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133|回复: 5

一尊神秘金像的指引:佛教传入古代中国的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9 0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尊神秘金像的指引:佛教传入古代中国的过程
0 g3 P/ t* [) v* F玄奘的出生地,刚好位于从洛阳到嵩山的古官道上,其西边十公里处是白马寺,西南二十公里处则是龙门石窟,东南二十公里处是嵩山。这三个地方,不仅是名满天下的旅游胜地,而且在中国佛教史上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便以这三个地方为主线,来简要讲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 X9 I$ Y* L7 @$ n& p  l+ Z0 Z
  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一个金人说起,发生在距离玄装出生年代十分遥远的汉朝。/ ^( ?+ w$ w( z+ ^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这一战中,汉军大获全胜,杀死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俘获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杀死俘虏匈奴兵共八千九百余。当时汉军深入匈奴腹地,能够在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取胜,主要是靠武器上的优势。汉朝建国以后,冶炼之术大大提高,已经由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而汉军的强弩能够远距离射击,在抑制匈奴骑兵上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匈奴的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原,除了俘虏和马匹外,也没有其它能让人高兴的战利品,但却有一个金人,引起了汉军主帅霍去病特别的注意。当然,并不是因为这个金人是纯金做的,而是因为它被供奉在匈奴休屠王王庭的高台上,显然很不寻常。据匈奴俘虏说,这是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来自遥远而神秘的身毒(“身毒”念作“捐笃”)。
& u# n- d8 [" i2 i8 _: F  N, H2 K  这个身毒是西汉对古印度的叫法,东汉以后称天竺。一直到唐朝,去天竺取经回来的名僧玄奘在其名著《大唐西域记》(玄奘口述,辩机撰录)中特别指出:“关于天竺国家的名称,历来很多不同的叫法,旧时叫做身毒,或者叫信度、贤豆,很是让人混乱。如果根据梵文音译,正确的应该称做印度。”此后,印度一名袭称至今。为了方便起见,本书一律用印度来称古印度。/ x# l  e' n: y2 q/ V' s
  继续回到金人的话题。祭天金人——这就是威震四方的大汉天子汉武帝刘彻得到的第一报告。当然,我们后来知道了,这座所谓的祭天金人其实就是一座佛像,但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原,汉朝人还不知道佛像和祭天金人的区别。既然跟天有关,皇帝是天子,天之骄子,祭天金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汉武帝的重视,被认为是一座大神,隆重地供养在甘泉宫里。汉武帝如此虔诚供奉,其后代也不敢怠慢,祭天金人也就在甘泉宫中见证了西汉王朝风风雨雨的历程,直到西汉覆灭,王莽从刘氏政权手中篡位,建立了新朝,之后又败于刘秀,身败名裂。在一系列的争斗、阴谋、屠杀、血腥中,祭天金人也在某一夜神秘而诡异地失去了踪影,从此下落不明。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8: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历史还在继续,刘秀重新建立了东汉王朝。刘秀是刘氏皇族后裔,未发迹前,居住在南阳。他自幼钟情于南阳新野著名美女阴丽华,少年时期就立下一个心愿——“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阴丽华出身名门,阴家先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名世,从齐国迁居楚国,为阴大夫,便开始以阴为姓。阴家在南阳是高门望族。而刘秀虽是皇室后代,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压迫打击,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远不及阴家。所以,刘秀想娶阴丽华的愿望在当时看来不过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然而时势造英雄,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大潮中,刘秀不但得偿所愿地娶到了朝思暮想的阴丽华,还成为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阴丽华为刘秀原配,后来刘秀出于政治结盟,又娶了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刘秀称帝后议立皇后,他认为阴丽华先娶,又雅性宽仁,欲立其为皇后,但阴丽华认为郭氏有子嗣,又生长皇室之家,坚决辞让。最后还是立郭圣通为后,立其幼子刘强为皇太子。但刘秀不忘旧情,对阴丽华非常宠爱,这使得郭皇后嫉恨交加,因此“数怀怨怼”,结果反而给了刘秀废后的借口。建武十七年(41年),刘秀下诏废除了郭圣通的皇后位,改立阴丽华为皇后。不仅如此,还废除了郭圣通子刘强的太子位,改立阴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刘庄就是后来的汉明帝。
