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055|回复: 69

古人所记载的真龙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11: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柳 翁
《稽神录》
天佑中,饶州有柳翁常乘小舟钓鄱阳江中,不知其居处妻子,亦不见其饮食。凡水族之
类,与山川之深远者,无不周知之。鄱阳人渔钓者,咸谘访而后行。吕师造为刺史,修城掘
濠,至城北则雨,止后则晴。或问柳翁。翁曰:“此下龙穴也。震动其上,则龙不安而出
穴。龙出则雨矣。掘之不已。必得其穴,则霖雨方将为患矣。”既深数丈,果得方木长数十
尺,交构叠之,累积数十重,其下雾气冲人,不可入而止。其木皆腥涎萦之,刻削平正,非
人力所及。自是果霖雨为患。吕氏诸子将网鱼于鄱阳江,召问柳翁。翁指南岸一处,“今日
唯此处有鱼,然有一小龙在焉。”诸子不信,网之,果大获。舟中以巨盆贮之。中有一鳝鱼
长一二尺,双目精明,有二长须,绕盆而行。群鱼皆翼从之,将至北岸。遂失所在。柳翁竟
不知所终。

译文:
  天佑年间,饶州有个姓柳的老头经常坐着小船在鄱阳江里钓鱼,不知他在哪里居住,也不知他的妻子儿女是谁,也没人见过他吃饭喝水。凡是水族之类,以及山川的多深多远,他没有不知道的。鄱阳打渔的人们,全都先问他然后再行动。吕师造任刺史时,他大兴土木,修城挖沟,挖到城北就下雨,一停天就晴。有人问柳老头这是怎么回事。柳老头说:“这下面是龙穴。在它上面吵闹震荡,那么龙就不安,就从穴中跑出来,龙出来就要下雨。不停地挖下去,肯定会挖到龙穴,那就会下雨不止成为灾难了。”挖到几丈深之后,果然挖到了。有一些几十尺长的方木,交叉叠摞在一起,累积几十层。那下边黑洞洞的,而且雾气冲人,不能进去,就不挖了。那些木头上都缠绕着龙的口水,一股腥味,而且刻削得很平滑,很方正,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从此,果然连连下雨成为灾难。吕家的几个子弟要到鄱阳江上去捕鱼,把柳老头找来问他哪里有鱼。柳老头指着南岸一个地方说:“今天只有那个地方有鱼,但是有一条小龙也在那里。”几个孩子不信,就去下网,果然大有收获。他们把打上来的鱼全都放在船上的一只大盆里。其中有一条一二尺长的鳝鱼,两眼精光有神,还有两根长须。它绕盆而行,群鱼都在两边跟着它。要到北岸的时候,盆里的鱼全都没了。从此姓柳的老头也不知去向了。  


沙州黑河--龙舌张氏
《 太平广记》
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深可驾舟,其水往往泛滥,荡室庐,潴原野。由是西北之禾稼尽去,地荒而不可治,居人亦远徙,用逃垫溺之患。其吏于北庭沙洲者,皆先备牲酎,望祀于河浒,然后敢视政。否即淫雨连月,或大水激射,圮城邑,则里中民尽鱼其族也。唐开元中,南阳张嵩奉诏都护于北庭,挈符印至境上,且召郊迎吏讯其事。或曰:“黑河中有巨龙,嗜羔特犬彘,故往往漂浪腾水,以凯郡人望祀河浒。我知之久矣。”即命致牢醴,布筵席,密召左右,执弓矢以俟于侧。嵩率僚吏,班于河上,峨冠敛板,罄折肃躬。俄顷,有龙长百尺自波中跃而出。俄然升岸,目有火光射人。离人约有数十步,嵩即命彀矢引满以伺焉。既而果及于几筵,身渐短而长数尺。方将食,未及,而嵩发矢。一时众矢共发,而龙势不能施而摧。龙既死,里中俱来观之,哗然若市。嵩喜已除民害,遂以献上。上壮其果断,诏断其舌,函以赐嵩。且子孙承袭在沙州为刺史,至今号为龙舌张氏。  

