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瓶子

[大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各种传统简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人口35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双江、镇康、永德等县,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

    佤族有自已的语言,佤语属南亚语系佤崩龙语支,分为三大方言。过去佤族没有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文字方案。

    受傣族影响信奉小乘佛教,部分地区传入了基督教。

    佤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1954年6月16日成立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55年10月16日成立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64年2月28日成立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1965年3月5日成立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1985年成立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捕到鼠后,先用火把手燎光,除去内脏,洗净,当成肉一样与大米煮成稀饭食用。也有的用火塘把鼠肉烘干,制成鼠肉干巴储存,随吃随取。所猎取的鼠类有竹鼠、松鼠和田鼠。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根据季节的特鱼,更替食用竹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低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椽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泡水酒的制作方法简单,多以小米、高梁或红薯、芭蕉芋切片炒干或碾罐或大竹筒内封存少则7—8天,多则几个月(时间越久越醇)。需饮时,把酒罐揭开对入山泉水,滤去渣后即可饮用。泡水酒含微量酒精、酵母,可以帮助消化,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几十年低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除饮酒之外,佤族更爱喝苦茶。喝苦茶要选用大叶粗茶,放入茶缸或砂罐里在火塘上慢慢熬,直到把茶煮透,并使茶水变稠才开始饮用,称为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农,几乎成了茶膏。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外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有健齿作用。佤族习惯在吃饭时全家围着火塘,主妇把饭盛到木碗里,分给所有的成员,一般按各人饭量一次分完,如有外人在场也可分一份。


   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佤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教,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祀活动。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鸡和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进行剽牛,剽牛仪式由捐牛的主人主持。届时由主人持怅柄铁剽刺进牛的心脏使其致死,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客户祭祖。牛骨归主人,牛头骨被视为富有的标志。祭祖仪式后,全家吃午餐,开始播种旱谷。“崩南尼”是舌烛旧迎新的年节,要选在佤历(候历属)一年最后一月的祭亥日,当夜四更,全寨的头人、青壮年男子,都要集聚到寨王家,并凑钱买猪、鸡各一只宰杀,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饭、一块粑粑等给寨王拜年,祭神灵和祖先。后互赠粑粑,互相祝贺。天亮时祭神树,并开始打猎、捞鱼虾,以求新的一年里交下好运。其他节日如接新水节、取新火、拉木鼓等活动,都要杀鸡、杀猪祭祀。其中拉木又的祭祀规模较大,整个过程要十余天,需一布数家剽牛祭视,全家一起置酒庆贺,拉木鼓前后不得吃姜,还能用芭蕉叶盛饭,还能使用碗筷等。佤族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种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典型食品主要有茶花稀饭,以云南西南部森林特产茶花鸡肉与大米一起煮制而成,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人口63.0378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共建有57个民族乡。

    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红薯、小麦、油菜、烟叶为主。畲族居住的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语言、文字: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

    传统文化  畲族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高皇歌》是著名的史诗,主要叙述本民族起源和迁徙经过。畲族群众特别喜欢唱山歌,“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明珠。在祭祀、求神拜佛、招待客人、节日或平时的生活、劳动中,人们都以歌代言,对答如流。“小说歌”,是畲族叙事民歌的一种形式,多由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而成,也有的根据本民族民间故事编成,例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蓝佃玉》等。“婚礼舞”别开生面,男女双方采用“盘歌”(山歌对唱)方式表白爱情、订下婚约。

    习俗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居住在闽东北沿海一带山区的畲族妇女,有头佩“三把刀”的习俗。“三把刀”实际上是三支外形似刀,两面有锋,长五六寸的金属管。相传这种风俗始于明末,当时外敌入侵中国东南沿海,为防止入侵者的污辱,畲族妇女把三把短剑插在发髻之中,危急时可用以抵抗外敌,保护自己。三把刀的习俗显示了畲族妇女豪放、纯洁的品格。

    婚俗  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在畲族民间,除通常的嫁女之外,还有男嫁女方的婚俗。男嫁女方有两种:入赘到未婚女子家的叫“做女婿”;入赘给寡妇的叫“上门”。无儿子的家庭多行招赘,但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中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两个儿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几年之后,才能确定在夫妻娘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落户。

    婚前有说亲和定亲两个阶段,礼仪讲究颇多。娶亲时,男方派出由新郎的叔伯、善歌的“赤郎”、作为伴郎的“接姑”、厨子和能说会道的“赤郎子”组成迎亲队伍,由媒人带领于婚礼两天前赶到女家,鸣鞭炮叫开门,送上礼品,行“脱鞋礼”(脱掉草鞋,洗脚,穿上新布鞋),双方歌手对歌欢宴,新娘在席间敬酒,并接受宾客与长辈赠送的红包,谓之“讨百家银”。当晚的歌宴要通宵达旦,男方的歌手若唱答不上女方歌手的问题,脸上要被抹锅底灰,引得哄堂大笑。第二天,在女家行“请祖公”礼,即向祖宗牌位报告婚事,请求保佑。尔后,新娘的母亲把嫁妆摆在床上,母女坐在床旁哭得难舍难分,叫做“哭嫁妆”。第三天是正式婚礼,新娘依夫家远近决定上轿启程的时间,原则是天亮前要赶到新郎家。途中新娘不得回头,以保证婚后白头到老。到新郎家大门外,新娘要张伞通过不断接替铺在前面的红布袋,象征着传宗接代。在通往中堂的路上,夫家的亲友要撒生花生,预祝多生贵子。在中堂拜祖宗时,新郎始与新娘见面。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行回门礼。住两夜或四夜再回夫家。直至今日,这一古老的规矩在畲乡仍在沿袭。