" z& I; F' n! q- U) h# F5 B, Q  本已经被遗忘的祭天金人的故事又再一次从已经即位登基为帝的汉明帝刘庄开始了。. W5 \6 [1 z: E
  汉明帝登基后第七年,他的母亲太后阴丽华患病去世。汉明帝能够登上皇位,完全是因为刘秀对阴丽华的宠爱,因此他与母亲感情深厚,自母亲病逝,日夜思念,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有一天晚上,汉明帝终于在疲累中睡着了,但他却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个金人,项间和头顶上有一圈白光,像是一个闪烁的日轮,忽闪忽闪的,在宫殿中四处漂浮摇晃,神情怡然自得。汉明帝十分惊讶,正要问他是谁,从哪儿来,那个金人却突然冉冉上升,升到半空,径自往西飞去——梦到这里就醒了。汉明帝吓了一大跳,仔细察看四周,除了闪烁不定的烛光,什么都没有。
# F% z( x. _4 {2 s: x  汉明帝觉得这个梦有很强烈的暗示意味,于是在第二天上朝时将梦告诉了大臣。大臣们对皇帝这个莫名其妙的梦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更无法预测吉凶。还是汉明帝自己说:“听说西域有个神,名字叫做‘佛’。我梦见金人是往西去的,说不定就是佛。”博士傅毅见多识广,当即说:“从前骠骑将军霍去病征伐匈奴,带回来休屠王供奉的祭天金人,据说这祭天金人是从印度传到休屠国去的。武帝本来把金人供养在甘泉宫里,后来打了这么多年仗,金人不知哪儿去了。皇上梦见的金人,一定就是那个祭天金人,是印度来的佛。”众人都认为傅毅的说法很有道理。议论一番后,汉明帝听说西方不仅有叫佛的神,还有佛经,十分好奇,决定派郎中蔡愔和秦景到印度去求取佛像和佛经。这个故事在晋人袁宏的《后汉纪》中有详细的记载。7 W) ]* V1 e# Y+ F2 [9 y
  蔡愔和秦景离开中土后,历尽千辛万苦穿越了西域,准备前往印度之时,在大月氏(氏音zhi,同支,今阿富汗一带)意外遇见了来自印度的僧人——摄摩腾(又作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朝对大月氏并不陌生,它是一个非常传奇的民族,与中国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直至今天,在国外的史籍中,仍然称其为“中国的大月氏人”。月氏最早为游牧民族,居住在河西敦煌(今甘肃敦煌)一带,一度强大,有“控弦之士”一、二十万,与北方的匈奴相邻。匈奴头曼单于在位时,因为宠爱宠妃之子,想立其为太子,故意将太子冒顿送到大月氏为人质,不久又发兵进攻大月氏,想借大月氏之手除掉冒顿。不料冒顿十分机灵,盗取了一匹好马,传奇般地逃回了匈奴,随即杀父自立为单于。正是从冒顿单于开始,匈奴崛起,日益强大,之后称霸北疆,导致中国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患。匈奴强大后,打败了月氏,月氏人被迫离开故地。其中一部分人留在南山(即祁连山)一带,被称为小月氏,与青海当地羌人逐渐融合。另一部分人则向西逃去,进入伊犁河流域,不久后又被匈奴攻击,被迫向西南迁徙,击败大夏国,夺占了阿姆河流域,被称为大月氏。大月氏人后来在中亚一带建立了历史上十分著名的贵霜王朝(西方记录为Kushan),著名的迦腻色迦王便是此王朝的第三代君王。贵霜王朝最强盛之时,统治范围囊括了整个北印度地区,但中国史籍仍然习惯上称其为大月氏。月氏故地河西之地则被匈奴占领,匈奴单于还将被杀死的月氏国王的头颅做成酒器喝酒,大月氏因此对匈奴恨之入骨,一直有报复之心。只是匈奴当时强大,势力弥漫西域天山南北,大月氏势单力孤,加上距离匈奴遥远,纵有复仇之心,却是鞭长莫及。5 a) }' f3 `# f# u# Q+ `
  汉武帝初年,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刘彻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大月氏的情况,非常重视。他认为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如果能跟汉朝联合起来,就可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直接截断匈奴的右臂(西域在匈奴之右)。然而,大月氏离开敦煌原驻地后,究竟迁徙到何处,却没有知道。要联络到大月氏,就必须派人去西域寻找。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下令招募使臣,负责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
+ k4 {8 i+ U' T. C% Q5 \  张骞当时任郎官,他对遥远而神秘的西域很有兴趣,于是奋而应征。不过,当时汉朝西部边界只到金城(今甘肃兰州),整个河西地区都在匈奴的控制下,要去西域就必须冒险通过匈奴占领区,出使西域实际上是一个既艰难又危险的任务。而祁连山南麓,有杀人掠货的羌民族部落。更西则是西域,当时没有人知道西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根据风言风语的传说,西域全是无边无涯的沙漠和沙碛,暴风时起,天翻地覆,光天化日之下,处处鬼哭神号。又有寸草不生的咸水(指罗布泊),举目荒凉,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往往走一个月都不见人烟。也没有正式道路,行旅只有沿着前人死在途中的枯骨,摸索者前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骞敢于应征,前往传说中恐怖而陌生的地方,充分显示了他超人的智慧和见识。5 Z: p3 u& Y8 ]" W' B* A
