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草书都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草书有很高的造诣。他那篇《兰亭集序》使之流传千古,成为不朽之作。然而,王羲之在成为一代书法大师的同时,他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在当时也是非常厉害的,《洗墨池》就是历史见证。
; T+ {: C, X& l% T& X- y5 i% c+ E' }4 A# n5 ]$ n' v' q
相传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并达到痴迷的程度,为练好字常常废寝忘食。当然,他所用笔砚也就十分可观,尤其是他经常去家后面的池塘清洗笔砚,常常引起邻居们的不满。一池清澈透明池水眼看一天天变黑,邻人渐渐不敢到池中清洗蔬菜和衣物,池塘的鱼虾也相继死去,水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来。久而久之,这个池塘叫他洗笔涮砚弄成满池污水,成了毫无用处的一潭死水。王羲之用此污染为代价换来了自己在书法上的长足进展,小小少年就赢得人们的尊敬和刮目相看。这在历史书中也有所记载。
! P4 k: e6 {4 V: ?) `+ L- F* e( S3 e7 i: B- o# U2 {" e
洗墨池遗迹 + j$ e! u" Y. |$ a
( g g) `8 r3 y/ y9 ~4 I" B/ n
如果王羲之仅仅只是污染这一池水,那么他的书法也就只能停留在一般书法爱好者的水平上。王在他二十三岁时,曾经出任过一段江西临川太守,他来到这里不到半年时间,又把屋前的池塘给染黑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文学名篇《洗墨池》有这样的记载:“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
3 j& Q' u4 p$ Z: I4 d& f% Z3 W' T
- X F. | p% b: u9 l9 X* y2 m4 W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由此可见,王羲之每到一处笔砚不离手,所以他每走一处都给当地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当然,他的书法水平也因此而跃上一个新台阶。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书法成就是以牺牲池塘水为代价的,他所到之处必有污染;千百年来人们只记得他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兰停集序》,却很少提及他对当时环境的污染,如果用现代思维方式评判他,他要算是对环境污染最早的历史人物了。 ! e' I& K! ^6 d* Y
% p" r# f" o1 {$ K# v: [ 笔者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一千多年前,在那个没有工业的年代,许多地方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尤其是像池塘,当时人畜可以共饮,洗衣、洗菜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由于王羲之一人之爱好,便将清澈的池塘变成恶臭的黑水,导致大家都跟着他遭受环境污染之苦。当然,王羲之对待书法的执着追求,和不言放弃的精神,终使其登上颠峰,成为一代杰出的书法家,也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精神食粮和宝贵的书法遗产,这些都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6 X1 Q/ E' s1 i7 P* F) j
' r( t1 D, N7 f, K- _. I1 ?2 Y0 c' v 但是,倘若我们今天用现代环境观念和意识形态来分析,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曾经被王羲之污染过的池塘,难道说他没有给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吗?说他不惜将墨池或其它池塘作为牺牲品,成就其一代书法大师之美名亦不为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