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G( f% y! A2 Q
& @- ~& c% x! G. G
8 k) ^' N) H4 A3 O% X: d' s
]- l" h% j( R# f% z' r 0 n* P2 P* `$ E8 ^" e0 s: d6 K

" u5 d! c3 ~; o4 x( s5 O1 P& z, s7 R# V% s' t1 i$ A
+ |* X) `; E" B- [; l& T" O+ v& t$ ^

8 v1 f/ ^! ^) Z) l; ] . i) g9 H' `" M) R; f' x

~, b8 S$ T3 d5 S, B% u + L# o4 e3 |' l" w$ }
7 x3 n' m* Y* \3 g, @
八旗来历的传说:
8 x. }& \) s# M3 N- u' P: t 过去有“从龙人关”之说,其实从龙人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开始,这八条小龙并不团结,相互之间经常发生你争我斗,逞强好胜。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的事后,就召见天使说:“地上有人向我告状,日头和月亮总是在一起,这样天天都是白天,半阴半阳的,人们感到很不舒服,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庄稼也长不好了。”人们很着急,都要求把他们分开。你传我的谕旨,命令八条小龙来完成。
9 d4 \( R, R* Y' w! o7 j+ ^+ [' w( u1 X N. ?4 v% }
这八条小龙知道命令后,都想立头功,个个争先恐后,这个来,那个去,搬月亮,挪日头,不管费多大的劲儿,怎么也弄不动,大家急得抓耳挠腮,一点好办法也想不出来了。 ; x8 O' F7 W+ g5 i H" t5 W4 e
3 U# M3 a/ ^5 Q6 y: u: ~2 \6 V! E! J正在无计可施时,龙王威风凛凛地来到他们面前,责问:“这么长的时间,你们为什么没有完成玉帝交给的任务?”
! G" T) {7 s9 U6 p+ s( D4 b; `* ]7 o! c6 G4 U- z0 h" @
小龙纷纷抢着说:“日头、月亮太沉了,我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整天都跟着月亮和日头后头跑,总是追不上,有时追上也是跑不动,有时跑到头里也是拦不住,还是被它们撞到一边去了。” 6 O- e% Q. S: d+ d$ G$ t
龙王问:“你们是怎么去的?”
! e4 l0 u8 C- F: D7 A$ f. V( k4 U M小龙们回答说:“我们是一个接一个去的。”
% T4 R- M( R/ r龙王听后,大发雷霆,当即骂到,你们这帮笨蛋,都赶不上下界凡人,他们还知道,人心齐泰山移呢!如果你们团结起来,不就可以了嘛。假如你们各拿一只箭,用力一掰就断了。如果把这8只箭绑在一起,还能掰断吗?过去你们不能取胜,就是单个力量太弱的缘故。
* U' f$ J9 j3 U# q# z
% B; B F- F- w4 o/ f; L* }小龙们一听,恍然大悟,当即表示组合到一起,重新回到了天上,相互结合在一起,正象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齐心协力,象个楔子,在日头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日头和月亮给拱开了。日头和月亮分开后,由于日头跑得快,很就跑到头里去了。月亮跑得慢,就落在了后边。
8 ^% {, H' a' y; _
! f5 @6 O8 d: k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它们不仅落在布上还张在了布上。 " U R; E/ A- t" B' G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6 V1 Z% @6 i) P1 T6 T7 q1 m1 t
% o& H" L7 I' b U' \( V白色的小龙落在黄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黄旗;2 `6 P0 Q% ]( A
蓝色的小龙落在白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白旗;; @! q& e, Z1 z3 {. i+ {, P X
黄色的小龙落在红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红旗;
0 C! H# w/ B8 q7 P1 c2 P6 l树皮色的小龙落在蓝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蓝旗。
W( p) d% n# u5 H% Z# Z一条小龙,虽然落在黄布上,由于黄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黄旗;
- w! V5 m( d; n. Q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白布上,但白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白旗;
; w x# I: q( S2 n! S* g1 s& t一条小龙落到了红布上,由于红布外边镶了一条白边,所以就叫镶红旗;+ ?- z2 z: p# E9 ~2 R, G! `7 u4 z
另外一条小龙落在蓝布上,也是由于外边镶了一条红边,所以叫镶蓝旗。 m0 x; p" n5 d( B$ x* ]4 a
这些旗上都有一条小龙,也都有与明字搏斗的场面,还有云彩、火焰等。 ( R- X7 i( b E) O, }
" p+ P& X* k5 F
, C5 Z& n9 O; w( r0 ^8 C
6 ?' b, l9 V( R
2 n2 \9 F8 v, r7 t3 K2 y: S
' Q" m* ~" z- e9 O八旗中的旗的区别:
+ B2 {0 P/ \( ]7 a L4 `(1)八旗中正、镶旗的读音: ' Z$ [$ |$ k4 j4 i# c6 b4 l( |! U+ t
