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88|回复: 2

浅析古代帝后服饰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9 14: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服》载: 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 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 服。 这里提到的公与天子,虽可同服衮冕,侯伯可同服鷩冕,但它们 仍有诸多明显的区别。如王所戴冕冠:前后共24旒,每旒12玉, 计288颗;而公则前后用18旒,每旒9玉,计162颗。侯、伯则依次递减。而章纹在冕服等级的区分上,大抵与冕旒数目相配;其 中,尤以十二章为贵。所谓十二章,是指古代帝王服饰上的12种 图像、纹样。它依次分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等。各章均有各自特定的含意和文化意蕴。例如,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光明之意;山,取其人的仰望和其稳重之义; 龙,取其应变之意;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之义;宗彝(一种 祭礼器皿、画有一虎一蜼),取其忠孝之意;藻(水草),取其洁净 之义;火,取其光明之意;粉米(白米),取其滋养之义;黼(斧形), 取其决断之意;黻?,两弓相背),取其明辨之义。
??
?? 由此可见,这十二纹章的图案,具有极其深厚的中国古代的 传统文化意识。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符号,它们既是天 地万物之间主宰一切、凌驾其上的最高权力的象征,亦是帝王们 特定的服饰文化心态(赏用性)和价值取向(追求政治上的"威慑 效应"、"轰动效应",政治需求高于生理需求)的形象化反映。周 代冕服除十二章以外,下分九章、七章、五章、三章等不同规制和 格式。具体而言,天子在最隆重的场合,可服用有十二章图案的 冕服(周代以前用十二章,周代因日、月、星三章图形被画于旌旗 上,所以不再施于衣服之上)。公可服用自上而下的九章图案冕 33 服;侯可服用由华虫以下的七章图案冕服;卿、大夫可服用由粉 米以下的三章图案冕服。
??
??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 缘衣,素纱。 这六种服饰(其中,素纱为六服的衬里)的形制大致相同,均为上 衣下裳相连属的袍式,其本意喻杳王后妇人对帝王忠贞专一不 二之义。广袖、领、袖加缘;穿服时再配以大带、蔽膝和舄(还有玉 饰),而局(扇,即绸缎面鞋,鞋底加术,以防泥湿--古以此鞋为 最尊贵)的颜色随衣色。就图案与颜色而论,六种服饰互有区别。
??
?? 从上述冕服制度所规定的界限和严格的等级差别中,可以 看出周礼对服饰制度、服饰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之巨。此外还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望其章而知其势位"这一古代政治文化生活的 特殊含义。 冕服制度始于周,不仅为周代统治者广泛采用,而且对后世 的帝王服饰和服饰文化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周代以后,随 着历朝历代政权的更迭,时代的变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 发展和进步,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各朝代冕服的规制、服用 制度,用料、着色、质地等,亦因时而异。为了较为清晰地勾勒出 这一特定的服饰文化发展变化的轮廓,下面分时期予以论述。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诸侯迭起,七雄相争,周王室衰微至极,早已名存 实亡。七国各自为政,礼乐多有减损。由于当时各诸侯国之间争 战不停、战乱不止,故这时的史籍所载,多为谋士集策和各国战 乱不休之事。至于礼冕之服,却很少记叙流传,迄今只见有魏文 侯端冕而听古乐,保持冕礼形制的零星点滴记载。
??
  秦汉时期
??
?? 到了秦代,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 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纷争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随 之,秦王朝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自上而下、行之有效的法制--即秦人从生产到生活、从行动到思想 "皆有法式"的一套封建集权制度。按照这一制度的有关规定,秦 代首先取消了礼乐;在服制上,废止了"六冕制度",即废弃了如 前所述的大裘、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等六种冕服服制。
??
?? 传说只保留了在冕服典礼上用于最轻的小祀所用的、又在群臣 中也是最低一级服用的元冕(即玄冕),但在何种场合怎样使用, 却没有具体的记载。另外,据说秦代帝王在行郊礼时皆服袀玄 之衣。《后汉书·舆服志》有这样的记叙: 秦以战国接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 所谓袀衣,即上下衣裳皆为玄色。又据《独断》载:"袀,绀缯。" 班固也说:"袀,皂也。"并称上下都为黑色。表明秦代帝王在行 祀郊礼时,所服用的袀服,有别于前代冕服的"上玄下纁"的形 制和制度的规定。
??
  自秦灭礼乐,废六冕始,到东汉孝明帝以前,200多年的时 间里,秦以前帝王、百官凡遇祭祀、登基、婚礼、朝会、册封、巡幸 等庄重场合,服用的冕服,究竟如何,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述。虽 传说秦代曾保留过玄冕之服,但怎样使用,以什么规制出现,没 有更多的文献和史料以为佐证。另据东汉早期东平苍议南北郊 冕服所说:"高皇帝始受命创业,制长冠以入宗庙。"但由此可见 当时汉高祖刘邦在祀祖时,戴的是长冠而不是冕冠。到了汉明帝 时,甚至连冕服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十分清晰了。晋代挚虞的 《诀疑要注》云:"明帝案古文,依图书复制衮冕,火、龙、黼黻之服 以奉郊庙。"说明在这一时期,冕服并未作为一种法定的服饰。
??
?? 冕服的真正恢复和正式使用,是东汉孝明帝永平二年的事。 据蔡邕《独断》云: 汉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诏有司采《尚书·皋陶谟》篇及《周官》、《礼记》定而制焉。皆广七寸、长尺二 寸,前圆后方,朱绿襄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 珠於其端是为十二旒,组缨如其绶之色。三公及诸侯之祠 者朱绿九旒,青五珠;卿、大夫七旒,黑五珠;皆有前无后; 组缨各视其绶之色,旁垂黄纩当当耳。郊天地、祠宗庙、祀 35 明堂则冠之。
??
?? 从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冕板的规格较《周官》、《礼记》中所载的广 八寸、长尺六寸小了一些。但有些文献也有不同记载,例如《汉礼器制度》和阮谌的《三礼图》便云:"皆做冕板广八寸,长尺六寸。" 可见此与周制相符。但是,记叙的不同却是冕旒有前无后。而
??
?? 《汉礼器制度》说:冕旒还是前后都有,此又与《独断》之说相悖。 好在这个问题在山东出土的画像石中得到了解决,画像石中有 二人戴冕旒者,其形制均作前后冕旒之状,这就证明《汉礼器制 度》的记述,是正确可信的,并与实际情况相符。然而,汉代文献中记载的冕服与前代所述冕服的明显不同,在于冕旒前后的长 短上。按周代之制,冕旒前后的长短一致,而汉制冕旒是前长而 后短。究其原因,则与汉代统治者的政治文化和服饰文化心态有 着密切的关联。 秦汉时期,秦汉皇帝为表示受命于天,在建立新王朝后,便 依据五德终始说改定正朔,并且规定了相应的服色制度。例如,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获水德,于是服色尚黑。西汉初年沿 袭秦制,但服色却崇尚赤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时, 曾采纳司马迁等人的建议,颁行"太初历",于是服色又尚黄。光 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式定为火德, 服色则改为尚赤。如果按阴阳五行之说,南方主火,南为"朱雀", 故尚赤;又,皇帝登极,天子皆面南而坐的原因,故冕旒前面甚长 (朝南之向)而后短(北向)。这正与东汉统治者自以为获火德的 心态相吻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冕服的样式、规制,大致沿袭汉代的制度,所不同的是:在冕服的章纹方面,按魏制,天子的衣裳章纹,皆用刺绣制 作,群臣用织成的章纹图案。
??
?? 到了晋代,冕服较汉魏小有改动,主 36 要是将冕綖加于通天冠上,上衣下裳的颜色则分别采用皂色和绛色。
??
  又据《晋书》记载,"冕饰以翡翠珊瑚柔杂珠",而"冕旒用白 玉珠"。这些记述表明,当时垂旒所用的珠饰甚杂。在冕旒的使用上,其具体规定为:王公八旒,卿七旒。而冕服的其它规制却与 前代并无多大区别。 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政权交相更迭,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融合的局面,南北对峙,国号朝立夕改。在这 种政治局面甚为混乱的状况下,其服制的变化也颇多、颇繁:宋齐时,冕服制度仍袭魏晋之制;梁陈时,对冕服的规制作了更易 和改动,具体而言,按梁制仍用介帻通天冠,上覆冕綖,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垂门玉珠十二旒,其长齐肩,衣裳十二章,其它黄 广纩珫铒以玉瑱及素带等同,赤皮为韠(此时改韧韍为韠),赤舄,佩白玉,垂朱黄大绶,革带,带剑。陈依梁制,略有增减。
??
