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3355|回复: 19

民间奇谈——晴川,涅槃荷花(已完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8 21: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神话故事] 五座神山的故事
人类的始祖女娲造人之后,一向太平无事。忽然有一天,天地大冲撞,天上崩开一条巨大的裂口,地面也爆裂塌陷,烈焰从地心迸发,焚毁森林;洪水从渊底喷涌,漂走山岭;妖魔鬼怪,恶禽猛兽,趁机肆虐,人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女娲听到人类的求助声,她先杀死妖魔鬼怪和恶禽猛兽,然后平息了水患,接下来进行伟大的补天工程。

  女娲到各个地方收集芦柴,搬运到天的裂口处,堆积得与天一样高,接着去寻找与天一样颜色的青石,由于地上没那么多,只好再拣些白石、黄石、红石和黑石,放在柴堆上面。趁从地心迸发的大火还没有全部熄灭,她用一棵大树点燃芦柴,火焰忽地窜起,照亮了整个宇宙,五色石都被烧得通红。慢慢地,石块熔化了,象糖浆似的流淌在天的裂缝中。等芦柴快烧完的时候,天上的大裂口被补好了。



  尽管残破的天地被女娲修好了,但并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西北方向的天空略有点倾斜,所以太阳、月亮都不自觉地往那边跑;东南方向的大地,陷下去一个深坑,所以大川小河里的水,也都不由自主地朝东南方向流,大量的水积在那里,就形成了海洋。

  在渤海的东边,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深沟,名叫“归墟”。无论是地上的水,还是海里的水,都往这里流。“归墟”里的水,却总保持同样的状态,既不会增加,也不减少。因此不会溢出来淹没人类。

  “归墟”里面有五座神山,就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座神山高三万里,山与山之间是七万里。山上有黄金打造的宫殿,玉石雕刻的栏杆,许多神仙住在这里。

  神山上的所有飞禽走兽都是白色的,山上还有许多奇特的树,这些树结的果实是美玉和珍珠,味道非常好,凡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神仙们都穿洁白的衣服,背上长有小小的翅膀。平时这些神仙们在大海上、碧空下,象鸟一样自由地飞翔,往还于五座神山之间,探望他们的亲戚朋友。神仙们的生活快乐而幸福。

  但在快乐幸福的生活中,也有一件小小的烦恼。原来这五座神山都是漂浮在大海中的,下面没有生根,一遇有大风,便会漂流不定,这给神仙们来来往往造成不便。于是他们派代表向天帝去诉苦。天帝也害怕几座神山漂到天边去,诸神无家可归。于是吩咐海神“禺强”派十五只大乌龟,去把五座神山用背驮起来。每座神山由一只大乌龟驮着,其余的两只守候在旁边,六万年轮流一次。这样一来,神山稳定了,住在山上的神仙们都欢天喜地。

  不料有一年,巨人国“龙伯国”的一个巨人来到归墟钓鱼。巨人的身子象神山一样高大,他举起钓竿,接二连三地,从海底钓上来六只大乌龟。这六只大乌龟恰好是背驮神山的乌龟。巨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背着乌龟回家了。失去乌龟的两座神山“岱舆”、“员峤”被风吹到了北极,沉到海里去了。住在这两座神山的神仙们,都慌慌张张地搬家,带着东西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累得满头大汗。

  天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大发脾气,便把“龙伯国”的人的身体缩短,以免他们再出去惹事。剩下的三座神山因为有大龟背着,一直没有出什么事,至今还矗立在中国的东部沿海。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65923-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的民间故事(黄河的传说 )
黄河的传说 :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65920-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神话故事] 尧舜让位的故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帝位都由皇帝的儿子继承。但在中国神话中最早的三位皇帝尧、舜、禹之间,帝位的承传却是非血缘的。谁有德行和才干,人们就推荐他继承帝位。

  尧是中国传说中第一位皇帝。他年老的时候,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于是召集各地部落首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人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我的儿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人说:“管水利的共工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敬,心里另是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



  过了一段时间,尧又把各地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这一次,有好几位首领都推荐了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说过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瞎老头儿之意)。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对舜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爱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但对他的父亲、后母和弟弟都很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决定先考察一下舜。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后来,尧对舜又经过多方考察,认为舜确是一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决定把皇帝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中国的史学家称作“禅让”(禅音shàn)。

  舜接位后,勤劳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皇帝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年老的时候,又以同样的方式,选择德才兼备的禹作自己的继承者。

  人们相信,在尧舜禹时代,天下没有利益之争、权力之争,皇帝和普通人一样过着美好朴素的生活。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65924-1-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小坞沟还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庄东西间草屋里住着李老好夫妻,两口子又勤又贴心,日子过得倒很宽裕。只是妻子都三十多岁了还没开怀,一提这,两口子就长出气。

  有天晚上,妻子对丈大说“有了”。李老好喜得一蹦多高,不让妻子做饭,不让妻子干活,妻子动一动他都怕“闪了”。这样侍侯了十个月、十二月,到了满二十四个月这天,天灰蒙蒙、风大雨急,劈雷闪电,妻子要生了,疼得翻打滚。李老好把掺着心,瞅着妻子的下身。不想妻子肋下慢慢裂开一道缝儿,从里面钻出一条小黑龙来。小龙落生,在床上扑扑摇摇,身子眼见越长越大。妻子一看,吓死过去了。李老好盼妻子生个大胖小子,没想生了个怪物,妻子又死了,又气又难受就扬起拳头向小龙砸去。那小东西有神的灵性,他呼地跳起,把身子盘在梁头上,“吱吱”叫着,摇头摆尾,象是和爹爹捉迷藏。李老好又急又气,顺手从箔帐子上摸了一把镰,狠狠地象小龙砍去。小龙一偏头,尾巴给削去了。他忍着疼,窜出屋门,起在空中。他在天上只是转圈子,不肯离去。他还没来得及看娘一眼呢,自己的家还没住上一天呢。爹爹不容,要劈死自己。又一想:“这也难怪,人龙本不是同类,这里原不是自己该住的地方。想到这里,他头朝着小屋点了三点,向爹娘拜了三拜,就驾着云腾着雾,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屋上空,向着东北方向飘去。 小黑龙在天上行有几千里,低头见一条弯弯曲曲的白水横在地面,这条江虽不宽倒很长,水面银光闪闪,两岸高山耸立,树木葱绿,却是个安身的好去处。他就按落云头,挥去雷电,一头扎进水里。

  这江叫白龙江,原是一条白龙镇守。这时白龙正在府中养神,听到水响,走出府门,见是一条秃尾巴黑龙进来,心里大怒:“好个无尾黑小子,竟敢不报而入,侵我辖地。”窜过去就抓小黑龙。小黑龙往旁边一闪,也生了气。说道:“你这个东西,不以礼相待,不邀我同住倒也罢了,还要以武力相欺,好没道理。”说着两个就在江底打了起来。

  小黑龙年幼力小,又没经过争战,交手不多时,就气喘吁吁,力不能支了。他虚晃一爪,抽身跃出水面,变作一黑衣少年,落荒而走。他被战败,闷闷不乐。进了深山,正想着心事往前走,脚下被绊了一跤。低头一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地上,身边放着药铲,褡裢。小黑龙趴下身,贴着老人的胸口一听,心还跳动,就赶紧抱起老人,到一个背风的山旮旯里放下。又到山泉边捧了些水来,把树叶卷成喇叭筒,对着老人的嘴,把水慢慢地灌进去,不大会儿,老人醒过来,睁开眼,见一俊俏黑衣小生站在面前,心里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扶地爬起来,对着小黑龙就要下跪。小黑龙慌忙拉住:“老人家不要这样,救人解难是做人的本分。您为何躺在这深山野岭之中?”

