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439|回复: 0

学会十种望诊,做到自我检测健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13: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大手段。古代医书认为,一眼就能看出病情的为神医,听到病人声音而知病情的是圣医,听完病人叙述后确定病情的为工医,切完脉后确定病情的为巧医。由此可知,望诊在诊断中有着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现代中医门诊中,望诊依然是重要的判病手段。尤其对妇科而言,通过十种望诊,可以“读”出女性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

望眼:关系肾、肝、肺的健康

从中医角度讲,人的瞳孔代表肾,外面一圈黑眼珠代表肝,白眼珠代表肺,内外眼眦代表心,眼皮代表脾。很多上了岁数的人都有眼袋。上下眼睑都由脾所主,脾主肌肉,脾虚、运化不好肌肉就缺乏弹性,眼皮就松弛。

望唇色:与妇科疾病、生殖问题相关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上唇唇色暗者,提示月经病、不孕症、滑胎倾向;环唇色黯黑者,多有月经病或难生育;唇淡、唇红、唇紫和唇烂,提示虚、热、瘀及阴虚火旺;另外,唇口生须多为肾虚痰湿,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闭经、崩漏等病症。

望面色:面色异常与脏器健康有关

面色恍白提示病在肺,在妇科多提示气虚、血脱、长期失血,如崩漏、月经过多的女性。面色苍白是指面色白中带青,提示气血俱虚兼有肝风。面色萎黄是面色淡黄、枯槁无光泽,提示脾虚、血虚。面色红赤提示实热,可见于实热导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发热或急性盆腔炎。颧红,提示阴虚火旺。如伴阵发性烘热汗出者,是绝经前后肾阴阳失调、阴虚阳浮于外的表现。

面色黯晦或兼有面斑,提示脾肾两虚,尤其肾虚。若眼眶黯黑,上下眼眶均黯黑者,为肾虚;下眼眶黑者,为脾虚。面颊黯黑,有面斑,属脾肾虚。黯晦颜色加深、范围加大,意味着病情加重;晦暗颜色变浅,黯斑渐退,意味着病情好转或渐愈。

望舌:舌质、胖瘦、舌苔均能反映健康

舌诊在妇科十分重要,尤以舌质更具有诊断价值。舌质淡白,提示气血两虚或内有虚寒,多见于月经过多、过少、崩漏、闭经、产后血晕或宫寒不孕。舌质暗红,提示气血郁滞、运行不畅,常见于月经先后不定期、瘀热蕴结的痛经或盆腔炎、症瘕。舌质红,提示血热。舌尖红赤,提示心火或兼有肺热、血热,常见经行量多。舌边红赤,提示肝胆火炽,往往见于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胎漏、产后发热、阴疮等。舌上瘀斑,提示体内血瘀,临床上多见于痛经、闭经、症瘕、不孕症、产后腹痛、恶露不绝。舌淡黯,提示脾肾虚,尤其在滑胎患者中常见。舌黯滞则以肾虚为主。全舌黯与舌尖边有瘀斑不同,前者主肾虚,后者主血瘀,均为妇科常见舌象。

妇科病舌胖多于舌瘦。舌胖多为气虚、脾肾阳虚, 见于崩漏、月经过多、经行浮肿、带下病、子肿、子宫脱垂等。舌瘦多反映慢性病的血虚、阴虚、津液不足。舌瘦薄而色淡者,提示气血两虚;舌瘦薄而色红且干者,提示阴虚内热。舌苔润而厚者,提示内有寒湿,如寒凝痛经、虚证带下病或子肿等。苔黄者属热。苔薄、微黄,邪热尚轻;苔厚、深黄,提示内热炽盛;苔黄厚而腻,为湿热壅盛;苔厚而干,为热盛伤津。受热邪所伤,导致月经过多、经间出血、湿热带下病、盆腔炎、产后发热等均可见以上舌象。舌红少苔或无苔,提示阴虚内热。总而言之,苔厚腻者,多提示湿邪与其他邪气并作而为病。

望牙齿:看出气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主骨,牙为骨之末。牙齿是否洁白整齐提示了肾气的强弱。另外,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色,深红色的牙龈提示气血水平差。

