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夏雯静 于 2017-11-22 13:44 编辑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2012-01-31 07:00:03
继《夜幕下的哈尔滨》之后,又一部取材于哈尔滨抗日历史的优秀电视剧《悬崖》已于春节前结束,热心的哈尔滨电视观众却意犹未尽。《悬崖》的魅力在哪里?笔者认为,除险象环生的故事情节、著名演员的出色表演、诸多的哈尔滨建筑景观外,更主要的是“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都是真实的”(原著全勇先语)。
让我们翻开哈尔滨历史档案,寻觅《悬崖》真实的历史背景。
伪哈尔滨警察厅
剧中伪哈尔滨警察厅大楼,即现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白色大楼。
1933年3月3日,根据伪满国务院会议通过的《哈尔滨警察厅官制案》,建立了伪哈尔滨警察厅,统一了哈尔滨地区的伪警察行政。伪哈尔滨地区警察厅长,直接受伪满洲国警务司长领导,不受伪哈尔滨特别市长的指挥。
伪哈尔滨警察厅成立之初,厅址设在原东省特别区警察管理处,因该处房屋狭小,1933年9月,迁址于南岗山街(即现址)。建立之初,厅内设警务、特务、外事、刑事、保安、司法等科,并设一督察官室,辖香坊、新安埠、正阳、南新、经纬、水上等11个警察署、99个派出所及3个警察队、2个消防署。
日本关东军为控制哈尔滨地区的警政权,由日本人充任副厅长,掌握重要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并建立日本人警务指导官制、总务主任制,由日本人掌握警政大权。1936年,调任伪哈尔滨游动警察总队长于镜涛为伪哈尔滨警察厅长,将游动警察总队改组,合并于伪哈尔滨警察厅。
1937年7月1日,由于撤销哈尔滨特别市,伪哈尔滨警察厅划归伪滨江省警务厅管辖,改称哈尔滨市警察厅。这样,他们由原来的平行关系变成上下级的隶属关系。
日伪统治哈尔滨13年期间,伪哈尔滨警察厅杀人如麻,罪恶滔天。如1934年,日本驻哈领事馆破获中共满洲省委组织,移交伪哈尔滨警察厅审理,伪哈尔滨警察厅继续扩大逮捕,致使中共满洲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36年8月,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曾在这里遭受酷刑后走向刑场;1937年4月,参与对哈尔滨地下抗日人员大逮捕,中共哈尔滨特委及其所属组织均遭到破坏;1940年冬,又参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肇惨案”(肇东、肇州、肇源),被逮捕的中共地下党员、抗联战士惨遭杀害;1943年3月、5月,制造巴彦、木兰、东兴大搜捕惨案。
哈尔滨日本宪兵队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日本宪兵队犯下累累罪行。剧中的日本宪兵残忍毒辣,如狼似虎,这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据《哈尔滨市志 军事》载,1932年6哈尔滨日本宪兵队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日本宪兵队犯下累累罪行。剧中的日本宪兵残忍毒辣,如狼似虎,这是真实的历史写照。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设立哈尔滨宪兵队,本部设在南岗邮政街。下设傅家甸(道外区)、新市街(南岗区)、绥芬河、宁安、依兰、海林6个宪兵分队,统辖伪满洲国三江省、滨江省和牡丹江省军、警部门,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运动,侦察搜集外侨和外国领事馆情报。
1934年至1935年,东北人民抗日斗争范围不断扩大,哈尔滨日本宪兵队根据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又先后在埠头区(道里区)和五常、穆棱、珠河(今尚志)等地设立宪兵分遣队,在一面坡设宪兵分队。
1936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牡丹江成立日本宪兵队司令部,哈尔滨日本宪兵司令部管辖范围相对缩小,管辖傅家甸、新市街、一面坡三个宪兵分队和埠头区、五常、珠河、绥芬河4个宪兵分遣队,其余宪兵分队移交牡丹江日本宪兵队司令部管辖。
1937年冬,平房火车站一带设有大型日本仓库和七三一部队,哈尔滨日本宪兵司令部增设平房宪兵分遣队。同时增设阿城宪兵分队。
日伪统治期间,哈尔滨日本宪兵队抓捕“反满抗日分子”或“思想嫌疑犯”,“特殊输送”给七三一部队做杀人细菌实验。转运由承德、奉天(沈阳)、锦州、新京(长春)等地日本宪兵队送来的战俘,供七三一部队做杀人细菌实验。七三一部队用于细菌实验杀害3000多人。1940年,哈尔滨日本宪兵队还参与镇压伪满第三飞行队的武装起义,搜捕、刑讯被俘起义士兵,并将起义士兵领导人移交伪第四军管区审判杀害。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时,哈尔滨日本宪兵队被摧毁,昔日疯狂的日本宪兵被俘。
伪滨江省地方保安局
剧中伪保安局与伪警察署之间狼狈为奸,伪保安局科长陈景瑜(实为国民党特工)狡猾而奸诈。历史上的伪滨江省地方保安局是什么货色?