  皇太子衮衣九章,诸侯等助祭时,皆用平冕九旒,青玉珠,有前无后, 画山、龙以下九章,五彩大佩,赤舄绚履。北齐武成帝河清年间(562年)时,制为天子平冕黑介帻,垂白珠十二旒,用五彩玉,衮 服皂衣绛裳,十二章,绲带,朱韍,佩白玉,带鹿卢剑,黄赤大小绶,赤舄。皇太子的平冕则是黑介帻,垂九旒白珠。这时冕服种 类最多的要算是北周。当时,冕制繁多,仅天子就有十二种冕服, 有苍冕、青冕、朱冕、黄冕、素冕、元冕、象冕、鷩冕、衮冕等主要冕 服服式。其使用的仪礼与规制,据《通典》记载:

?? 后周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冕。祀昊天则苍冕,五帝各随其方色朝日用青冕,夕月用素冕,地祗用黄冕,神州社稷用元冕,享先王加元服笄用象冕,享先帝食三老耕籍等以衮冕,视朝大射等以山冕,视朝临法门适宴等以鷩冕。 冕服均服十二章,六章在衣,六章在裳,衮冕九章,山冕八章, 鷩冕七章,通用十二疏。除天子十二种冕服外,公、诸侯、伯、子、男、 37 上大夫、下大夫、士服用方方冕、衮冕、山冕、鷩冕、火冕、毳冕;三公又有祀冕、火冕、毳冕、藻冕、绣冕。还以冕及章数分别其差降, 细分为九章、八章、七章、六章、五章、四章、三章等,以示区别。
??
  公元579年,北周宣帝传位于太子后,自称天元皇帝,冕旒 之数,加至二十四旒,前后共计四十八旒。据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冕服样式与规制,因大改古制而变得杂乱无章,几乎到了无制可 循的程度。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其服制又有修订、更改;冕制的标准则"窃见后周制冕"。据《隋书·仪礼志》记载:隋文帝制定舆服之 制,令衮冕为垂白玉珠十二旒,以组为缨,其颜色与所佩之绶一致,用?纩充耳,并配以玉笄,玄衣, 纁裳。衣的章纹依次用山、 龙、华虫、火、宗彝五章;常用藻、粉、米、黼黻四章。革带,大带,素带朱里,外面上朱下绿缘于带边。韍则随裳色,用龙、火、山三章。 鹿卢玉具剑,火珠镖盲。垂白玉双佩,六采双大绶和与大绶颜色相同的双小绶之间施三玉环。朱袜、赤舄,舄加金饰。并对衮冕 的使用场合,作了详严的规定:遇有祀圆丘、方泽、感帝、明堂、五郊、雩、蜡、封禅、朝日、夕月、宗庙、社稷、籍田、庙遣上将、征还饮 至、元服、纳后、正月受朝及临轩拜王公等场合时,才可服用。
??
?? 唐代的帝王服饰制度,较之前代而言,更加完备。据新、旧唐 书记载,帝王的各种服饰达十四种(或十二种)之多。就冕服而言,共分为六种:即大袭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絺冕)和玄 冕。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袭冕和衮冕的服饰形制是: 大袭冕,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
??大袭冕,无旒,广八寸,长一尺六寸,(玄裘缍里)金饰, 玉簪导,以组为缨,色如其绶。袭以黑羊皮为之,玄领、褾、襟缘。朱裳,白纱中单,皂领,青褾、襈、裾。革带、玉钩?, 38 大带(素带朱里,绀其外,上朱、下绿,纽用组也),蔽膝随裳。鹿卢玉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采,玄、 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一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朱袜, 赤舄。祀天神地祗则服之。
??
  此记载与《新唐书·车服志》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在冕板的尺寸 和小双绶的尺寸上略有出入。但后者较前者的记述更为详尽。 衮冕据《旧唐书·舆服志》云: 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黄主 纩充耳,玉簪导。玄衣,?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 为升龙,织成为之也。)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黻(绣龙、山、火三章,余 同上),革带、大带、剑、珮、绶与上同。舄加全饰。诸祭祀及庙、遣上将、征还,饮至、践作、加元服、纳后、若元受朝,则 服之。 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唐代的衮冕与隋代的冕制十分相似。
??
?? 除大裘冕、衮冕而外,唐代帝王的冕服还有鷩冕、毳冕、絺 冕、玄冕等。其余四冕在形制上,与上述二冕相较,其章数和旒较 衮冕依次降减。
??
??宋辽金元时期
??
??宋代,天子的冕服,官定的有两种,即大裘冕和衮冕。在具体 服饰规制上,大裘冕主要依据周制,据说它主要是在帝王进行祭祀活动时,与衮冕交替使用,但无具体说明。至于衮冕,用途较为 39 广泛,较之前代而言,它的装饰饰物,更显华贵、庄重。
??
  据《宋史· 舆服志》载,宋初(冕服)承五代旧制,天子之衮冕,广一尺二寸, 长二尺四寸,前后各十二旒。垂二行,旒贯以真,在珠旒以外,又有翠旒十二颗,碧凤衔之。冕板覆以龙鳞锦,上缀玉,为七星,旁 施琥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为里,有四柱饰以七宝红绫里。金饰玉簪导,红丝条组带,也称 平天冠。衮服青色,日、月、星、山、花、龙、雉、虎蜼七章。红裙,绣藻、火、粉米、黼、黻五章。红蔽膝,上织成升龙二,并间以云朵,饰 以金银花细窠,装以真珠、玻泊杂宝玉。红罗襦,绣五章,青褾、襈裾。六采绶一,小绶三、结玉环三。素大带,朱里,四神带二,绣 四神盘结。绶带饰并用衮服。白罗中单,青罗袜带,红罗勒帛,鹿卢玉具剑,白玉双佩,金饰贯真珠金龙凤革带,红舄,金银花四神 玉鼻。主要在祭天地宗庙,朝太清宫、飨玉清昭应宫景灵宫、受册尊号、元日受朝、册皇太子等时服用。 宋代,延续了300余年的时间,此时期帝王的服饰规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程朱理 学的影响,几经修订和改制。其中,较为重大的修改有以下几次:
??
??太祖建隆元年二年间(公元960年一961年),对帝王服饰 作了第一次复古修改。主要改动是:"复玄衣缍裳、白纱中单、八 章于衣、四章于裳"等。
??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诏令冠冕另制。
??
  《资治通鉴长编》 云:"乾德元年,......所服冠冕去珠玉之饰。"① 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衮冕之制再次重定:制衮冕板为广八寸,长一尺六寸,改翠旒及碧凤而仍合典制前后各为十 二旒。用青罗为表画出龙鳞,红罗为里,采画出紫云白鹤,不用琥 40珀瓶,金丝结网上原有金丝结笼也减为四个。衮服衣裳仍为八章 和四章,内容从前。蔽膝用红罗,绣升龙二,补以云。这次重定衮冕之制,主要是更换衮冕的质料,改以罗质制作。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和三年(公元1080年)时,宋政府两度对冕服之制予以修改。但后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冕服改制, 是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的事,改订后冕服(天子)之制为:冕板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高八寸五分,后高九寸五分,青表朱 里,前后各十二旒,五采藻二有二就,就间相去一寸,青碧锦织成天河带,长一丈二尺,广二寸,朱丝组带为绩,?纩充耳,金饰玉 簪导,长一尺二寸。衮服为青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 宗彝八章,纁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蔽膝随裳色,绣升龙二。 白罗中单,皂褾、襈红罗勒帛,青罗袜带,绯白罗大带,革带,白玉双佩。大绶六彩,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色如大绶,间施 玉环三。朱袜,赤舄,缘以黄罗。
??
?? 至此,宋代帝王的冕服规制,虽多次论争,几经修订更易,几 度出现复古倾向,但终因服饰规制,承袭旧制已久,难以完全复 其旧的礼制。
??
?? 辽代,冕服使用较少,记载也寥寥。仅在《辽史·仪卫志》中, 记述了一种衮冕,其制式为: 垂白珠十二簪,以组为缨,色如其绶,?纩充耳,玉簪 导。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华虫、火、 山、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织成文,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行十二,白纱中单,黼 领,青褾襈裾,黻革带、大带,剑佩绶,舄加金饰。①
??