  北庭西北的沙州,有一条河叫黑河。这河深可以摆船,河水常泛滥,冲毁房舍,淹没原野。因此西北的庄稼全都没了,田地荒废,不能耕种。当地的居民也都远走他乡,以逃避被淹的祸患。那些在北庭沙州做官的,都要先准备供品,到河边认真祭祀祷告一番,然后才能审理政事。不然就会淫雨连连,一下就是几个月,或者大水猛涨,冲淹城邑,那么广大百姓就要喂鱼了。唐开元年中,南阳张嵩奉诏到北庭做都护。他拿着符印来到北庭境内,并且召集到郊外迎接他的官吏们询问此事。有的说:“黑河里有一条大龙,专爱吃羊、牛、狗、猪什么的,所以它往往兴风作浪漂在水上,眼睁睁地看着人们是怎样在河边祭祀。我知道已经很久了。”张嵩于是就命令准备祭祀用的牛羊猪狗及饮料,在河边布置宴席,秘密召集左右人等,手执弓箭埋伏在两侧。张嵩率领着僚属们排列在河岸上,恭恭敬敬,严肃认真地等着。不多时,有一条一百尺左右的龙从水中跃出水面,又迅速地来到河岸上。它的目光像火,射向岸上的人们。离人还有大约几十步远的时候,张嵩就命令弓箭手们把弓拉满等候在那里。然后,那龙果然来到宴席前,它的身体渐渐变短,身长只有几尺。它正要吃还未来得及吃的时候,张嵩命令开弓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而龙无法抵御,中箭而死。龙死后,众人都来观看,哗然若市。张嵩为自己为民除害而高兴,就把死龙献给了皇上。皇上表扬他做事果断,让人把龙的舌头割下来,装进小匣子里,赐给他。而且,他的子孙世袭为沙州的刺史,至今被称为“龙舌张氏”。

未完待续。正在搜集整理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 +6 收起 理由
ddvgek + 6 ????“??–??????????è°?LZ???è????¤??????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齐 浣
《广异记》

唐开元中,河南采访使汴州刺,使齐浣以徐城险急,奏开十八里河,达于青水,平长淮之险。其河随州县分掘。亳州真源县丞崔延祎纠其县徒,开数千步,中得龙堂。初开谓是古墓,然状如新筑净洁。周视,北壁下有五色蛰龙长丈余,头边鲤鱼五六枚,各长尺余。又有灵龟两头,长一尺二寸,眸长九分,如常龟。
祎以白开河御史邬元昌,状上齐浣。浣命移龙入淮,取龟入汴。祎移龙及鱼二百余里,至淮
岸,白鱼数百万跳跃赴龙,水为之沸。龙入淮喷水,云雾杳冥,遂不复见。初将移之也,御
史员锡拔其一须。元昌差网送龟至宋,遇水泊,大龟屡引颈向水。网户怜之,暂放水中。水阔数尺,深不过五寸,遂失大龟所在。涸水求之,亦不获。空致龟焉。

译文:
  唐朝开元年间,河南采访使汴州刺史齐浣,因为徐城水情险急,奏请朝庭开掘十八里水道,将河水引入青水,平定长淮一带的水险。随着州县分工开掘,亳州真源县县令崔延祎集合县府人等,掘开几千步,挖到一个龙堂。刚挖开的时候说是古墓,但是样子很像新建的,里面很洁净。往四处一看,此壁下有一条五色的龙蛰伏在那里,一丈多长,头边有五六条鲤鱼,鱼各一尺多长。还有两只灵龟,各长一尺二寸,眼长九分,像平常的龟。崔延祎把这事向开河御史邬元昌报告了,邬元昌又报告齐浣。齐浣命他们把龙移入淮水,把龟放入汴水。崔延祎把龙和鱼运出二百多里,到了淮水岸边,河里的几百万条白鱼跳跃着向龙奔来,水都沸腾了。龙进入淮水之后往上喷水,云雾朦胧昏暗,就看不见它了。起初要转运这条龙的时候,御史员锡拔了它一根须子。邬元昌派人用网把龟送到宋地,路上遇到水泊,大龟屡次伸着脖子向着水,那人可怜它,就把它暂时放到水里。水面只几尺宽,深不过五寸,但是大龟不知怎么就不见了。把水淘干了找它,也没有找到,白送了一趟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黄 驯
《录异记》  
荆州当阳县倚山为廨宇。内有井极深。井中有龙窠。旁入不知几许。欲晴霁及将雨,往往有云气自井而出。唐光化中,有道士称自商山来,入井中,取龙窠及草药而去。其后有令黄驯者,到任之后,常系马于井旁,滓秽流渍,尽入于井中。或有讥之者,饰词以对。岁余,驯及马皆瞽。