据《哈尔滨伪满警察罪恶》一书载:伪保安局是伪满警察系统内的一支庞大的秘密特务伪滨江省地方保安局剧中伪保安局与伪警察署之间狼狈为奸,伪保安局科长陈景瑜(实为国民党特工)狡猾而奸诈。历史上的伪滨江省地方保安局是什么货色?
警察队伍。对满洲国内,以清剿抗联和中国地下组织为目标;对外的目标是苏联。主要担负边境警备、监视伪警察、防范间谍、对外谍报等任务。
伪满中央保安局虽为伪警务司的“分室”,但实际上直接受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的指挥,即使是关东军各部队的高级军官,未经关东军参谋长的允许,也不准过问和干涉保安局的事。
伪满各地的保安局局长由各省伪警务厅长兼任,地方保安局理事则由各省伪警务厅特务科长兼任,各地保安局对外均以某某社会、团体、教育机关等名义掩盖其真面目。保安局大小官员,包括普通工作人员,一律以特高课的日本人警察担任,或由日本特务学校毕业生充任。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人充当密侦。
伪滨江省地方保安局成立于1938年,初设“邮检班”和“防电班”两个班。1942年后,又增设“特谍班”。“邮检班”秘密检查电报原稿、窃听电话、拆阅信件,从中窃取各类情报。“邮检班”对外称“冈田洋行”,位于南岗辽阳街,外表伪装成一家商务机构。“邮检班”全部由日籍特务组成,配备有专门启封信件及翻拍、复制设备。
所谓“防电班”又称奇异电波搜查队,由日本宪兵队提出探查区域,捕捉可疑电波,探测无线电台位置,侦察各党派无线电谍报者的地下活动。
时至1944年,伪滨江省地方保安局有“特谍班”11个,约50余人,活动地点分布在道里中央大街伊伯利亚饭店等处。班长由日本人担任,每班5名成员由不同民族的人组成。另在道里森林街、南岗松花江街、道外十六道街等处设有10余处秘密监视据点。
伪滨江省地方保安局有独立的“秘密收容所”。其“秘密收容所”设在哈尔滨道里监狱内,设单人囚室8个,容5至6人牢房7间。另有4刑讯室,刑具齐全,并配备电刑用的电椅。许多抗日志士在此惨遭杀害。
无线电台清洁真实而有依据
剧中顾秋妍戴耳机,手按电键,沉稳而敏捷的发报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线电台及电报收发情节贯穿全剧,围绕着秘密发报,藏匿、转移电台演绎了多场扣人心弦的惊险故事。
此情节的取材是有依据。据《黑龙江党史资料》等史料证实,当时抗联部队不仅配有电台,而且还成立了电讯学校,专门派员去苏联无线电台情节真实而有依据剧中顾秋妍头戴耳机,手按电键,沉稳而敏捷的发报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线电台及电报收发情节贯穿于全剧,围绕着秘密发报,藏匿、转移电台演绎了多场扣人心弦的惊险故事。
学习电讯技术,有许多抗联战士因保护电台而牺牲。据抗联老战士于保合介绍,1936年7月,在巴浪河沟、张木营子以东五十里的东山坡上,成立了东北人民第三军司令部电信学校,有学员10余名。除补习文化基础课外,主要讲无线电技术,三分之一时间讲电工原理和无线电常识;三分之二时间进行收发报训练、国际电语练习。电讯学校成立三个月后,与抗日联军总政治部汤旺河政治军事学校合并。连续办了三期,培养了二百名军政干部和部分电报员。
1936年后,东北抗联各部队逐步配有电台。据抗联名将周保中回忆,在1938年的一次战斗中,电报员卓文义牺牲,还险些将电台及其呼号、密电码等文件遗失。1938年北满部队西征时,各主力部队均配备电台和报务员,与北满省委和北满总指挥部保持联系。
1939年,北满省委派刘铁石去苏联伯力学习无线电收发报业务和有关维修技术。刘铁石在北满指挥部工作期间,兼任报务等职务。1942年8月,东北抗联在苏联伯力地区成立了东北抗联教导旅,下设一定无线电营,刘铁石等人为教官,培训了一批电报员。由此可见,贯穿全剧的有关无线电台的情节,是从东北抗联创办电讯学校、派员去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等史料中提炼出来的。 刑具和刑讯真实而有依据
剧中多次出现地下党员迟玉兰、纪连奎等人被敌人严刑拷打的场面,惨不忍睹,这一切真是而有依据。