?? 金于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定的冠服制度,稍具内容,但 41 形制仍沿袭宗初之制,冕板等都与宋制相仿,天板下有四柱,四面珍珠网结子、花素坠子。前后珠簪二十四,簪长一尺二寸。青 碧线织成天河带,长一丈二尺,阔二寸,两端各有真珠金碧簪三节,玉滴子节花。红线款幔带一。?纩二,碾造玉簪一,簪顶方二 寸,导长一尺二寸。衮服用青罗五采间金绘,正面日一,月一,升龙囚,山十二,上下襟华虫各六对,虎蛙各六对。背面星一,升龙 四,山十二,华虫、火各十二对,虎蜼各六对。裳绣藻三十二,粉十六,米十六,黼三十二,黻三十二。中单,蔽膝大绞。小续三,间施 三玉环。玉佩二,金链铅兽面水叶环钉凉带一,局重底。
??
?? 元代,帝冕服规制,多承前朝之制,据《元史·舆服志》载,天 子冕服:褒冕,制以漆纱,上覆继做青表朱里。级之四周,匝以云龙。前后各垂十二冕脆,以珍珠为之,左右系起扩二,系以玄 统,承以玉琪,珠云龙网结,通翠柳调珠。级上横天河带一,左右垂地。珠锢案纲结,翠柳朱丝组二,玉替导。徘罗裳,白纱中单, 排罗蔽膝,大带,玉环缓红罗醉,波斯锦履,红缕袜。由此可以窥知,此时的交冕在形制上与前朝的区别在于: 綖上的天河带,左 右至地。此为前朝所未见。除此而外,元代还对冕制作过两次修改。一次是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的改制,依旧以宋代冕制 为蓝本,冕板长一尺六寸,广八寸,前高八寸五分,后高九寸五分,仍用黄金缘周围,珍珠为疏。褒衣用青罗五采间金,绘日、月、 星辰、山、龙、华虫、宗彝八章。裳绣藻以下四章。山等纹样减为正背二十四,华虫、火亦减为三十六,虎蛙为二十四,其他中单、 蔽膝、大缓、小缓、红罗勒吊、青罗袜带、佩玉、凉带、金绯锦袜等同初制;另一次是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仍以唐和宋制为 据,冕制虽拟具成制,但因故未能实施。
??
??明清时期
??
?? 明代,在冕服的形制与使用范围方面,较之前代而言,大为 42 精简。

?? 据《明史·舆服志》记述,洪武元年(公元l368年),学士陶 安请制五冕。太祖曰:"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余不用。"但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又更定正月、冬至、圣 节、祭社穰、先农、册拜等礼祭时,也服褒冕。此外,明代的冕制亦 经过几次修改,主要有以下三次: 洪武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政府具体规定了衮冕之制: 冕前圆后方,玄表纁里,前后各十二旒,旒五采玉十二珠,五采 缫十有二就.就相去一寸。红丝组为缨,?纩充耳,玉簪导。衮,玄 衣黄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织于衣,宗彝、藻、 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白罗大带,红里。蔽膝随裳色,绣龙、 火、山文。玉革带,王佩。大绶六采,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 色同大绶,间施三玉环。白罗中单,黻领,青缘襈。黄袜,黄舄,金 饰。 洪武二十六年,明政府更定,衮冕十二章。冕板广一尺二寸, 长二尺四寸。冠上有覆,玄表朱里,余如旧制。十二章如|日。中 单以素纱为之。红罗蔽膝,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织火、 龙、山三章。革带佩王,长三尺三寸,大带素表朱里,两边用缘,上 以朱锦,下以绿锦。大带纯元质,五百首,大绶、小绶等采同洪武 十六年制式。
??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政府则定冕冠以皂纱为之,上 覆曰綖,桐板为质,衣之以绮,玄表朱里,前圆后方。以玉衡维冠,玉簪贯纽,纽与冠武(足前体下曰武,绥在冠之下,亦日武)并 系缨处,皆饰以金。綖以左右垂?纩充耳(用黄玉),系以玄紞, 承以白玉瑱、朱练。余如旧制。褒冕十二章,玄衣八章,日、月、龙 在肩,星辰、山在背,火、华虫、宗彝在袖(每袖各三),皆织成本色 领褾襈裾。纁裳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前三幅,后四幅, 前后不相属。中单以素纱为之,青领褾襈裾,领织成献文十二。 43 蔽膝随裳色,四章,织藻、粉米、黼、黻各二。本色缘,有紃,施于 缝中,玉钩二,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衔牙一、璜二, 瑀 下垂玉花一,玉滴二,瑑饰云龙文描金。自珩而下系组五,贯以玉 珠。行则衔牙玉滴与璜相触有声,金钩二。其余大小绶、袜等同 前制。
??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明政府规定冕制以圆匡乌纱帽 之,旒缀七彩玉珠十二,青纩充耳,缀玉珠二,冕冠余部同旧制。 玄衣黄裳,衣裳各六章,日、月径五寸,裳前后连属如帷,玄衣用 织,黄裳用绣。蔽膝随裳色,罗为之,上绣龙一,下绣火三,系于革 带、大带素表朱里,上缘以朱,下以绿。革带前用玉,其后无玉,以 佩绶系而掩之。中单及圭,俱同旧制。 纵观明代冕服变化过程,较之前代有如下几个特点:
??
??①冕服的仪制更趋于规章化与程式化。从洪武、永乐到嘉靖 时,明政府对冕服的几次改制,各项规章制定均十分清楚而详 尽。
??
??②溯源与仿古化。明代,冕冠的主要形制和尺寸大小,均以 周代为度,这是明王朝统治者,企图通过帝王服饰,充分体现政治、文化上正宗、正统地位的心理需求的反映。 ③标新与改制化。明政府改冕服之裳的前三后四不相属为 连属如帷(帷幕式);日、月之径为五寸,亦前所未有;将华虫、宗 彝绣之于袖是明代帝王冕服的突出特点。
??
?? 清代,有关冕服记载甚少,使用亦不如前代广泛。据《清史稿 .舆服志》载,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万寿篆文,间以五色云。春秋棉袷,冬袭, 夏纱惟其时。 具有强烈封建专制帝王服饰文化色彩,并作为帝王权威标志的冕服,至民国时废止,但袁世凯复辟称帝时,曾预制过一顶 44 冕冠(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未见衣裳。此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件冕冠,但却未曾正式使用,就随着其主人帝制美梦的破灭,而 成为历史的陈迹。 帝王袍冠除冕服外,具有代表意义的还有弁服和冠服两大类。
??
?? 弁服也是中国古代使用较早,流传时间颇长的帝王服饰之 一。《诗经·卫风》载:"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注曰:
??
??"皮弁以会发,谓弁之缝中,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
??
  "《周礼· 夏官》也载称:"王之皮弁会五采玉?,象邸玉筓。"除皮弁外,帝 王弁服主要还有:韦弁、武弁、弁服、弁絰服等。
??
??皮弁,形制据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说,皮弁以鹿皮为冠,形 如人手之弁合也。制法是以白鹿皮为料,分为上尖下广状缝合 之,天子用五采玉十二饰其缝中,诸侯以下各按其命数而用饰 之。与之相配的上衣以细白布为之,下着素裳。周代天子一般在 临朝、郊天、巡牲、朝宾射礼等场合服用。对皮弁的规制和使用范 围记叙最详细的是《明史·舆服志》: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 年〉定皮弁制为,皮弁用乌纱帽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缀五采玉 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其服绛纱衣,蔽膝随衣色,臼玉佩 革带。玉钩?徘白大带,白袜,黑舄。永乐三年,明政府又对皮弁 作了某些改动,皮弁如旧制,但在形制上,惟缝及冠武并贯替系 缨处,皆饰以金玉。
??
?? 弁服,是皇帝在朔日受朝时服用的服饰,其具体形制与仪 规,据《新唐书·舆服志》云: 弁服者,朔日受朝之服也,以鹿皮为之,有攀以持发,十 有二?,玉簪导,绛纱衣,素裳,白玉双佩,革带之后有? 囊,以盛小双绶,白袜,乌皮履。
??