  这老人原是山东人,因家乡连年干旱,又逢兵荒马乱,在家无法生活,便逃出关里,到这深山老林采药挖参度日,在白龙江边盖了两间草房存身。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手里也有了些积蓄,他想再挖些参,多积些银子好回山东。今天一早自己进了深山,挖了一株大人参,很值些银子,不想在下山的路上被强人一棍子打昏,劫去了人参。

  小黑龙听了老人的叙说,对老人更觉得亲切:“老伯,我也是山东人,家在滕县的小坞沟村。”老人一阵狂喜:“这可好了,咱爷俩更不外气了。走!到我屋里啦呱去”。老人的茅屋离这里不远,小黑龙搀扶着老人,不大会就到了。老人置好酒备好饭,二人对面落座,边喝边啦起来。小黑龙架不住老人的盛情恭让,酒多喝了几杯,想到母亲为生他而死,自己又无家可归,就掉下泪来。老人好纳闷,就问道:“恩人有何心事?不妨说与小老儿,或许我能帮上忙。”小黑龙就将实情相告。老人听了大惊,纳头便拜:“小老头儿肉眼凡胎,不识上仙真面,该死!该死!”小黑龙倒被老头逗笑了,急忙扶起老人:“老伯!我虽是龙,可有姓,姓占百家姓第四个字;有家,家在人间村舍中;有父,父是平民庄稼汉;有母,母是农家贫穷女。不是和您一样吗?只是我体形怪异,离水不行,可恨那白龙不容我住。”

  老人听小黑龙这么说,也不害怕了:“我能帮你什么忙?”

  小黑龙想了想说,“倒是能帮大忙,只是您上了年纪,我不忍劳烦您。”

  “快甭这样说,您救了我,我正该报答。”

  “老伯,那白龙虽然骁勇,您要相助,咱俩个还战不过他一个?!”

  “哎呀呀,上仙说哪里话。我不会腾云驾雾,又不能入江吞水,不会用兵器,不会施法术,如何近得那白龙?”

  “这我知道,您只需这么这么……就行了!”

  “这却容易!”

  第二天,他们准备停当,小黑龙跃进江中现了原身去找白龙。

  白龙出了水府,见是小黑龙,哈哈大笑:“我手下败将,莫非复来送死?”

  小黑龙正色道:“此次和你决一死战,分个高低,要是败给你,我情愿躺你面前,让你碎尸万段。”

  白龙更加得意:“好!君子口里无戏言。即是这样,我也立个誓:你要赢了我,我就远走他乡,决不复回,把这水府永远让给你。”

  二龙击手打掌后,就拉开架势打了起来。他们跳上翻下,忽东忽西,搅得泥沙泛起,江水沸腾。他们各自用着全身的力气,使着全身的解数。二龙相斗,真是一场恶战。

  站在江岸上的老人,见江水象开了锅,知是小黑龙和小白龙开了战。两眼就盯着江面,不一会儿,“呼啦”翻起了白浪,他急将石灰撒下。又过了会儿,黑浪掀起,他赶忙将馍馍扔过去。就这样,他不时地向江里撒石灰、丢馍馍。 二龙在江里拼命撕杀,白龙见小黑龙要浮上水,就想窜过去压住他,刚抬头就被石灰迷了眼睛。小黑龙觉得饿了,趁白龙揉眼之机,往上一窜,张口吃下老人丢下的馍馍,顿时有了力气。如此大战三天三夜,小黑龙不时吃着馍馍,力气有增无减,越战越勇;白龙被石灰多次迷眼,肚子又饿,渐渐力不能支,最后只好败阵,窜出江面,腾在空中,驾云施风,暴雨隐着身形,奔他乡逃命去了。

  白龙败逃,黑龙入主,因此人们就把白龙江改叫黑龙江了。

  一天,小黑龙召集虾兵蟹将,分拨了职守,打发他们各行其事去了。他便坐在珊瑚椅上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就眯瞪着了。他这一眯瞪就是半个多月,醒后想起了挖参老人,就急急忙忙出离水府,上得岸来,依旧变作黑衣少年,走到老人住所,只见屋门虚掩,屋里空空,老人已回山东多天了。

  不知不觉,小黑龙镇守黑龙江快一年了。这天小黑龙巡江归来,摸摸自己头上渐渐长大的角,想起自己明天就满周岁,也是母亲去逝的一周年,不由得泪如雨下。他忙备了祭物,出江西,升空中,急向家中奔去。

  他在小坞沟上空按落云头,依旧变作黑衣少年,找到娘的坟子,摆上香烛果盏,倒满酒杯,双膝跪下,祭奠亡母。洒过酒,烧化了纸钱,接着磕了三个头,哭了好长时辰,才又腾在空中,复了龙身回转黑龙江。

  人们见暴风雨中一条秃尾巴的龙在上空中盘旋,知是李家生的那条小黑龙,人们都叫他秃尾巴老李。又发现李老好妻子的坟头没淋雨,周围也是干干的,知是秃尾巴老李来上坟。据说,大清康熙年间一场大雨过后,有人在李老好之妻坟前还拾到过金酒瓶子银酒壶呢。