据东北烈士馆史料介绍,当年日伪警、宪、特常用的刑罚手段有金、木、水、火、土5种,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所谓“金刑”,即是指凡使用金属刑具,对人肉体刑刑具和刑讯真实而有依据剧中多次出现地下党员迟玉兰、纪连葵等人被敌人严刑拷打的场面,惨不忍睹,这一切真实而有依据。
法的方法皆属此类。如用钢笔尖、大号钢针、铁锥子扎入手指甲缝内;将电线接在受刑者手脚或头部(对妇女有时接在乳头上)通电,实施电刑;用日本战刀背部砍打受刑者颈部,往往砍断颈部脊椎,严重者致残、致死;凡以木质刑具对人体实行体罚,称之“木刑”。如令受刑者屈膝跪于地上,刽子手架其双臂,在屈膝的内侧放一根木杠,刽子手站在木杠两端,用力下压,受刑者痛苦之状难以描述;使用与水有关的刑具,对人体实施刑罚谓之“水刑”。最常用的是往受刑者口鼻内灌凉水,有时掺辣椒水或汽油、煤油。“火刑”则是用烧红的铁条、烙铁,烫烧受刑者裸露的身体各部位,受刑者痛苦不堪;凡刑罚手段与土有关者皆称之为“土刑”。如迫使受刑者脱去外裤,裸露双膝,跪在破碎的碗碴或玻璃碎片上。或令受刑者立于坑内,埋土至受刑者的颈部,仅留头部在外面,窒息而亡。
对女受刑者的刑罚、残害灭绝人性,令人难以启齿。在1937年“4·15”大逮捕中被捕的艾凤林(女),遭到日本特务泉屋、神户等人的严刑拷打和侮辱。他们撕开她的外衣,泉屋拿木棍拨弄她的乳房,狂笑不止。还剥去她的裤子,并把她吊起来,残害她的下身……
三处值得商榷的史实
第1集,我党地下特工周乙乘火车回哈尔滨,日式客车厢里响起播报“国民政府内部混乱不堪”的新闻广播声。
此情节与史实不符,因当时的客车厢三处值得商榷的史实里并没有广播设备。据《哈尔滨铁路分局志》载:伪满铁路时期,列车上无广播设备,旅客到站下车,由列车员口头通告。1950年开始在长途旅客列车上安装广播机,配专职广播员,1953年安装完毕。1955年经过改装还可以收播电台新闻和文艺节目。编导将列车广播新闻时间提前了17年。
同是第1集,周乙在家里详细向“妻子”顾秋妍交代注意事项时,谈到了住宅内煤气使用方法,这一情节也与史实不符。
1938年的哈尔滨还没有使用煤气。据《哈尔滨史志 市政》载:1941年6月,日本人在原哈车辆厂北侧修建南满瓦斯株式会社哈尔滨支店,从长春、大连运来煤气生产设备,1943年2月投产。首批用户是道里区大安街、经纬街、地段街、买卖街的1100户居民,三分之二是日本人。当时,煤气被称为“瓦斯”。
第28集,哈尔滨上空出现百余架低空飞行的日本战斗机群(电脑合成画面),有些夸大史实。
据《黑龙江省志》等史料载,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仅马家沟机场一处,场地狭窄,设施简陋。周边有五常、拉林两机场,规模有限。如马家沟机场只有一条混凝土跑道,长度800米,宽100米。如此数量有限且设施简陋的机场,很难供百余架军用飞机同时起落。【关东军总司令部编制 】
※括号内为通称
参谋部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经理部
军医部
兽医部
法务部
补给监部
情报部
特种情报部
化学部(满洲第516部队)
技术部
建设团
防疫给水部(满洲第659部队)
本部(满洲第731部队)
牡丹江支部(满洲第643部队)
林口支部(满洲第162部队)
孙吴支部(满洲第673部队)
海拉尔支部(满洲第543部队)
大连支部(满洲第319部队)
军马防疫厂(满洲第100部队)
终战时所属部队
第1方面军
第3军
第5军
第122师团
第134师团
第139师团
第3方面军
第30军
第44军
第108师团
第136师团
独立混编第79旅团
独立混编第130旅团
独立混编第134旅团
独立战车第1旅团
第17方面军
第4军
第119师团
第123师团
第149师团
独立混编第80旅团
独立混编第131旅团
独立混编第135旅团
独立混编第136旅团
大陆铁道队
铁道第3联队
铁道第4联队
第2航空军
独立第15航空团
独立第101教育飞行团
第5航空军
第13飞行师团
第1飞行团
第2飞行团
第8飞行团
独立第105教育飞行团
第5航空通信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