  在这次招募中,有个在长安生活多年的匈奴人堂邑父也前来应征。同年,年青的张骞肩负着沟通中原和西域的任务,偕同堂邑父以及随从百余人一起,从长安出发去寻找大月氏。张骞率领的队伍从陇西出塞。当他们刚一进入匈奴境内,就被匈奴骑兵发现,被抓了起来,并押送到单于王庭。当时匈奴单于是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听说张骞一行是汉朝使者,要去西域,立即发了火:“月氏在我们匈奴北边,汉朝怎么可以派使者从我的土地上通过?如果我派使节去南越王国(今广东广州),请问汉朝同不同意我的使者从它的领土上通过?”坚决不肯放行。不过,军臣单于也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监禁起来。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堂邑父原本是匈奴人,善于骑射。穷困时,张骞便依靠他射猎鸟兽来维持生活。
+ @3 z1 {6 K- _% N5 ?8 @* b  军臣单于为了拉拢张骞,将匈奴女子嫁给他为妻。这是匈奴对待汉朝使节或投降匈奴的大将的一贯策略,如李陵、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均娶匈奴公主为妻。匈奴这样做,无非是要笼络汉臣。就这样,张骞在匈奴王庭一住就是十多年,匈奴妻子所生的儿女也渐渐长大。匈奴王庭在匈奴腹地,远离中土。而张骞此时早已经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匈奴话,不仅拖家带口,还被严密监视,按理来说,基本上已经没有希望返回中原,但他性情坚毅,仍然手持汉节,表示不忘记他的使命。因张骞为人宽厚,深受敬重,日子久了,匈奴人满以为他已以匈奴为家,遂放松了戒备。张骞却无时不刻不在寻找机会,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抛弃妻子儿女,与堂邑父一起盗马逃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8: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人穿越大漠,向西走了几十天,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经过姑师(后称车师)、龟兹(音qiuci,同丘词)等地,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到达大宛(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大宛国王早已听说有个富庶的大汉帝国,很想同汉朝通使往来,听说张骞来自汉朝,非常欢迎。张骞说明自己是出使大月氏的汉朝使臣,经过匈奴被拘留了十余年,现在逃出匈奴来到大宛,请求国王派人送到大月氏,将来返回汉朝,定当厚报。大宛国王很愿意与汉朝结交,派出向导和翻译,将张骞送到康居国(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再由康居护送他们到大月氏去。
- A" a  {; v! B4 C6 ^  张骞到达大月氏后,劝说大月氏东归河西地区,与汉朝共同夹击匈奴。然而,此时大月氏已经打败了大夏,占领了肥沃的妫河流域,日子比以前在河西走廊故地还要好。加上现任国王是被杀国王(即头颅被匈奴当酒器的那位月氏国王)的孙子,对祖父的感情又隔了一层。“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不愿意东归。但是因为张骞是汉朝使者,大月氏还是很有礼貌地接待他。正是在这里,张骞第一次听说有一个叫身毒的国家,那里有浮屠之教(佛教)。他在大月氏住了一段时间,终究没有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动身返回长安。
& r  R1 D: e4 P  f& e: ^. w, c  回中原的时候,张骞特意选择了另一条路,从大月氏经南道的莎车、于阗等地东归,想刻意避开匈奴人的势力。但是这一路也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张骞又被匈奴骑兵发现,扣押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事情却有了转机。匈奴老单于军臣单于突然死去(据说为其弟所杀),匈奴内部为了争夺单于的位子发生了内乱,张骞与堂邑父逃出来,回到中原。. s. H9 A' P3 m# T: |- ?/ i* w
  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等人终于回到长安。从出使到返回前后达十三年之久,历尽了千辛万苦。初行出使时一百余人,生还的仅张骞和堂邑父二人而已。汉武帝深为感动,为表嘉奖,拜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却同西域各国开始建立联系。尤其是张骞出使大月氏的往返途中,将西域的山川地理、风土民情记录了下来,使汉朝廷第一次了解到西域的真实情况,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将他此行称为“凿空”。' @- Y& _8 s; m
  张骞所开辟的路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而大月氏就是丝路的中间枢纽。中国的农产品如胡麻、葡萄、胡萝卜、蚕豆等,最早都是大月氏所产,由张骞西行回国带回了中原。琉璃在中国一度是非常贵重的物品,后来大月氏生产琉璃的技术传入后,才开始大量普及。汉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国王派使臣伊存来到中国传授佛经(当时称浮屠经),汉朝由博士弟子景庐(一作秦景宪)受教,这是中国史籍所记载的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0 18: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坐上沙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2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23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