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勘探商周遗址。蔡震摄
京沪高铁途经的南京商周遗址开始勘探,灰坑是古人丢弃垃圾的地方
本报8月30日曾报道了京沪高铁工程途经的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郭家山坑村处,发现一处商周古文化遗址。目前,京沪高铁公司南京指挥部与南京市文物部门协商签订了文物勘探协议,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已进入现场,考古勘探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遗址采访获悉,在已基本完成勘探的东面遗址上,考古人员发现了古人生活过的灰坑遗址。
发现古人生活“灰坑”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郭家山坑遗址工地,远远望去,只见高高的山丘上,考古部门插的彩带随风飘扬,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已在此安营扎寨。记者从铁心桥花卉市场旁的小路进去,遗址早年被道路分割成了东西两面山丘。
“我们已经完成了东面的勘探工作,大约有8000平方米,今天开始对西面约1万平方米的遗址面积进行探洞的布点。”负责现场勘探的马师傅对记者说。据马师傅介绍,东面的遗址勘探最深的洞打到了5米,打了近千个探洞,终于发现了古人生活过的灰坑和一些陶器碎片。记者看到东面遗址上,已用白线画出了两三个待发掘的区域。马师傅一边用皮尺丈量西面的遗址,一边说:“每两米布一个探洞,底下的墓葬、祭坛和灰坑都逃不过我们的铲刀。”
灰坑是古人丢垃圾的地方
记者指着考古人员手中很长的竹竿铲子工具问:为什么不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而用这种土铲,一位考古人员说:“这是中国最先进的考古工具,你别看它土,很管用。机器一探就把土层搞乱了,这个不会。”这种看上去有七八米长的竹竿,头部安装了约一米的铁杆,最前方位还安装了一个约30厘米的铲刀,考古人员介绍这就叫“洛阳铲”。
马师傅说,从铲刀里带出的灰土层间夹杂了当时丢弃的各种杂物和破碎器物。可以说,灰坑是古人丢弃垃圾的地方,是考古发掘中寻找实物研究古人生活现象的主要对象,也是考古学揭露文化现象的重要场地。灰坑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可能以前是个窖穴,或者一个半地穴式的房子或者水井,只是在后来废弃不用了,就当做垃圾坑使用了。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祁海宁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的勘探计划需要一个月时间,待勘探完毕后,再确定下一步的发掘方案,对遗址进行选择性的发掘。
高铁“走廊”有两处文物遗存
记者从京沪高铁南京指挥部了解到,根据铁路设计标准和南京市的城市规划,京沪高铁工程从新建的南京南站向西,经铁心桥、岱山,然后折向北,在大胜关处跨越长江,同时,沪汉蓉铁路和宁安城际铁路南京南站引入段也共用这一“走廊”建设,在这一“走廊”范围内有郭家山坑商周古文化遗址和岱山古墓群两处文物遗存。
由于京沪高铁工期紧,施工单位在郭家山坑商周古文化遗址的两个山丘周围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清理了部分地表植物、填平了部分池塘,引起了南京市文物部门的关注,也受到了京沪高铁公司和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京沪高铁公司南京指挥部负责人表示,京沪高铁不仅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铁路工程,还要建成一个与人文景观、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和谐的工程。铁路建设、施工单位将继续处理好国家重点工程与地方文物保护的关系,积极支持南京市文物部门的勘探和发掘工作,为京沪高铁施工创造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