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231|回复: 2

纸上庙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2 16: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庙会
  庙会,又称古会、山会、庙市、香会等,乡间有“赶庙会”、“逛庙会”、“赶山”、“赶会”的习俗。庙会原为祭祀寺庙神佛而举行的集会,地址一般设在寺庙所在地或附近地方,会间往往还要唱大戏,后来渐渐有商贩加入,形成了祭神、游乐、贸易“三合一”。
  山东各地庙会每年都有几次、几十次,例如,曲阜有正月初二至十六的鼓楼门会,正月十五夫子洞庙会,清明节林门会,腊月大庄花会等等;临清有正月初一大宁寺庙会,二月十九日静宁寺庙会,三月三日小金顶庙会(又称五龙宫庙会),三月三十日歇马厅庙会,五月二十八日城隍庙庙会,九月十五日和腊月十五日碧霞宫庙会,九月九日永寿寺庙会。
  庙会上的贸易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山货。这是指当地的或远道而来的各种土产:木制农具、家具、日用器物,如农具的把柄、犁、木锨、木筢、风箱、桌、椅、板凳等;铁器农具、日用器物,如镢头、锄头、铁铲、瓦刀、木匠工具、门环、门扣、担杖钩子等;各种条编、草编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具;新制成的大车、小车等。所有这些行市、货物的数量、品种都比平常集市多出数倍,买者卖者都有赶山会的传统心理,至有百数里之外亦来卖山货的。
  第二类是饮食与玩具市场。庙会不同于平时集市贸易,带有明显的游乐性质,因此饮食与玩具市场特别发达。
  饮食方面,饭馆、酒馆、茶馆多临时搭布棚、席棚或露天营业。更有许多小贩游串于会场人群中,哪儿有生意,随时停下营业。
  庙会上的饮食市场,又常常带着季节的特色。济南千佛山庙会每年农历三月三、九月九各有一次。九月九的庙会,适值附近山村柿子下树,会上有数不尽的柿子摊,各种各样的柿子任人挑选,因此有“柿子会”的别名。与柿子同时上市的是颜色火红的山楂,卖山楂的人为投合赶会人要吃更要玩的心理,用细麻绳把山楂穿成长长的一串,连成一圈,儿童、青年买得一串挂在项间,特别开心。
  庙会上的玩具市场最为花哨,卖风筝的、卖“鬼脸儿”(假面具)的、卖竹木刀枪的、卖滑石猴的不胜枚举。泥玩具中的“皮老虎”、木玩具中的“哗啦捧”最为流行。卖玩具的方法有摇彩、套圈、打枪种种。
  第三类是各类民间艺人的表演营业。常见的有耍刀枪的、耍戏法的、耍猴戏的、演傀儡戏的、说快书的、说大鼓书的、跑马戏的等。都在广场演出,赶会的人争相围观,每演一个或几个节目,艺人即绕场募钱。只有“拉洋片”的是按座收钱的。“拉洋片”又称“看西洋景”。道具为一大景箱,分上、下两层,皆有画片可轮转调换,上部画片开大景框对外,代为招幌,下部景箱封闭,仅留四只“眼”。顾客坐条凳上,俯首于“眼”上观看,艺人立于箱前,边操纵画片轮转,边以唱词作解说,箱内且悬一套锣鼓,以机线相连,拉动机线即可为艺人的演唱伴奏。
  近年省内传统庙会特别是旅游区内的庙会如泰山庙会、济南千佛山庙会、济南大明湖庙会、青州云门山庙会、临清泰山行宫庙会、曲阜林门会、蓬莱阁庙会、烟台毓璜顶庙会等,除保留传统的贸易、游乐项目之外,纷纷开办书市和新兴的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庙会面目为之一新。(连庆)

  【吹糖人】
  “吹糖人”的艺人,他们能用麦芽饴糖(糖稀)吹出各种人物,色彩虽然是一色驼黄,不若面人那样绚丽,但却另具淳朴的民间艺术特色。他们所吹制的“耗子(老鼠)偷油”、“猴拉稀”、“黄鼠狼拉鸡”、“鹬蚌相争”等一类的动物都能引起儿童们极大兴趣。如“耗子偷油”是塑造一只老鼠,俯身向下,贪婪地望着坛口内的香油,垂涎欲滴;其神情姿态,惟妙惟肖。
  【拉洋片】
  “拉洋片”又叫“西洋景”“拉大画”“拉大片”,是一种民间杂耍。表演者站在凳子上用长棍指点解说,用锣鼓伴奏。看完一张再换一张,表演时,观众坐在木箱前的板凳上透过箱子上的小窗口往里观看,不仅里边的画片看得清清楚楚,对唱词也听得真真切切。
  【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它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戏种,今天,在庙会上你还能一饱眼福。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
  【捏面人】
  “捏面人儿”就是用江米(即糯米)磨成面,再把面和水揉软,调成五颜六色,通过艺人的巧手,捏成各种古装戏曲中的人物角色,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西游记》中的唐僧、孙猴儿、猪八戒、沙和尚,京剧《定军山》里的黄忠,《长坂坡》里的赵云等。各种颜色的软面到了艺人手中,真是随心所欲。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往往是在街头巷尾当众表演,招徕许多大小观众将他包围起来,欣赏他们熟练的技艺。
  【抬 阁】
  【踩高跷】
  【舞 狮】
  庙会由来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辰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会、社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庙会一般设在寺庙里和寺庙附近的空场上,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办。有的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虽然各地举办庙会的时间不同,但基本内容都差不多:庙会期间,农户、商贩带着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土特产和从各处收集来的古玩玉器、花鸟鱼虫,到庙会上进行交易;各路手艺人设摊展卖民间工艺品和特色小吃;民间艺人搭台表演歌舞曲艺……逛庙会的老百姓喜气洋洋地赶来买卖物品,观看表演,品尝小吃,真是热闹非常。
发表于 2008-8-22 16: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泥上庙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16: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3 09: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