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11 2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抉择
文天祥临刑前的犹豫4 w; J6 u* L) }. ?5 }3 Y. S% W$ W
; c5 m' W$ G: d$ ^- Q- f- t' O
英雄面对死亡也会有怯懦。电影《勇敢的心》中,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临刑前高呼“自由!”但是在临刑离开囚室前,他却对上帝祈祷,希望获得勇气,以抵抗面临死亡的恐惧。
% n+ R( ]+ X. B3 D* B中华民族的英雄文天祥,在留给历史舍生取义的宏大英雄气概之外,面临死亡威胁和元朝的利诱时,也并非全无恐惧,他不仅对自己的信念发生过怀疑,甚至可能有过“投降”的念头。
+ A4 w* U. K9 ]: |& m《宋史·文天祥传》记载了他模棱两可的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其中暗示,他有归隐故乡当道士(黄冠),甚至将来做元朝顾问的念头。这样看来,文天祥已经有归降的可能,但忽必烈却不能容忍这样模糊的态度,他要的是奴才式全心全意的投降。
+ S# Y& ]$ d6 u“幸好”忽必烈并没有同意他归隐当道士的请求。一位被文天祥怒斥过的降元的老同事也不同意:“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正是靠文天祥的鲜血最终一洒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气贯千古的话,我们才获得了一位永远的英雄,而非乱世时常见的隐士。6 |, {% Z9 j8 g9 r- l" M9 v
杀身成仁的文天祥怎么会怯懦、逃避呢?投降?更连想都不会想。后人多怀疑元朝人修撰的《宋史·文天祥传》,是故意诽谤、侮辱咱们的英雄。是的,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英雄永不怯懦,怯懦者绝无勇敢。岂不知,人性比我们想象复杂得多。文天祥临死前的逃避,完全是有可能的。: }! j! M0 i& I) ~$ o0 I
在写出《过零丁洋》后不到一年,文天祥其实就开始“怀疑”所谓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受尽苦难被押到大都后,他写了一首《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的诗,其中即有“亡国大夫谁为传,只饶野史与人看”。意为恐怕自己舍生取义,照不了汗青,只有在野史中流传。0 S: F, ]! Z7 l5 C N& r
文天祥无法让“上帝赐予我力量”,他需要历史正义的力量来激励自己,中间经历怀疑也是正常。此前,当他被押到广州时,劝降的人就“嘲笑”他青史留名的信念,“国亡矣,忠孝之事尽矣。正使杀身为忠孝,谁复书之。”文天祥说:“殷之亡也,夷、齐不食周粟,亦自尽其义耳,未闻以存亡易心也。”可见,对于丹心能否照汗青,文天祥是有过反复的。
/ |& ?* O) B v: x文天祥不怕牺牲,抵得住利诱。但是,当一个叫灵阳子的道士跟他谈道,却让他动了归隐佛道之心。此前,文天祥认识的一位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就曾被忽必烈赐为黄冠道士。文天祥虽是儒教中人,却对佛道颇为心仪,这由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叫道生和佛生即可明显看出。
9 Y" ^9 |3 {/ c+ u( z. o4 e$ ^“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功名几灭性,忠孝大劳生。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这是文天祥在灵阳子来狱中见他后的一首赠诗。此诗与文天祥《正气歌》等正气凛然的作品迥然有别。在儒家杀身成仁、忠君守义的悲壮精神之外,确实还有一个在佛道中徘徊、寻求解脱的文天祥。1 _( \, O/ U1 i5 ?$ W
从文天祥给灵阳子的另一首诗中更可看出端倪:“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早年,文天祥仕途失意时,就曾回文山老家终日忘情于泉石,“领客其间,穷幽极胜,乐而忘疲。”当身陷故乡几千里外的大都的监狱中,与灵阳子的谈道,激起了文天祥对往昔逍遥岁月的回忆。