    禁忌  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忌食狗肉。

    节庆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乌米饭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着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呜饭”的野果等充饥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为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词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

    此外,畲族也过春节。过春节时除宰鸡杀猪外,还要做糍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运,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古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叙友情。

   服饰  畲族服饰反映在妇女的穿着打扮上。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在气候热的地区,妇女们不分季节都穿短裤,裹绑腿,腰间束彩色条带。头发盘梳在头顶上,成螺状或者盘状,上绕红色绒线。

    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象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儿女后,也把女儿打扮得象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凤凰”。因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位时是不下跪的。

    男子的装束与汉族大同小异。

    日常食俗 畲族的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常统称为“餜”。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籼米也常被用来制作粉干,即将籼米磨成粉,加馊饭揉成团蒸熟,再用粉干机压挤成丝状,再蒸透即可食用。也可晒干长期保存,粉干味素可口,适于怕油腻者食用。籼米加部分鱼米磨成粉可蒸成各种糕。将米粉调成糊状,蒸成水糕。如加入红糖蒸熟称勺糖糕或红糕;加入碱水蒸熟称黄糕;只加盐称白糕,统称水糕,蒸好后可以存放,糖糕表面加上芝麻、花生等,晾硬存放,吃时再蒸软。黄糕可用灰碱水浸泡保存,食用时杂以其他菜肴加汤煮食。粳米主要用来制作年糕,制作时先把粳米粉揉成团蒸熟,放入年糕挤压机加压即成;也可选用一种当地产的特殊灌木烧成灰,用水出碱水,把鱼米放入水中浸涨,去水后倒入甑中蒸透,再放入臼中舂成团,搓成500—1000克长扁形餜;也可用酒炒软仅为旅行和劳动中的食品,冷时不硬,可以随时食用。糯米多用来酿酒,打糍粑。用糯米做糍粑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后置入臼内舂成团,搓成月饼大小的饼子。蘸红糖和芝麻粉趁热吃,香甜细软。民间有“冷粽热麻糍”之说,意为糍粑只有热吃才有味道。除米饭外,番薯仍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番薯除直接煮熟外,大都是先切成丝,洗去淀粉,晒干踏实于仓或桶内,供全年食用;也有先把番薯熟煮,切成条晒成八成干长期存放。煮熟晒干的番薯大都作为干粮,直接食用。民间有的人把生番薯切成片,放入滚水中煮成八成熟,捞出风干或晒干,再用沙炒或油炸,过年过节常吃,并用来招待客人。番薯丝洗出的淀粉经过几次过滤后,晒干,少部分用作干淀粉做菜,大部分用来做粉丝,做法是把干淀粉用水拌成糊,用蒸笼蒸熟,冷却变硬后刨成丝,晒干即成。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

   节日、礼祭食俗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如:三月三吃乌饭,清明节吃清明餜,端午节包粽子等,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畲家有句俗语:“大人生日一臼餜,小孩生日一双蛋。”

    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

    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干菜等零食。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典型食品 畲家独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萨族9社,巴则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凯达格兰族28社,噶玛兰族34社。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规定: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曹族(1998年11月更名为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一说为10个族群,邵族也算一个族群)。这一部分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总人口约40万人,大陆散居有290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反抗斗争尤为激烈,以1930年雾社起义规模最大。1947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八”起义。