  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把个水族和整条江治理得有条有理。按季节兴风布雨,帮助人们的农事耕作。他自己生活得也很惬意,只是时时思念去世的母亲和那采药的老人。为了表示他对家乡人的思念和敬重,凡载有山东人的过往船只,到了江心,他就送上一条大鲤鱼。船家在开船前总是先问问乘客中有没有山东人,有山东人就风平浪静,稳稳当当,没有山东人那就难说了。那跳上船板的大鲤鱼,当然谁也不吃,船家双手捧起,向着乘客喊道:“秃尾巴老李给山东老乡送礼了!”然后再放回江里,这俗直到民国时还保持着呢。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63702-1-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仙传说故事的文化底蕴探析
八仙的传说故事在我国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俗语。八仙构成的神仙群体,成员固定,事迹生动,包括了文学、艺术、历史、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复合型的文化内涵。八仙故事所反映的是非、善恶、邪正观念,能够给予世人多种启迪,人们也可根据自身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从中得到不同的人生感悟。关于八仙故事的形成与流变,以及对于八仙的个案研究,前代已经有不少论述;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对八仙故事包含的文化底蕴略作探析。
    一、八仙传说故事的历史回顾
    八仙的成员,如今人们一般认为是汉钟离、李铁拐、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其排名顺序并不固定,无尊卑轻重之分。这样的阵容,是明代中期定型的。
“八仙”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牟融《理惑论》云:“王乔、赤松、八仙之箓,神书百七十卷。”这里所谓的“八仙”包括哪些人却不详。汉代之后,晋时葛洪的《神仙传》、五代时杜光庭的《录异记》等书以“淮南八公”为八仙。八公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的八个门客,安徽的八公山即由此得名。南朝时又有“九仙”的说法,沈约诗有“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①之句,但并未明言九仙为何人。唐初王勃有《八仙径》诗,题目谓“八仙”,而诗的首句却云“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②,但这里亦不知王勃所指神仙究竟是哪些人。杜甫《饮中八仙歌》以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为八仙,指这八位文士风流多才,又善饮酒,当时被誉为“八仙”,于是杜甫便称他们为“饮中八仙”。唐范传正《李公新墓碑》云:“时人以公(指李白)及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朝列赋谪仙歌百余首。”③范文多出裴周南,与杜诗所写稍有差异。从上述材料可知,从汉代至唐代,虽然已经有八仙的名称,但八仙的队伍还没有形成明确的阵容。
    俞樾《茶香室续钞》卷十八“蜀八仙”条,引杨慎《升庵集》提出另一组八仙,并谓杨慎引文出自谯秀《蜀记》。所谓“蜀八仙”是容成公、老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或作范长寿)、尔朱洞。然而尔朱洞是唐末人,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有其传记,晋代的谯秀是不可能提到他的。由此可知,所谓《蜀记》是五代之后的无名氏伪托谯秀之作。尽管此说不可信,但可知五代至北宋时关于八仙的组成又有新的变化。
    清代赵翼《檐曝杂记》卷六“八仙”条据王士禛《居易录》记云:“后蜀孟昶生日,道士张素卿进八仙图,乃李耳、容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寿、葛永瑰也。详见黄休复《茅亭客话》。”这里所记同杨慎所谓“蜀八仙”相比少了尔朱洞,而多出葛永瑰(即葛玄)。赵翼、王士禛之言当出自
    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广记》卷二一四所引《野人闲话》,这里记述张素卿画八仙图事,注文标示八仙姓名即赵翼所述八人,只是其中的李耳误作李阿。又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八仙真”条亦记此事,郭若虚于宋神宗熙宁前后在世,他的注文当是依据《太平广记》。但是,查《宣和画谱》,张素卿所画的是十二真君像,不止八仙,而且每仙一幅,共有12幅,至宋徽宗宣和年间已遗失2幅,仅存10幅,为容成公、董仲舒、严君平、李阿、马自然、葛玄、范长寿、黄初平、窦子明、左慈,另外二仙不详为何人。《宣和画谱》中还有北宋李得柔所画的神仙像,共26幅,同张素卿的画相比少了李耳、李八百,增加的神仙中出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这些画所展示的神仙阵容虽然增减有异,但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五代至北宋时,开始出现关于八仙群像的绘画,这使八仙的故事得以更广泛地流传。
    元代至明代前期,八仙传说故事大量出现在戏曲作品里。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八仙是吕洞宾、汉钟离、李铁拐、蓝采和、张果老、徐神翁、韩湘子、曹国舅;明初谷子敬的杂剧《吕洞宾三度城南柳》和明初教坊司编演的《争玉板八仙过沧海》剧中的八仙组成与此同。明初朱有燉的《诚斋杂剧》中,《群仙庆寿蟠桃会》和《瑶池会八仙庆寿》所写八仙皆同马致远。元代岳伯川的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八仙组成同前相比去掉了徐神翁,而增加了张四郎;明初教坊司编演的《众群仙庆赏蟠桃会》、《祝圣寿金母献蟠桃》、《众天仙庆贺长生会》和《贺升平群仙祝寿》等剧中的八仙组成皆与此相同。在元末明初贾仲明的《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一剧中,八仙出场未罗列姓名,而金安寿的唱词中道出他们是壶公、韩湘子、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赤松子、蓝采和、李铁拐;而在元代范康的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中,八仙组成则无曹国舅、张四郎,却有徐神翁和何仙姑。从这些戏曲作品可以看出,元代至明代前期,八仙的传说故事流行更为广泛,八仙的组成虽然没有完全定型,但和后世的认定已非常接近。
    明代嘉靖年间,八仙绘画更多地现世。王世贞《题八仙像后》云:“八仙者,钟离、李、吕、张、蓝、韩、曹、何也。不知其会所由始,亦不知其画所由始。余所睹仙迹及图史亦详矣,凡元以前无一笔,而我明若冷起敬、吴伟、杜堇稍有名者亦未尝及之。意或妄庸画工合委巷丛俚之谈,以是八公者,老者张,少则蓝、韩,将则钟离,书生则吕,贵则曹,病则李,妇女则何,为各据一端以作滑稽观耶?”④王世贞对于这八位神仙“考其七而疑其一”,即对于其中的七位作了简略考察,而对李铁拐却提出疑问。按照他的说法,以这八位神仙组合成的“八仙”图像,在元代以前还没有,明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也不详,但在嘉靖时期已经相当流行了。王世贞生于嘉靖五年(1526),卒于万历十八年(1590);同时代的文士述及八仙,其成员和王世贞所记完全相同。如汤显祖的传奇《邯郸记》第三十出《合仙》中众仙上场,汉钟离云:“汉钟离到老梳丫髻,曹国舅带醉舞朝衣。李孔目拄着拐打瞌睡,何仙姑拈针补笊篱。蓝采和海山充药探,韩湘子风雪弃前妻。兀那张果老五星轮的稳,算定着吕纯阳三醉岳阳回。”这样的阵容,正是王世贞所述的八仙,只是排序略有不同。明万历年间吴元泰还撰写了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东游八仙全出身传》),所写八仙成员也同王世贞说。关于八仙中某一个神仙的小说及戏曲,除了元代写吕洞宾的杂剧之外,还有明末杨尔曾的《韩湘子全传》(又名《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清初汪象旭的《吕祖全传》、明末清初叶承宗的杂剧《狗咬吕洞宾》等。
    明嘉靖之后,八仙的组成再没有新的变化,直到当代皆是如此。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庄岳委谈》和卷四十二《玉壶遐览》中对于八仙传说及吕洞宾、钟离权等有简要考述。清代中期,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四有“八仙”一节,对于八仙传说的来历和流变考辨更详,但他说此八仙中“女仙二人蓝采和、何仙姑”,把蓝采和也作为女性,大概是见戏文中有以旦角扮蓝采和者,因而致误。清代绘画作品中的八仙图相当多,如任颐的绘画有《八仙》,其木刻也有八仙人物像,民间年画、剪纸也常见有八仙。许多寺院或道观中的壁画也时见有《八仙过海》图,如山西蒲州永乐宫壁画有《八仙过海》图,当是元代人所绘。清代末年,俞樾所著《茶香室丛钞》卷十四有《韩湘》、《吕洞宾及第为县令》、《宋时捕吕洞宾》、《何仙姑》、《李铁柺》、《四仙图》等节,又对八仙及相关问题予以考索,引证了一些罕见资料。