4 V0 q, ]( M4 f0 {2 o' S1280年中秋夜,被忽必烈赐为道士的汪元量挟琴为狱中的文天祥演奏《胡笳十八拍》。这是汉末的蔡文姬在被匈奴掠获十二年、回到故乡后写的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月圆之夜,故国不在,身陷囹圄,汪元量的弹唱响起,和蔡文姬一样亡国无家的文天祥,又是怎样一种悲痛呢。而后,文天祥写了《胡笳曲》十八拍,在序的最后,签名却是“浮休道人文山”。“浮休”语出《庄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从文天祥自称“浮休道人”可以看出,“得以黄冠归故乡”的言语,并非没有根据。( |; v5 H* J1 W! Q2 t" l& b7 \
七百多年后,当看到文天祥在死亡前信仰的松动,逃避的想法,甚至投降的一念,并不会觉得其形象有所减损,而是更符合人性的真实,让人亲近,让人感动。5 y& o4 i4 b; y& ^% _9 o
文天祥最终没有逃避,大义凛然地走上了刑场。临刑前,万人观睹,文天祥殊为从容,对吏卒说:“吾事已毕,心无怍矣。”南向拜而死。在他遗体所着的衣服中,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A) n; g3 u6 v8 \
- R- K: @/ J; A* u5 D* m
文天祥弟弟的选择1 v x% Y. c7 a0 C
( w1 r& g* v, z8 a/ Y
用鲜血书写了什么是英勇和忠贞的文天祥,有两个弟弟,一个降了元,另一位则逃避现实,退隐不仕。哥哥那么忠烈,弟弟却作出了“有损”其英名的“丑事”。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壁小文天祥一岁,1278年冬天,元军猛攻文壁驻守的惠州,他开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小文天祥十三岁的文璋,随文壁投降,后隐居不仕,在他大哥被杀35年后去世,享年69岁。0 U; |5 k. @6 j9 r: F+ d; D+ K" L4 I
元初,就有指责文天祥弟弟不够忠烈的“高调”。文壁还被赋诗讽刺:“江南见说好溪山,兄也难时弟也难;可惜梅花如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文天祥号文山,文壁号文溪,溪山指兄弟两人,南枝与北枝也指两人,因为文天祥曾写过“江上梅花都自好,莫分枝北与枝南”的诗。
; B: O/ T- X# \* L, U 如果有时空隧道,我很想去问一下那位做此诗的南宋遗民:“你为什么不牺牲?”中国人面对英雄,在不断的感动中,道德崇拜却往往在无意中升级。如果这种崇拜离开了大地,丧失了人性基本的理解和同情,就变成了残忍的道德嗜欲。也许有人觉得,文天祥会谴责弟弟们。可是相反,他很“理解”,文璋的逃避还是他规劝的结果。
5 q3 k4 x! Z$ M: J) @ 文壁自述投降的理由是:其一,不绝宗祀。文天祥两个儿子一个早死,一个战乱中失散,文壁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文天祥;而文天祥母亲身死他乡,一直没有安葬,需要举灵柩归乡。其二,不同于元军刚侵南宋的投降派,文壁降元之时,南宋实际上已经灭亡,抗争的结果是全城百姓跟着倒霉。这样的托辞当然无法让道德审判者满意,但是他的哥哥体谅他。% w% k; @1 `; u; Y4 V. T! x% g. e* }! Y
1279年三月,文天祥被押解到广州,文壁也前来与兄长告别,他是否解释了自己的变节,以及文天祥当时的态度,都不得而知。然而,文天祥有一首写给弟弟的诗《寄惠州弟》,诗中云:“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知?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他希望文壁替本是长子的他尽哀痛之情。
/ T I# f: q; R7 G4 i 1281年,文天祥写信给文壁过继给自己的儿子:“汝生父(文壁)与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文天祥以“孝”明确体谅、认可了文壁的选择。文天祥不是为了清誉牺牲一切的道德狂,他自己尽忠殉国,并不要求别人一定跟他学。后来,他写信给三弟文璋,只是劝勉他不仕而已,文璋也就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终生不当元朝的官,得享天年。国难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国,或投降,或归隐,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选择。这可能更加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和真实,而文天祥的宽容体谅,更让我们在他高高的道德圣像之外,看到了一颗有情有欲的柔软的英雄心。" O% g' Y- Y8 P5 D
有必要一提的是,文天祥的继子文升也“投降”了,他在文天祥去世后30年,当上了集贤直学士,不久病死,被封为蜀郡侯。文升之子文富,也就是文天祥的孙子,曾为湖广行省检校官。我想,文天祥如果灵魂有知,恐怕也不会痛骂自己的儿孙。