  荆州当阳县靠山建成官署。院中有一口很深的井。井中有一个龙的巢穴。没人知道有多深。天要变晴以及将要下雨的时候,往往有云气从井底冒出来。唐朝光化年中,有一个道士自称从商山来,他下到井里,到龙的巢穴取草药之后离去。这以后有一个叫黄驯的县令,到任之后,常常把马拴在井边,各种污秽之物全都进入井中。有的人指责他,他总是回答些粉饰的话。一年多一点之后,他和他的马全都瞎了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

以下有一些古今目击龙的出现的资料: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

东晋永和元年(西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慕荣皝亲率朝臣,在距离龙二百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 !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西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

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于为什么会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13: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  小说中很厉害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8 14: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好..楼主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5: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感龙应现——文震亨  

明朝中翰文震亨,字启美,江苏吴县人。  
崇祯辛巳年,奉命为兵饷事前往一个地方,途经五台山,因为他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要顶礼文殊菩萨圣像。他和山中佛门耆宿蕴真律师为旧识,两人一同游秘魔岩。这时文震亨虔诚祈祷,希望大士鉴照他的诚心,矢愿求龙神现身。  
岩下有二小潭,如盂,泉水潺潺缓流而下。住持代文震亨宣疏才毕,一回儿,在上潭地带忽然现出了两尾神龙,一尾是苍绿色,一尾是白色。在下潭还有不计其数的神龙出现。
这些神龙一一在天空跃腾,好一阵子两潭俱空,再也见不到。
这惊为稀有的神异事迹,为此作了《五台山游记》记载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5: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

蔡 玉(摘自《大业拾遗记》)  
弘农郡太守蔡玉以国忌日于崇敬寺设斋。忽有黑云甚密,从东北而上,正临佛殿。云中隐隐雷鸣。官属犹未行香,并在殿前,聚立仰看。见两童子赤衣,两童子青衣,俱从云中下来。赤衣二童子先至殿西南角柱下,抽出一白蛇身长丈余,仰掷云中。雷声渐渐大而下来。少选之间,向白蛇从云中直下,还入所出柱下。于是云气转低着地。青衣童子乃下就住,一人捧殿柱,离地数寸。一童子从下又拔出一白蛇长二丈许,仰掷云中。于是四童子亦一时腾上,入云而去。云气稍高,布散遍天。至夜。雷雨大霪,至晚方霁。后看殿柱根,乃蹉半寸许,不当本处。寺僧谓此柱腹空。乃凿柱至心,其内果空,为龙藏隐。 

译文:

 弘农郡的太守--蔡玉,在国忌这一天到崇敬寺设斋,忽然有浓密的黑云从东北而上,正临近佛堂。云中有隐隐的雷鸣。官属们还没有行香,一齐站在殿前,仰着头往云上看。他们看见两个红衣童子和两个青衣童子,都从云中下来。两个红衣童子先来到殿西南角的柱子下,抽出一条一丈多长的白蛇。他们把蛇仰掷到云中,雷声渐渐变大而滚动下来。不多一会儿,刚才扔上去的那条白蛇从云中直贯下来,回到所出的柱子下。于是云气变低,着地。青衣童子就下来走近柱子,一个人把柱子捧起来,让柱子离地几寸。另一个人就从柱子下又拔出一条两丈左右长的白蛇,也仰掷到云中。四个童子也同时腾身而起,隐入云中。云气渐渐升高,布散满天。到了夜晚,雷雨大作,一直下到第二天晚上才晴天。后来人们去看那殿柱的根部,竟偏离半寸左右,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庙里的和尚说,这柱子是空的。于是大家就凿柱子,果然是空的,应是龙的隐藏之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5: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韦 氏(出自《原化记》)  
京兆韦氏,名家女也,适武昌孟氏。唐大历末,孟与妻弟韦生同选,韦生授扬子县尉,孟授阆州录事参军,分路之官。韦氏从夫入蜀,路不通车舆,韦氏乘马,从夫至骆谷口中,忽然马惊,坠于岸下数百丈。视之杳黑,人无入路。孟生悲号,一家恸哭,无如之何。遂设祭服丧舍去。韦氏至下,坠约数丈枯叶之上,体无所损,初似闷绝,少顷而苏。经一日,饥甚,遂取木叶裹雪而食。傍视有一岩罅,不知深浅。仰视坠(“坠”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处,如大井焉。分当死矣。忽于岩谷中,见光一点如灯,后更渐大,乃有二焉。渐近,是龙目也。韦惧甚,负石壁而立。此龙渐出,可长五六丈。至穴边,腾孔而出。顷又见双眼,复是一龙欲出。韦氏自度必死,宁为龙所害。候龙将出,遂抱龙跨之。龙亦不顾,直跃穴外,遂腾于空。韦氏不敢下顾,任龙所之。如半日许,意疑已过万里。试开眼下视,此龙渐低。又见江海及草木。其去(“去”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地度四五丈,恐负入江,遂放身自坠,落于深草之上。良久乃苏。韦氏不食,已经三四日矣,气力渐惫。徐徐而行,遇一渔翁,惊非其人。韦氏问此何所,渔翁曰:“此扬子县。”韦氏私喜,曰:“去县几里?”翁曰:“二十里。”韦氏具述其由,兼饥渴。渔翁伤异之,舟中有茶粥,饮食之。韦氏问曰:“此县韦少府上未到(明抄本无“到”字)?”翁曰:“不知到未。”韦氏曰:“某即韦少府之妹也。倘为载去,至县当厚相报。”渔翁与载至县门。韦少府已上数日矣。韦氏至门,遣报孟家十三姊。韦生不信,曰:“十三姊随孟郎入蜀,那忽来此?”韦氏令具说此由,韦生虽惊,亦未深信。出见之,其姊号哭,话其迍厄,颜色痿瘁,殆不可言。乃舍之将息,寻亦平复。韦生终有所疑。后数日,蜀中凶问果至,韦生意乃豁然,方更悲喜。追酬渔父二十千,遣人送姊入蜀。孟氏悲喜无极。后数十年,韦氏表弟裴纲,贞元中,犹为洪州高安尉,自说其事。