    禁忌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日常食俗 高山族以谷类和薯类为主食。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布农人在制做主食时,将锅内小米饭打烂成糊食用,排湾人喜用香蕉叶子卷粘小米,掺花生和兽肉,蒸熟作为节日佳肴,外出狩猎时也可带去。但作为狩猎带去的点小,馅里一般不加盐巴等咸味调料。泰雅人上山打猎时,喜用香蕉做馅裹上糯米,再用香蕉叶子包好,蒸熟后带去。排湾人喜欢将地瓜、木豆、芋头茎等掺合在一块,煮熟后当饭吃。雅美人喜欢将饭或粥与芋头、红薯掺在一起煮熟做为主食。外出劳动或旅行,还常以干芋或煮熟的红薯及类似粽子的糯米制品为干粮。排湾等族狩猎时,不带锅,只带火柴,先将石块垒起,用干柴禾烧热,再在石块底下放芋头、地瓜等,取沙土盖于石块上,熟后食用。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雅美人食用芥菜时先将正在生长中的叶擗下来,用盐揉好,放两三天后才吃,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继续生长。高山族普遍爱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山林里的野生动物很多,如野猪、鹿及猴子等的肉都可入菜。排湾人不吃狗、蛇、猫肉等,吃鱼的方法也很独特,一般都是在捞到鱼后,就地取一块石板烧热,把鱼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盐即可食用。排湾人小孩不许吃鳗鱼,甚至其他鱼的鱼头也不让吃,认为吃了鱼头不吉利。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他们还喜欢将打来的猎物杀好去皮,加盐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腌存,供几个月食用。保存食品常用腌、晒干和烤干等几种方法,以腌制一、两年的猪、鱼肉为上肴。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在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节日、礼仪、祭祀食俗 高山族性格豪放,热情好客。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老牛,置酒摆宴。布农人在年终时,用一种叫“希诺”的植物叶子,包上糯米蒸熟,供本家同宗人享用,以表示庆贺。高山族节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种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不仅可作节日期间的点心,还可作为祭祀的供品。也将糯米做成饭招待客人。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种种,以排湾人的五年祭最为隆重。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婚礼及宴请的场面十分丰盛和壮观,尤其要准备大量的酒,届时参加者都要豪饮,并有不醉不散的习俗。“丰收祭”这天,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每年举办一次。排湾人在欢庆的日子里常用一种木质的、雕刻精美的连杯,两人抱肩共饮,以表示亲密无间,如有客至,必定要杀鸡相待。布农人在宴客时先把鸡腿留下来,待客人离去时带在路上吃,意为吃了鸡大腿,走路更有气力。鲁凯人善以垒石为灶烤芋头,经烘烤的芋头外脆里软,便于携带,也常带给客人路上食用。排湾人婚庆时,将小米磨成粉,加水搅糊,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置于沸水锅中烧,熟后捞出食用。

    典型食品 高山族,十个族群中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食品,其中典型食品有:腌肉,高山族泰雅人、阿美人储存肉类的方法,其中泰雅人腌猴肉和阿美人腌鹿肉和野猪肉别具一格;咂酒,高山族排湾人、布农人土法酿制的一种米酒。

    高山族各族群介绍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了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赛夏人等十多个族群。

    布农人

    布农人(布农是高山语“人”的意思)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3万多,居住于60个村落。原始居住地在玉山以北、中央山脉以西的高峻山地,后向台东、高雄方向迁徙。现主要居住在南投县的仁爱、信义乡、高雄县三民、桃源、茂林乡、台东县的海端、延平乡、关山镇、花莲县的万荣、卓溪乡、玉里镇等。总族群下分3个小群:北布农人分布于中央山脉西麓;中布农人分布于高雄县境内;南布农人散居于台东花莲一带。织布、编篮、制革、制陶技术比较发达。社会生活是父系氏族制,婚后妻从夫、子从父,女子在家中有一定地位。

    鲁凯人

    鲁凯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6300多,居住于20个村落,分布在阿里山、新高山以南,大武山以北的山地,包括高屏溪上游的浊水溪、隘寮溪和中央山脉的东侧大南溪流域,属屏东县三地、雾台,高雄县茂林,台东县卑南等乡,其中以雾台乡最为集中。鲁凯人生活习惯与排湾人相同,他们住石板房,以陶壶、料珠、雕刻、纹身闻名。社会生活方面已有阶级出现。每代成员中只允许一对配偶存在,权力由长男继承,死后采用侧身葬、直肢葬。语言、文化受布农人影响较大。

    排湾人

    排湾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约5.5万多,居住于160个村落。原多生活于山麓一带,后移住山地。其分布区域,北起大武山,南达恒春,西起隘寮、坊寮一线,东至大麻里以南的三角地区,分别散居于屏东县的三地、玛家、泰武、来义、春日、狮子、牡丹和台东县的金峰、达仁、大麻里、大武等乡。排湾人分为排湾和塔罗塔罗两个亚族,前者居于该族分布区的中央部分,有浓厚的民族特性,以中央山脉为界,又分为东本两个小族;后者居于东海岸一带,也分为东海岸和巴里拉利奥两个小族。该族群有平民、贵族等阶级之分。子女中居长者继承权力。手工艺较发达。

    卑南人

    卑南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约7000多,分居于8个村落。传说该族发源于台东附近的巴纳图,曾为台东平原主人。主要分布于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之海岸地区,居住地是台东县的卑南、金峰、达仁等乡。过去曾与鲁凯、排湾列为一族,1954年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族群。族权是由长女继承,家庭生活偏重于母方。

    邵族人

    邵族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居住于南投县境内的日月潭一带。有人认为它是曹人的一部分,有人又把它划为布农人的成员,还有人把它划为平埔人的一系,但其语言、风俗、习惯独具特点,因而把它看成独立的族群。