    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浦江清著《八仙考》一文,发表于《清华学报》1936年第11卷第1期,后来收入《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此文对于八仙传说的流变考证用力甚深,其中对于八仙的个案研究广征博引,有独到见解。这是关于八仙考证最为详尽的一篇文章,受到当代学术界的重视。但是,此文重点是考证八仙事实,较少论析,所引资料也未臻全面,如对于《茶香室丛钞》却未提及。同时,赵景深也写了《八仙传说》一文,今已收入《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1980年出版。在当代,八仙传说故事更受到民俗学研究者的关注,产生了一些新的论文,并出版了多种关于八仙的民间传说故事集⑤,还有评书《八仙的传说》、讲述八仙传说的少儿故事及绘画、歌曲、VCD等。八仙故事又曾拍成电影,名为《八仙的传说》,其中的改编与发挥渗入了当前的时代精神,主题思想有所深化。
    二、八仙传说故事的宗教属性
    八仙属于道教人物,八仙传说故事具有道教文化色彩,这是毫无疑问的。
    八仙最早出现的一种说法是“淮南八公”,即已具有道家属性。当时淮南王刘安好神仙黄白之术,招致一些宾客方术之士,八公皆以谈丹说道受到刘安信任。东汉时,张道陵创立道教,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主,其信徒尊张为天师;魏晋以降,道教有更大的发展。道家谈神仙与修炼,有明确身份的道士也无不谈神仙与修炼。因此,后世各代中凡是宗尚黄老之说者,包括道教在内,总称为道家。在中国古代的文化观念中,神仙和道家或道教本来属于同一体系。
    神仙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至汉代信奉神仙更为流行。“神仙”一词,本来应是一个偏义复词,即主要是指“仙”而不是“神”。在古代文化思想中,神的概念主要是指各种职能神,如风神、雨神、山神、海神、五谷神、城隍神等。仙和神不同。仙的行动非常自由,他们没有限定的职务,也不负具体的责任,但却对人间的许多事情似乎都有过问的权力,这一点和道家相似。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云:“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仙正是如此,他们什么都不管,但什么都想管,什么都可以管,其管事的原则即是“道”。而“道”正是道家尊奉的终极真理,“仙”则是修道者所达到的较高层次。道家及道教的始祖老子,以及道家许多著名人物如庄子、张道陵、葛玄等都成了仙。葛洪《神仙传》卷一“老子”传记中云:“伏羲以来至于三代,显名道术,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也?……其实论之,老子盖得道之尤精者。”可见,在道家的观念中,老子是最高级的神仙,其他得道者所达到的成仙的档次也不尽相同。《渊鉴类涵》卷三一九引《三洞科道》云:道士有五个等级,一是“天真道士”,二是“神仙道士”,三是“山居道士”,四是“出家道士”,五是“在家道士”。显然,仙是道教中达到第一、第二等级的得道者。
    “仙”字本作“僊”。《渊鉴类涵》卷三一八引《释名》云:“老而不死曰仙。”又曰:“僊,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实际上,“仙”字的组成是形声结构,“人”傍表形部,“山”字表声部。《释名》的解说固然有些牵强附会,但却反映了仙在文化含义上的基本特征。魏文帝曹丕《游仙诗》云:“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曜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胸臆生羽翼。轻举生风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⑥这里对于仙的描述最为简明,概括地指出了仙的几个基本要素:一是通常住在山中,二是不食人间烟火,三是炼丹服药,四是能够飞升,五是长生不老,六是任意来去无拘无碍。遍览古代各种典籍中的神仙传记,他们基本上都具有这些特点。
    传说中的八仙,正是属于道教中的第二等,即“神仙道士”。因此,八仙传说故事的流变过程,同道教的发展与流变是联系在一起的。八仙的组成在元代基本定型,并且大量出现在杂剧作品中,这与元代道教的分支全真教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元代道教分为全真、真大、太一、正一四大家,其中全真教盛行于北方,与南方的天师正一道被尊为南北两宗,影响最大。全真教的创立者王哲,即王重阳,其教义以“澄心定意,包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以“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称“全真”⑦。全真教自从邱处机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应召北上后,被尊为道教正宗,对元代的政治、文化及民众心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高鸣《清虚宫重显子返真碑铭》云:“夫全真教之兴,由正隆以来,仅百余载……今东至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莫,虽十庐之邑,必有香火一席之奉。”⑧如今学术界论及元代杂剧中神仙道化剧的繁盛,无不认为全真教的活动是一个重要原因。关于全真教的谱系,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二《玉壶遐览》云:“全真之教,昉于金世,有南北二宗之分……皆始于吕岩,岩得道钟离权,权得之东华少阳君。南宗自岩授刘海蟾操……北宗自岩传王重阳哲,哲传马丹阳钰……。”可见全真教的南宗与北宗都以吕岩和钟离权为祖师。王哲自作的《了了歌》也明确写道:“汉正阳(钟离)兮为嫡祖,唐纯阳(吕)兮做师父,燕国海蟾兮是叔主,终南重阳兮弟子聚。”⑨这里道出王重阳自我认定的与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的相互关系。由于钟离、吕在全真教中极受尊崇的地位,二人名列八仙中也就不奇怪了。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庄岳委谈上》云:“今世绘八仙为图,不知起自何代。盖由杜陵有《饮中八仙歌》,世俗不解何物语,遂以道家者流当之。要之起自元世,王重阳教盛行,以钟离为正阳,洞宾为纯阳,何仙姑为纯阳弟子。夤缘附会,以成此目。……近阅元人庆寿词,有钟、吕、张、韩等八人,信知起自元世也。”这里明确指出八仙的来历同王重阳的全真教的关系,其见解可以信从。
    八仙组成的定型在明代嘉靖年间,这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的历史背景也有直接关系。嘉靖皇帝即帝位后即崇信道教。嘉靖元年(1522)七月起开始兴建寺观,嘉靖五年起宠信道士邵元节,加其号为真人,后又对他加授礼部尚书,给一品服。十八年八月邵元节死,嘉靖皇帝又宠信道士陶仲文,次年封他为忠孝秉一真人,不久又加少保、礼部尚书,再加为少傅。二十五年八月加封陶仲文伯爵,进光禄寺大夫柱国。三十五年,嘉靖皇帝又下旨为其父献皇帝加封道号,给献皇后和孝烈皇后都加封了道号,对自己加封道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等。⑩这些道号冗长而拗口,却反映了嘉靖皇帝对道教的迷醉已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每一时代的的风尚常常是上行下效,皇帝的提倡具有引领作用。当时社会上大量出现八仙画像,以及不少士大夫文人也信奉道教并且道观遍布全国,都是在这种崇尚道教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必然结果。
    元代戏曲中出现的八仙皆为男性,至明代嘉靖时期换下了徐神翁或张四郎,而增加了女仙何仙姑,成为七男一女的格局,这与明代崇信女仙的事实有一定关系。
    本来,自有神仙传说开始就有女仙,各种神仙传中也都列有女仙,如西王母、萼绿华、毛女、麻姑、樊夫人等。明代以来,女仙的传说更多也更神奇。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有两则史实。其一是《仙女保荐》,记永乐时仙女焦奉真荐其母舅冯仲彝为太常寺丞;仲彝卒后,奉真又荐冯仲彝的孙子冯必正为真武庙官,不久又升为赞礼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这位仙女又奏请将冯必正升官。其二是《仙姑避迹》,记嘉靖年间顾可学向世宗皇帝献秘方而受宠,被授官为礼部尚书,他奉圣命至太和山办事,其中石门山有一位仙姑,不食不衣不寝,能知未来之事。顾可学把她的事迹秘密上奏,嘉靖皇帝就派御史谷峤带礼物打算请她进宫,这位仙姑预先闻知消息,竟然点火把住处烧毁而逃走了。还有一例,嘉靖末年,世宗派御史姜儆、王大任分行天下,求异人异书,王大任到湖广一带,专门访求仙姑事迹,在岳阳发现一位仙姑,欲带入宫,此仙姑也极力推辞。这些史实说明,嘉靖皇帝和此前的英宗皇帝都非常崇信女仙,朝野舆论中女仙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因现实生活中确有某些女子显示出神仙的奇异事迹,更使世人加重了对于女仙的迷信心理。
