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可能都对核武器感兴趣,但我觉得除了理工科的学生和军事类的学生以外,其他的学生(特别是文科女生)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机制基本上是什么都不懂.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子总共有五种,分别是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其中,在所有核武器的杀伤因子中,如果按能量计算,那么分别是:光辐射占35%,冲击波占50T,早期核辐射占5%,核电磁脉冲占不到1%,放射性沾染占10%.
原子弹是利用U-235\U-233\Pu-239等可裂变的重核素在快中子的作用下发生核裂变的链索反应,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惊人的能量,起到杀伤破坏作用的。氢弹是利用氘氚或者氚化锂等为核燃料,在内部用原子弹引爆后产生的极高温作用下诱发外面的轻核素发生核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起到杀伤破坏作用的。我们常见的中子弹其实是属于氢弹的一种,它有选择性地增强了早期核辐射的杀伤作用因子,而削弱了其他四种杀伤因子,从而使得中子弹成为一种杀伤破坏面积相对原子弹和氢弹要小,对建筑物的破坏很小,但专门可用于杀伤坚固工事和装甲内的敌军人员的一种战术核武器。
下面分别介绍核武器的五种杀伤破坏因子。
第一,光辐射。在核爆炸发生瞬间,会产生比太阳光还要强烈百万倍的强光,这种强光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光能转化成热能,在核爆炸区周围产生上百万乃至上千万开尔文的高温。光辐射产生的强光可以使人瞬间失明甚至使眼珠的玻璃体熔化,其产生的高温更具有破坏作用,它可以把人的皮肤烧焦,也可以烧伤人的肺部和气管(所以在核爆炸发生后必须屏住呼吸以免呼吸道受损伤),更严重的是,它可以使城市产生大面积的火灾,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不久,整个城市燃起熊熊大火。
第二,冲击波。这是一种杀伤破坏力极强的机械波,它分为冲压和动压。限于本人不是学物理专业的,所以有些问题也弄不太清楚。但是从我上面提供出来的数据可见,原子弹和氢弹最主要的一种杀伤破坏因子就是冲击波。冲击波挤压人体,造成内脏和骨骼的严重损伤而死亡,作用于建筑物,造成离爆心一定距离内的建筑物大量倒塌。在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时,曾经在离爆心一定距离的地方按不同方向摆放了军用卡车,发现侧向爆心的卡车被冲击波掀翻打滚,前方正对爆心的卡车的挡风玻璃被粉碎,车体严重变形。
第三,早期核辐射。在核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中子流和伽马射线。这些射线在核爆炸瞬间向四周辐射。伽马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透过一定厚度的铅板。核辐射不仅能给裸露在外的人员造成损伤,也可杀伤室内人员。人体被辐射照射后,辐射会改变人体内的生理化学环境,诱发人体内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机体有毒害的物质,诱发正常细胞癌变。当人吸收了一定剂量的辐射以后,人会立即死亡。
第四,核电磁脉冲。这种杀伤因子虽然不具备另外四种因子对人体的巨大杀伤作用,但却具有极强的军事用途。因为它可以专门用来毁伤敌军的雷达和电子战装备,造成上千公里内的敌方雷达受到影响甚至瘫痪,使电子战装备失灵。
第五,放射性沾染。前面已经述及,核武器爆炸后会产生早期核辐射,而这些辐射粒子作用于大气、水源、土壤以后又会被这些物体中的分子所吸收,改变分子结构,从而使这些分子也具有了发射射线的能力,这就是放射性沾染。放射性沾染的另一个来源,是核爆炸后的核弹碎片以及未反应掉的核燃料。放射性沾染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难防,常常使得遭受核袭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戴特殊装备无法进入污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