6 ^/ \+ u5 b& \" ]9 ?' p* y- I八旗中有正、镶区别,也称“整”、“厢”旗,字面不难理解其意。正——整个、全部讲;镶——在原纯色基础上镶的边,也做“厢”.
1 ?: z) D5 w& }' }. C' F2 s) M3 [* M
* E& q0 @3 i) L# g8 ~" d. _(2)区别:正四旗龙首向右,龙腹内有五朵祥云;镶四旗龙首向左,龙腹内有三朵祥云.
9 X: O2 p" `# @7 l$ D4 F+ n. M6 h' Q$ k2 H! o
3)旗的样式: ( A% }& u& h1 p3 C, P$ o
. @! l) K: y! r$ T, Z
1) 正四旗左右长7尺5寸,上下宽6尺,长方形;镶四旗,是正四旗尺寸剪去外上下角 * @: E$ [! P" p; l2 a
8 i% N7 \' K0 b# ^2 x2) 八色龙旗,均做龙图.镶旗形成,只是加边后,中间面积小,龙形小些。
, c, L0 t. P6 n2 |0 I# z _" [( z) M. |- D# R
3) 龙与旗色配合:黄旗配蓝龙,白旗配蓝龙,红旗配黄龙,蓝旗配红龙。 + ]" m& ]9 ?5 Z& L/ L5 m! w0 {
% Y8 z3 b6 D# ]( I' [* w- |
4) 旗杆:长一丈五尺,朱红色,龙头向旗杆,杆端为铁枪头。
7 F9 T2 i9 o, c9 t+ q$ h3 X
5 V: k$ l$ W5 n% a7 ?5 d' K- n1 X0 f8 C. ]6 j8 R
八旗颜色的含义: 7 R+ Y; C& ^2 v' U$ G- ^& p0 V- h5 X
+ i; {5 Q+ m0 y( R4 ]( }0 D/ Q
/ @$ \9 W _4 U3 k女真人当时分成五种颜色:红、黄、蓝、白、黑。当时的女真人将: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土地,白色代表水,蓝色代表天,黑色代表铁。铁又先于土,有土就不要五色,只有 四种颜色:红、黄、白,蓝。 7 T+ H: P/ m5 W* h2 e4 x: Y z8 B
& }; H/ P/ o. P1 q
- O4 V" U4 p" l6 |2 u
称:女真人靠天吃饭,靠天种地、有水、有日,就能生存、发展。 ) I0 w& y2 C: T( D/ J$ y' ]" C5 T
( V |; o8 C0 Q9 P* ~% q$ X
7 ^& v1 s% w! E( h, J! I0 k所以用:黄—代表土:白—代表水;红—代表日;蓝代表天。因此用天、地、日、水,对应蓝、黄、白、红。
* M* C: S( Q, Q n4 p) b( r; K) m# `5 ^8 Z, e8 Q1 g: E/ j$ w
7 C, u) ^! V/ y, t3 ?& e上三旗与八旗旗主们及左右两翼分设。 6 i& J; G+ u! t9 W
8 W4 a8 d# W- U* @. d9 N% V( P7 |0 R5 C5 d3 g" R% w
(1)进北京后的上三旗与下五旗
8 z, \* ^; ~6 i+ j# W! r) v5 |4 U' D T* n
% [. Q5 ~) L- X3 V7 v
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多归皇帝自领,地位最高,人多势众,成为核心;它们是:正黄、镶黄、正白,守卫皇城,挑取侍卫。担任皇帝外出护卫,是亲军。 + M& |3 |# A2 a
7 @- s( \" a$ @! D
下五旗守卫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护卫。它们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 I7 w( D! K) k ~ d" P2 m9 O
+ v9 b6 Y& r' p3 }% R
: {) s% _: R; j8 }. R8 |(1)1601年设立四旗的旗主分别是: * o8 @8 h3 y* L& K* h3 D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0 I4 a& A v1 E P. f$ u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长子禇英统领;
, j+ u6 D+ ~( H \) B- ^1 N4 S正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赤次子代善统领; 2 o4 ~5 E- p0 _% |# N0 n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 - y8 E8 N0 j0 k) v2 V$ C* o; x/ B
( Z% a( T" V' V/ F9 u) D2 q, V, l: `" W9 F6 }
1615年扩为八旗的旗主分别是: 3 z) W; x( k$ J" @' a0 e% H$ |' \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1 [2 y0 d3 T6 F8 D! h( l% S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1 J/ J- @, S% j6 Z8 D0 H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统领;
6 B1 ]' x; D# r' l8 n" S镶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统领。
4 n9 _0 v7 f9 r$ I/ Q$ Q4 M, ?0 ^正、镶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
' r! x- Y/ B, J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侄子阿敏统领。
2 ?9 O+ C3 t8 s, n# f镶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 ( V# Y) d$ \* y4 h5 @* F
7 Q! H( \+ v5 R4 d# `8 z
5 b7 T$ F# ]* }5 q[ 本帖最后由 卩灬s丨琉璃 于 2008-4-23 13:4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