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这则故事摘自《历史感应统纪》,原文出自《资治通鉴》,主人公是唐玄宗时期一代权臣李林甫。
唐玄宗时,李林甫先后为相十九年,此人极为聪明,而且工书善画,可惜心术奸险,嫉妒贤能,每次看到有人才望功业超过自己或为皇上器重地位逐日提升,他心中就非常憋屈,必然千方百计要铲除眼中钉,或者表面故意甘言奉承,暗中却使阴谋陷害,所以人称口蜜腹剑。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李林甫的下场,真是害人终将害己,后来七孔流血而死,死后还被剖棺戮尸,家产籍没入官,诸子尽被流放。
据唐人编著《李林甫外传》记载,李林甫原是天上的仙官下凡,因在天上作恶,所以要被贬六百年。李林甫下凡后,还未贵显之时,遇见一位道士,对他说道:“你原本是天仙下凡,依靠宿世善业,可以当二十年太平宰相。但你将来大权在握之时,必须广积阴功,多做有益大众之事,世寿报尽之后,仍能投生天界,千万不可自恃才权,妄作非为!”李林甫当时还没有发迹,唯唯诺诺,满口答应。
其后不久,李林甫就青云直上,很快登上相位,权势显赫,炙手可热。世间富贵福报最易迷人本性,使人恣情妄作,所以李林甫一时的得志,却种下累劫沉沧的祸根。想李林甫那时身居富贵之中,禁不住五欲的诱惑,宿世所有灵性全被障设,早将道士告诫之语忘记,非但不顾天下万民利益,而且凭借手中权势,肆意妄为,祸国殃民,大造恶业,尽情害人。史书记载,李林甫在正堂之后别建一室,结构非常曲折,叫“偃月堂”,每遇害人不遂之时,他就进入其中,静坐片刻,精心思虑使人杀身亡家之计,每次都能想出狠毒决策。
一天,李林甫微服出门去游玩,路中遇到早年那位道士,对他说道:“你忘了贫道从前忠告吗?唉!可惜!你因误用才权,获罪不浅,不但生天无望,恐怕还要堕落到水族中!”道士说完将袖一拂,飘然而去。后来,李林甫将要败亡时,遇一怪物,周身毛发如猪,目光如电,牙像锯齿,手像钩爪,扑击林甫,李林甫惊呼怒骂时,此物忽然不见,事隔不久,李林甫就七窍流血而死。
柳宗元《龙城录》记载,唐宪宗元和元年六月时,惠州雷电震死一位娼妓,在其肋下有红字曰:“李林甫毒虐弄权,帝命三震之!”又有一事,陆元诚杀鸡时,在鸡背上赫然出现李林甫三个字。到宋孝宗淳熙初年,汉州震死一个女人,身上也有红字:“林甫为臣不忠,阴贼良善,三世为娼,七世作牛,生生世世,永堕水族。”此外,《感应类编》记载,有一头耕牛被雷电劈死,皮肤裂成一行文字:“此是唐朝林李甫,三世为娼七世牛。”
《历史感应统纪》编纂者感慨说:“奸臣贪位弄权,不惜陷害他人,祸国殃民。就算他一直能保有富贵,也不过数十年光阴。却让自己削去仙籍,轮回作娼,遭雷劈死;又堕入畜生道,遭受屠宰!想要恢复人身,还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年,更不用说重返仙人之列!很多人说小人工于心计,却不知这种心计其实最愚蠢!”