?? 武弁,又称武冠,相传是战国时赵武灵玉服饰改革时,沿用 45 胡人之服。其形制据《后汉书·舆服志》载: 式冠......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饰首,前 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1) 后来,武舟主要作为武将之服,以显示其雄劲威武。到隋唐时期, 帝王将武舟作为一种礼服而服用,并将真正式列入服制之中,据 《新唐书·车服志》称: 武弁者,讲武,出征、?狩、大射、?、类、宜社、赏祖、罚 社、篡严之服也。有金附蝉,平巾帻。 可见,武弁在当时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明初,武弁只作为皇 帝亲征派遣将官时服用。到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时,明政府 对武弁之服又作了具体规制:弁上锐,色用赤,上十二缝,中缀五 彩玉,落落天星状。韩衣、韩裳、献精,俱赤色。佩、续、革带,如常 制,佩续及袜拾,俱上系于革带,同如裳色。玉圭视镇圭差小,剡 上方下,有篆文曰"讨罪安民"。从圭板的篆文上完全可以看出武 井之服的作用在于讲武、出征、平定叛乱、讨伐罪逆等。 弁?服.为丧服,有吊事服用它。
??
?? 冠服,这理讲的冠服不是泛指帝王冠服,而是具体的冠类。
??
  帝王冠主要有玄恒、通天冠、远游冠、平天冠、平上帻武冠、朝冠、 吉服冠等。这些冠饰,既有形制上的不同,也有服用场合和文化 效应上的巨大差异。
??
??玄冠:传说是帝王早期所戴之冠,据《礼记·王藻》称:"玄冠 朱组缨,天手之冠也。"注曰:"天子始冠之冠则玄冠,而以朱组为 缨。"
??
??通天冠:是典型的帝王之冠,为大多数帝王所沿用。对其冠 形制较早的记载,见于《汉书·舆服志》: 通天冠,高九寸,正竖,顶少邪却,乃直下为铁卷梁,前
??
??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 与通天冠相配套的服饰为深衣。其制式为:上衣下裳分别制成后 缝在一起的方领、圆袖、上简下繁右衽束腰,它酷似后来的袍子 的一种服制。它创始于周代或更早些时候,上自天子,下至平民 百姓均可服用。深衣作为一种礼服,使用的场合也相当多。至汉 代时,逐渐为其他服饰所代替,但作为帝王的一种礼服,一直沿 用至明代。唐代的通天冠是皇帝在冬至时受百官和群臣朝贺、祭 还、宴君臣之时和养老所服用,冠上有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施 珠翠、金博山、黑介帻,组缨翠绥,玉、犀簪导。相配的服饰为绛 纱袍,朱里红罗裳,白纱中单,朱领、?、?、裾、白裙、襦、绛纱蔽 膝,白罗方心曲领,白袜,黑舄。宋代的通天冠与唐代大致相仿,
??
??只是在使用场合上小有区别。明代通天冠在使用场合与服色上 较前有些变化。据《明史·舆服志》载: 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 ,婚、蘸戒,则服通天冠、绛纱袍。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 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 领??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其革 带、佩缓,则与衮服相同。

??远游冠:帝王拜山陵之服,形制为五梁、金博山、九首、施珠翠,黑介帻,金缘、白纱单衣,裙襦,乌皮履。《淮南子》上曾载:"楚庄王冠通梁组缨。注:通梁远游冠。"平天冠:(即冕服),《南齐书•舆服志》称之为平冕黑介帻,与汉代冕服形制基本一致。
 楼主| 发表于 2008-8-29 14: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朝冠和吉冠:二者均为清代皇帝之冠。朝冠,即临朝时所戴之冠,冬用薰貂,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龙四,饰东珠如其数,上衔大珍珠一,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缘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上缀朱纬,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后缀舍林,饰东珠七,顶如冬制。与之相应的服制为:色用明黄,惟祀天用蓝,朝日用红,夕日用月白。披领及袖皆石青,缘用片金,冬加海龙缘,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五,桂正龙一,袋积前,后团龙各丸,裳正龙二、行龙四、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列十二章纹.....吉冠,冬用少龙、薰貂、紫貂,夏织玉草或藤竹丝,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吉服穿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用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纹。帝王服饰除以上讲的冕服、弁服、冠服三类外,还有幞头、平巾绩、纱帽、白?、素服等。幞头,为古代天子之常服,大宴时所戴首服,又名折上巾,原形始于后周武帝时的幅巾,后来历经隋、唐、五代的发展变化,到宋代成为服饰中的主要首服了,自天子到平民百姓皆可服之。宋代天子服折上巾,相应的服饰有履袍(绛罗纱为之〉、衫袍。据《宋史•舆服志》载:宋,有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大宴则服之。又有赭黄、淡黄?袍,红衫袍,常服则服之,皆皂纱折上市。①平巾帻,配以紫褶白裤,玉具装,珠宝钿带,着靴,乘马时服之。
??
  纱帽,包括白纱帽和乌纱帽,二者实为一种首服。白纱帽为南朝帝王所戴,自隋统一后,仍沿用此名;至唐时所用材料已改用乌纱为之,所以称为乌纱帽。帝王视朝、听诏及宴见宾客时,服自纱帽(乌纱帽),并配以白裙襦或衫、白袜、乌皮履等。素服,亦为白?单衣。
??
??白?,白纱单衣,乌皮履等,为帝王临大臣丧时所服用。
??
  此外,有一些是只见记载名称,而无具体介绍的帝王服饰,如斩衰等;还有一些则是叫法不同,实为同一物的服饰,如五代时的后梁郢王所制帻头,实是用唐巾改用仙藤为足,故又名为"顺裹"。总之,这些服饰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风雨和沧桑巨变中,经历了20个朝代,几百个帝王的损益变革,而屡有变迁。纵观这些千姿百态、式样翻新的帝王服饰,不论哪朝哪代,抑或是汉族或少数民族,也不论服饰的变化大小,每种服饰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以其庄重的威仪、华贵的服饰、鲜明的色彩著称于世,向为人们所称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也是古代服饰文化的精品。从冕服系列、弁服系列、冠服系列的各种服饰中,可以看出,尽管这些服饰的形式是多元的,但在文化内涵上却是专一的,它们均是最高权力的物化象征。而这种最高权力的象征,表现出如下两方面的文化内蕴1)它是帝王特定政治、军事、文化心态的具体物化和生动反映。
??
  中国古代,皇帝又称天子,顾名思义,是天地之骄子和主宰。所以,处处要体现出他的特殊地位,即在天神之下、众人之上的具体存在。他们借人们对天地、万物的崇拜,往往以诏书行政命令手段,强迫人们承认皇帝的唯我独尊和特殊存在。较早体现这一特殊地位和存在的是冕服,冕服在古代大多数朝代中,上自天子,下至群臣百官均可以服用。但在具体形制上却有明显的等级区别,其中以帝王最高。早在周代,天子与群臣诸侯同服冕服,在质料上和颜色、冕冠尺寸大小、上衣下裳及冕冠的形制上是大体一致的。据文献记载:冕板一般都是用木板制成,它是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端略圆,后端为方形的长方形;冕冠均由介冠、冕板、笄、?、充耳、冕旒等组成,上衣下裳颜色则为上玄下绿。但其主要区别在于:冕脆的数量和上衣下裳所施章纹的多寡。以衮冕为例,首先,天子冕旒为前后各十二旒,共二十四旒,用玉二百八十八颗。而公冕服之冕脆则前后各为九旒,共十八旒,用玉二百一十六颗,侯伯、卿、大夫依次还要减少。
??
  其次,上衣下裳所施章纹,君臣间是有明显区分的。由于周代因日、月、星三像被画于旌旗,不再施于衣服,帝王最隆重礼节时只用山以下九章,上衣五章为绘之,下裳四章为绣。而公上衣下裳所施章纹则为七章,侯、伯、卿、大夫依次减之。以后至唐、宋、明的冕服,君臣间冕旒的区别也大致如此。不同的是,章纹恢复为周以前的十二章,即天子服满章为十二章,一品官服九旒九章、二品官服为八旒七章等。
??