望毛发:看出肾气是否充足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又被称为“肾的花朵”,看头发是否浓密乌黑,有助于判断肾气是否充足、气血是否充盈。

望带下:与脾、肾、肝等脏器有关

带下量多、色白,或黄白如涕如唾者,提示脾虚湿盛;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提示肾阳虚衰、失于闭藏。带下色黄或赤、淋漓不断、外阴搔痒者,多属肝经湿热下注;带下如脓如血者,多为热毒或湿毒。倘若兼有恶臭气,提示恶性肿瘤可能,应做进一步检查。

望月经:与气血、肝脾等有关

经行先期量多、色深红、质稠浓或有小血块者,提示血热;经行先期量多但色淡质稀者,提示气虚。因脾阳不振,气虚失摄。经行后期量少、经色暗滞或有血块、伴小腹冷痛者,提示血寒;经行后期量少而色淡质稀,提示血虚。经色紫红、量多或淋沥不尽、血块多、腹痛难忍、血块排出后痛减者,提示血瘀。经行先后不定期、量或多或少、断续不匀、经色紫黯夹小血块、胸腹胀满不舒者,提示肝郁血滞,气血运行不畅,疏泄失调。

望手:与气血关系大

如果手掌肌肉丰满、有弹性,按住大鱼际松开后很快能恢复原样,提示气血充足;如果手很硬,不太容易摁下指腹都,提示气血过足、血太黏,要注意心脑血管病;手过软,指肚发蔫,说明气血不足。

正常人的手掌颜色是粉红色的。手掌颜色过于深红色,说明血液过黏;如果颜色发白,说明体内血少、营养不良甚至贫血,常见月经推后。

望体形:过胖过瘦都要注意

肥胖和消瘦都不好。肥胖者多有月经推后的问题,多气虚痰湿、阳虚阴盛,常有易疲劳、汗多的症状,多可受温补;消瘦体形提示肝郁、多火、阴虚、易激动、多愁善感,不宜温补,要滋补肾阴填精、养肝疏肝。
中医病性之详细解释

病性证素33项:(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痰、饮、水停、虫积、食积、毒、脓、气滞、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精(髓)亏、津(液)伤、阳浮、阳亢、动(内)风、动血;待定或暂作特殊者9项:气逆、喜、怒、忧思、悲、惊恐,燥屎、结石、毒。
风证的定义
风证定义: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动风的证候,是外风证与内风证的统称。
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虚风内生所致的证。包括外风证和内风证。
  风为春天的主气,故风病多见于春天,但四时之风均可致病。风邪引起的病很多,不仅可单独致病,如伤风,还常和他邪合并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故风有“百病之长之称”。
历代论述
  历代对风的论述颇多。早在《内经》中就有“风论”专篇,对风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和病理变化,甚至预防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论述了太阳中风的证治,《金匮要略》又提到风邪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临床表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使中风病分类更为具体。金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都曾明确指出中风病并非均由外感风邪所致,也可由劳逸不当,情志所扰等因素引起。明代张景岳在此基础上将由内而生的风定为“非风”,以资同外风鉴别。同期戴原礼、王肯堂将外感风邪而病者称为真中风,由内而生者称为类中风。清代叶天士结合临床经验,创立了“镇肝熄风”这一内风的治疗大法,从而使风证在症、因、脉、治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概念和划分。近代张山雷的《中风斠诠》中在详论了中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同时,还制定了内风宜熄不宜祛,宜静不宜动的治疗原则。
风的性质和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阳邪有向上向外的特点,阳易伤上,具有阳热散发的作用,故易侵犯人体肌表部位,使皮毛腠理开泄,而有卫气不固、汗出恶风等症状,即所谓“风伤卫”。

 (2)风性轻扬:风邪多侵犯人体头面等上部而产生头痛等证状。《素问·太阴阳阴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3)风性善行而数变:风病具有病位游走不定、变幻无常,变化多而迅速,如游走性关节痛,皮肤瘙痒、漫无定处、此起彼伏之风疹等。