上界天人最终的命运多数非常悲惨
益西彭措堪布开示
上界天人最终的命运多数非常悲惨,究其原因,是因地修道所致。当初,在欲界修行时,他们认为修习上界禅定之因就是解脱道,又将禅定的成就当作解脱果,这就埋下了祸根。在定力消失而接近死亡时,他们见到自己行将堕落,因缘聚合,便生起严重的邪见,他们认为此解脱不可依靠,不再相信解脱是真正的依托之处。以此邪见而身陷无间地狱。
色界以及无色界诸天,虽然没有欲界的苦苦,但仍携带着烦恼,并且有异熟障,对生和死都毫无自在,所以他们也由粗重而具有痛苦。
色界和无色界都有行苦。另外,色界天的一至三禅天有乐受,因此还有变苦,四禅天以及无色界只有舍受,因此没有变苦。另外,上界天人也存在从上界复堕三恶趣的痛苦。
又如《资粮论》云:“色无色诸天,超越于苦苦,以定乐为性,住劫不倾动。然非毕竟脱,从彼仍当堕。”
又如《资粮论》说:“色界和无色界诸天已经超越了苦苦(没有下界种种身心逼恼的苦苦,没有战争,不缘五欲而散乱)。他们以禅定安乐为自性,可以多劫安住在定中不动摇,但这只是暂时的离苦,并非毕竟解脱,仍然会从上界堕落。”
“似已得超越,恶趣苦暴流,虽励不久住。”
“上界天安住在有漏定中,似乎已经超越恶趣痛苦的瀑流,其实虽然努力修行世间有漏禅定,但也不可能长久安住。”
因为有漏禅定不具有断除烦恼种子的能力,并没有超出行苦。
以下以比喻说明。
“等同空飞鸟[飞鸟:大鹏鸟。],如童力射箭,堕落为边际。”
“就象大鹏鸟在空中振翅高飞,也有体力耗尽无法维持之时;又如孩童射箭,即使用尽气力,最后箭也难免堕落的结局。”
上界天人仅以有漏禅定为因,必定无法超越行苦,因为未能断除烦恼,被烦恼和业驱使,于生死不得自在,最终仍会堕入恶趣。所以前面说似乎超越了恶趣苦,其实不是真正超越。
“如久然诸灯,刹那刹那坏,诸行变坏苦,仍当极侵恼。”
“又如长久燃烧的油灯,看似安稳不动,其实油在刹那刹那地消耗。同样,上界天看似长劫不动,事实并非如此,仍有行苦,要感受诸行刹那变坏、迁流不息之苦,最后还要遭受堕落的大苦,所以说仍将被极度地侵恼。”
正如《亲友书》所说:“虽得天界大欲乐,及诸梵天离欲乐,后堕无间为火薪,忍受众苦无间绝。”上界天人最终的命运多数非常悲惨,究其原因,是因地修道所致。当初,在欲界修行时,他们认为修习上界禅定之因就是解脱道,又将禅定的成就当作解脱果,这就埋下了祸根。在定力消失而接近死亡时,他们见到自己行将堕落,因缘聚合,便生起严重的邪见,他们认为此解脱不可依靠,不再相信解脱是真正的依托之处。以此邪见而身陷无间地狱。《楞严经》说:比如第四禅的无闻比丘,妄称自己已经证得圣果,在天报穷尽,衰相现前时,他开始毁谤阿罗汉,如此身遭后有,堕入阿鼻地狱。
由此可知,上界天虽然暂别恶趣的痛苦,但不是真正超越,最终还是要堕落,犹如仰天射箭,虽然暂时远离地面,向着天空不断上升,但势力穷尽之时,就会径直堕下,摔得更惨。
由此思惟,我们要能辨别暂时和究竟的方法。比如,以石头压草之方式能否究竟令草不生长?当然不能,这只是暂时的方法,没有究竟利益。同样,我们总是试图维持轮回暂时安定、美好的局面,但是轮回自性是不坚固的,是注定要坏灭之法,如何维持也不可能变成坚固、永恒,如此便知为保持轮回美好所付出的努力,最终都会付诸东流,毫无实义可言。
因此,应当思考:
以有漏的禅定能否避免堕落?
有漏定不同于空性慧,不能对治因烦恼和果近取蕴,所以仍受业惑牵制,不能遮止生灭迁流,也就是一直会被行苦左右。既然有漏禅定不是对治之因,只能压制不能根断,相续中依旧潜藏着执著,那么纵然努力修持有漏定,也无法跳出三界。
以寻求暂时安乐的发心能否超出轮回?
我们总是错误地满足于暂时的安乐,不再用心寻求究竟的解脱。以此短见,虽然每日布施、持戒,积累福德,但最终只流落在天趣。所以,一定要通过思惟,发起寻求解脱之心,要有超离三界之远见。否则,因为贪执轮回,限制了心量,执著狭小的现法和轮回,则永世也难脱轮回之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