    泰雅人

    泰雅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6.4万多,占高山族全部人口的23.5%,是高山族中第二个大族群。居住于120个村落。原先居住在台湾西部平原,后因环境压力,逐步移居山区,主要分布于台湾北半部,如台北县的乌来乡,桃园县的复兴乡,新竹县的尖石乡、五锋乡、苗栗县的泰安乡,台中县的和平乡、南投县的仁爱乡、信义乡、花莲县的秀林乡,宜兰县大同乡、南澳乡等。该族群下分泰雅和赛德克两个亚族群。泰雅亚族又分西住堡群、大(山+科)(山+坎)群、大湖群、西开利克群;赛德克亚族也分东、西两个群落。该族群有鲸面、纹身的风俗。男善狩猎、女善纺织,行从夫居。

    雅美人

    雅美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2500人,居住在6个村落。分布于台东县兰屿岛滨海地带,是高山族中唯一的渔猎民族。语言几乎与菲律宾北部的巴丹居民一致。农业以种植水芋为主,工艺以制陶、造船、制银较为著名。社会生活以核心家庭为主。该族群爱好和平,没有猎头等习惯。

    曹族人(1998年11月更名为邹族)

    曹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人口3000多人,居住于12个村落。原分布于桃园大溪至大安溪一带,定居在新竹县五峰乡、苗栗县南庄、狮潭乡等地。该族群下分北赛夏和南赛夏两个小族群,族群内部,行从父居、妻随夫行,常数代同居,同代中不一对配偶为限。每两年举行一次人矮人祭。

    阿美人

    阿美人(阿美是“北方”的意思,是阿美南部的人对北部人的称呼)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在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约有12万人。原分布于台湾东部纵谷平原南北两端的秀姑峦溪口和恒春附近,后来移居东部纵谷及海岸线一带的花莲县东部和台东县的东北部,包括台东县11个乡镇和花莲县12个乡镇。依据语言、习俗和地域差异,大体分为北、中、南部阿美和海岸阿美四部分。

    赛夏人

    赛夏人是高山族的族群之一。在高山族中人口最少,约有1075人。他们的祖先是从大霸尖山下移到大湖、苗栗一带平地,然后又逐渐迁徙到泰雅人居地西南边的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山区,分属于新竹县的五峰乡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这个民族的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创办了炼铁、农机、采矿等,其中澜沧铅矿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业。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有春节、火把节和新米节等。

    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忌讳  正月初一这一天,任何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男女客人,即使是夫妇,借宿时也不能同住一室;不许打骂狗,禁止杀狗,忌食狗肉。

    日常食俗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当地生产的大米和包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在制作包谷饭时,先用难舂成碎块,簸去糠皮,后用清水浸泡一夜,淋干后舂细,揉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用竹甑蒸熟成糕状,即可食用。食时可用筷子,或用刀切成块,有时还加上糖或蜂蜜,细糯香甜可口。拉祜族的日常菜有最喜欢的是将菜、肉及应加的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烤肉别具风味,大都猎获的野兽肉,或直接用火烤,或用苍蕉叶将肉包住埋入火中,烧熟而食。烤肉香脆可口,佐以麻辣佐料后还能开胃。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射中者,支前腿奖给发现猎物的人,剩卜的肉,人均一份。猎获物的下水和杂碎,就地燃火,放入竹筒内煮熟分食。在开膛剖肚时,中年人喜欢用手捧喝热气腾腾的“护心血”,据说猎物的护心血有补血消除劳损的妙用。拉祜族不仅会腌菜、腌肉、磨豆腐,还会酿酒。在民间,男女均喈饮酒,并有在酒和肉上不分彼此的习惯。平时喜饮烤茶,烤茶是将大茶入罐烤至焦黄,待香味飘出后对入水稍煮即饮。

    节庆、礼仪食俗 拉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从秋季开始,拉祜族的男人就开始上山狩猎,准备野味,进入腊月便杀鸡烤肉,除夕晚上舂粑粑,大的粑粑象征太阳和月亮,小的粑粑象征星星和五谷丰登,在农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让它们和主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村寨里宰姓牲,户主都要给各户分一节大肠和几勺鲜血,民间有不见牲血不吃肉之说。初一凌晨,全寨的年轻人都要背葫芦或抬竹筒,到山泉去抢新水,然后便开始正式过年,喝酒唱歌。一般过年都由初一到初五;初九到十一为小年。据说过小年是专为那些在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赶回家乡的亲人预备的,因而小年的活动内容基本与大年相同。大年初一不准外族进寨,进寨住在家里的客人也不准走。有的拉祜族过年、节时,要杀猪宰羊或全寨合在一起杀牛、置酒、打粑粑。在过尝新节时,男女分别在稻田和包谷地里选一些颗粒饱满、成熟较早的稻穗和包谷做新米饭, 并以鲜菜瓜果、杀猪煮酒,邀舅舅、叔伯和亲友共同聚餐。若有客至,都要敬酒献茶。献茶时,一般第一碗主人喝,第二碗敬客人,以表示真诚,茶水中无毒,让客人放心。拉祜族青年男女婚恋和社交比较自由。婚嫁的当天,男女双方都要杀猪,男方要把猪头送到女方家,然后破成丙两半,一半仍要带回;女方家的猪头也是如此,以表示骨肉至亲、“新婚和合”。在重要的节日和社交场合,也有送猪头的习惯。

