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雪梅和李大伟是人们常说的那种俊男靓女,从他们结为伉俪那天起,几乎所有认识他们的人无不倾慕他们是一对完美结合!为了得到陈雪梅的爱,李大伟从2001年开始,苦苦追了陈雪梅整整7个年头,可没想到,这对小夫妻却在结婚半年后,因为陈雪梅意外地撞破了李大伟的隐情,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李大伟。导致他们离异的原因竟然是,李大伟是一个同性恋者。
邂逅 一个陌生男人的来电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昆明西山区的一处高楼林立、绿树成阴的小区门口见到了陈雪梅。29岁的她体型娇小,面容清秀,皮肤白皙。只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婚变,显得很憔悴。
陈雪梅夫妇那套爱的小屋坐落在小区内的10楼。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房屋的墙壁被涂成了奶白色,门的对面是一整块巨大的幕墙玻璃,房间的陈设虽然简洁,却显出挡不住的温馨和主人高雅的格调。
“这套房子是我和他(李大伟)一起来购买的婚房,之后我们一起设计房内的装修方案。房子还没有装修好,我们就结婚了。婚后的一天中午,我到他单位找他,无意中发现他竟然是一个同性恋者。我断然冲破一切阻力与他离婚了。这套原本应该属于我们俩的爱巢,在装修好后,他一刻也没有进来停留过……”说起这套小屋,陈雪梅显得异常伤感。
李大伟今年30岁,是一个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的帅小伙。他的家乡在大理,由于小时候家境贫寒,刚读完初中的他就到昆明餐饮行业打工,凭着他的聪慧,李大伟在其所呆过的大滇园、小天鹅、汇缘楼等许多知名酒楼工作期间,任餐饮部经理等职务,月薪从来都在三四千元左右。
陈雪梅的父亲早年从军,在部队担任军医,退伍后到地方医院工作。之后退职在家乡的小镇上开诊所,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对李大伟来说要宽裕很多。陈雪梅在省城念完中专后留在一家经济效益很好的大公司做职员,月薪在两千元左右。
“我和李大伟的认识十分偶然。”陈雪梅说,2001年夏季的一天,有人用手机打她的传呼,她去复传呼时,发现自己并不认识接电话的男子,而这位男子正是李大伟。双方确认打错了电话后,很快就挂了电话。
电话中的邂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发生的事,更何况陈雪梅当时已有了热恋的男友,她根本无暇注意到和自己通过电话的这个陌生男人。与此相反,李大伟却在此后一直以“你的普通话讲得很好”、“你的声音很有磁性”等种种借口,经常打电话给陈雪梅“套近乎”。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异性赞美自己。”陈雪梅说,一开始,她面对李大伟的频频致电确实存有几分戒心,可长此以往,李大伟总是在电话中夸她,言语中透露出较高的素质,渐渐地她也对李大伟有了好感。
终于有一天,陈雪梅接受了李大伟的邀请来到昆都一处叫“饮相恋”的酒吧见面,由于酒吧里人声鼎沸,不利于谈话,他们就向老板要了些便签以写字条的方式进行交流。
这次见面,李大伟留给陈雪梅的印象并不好,“他的身高有1.75米左右,人也长得比较周正,但皮肤偏黑,还穿了一件海蓝色的紧身T恤衫,佩戴女式项链、说话的语调很‘奶气’,走起路还扭屁股,那模样很怪蛋。”
由于陈雪梅看出李大伟的眼神中多了些许友情之外的成分,她当时就告诉李大伟:“我的男朋友叫张涛,在师大读书,我们的感情很好……”令陈雪梅意外的是,李大伟在纸条上写下了“祝你们幸福美满!”的文字。李大伟的宽怀和大度,第一次赢得了陈雪梅的好感。
约会 “他们都是‘同志’”
2003年的一天,陈雪梅再次接受李大伟的邀请,带着妹妹的小孩到一家“肯德基”赴约。由于打她和李大伟有了第一次见面后,对方总是时不时通过手机发一些诸如“我想你!”之类的暧昧信息给她,因此,在这一次的见面中,陈雪梅一再地向对方表明自己“快要结婚了”,希望对方也尽快找个意中人结婚。对于陈雪梅的忠告,李大伟显得有些难过。
在这次见面中,李大伟还带来了另外一帮非常俊俏的小伙子,这帮人就坐在离他们不远的桌子旁,为了兼顾陈雪梅和其他年轻人,李大伟只好穿梭在两张桌子上,那帮年轻男子不时被他逗得嘻笑不已。陈雪梅小声问李大伟,那些年轻人是他的什么人?李大伟很诡秘地回答说:“他们都是‘同志’。”
陈雪梅大概品味出“同志”的含义,也就是同性恋的意思。陈雪梅顿时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用带有责备的口吻追问李大伟:“难道你也是‘同志’吗?”李大伟不置可否。陈雪梅大惊失色地规劝对方:“你必须和他们脱离关系,否则,我再也不愿意和你来往了!”