" T* ]' c" _( y' L% R8 T5 s J% i0 S z* A3 @7 U6 n3 X" N" o @8 G4 b
文天祥就义的“柴市”1 n/ i, N. o2 y: C6 V: y
4 R) k; ]% f. b" x
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失败后在广东五坡岭被俘,押解到大都(北京)关押在北兵马司监狱(今东城府学胡同文丞相祠),后就义于大都南郊的“柴市”刑场。这使笔者又想起,前几年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也说文丞相是就义于南城菜市口。并在文中说,“柴”和“菜”字近音,原为“柴市”,后叫白了叫成“菜市”。实际上文天祥丞相就义的“柴市”应在今东城交道口南。
, ?; R# C6 X: }# e* D$ Y人们为什么会认为文丞相是就义在南城的菜市口呢?因一提起北京古代的刑场,人们立刻就会想到位于宣南的菜市口刑场,而且还会联想到著名的西鹤年堂药店。尤其是在菜市口刑场发生过著名的大事件,也是人们都知道的,就是“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血染菜市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月十三日(9月28日),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出逃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秀深、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就义菜市口。还有在菜市口刑场曾杀过很多清朝大员。像清咸丰八年的“戊午科考舞弊案”中,被冤杀的一品大员户部尚书柏俊。咸丰死后,在“祺祥事变”又称“北京事变”中失败、也是一品大员户部尚书的肃顺,在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六日也被斩于菜市口。光绪年间,在庚子年(光绪二十六年)北京兴起义和团运动时,因是利用还是镇压义和团的问题上,半年内就被慈禧杀了六名大员,有吏部左侍郎许景澄(曾为京师大学堂副管学大臣,相当于副校长)、太常寺卿袁昶。兵部尚书徐用仪、内阁学士联元、户部尚书立山、刑部左侍郎徐承煜。$ P" O O5 q* a' k* b h1 O# }
菜市口连杀朝廷大员和革命志士,所以人们对菜市口的印象很深,还有现在演播的清宫戏很多,经常有在菜市口刑场行刑的镜头,所以人们认为菜市口刑场就是北京古代的刑场。其实,菜市口刑场只是清代时的北京刑场。在明代时刑场是在西城的西四牌楼,被称为“西市”。在“西市”被杀害的有明代的爱国抗敌英雄于谦、袁崇焕等。
, U% d" t% ?' d2 M3 L% E. m% b" T北京元代时的刑场“柴市”在哪里?很少有文字记载。但知道“柴市”为元代刑场的人却很多,这都是和我国南宋时的爱国英雄文天祥丞相英勇就义有关。文丞相当时是囚禁在大都(北京)的北城(东城)北兵马司监狱(现文丞相祠),就在平时高喊“忠君、爱国”的南宋官员纷纷投降元朝卖国求荣时,文丞相却宁死不降,并在监狱中写下了大气凛然的诗篇《正气歌》。最后元世祖忽必烈劝他也不降,后文公就义于“柴市”。而这柴市在哪里?很多文章都没有交代清楚。笔者查了很多资料。只在北京广大的文物爱好者中,有“北京通”之称的王永斌老师的《杂谈老北京》一书中的《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一篇中,指出“柴市”在交道口南一带。这应是对的,因交道口就在北兵马司监狱的北边,距离很近。文公被害于元代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初九日。就义时,面向南坐在凳子上,面向南有怀念南方故国之意。文丞相从容就义,文公在监狱里写下的《正气歌》被世人传颂。他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 u5 G7 _) R" U* G {: _
在文丞相祠里有一棵在京城里最著名的古枣树。此枣树高达10余米,干周长达2.5米。此枣树的主干向南倾斜,成45度角。人们说这是文公“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怀念南方故国之情。此枣树所结大枣从不生虫,人们附会说这是文公的一身正气。人们相传这棵古枣树为文公所植,所以叫它为“文公手植古枣树”。但据它的干粗来看,应植于明初。在明洪武九年(1376年),为纪念文丞相的爱国精神,在此建祠,这棵枣树应是此时种植的,距今已六百多年。一些资料说此枣树仅三百多年,是不准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