   祭祀食俗 拉祜族过去信仰原始宗教和大乘佛教,每逢节日或过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指挥的“三鸣炮”仪式献祭品鱼后把祭吕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得到“福分”。在镇沅、新平一带的拉祜族苦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要过年节,要由家里主事人提着鸡到自家田里用石头搭一石台,上面铺上松毛(即松树叶),插上麻栎树的叶子,再架一个小梯子,然后杀鸡,以鸡血淋石台的四周,念完祈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祭词后,摘一些成熟的俗穗,连鸡带回,作为当天过节的食品。晚上还要杀鸡,将3只鸡的翅膀、酒、新谷及香等祭祀谷神。

    典型食品  松鼠干巴、干糁、香草烤牛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现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部在独山、荔波、都匀、榕江等县和广西北部地区的融安、南丹、环江等地。人口34.5993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水族有自已的语言,水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过去曾有一种叫“水书”的古老文字,其中象形文字多,仿汉字甲骨文、金文多,通用的单字只有一百多个,仅限于宗教活动中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水族的民间文学多以口头文学流传于世。信仰多神,相信万物有灵,少数信天主教。

    最有名的舞蹈是铜鼓舞,民间艺术有剪纸、石雕、编织、银饰加工等。“水家布”(九阡青布)织染精细,独特的“豆浆印染”工艺(又称豆浆画)已700多年历史。

    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

    水族地区是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棉花,水果品种很多。水族主要从事农业;水族地区盛产的辣椒远销东南亚各国。“九阡酒”则是水族人民的传统佳酿。目前水族地区有了采煤、电力、电机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1957年1月2日建立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

    忌讳  忌在家里随地吐痰、吹口哨、跨火塘;不能在长者面前翘腿;忌杀白鸡和待客;产妇家三日内忌外人进入。
   日常食俗 水族地区盛产水稻,日常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小麦和杂粮。一日三都以酸菜汤、辣椒水加萝卜,南瓜和葱蒜为菜肴,有时也要磨些豆腐。水族喜欢糯米饭、糯米糍粑、汤粑、粽子和用糯米做成的各种油炸食品,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水族人民爱吃鱼,除浦鱼外,历史上还有养鱼的习惯。常吃的有鲤鱼、鲋鱼、鲭鱼、鳜鱼等。水族也有吃火锅的习惯,其时将火锅置于铁火架或泥炉上,先把肉类、豆腐、葱、姜、蒜、盐等佐料放入锅内煮沸,食用时随吃随加入新鲜蔬菜,另外备有辣椒和佐料碟供就餐者选用。

    节庆、礼仪食俗 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族有本民族的历法,以农历九月为岁首,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水历十二月至新年二月),每逢“亥日”,各村寨轮流“过子去作客吃酒。为了不影响生产,节约财物,端节已改在三秋农忙之后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举行,以庆贺丰收。按传统习惯,过端节之前一个晚上,只能吃素。民间传说:远祖在为自己四个儿子祝贺丰收时,由于过分的兴奋,不小心在上楼取肉时失足跌死。为悼念死去的老人,后辈们决心在老人安葬之前不吃荤,而老人去世时的日子,正是端节的前一天。所以水族有在端节前一天,或老人去世下葬之前不吃荤的习惯。端节的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必备丰盛的酒菜,举办盛宴,不仅要有牛、猪等肉菜,还要有鱼虾、豆腐、瓜果、糯米饭,其中最珍贵的佳肴是“鱼包韭菜”,制作工序复杂、精细,味道鲜美可口。韭菜在水族民间之所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说是因为韭菜用九的谐音纪念古代一位老人,他用9种不同蔬菜和鱼配制了一种增强体质的佳肴。在欢庆节日时酒是必不可少的。制酒的工作多由妇女来承担,水族自家酿酒有大米酒、糯米酒、杂粮酒和甜酒之分。其中以三都九阡地区的糯米酒最为驰名,这种酒色泽棕黄,香味馥郁,清甜甘爽。1957年曾上过国宴。水族无论在节庆或平常待客都很讲礼仪。来客人一般都杀鸡宰鸭,如果是贵宾到来,还要杀猪上鱼,因猪头和鸡头象征尊贵,在就餐时,鸡头要先敬给客人;猪头是为客人饯行的菜;若是女客,客人离开时要将事先留下的鸡鸭翅膀、腿和糯米糍粑、粽子让客人带走,民间称扎包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甘肃的兰州、定西地区和新疆、宁夏也有分布。人口37.3872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汉语借词很多,也有少量突厥语借词。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东乡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也占重要地位,东乡“三宝”桃杏、瓜果、大红枣享誉全国。

    1950年9月25日成立东乡族自治县。1981年9月30日成立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忌讳  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递烟敬酒。