译文:
  京兆人韦氏,是一名家的女儿,嫁给武昌的孟氏。唐大历年末,孟氏与内弟韦生同时入选,韦生被授扬子县尉,孟氏被授阆州录事参军,分别上路赴官。韦氏从夫到蜀地去,蜀道上不通车子,韦氏只好骑马。跟着丈夫走到骆谷口中,忽然马被惊,她掉到岸下几百丈深的地方。往下一望,黑幽幽的,没有人可以下去的道路。孟氏悲号,全家恸哭,也不能怎么样,就设供品祭奠,穿丧服戴孝,舍她而去。再说韦氏,她掉到大约几丈厚的枯烂树叶上,身上没有受伤。起初好像闷死过去,不一会儿就醒了。经过一天,她非常饥饿,就拿树叶裹上雪吃。往旁边一看,有一条岩缝,不知有多深。仰视掉下来的地方,像一口大井,按理说早该死了。她忽然从岩谷中,看见有一点光亮像灯,后来还渐渐变大。竟然是两点光亮。渐渐近了,这才看清,原来是龙眼睛。韦氏非常害怕,背着石壁而立。此龙渐渐出来,有五六丈长,到了洞穴边,腾起身来从孔中飞出去。顷刻间又看见一双眼睛,又有一条龙想要出去。韦氏自己估计必死无疑,宁肯被龙伤害,等着龙将出去的时候,一下子就把龙抱住,跨到龙身上去。龙也没理会她。直接跃到洞穴之外。于是就腾飞于空中。韦氏不敢往下看,任龙愿意到哪就到哪。好像是半天左右,她心里怀疑已经飞过万里,就睁眼往下看。这条龙渐渐飞得低了,又看到了江海和草木。她离地大约四五丈高,怕自己被龙背到江里去,就纵身自己掉下来,正好落到深草之上,好久之后才醒。韦氏已经三四天没吃东西了,气力渐渐疲乏,走路的速度极慢。遇上一位老渔翁,老渔翁惊讶她不是人。韦氏问这是什么地方。渔翁说这是扬子县。韦氏暗自惊喜,说:“这儿离县邑多远?”渔翁说二十里。韦氏详细地讲述了她的来由,又加上饥渴,老渔翁感到同情而又惊异。老渔翁的船上有茶粥,就给她吃。韦氏问道:“这个县的韦少府到任没有?”渔翁说不知道到没到。韦氏说:“我就是韦少府的姐姐,如果你能把我载去,到了县府一定好好报答。”老渔翁把她载到县府门外。韦少府已经上任多日了。韦氏到门前,让进去报告说孟家十三姐来了。韦生不信,说:“十三姐跟着孟郎入蜀地去了,哪能忽然上这儿来!”韦氏让传话人详细地述说因由。韦生虽然吃惊,也没有深信。出来一看,他姐姐号哭起来,述说她的苦难遭遇,颜色萎靡憔悴,简直不可言状。于是让她进屋休息。不久也就平复了。韦生始终有所怀疑。后几日,蜀中的凶信果然到了,韦生心里这才开朗起来,才更加悲喜交加。他酬谢老渔翁二十千钱,派人把姐姐送往蜀地。孟氏悲喜无比。韦氏的表弟裴纲,几十年后,还做洪州的高安尉,他亲口讲述了这件事。  

