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没有叫化子和流浪汉,每个县都有养济院免费收留。《宛署杂记》载“每名口月给太仓米三斗,岁给甲字库布一匹。”入养济院的条件是:“查都城内外之老疾孤贫者,籍其年以请。”由于有待遇以至于某些人发达了也不走。 & {; n2 C' m& Y% m& \7 ^/ L
' P7 ~( x8 }$ X
平时不喜欢看电视,前几年劣制电视剧看得让我远离了电视。比如古代闺门女子穿得像现代女子一样少,宋代的官兵穿着日本古代兵的盔甲,一两银子买一个馒头,二十几两银子吃顿饭等等……后来喜欢看喜剧录像,比如周星驰演的电影。一次看《武状元苏乞儿》,也不知是音译错还是原文错,苏灿的老爸给他儿子零花钱银钞:“都是十万两一张的,省着点花啊。”……
2 ]1 A) H2 k8 A1 F5 x/ g3 a! p
$ U; |- }8 a% }8 I* k/ r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我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有关明代万历年的物价水平的文章,没想到有幸被网上大量转载。看来网民是不但要受电视这一种表达,还想要看看另一种表达的。现在添一些进来写一下真实的明朝人的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另眼看明朝。 6 |# ^$ k6 ]+ l8 w8 q
4 |6 f% p9 h" b2 v* _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明史·食货二》:“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代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按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一两白银是2*94.4*2*1.75=660.8元。小街边买个馒头要660多元,太贵了吧。
- G2 G: T7 d' t2 {3 A: H; t$ {
2 C! F# R7 I+ P# W明朝人的工资 1 n; V6 s: h; @! E: g
9 ?' s9 R6 e( V. u- e4 `# P m
柴薪皂隶:百姓有给国家服役的义务,不过服役是有工资的。轮到当役了,派给当官的跟班,柴薪皂隶就是买柴烧水、干杂活。年收入20两,计13216元。(明朝国家规定七品正堂可以有四名柴薪皂隶,县丞二员各二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以上官员,每人用马夫一名,国家付工资。)
9 w5 U3 c1 `2 I+ I( d
" }/ @6 a% ?5 v! j0 }马夫:给政府公务员赶马,出差办事使用。年收入40两。计每年26432元。 & U. H% E8 L) }9 }4 d
8 C/ g) p0 A: f& B; N
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际月收入7.5*188.8*1.75=2478元。每年约3万元。其它收入:柴薪皂隶4个、马夫一个,这5个人工资由国家支付。冬夏官服和笔墨费由国家补贴。新官上任,还可以先拿到40两修理费。看起来七品县官45两白银跟马夫40两白银年俸差不多,(明朝的公务员工资真的是很低的,历朝历代中明代公务员工资收入算少了。)但是县官、典史等的住房、出行、皂隶人员、衣食花费基本由国家支付和补贴,所以年俸基本是净收入,而且笔墨费都是固定按两算由国家拨给,还有多余。马夫就没有那些好处了。 5 \+ S7 J; m3 f
* B* E0 h2 Y0 \; x; M( _) K) u
学生:“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明史·食货志六》。考上了秀才每人每天给一升米约2斤,(刚够两人吃)给鱼肉油盐。(注:明代10升=1斗;10斗=1石。)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不过明代的学生概念不是现在的学生概念,现代的学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县学才算是廪膳生,才可以“食廪”,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9 y2 P- h ]% J* O. \: a$ Z& r+ [% \
% R5 v& \! U) V
以上跟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谈》、清代康熙年《明史》。
( W0 s1 I; D" i: W: m" U
S6 W& \* c9 D8 }. q9 V' d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计人民币13216元。冯梦龙在万历年至天启年写有《三言》,其中《卖油郎独专花魁》中秦重只有3两白银的本银,街头卖一年油除去一年日用开支,还能剩余16两白银。“每日所赚的利息,又且俭吃俭用,积下东西来,置办些日用家业,及身上衣服之类,并无妄废。”除去一年用度剩余16两。所以记为年收入20两。 - Z4 N: @, v3 w2 }
