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在其他论坛倡读《道德经》 ,引来某些非议,但至今不悔,因为我是受益者。现在我郑重荐读《清静经注》,因我也是一个受益者。处在一个修炼的特殊时期,我停止了打坐练功。干什么?读书。《道德经》依旧每日一遍,另加《常清静经》。查阅记录,读《常清静经》,早已超越万遍了。读《清静经注》,收益尤丰。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一、弄通经义,逐渐悟深。
记得有位前辈告我:“经不是用来读的”,我体会是在强调悟与行。读文言文我没有多少障碍,而要深刻了解其中的奥义,就需靠悟了。自读了白云生的《清静经注》,大有豁然开朗之感,引导着我渐渐的深“悟”下去……
二、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这一点,是修道最基础的功夫,也是最难的。我的一生,粗茶淡饭,足可果腹;陋室存焉,足以安身。无欲无求,心情畅然。诸病全消,其乐融融。
三、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常清静经》最后云:“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暂且撇开“悟者自得”不谈,我却初步悟到“常应常静常清静”的妙处了。作为社会人,繁杂之事在所难免,恰当处理,过后即忘,方能沐浴在静修的境界里……
——个体差异,修炼有别。个人狭见,不能概全。(恕不参与辩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