“哪里呀!他们找我的时候,我只是和他们在一起聊聊天。你不高兴,我不和他们来往就是了!”此后的交往中,李大伟便取下了女式项链、脱掉了紧身衣。
失恋 情真意切安慰她
从那次约会不欢而散后,李大伟仍然不时打电话来邀请陈雪梅外出聚会,可由于她对李大伟与那些被叫作“同志”的人有来往,因此,再也没有前去与他约会过。此后近一年多的时间,李大伟仍频频向她发送先前那种暧昧短信。后来,李大伟甚至在电话中向陈雪梅道歉,口口声声保证“只要你把我当好朋友,我再也不会和他们来往了!”
对李大伟的承诺信以为真,陈雪梅见对方动了真情,随后表示只要李大伟说话算数,尽快从过去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自己还像当初那样,一定将他当作朋友。
2004年初,李大伟因为工作变动到大理的一家酒楼去工作,此间,他仍然随时打电话给陈雪梅倾诉自己对她的仰慕之情。但陈雪梅始终跟对方反复强调,自己与男友的感情稳定,等大学毕业后,他们就要完婚,让他不要胡思乱想。事实上,也就是这一年7月,陈雪梅的男友张涛从师大毕业后,很快被派往泰国支教。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她的感情生活。
陈雪梅的男友被派到国外后,一直为其婚事发愁的父母认定她与张涛不可能在一起了。陈雪梅自己也深切地感到,张涛出国后,渐渐对自己冷淡了。在这种情况下,陈雪梅的父母迅速给她介绍了一名西山区的青年,由于这位青年的家境比较优越,“只需守着几幢出租房,每天打打麻将就可以虚度生命”,她才与对方相处了几个月就分手了。她心里还是觉得李大伟对自己的感情真切、执著、可信。
2005年底,李大伟再次从大理返回,在昆明的一家酒楼工作,这时陈雪梅身边已经没有其他男友。这个新的格局给了李大伟最终赢得她的最佳机会。李大伟开始对陈雪梅发动新一轮的感情攻势。每每有时间,李大伟就赶来陪陈雪梅,只要她想吃什么就给她买什么,想去哪里就陪她去哪里。对于刚刚失去爱情的陈雪梅来说,李大伟的到来无疑对她是一种最大的慰籍。
2006年6月初,深感27岁的女儿的婚事已刻不容缓的陈雪梅父母,再次催促陈雪梅尽快找男友,“不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父母的催促让她终于痛下决心:既然找不到自己理想的男人结婚,不如选择一个深爱自己的男人过日子!经过再三考虑,她决定给李大伟一次机会。陈雪梅说,她万万没有想到,出身寒微的李大伟并非真正爱自己,而是看到她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才死死盯着她不放。
撞破 丈夫抱着裸体男子
自从答应与李大伟相处后,李大伟急忙掏出自己多年的积蓄2万多元支付了如今这套房子的首付款,之后又催促她支付了1万多元的房屋配套费。等房子交付使用后,李大伟又要求她向其父母借钱装修房子。
“接下来又是一个更大的骗局!之后他邀约一个人共同出资20万元开一个火锅店,由于他没有钱,又从我父母和亲戚手中借走了8万元。由于餐厅存在选址和经营方面的问题,刚开了半年就倒闭了!”陈雪梅说,李大伟以各种借口向他们家借钱,可蹊跷的是,直到他们两人于2007年8月15日登记结婚那天,“他才制造了一种惊人的巧合:这一天,李大伟才假惺惺地给我家的老人补了借款条。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意味着,他向我父母借的所有款项都是我们夫妻的共同债务!”