??虽各代大同而有小异,但服饰上,却因君臣间、官职大小而有明显区别。此外,有些朝代的帝王,还将冕旒等随意增加,如北周宣帝传位于皇太子后,自称天元皇帝,为了显示其天元皇帝的地位、权势,遂将冕旒加到前后各二十四旒,共四十八旒,仅此足以表明当时统治者的心态。

  除冕服系列,帝王与群臣服饰大体一致,用冕旒和纹章具体部位加以区别。除了突出帝王至尊、至上的地位和唯我独尊的心态外,还指定制作了一些特殊服饰为自己所独享独用。如通天冠服,以宋代为例,宋代通天冠又名卷云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做二十四梁,冠前加金博山及用金或玳瑁制成蝉形附加于冠上,高及冠卷之广均为一尺,外用青色,里用朱色。与之相配套的服饰是穿织成云龙纹的绛色纱袍,并用黑色缘其领、袖及衣裙,系以绛纱裙(裳),内衬白纱中单,领间系垂白罗的方心曲领,腰间束以金玉带,前系蔽膝,旁系佩绶,穿白袜黑舄。这种服饰是皇帝在较为隆重、盛大的典礼上专用的服饰之一。太子王公大臣等均一律不准服用。在此种仪礼中,按其规制,太子服用的服饰名曰远游冠,又称皇太子服。其形制为冠上有十八梁,以青罗为表,饰以金涂银的?花,前有博山,至政和年间加附蝉,其余与通天冠形制相似。至于群臣百官所戴的朝服中的进贤冠与通天冠、远游冠又有很大的区别,此冠是用漆布做成,冠额上有镀金涂银的额花,冠后有"纳言",用罗为冠缨垂而结于额下,用玳瑁、犀或角做的簪导横贯于冠中,即用簪穿过发誓中由另一头的冠孔中穿出使之固定。冠上置银地涂金的冠梁,宋初分五、三梁、二梁;至元丰及政和后分为七梁、六梁、五梁、四梁、三梁、二梁七等。第一等七梁冠为亲王、使相、三师、三公之冠;第二等六梁为枢密、太子太保等职之冠;第三等五梁为左右散骑、常侍等人所戴之冠;其下依官职大小依次降梁冠之。通过以上对三种冠的形制、名称、用途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种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服饰语言,既是对上下有序、君臣有别等"礼"的体现和生动注释,也是最高统治者封建帝王朕即国家、唯我独尊、大权独揽心态的全面展现。
??
  (2)帝王服饰,作为一种独特的服饰文化系列,以其独具和专享的政治、文化、艺术的特性,显示皇权的巨大和高层次礼文化的审美效应。
??
??中国古代,帝王服饰在整个封建国家的诸多盛大、威严、神圣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如祭祀、宴饮、赐宴、婚嫁、丧葬、出巡、各种庆典年节)中,以其自身至尊、至荣、至华、至贵、至雅的独特风格,用礼的物化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各种系列帝王服饰的每式每件,无论在形体制式设计、色彩搭配、饰物的装璜、加工工艺上,均无一落入俗套。百官群臣和人们在各种场合中,用敬畏的目光和心情,审视其庄严、华贵皇装的同时,在其特定的服饰文化氛围下,不知不觉感受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存在。
??
  首先,在服饰形制的设计上,冕服与群臣服饰有别,通天冠与众不同外,在色彩的搭配上,诸朝帝王的服色以黄色居多数,黄色代表高贵,传说黄帝当年穿黄衣、戴黄冕以治天下。-但黄色真正作为天子服色及权力的象征,成为他的专用之色,是隋唐时的事。据王?《野客丛书•禁用黄》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
  《明史•舆服志》也有明确规定:皇帝常服,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更定冠以乌纱冒(帽)之......,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黄、玄、柳黄、姜黄、明黄诸色。这些记载表明,隋唐以降,黄色已作为皇帝的专用服色。
??
??再就是饰物的装璜上,帝王服饰的装饰与君臣服饰亦有明显不同。《明史•舆服志》称,"皇帝常服,洪武三年定,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束带间用金、琥珀、透犀。文武百官常服,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用,其带一品王、二品花犀、三品金?花、四品素金,五品银?花,六品、七晶素银,八品、九品乌角"。在纹饰的施用上也有明文规定,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定天子常服前后吸肩各织金盘龙一,而群臣服饰不得用龙纹。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定文官一品衣纹施以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浯?、八品黄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六品、七品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帝王服饰的加工工艺也是十分考究的,皇宫请聘招募一些名技师、名裁以供常年服务外,朝廷还将民间的许多缝纫、剪裁、服饰设计高手和制作的能工巧匠,搜罗选送入宫,不断充实为帝王服务的服饰制作队伍。
??
??帝王服饰的另一重要文化内涵,是"礼"。在帝王服饰、贵族士绅服饰、品官服饰和庶民服饰中,均有"礼"渗透的印迹。这些印迹可以从服饰的不同形制、选料、着色、加工、穿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在古代一切重大礼仪活动(如祭礼、出巡、庆典、册封、即位、狩猎、亲征、宴仪)中,上自帝王下至百官群臣,所用服饰都是以帝王服饰为主导,在何种场合服用什么服饰,只有在帝王服饰确定的前提下,才能相应产生和推出贵族、品官等人相随的服饰。如在祭天地、五帝时,帝王服大袭冕;在享先王时则服衮冕;享先公飨射时则服莺冕;祀四望山川时则服毳冕;祭社稷时和五祀时则服?冕;祭群小时则服玄冕。这都是指帝王所服的礼服,至于群臣的服饰,视不同的场合而有相应变化。再如明代帝王在视朝、降诏、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等场合,服皮弁服,而进表者和百官群臣则必须相应穿朝服、公服等。2.王后冠饰变化与王朝开基举措。
??如前所述,凤的形象,源于鸟图腾的崇拜。古人认为凤凰是有雌雄的,雄日凤,雌曰凰;龙也有雌雄之别。以龙凤来象征男女两性,这是唐代以后逐渐形成的观念。不过,作为头饰,凤却为古代女性所独有。据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述,秦王朝的先祖,崇拜鸟图腾。因此,秦始皇进军六国时,不建龙旗,而如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所说,是"建翠风之旗"。马缟《中华古今注》中也称,宫中娱妃插凤钗,始自秦始皇时代。代秦而起的汉王朝,其开国之君汉高祖刘邦,以崇尚龙图腾为己任,创造了他本人为赤龙与母亲交配而生,故为真龙天子而登帝位的神话故事,进而确定了龙凤的主次格局。结果,秦代的凤钗,到汉代便发展成为以凤凰形象为主的冠饰,为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祭祀时戴用。宋代的后妃冠2432九军(?为羽毛五色的难)四风之情,以示其王后如王后的服饰,因时代异,而各有特色与变化:先秦时代:王后服饰,远不及汉唐以后繁复多样据《周礼天官》记载:?衣为黑色,刻缯为翟形(翟,即长尾雉),并施以彩绘。揄狄为青色,衣服上刻幽霍形为饰。阙狄为赤色,但衣饰翠形不加彩绘。
??
??鞠衣为黄绿色,展衣为白色,缘衣为黑色,均不施以图案。在使用上,以棒衣为贵,宫是王后的祭服,在陪从帝王祭祀先王之时服用。揄狄次之,也是王后的祭服,作为陪帝王祭先公时穿用。再次为阙狄,为陪帝王祭群小时,王后的祭服。鞠衣为王后的告桑之服,古时帝后对蚕桑农事十分重视,每年季春时,特设祭桑之日,由王后主持祭祀之礼,向祖先神灵祷告桑事,以求保佑桑蚕事丰顺亩。此亦为开国之君每每确立的重要政务(宣示农为本业,谕民男耕女织之教化)举措。展衣为朝见帝王,接见宾客时穿服,?衣则为御于王或燕居之服。
??
??秦汉时期王后的服饰更趋制度化,以示贵贱有别、尊卑有序。据《后汉书•舆服志》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祭蚕桑之神礼)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条。
??
  皇后谒庙之服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服装基本一致,只在头饰上有所不同。在头饰方面,《后汉书•舆服志》称,太皇太后、皇太后,剪?、簪珥。珥,耳?垂珠也。簪以?瑁璀为?,长一尺,端为毕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有等级焉。皇太后谒庙时所佩戴的头饰为:"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天鹿、辟邪、南山半大特六兽。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绕,以翡翠为华云。"隋唐时期王后的礼服服饰,较前代有所变化。据杜佑的《通典》记载:隋制皇后有?衣、鞠衣、青衣、朱衣四等。
??
