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6-15 1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情相悦终成欢,半翼蝴蝶缘未然”即暗指梁祝化蝶全局故事
“取次花丛懒回顾”表示梁祝中祝父要祝英台回去,气氛变得匆忙起来,
“半缘修道半缘君”表示梁祝中祝英台起初求学,而后爱上梁山伯。“修道”指学习,“君”指梁山伯。
古时候女真国有位将领名李亦,草民出身亦天资聪慧,善战有谋,曾立大功。
*祝父是员外,祝英台平民出身,还是女孩子家,但天资聪慧,一心想求学问道,我也推测“女真国”出现即暗指祝英台是女性。
一则
午时。竺明接过李亦手中木碗放入清水桶之中,淘洗。
李亦问道:君臣之意,何以同心?竺明答曰:臣怀赤胆,定可报国。
*从竺明的回答,和李亦是男性的情况看,竺明与李亦是兄弟关系,梁山伯与祝英台起初也以兄弟相称。
当夜,南天大火,铁骑不断。
三月后,飞鸽来书。
次年铁木真称帝。
铁木真是蒙古的,而蒙古吞并了女真,竺明答“臣怀赤胆,定可报国”。李亦又是竺明兄弟,他们最后报国无门,也就说明李亦与竺明双双战死或者被俘,这样兄弟关系当然含恨而结。梁祝中他们也是同窗共读,最后祝英台与山伯分离暗示了这一点,祝英台一直对梁山伯的木讷不解。
问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题记
*梁祝也是生死相许,他们离别时曾立誓:“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二则
天宝年间,江南有才子名曰吴傅,祖籍燕赵人士,其父官至三品。
王家内前庭,吴傅轻声问道:小姐何事苦恼?答曰:近日多来贵宾,以礼相待,恐不能长久。
三月后,凤烛夜明,香书美玉见同发。
七月后,郭姓喜添千金,白布为衣,取名郭盈。
次年,西方战事频繁,令传吴骞。
吴家多义士。
*祝英台回家后,祝父将她许配给太守之子马又才,“贵宾”指的即是马又才。“三月后,凤烛夜明,香书美玉见同发”说明梁山伯由于贫穷未能找祝英台。迟到后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两人在楼台依依惜别。
一千年前我们说爱你,一千年后我们说同归。
*这是梁祝的历史背景记载,“我们”即代表世人,梁祝的故事发生在于东晋,资料记载,真实的梁山伯却是距祝英台千年后的明朝人,他身为县官,终生无妻。死后下葬时,众人挖出了祝墓后,因为不忍心,于是将梁祝合葬,也就是第二句的“同归”。
三则
女子名吴英,年幼父母双亡,八岁时遇茅山道士所留。
所谓内丹,就是以身体为鼎、炉,以内息为原料来炼丹。
十年后。
晌午。
道士:你当西渡黄河,帮我取一样东西。道士看吴英不理会便又说:我有古镜一面,你大可以拿去梳妆。
吴英接过铜镜回房。
次日清晨。
丹炉熄灭,南天大火。
四十九日后,炉内有二丹,紫气东来,化作青烟。
*整个故事的目的聚焦在“内丹”上。吴英的身体是由她父母组成的,父母双亡暗示梁祝之死,她所修炼的内丹也就是梁祝的灵魂,茅山位于江苏,茅山道士要祝英台远赴黄河取东西,正与当时祝英台远赴他乡求学的事情类似,吴英不理会却接过铜镜回房梳妆,也就暗指后来的祝英台爱上梁山伯后,希望自己女性化一些而摈弃所谓的“志向”。
“丹炉熄灭,南天大火。 ”自然是说的吴英死了,暗指梁祝两人无后,。
“四十九日后,炉内有二丹,紫气东来,化作青烟。”说的是吴英体内父母的灵魂化作轻烟,暗指梁祝化蝶。
这些故事虽然客观的说没有联系,但整个故事所映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不晓得对不对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