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75|回复: 7

海贤老和尚:112岁圆寂,一字不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了92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6 08: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112岁的老僧,只见他拿着锄头在院子的一角挖地,他也许想种点蔬菜什么的,虽然他步履缓慢、但简单的农活,像挖挖地、种种菜什么的,他还能干。
他生活能自理,思维不糊涂,这位百岁老僧就是高僧——海贤和尚。海贤和尚说是位老僧,但他更像是位老农。
他的一生,一字不识,从出家以来,就是开垦荒地、种地干活,他只会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他念了92年。
可他就是凭着老实、肯干的品质,一句佛号24小时不间断,行、住、坐、卧,心中始终默念佛号,终于修成正果。
往生六年,徒弟开缸后,只见他肉身不腐,脸上还带着平时常露着的微笑。他成了肉身菩萨,金刚不坏之身。全身涂金后,被供奉在河南南阳来佛寺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08: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海贤老和尚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俗名文川贤。他一出生就生逢乱世,民不聊生,家里人口众多,饭都没有吃的,更别谈读书了。
海贤老和尚看见父亲、母亲为养活孩子日夜操劳,为分担家庭重担,他小小年纪竟然跑出去讨饭。
他讨了几个月饭后,有一个东家看他这么懂事、孝顺,深为感动,就把他带到他的店里干活,收入贴补家用,一直干了好多年。后来,海贤和尚出家后,还经常去看望这位老东家。
海贤和尚的母亲笃信佛教,一生吃素、念佛,文川贤从小就跟着母亲初一、十五到庙里去烧香。
他善根深厚,喜欢庙里那种幽静、清新的环境,庙里的师父慈眉善目,师兄们和蔼可亲,他觉得来到庙里,心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海贤和尚二十岁时,父亲不幸去世,这如同雪上加霜,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经济愈发困难,母亲养活一大家人,度日艰难。
海贤和尚深感人间剧苦,人生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八苦交集。
他这么年轻,亲爱的父亲就离他而去,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年轻的海贤和尚感觉像一个孤儿,只能自己一个人在人生的大海里颠簸。
小时候,寺庙给他带来的温暖像一颗火种,种在了他的心田。终于有一天,他对母亲说:“我要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08: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3-9-16 08:04 编辑

母亲笃信佛教,她当然知道出家好,所谓:“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但儿子真的要出家,她还是有点依依不舍。
她心里既失落又欢喜,她对儿子说:“这件袈裟可不好穿哟,那可是要荷担如来家业,众生无边誓愿度哟!”
海贤法师向母亲跪下,郑重地点了点头。
海贤老和尚拜别了母亲,来到了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出家为僧,开始了他一生长达九十多年的修行之路。
海贤老和尚在寺庙里,什么脏活、苦活,他都抢着干,出坡、下地,挑水、砍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他说,受苦就是了苦,学佛就是要以苦为师,以戒为师。
佛语说:“担水砍柴皆能悟道,翠竹黄花皆是般若”。他一字不识,佛经也不会读,佛理也听不明白,师父就教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依教奉行,老实将一句佛号念了92年。
老和尚慈心不杀,平时种地总要在先在地里转上几圈,通知地上的小虫挪挪地方。嘴里念叨着:“秋高下地,诸虫躲避,若伤性命,即生佛地”。
后来,这条蟒蛇长大了,大到和碗口或大茶杯一样的粗,它会定期到塔苑寺去看望海贤和尚,一年总会去几趟,它怕吓着人,每次总是趴在屋里的房梁上。
屋里的房梁大约长四米,它趴在房梁上,身体从房梁一端搭在另一端。
海贤和尚知道这是那条被救的小蛇,也不奇怪,常去塔苑寺的人不止一次见过这条蛇,也逐渐习以为常。
虽然发生在老和尚身边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事,但老和尚太普通了,普通到像一个寻常老农。
他不多言语,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微笑,村里人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他穿着朴素,衣服总是补了又补,一年四季劳作,总不停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08: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3-9-16 08:05 编辑