  ①到了唐代,《新唐书•车服志》称,皇后的服饰仅有?衣、鞠衣、细钗?衣三种。它们制式各异,功用不同。其中,?衣为皇后受册封、助祭、朝会时服用。制式为"深青织成为之,画?,赤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朱罗彀、?、?,蔽膝随裳色,以?领为缘,用翟为章,三等。青衣,革带、大带随衣色,裨、纽约、佩、绶如天子,青袜,局加金饰"。鞠衣为皇后"亲蚕之服",即举行祭蚕神时服用的。制式为"黄罗为之,不画,蔽膝、大带、革带、局随衣色,余同?衣"。细钗?衣则是皇后燕见宾客时所穿服的,其制式为"十二钿,服用杂色而不画,加双佩小绶,去舄加履"。①两宋时期是封建统治者主张复古、崇尚理学的时代。此时,包括帝后在内的服饰,更加礼序鲜明,制式严格。据《宋史•舆服志》载:后妃之服,一日?衣,二日朱衣,三日礼衣,四日鞠衣。

??其中,?衣为皇后在受册封、朝谒景灵宫、朝会等大礼节时穿用。其制式为深青色,所饰纹饰为织绣翟纹;翟纹按对应列为双排,共十二对。内衬亦为传统的素纱中单,并绣上黼文、朱色缘其袖口。配上与裳色相同颜色的蔽膝和随衣色的大带。同时腰间还要系上白玉双佩和各式组绶,足着青袜,乌舄(舄,为缎面鞋,鞋底加本以防泥湿)。?翟是帝之妃子和太后在受册封、朝会等场合时的专用礼服,?翟的颜色与棒衣相同,为青色质,但所饰翟纹则少三等为九行,其余形制大体与?衣相同。
??
  鞠衣为后妃们在从蚕礼时所穿之服,选用黄色,蔽膝、大带、革带及舄同服色,其余装饰同?衣制。朱衣一般用于后妃朝谒圣容或乘辇时穿服,用绯罗制成。同样施以与衣色相同的蔽膝、大带、袜局等套饰。礼衣,是后妃们在宴饮宾客时所用之服,多选用杂色制成,余同鞠衣之制。
??
??此外,在后妃的常服方面,亦有颇多规制。所谓常服,泛指后妃在大礼以外活动时所用的服饰。常服用途很广,形制也较为复杂,质地华贵。据《宋史•舆服志》载,其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明清时期明代,皇后与王妃的冠服,实际上是由唐、宋后妃京日慨良而形成的。它以衣翟的等数区别贵贱。礼服著冠,是宋代遗风,并以其冠饰上的珠翟之数区分等级。
??
??由于明统治者继续尊奉理学,故礼序要求十分严格,服饰冠服等级区分鲜明,故对皇后、王妃的礼服、常服都有明确规定。洪武三年时规定:皇后礼服其冠要用圆匡,帽用蒲翠,冠上分别饰有九龙四凤。大小花十二树;冠两边有两博鬓,计十二花细。礼服用?衣,为深青色,绘有程纹,共五色十二等。内衬为素纱中单黼领,朱罗彀??裾。蔽膝、大带均随衣色,脚穿青色袜局二同时,还对皇后的常服加以规定:其制式为戴双凤翔龙冠,配以金、玉珠宝、翡翠等饰物,身着诸色团衫,并绣有金龙凤纹,着玉带b永乐年间,对皇后的礼服、常服又作了一些改制。规定礼服着翟衣,常服着大袖衫霞帔、长裙和背子等,这些便是此次更改的主要内容。
??
??亲王妃的礼服,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规定为:冠用九?四凤冠。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又更定为九霍冠,大衫、霞帔之类服饰亦为燕居常服。清代,帝后的服饰,分为冠、服两部分,各具特色,形制各异。朝冠,以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冠等级最高,其标志主要体现在冠的饰物上。
??
  据《清史稿•舆服志》载:皇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绒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各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九,猫晴石一,珍珠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晴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凡珍珠三百有二,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湖。冠后护领垂明黄绦二,未缀宝石,青缎为带。①至于太皇太后、皇太后冠服规制则与皇后同。同服冠,在冠制等级上较朝冠为低二皇后、太后、皇贵妃的吉服冠同用薰貂为之,上缀朱纬,顶用东珠。
??
??式。清代,皇后的服饰,主要有袍、褂、裙、领约、彩悦等不同制朝袍,皇后朝袍分为三式,均为明黄颜色:一式,披领及袖背石青,片金缘,冬加貂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绣有金龙纹丸条,间以五色云,中有续积。下幅八宝平水。披领行龙二条,袖端正龙各一条,袖相接处行龙各二条。二式,披领及袖皆用石青,夏用片金缘,冬用片云加海龙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前后各绣正龙一条、两肩设行龙各→条,腰帷有行龙四条;中有襞积,下幅行龙八条。三式,领袖片金加海龙缘,夏片金缘,中无襞积,裾后开。其余同一式。
??
  龙袍,只有皇后、太后、殡妃才可穿龙袍,亦分为三式,皆为明黄色,领袖皆石青。其→式为绣纹金龙九条,间以五色云,福寿文采惟宜。下幅八宝立水,领前后设正龙各→条,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条。袖如朝袍,据左右开。二式,绣纹为五爪金龙八团,前肩前后正龙各有一条,襟行龙有四,下幅八宝立水。三式,下幅不施章采,其余与二式相同。朝褂,皇后、皇妃的朝褂有三种制式,之间小有差别。以一式为例,为石青色、片金缘,前后均有绣的立龙各二条,下通续积四层相间,上为正龙各四条,下为万福万寿纹。二、三式在一式基础上有变化。
??
??龙褂,只有皇太后、皇后、贵妃、妃嫔才能穿服。其纹饰等级,除嫔之龙褂次之一等为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襟夔龙四条外,贵妃以上的龙褂制式纹样相同,分为二式。一式,为石青色,绣五爪金龙八团,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襟行龙有四,下幅八宝立水,袖端行龙各二;三式,除下幅及袖端不施章采外,余同一式。朝裙,穿在朝褂之内。据《清会典》规定,皇太后、皇后的朝裙有冬夏二式,冬式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用石青行龙妆缎,均用正幅,有疑积。夏式则以纱为之。
??
??领约与彩帕,均为礼服的附件,亦有等级的差别,如皇后用缕金领约,最为华贵。
??
  道统纲纪与帝后袍冠威慑效应若就服饰本身而论,款式、色调、质料是它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中国古代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后,为维护道统纲纪、显示权力,就必然对自身起包装作用的各种袍冠服饰的款式、色调、质料的设计下功夫,以期达到使臣民能见服而识位、辨饰而惧威的效应。

??首先,历代统治者为维护道统纲纪,在帝后袍冠服饰色调的选取上,颇为讲究,且使它赋有政治含义,从而能使人见服色而辨尊威,得收威慑之效。马克思指出产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国古代,将色调分为尊卑贵贱等级,这是历代帝王们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出发,附会帝王权自天授的说法而产生出来的。古代,将青、赤、白、黑、黄五色称为正色,由两种、两种以上正色调和成的颜、色,被你为间色。《淮南子•原道训》中便载:"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度与深度,也表示对其变化当时染色技术的提高。但从观念上即只承认这五色为正色,其余不过是《论语•乡党》中,更有"君子不以绀?饰,红--亵服"。绀指深青略带红的色彩,?指深红略带黑的颜色,而红在古代专指粉红、桃红,紫是蓝和赤合成的。
??
??君子尚且不以间色为服色,更何况帝后了。至于古人的一首咏紫牡丹诗中的"夺朱非正色,异种尽称王"之句,被清代一位姓蔡名显的举人引用,而遭致一桩文字狱的冤案故事,更表明以颜色别正朔、赋予它以政治意义的观念,在古人头脑中确属根深蒂固。
??
??而阴阳五行、帝后服饰颜色与王朝兴替、权力的威慑效应之间的关系,早在战国时代的阴阳家那里,就曾有过论述。他们把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变化的理论,直接与王朝兴替、改朝换代挂起钩来。既然皇帝是权自天授,那么帝后服色必应随新王朝的建立而改变,方能上应天统。这一理论被秦代的始皇帝推至顶峰。秦始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深信不疑,并认为夏是木德,殷是金德,周是火德,殷取代夏是金克木,周取代殷商为火克金,而秦取代周王朝,理所当然是水克火了。而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东方为木,色青;南方为火,色赤;西方为金,色白;北方为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据此,秦代便将"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
  到了汉代,汉文帝祭天时,既不服黄色,也不服黑色,而是穿赤色的服饰,究其缘由,则是汉王朝统治者认为,汉应"协于火德"之故。而真正将黄色作为帝后冠服的正色,将二者相联系的,是隋唐以后的帝王。据《唐六典》称,"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当时还不禁民人用黄色。拓黄,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黄色,也就是杏黄色。唐承隋制,《旧唐书•舆服志》中说,后代的天子穿赤黄色的袍衫,而臣民"仍许通着黄",但至唐高宗总章年间时,始"禁士弈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宋代的帝后的黄袍,也是杏黄的(或称柘黄、赤黄)。
??