' H5 H, Q7 U: N4 s' ]/ w; h B! q
杀猪的: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穷秀才范进说,“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一天一钱,一月3两,一年有36两,看来杀猪的收入直逼马夫了。约23789元。 : q4 f0 z2 v% Y4 ?9 H6 b
3 d d$ v: {2 f1 `
农民:农民的收入是多少?农民“人给地十五亩,蔬地二亩。”“新耕地免租三年。”假设古代耕种水平低只及现代的1/2或2/3,那么农民每亩约能收入250或350斤大米,按300斤算,南方一年收二季,北方一年收一季,如果丰年加勤恳,南方农民均毛收入15750,北方农民人均毛收入7875,除掉农具、肥料、水利开支、亩税(明朝每亩收税一斗,约20斤大米),如果一家七八口人干起来,几年里盖个优质砖瓦四合院不成问题。 6 s; ?' D% H% @/ K
明朝的物价(万历年)
8 l# Y% k( C1 m4 Q$ u, ^, |" t4 F# B: f( j
明朝物价:
7 ~; `/ s1 s" }1 S. l ]1 n: @
2 A9 ]( |0 f) ?& \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
. a6 r' ^5 {. R2 f3 z7 y% B5 P. h- O5 o0 `5 u' p. ]" V/ X
上等猪肉白银1钱六分=8斤合人民币13.2元/斤。
) S8 s9 e% S" g* }1 z: j: h
2 W" F7 b0 O! t8 P. D上等羊肉白银1钱二分=8斤合人民币9.5元/斤
# S: }0 n P( B
: ~ ^/ H- c2 m- M牛肉五斤白银七分五厘合人民币9.9元/斤
' C S# T8 P9 a/ \8 \/ {& W. r9 K! M; j! s. i8 _( W2 O0 m3 h
五斤重大鲤鱼价白银1钱合人民币13.2元/斤 ' r: y a: I- v* \6 o, J! p* v+ ?
" ]4 K5 k8 @" t0 h8 S( v
栗子五斤价白银6分五厘合人民币8.6元/斤
0 u+ Q9 Q! u. Q! S: V. i, t
; F2 }7 |: ]* f, K, s活肥鸡一只价白银4分合人民币26.4元/只 5 Q* E( a& ]- ^4 u( }* @3 @
6 U u0 l7 {! K/ q白布四匹价白银8钱合人民币元132.2元/匹
! ?, v$ i* F$ c
% H; G+ h9 ~* S3 J绵花一斤价白银6分合人民币39.6元/斤 ' R% m) U* {9 o V* \3 a9 \$ i& [$ C( _
: ?6 e! r9 H8 M- P5 g3 c3 r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2两5钱合人民币16.5元/斤
& }" k+ l' ^0 x5 b E& z$ q
+ d) J: U) g' W# z刑部用铁锹五把价二钱五分合人民币33元/把 3 H4 h" j0 t9 _4 p
! u% j! U) f: e& _# F* b
官用桂圆重二斤八两价一钱二分五厘合人民币29.5元/斤
; D! O( W7 R" ^
# Y* a+ c1 `1 v+ U, v以上物价跟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 + {" H! ?6 K+ ~4 O( V8 \1 z/ Z+ O: e
, O# M8 E& D/ {& `. n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一两值1000文,一把菜刀30文约20元,考虑到当时没有工业化炼铁,这个菜刀价格也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这600多元钱在我们现在大酒店里还不够,可是在小酒家里也确实可以随便上菜了。
; D& ?0 x( l+ y
4 Q, W# s# _5 ? W$ p; H房产价格:“可成道:‘在坟边左近,有一所空房要卖,只要五十两银子。若买得他的,到也方便。’春儿就凑五十两银子,把与可成买房。”——《三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低档房产50两一宅,约人民币33040元。高等大宅院:1000万以上。“施小舍人急于求售,落其圈套,房产值数千金,郭刁儿于中议估,只值四百金。”——《三言·桂员外途穷忏悔》。看来明朝有钱人的房子还是真够贵的。 2 G* A0 C7 S5 h2 E$ c0 m
1 j. }, y9 b3 I0 b2 B% [
物价的稳定。明朝初几年和末期时物价曾有过一两白银买一石大米,正统年间也有一两可以买四石的年景,崇祯帝国乱时还有过二两一石的物价。但比起民国末年物价天涨,总算银子还是硬通货。明朝的物价基本是平稳的,尤其是官俸硬比例,一两比二石大米。对稳定货币价格有相当作用。 + _ \* `% x9 K8 M- A