……
很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9 0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齐嵩(出《博异志》)  
贞元十二年,赵齐嵩选授成都县尉,收拾行李兼及仆从,负札以行,欲以赴任。然栈道甚险而狭,常以马鞭拂小树枝,遂被鞭梢缴树,猝不可脱,马又不住,遂坠马。枝柔叶软,不能碍挽,直至谷底,而无所损。视上直千余仞,旁无他路,分死而已。所从仆辈无计,遂闻于官而归。赵子进退无路,坠之翌日,忽闻雷声殷殷,乃知天欲雨。须臾,石窟中云气相旋而出。俄而随云有巨赤斑蛇,粗合拱,鳞甲焕然。摆头而双角出,蜿身而四足生。奋迅鬐鬣,摇动首尾。乃知龙也。赵生自念曰:“我住亦死,乘龙出亦死,宁出而死。”攀龙尾而附其身,龙乘云直上,不知几千仞,赵尽死而攀之。既而至中天,施体而行。赵生方得跨之,必死于泉矣。南视见云水一色,南海也。生又叹曰:“今日不葬于山,卒于泉矣。”而龙将到海,飞行渐低。去海一二百步,舍龙而投诸地。海岸素有芦苇,虽堕而靡有所损。半日,乃行路逢人,问之。曰:“清远县也。”然至于县,且无伴从凭据,人不之信,不得缱绻。迤逦以至长安,月余日,达舍。家内始作三七斋,僧徒大集。忽见赵生至,皆惊恐奔曰:“魂来归。”赵生当门而坐,妻孥辈亦恐其有复生。云:“请于日行,看有影否。”赵生怒其家人之诈恐,不肯于日行。疏亲曰:“若不肯日中行,必是鬼也。”见赵生言,犹云:“乃鬼语耳。”良久,自叙其事,方大喜。行于危险,乘骑者可以为戒也。


译文  
贞元十二年,赵齐嵩被选授为成都县尉,收拾行李,率领仆从,带着公文上路,前去赴任。然而栈道非常高险而且狭窄,常常用马鞭子拂到小树枝,于是鞭梢绞到树上,一时解不下来。而马又不能停下,就掉到马下。树的枝叶柔软轻细,不能把他拦住,他便一直滚到谷底。但是他并没有受伤。往上一看,石壁直上一千多仞,旁边也没有路,按理是非死不可了。跟来的仆从们无计可施,就把这事报了官,然后就回去了。赵齐嵩进退无路。第二天,他忽然听到雷声大作,才知道天要下雨。不一会儿,一个石洞中云气翻腾涌出,有一条赤斑巨蛇随着云气显露出来。这蛇有合抱粗。鳞甲焕然有光。它摆头露出双角,屈身露出四脚,鬐鬣振奋,头尾齐摇,这才知道这是龙。赵齐嵩心中想道:“我在这等着也是死,我乘龙出去也是死,我宁肯出去死!”于是他趴到龙身上去。龙乘云直上,不知已飞上几千仞高。赵齐嵩拼死地抓住不放。然后到了高空,龙蜿蜒而行,赵齐嵩这才能跨上去。一定要死到泉水中去了。向南看水天一色,那是南海。赵齐嵩叹道:“今天不死在山上,死到泉里了!”然而龙将到海的时候,飞行渐渐降低。离海还有一二百步,他就撒开手从龙身上跳下来。海边一向有芦苇,他虽然跳下来却没有摔伤。半天才路遇一人,一打听,这地方是清远县。但是到了县衙之后,他身边没有伴从凭据,人家不相信他,不能向人陈述自己的际遇。走许多日子到了长安,一个多月到了家。家里正给他“烧三七”,僧徒大集。人们忽然发现赵齐嵩来了,都吓得撒腿就跑,说是他的魂回来了。赵齐嵩迎门坐下,妻儿老小也怕他是死而复生,说:“请你到阳光下走一走,看你有没有影子。”赵齐嵩很生气,不肯到阳光里去走。疏远的亲属便说:“如果他不肯到阳光下走走,那就一定是鬼!”见到他说话,还说这是鬼在讲话。许久,赵齐嵩自己详尽地述说了死里逃生的过程,人们这才大喜。骑马走在险路上的人引以为戒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7 08: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