  《元史•舆服志》载称,元代曾明令"庶人不得服赭黄"。可见赭黄为帝后袍服的专用服色。到明代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时,明政府曾禁臣民服用黄色,并一再申令"即柳黄、明黄、姜黄诸色亦应禁之"。表明明代带后的黄袍袍服也是杏黄色。到清代时,统治者驰开杏黄之禁,而将明黄作帝后专用服色。
??
  其次,在帝后袍服的形制款式的专一、独用上,历代统治者有明确现定,以此表明道统纲纪的重要,进而显现帝后"人格神"的威慑。它们只有帝后才能使用,其余任何人不得服用,否则就有犯上作乱之嫌,遭罹横祸。各代统治者深深知晓,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物化语汇和政治文化标记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他们在夺取政权或继承皇位后,在颁布的各项政令中,其服饰制度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这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和其他史籍中,均有详尽描述。在各朝颁布的服饰制度中,帝王服饰除了在形制、用料、佩饰、颜色等方面与众不同,非常考究外,各种服饰在什么场合使用,也有明文规定,而这些规定又都是以"礼"为出发点的。至于"礼"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领域中的作用、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制度史或断代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或某一断代〉社会的礼制史,或是"礼"的发展、演变史。服饰,作为人类参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一系列社会活动时的特定手段,第一直观物化语言,再配之以相应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舟车文化、仪礼文化等手段时,便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政治文化群体效应。以帝王服饰为例,它是帝王服饰文化特有魅力之所在,更是典章、礼仪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动物化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开国之君,对舆服典章和帝王冠服、仪礼高度重视的原因之所在。

??帝王服饰是"礼"在服饰上的最高形式,无论是冕服系列、井服系列还是冠服系列,也不论是在什么场合、或以何种形式使用与出现,均是以帝王服饰为首的。这种最高形式,除表示其是"天帝之子,万民之主"外,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帝王的各种服饰的外延和文化内涵,造就一种特殊的氛围。例如,在周代,帝王在亲临各种不同场合时,都有相应的礼服;而在行吉礼,祭祀天地、五帝、先玉、社稷、山川万物等活动时,要穿用各种冕服。临朝或赐见时还要备礼乐奏之,祈达由此而产生一种威严、庄重之感。后来,这些繁杂的礼规,有所简化。但某些服饰形式和颜色,却为突出帝王的尊威,而为其专享、独用。如龙,便被统治者认为是帝王的化身,于是,龙的图案渐渐地被统治者所独自占用。隋唐以后,各种黄颜色也始为帝王所独用,所以黄龙袍便成为历代帝王的专用服饰之一,演变成为帝王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才有宋太祖赵匡脱陈桥起兵,黄袍加身,被众将拥立为帝创立北宋赵氏王朝的故事。"黄袍加身"这一历史故事,充分证实和显示了帝王服饰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所起的特殊作用.赵匡胤作为一员普遍战将,在平时的作战厮杀中,即使表现得再怎么出色,也终究不过是一员受人称道的武将,仅此而已。但他被众将加披上黄袍以后,情况发生了质的巨变,彼此的关系再也不是原先的士卒同僚关系,而是转变为君臣的关系了。另外,帝王服饰在诸多重大的政治、文化、军事活动中,在各种文化特定氛围的制造上,还起到了一种点睛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各种礼典、官场上表现得尤为强烈。以唐代为例,在举行各种祭礼时,群臣要穿用朝服(即五品官以上在陪祭、朝飨、拜丧等大事时所用服饰),其中,一品官服衮冕,其形制为九腕,青纩充耳、宝饰甬簪导、青衣缍裳,九章:龙、山、华虫、火、宗彝在衣;藻、粉米、黼、黻在裳,皆绛为绣遍衣。白纱中单,黼领,青?、?、裾。
??
??朱袜、赤岛。二品官服?冕,其形制为八旒,青衣缍裳,七章:华虫、火、宗彝在衣;藻、粉米、黼、黻在裳,朱袜、赤扇。三品官服或冕,其形制为七梳,五章z宗彝、藻、粉米在衣;黼、黻在裳,朱袜,赤舄。四晶宫服缔冕,其形制为六碗,三章:粉米在衣,麟、献在裳,朱袜、赤舄。五品官服玄冕,其形制为五旒,衣、?无章,裳刺黻一章,朱袜赤舄。于此可知,凡是官职相同的品官,均服同类官服。每逢重大典礼活动时,品官的人数呈金字塔形排列(即职位越高,人数越少),但即使是最高晶宫,也是若干人同为一品。然而,帝王的服饰却绝对不与任何一级的品官的服饰相同。这样,在各种重大的典礼场合中,帝王一人的服饰的出现与存在,无疑使其特定的文化氛围大为加强,独领风骚。
??
  其次,帝王服饰文化的威慑效应,通过帝王服饰体现在帝王所蚀有的政治、军事、文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上。帝王是封建国家的最高首领,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而这种权威的形成,既有人们对皇帝尊崇、畏惧的传统内在心理因素,但也有帝王服饰所唤起相引发臣民对帝王肃然起敬的条件反射作用。譬如,皇帝可以凭其特殊的帝服服饰,体现自己作为国君的存在。特别是各朝各代的新皇帝,群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见过"圣上"的尊容、尊颜、尊仪、尊饰,而这种特殊的帝服服饰,作为一种体现政治与权力的文化语汇,告诉人们谁是一国之君,并告知人们,正是这个穿着特殊服饰的帝王,在主宰国家和臣民的命运,在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实施一切政令,如诏令天下、颁布法规、统帅与指挥军队等。无论新登基的皇帝年龄多么幼小,一旦皇服加身,那么,所有的御令,臣民均须立即执行,不得有误和任何违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根据当时作战的实际情况,果断提出要穿戴胡服,以便更有利于实战。虽然遭到一些持传统礼制思想的人的反对,但最终还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地位,成功地推广了胡服,并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
  第三,帝王服饰的威慑效应,还表现在特定服饰的专用性与禁忌性上。帝王服饰在形式上给人一种威慑感,这是与帝王专用、独享的服饰、礼仪分不开的。几千年来,历代最高统治者为突出自己的特殊地位,表现其独特存在,均选择完善的各种独特服饰为自己专用。这样久而久之,形成了帝王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服饰系列,如冕服系列、井服系列和冠服系列。这些以着重表现皇权威慑作用的服饰系列,又采用各种手段,使帝王服饰在基本形制、图案、颜色、饰物上与宦官、贵族、平民百姓的服饰严格区分开来。任何人的服饰都不得与皇帝的服饰相近或相似,倘有违制与仿作,定将招致杀身之祸。而天子服饰与其它各类人等的服饰区别,除前面提及的黄色、龙形图案以及所施纹章之外,在饰物和佩饰礼仪上,皇帝与王公、大臣也有严格的区别。如《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帝王佩黄赤绶,续用四采,即:黄、赤、绀、缥。淳黄圭,民二丈九尺九寸,用五百首编制而成,诸侯王用赤绥,绥的四采为: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用三百首丝制成;公、侯、将军等用紫绶,施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一丈七尺,用一百八十首丝编成;九卿、食二千石臣者,用石青绶,用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一丈七尺,用一百二十首丝编织而成。自此以下各官员,也依官位和品级大小高低,在服饰上以绶采及尺寸长短、用丝多少加以区分。
??由此可知,帝王服饰,就其整个服饰的外在形式而言,大至整个服饰轮廓,小到佩饰的颜色,均与其他王侯百官群臣之服,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第四,这种威慑效应,还体现在帝王服饰与服饰文化本身所具有、所体现的古代国家政权的法定意义上。每个朝代由最高统治者亲自审核、制定的服饰制度,是各个时期特定的"礼制",在服饰文化方面的物化和具体体现。它首先要表现的就是统治者的权威,体现这种特殊皇权威严的制度,早在周代便有记载。
??
  《周礼•春官》称,司服专职掌管帝王的各种服饰。后来,经各代统治者的不断完善,至汉唐时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制度,成为封建国家日常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法规。其次,这种威严在形成帝王服饰礼仪规制、制度以前,它只表现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制度之后,可以更为直观、更为有效地用法律的形式,立体的、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它的权威和效应。
??