有不懂的村民见他念叨,暗自嘲笑:这虫,能听得懂吗?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人们才对海贤和尚念叨的话有点相信了。
老和尚在桐柏山塔苑寺常住的时候,他在山上走路,看见路上有块石头下面,压着一条小蟒蛇。小蟒蛇已经被压得半死不活,有点喘不上气来了。
老和尚把它拖到路边,行人踩不到的地方,给它念佛,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对它说,你以后要多行善,别做恶,就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小莽蛇是懂非懂地点点头。
后来,这条蟒蛇长大了,大到和碗口或大茶杯一样的粗,它会定期到塔苑寺去看望海贤和尚,一年总会去几趟,它怕吓着人,每次总是趴在屋里的房梁上。
屋里的房梁大约长四米,它趴在房梁上,身体从房梁一端搭在另一端。
海贤和尚知道这是那条被救的小蛇,也不奇怪,常去塔苑寺的人不止一次见过这条蛇,也逐渐习以为常。
虽然发生在老和尚身边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事,但老和尚太普通了,普通到像一个寻常老农。
他不多言语,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微笑,村里人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他穿着朴素,衣服总是补了又补,一年四季劳作,总不停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08: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大大小小的寺院遭到占领,僧人被迫还俗,老和尚最终被安排到乡下干活。
他没有丝毫沮丧,还是一如既往,随遇而安,他想:佛在心中!无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活,只要能念佛,就行!
1979年,国家恢复宗教政策,海贤老和尚得以重返寺院。村民们举荐海贤和尚任来佛寺的住持。
他看到昔日古老的来佛寺,今日破旧不堪,于是决心重修来佛寺,让古庙重新焕发生机!
来佛寺,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一位王居士去贩粮,途中遇三位老人搭车同行,行至一家祠堂前,三位老人说:“我们不走了,你走吧!”
待王居士贩粮回来,,见众人围着三尊石佛,发现竟是搭车同行老人一般模样,惊叹不已。于是这里建成一座寺庙,称为“来佛寺”。
来佛寺虽然是一座乡间小庙,但是环境幽静,十分适合修行。海贤老和尚于是在这里住了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08: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格力琼寺 于 2023-9-16 08:08 编辑

他每天拔除荒草,自己下地干活,把种的粮食收成买建庙用的砖、瓦。为来佛寺早日修复,他不惜挥汗如雨,手上磨起了茧子,草鞋也磨破了几双。
受他德行感召,周围信众也纷纷赶来,大家肩挑手扛,齐心协力,不久,一座古朴、典雅地古庙就兴建起来了。
海贤老和尚平时为人低调,从不炫耀自己,他平凡、朴实得像一位乡间的老农。有个别村民见他穿着缝缝补补的旧衣,就有几分看不起他。
海贤老和尚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天,一个电工来寺里收电费,海贤和尚刚问了两句,那电工仗着年轻,竟然朝着海贤和尚脸上就是几耳光。
旁边的居士都围了上来,替老和尚抱不平,没想到老和尚挥挥手,制止住大家,二话不说,把钱掏出来,递给了电工。
电工扬长而去,老和尚却笑着说:“算了,折算是替我挠痒了。”
老和尚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持戒、忍辱,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08: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年一月,海贤老和尚预知时至,说他要走了,大家都不相信,因为他头天还下地干活,好好的,没病没灾。
第二天,徒弟没见他出来,房里还亮着灯,就端着早餐给他送了过去,叫了几声,没见应答,推门进去,老和尚已经往生了。
众弟子按老和尚遗愿,为他举行了缸葬。六年后开缸,竟然肉生不坏,头发依然生长,面貌栩栩如生,肌肤富有弹性。老和尚修成了“金刚不坏身”。
他的一生,正直、善良、勤劳朴实,正如弟子们所描述的:“芒鞋杖蓑笠,烟雨任平生,真心常不老,坚固若海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18: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将违缘转化为顺缘,如果没有痛苦和违缘,你就很难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及出离心。

若要对轮回生起出离心,一定要去思惟观修轮回的痛苦,其实痛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顺缘。

比方说,我们应该要对敌人生起悲心,因为敌人是我们生起忍辱心很好的助伴,因此他是修持忍辱最好的顺缘。

平常我们说修持忍辱忍辱,对那些看不顺眼、让你生起嗔恨心的对境,此时你就要修持忍辱,挡住生起嗔恨的道路,调伏自己的心续,这才是修持忍辱。

如果你懂得修持的话,反而会觉得这些不顺的违缘及障碍,比起顺缘更对自己的修法有利益。

因此,释迦牟尼佛说,那些被魔众障碍的人,也是因为佛陀的加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22 09:55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