    嘉靖末至万历初出现的昙阳子事件更是一个突出的事例。据王世贞所撰《昙阳大师传》记述,昙阳子是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王锡爵次女,本名焘贞,生于嘉靖三十七年,许婚于徐氏子景韶。17岁时景韶病死,她即决计修道求仙,此后她表现出许多料事如神、预知未来的神异功能,自谓是昙鸾菩萨转世,法号为昙阳子。其父王锡爵和王世贞都虔诚地拜她为师,敬之为神仙,世贞之弟世懋及名士赵用贤、瞿汝稷、屠隆、沈懋学等都向她求教。万历八年(1580),昙阳子得道化去,年仅23岁,她的尸身置于神龛中,受人供奉,被尊为“昙阳仙”。值得注意的是,此传中记述在昙阳子修道时,王世贞和其他信徒谋划在城西购置一块地,建一所供昙阳师修炼的“昙阳恬观”,此观中供奉的神像除观世音、金母、苏元君等之外,其中“东向而首者,纯阳吕公”,即把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也供奉在上面。可见当时昙阳子崇敬吕洞宾;王世贞等崇敬昙阳子,因而也推崇吕洞宾;何仙姑据说是吕洞宾度脱的女弟子,人们让她跻身于八仙之列也就不足为奇。
    三、数字崇拜和法宝崇拜意识
    八仙传说故事以及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写,反映着古代中国人多种文化观念,并寄托着美好的社会与人生理想。其中所表现的对于数字“八”的崇拜意识和法宝崇拜意识是突出的两点。
    远古时期,人类曾一度非常崇拜数字,这是世界上各个民族文明之初的共同特征。中国古代先民对于数字的崇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都形成了重数传统。《易经?系辞上》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里即表现了古代哲学思维中对于数的重视。笔者在《河图洛书探秘》一书中曾专论数字崇拜问题,认为中国古代先民的数字崇拜,主要表现为对一至十这十个基本数字的崇拜。这十个基本数字都不单是数学意义的数字,它们还具有美学意义、祥瑞意义、世界观及宇宙观意义;每个数都是完美数、吉利数、大智慧数,细说起来都含义无穷。在八仙传说故事中,神仙组合的人数确定为“八”,正是表现了对于数字“八”的崇拜意识。
    “八”的数学意义,最基本的概念是自然数的第八位,是“二”的三次方。由于“二”是偶数之始,是一个包含阴阳的神奇之数,因而“八”的文化意义也就由“二”生发,而具有更多层面的含义。当代中国人把“八”看作一个吉利数,是因为“八”与“发”谐音,传递出发财、发迹、发达、发展等美好信息;但是在古代,这样的意识并不明确。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八”常见的是用来表示方位:四方和四隅称为八方,或称为八区、八维、八镇;八方之地称为八寓或八宇;四面八方所到之处称为八到,或称八达,如成语有“四通八达”;传说中四方有八根撑天的支柱,称为八柱;八方的边界称为八际,或称八埏、八垓、八垠、八圻、八殥;八方之外极远的地方称为八表,或称八极、八遐、八纮;八方荒远的地方称为八荒,八方深幽难达之处称为八幽。古代全国分为九州,而中部豫州之外的八个州又称为八州。四方四隅之海称为八海,全国八个著名湖泊则称为八薮,八个著名关隘称为八关;八方之风称为八风,诗文中常见说“八面来风”;八方之神称为八神,如《汉书?武帝纪》记汉武帝东巡海上,礼神祠八神;古代居室建筑中若八面开窗则称为八窗,或亦称八达。上述各种组合词,都说明“八”的主要文化意义是表示方位,一提到“八”,人们会立即把它和宽广无际的空间概念联系在一起。
    “八”的文化意义的形成与八卦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八卦中有八个基本符号,又称八象。按照宋代邵雍的解释,伏羲所创八卦(即先天八卦)的八种符号表示着八个方位;同时邵雍又说,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表示着天象地貌。周文王推演的八卦(即后天八卦)所表述的方位与先天八卦有所不同,但是在表示方位的基本思路上则是一致的。阐释八卦的《易经》是儒家的经典文献,也同样是道家及道教的经典文献,古代许多道士常见穿八卦衣,即反映了他们对于八卦的尊崇。神仙的重要特征是行为的绝对自由,他们爱往四面八方任意云游,在古代人的神仙观念中,自然对于数字“八”情有独钟。因此,古代关于神仙早有“八洞”之说,如唐初王绩《游仙诗》云“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后来又有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神仙的说法。在八仙故事流变过程中,虽然曾有“九仙”一词,但最终认定其人数组合为“八”,若探究其文化心理根源,当是与对于“八”的数字崇拜有玄理相通。
    “法宝”原是佛教名词,是指佛家使用的法物,因其极为珍贵而被认为是法宝。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文云:“戒珠如月,独洁麒麟之行;法宝如山,普闻狮子之吼。”这是说该寺留存的法宝非常之多。《传灯录》中多处记述某些高僧圆寂后就把他的衣钵与法宝传授于徒。《新唐书?艺文志三》有僧法海所著《六祖法宝记》一卷,大概即是记述这一类的法宝。道教中的道士们也各有法宝,如符箓、丹药、拂尘等。有人“得道成仙”之后,其法宝更具有神奇的功能。如葛洪《神仙传》卷五记壶公有两件法宝:一是他的屋上所悬之壶,他让费长房跳入壶中,可以遍览仙宫世界;二是他送给费长房的那支竹杖,费骑上它可以从千里之外一日到家。古代的小说及戏曲等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又极力夸大和渲染佛、道两家所持法宝的作用和威力。如小说《西游记》中,佛祖如来、观世音菩萨、各路神仙及那些要吃唐僧肉的妖怪们,都各持法宝,厉害无比。《封神演义》中的许多武将神魔人等,其法宝更是五花八门。在元代李好古的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仙姑毛女送给张羽三件法宝:银锅一只,金钱一文,铁杓一把;张羽用这些法宝到东海边煮得海水沸腾,迫使龙王应允了他与龙女琼莲的婚事。有关传说及文学作品的描写,在古代大众的文化思想中形成一种强烈的法宝崇拜意识,在道教中更成为一种固定观念。
    古代人们传说中的神仙,都具有超越凡人的素质和法力。神仙能够长生不老,这是对于凡人生命时限的超越;神仙能够腾云驾雾、任意巡游于天地之间,这是对于凡人生存空间的超越;神仙能够随意变化或隐形遁身,这是对于凡人肉体形态的超越;神仙持有各种法宝,这是对于凡人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作战武器的超越。古人构建的神仙世界,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超越自身局限性的幻想。这些幻想,在八仙传说故事中有全面而生动的反映。
    单从法宝问题来看,关于八仙的传说故事中,他们每人所携带的物件也都是法宝。他们在普度众生或救人危难时,其法宝都显示出巨大而神奇的威力。吕洞宾的法宝是他的佩剑。谷子敬的杂剧《吕洞宾三度城南柳》写吕洞宾来到岳阳楼观景饮酒时,向酒馆主人夸赞他的这把宝剑道:“这剑六合砌为炉,二气铸成模。……霜锋如巨阙,冰刃胜昆吾,光摇斗牛暗,气压鬼神伏。”这样的宝剑,的确不是一般的兵器可以相比的。在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沧海》中,钟离提议说,八人来时都是腾云而来,但回去时不许驾云,而是要各显神通过此大海。于是,曹国舅说将笊篱作锦舟,韩湘子说把花篮作画舫,李铁拐说踏此铁拐过海,钟离说踏着芭蕉扇过海,徐神翁说撇铁笛在海中就可渡过,张果老说把葫芦放在海中亦可履之渡海,吕洞宾说可踏着宝剑渡海,蓝采和说可踏着玉板渡海。看来,这八仙各有可倚仗的法宝;笊篱、花篮、拐杖、芭蕉扇、铁笛、葫芦、宝剑、玉版原本是凡间常见的物件,而在这些神仙手中,它们都各自具有特异的功能。而且,这些法宝在同四海龙王作战时,都成为威力强大的武器。东海龙王调集百万水兵,而八仙只有八人,人力的对比显然众寡悬殊。但是,八仙的法宝却大显神通。钟离将火葫芦放在海中,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万,可烧干海水。吕洞宾把宝剑撇向空中,一口变十口,十口变百口,以至于千口万口,威力无比。于是龙王的百万水兵被杀得大败而逃。在民间传说及文学作品的描写中,关于八仙所持有的法宝有不同的说法。如小说《东游记》中说何仙姑的法宝为笊篱,八仙同龙王交战时,龙太子败阵逃走,何仙姑用笊篱从海中一捞,龙太子便不能逃脱;而且此小说中写持有放火葫芦者为吕洞宾。传说中张果老的白驴也是法宝,他骑此驴可日行千里,休息时就把驴折叠起来、其厚如纸,骑的时候“以水噀之”又复成驴。八仙的法宝是古代各种典籍及文学作品中所写到的大量神仙法宝的缩影,八仙传说故事对于表现古代大众的法宝崇拜意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八仙的人格化和个性化
    据有关考证,八仙人物原本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即是说,他们的历史原点是凡人。后来他们得道成仙之后,虽然具有了超越凡人的神仙特征,但是,他们仍然带有世间凡人的思想情感与伦理意识。在八仙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人民大众和文人作家又以各自的理解,用凡人的思想情感去塑造他们,将八仙人格化和个性化,使八仙成为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本来,古代的神仙文化原是人所创造的,神仙本身也是由凡人得道而成的。《列仙传》、《神仙传》及《太平广记》中所立传的各位神仙,除少数完全出自传说的神话人物之外,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其中有帝王周穆王、燕昭王、汉武帝、唐宪宗等,有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等,有朝廷大臣张良、李林甫、郭子仪等,有文士贺知章、李白、李贺、李商隐、白居易等,医家有孙思邈等。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开篇第一回〔蝶恋花〕词云:“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正是指出一个普通的常识。神仙虽属道家,而成为神仙之前的凡人也可以是儒家、墨家等各家各派。葛洪《抱朴子》云:“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这里所谓忠孝和顺仁信等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而要修道成仙,这些却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可见,仙家的道德标准和处事原则和儒家的思想体系原是相通的,儒道的合流此为一例。