    日常食俗 东乡族日食三餐,每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在炕洞烫灰里烧焐的洋芋最佳,食用时剥去表皮又沙又甜。每年入冬以后,东乡族的家庭主妇,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洋芋焐在炕洞的烫灰里。焐熟之后,全家围着炕桌吃洋芋,以此为早点。也可以将洋芋切作小块,洗净,入锅煮,快熟时加青稞面,并把洋芋块捣碎,放酸菜、油蒜泥,作为早点。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锅塌”即把青稞面发酵后做成块状贴在锅上蒸或烙熟;“琼锅馍”是把揉好的面团装琼锅里,加盖盖紧,使面团在加热过程中不外溢,琼锅外的炕灰不入内,于当天下午将装入面团的琼锅埋入炕内热灰中,至第二天清晨便已焐熟。有的人家还把青稞做成炒面,吃时加胡麻做成的稠汤当做早点。在夏天,很多东乡族喜将快熟的青麦穗煮熟,搓干净,再用石磨磨成长“索索”,然后再拌上油辣子、蒜泥和各种炒菜合食。青稞、豆子混杂种在一起叫“和田”,磨成的面粉称为“和田面”,用酸浆水与和田面和匀,做成面疙瘩,是最普通的晚餐。还有用玉米面、小麦面、豆面等做成的散饭、搅团、米面窝窝、荞麦煎饼及羊肉泡馍、芽尝等,散饭是用面粉搅成的糊糊,放点切成方块的洋芋和酸浆水;搅团比散饭要稠且不放洋芋,用筷子可切成团状再拌上油炝的葱花酸浆水汤、辣椒、蒜泥和韭菜、胡萝卜、咸菜,可口清爽;米面窝窝是把小米面用滚烫的开水搅拌成面团状,装在琼锅里,在炕洞里焐热,带甜味,有时窝窝里还放上甜枣,就更可口了,芽尝是用发芽小麦加水磨成浆,烫成糊状,夹在两层薄饼中间,贴在锅里烙熟,是一种甜食。还有一种罗婆粥,是用牛、羊头、蹄煮汤,再加上各种粮食做成的。总之,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为制作各种食品的方便,东乡族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即把羊心、肝、肺切碎盛入碗内,调以姜米、花椒粉、味精及葱花,放在笼屉上蒸,半小时后即可食用。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制作时将熟羊肉切成核桃大小的肉块,浸入煮开的羊肉汤里,加少量的蒜苗、葱花、香菜、味精,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东乡族人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围着炕桌盘膝而坐。媳妇在厨房内吃饭。东乡族在进餐时,很讲究礼仪,每一餐饭必须在长辈动筷后,全家才能进餐。长辈不能按时归家就餐,全家必须等待。

    节庆、礼仪食俗 每当节庆,都要摆“古隆伊杰”筵,意为“吃面食”。主要面食品有油香、麻贴(一种笼屉里蒸的油花小馒头)、酥馓(油炸的大麻花)、馓子等。其中大部分都属油炸面食。东乡族善于制作油炸食品,所做的油炸食品不仅在节日宴请客人时必备,而且还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在开斋节或平时请阿訇诵经也要制作油炸食品;妇女坐月子,娘家人去看望除要带一种名为仲布拉的面食外,也要带一些油炸食品。

    在东乡族男人中间,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栈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就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伙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吃平伙不但注重吃肉,还注重“论”,东家服侍到底,参加吃平伙的人边吃边山南海北地聊天。东乡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再端上油饼、油香及用面拉或切成的面条,面条盛入碗内要讲究摆得有条理,宽细匀称。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一般要将鸡分成13块,有鸡尖(鸡尾)、两胯子、两大腿、两块勺勺肉、三块叉子骨、两块鸡翅膀和鸡头。先由长辈吃大块,小辈吃小块,其中以鸡尖为贵,一般都是将鸡尖送给客人,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典型食品主要有:罗婆粥,东乡族传统风味食品;仲布拉,东乡族传统面食,类似大馒头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人口27.800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意为依据物体形态画出来的痕迹。流传于海内外两万余卷东巴经的内容,涉及到纳西族人民各方面的知识,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纳西族的族源属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明末清初,丽江地区产生了地主经济,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不过,云南永宁和四川盐源境内部分纳西族地区,直到解放前夕,仍基本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并保持着对偶婚和母系家庭残余。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甘蔗、马铃薯等。畜牧业,、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林特产品。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火把节、“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