  最后,帝王服饰的威慑效应还体现在特定的服饰和服饰文化系列的外延性和持续性上。古代一些著名的帝王登基以后,都要巡视四方。这首先是为了亲掌情况,便于日后的统治。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帝王巡视队伍所制造出来的庄严、声势浩大的政治文化轰动效应,显示了帝王手中所掌握的巨大权力,从而起到威加海内的作用。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各种礼仪文化的外延来加以实现的。如,西汉杰出的政治家张良(字子房),早年时,因秦灭韩后,图谋复国,倾家财求刺客,于博浪沙(今河南郏县东)狸击秦始皇,结果误中副车。但当张良见到秦始皇出巡行进的仪仗队伍,个个锦衣戎装、威武华贵的场面时,却又表现出无限欣羡的心态。这是表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赢政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精明,过人之处,也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服饰威慑效应体现的最好的事例之一。而这种服饰的文化外延性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帝王服饰的形式、尺寸;使用的图案、色彩的搭配;佩饰的运用;加工工艺以及使用的场合等因素构成的。这些服饰文化的外在形式,不仅礼法甚多,层层有序,十分讲究,而且,这些色彩斑斓、博采众华、各具特色的服装、佩饰,也都有各自的政治与文化的涵义。如在颜色的使用上,帝王服饰除了行吉礼所服冕服系列上衣用玄、下裳用缍而外,在日常生活中所穿之服则多用黄色。黄色,是珍奇富贵的象征,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十分醒目。因此,它为历代帝王所使用,且到唐代以后为帝王所专用。宋明以后,黄色衣饰更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这说明,黄色作为帝王服饰文化的主要外延形式之一,确能反映出古代帝王在政治上惟我独尊、惟我独贵、惟我独享,万民之首、夭无二日、国无二君的特殊政治心态以及这一文化所独具、专有的威慑效应。进而,使得中外臣民、使节,一见到包括黄颜色在内的各种帝王服饰文化外延所具有的特殊形式时,便会立刻联想到当今天子与圣上无所不在的权威和震慑力量之所在。再次,是帝王服饰文化的持续性。回顾中国古代服饰史,便可以清楚地看出,任何能够体现帝王威严的典型服饰,不论玉朝怎样的更迭、变革,也不论当权者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是能体现帝王威严的服饰,各朝各代都会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承袭,予以沿用。如帝王的冕服,从传说中的黄、炎二帝到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王朝统治者,上下五于年,均基本上沿用不替。此外,象征帝王威严的服饰,如通天冠,也相沿了千余年。总之,中国古代帝王服饰的威慑效应,是从诸多方面体现出来的,但最终却落在治国和政权之道的"道,,字之上。所有的统治者千方百计、殚精竭虑地例定各种服饰之典章、制度、礼仪,并利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各种手段加以推广实施,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

??帝后冠服与礼仪仪仗古代帝后冠服袍式,本身就是礼的生动物化体现,通过与之相关的礼仪、仪仗,更能显现其特定的政治功能与文化效应。
??
??历代的帝王,本身为万民之主后,一再标榜自己能登帝位,是由于受命于天的缘故。因此,他们一方面强化其礼制和国家典章制度;另一方面,又颁施详尽的帝王服饰、车舆、祭祀、宴乐的礼仪和仪仗规制,企图通过有关的仪卫烘托、形成出特定文化氛围,以便向臣民显示帝后的天威、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政治声势。宋代,是理学兴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帝后服饰礼仪、仪仗在内的礼制更加完备的时代。统治者为加强统治秩序的建立,一方面编制各种神话,制造舆论,千方百计美化自身。如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即位以后,听信谗言,罢免了主战的李纲的相职,冤杀了忠臣岳飞,重用投降派汪伯彦、秦桧等奸臣,使抗金形势逆转直下,在金军追击下不断南逃。据传,有一次赵构在黄河北岸被金兵追逼,只剩下单枪匹马,幸有忠臣之子李马舍身相救,将他背至河边,又驾船过河,才使他免遭厄难。事后,赵构为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遇难有天神相助,编造了"泥马渡康王"的神话。
??
??但事后赵构担心李马会暴露事实真相,使所谓神话被戳穿,于是先将李马药哑,不久又杀害了他。由此可见,帝王为神化自身,所用手段之奸诈、毒辣。
??
  另一方面,强化与实施帝后服饰有关的礼仪、仪制。如果说古代帝王天子们所穿用的各式专用、独享的服饰,是一种礼制的表现形式的话,那么,它仅能说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还不能充分、完全地体现天子和皇权的绝对威严。为此,还须与其他的仪礼、仪仗、仪卫相配合,使之形成一定的声势和威仪。否则,服饰穿得再华丽、典雅或贵重,也仅能表明、显示服用者的富有与气派,即使真是帝后出现在臣民面前,也很难表现出它的威势。但如果有一整套礼仪、仪仗和卫队的烘托,则氛围、效应会截然不同,臣民也才会敬畏有加,从心底里情不自禁地三呼万岁了。古代帝王,当然明白这简单的视觉道理和政治心理效应的奥妙所在,于是他们在讲究帝后服饰之制的同时,更十分注重有关的仪卫之礼。
??
  据《宋史•仪卫志》载:綦天下之贵,一人(即皇帝)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卫。一以明制度,示等威。由此看来,帝后服饰与仪卫的有机结合使用,是体现帝王威严的重要形式。自秦汉以降,直至两宋,在帝王的仪卫中,虽形式多种多样,但最能显现帝王威仪的形式,当属卤簿了。所谓卤簿,系指帝王参加各种祭祀、庆典或出巡时,为他专门设制的仪仗队。这种仪仗队又分为四种规格:一为大驾卤簿,皇帝郊祀大飨时,方可以排出使用,它是仪卫中规格最高的一种.二为法驾卤簿,是帝王在举行方泽、明堂、宗庙、藉田等礼仪活动时所使用的。三为小驾卤簿,它是帝王举行朝陵、封祀、奏谢活动时才使用的。因为黄麾仗,它是帝王御驾亲征、省方还京时使用的。在上述四种仪仗中,若以大驾卤簿为例而论,更可晓其帝王尊威为何物了。
??
  北宋仁宗时,命大臣宋续制定了一套大驾卤簿的仪仗规制。该仪仗共用人20061人之多,由殿中省、兵部等人员共同组成。
??
  《宋史•仪卫志》记载,仁宗即位,仪典多袭前世,宋绶定卤簿。又说,凡大驾,用二万六十一人,大率以太仆寺主车辂,殿中省主舆辇、?扇、御马,金吾主?、?十六骑,引驾细仗、牙门,六军主枪仗;尚书兵部主六引诸队、大角、五牛旗;门下省主宝楼,司天台主钟漏,太常主鼓吹,朝服法物库出旗器、名物、衣冠、?盖,军器库出?、弩、矢,内弓箭库出戎装、杂仗。凡六引导驾、太仆卿、千牛将军、殿中侍御史、司天监少府监僚佐局官、乘黄令、金吾上将军、将军、六统军,皆以京朝官内诸司使、副使以下摄事。①可见,仪仗中,不仅文武官员出动,而且旌旗辇扇,一应俱全。然后,护卫身着最高礼服(即衮冕)的皇帝,祭告天神,真可谓威风凛凛,浩浩荡荡,气势非凡了。对此,宋人孟元老在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曾对宋代皇帝在每年三天节之一的冬至节时,举行祭典时的情景,有过生动记述:一般在冬至正日到来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到位,前三日仪仗的大队人马出动,驾(指皇帝)宿于大庆殿,殿庭广阔,据说可以容纳数万人,所用车舆饰物均被装饰一新,朝中大臣和参加典礼的军士、步卒也都须各着相应品级的法服和军装,按照排定的礼序程式,一一进行,直至身穿祭服(青衮龙服、中单朱舄、纯玉佩),头戴二十旒平天冠(冕冠)的皇帝行完礼,驾回为止。整个礼仪全程,肃穆端庄,且声势大,费用浩繁。其帝王的威势、皇权之神圣、礼服(衮冕〉之庄重,通过礼仪、仪仗活动的全过程,便真真切切地表现出来了。真可谓要惊天地而泣鬼神了,更何况世间的万民臣子活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15: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国庆了大家怎么安排

说说看都打算怎么过,我要和三鹿牛奶,喝一箱的说。






如何优雅的解决你面临的网站推广问题?网站推广网络推广群发软件论坛群发竞价排名又将何去何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23 06: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