    在神仙文化体系中,神仙世界也同儒家所处的现实世界一样秩序分明,等级森严。王世贞《金母纪》云:“世之仙凡九品:一九天真王,二三天真皇,三太上真人,四飞天真人,五灵仙,六真人,七灵人,八飞仙,九仙人。”这和现实世界中的九品官阶相类似。沈汾《续神仙传序》云:“大哉神仙之事,灵异罕测。初之修也,守一炼气,拘谨法度,孜孜辛勤,恐失于纤微。及其成也,千变万化,混于人间,或藏山林,或游城中。其飞升者,多往海上诸山;积功已高,便为仙官,卑者犹为仙民。十洲间动有仙家四十万,耕植芝田,课计顷亩,如种稻焉。是仙官分理及仙民人间也。”这里的记述更为具体。原来神仙世界和人间一样,也有官有民,有尊有卑;这样的世界中的神仙,也就不能完全摆脱现实世界中凡人的基本属性。
    在八仙传说故事中,人们同样用凡人的基本特征来描绘他们,用凡人的理解设想他们的作为,对他们赋予凡人的人格和情感。由于历史原型人物的出身与经历不同,八仙的思想性格也有明显差异,他们成仙后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民间传说还认为,八仙代表着凡人的八种类型,即吕、何、张、韩、曹、钟离、蓝、李分别代表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八类凡人自然有不同的社会要求与文化心态,因而在作为代表者的神仙身上自然有不同的表现。戏曲及小说作品中所写八仙故事杂采诸书记载,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每位神仙的描写更加细致而传神。小说《东游记》所写八仙人物比较具有文学的典型性。第一回中写李铁拐“质非凡骨,学有根源。状貌魁梧,抱五行之秀气;心神宣朗,识天地之玄机”,是一位悟通今古、老成练达、智慧而沉稳的长者。汉钟离是武将出身,第十七回写他“身体魁梧,状貌精勇”,威风凛凛之中透出饱经沧桑的超然之态。张果老骑一白驴,神采飘逸,豁达而随和,自信而风趣,是一位和善可亲的老爷子。蓝采和的形象基本上依据沈汾的《续仙传》,小说第十九回写道:“(蓝)常衣破蓝衫,六銙黑木腰带,阔三寸余。一脚着靴,一脚跣足。夏则加絮衫内,暴大日中而不汗;冬则单衣而卧雪上,口鼻气出如蒸。每于城市乞索,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醉而踏歌,老幼皆随;观之似狂非狂,歌词率尔而作,皆有神仙意,人莫之测;得钱则用绳拖之而行,或散失亦不之顾。”可以想见蓝采和行为怪异,举止疏狂,以邋遝之形隐其彻悟之质,以玩世不恭行其济世之道,这是八仙群像中行止与性格最为独特的一位。韩湘子原为唐代韩愈之侄,第三十回写他“生负仙骨,素性不羁,厌繁华浓丽,喜恬淡清幽;佳人美女不能荡其心,旨酒甘肴不能溺其志;惟刻意修炼之场,潜心黄白之术”。可以想见,他是一位根器非凡、举止端庄的年轻后生。曹国舅原为国戚,看破红尘而入道成仙之后仍未脱高贵气质与文雅风度。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她循规蹈矩,彬彬守礼,却处处表现出聪慧机敏,拘谨之中透出英气,在男性为主的八仙团队中独现一缕靓丽之光。
    八仙中比较复杂的一位是吕洞宾。其历史原型人物是唐末诗人吕岩,得道成仙之后具有书生气质、道士身份而兼有侠义精神。古代正史及野史笔记中关于吕洞宾的资料是八仙当中最多的,这一神仙形象体现了儒文化、道文化和侠文化的融合。《东游记》第二十三回中写道:“(吕)生而金形木质,道骨仙风,鹤顶龟背,虎体龙腮,凤眼朝天,双眉入鬓,颈修颧露,额阔身圆,鼻梁纵直,面色白黄,左眉角一黑子,足下纹起如龟;少聪明,日记万言,下笔成文;身长八尺二寸,顶华阳巾,衣朱襕衫,系大皂绦,状类张子房。”戏曲作品、小说《吕祖全传》以及传说故事中的吕洞宾形象,大体上皆同《东游记》。他云游四方,济世度人,救困扶危,扬善惩恶,以正义的化身出现于各种场合;但是,小说及传说却也有不少吕洞宾的风流韵事。《东游记》第二十七回写了他和白牡丹男女欢爱,并且他以道家的采战之术相标榜。民间说传说故事中也时见吕洞宾有好色的特点。在豫剧《杨八姐游春》中,佘太君回答宋皇帝说请八仙为杨八姐的婚礼祝贺,特别提出“不要那好色的吕洞宾”。这虽然是地方戏曲中的调侃之词,却正说明了吕洞宾在世人传说中形象的变异。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民众对于八仙的恶意贬损,而是由于在世人的心目中,神仙也是人,也有凡人的七情六欲,吕洞宾是凡人中“男人”的代表,他就必然具有男性的欲望和心理特征。由此,吕洞宾反而因具有凡人的缺点而更贴近民间的生活,也给世人以更多的亲切之感。
    除吕洞宾之外,八仙其他人物也时而表现出世俗态和人情味。《东游记》第二十八回写李铁拐和何仙姑相遇,得知仙姑欲前往度脱民女唐广贞,即戏之曰:“惟汝无夫,亦欲他人无夫耶?”仙姑答曰:“人皆有妻,汝何无妻乎?”铁拐笑曰:“特留与卿作配耳。”这里写两位神仙的对话,很像民间市井中老叟与邻里民妇在戏谑斗嘴。在一些传说故事中,八仙中的人物常常化作普通人出现在民众的生活中,为贫者解忧,为弱者解难,人们受其恩惠而更生尊崇之心。传说的力量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八仙的个体形象也因民众的演绎而更加鲜活、更加生动,其性格也更加突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把许多历史名人塑造为神仙,又把神仙塑造成凡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向互动,形成了无比绚丽多彩的文化景观,也留给后人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作者简介:王永宽,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
①沈约《早发定山诗》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六,中华书局,1983年,1636页。②《全唐诗》卷五十六。③《全唐文》卷六一四。④《弇州山人续稿》卷一七一。⑤当代关于八仙研究的论文有:车锡伦《八仙故事的传播和“上中下”八仙》,《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4期;吕洪年《略论八仙传说》,《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等。故事集主要有:《八仙故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王太捷、李传瑞编《八仙的传说》,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吕洪年编《八仙的传说》,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咏芹、启华编《八仙的传说》,武汉群益堂,1986年;老农、陶涛编《八仙的传说》,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⑥《艺文类聚》卷七十八“灵异部”。⑦金源王寿:《全真教祖碑》,见《金石萃编》卷一五八。⑧此文不见于各种文集,陈垣原存有拓本,今转引自陈垣所著《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第36页。⑨《重阳全真集》卷九,见《道藏?太平部》。⑩见《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二“世宗崇信道教”。《弇州山人续稿》卷七十八。王永宽:《河图洛书探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页。《全唐诗》卷三十七王绩《游仙》四首之一。《全唐文》卷二二六。《古本戏曲丛刊四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九七。《古本戏曲丛刊四集》,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二三一。《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弇州山人续稿》卷六十六。沈汾《续仙传》,见《道藏洞真部记传类》。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65927-1-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大阎王:包公寇准范仲淹
有认为阎罗王是四位的,分别是:包拯、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也有认为阎罗王只有三位的,分别是:包拯、范仲淹和寇准
     在地方方言里,有不少有关阎罗王的歇后语,比如:“阎罗王做生意——鬼都不上门”“阎罗王请人——鬼正敢食”意思是说阎罗王设宴请客,只有鬼才敢去吃。常用来比喻某些东西不敢吃,某笔款子不敢拿等。还有,“阎罗王寨墙——鬼城”。而且,在重庆的酆都,就有一座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有“鬼城”之称。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
   
