群深爱着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人,在心痛!请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群为了理想为了民族而奉献的人!
请记住,这些曾经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文明:汉服、古琴、汉乐、诗词、园林、哲学……
如果一定要说我们是为了利益,我们都可以公开身份!
如果一定要谴责自己的同胞,请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中国人!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这句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真真确确的事实。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通常以服饰来区分这些同胞民族,披挂银饰的苗族、青布包头,蓄发盘髻的瑶族,纳西族有自己的羊皮披肩,壮族的是黎桶,五色彩袖加斜襟上衣则是土族。这些服饰不但是他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然而,占有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因过去令人频频扼腕的悲剧,几乎丧失了自己本民族所特有的服饰文化。以至于当有些热爱本民族的人试图穿着这么美丽的过去的服装的时候,竟然会惹来如此大的非议,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诧莫名。
以为服装对于爱国并无任何贡献的人,固然爱国的口号无比嘹亮,却似乎忘记了,敢于提倡穿汉服的也正是在为弘扬爱国主义尽自己的力量。爱国的人,须先知道什么才是国家。那么国家是什么?是那种狭义地解释为“阶级统治的工具”?还是包含着国土、国民以及承载着厚重传统的集合体?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奢谈什么爱自己的民族?一个连自己的民族都不爱的人,又何谈什么爱国?一个连国都不爱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讨论为国家作出大大小小的贡献?!
在爱自己,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国家的前提下,然后才能去讨论如何地爱国。那么怎么样才是爱国呢?诚然,爱国不是看耍猴,只需有钱的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恐怕没有人会反对,爱国更需要行动,而不是口号。那什么样的行动是爱国呢?捍卫祖国的尊严而抛头颅是爱国,为了保持居住地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也是爱国;批判传统文化的糟粕是爱国,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爱国;为了支持国家买国库券是爱国,制裁一切卖国走狗也是爱国。倡导恢复汉服是件小事,然而对于爱国的人来说,爱国并不分辨贡献的大小与前后。
喊一句爱国的口号很容易,而真正的爱国,并不仅仅要爱我们辉煌灿烂的过去以及必将同样辉煌灿烂的未来,而且还要艰难地甚至是痛苦地去爱我们屈辱不堪的历史。爱我们的祖国,即要爱它的新鲜衣裳,也要爱它的百孔千疮。
在中国,也许真的有腐儒,也许他们真的迂腐得不可救药,但如果这个迂腐的腐儒是爱国的,那他就不受那些喊着爱国口号者的指责。更何况,一个人是不是迂腐,是不是腐儒,也不由某些别有用心者来判断。如果提倡深衣汉服就是腐儒,那又何妨做个腐儒?如果爱国就是迂腐,又何妨迂腐?如果为了守护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又何妨做个迂腐的腐儒?
全世界爱中国的人团结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