    1961年4月10日建立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日常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水焖粑粑即将玉米或青稞面和好作成粑粑,入锅贴至色共定型,取出,锅内放入水少许,将粑粑覆盖水上,贴过的面朝上,盖上锅盖,烧至水蒸发完即熟。伴以炒洋芋或白菜汤,也有的以茶(或酥油茶)、奶碴、糌粑代饭,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如:虫草、菌子、贝母、百合搭配鸡、鸭,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宁浪和盐源一带的纳西族,晨起之后,当喇嘛的念经,主妇烧饭,老年男子打酥油茶,各有不同的分工。纳西族手工业比较发达,日常饮餐用具大都是本民族手工制作,其中以铜器制作源远流长,如:铜锅、铜盆、铜瓢、铜勺及酒盘、壶、杯等,此外镶银木碗 木筷和陶器的制作和使用也很普遍。
    节日、礼祭食俗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晚辈给长辈拜年时,要送一圈猪膘肉、两筒茶、一瓶酒、一盒糖,长辈则以酒、茶招待客人。至初五,全村寨男女老幼带活鸡、活鸭、猪膘肉和炯酒到温泉洗浴和野炊。除年节外,纳西族还有许多祭祀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砌灶安锅,祭时用全牲大祭,在场者均要洗手执香肃立。祭毕,用猪血灌肠、猪头、内脏烧汤,熟后按户分食。大祭后三天,还要进行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祭。还有“祭三朵(本族保护神)”,纳西族认为三朵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祭三朵还要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酒一瓶,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一般要做12个菜(冷荤、小碗、大碗各四个称为三叠水)。菜肴之中要有凉藕(表示聪明伶俐)、粉丝(表示长命百岁)、百合(表示百年合好)、丸子(表示团圆吉利),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纳西族的节日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汉意猪血米灌肠)、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5: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总人口为11. 9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景颇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长子婚后另立门户,幼子却留在家中赡养父母,财产也主要由幼子继承。

    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云南省德宏景颇族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也是景颇族人民祝颂吉祥幸福、欢度丰收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目瑙”(亦称“目脑”)是景颇语的音译,意即“大伙跳舞”,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每逢“目瑙纵歌”节,方圆数百里山乡的男女老少就汇聚一起,伴着锣鼓,上万人像孔雀、像彩蝶一样起舞,狂欢数日,男子每人都身挎筒帕,腰佩精美的长刀,人人显得勇猛刚强。女子头戴头帕,下穿花色艳丽的筒裙,腿上带裹脚,上衣前后及肩上都钉有许多银片,银光闪闪。老年人身背织有民族图案的筒帕,扛着盛有水酒的竹筒。仪式往往从清晨到夜晚,甚至通宵狂欢,是景颇族历史文化艺术的集中展演,人称为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狂欢节”、“天堂之舞”、“万人歌舞”。

    日常食俗 景颇族闲时一日两餐,忙时一日三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水芹又名野芹,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沟边低凹潮湿地带或水田中,宜在夏秋季择其鲜嫩部分进食,味辛香。制作菜肴多用一锅煮后蘸吃。以“酸(火+巴)菜”(火+巴:意烂)最合口味。也有将采集的野菜煮熟后与调料一起放入臼内舂细而食。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很多地区平时进餐仍然沿袭无论男女长幼均把饭菜分份进餐,无需桌椅、餐具,饭菜都用芭蕉叶包好,进食时人手一份。忌把叶包反。无论喝酒喝汤,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随用随去。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是用粮食熟制加酒曲发酵而成,饮时对入水。成年男女更喜烧酒,赶街外出,随身携带酒和竹制酒筒,路遇亲朋好友,敬一杯(用酒筒盖),犹如汉族递烟一样。

   肉类食用方法:一是用明火烤熟,与野菜一起舂成泥而食;一是烤熟后蘸盐巴、辣椒吃。食用牛肉干巴时,埋入火中焐熟,再用刀捶松后撕着吃。

    节日、祭、礼仪食俗 景颇族过去信仰鬼灵,最大的活动是“目瑙纵歌”,即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为期2—3天。每次“目瑙”都要杀牛祭祀,然后牛肉大家分食,并伴以歌舞活动,参加者多时成千上万。此外还要祭“能尚”宸庙,祭“能尚”每年两次。一次在春播,祭品比较隆重,届时要杀牛、猪、鸡等,以庆贺丰收。景颇也过“吃新谷”节,“吃新谷”都选在农历八月的一个龙日,届时把新谷炒干、舂成米,与老米合在一起做饭,以喻老米、新米接续不断。吃新饭时,要把好吃的饭菜和酒洒到地里一部分,献给地鬼,然后全家共餐。

    景颇族男女婚恋比较自由,并有以食传言之习。小伙子如爱上某位姑娘,就用树叶包上象征各种爱慕心情的树根、大蒜、火柴、辣椒送给女方,其中辣椒表示爱慕的炽热心情。如女方表示同意,可将原物送回;如表示可以考虑,则加上奶浆草;如不同意,即在原物上加火炭。

    景颇族坦诚好客,一直保留着“吃白饭”的待客习惯,即在日常交往中,无论走到哪一寨、哪一家,都可留下来吃饭,并可以不付任何报酬。对于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主人都必须招待饭菜。民间普遍认为: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体面的事,有俗语道:“家里有打狗的棍子,没有赶走客人的棍子。”无论婚嫁、过节集会、走亲串戚,都要提一只篮子,内装水酒、熟鸡蛋、糯米饭团,民间称“送礼篮”,主人接过礼篮后,要向随从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后才能自己喝,并清点礼物,众人分食,然后再把篮子还给客人,以表示礼物如数收到。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皮、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6: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东、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人口14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乞普察克语支。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有的地区也通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