    阎罗王,简称阎王,又叫“阎摩罗王”、“阎魔王”等。阎罗王最早出现在印度的史诗《梨俱吠陀》里,那时他还是一个职务不大明确的天神,被后来的婆罗门教(公元八世纪后称印度教)纳入其诸神体系中。后来佛教沿用这一说法,称阎王为管理地狱的魔王。
   
    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关于阎王的信仰也逐渐传入了中国,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有了十殿阎罗之说,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
   
    十殿阎罗是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其中第五殿主宰就是阎罗王,据说他“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里面,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阎王是阴间的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而且,阎罗王在百姓心中很有威信,在农耕社会,阎王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正直刚毅而铁面无私的,阎罗王的形象一般跟判官较接近。但其形象不是特定的某个人,他人是可以顶替的,所谓“新者既临,旧者必生人世,去做王公大人矣”(《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隋唐至清代,便流行诸家阎罗王之说。有认为阎罗王是四位的,分别是:包拯、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也有认为阎罗王只有三位的,分别是:包拯、范仲淹和寇准。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58531-1-7.html


一说为隋将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大将,据称他在13岁时打过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李世民(唐太宗)主持的《隋书》记述他病重临死前夕,“其邻母见擒(擒虎,唐人讳虎字,故省略“虎”字)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竟卒。”《二十四史》里也有韩擒虎死做阎罗王的传说。晚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也描述韩擒虎在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阴司之主的事。


二说为北宋名相寇准。《涌幢小品》中记载他的爱妾茜桃临死前说:“吾向不言,恐泄阴理;今欲去,言亦无害。公当为世主者阎浮提王也”。另有《翰苑名谈》亦记载:“寇准卒,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阎罗处政。’” 寇准以秉直见闻于民间。《通俗编》还说:大概在他生前已经流传此说,所以当时就有人在驿舍侧,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有“今作阎罗王”字样。


三说为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生前为官清廉,为百姓所称道,在其死后,有传说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人死五七则见阎罗,岂非文正为此官耶”。(《中吴纪闻》)


四说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俗传包拯为阴司阎罗王,其说在宋时已盛,《宋史·包拯传》云: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范烟桥《茶烟歇》)。元明杂剧、平话也有不少包拯下阴司审案故事。例如:石玉昆著的《三侠五义》里,就有描写包拯扮阎罗审郭槐“狸猫换太子”的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公怎么成为财神的
到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的封号长达二十四个字,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旷古未有,令人惊叹。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平常也有一些酒楼饭店,常供财神或者供关公的,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的呢?
公本是三国时代的一个历史人物,史书里的关羽只是从“将”变成“侯”,并未变成一个神。根据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关羽是个乱世英雄,长着一脸络腮胡须,作战很是勇猛。他与刘备“誓以共死”,不买曹操的帐,“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后因荆州战事失利,关羽死于现在的湖北安远一带。关羽的一生中,被封过两次,一是在为曹操斩颜良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还有一次是在死后被蜀国追谥为“壮缪侯”,但当时所有的史料都没涉及他是神。那么,关羽究竟什么时候成了财神的呢?
   
    大概在隋唐时期,关羽开始被“神化”。据唐代《重修玉泉关庙记》记述了关羽帮助隋代智大师兴建玉泉寺的传说,说“(关羽)生为英贤,没为神明……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四)。
   
    另据史载,关羽蜀汉时封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封地为刘蜀汉寿地,在今四川境内。亭侯为汉代五侯中爵位最低者。宋徽宗封武安王,以后屡次加封,明万历始封“三界伏魔大帝”,清朝曾十次加封,“顺治元年定祭关帝之礼。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二十三年)加封关帝为忠义神武灵祐关圣大帝。”(《清朝文献通考·郡祀考上》)
   
    到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的封号长达二十四个字,被封为“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旷古未有,令人惊叹。
   
    朝廷的统治者如此热心,自然也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热情。唐代时,关羽在民间被人们称之为“关三郎”,“关三郎”是做什么的呢?其任务就是监督寺庙里的和尚而已。
   
    宋代,人们对关羽的关注表现在了修建关王庙上,关王庙在当时慢慢成了一道风景。在明代万历年间,关羽得到了道教的最高封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了清代,“凡通衢大道以至穷乡僻壤,无地无之”,建关王庙之风,有增无减,关公成为各行各业的保护神。也许是觉得这样对关公还不够重视,人们于是又另让关公再司“财神”一职。于是在清朝,关公的角色发生了转换。
   
    关公的角色之所以在清朝发生了改变,与康熙、乾隆时期民间的商业活动十分繁荣有着很大关系。当时,各行各业都借“三国”之事奉关公为其行业神。如相传关羽年轻时曾卖过豆腐,豆腐业也就借此供奉关羽为豆腐业的神了;烛业则因关公秉烛达旦,恪守叔嫂之礼,而奉其为神;更有趣的是理发业、屠宰业、刀剪铺业,因为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大刀,也把关公奉为了神……
   