陈雪梅说,李大伟对她玩这种心计也就不说了,她当时只想,只要他们两人相处得好,钱也无所谓。领取结婚证后,由于他们两人的新房还没有装修好,两人就一直分头住在各自的宿舍。偶尔两人有机会在家里同居,两个人也各自抱着被子,穿好衣服睡觉。每每这种时候,陈雪梅把对方没有“碰一下”自己理解为是他对自己的尊重。
一天中午,陈雪梅事先没有约定,忽然来到丈夫的单位找他,餐厅里的员工告诉她李大伟就在餐厅的包厢里睡午觉。为了给李大伟一个惊喜,她蹑手蹑脚地推开了包厢门,可眼前的情景当即让她差点晕过去:李大伟和另外一名男青年赤身露体拥抱在一起,正在忘情地热吻着……
回过神来的陈雪梅高呼:“李大伟你听好,一切我明白了!什么也不用解释,你等着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吧!”话未说完,她随手将门重重地摔上后飞快地离开。
离婚
经济上作出让步此事发生后,满以为陈雪梅还可以原谅自己的李大伟多次找到了她,苦苦乞求对方原谅自己的过错。见到一切已无法挽回后,李大伟竟对陈雪梅大打出手,甚至威逼她:“你如果再提离婚,我就让你们一家不得安宁!”
陈雪梅想到了自杀。在写给父母的一份遗书里她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的账户上还有1.3万元钱,我和李大伟买的房子现在价值40万元,我的部分有20万,我死后,这些财产都属于你们老两个。女儿不孝,为了避免让他伤害你们,我先走了……”
陈雪梅说,当她作好了自杀的准备时,才发现李大伟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昆明“蒸发”。她将自己的遭遇告诉父母和亲人后,全家动用了所有的人际关系四处寻找,最后于今年3月在外地一家餐馆里找到了李大伟,后经多番工作,在经济上作出巨大让步后,终于说服李大伟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由于李大伟更换了手机号码,并在此前离开了那家餐厅,因此记者暂时无法找到他。与李大伟在餐厅共事了3年的杨雄等人证实,早在几年前,他们就见到李大伟经常在一些公众场合与男性拥抱、接吻,后来,他与好几个比他年龄小的青年在一起发生不健康的关系。只要与他共过事的人都知道,他经常出入昆明的同性恋会所和一些男性聚集酒吧。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同性恋者。(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赵传灯
□ 相关链接
在生物学的概念上,不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的差距,同性恋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2%~5%。目前我国同性恋人数在逐步扩大,我国约有3000万同性恋人群,其中近2000万是男同性恋人群。
专家曾对生活在大中城市、相对年轻和“活跃”的男同性恋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很多男同性恋者具有较高学历,有较稳定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因为受歧视,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67%的人感到“非常孤独”,63%的人感到“相当压抑”。
主流社会对同性之间的性爱现象和当事人,最普遍的称谓是“同性恋”、“同性恋者”,或称“Gay”(男同性恋)、“Lesbian”(女同性恋);还有“别棍儿”、“基佬”等歧视性称呼。目前,起源于香港的“同志”一词,在大陆同性恋人群中普遍流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