4 P+ V$ L- z4 i/ i W5 ?
税收 ; _6 M* L! R) ]/ b. G4 ?, K" c: b
0 B! e7 z. Z" L- X5 d" Y% Y《明史·食货五》“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 3 x( W3 e; H. H. P+ x" y6 P' e& {
- H h% w: r+ n e% J8 z2 f
《宛署杂谈》“至万历十年内,又蒙题,将铺行下三则免征税契,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其买价至四十两以上者,每两止税银壹分伍厘。” 7 k' T. r0 ?" I- ^
% C9 d# o# x+ e1 w# u0 a
《明史·食货二》建文二年诏曰:“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准私租起科,特以惩一时顽民,岂可为定则以重困一方。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 i! o# h" y, O5 V# w* S" n
$ s, j! K. a: Z! s) \: y2 }《明史·食货二》宣德五年二月诏:“旧额官田租,亩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之三。著为令。” , q+ d# [# h; R) }! W; H* a# V
4 |8 m; z& F0 ?3 h$ e1 }明朝的商税原先是30取一,也就是3.3%。后来明朝皇帝与内阁考虑减轻国用以减少百姓负担,万历时降到了1.5%。小生意、小商小贩、年营业额在40两白银也就是在营业额少于26432元以下的免税。——这算是照顾弱势群体吗?农民税在洪武初原先有三至四斗,后来民田税收减为每亩一斗米,约18.9斤。官田为一至三斗多一点。人民税收少,也跟明朝的政府机构精减有关,但发生战争时费用大量不够,崇祯国乱时期,为求一点兵费,皇帝几乎四处求告。万历年间最好收成时全国财政一年有200万两白银,还是张居正改革搞下来的。明朝万历时总人口约6000万,人均每年负担国家税支0.033两白银,约人民币22元。 $ y4 j! e6 S, D( o. r
' k9 I9 t) l& Q* t, U' p$ n& c; h$ `; l' k* v) [7 c! g
福利
+ [+ J d& g, v0 e' f" r, i
; m* T* o: A1 j' p《明史·食货一》初,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复下诏优恤遭难兵民。然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 6 \ R, [/ g3 F
/ Q/ G3 `: h Q- }% b明朝没有叫化子和流浪汉,每个县都有养济院免费收留。《宛署杂记》载“每名口月给太仓米三斗,岁给甲字库布一匹。”入养济院的条件是:“查都城内外之老疾孤贫者,籍其年以请。”由于有待遇以至于某些人发达了也不走,“间有家饶衣食、富于士民者。”也在里面混个名字捞个实惠。遇水灾旱灾流亡的人,凡有力可耕者,国家给田每人15亩耕种,给牛和农具。贫民没钱买地葬的,国家给地。老人八十岁以上的,国家赐爵。爵是有收入的。也就是国家养老。不过要等到八十岁。
$ g1 O+ c# `0 |$ @: Z) B
2 O, a1 l' M1 n# j过节
$ g7 O/ c6 z& ]$ V R5 W6 o4 ]! g( J2 H. {9 s
农历新年、元宵、清明、瑞午、中秋、重阳。对于现代瑞午节来说来说明代比较这个节日。 2 r' P& d( r- E Y# V0 K
0 A* c& b2 \6 j2 K" r a$ Y
“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明代《菽园杂记》。
- y0 l. U, C- a2 v4 S( _; `
& ]9 T/ _; H; M9 G1 g: {; x$ A明代人生活如此。清兵入关后,强权政治,焚典改史、剃发易服,税收重重,民皆奴才,生活档次降低,难怪反清复明一直进行了半个清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