 (4)风性主动:动即动摇不定,凡眩晕、振颤、抽搐、角弓反张等动的症状,都属风证,《素问·阴性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
外风证
  因感受外来之风邪引起,临床以发热、恶风、鼻塞、汗出、脉浮缓为主症。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风气并不使人致病,但若风气过盛,或人体卫气虚弱,正不御邪,风气即可入侵人体而致病。外来风邪致病有以下特点:①易侵犯人体上部,以头面、肩颈及肺部的症状为多见。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具有升发、开泄、向上的特点,而上部也为人之阳部,所以易为阳邪所犯。②病位无定处。如风邪为主引起的“行痹”,关节疼痛的部位不固定、游走窜痛。风疹发病急,疹块时隐时现,漫无定处,表现出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③易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易与其他外邪结合致病。如冬季风与寒合为风寒;春季风与热合为风热;长夏与湿相合为风湿等。所谓“风为百病之长”,旨在说明风邪易于致病,六淫中的其他病邪常常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外风证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风寒证
  风邪与寒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骨节疼痛等为表现特点的证。该证多发于冬季,常见于感冒、痹证及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肩关节周围炎等疾患。风寒袭表,首先犯肺,肺气失宣,上窍不利,则见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喉痒;因卫阳被遏,又可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痰稀质薄,无汗等症。治宜辛温解表,以荆防败毒饮、葱豉汤为代表方;若风寒侵入肌肤、经络,致使气血不和,经气不利,可见一侧颜面肌肉麻痹而口眼?斜,或肢体关节疼痛,屈伸困难,治宜搜风逐寒,以小活络丹为主方。
风热证
  风邪与热邪合而侵袭人体,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见于感冒、咳嗽及西医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风热上受,首先犯肺,且风热为阳邪,致使肺气不得宣降,津液耗损,故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咯黄痰,口干渴,舌稍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治宜辛凉解表,主要方剂为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等。
风湿证
  风邪与湿邪合而侵犯人体,临床以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关节酸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痹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如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处,或平素湿盛,又感风寒,均可引起本证。风邪挟湿,易侵及人体经络、关节和肌肉。湿性重浊、凝滞,易使气血瘀阻,经气郁闭,故在上可见头痛如裹,全身则见四肢酸楚、疼痛重着,肌肉骨骼疼痛剧烈,甚则转侧不能,或兼有胸脘满闷等症。治宜祛风利湿、温经活络,以防风汤和三痹汤为主方。
内风证
  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具有动摇不定,变化迅速等风性特征的证。内风多由阴血亏虚,阳热亢盛引起,如久病、大病,耗伤阴血或热邪炽盛,灼伤阴血,阴虚不能制阳,阳亢于上而生风。阴血亏虚所生的风与肝关系密切,因肝属木为阴脏,主藏血、主升发疏泄,生理上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特点。当阴血亏虚,水不涵木,则阳热亢盛,而为内风,出现眩晕、震颤、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都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因此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内风证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类型。  

热极生风 临床表现为高热烦渴,神志昏迷,四肢抽搐,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常见于温病极期、温疫及西医的流行性脑炎、高热惊厥、小儿肺炎等病。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以羚羊钩藤汤为代表方。  

肝阳化风 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肢体震颤,麻木,言语不利,步履不稳,舌绛,脉弦细,甚则突然跌倒,不醒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生理状态下,由于阴血的滋养和制约,肝阳不致过于亢盛。但若久病致肝肾阴虚,或肝郁化火,营阴内耗,使阴不制阳,则肝阳亢而化风,此为本虚标实证,常见于眩晕、中风及西医的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代表方为镇肝熄风汤。  

血虚生风 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摇肢动,手足震颤,舌淡少苔,脉弦细,常伴有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失眠等。因失血过多,或热病耗伤阴血,血虚不能上荣头面、目睛、筋脉而动风。治宜养血熄风,可用四物汤、加减复脉汤等。  外风与内风,从治病因素到治疗方法,均不相同,然其间也存有一定的联系。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也可兼挟外风,因此施治时也须内外兼顾。

