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我们禅修的时候,就是不要让“心所”产生,要在“心”的阶段吗?
师:心是单纯的二元对立没有分别的状态。本来没有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心,但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一切都是二元对立来看,所以我们禅修的时候,心也是二元对立的。不管是无相寂止也好,有相寂止也好,还感觉不到心,但修的是心。禅宗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在我们只是这么说说而已,但还理解不了。心不可能看到心吧?也不可能有两个心吧?修着修着,一个清晰明了的心能感觉得出来,是感觉得到,但不是眼睛看出来的。能缘的心和所缘的心这么对立的时候,这个叫以心观心,这时候所缘和能缘对立的概念是很强烈的。不分别它,也没有追求它,就是这么单纯地看着,慢慢慢慢地,概念中对立的心会降下来,最后对立的心完全没有了。对立的心没有的同时,所缘的心和能缘的心就合一了、变一体了,这就是心性。
弟子:我现在还是让心平静下来的阶段,合一还没有感受到。
师:嗯。弟子:无相寂止是以心安住心,初步胜观是以心观心,这样说可以吗?因为无相寂止主要侧重安住分,但我们也不能说无相寂止完全没有心,只能说心平静下来了的状态。师:无相寂止不是心平静下来。无相寂止是安住在一个状态中,是“一个状态”。
弟子:心平静下来的状态。
师:是“一个状态”,不是“心平不平静下来”,就是一个状态。如果说“动和静都是寂止”,一般人理解不了,很多人认为心静下来是寂止,动起来不是寂止了。《双融精髓》应该是第五课吧,我讲过“动也好、静也好,都是寂止”。有人也问我,静当然是寂止,但动不可能是寂止吧?我说,如果动不是寂止的话,宗喀巴大师不可能说“寂止就是心能静能动,这就是寂止”。心动也好、不动也好,如果我完全能控制,而且在清晰明了的觉知之下,都是寂止。如果我完全控制不了情绪,情绪来控制我的话,就完全不是寂止了。寂止就是驯服心的方法,胜观是在心被驯服好的基础之上而修的。寂止修着修着,完全能静下来,不管任何场所,不管任何的环境,不管任何时间,我都能觉知到,都是能静能动,这就是寂止。如果不该动的时候心动了,这就是寂止没修好的表现。然后,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不管是什么干扰,但心还是能静下来,这就是寂止。胜观就是以心观心,初步的以心观心和深入的以心观心,都叫以心观心。以心观心有对立的概念,但是有强烈和弱的区别。如果概念越来越弱,慢慢地没有概念了,这就是能所合一了。
弟子:寂止修到扎实的程度,再修胜观就很容易了吧?
师:对。现在有很多人问,“一切都是一体的,又说是很多的,这两个不矛盾吗?一和多是矛盾的呀。”实际上是不矛盾的。比如说,我们整个宇宙的虚空是一个,也可以说一体的。但虚空有好多呀,比如外面的虚空、里面的虚空、大的虚空、小的虚空、客厅的虚空、卧室的虚空、厕所的虚空、书房的虚空、公司的虚空等等,有很多很多。但如果把这些隔离物都拆了,虚空就成一体了。本来虚空就是一体的,是这些墙把它隔开了。我们的心本来也是一体的,但我们说“你的心、我的心”,全部是用概念来分的,概念就相当于这面墙。如果把这些概念一推,全部的心就是一个了。你的心和我的心本来是一体的,但是“你和我”的概念产生了,就把本来是一体的心隔开了。外面的虚空和里面的虚空本来就是一体的,但是有这么一面墙把它隔开了,里面的虚空就不是外面的虚空了,外面的虚空也不是里面的虚空。大海本来是一体的,但分开的时候,就有了东海、南海、北海等等,就这么一个区别。弟子:那心安住于心的话,就是心可以安住静也可以安住动吗?师:注意力集中叫安住,跟动和静没关系。弟子:就是随时在觉知那个状态吗?师:觉知是觉知。如果这样、那样的显现出现的时候,我们随着它走了,这就是注意力分散的状态了。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才叫安住。弟子:所以,“心安住于心”这个说法,没有把“觉知”给体现出来,它只是说你当下的状态——注意力集中在静或者集中在动。师:对。我们安住的时候,能所是分开的,虽然这里面没有提觉知,但肯定有觉知呀。如果没有觉知的话,谁知道能所是对立还是不对立呢?这是觉知来知道的,不需要再有第三者了,心本身就有这么一个功能。没有觉知的话,谁知道能所是分开的呢?谁知道能所是对立的呢?谁知道能所合一了呢?这些都是觉知来知道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