    关羽后来的形象更为深化,与种种传说不无关联。杨庆茹在《问吧》一书中写到:“几种传说深化了关羽的财神的形象,一说关公生前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经发明计簿法,设计日清簿,清楚明白;另一说关公死后真神常回到人间助战,商人在生意受挫后若能得到关公相助,就会东山再起。可见,商人选择关公当财神,看重的是他的忠义形象和惩恶扬善、祐民护民的万能神格,他们非常希望关公能保护他们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公成为财神与山西商人有关。山西商人把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在他们遍布全国的会馆里建筑关庙。因为游走天下闯荡江湖也需要彼此照应,共同面对困难,因此,他们就经常仿照‘桃园结义’结成异姓兄弟联盟,这也使关公忠诚和义气的美德广为流传。后来,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仿效,关公也就成了公认的财神了。”
   
    其实,中国的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古代民间信奉的财神分为文武两类。关羽只是财神中的“武财神”,代表“诚信”。除了关羽,中国古代还另一些财神。南宋时期民间出现的“财神纸马”,应是财神的原初形式。文财神由古代的文官演化而来,如比干、范蠡;武财神当然由武官演化而来,如赵公明、关公。即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蠡,,“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刘海蟾。范蠡代表“智慧”,而比干、赵公明代表“公正”。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58529-1-1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众神之王-------玉皇大帝
【简介】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汉武帝上太微垣星主号也,二梵天玉帝,汉宣帝上天市垣帝主号也,三焰华少微玉帝,汉哀帝上先天定位号也;四紫微玉帝,汉光帝上后乾号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号昊天金阀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宄其信仰,缘于古代宗教,古时即有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生死、寿天吉凶等人生命运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说法。西周以后又称“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时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称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宫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时,“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梦仙》诗中就有“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的诗句。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乐天》一诗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约在唐宋之际成书的重要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详细叙述了玉皇的出身和来历:很久以前,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年无子,于是令道士举行祈祷,后梦太上道君抱一婴儿赐予王后,梦醒后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长大后继承位,不久舍国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经过三千劫始证金仙。又超过亿劫,始证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道教认为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三才主宰,总执天道,掌天地人之均轴。玉皇大帝遣紫微北极大帝掌天地经纬,遣勾陈上宫大帝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间兵革,遣后土皇地执掌阴阳生育、大地山河。天地万物、阴阳造化无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所以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道经中称其居住昊天金阀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简而言之,道教认为:玉皇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每年的腊月廿五,玉皇要亲自阵圣下界,亲自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菩恶良莠来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来历传说】  
  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中记载:至昊天界,有国名光严妙乐国,其国王名净德时王,妻宝月光王后,惟以仁慈侧隐加之国人,躬行五岭未尝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灾害不兴。但以年老无子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诚心向道。勇猛黄老(即中黄子,初开天地时五老之一)曰:因缘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圣德仁厚之身,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为三才之圣,上真以为如何?黄老点头,即将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此乃天外灵宝,遂变一婴孩身。这时净德时王在寝室中忽见祥光照耀宫殿,作百宝色。有许多仪仗,护一九龙辇,浮空而来,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儿面园耳大,眉清目秀,遍体毫光罩定。国王与王后心甚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二真曰:下愚无嗣愿乞此孩为子,伏惟哀润听许。黄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证无极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国王上前拜领,二真从宝椅中托出递给,国王双手来接,重如山岳,挣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觉,是一梦,急召王后言之,所见相同。至此后,国王精神倍长,三年后王后生下一圣明王子。自幼即舍国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净自然觉王。又经十万劫,方证玉帝,总执天道之神。
二、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领袖,相当于地上的皇帝,但地位低于三清。后来与四大天王平起平坐,儒教则称昊天上帝。在古代神话小说《四游记》中记述了玉皇大帝有三魂,其中一魂投胎做普通的凡人,如何经过几世的修炼达到正果,成为北方真武大帝的故事。   

  三、据明刻本《搜神记》载:“按圣纪所载云:往昔去世有国名号光严妙药,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王乃无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将老而无太子,身若崩灭,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诏诸道众,于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偏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忽一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玉质清净之,驾五色龙舆,拥大景旌施荫,明彩霞盖。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遍身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道,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曰: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曰:愿特赐汝。皇后礼谢。道君后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中归觉而怀孕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当生之时,身宝光穆,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不赞赏。  
      
  太子长成,才智敏慧而性慈善,于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皆散施穷极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怙饥馑残废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大加庆赏。  
      
  尔后,王忽告驾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于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超度过是劫,已历八百劫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举道。于此,后经八百劫,行药治病,亟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已尽,又历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宣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  
      
  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殒命行忍辱。故舍已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征金仙,号日清净自然觉王如来。 ”  

  四、据明代神话小说《 西游记》推断,玉皇大帝当出生于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约2.268亿年),见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 ‘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  

  五、 平民升天说:根据欧阳飞编著《诸神传奇》,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名叫张友人,又称张百忍。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人将寨内治理的非常和睦,并且为人和善慈悲,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后来三界众神仙纷纷陈请共同推崇张百忍为“终身天帝”,共称“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总皇帝,因此加称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59633-1-1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1: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节的传说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鶪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民间故事继承了《续齐谐记》的故事梗概,再添上民间艺人想像创造的情节,又产生了很多重阳节传说的异文。这里选择了三则异文展示给大家。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瞇瞇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 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第三则: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62590-1-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1: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彝族神话传说的人类起源
天地有了,龙王的女儿赛依列,叫儿依得罗娃用黄泥来造人。造出的第一代人是独眼睛人,这代人名叫“拉爹”,彝史称“拉爹时代”。他们是天地的儿女,他们是太阳的儿女,他们是月亮的儿女,他们是星星的儿女。

独眼睛这代人,人猴分不清,人猴混一起,人猴一起生,森林作房屋,岩洞常栖身,树叶做衣裳,乱草当被盖,口渴溪边饮冷水,饿了上树吃山果,石头随身带,木棒拿手中,今天跟老虎打架,明天与豹子硬拼,有时人吃野兽,有时野兽吃人,冬穴夏巢,茹毛饮血,这代人处在不会耕田种地,不会说话,不分长幼尊卑,不分男女混居的原始蒙昧时期。

为了生存,整天忙碌,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古猿人类活动能力在不断提高,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意识不断加强,思想感情不断丰厚,人的素质逐渐由独眼睛人,演变成第二代直眼睛人,彝史称“拉拖”时代。

由于第一代人,不讲道理,触怒了天神。正当人类从独眼人演变成直眼睛人的过程时,发生了“天旱三年,江河干涸,大地开裂,草木枯萎,玉石皆焚”之灾。在这三年的干旱灾害中,第一代独眼睛人,全被烈日晒死了。第二代直眼睛人中,一部份人战胜了旱灾,渡过了灾期。经过这场灾害,人类思想感情更加丰厚,他们懂得了互助互帮,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灾后,经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时期,第二代人口日益增多了,增强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在这段时期,出了一个聪明人,名叫慕魁,他教给人们怎样点火。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进步。人类开始从动物群中分离出来,从“穴居野处,到构木为巢 ”,从“茹毛饮血,到分生熟”。这段时期还出了一个《开山种地的根古》。他教给人们耕种,最初是“砍倒——烧光农业”,又叫“刀耕火种”。经过一段漫长时期,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制造出了简农具,用牛耕翻土地,这种农业方式叫做“锄耕农业”。传说,当时生产出“一颗谷子出九穗”,“一粒包谷鸡蛋大,”一穗高梁马尾长“的粮食。这时直眼睛人已经演化到了人类第三代横眼睛人,从而完成了人类进化为”现代人的过程。彝史称这段时期为——拉文时代。
本文来源于 中国灵异网·灵隐岛灵异社区 - http://www.lingyi.org.cn | 原文链接:http://bbs.lingyi.org/thread-65925-1-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3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