寒证  
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所表现的证候。寒证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为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证候。外寒可侵袭肌表,也可直中脏腑。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塞,咳嗽,喘息,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脘腹胀痛,肢冷神靡,呕吐,泄泻。治宜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温中散寒,方用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内寒为机体阳虚阴盛所引起的证候。根据病变脏腑不同,其证候类型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里寒证共有的表现是:恶寒喜暖,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脘腹等部位冷痛,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或沉细。治宜温里散寒,方如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暖肝煎等。

湿证  
湿及湿证:   
湿为夏月之主气,故长夏多湿病。外湿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如阴雨连绵,或久居雾露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水上作业等均易感受湿邪。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  
1.湿的性质和特点   
(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引起脾胃气机不畅,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2)湿性重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秽浊不清的白带、白浊、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证。   
(3)湿性粘滞:湿邪致病常起病缓慢,病后缠绵留着不易除去,病程较长。   
2.常见的湿证   
(1)外湿:   
①伤湿:湿邪致伤表,即表湿证。恶寒发热,头重身重,困倦乏力,胸闷,口不渴,苔白滑,脉浮缓,治宜解表胜湿。   
②湿痹:也称着痹。湿犯经络,关节酸痛沉重,甚则难以转侧或肿胀,治宜祛湿通络。   
(2)内湿:多由脾失健运引起,湿阻气机。在上焦胸闷,恶心,口淡、口粘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欲饮,治宜芳香化湿;在中焦脘腹痞闷,饮食不化,肢体困重,尿少,苔厚腻,治宜苦温燥温;在下焦则足肿、淋浊、带下、尿少,便糖,治宜淡渗利湿。

暑证
概念
  暑为夏天的主气,与火、热有共性,均属阳邪,但暑邪引起的暑病有季节性或多在烈日、高温环境下发病,且无内暑。
暑的性质和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为热:感暑而病表现高热、口渴、脉洪等一源火热征象。  (2)暑气升散,耗气伤津:升散则腠理开,汗出而易伤津、耗气,津伤则口渴,心烦、尿短,气伤则倦怠无力,甚至卒然晕倒。  (3)暑多挟湿:暑天多雨、潮湿,且因炎热而食生冷,易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故暑病易挟湿,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
常见的暑证
  (1)伤暑:身热,多汗,头痛无力,气少倦怠,恶心、胸闷、口渴喜饮,脉虚数,治宜解表清暑。  (2)中暑:突然发病、头晕痛,恶心呕吐,身热,,烦躁,无汗,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厥冷,脉大而虚,或虚而数。治则:急用芳香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
病机分析
  暑性炎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汗泄,则身体疲乏,脉虚数;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中暑多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温下劳作过久所致。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伤及筋脉,筋脉拘急,故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暑热灼伤营阴,则舌绛干燥,脉濡数。

燥证
燥证定义: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不足,以口鼻、肌肤、毛发、大便干燥等为特点的证候,可分为外燥证和内燥证两类。  
燥证   
感受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所表现的证候。包括外燥和内燥两类。

外燥为秋季感受燥邪所表现的证候。有温凉之分,初秋尚热,易成温燥;深秋既凉,易成凉燥。温燥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或痰少而粘,胸胁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脉浮细数。治宜轻宣凉润,方用桑杏汤。凉燥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细。治宜温散凉燥,方用杏苏散。

内燥是热盛伤津耗液,或汗、吐、下致津液大量丧失,或津液化源不足,形成内燥证。证见口渴,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燥无津,脉细涩等。治宜滋阴润燥,方用增液汤等。

火证
火证定义:火热之邪为病,或情绪过激,身体功能亢盛所致,以发热,津伤,面目红赤,局部红肿溃烂为常见症的证候。  感受火热之邪,或机体阳热亢盛所表现的证候。火证包括实火和虚火两类。实火起病急,病程短,热邪炽盛而机体正气尚盛。证见面红目赤、心烦、发热、口浊喜冷饮、大便秘结或泻下粘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实有力,或兼见神昏谵语、狂躁不安、疮疡红肿、热痛、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以及发斑等。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方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虚火起病缓慢,病程长,以阴虚火旺为其代表。证见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

