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677|回复: 5

生与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5 17: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是什么?
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凭着这个,凭着这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然而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又是要死的—— 太阳,将会冷却,地球在太阳系毁灭之前,就要出现冰河期,人类无法生存,可是末日看来还远,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 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

我怀着悲伤的心情,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 木心《文学回忆录》


如果“念死”,对一些同学来说没啥的感觉的话,可以读上面这几句话,或能从死的恐惧里产生对于死的理解和恳切。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8: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珠林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没有末日一说,没有灵魂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才是佛教徒?”的根本性问题,阐明了佛教两千五百年传统的基础就是“四法印”,即诸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漏皆苦(一切情绪皆苦)、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槃寂静(涅槃超越概念)。如果你能接受这四法印,你就可以是佛教徒,否则你就不是。四法印是“根据智慧而来的实际真理,而佛教徒最关注的的就是智慧,道德和伦理是次要的”。
也就是说,和我们传统的认为“我佛慈悲”第一性不同,佛教传统里的“悲智双运”中,“智”是第一位的,你必须开智,深明、深信“四法印”,有了正见,才具备成为佛教徒的资格,如果能在四法印之上再发展善行,则会成为更好的佛教徒。佛教的智慧和思辨力量,慈悲还在其次。这一点初了解佛教的人会感觉不适,特别东方人,即便到现在,信奉小乘佛教的也居多,但这就是“正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9: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正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16 1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将违缘转化为顺缘,如果没有痛苦和违缘,你就很难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及出离心。

若要对轮回生起出离心,一定要去思惟观修轮回的痛苦,其实痛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顺缘。

比方说,我们应该要对敌人生起悲心,因为敌人是我们生起忍辱心很好的助伴,因此他是修持忍辱最好的顺缘。

平常我们说修持忍辱忍辱,对那些看不顺眼、让你生起嗔恨心的对境,此时你就要修持忍辱,挡住生起嗔恨的道路,调伏自己的心续,这才是修持忍辱。

如果你懂得修持的话,反而会觉得这些不顺的违缘及障碍,比起顺缘更对自己的修法有利益。

因此,释迦牟尼佛说,那些被魔众障碍的人,也是因为佛陀的加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22 03:46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