    信奉伊斯兰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柯尔克孜族主要经营牧业,兼营农业和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手工业。他们的衣食起居具有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饮食主要为奶制品和牛、羊、马、骆驼等肉类食品,辅以面食。

    柯尔克孜族至今仍喜欢红色,衣帽、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也多用红色装饰。

    日常食俗 一日三餐,除早餐为馕和茶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面食、马、牛、羊肉为主;在农区以粮为主食,但肉类仍占有很大比重。粮食大都用来磨面做馕、面条、奶皮面片及“乌麻什”(用麦面或青稞面做成的稀粥)、“库依马克”(油饼)、“包尔骚”(油餜、“巧巴拉”(馄饨)等。制作面食时常用皮制的擀面布。也用奶和米制成一种叫“西仁古鲁西”(奶油甜米饭)的食品。受其他民族影响,凉面、油塔子、包子和抓饭等也已常见。日常蔬菜不多,品种不少,仅洋芋(土豆)、圆白菜、洋葱较为常见,并且很少与肉类一起成菜。很多肉类以做成手抓羊肉、烤肉(塔西哈拉克)为主。其次大都做成独具特色的灌肺(库衣安吾普阔)、灌肠(贝吉)、油炒肉(库尔达克)、肉汤(骚尔泡)等。奶和奶制品在柯尔克孜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最常见的有马奶、牛奶和奶皮、奶油、酸奶(浓、稀酸奶)、奶饸等。在农村和山区,过去用餐时都使用木制餐具,现在大都被瓷器所替代。平时喜用青稞、麦子或糜子发酵制成的一种名牙尔玛的饮料饮用,柯克孜族好饮茯茶,煮沸后加奶和食盐。

    节庆、礼仪食俗 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把好饭好菜摆好,以示庆祝,并且还要用小麦、青稞等七种以上的粮食做成一种名为“克缺”的食品,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饭食丰盛。柯尔克孜族传统的结婚仪式是在女方家里进行。结婚的前一天,新郎要带着宰好的羊或其他牲畜,由亲戚、伴郎等人陪同,骑马送到女方的家里;婚礼前,女方家也要宰牲畜,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柯尔克孜族好客,凡有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并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后再吃胛骨和羊头肉,尤以羊头肉待客为尊。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在吃其他食品时,摆在桌上的盘里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丰盛。如吃不完,切忌将剩菜剩饭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里,不能剩下残羹剩饭,这一禁忌不仅非穆斯林的客人要切记,就是穆斯林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6: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人口19万多(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主要与吐谷浑、蒙古诸族有渊源关系。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或相近,同东乡语、保安语更为接近。在宗教用语方面,采用藏语借词较多。在生活用语方面,采用汉语借词较多。过去通用汉文,1979年青海省有关部门制定了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试行推广。

    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土族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

    1952年2月17日建立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日常菜肴以肉乳制品为多,当地的手抓羊肉是最好的待客和节日食品。民间有不少以当地土特产为原配料制作的食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食品如;哈力海、沓乎日、尕仁么、烧麦等,哈力海即荨麻卷饼,将采集的荨麻叶晒干、揉碎,配以适量的生姜、花椒、葱花等佐料,同青稞面一起煮成粥,然后用烙好的薄饼卷粥食用,沓乎日是白面薄饼;尕仁布是野生胡萝卜馅包子;烧麦是油炒面包子。日常饮料与当地藏族一样,喜饮茯茶、酥油茶,还特别喜饮用青稞酿成的酩流酒,酩流酒度数较低(约30度左右),清醇绵软,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在酿制时都习惯加一种名为羌活的中药,饮时味稍带涩,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除酩流酒之外,还有互助白酒,如互助头曲、互助特曲、互助大曲、青稞液等多种。土族民族使用的餐、饮具,过去多用铜茶壶、生铁锅、木碗等,今已被铝制品代替,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同。
   节日、礼仪食俗 土族许多节日和饮土族“轮子秋”食,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如:过春节时蒸花卷、馒头,炸油饼、盘馓(类似于馓子)等;端阳节做凉面、凉粉;中秋节做多层大月饼(类似大馒头),制做月饼也和制作花卷一样,各层之间均配以不同的颜色,并且要在最上面的一层作出各种图案。最大的一个月饼,是赏月时供奉的祭品,届时还要买些西瓜、水果之类的果品。十月初一吃饺子,腊月初八最喜用豌豆面做“搅团”(稠粥)吃,腊月二十三晚上做白面小饼,还要在小饼上刻出菱形的图案,并用麦草编一个草马,专门用来祭灶。土族淳朴好客,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敬客时,首先要敬酥油茶,并摆上一个“西买日”(插有酥油花的炒面盒子)端上一盘大块肥肉,同时在肥肉上插一把刀子,然后用系有白羊毛的酒壶为客人斟酒,以表示吉祥如意。有的地方还有客人一到,首先要敬三杯酒,谓之“吉祥如意三杯酒”;送客时也要敬三杯酒,谓之“上马三杯酒”。饮酒时,有边饮边歌之习,以畅饮酣醉为快。如不能喝酒者,要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也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2 18: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