痰证
痰证定义:痰浊内阻,以咳嗽气喘,咯痰量多,呕恶眩晕,或局部有圆滑肿块,或神志错乱,苔腻,脉弦滑为常见症的证候。

  痰证,病证名。痰,古作“澹”或“淡”。泛指痰浊之邪滞留于体内的病证,包含较广。痰与饮常兼并发病,《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诸病源候论》则记述了寒痰、热痰等痰证。朱丹溪谓:“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见《丹溪心法》)。《症因脉治·痰证》:“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薰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医林绳墨》卷二:“人之气道,贵处清顺,其痰不生。设若窒塞其间,痰必壅盛。或因风、寒、暑、湿、热之外感,或因七情、饮食之内伤,以致气逆液浊,而变为诸症之所生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景岳全书·杂证谟》:“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即彼,必与二脏有涉。”临床上根据痰饮因、证和部位的不同,又为分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虚痰、实痰、气痰等病证。参见各该条目。

饮证
饮证定义:水饮停聚体内,以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涎液,苔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又因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简介
  病理性的“饮”,是指体内水液停聚而转化成的病理性产物,其质地较痰为清稀。由饮邪停聚于胃肠、心肺、胸胁等处所致地证候,即为饮证。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痰多而稀,胸闷心悸,甚或倚息不能半卧,或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或头晕目眩,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沉重酸困,苔白滑,脉弦。
编辑本段证候分析
  本证主要以饮停心肺、胃肠、胸胁、四肢的病变为主。饮停于肺,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胸闷或倚息,不能半卧。水饮凌心,心阳受阻则见心悸。饮停胃肠。气机不畅,则脘腹痞胀,水声漉漉。胃气上逆,则泛吐清水。水饮留滞于四肢肌肤,则肢体浮肿,沉重酸困,小便不利。饮阻清阳,则头晕目眩,饮为阴邪,故苔见白滑,饮阻气机,则脉弦。

水停证
指体内水液因气化失常而停聚,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胀,舌淡胖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头面、肢体甚或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起,或为腹水而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小便短少不利,身体困重,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缓等。
【证候分析】病理性的“水”,为质地清稀、流动性大的病理性产物。由水液停聚所导致的证候,称为“水停证”。导致水停的原因,可为风邪外袭,或湿邪内阻,亦可因房劳伤肾,或久病肾虚等,影响肺、脾、肾的气化功能,使水液运化、输布失常而停聚为患。此外,瘀血内阻,经脉不利,亦可影响水液的运行,使水蓄腹腔等部位,而成血瘀水停。
水为有形之邪,水液输布失常而泛溢肌肤,故以水肿、身体困重为主症;水液停聚腹腔,而成腹水,故见腹部膨隆、叩之音浊;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而不泄,故见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濡,是水湿内停之征。
根据形成水停的机理、脏器的不同,临床常见的水停证有风水相搏(风袭水停)证、脾虚水泛证、肾虚水泛证、水气凌心证等。
水停证的辨证依据是,以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腹大痞胀,舌淡胖等为主要表现。
湿、水、饮、痰在形质、流动性、证候表现上有异有同,四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四者均属体内水液停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形成均常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和对水液的气化失常有关。“湿”无明显形质可见而呈“汽态”,弥漫性大,以肢体闷重酸困等为主要表现;“水”质清稀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饮”是一种较水浊而较痰稀的液态病理产物,常停聚于某些腔隙及胃肠,以停聚处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痰”的质地稠浊而黏,常呈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多停于肺,但可随气流窜全身,见症复杂,一般有吐痰多的主症。由于湿、水、饮、痰本属一类,难以截然划分,且可相互转化、兼并,故又常互相通称,如有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饮、湿痰等名。

虫积证

 虫积证是指幼虫侵入机体,或食入虫卵而在体内发育繁殖,以致阻碍脏腑气机,耗伤营血等所表现的证候。
  中医学对肠虫致病的认识较为具体。辨证主要为虫积肠道证、虫积肝胆证,虫体搏结阻塞可形成虫结肠闭证,蛔虫窜扰胆膈可形成虫扰胆膈证等。
  此外,“虫毒”是指有毒虫类如蜈蚣、蜂、蝎、蚊虫、蛊虫等所含的毒素。虫毒侵袭肌肤可出现皮肤瘙痒、疼痛、红肿、溃烂,或形成疮、疖、癣、疥等病变,虫毒窜肺可见咳嗽、咳血等症。这些证候虽与虫有关,但辨证重点为“毒”,故不属虫积证。

虫积证:
面部虫积斑、眼睑、唇、指甲斑点、四肢肌肉消瘦、面部苍黄、毛发枯槁、发结、脱落、精神不安、烦躁、情绪变异、嗜食异物、肚腹胀大、时腹疼痛、脉玄细。
引起的病变:
小儿疳积、胆道回虫症

用药
1.党参、当归、附子、桂枝、细辛、川椒、黄连、黄檗、乌梅、皂刺。
2.使君子、苦楝皮、芦荟、干蟾、砂仁、木香、陈皮、青皮、川芎、夜明砂、当归、黄连。
治则
健脾消食 安回杀虫
乌梅丸


疫毒证:
高热、烦躁、谵语、四肢抽搐、惊厥、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脓血便、胎黄、脉数。
引起的病变:
腮腺炎、细菌性痢疾、小儿惊厥

用药
1. 银花、连翘、板兰根、蒲公英、夏枯草、生干草。
2. 薄荷、牛子、蝉蜕、荆芥、柴胡、什麻。
3. 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黄檗、秦皮、白头翁、栀子、竹叶、芦根、大黄。
4. 木香、枳壳、桔梗。
5. 昆布、海藻。
6. 赤勺、丹皮。
治则:
清热解毒 凉血 软坚散结

食积证

 食积证是指因饮食不节,或脾胃腐熟运化失常,以致食物停滞胃肠而反映的证候。
  食积的病位在胃肠及脾,主要有食积胃肠证、脾虚食积证等。以脘腹痞胀疼痛,纳呆厌食,吞酸嗳腐,呕吐酸馊,大便腐臭,舌苔厚腻,脉滑有力等症为主要表现。饮食不慎常是辨证的依据之一。

脾虚食积证:脾失健运,食积胃肠,以平素食少腹胀,经常腹泻,饮食稍有不慎则脘腹胀痛,嗳腐吐酸,腹泻不爽,大便腐臭,舌淡苔腻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食积多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毒症
中医把毒证划分为:热毒与寒毒。热毒用寒药解救;寒毒用温热药解之。比如,误食毒磨菇而出现毒证则分析此毒磨菇的药性是属寒亦或热,如果是寒性毒则用用温热药治疗。如果是热性毒则用用寒凉药治疗。

脓证
  “脓”是因火热毒邪等阻滞气血运行,或使气血雍聚,邪毒与
 气血相搏而淤积蒸酿,以致血败肉腐,而酿成的一种气味腥臭、质
 较浓稠的液状病理性产物。
  “脓”的证候表现,以脓液积聚为特点,位于体表的痈疽疮疖等,未溃时可触及柔软有波动感的肿起(脓肿),溃破后有脓液排出。体内的痈疡,可见咳吐脓痰、呕吐脓血、排脓性尿、泄脓血便等。多有发热等兼症,舌苔多厚腻,脉象多滑数。
  对脓的辨识,不仅要辨脓的有无(未成已成)、未熟已熟、部位的浅深等,并且应从脓液的质地、色泽、气味等辨别证候的性质、邪正的盛衰等。
  由于脓可见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及组织器官,同时由于酿成脓的病因及兼见症的不同,故临床可有不同的脓证,如脓毒蕴积肌肤证、脓积胃肠证等。

气滞、气闭、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

血瘀、血热、血寒、血虚、

阴虚、亡阴、阳虚、亡阳、阳浮、阳亢、

精(髓)亏、津(液)伤、

动(内)风、动血;

气血津液证候的虚证:气虚、血虚、精(髓)亏、津液亏虚、气脱、血脱、气陷、气不固。

气血津液证候的实证:气滞、血瘀、湿、水、饮、痰、气逆、气闭、血寒、血热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11-15 10: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